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神断-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到了光岷县,提前三天沐浴斋戒,而后诚心前往。
  本预计在寺中小住七日,早晚求拜,斋戒礼佛。闲暇时便在寺中赏景,倒也惬意。然而第三天的时候,人不见了。
  “她们是如何不见的?”
  “我是在一早醒来后发现人失踪的,一开始以为她们去大殿拜佛,我就去找她们。寺庙里三餐定时,有小沙弥送来,我担心时间久了饭就冷了。但是,我找遍了寺庙都找不到她们,询问寺里的和尚,都说没看见。后来我报官,寺里的和尚又改口,说曾见到两人去了后山,衙差在后山小道上找到了我妻子的绣鞋。”大概是叙述过很多遍,如今再讲一次,很是通顺,只是苦意背痛弥漫其间,令人心生悲悯。
  季明自嘲笑道:“一开始,我觉得佛光寺很有佛家气象,可出事之后,和尚们前言行前后不一,我留心之下,发现这些和尚处处透着蹊跷,就像是……顶着一张面具的恶鬼!
  我怀疑妻子妹妹的失踪跟寺里的和尚脱不了干系,甚至猜测,会不会两人是否出意外,和尚们怕担责任,故意隐瞒了下来。
  我求告无门,人又寻不到,有人见我可怜,就劝我放弃。他说,以前佛光寺也丢了女香客,家人百般寻找,耗尽家财,仍旧一场空。可我……那是我妻子、我妹妹,如何能放弃?”
  穆清彦沉吟片刻,问道:“你妻子和妹妹在前两日也早起了吗?失踪那天,她们是什么时间离开房间的?”
  “前两天没有,我很确定,我们都是一起用早饭,之后才拜佛。她们失踪那天,我睡得太沉,根本没听到隔壁有动静,若非仆人来春唤我,只怕就错过了早饭。”
  穆清彦听出蹊跷:“你跟妻子不在同一个房间?”
  季明摇头:“寺庙知道我们是来求子,愿意虔诚侍奉菩萨七日,便说这七日当斋戒,夫妻不可同房。我想着佛门之地,又是侍奉菩萨礼佛,自然不该作乐,也说得过去,莫非……”
  季明脑子一转,得出可怕的猜测,脸都白了。
  “人失踪多久了?”穆清彦避开了对方的询问。
  “半月有余。我们是四月过来的,二十日住进了佛光寺,二十三日出事。”季明每一个问题都详细解答,一是渴求跟人沟通,二是一种莫名的直觉,好似眼前两人对失踪之事很感兴趣。
  他已是病急乱投医,但凡有丝毫希望都愿意尝试。
  “再说说其他香客失踪的事吧。”
  季明忍住了追问,但神色黯然了几分:“我也是听人说的,那是早几年的事,也是外乡人来拜佛,丢了年轻女眷。据传,至少有七八起,那时佛光寺不像现在,当地人根本不去,都说那边闹鬼,要么说那山里藏着歹人。后来佛光寺又修缮了一回,另请了一位高僧做主持,三年下来和尚们潜心礼佛不问俗世,五年前重开山门迎接香客,才渐渐有了如今盛名。”
  “也就是说,在上一起香客失踪,最早也是八年前?”
  季明点头。
  若非如此,他但凡听到风声,也不敢贸然让妻子妹妹置身险地。
  “你报官后,衙门是什么态度?”穆清彦又问。
  季明倒也没什么顾虑:“虽说有些拖沓,到底帮着找了人,哪怕我不死心,也帮着找了两三次。我是打点了一些银子,但是县衙都这样,本地县令对此一开始很重视,后来烦了,我根本进不出县衙大门。”
  穆清彦决定今晚去佛光寺。
  待得夜色漆黑,两人故技重施,果然找到寺庙底下的密室。
  怨不得季明没有察觉妻子妹妹失踪,在香客们住的厢房底下,居然都有密道。想来和尚们提前给季明用了迷香或迷药,使得他不会苏醒,从而悄无声息掳走了人。
  然而有个问题严峻的摆在面前。
  佛光寺已有八年没出过事,再从监听到和尚们的对话来看,那位“大老爷”严令过不准随意掳掠香客,现今却有人破例。不提破例的和尚会如何,只说被掳走的两人,又是何等下场?
