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神断-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05章 渡三爷
福江府距离凤临县颇远,好在有运河连通,直走水路,便利快捷。
福江府不仅接通运河,且本省临海,所以当地海货很多。例如信中所提的鲐鲅鱼便是海鱼。这种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也很高,但一定要吃新鲜的,否则鱼体中细菌散布到鱼肉内,吃了之后便会引起人体不适,产生中毒症状。
严老爷在福江府经商多年,或许曾吃过这种鱼,但未必分辨的出来,更不会知道自己吃的鱼不新鲜,估计他还以为自己吃的是河鱼。
这次出门,穆清彦除了只带了高春,还有个叫焦礼的。
焦礼是山庄护院,闻寂雪安排的人,知道他要出门就提出跟随。穆清彦猜到是闻寂雪有所嘱咐,何况要出远门,人生地不熟,有个懂武的跟着才方便。
陈十六同样带了个护卫,再加上何川。
一行六人,直接坐船。
抵达福江府渡口,正值中午。渡口的繁华热闹不需多说,对于他们一行最明显的感受却是气温,凤临深秋天气转凉,这边却像夏季,人们只穿着单衣,偶尔有风吹来,还觉得凉爽。
陈十六兴致勃勃:“我听说这边冬天不下雪,真是难以想象。”
陈十六自小在京城长大,京城的冬天酷寒难耐,哪怕到了开春依旧春寒料峭。陈十六就不喜欢冬天,他怕冷,每每下雪都要把自己裹成一团抱着手炉,所以他也不爱出门,毕竟他也要面子的啊,裹成球出门像什么话。
他们没进城,就在渡口找个客栈住下。
一行几人兵分两路,各自出去打探消息。
穆清彦主要在渡口看各色船只。
渡口的船大大小小,各式各样都有。其中有一种船扬着大帆,有两个舱室,中舱最宽敞位置最好,后舱略窄,前面是甲板的位置,撑有遮阳棚,且甲板打开底下的空间是船工睡觉的地方。这种船比不得那种华丽的楼船,但租用便宜些,速度不错,适合人少使用,当初严老爷回乡就是租用这样的船。
在渡口的茶摊坐着喝了一壶茶,打听到一些类似的事。
如严老爷那般受骗不是个案,且不局限在福江府,各地行骗者都有,只不过在繁华之地,尤其外地商客众多的地方尤其多。若说严老爷受骗有什么特别,被骗钱财数额巨大是其一,其二,骗子的路数不算新奇,却在细节处下功夫,很耐得住性子,用数月时间织网,将严老爷牢牢束缚其中,直至骗子全数撤退,严老爷寻不见人才发觉受骗。
简而言之,这伙儿骗子事先踩过点儿,策划周密,胆大心细,是老手。
所谓行有行规,哪怕是骗子也分团伙地盘儿,既然敢在福江府做个大案,绝不会无名无姓,只是要打听详细底细就不好说了。骗子们总是骗别人,自己戒心肯定很重,同行间也绝不会真名称呼。
高春跟茶摊老板搭话,倒是问出了严老爷的事儿。
“几位是外地客人吧?”常年在渡口做生意,自然有一定的眼光,老板四十来岁,看上去一副笑眯眯又很健谈的样子:“你们问的都是旧事了,算一算,两三年前的事了。那个严老爷来福江府做生意,有十来年了,攒下偌大的家财,又没成家,不知多少人给他提人家,他都没点头。那一年他把生意铺子都转给二掌柜,说是要归乡买田置地,做个富家翁。知道的都说呢,他这是要回家娶妻享福了。谁知道,竟是被骗子给盯上了,唉,说来也是可怜。”
“当年的案子没破?”穆清彦故意问道。
“哪儿有那么容易啊。”老板抬手指着渡口来来往往的行人:“公子瞧瞧,每日里多少人进出,一般都是外地商客,若是不入城投宿,路引查的也不严。再者说,既然是骗子,都有手段。能把严老爷家财骗尽,短期内绝不会再来渡口露面,甚至可能各自分了银子四下散了。”
“对那伙儿骗子,衙门就没查出点儿线索?”
“公子既然感兴趣,我就告诉你,我啊,别的不知道,倒是知道当初严老爷租的两条船的来历。”老板压低了声音:“那船啊,也不是骗子买的,是租的。渡口有个渡三爷,他手里大小船只二三十只,专做外租的买卖,骗子的船就是从他手里租的。不过啊,衙门也去问过,没问出什么来。”
“渡三爷?”
“您在渡口随便一问,都知道。”尽管如此,老板却不肯再多说,显然忌讳这个渡三爷。
鉴于渡三爷可能是个地头蛇般的人物,穆清彦让焦礼去打听。
焦礼长相平凡,但身形精瘦,目蕴精光,一看就是练家子。正是因着焦礼跟随,一路省却了不少麻烦。在办事上,焦礼也不弱,出去转了一圈儿回来,渡三爷的基本情况就摸清楚了。毕竟也不是什么隐秘,不过是类似茶摊老板这样在渡口做生意的人,对渡三爷心存忌惮,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这才不愿多谈。
渡三爷本姓杜,本地人,据说以前跑过私盐,又有说做过水匪。仅听这传言的背景,多会认为是个壮汉,实则渡三爷很瘦很白,总是脸上带笑很是斯文和气的样子,若认为他弱,那就错了,渡三爷手上功夫颇为厉害,养着几十个人,并非只是做租船的生意。
焦礼道:“渡三爷有四五十岁,明面儿做租船生意,实则这边的渡口一半都归他管。”
穆清彦顿时明了,这样占地盘的团伙儿,自然要收取“孝敬”。想要稳当,不止要手里有人,还得在衙门通路子。
按理,想要查骗子,就该从这样的人入手,得到线索的可能性很大。
“试着跟渡三爷接触一下,看对方是否知道那伙儿骗子的底细。”希望不大,姑且一试,毕竟也算大案,县衙一定会重视,若渡三爷知道消息,没道理不给县令卖个好。毕竟骗子跟他们又没什么关系。
……也可能有关系?
穆清彦把任何可能都列入推敲范围。
刚回到客栈没一会儿,陈十六也回来了。陈十六的脸色可不好,衣裳袖子被扯破了,头发也歪了,甚至脸颊边上还有一抹青,像是跟人打架了。
“你这是跟谁打架了?”穆清彦着实惊讶,陈十六就算遇到事,身边还带着何川和护卫呢。
“我哪里是跟人打架,我是被人打劫了!”陈十六气呼呼的拍桌子,狠狠灌了一大杯茶水,这才讲起遭遇。
原来他们走在街上的时候,迎面走来个捧着花瓶的年轻小妇人。本来陈十六没在意,谁知擦肩而过的瞬间,听得那小妇人哎哟一声,就是哐当一声瓷器碎响,原本捧在小妇人怀里的花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那小妇人也是歪倒在地上,一双手还按在瓷片上,冒出一片鲜红的血花。
陈十六正懵呢,那小妇人就哭起来了。
小妇人边哭边说,道花瓶是从花了一百两银子刚买来的,丈夫要拿去送礼。又道她丈夫脾气不好,若她拿不回花瓶,又没了银子,一定会被打死。说着说着,直嚷嚷着活不成了。
这时就有个围观的出来仗义执言,说东西是陈十六撞碎的,应该赔偿。
又有人说,小妇人可怜,陈