  寺庙底下的地道四通八达,并有一个很大的密室,正置在方丈室下方。
  这处密室比酒坊那边讲究得多,分了大小隔间,有灯,也有看守人。这里关押的全都是妙龄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七八岁,看发式,皆是未婚。唯一庆幸的是这些女子衣衫完整,看守的和尚哪怕言语狎昵、目光淫荡,最多也只是摸两把。
  估计这些女子都是货物,管得严格。
  那么,和尚们掳掠季明妻子妹妹,恐怕就……
  闻寂雪观察后道:“寺里和尚们都有功夫底子,只怕暗处还有人手。密道的话,四通八达,一旦打草惊蛇,很容易逃脱。何况,光岷县衙也靠不住。”
  的确。
  但不借助县衙,他们人手根本不够。
  “不如,擒贼先擒王?”穆清彦试问。
  “你想从钱胜身上查?”闻寂雪点头:“他手里一定有进出账册,指不定还能顺藤摸瓜,抓住买家。”
  “这件事要请你帮忙了。”潜入钱宅,找账本,这种事情穆清彦就没办法了。
  闻寂雪笑道:“交给高天就行。”
  别看高天长相憨厚,办事却十分牢靠。
  三天后,高天带回了账本。这是一本总账,细账太多,并没有拿。
  闻寂雪道:“让高天带着账本,穆林拿着凤临县县令手书,一起去见光岷县县令。”
  这是闻寂雪刻意不让穆清彦直接露面。
  再者,账本在高天手里,寻常人想抢夺可没那么容易。穆林作为凤临县捕快,带周县令手书过去也很合适。
  他们这么做,是摆出事成定局,依着光岷县县令一贯明哲保身的行事,肯定会选择最有利的做法。更何况,便是想要通风报信,也有他们盯着呢,没那么容易。
  穆清彦一贯不喜欢管什么后续布置,有闻寂雪接手,正好省心。
  光岷县县令见了账本和凤临县周县令的手书,当即表态一定要将拐子们全数抓捕,严厉惩治,甚至为避嫌一般,当着两人的面儿就清点了衙门人手,让当地的捕头儿配合他们去抓人。说白了,就是光岷县让出东道主的位置,听从他们指挥,这种事一般没人愿意这么干。
  高天领一部分去佛光寺,穆林领一部分去钱家庄。
  这边人刚走,光岷县的县令就派了人悄悄离开县衙。
  身边的师爷故作疑惑:“大人,您这是……”
  “唉,对方拿足了证据,又不是好打发的,我只能秉公办理。不过,到底受过钱胜的好处,给他透个消息,能逃过一劫是他的造化,否则只能怪他流年不利,怨不得我。”标准的道貌岸然,满心虚伪。
  通风报信的人是赶往钱家庄的,被闻寂雪给打晕了,随手丢在街角。
  县衙出动的人多,安排周密,又是出其不意,按理说抓捕应该十分顺利。
  钱家庄那边的确顺利,被拐女童共计三十六人,酒坊后的山林里挖出九具白骨,明显属于孩童。这些死去的孩童,要么是病死,要么是想逃跑被打死,就那么草草被掩埋在山林。
  穆清彦和闻寂雪一直留在县城,盯着县衙。
  怎知半个时辰后,高天返回,带回一个令人惊愕的消息。
  “佛光寺的和尚们,包括方丈等人在内,全都被杀了。”
  “被杀了?”穆清彦难掩惊愕,直觉就是走漏了消息,钱胜灭口。但是,还是不大对劲。
  “什么时候的事?”闻寂雪问。
  “我们赶到的时候,闻到寺庙里浓郁的血腥气,各处灯火通明,但寂静无声。寺门虚掩,进去后,大殿、禅室,院子里,全都是死去的和尚,鲜血溅落的到处都是。其中有两个和尚被割头挖心,挂在大殿的门上。”
  穆清彦听得直皱眉:“怎么像是寻仇?密室里那些女子呢?”
  “密室的门从里面堵上了,衙差们解说半天,才有人把门打开。问过后才明白,晚饭后不久,寺庙里传来阵阵惨叫,看守她们的人出去查看,结果带着一身血回来。有胆子大的姑娘见石门没封,就试着逃跑,谁知没多大会儿就传来惨叫,剩下的人吓坏了,合力关闭石门,不敢出去。”
  高天又道:“从伤口上看,是剑伤,下手利落狠辣,哪怕伤到要害,依旧有两三道剑伤继续落下,纯粹是泄愤。行凶者至少有两人,剑法不是太高明,略显凌乱。没有活口,密室内的人都不曾见到行凶者。”
  事情这般发展,着实出乎意料。
  “去看看现场。”穆清彦已能想到是怎样一副地狱场景,但这事太怪异,有必要查清楚。


第61章 白衣女子
  闻寂雪从县衙里顺出一匹快马,带着穆清彦同骑。
  在以前,穆清彦也被穆林带着一起骑马,他本身不喜欢,想想就能理解,两个男人挤在一起不别扭吗?最要紧的是,因他年纪小,个子矮,每每都限定了位置,如此刻这样,被闻寂雪虚揽在怀里。
  穆清彦有些不自在,因为闻寂雪不是穆林,他无法从容淡定。
  闻寂雪自然看出来了,偏故意凑在他耳边笑:“抓紧了!”
  穆清彦扭头,将酥麻的耳朵解救出来,轻哼,不理会对方的恶作剧。
  快马疾驰,很远就能看见佛光寺的火光。
  捕快们出动时为防止打草惊蛇,一路放轻脚步,但在发现寺庙惨状后,没了顾虑。无数火把被点亮,加上寺庙内的灯火,将里里外外映照通明,寺庙内的残忍血腥也毫无遮掩的落入众人眼中。
  几乎所有的捕快都吐了。
  哪怕他们抓过杀人凶手,也接触过灭门惨案,但那等案子发生在小门小户,顶多就是四五口人,也远没有这般血腥。捕快们安逸惯了,哪里受的了这等冲击。更有甚者,个别觉察到佛光寺存有猫腻的人,脸色更是煞白煞白。
  犯下这等惨案,直觉便是复仇。
  捕快们没少做亏心事,眼下景象,令他们生恐牵扯自身。
  和尚们死绝了,也有几具陌生男子的尸体,手中皆有砍刀,不似香客。当然,寺内也有留宿的香客,却无论男女老幼,一并被杀。
  闻寂雪亲自看了这些香客的死状,说道:“基本是一击毙命,或是刺中心口,或是封喉,都是普通人,根本抵挡不了。行凶者没有在香客身上泄愤,纯粹是……清理。所有寺庙内的人,一概不留。”
  的确,那些被掳劫来的女子,但凡想趁乱逃跑的,都被杀了,而躲在密室内的,反倒逃过一劫。
  这些活下来的女子共有二十余人,个个面色惨白,无论如何都不愿留在寺内。
  捕头眼珠一转,留下四个人看守现场,还美其名曰四人一切听从穆清彦指派。然而便领着其他捕快,护送着一众女子回城,顺便要将佛光寺惨状回禀县令。
  实则捕头儿也被刺激的心头发冷,要知道,他作为捕头儿,没少跟钱胜打交道。钱胜人前一副好脾气,号称大善人,在捕快们身上撒钱十分大方,捕头儿暗地里也没少帮对方处理事情。
  他不敢待在寺庙,唯恐犯案凶人还没走。
  按理说,拐卖之人尽数解救,事情已经完成。
  和尚们被杀绝,指不定令被害人多少解恨。
  但是,太诡异。
  杀人者不仅杀寺庙里的和尚,也杀无辜的香客,更杀了两个被掳女子,实非良善之辈。对于这种人,如今已经间接遭遇上,不多做了解提防,如何安心。
  眼中银光闪过,时间开始倒转。
  寺中晚斋刚结束,和尚们有些空闲时间,却见漆黑的夜色里突然闯入两个人,一言不发,见人就杀。其中一人黑衣蒙面,如传闻中的杀手,另一个则是白衣白裙,同样白纱覆面。
  两人手中提着长剑,从山门伊始,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四堂,惨叫声把其他和尚都引了出来,又纷纷变作一具具尸体。
  那黑衣人动作更快,也更利落,抢先去搜索禅房、方丈室、厨房等地,将藏起来的和尚一一杀尽。
  白衣女子更多的是残虐和发泄,尤其是对其中两个大和尚,二三十剑捅下去,将人捅成筛子。雪白衣裙溅落了数不尽的鲜血,犹如一片烈火在身上燃烧。她尤不解恨,又亲自将两个和尚的心脏挖出来,割掉脑袋,把残破恐怖的尸体悬挂在大雄宝殿的大门上。
  不远处一声压抑的惊呼,女子寻声望去。
  在墙角的阴影处藏着两个人,这两人见女子提着滴血的长剑步步靠近,吓得扭头就跑,最终还是死在剑下。
  随之,女子又去了香客们住的房舍,逐一搜寻,杀了一家四口和一位长期礼佛的老太太。
  “你受伤了?”黑衣人突然开口说话,听声音很年轻,顶多二十左右。
  女子一身是血,但一只胳膊上被砍了一刀,若非仔细,根本看不出来。
  女子没说话,也没看黑衣人,快步离开了寺庙。
  *
  结束回溯,穆清彦长长吐了口浊气,面色有些发白。
  这并非是精神力消耗过甚,而是回溯的过程中,无疑是近距离亲身经历了这场杀戮,浓郁的血腥气扑在脸上,惨叫几乎就在耳边,这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才能够承受。
  前世经历的案件虽多,但这种大范围血腥残杀,极为罕见。
  “没事吧?”事到如今,闻寂雪已然明白刚刚的穆清彦在用特殊的方式“勘察”。
  穆清彦摇摇头:“从这些剑痕,你能判别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么?”
  “伤口没什么特别,起码但从伤痕无法判断属于哪家派别。”
  “我以为能判定出来呢。”以前看得古装剧,但从伤痕就能说出什么兵器,哪家剑法什么的。
  闻寂雪轻笑:“有些能判断,有些不能。这些和尚身上的剑伤,很平常,要么是刻意掩饰过,要么是不入流。我偏向后一种。不过,从力道深浅以及剑痕起落,两个人,一男一女,女子下手更狠辣,但实际上男子的剑法更胜一筹。”
  穆清彦点头。
  他亲眼看过案发过程,自然清楚他分析的正确。
  那两个人,或许就是江湖人。
  可惜,这些和尚都是人贩子,就算死了,估计神捕司也不会管。
  “走吧。”再待下去也没意义,看守现场不是他们的责任。
  四个捕快恋恋不舍的送三人出来,干脆留在外面,根本不敢待在寺庙内。收尸什么的,他们不想做,等天亮后找些在衙门服役的人就行。
  回到城内,两人直接回客栈,并通知季明去衙门。
  佛光寺的事只简单说了几句,季明此刻也不在乎什么真相,跌跌撞撞就往外跑,满心想见到妻子和妹妹。
  女子们皆是受害者,人数众多,安置就是问题。再一个,逃脱了掳劫,这些女子不得不考虑现实问题,她们不愿留在衙门,更不愿留下真名。
  光岷县县令在听闻寺内和尚们惨死后,惊魂不定。
  如此大事,定然瞒不住,只能上报。
  对受害女子,也只能尽力安抚。师爷给出了主意,寻处无人的宅院安置她们,等案件了结,再联系她们家人来接。
  季明回到客栈时天色将明。
  他只带回了神情恍惚的妹妹,而他的妻子……
  不多时,穆林过来了。
  穆林是来给他们通消息:“二弟,钱家庄那边一切顺利,钱胜、钱三都关押在牢里,光岷县令说明日一早开审。之前已快马将此事上报府尹,我也派了一个人回凤临县送消息。因着要录供,小姑娘们也要问,还要联系家人来接,一时半会儿人弄不走。”
  “吴小梅找到了?”
  “对,她在。那丫头吓坏了,好在没伤着。”到底是同村,又跟自家小梅玩的好,穆林第一时间就在女童中找到了吴小梅。
  穆清彦点点头:“审案估计要好几日,我就不等了。”
  “我也是这个意思。我留在这儿就行,本职所在,你们就先回去。”穆林听说了佛光寺的事儿,惊出一身后怕的冷汗。
  多险啊,差点儿二弟就遇上了。
  穆林忙了一夜,但只睡了一个时辰就匆匆赶往县衙。后续的事儿还不少,他虽然没资格指手画脚,但其中有几个女童是凤临县人,他又是周县令派过来的,起码审案的时候要全程参与。
  穆清彦和闻寂雪定好了今日返程。
  刚打开房门就愣住了,季明满脸颓丧的靠坐在房门处,听见门响,抬起头看他,露出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也是干涩暗哑:“穆兄,你帮帮我,我妻子、我妻子……”
  季明说不清要如何请求,他只是下意识的来求助。
  之前他就觉得两人奇怪,又在诉说后没几天就寻回了妹妹,从妹妹口中,得知了寺庙的事。他觉得穆清彦两人一定是查案的人,兴许职权还在县令之上。妹妹平安归来,可妻子依旧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尽管可能已经遭遇不测,但他还是抱着微弱的侥幸。
  穆清彦沉默着。
  不是他不肯帮忙,而是其妻结果如何,对方已有猜测,不过是不肯接受现实罢了。
  正如钱家庄酒坊后面挖出女童尸骨一样,佛光寺未必没有埋尸之地。
  今日县衙肯定会再派人去寺庙,也一定会搜索寺庙周遭,埋藏的尸骨终究要重现人前。
  天色一亮,罪孽也会随之暴露,皆时别说光岷县百姓震动,周遭县镇都一样。拐来的女子和女童,多是附近州县而来,亦有途经此地的外乡人。
  唤来季家仆人将季明扶回去,穆清彦去了大堂,闻寂雪已把房钱结算。
  “光岷县令,不死也得脱层皮。”闻寂雪讽笑。
  一开始,这位县令根本没想到事情会如此变化,本以为加点打点就能扛过去,但如今……


第62章 意外消息
  回到柳林渡口,临近中午,各家铺子都飘出饭菜香。
  穆清彦也觉得饿了。
  出门在外吃住就不舒心,这也是他想早点儿回来的一个原因。
  “去你铺子吃饭?”闻寂雪突然出声,显然他几天在光岷县的饭菜很不合他胃口。
  “走吧。你想吃点儿什么?”穆清彦本就打算弄两个素净小菜,反正要动手,多个人也无所谓。
  “随你安排。”闻寂雪并非不挑剔菜色,只因对方手艺非凡,菜色可以忽略。
  之前一直待在柳林渡口还不觉得,去了光岷县一趟,有了对比,这才体会到柳林渡口的繁华热闹。不说别的,单单是渡口各色饭铺脚店、来往大小船只,以及守在渡口扛包的苦力,就跟光岷县时完全不同的气象。
  这也跟两地的父母官有关。
  光岷县县令纯粹是得过且过,对发展本地民生经济不感兴趣。
  凤临县这位周县令,尽管重点放在民生,但也清楚商贸是让县城繁华的因素,多有扶持。当世等级分明,士农工商,读书人出身的官员自然更看重百姓民生,但对经商倒没前朝那般抑制,尤其是类似凤临县这样的地方,多有倾重。
  一路上,不断有认识的人打招呼。
  郭勇刚卸了一船的货,得了工钱,领着一般人去吃饭。正好见着穆清彦,笑着上来打招呼:“穆掌柜,听说你出门查案去了。”
  “今天活儿不错?”穆清彦点头回应对方。
  郭勇脖子上搭着条旧布巾,已然被汗水浸透了,此时只拿手抹了抹额头的汗珠子,朗声笑道:“托福,这天儿虽然越来越热,但活儿也多。辛苦不怕,我们吃的就是这碗饭,只要挣钱就行。”
  说着又问道:“穆掌柜今天中午掌勺吗?我还想着穆掌柜做的凉面,那滋味儿真是忘不了。你四弟手艺也成,就是跟你比,还差点儿。”
  倒不是煮面不行,而是配料、调汁儿,味道差别很大。
  “行,去铺子坐。”作为掌柜,自然不能把客人往外推。尽管如今做这几个人的生意挣不了几个钱,但开饭铺子本就不是为挣钱。只要他还担着铺子掌柜的名分,他就要遵循着经营本分,这是他给自己定的规矩。
  往往最平常最普通的生活,最有助于守住本心,以及获得平静。
  不论外人如何看,他首先将自己定位于饭铺子掌柜,查案只是业余。尽管这个“业余”占据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他也不会转换两者的从属位置。
  “你先回客栈,等会儿吃饭我再喊你。”穆清彦对闻寂雪说道。
  闻寂雪点点头:“你自己注意,当心中暑。”
  到了饭铺子门前,正收拾碗筷的穆文看到了他:“二哥!”
  铺子里有几个吃饭的人,不算忙。
  郭勇一行十来个,坐了三张桌子,穆文跟他们也熟儿了,打了招呼就指着最边上一只大木桶:“绿豆汤,要喝自己拿碗去盛。”
  郭勇等人也不是第一回 来,说着话就去盛绿豆汤。
  “穆掌柜,二两凉面,十二碗,青瓜多来点儿。”郭勇说的青瓜就是黄瓜,是凉面配菜。他们这些人都是大肚汉,别说二两面,三两都吃得下,但舍不得,多添点儿配菜增加分量,当然会更扛饿。
  他们一般吃饭都会常去一家,也是图个熟稔,多点关照。
  穆清彦在他们眼里是个挺大方的掌柜,哪怕是个吝啬的呢,多嘱咐一句也不费事儿,指不定真能多添点儿。
  “小武,煮面,小文,去园子多摘几个青瓜。”穆清彦的确不喜欢在口头上计较,夏天瓜菜丰盛,又是自家种的,的确不值什么钱,多添一口半口换个好口碑,何乐而不为。
  想到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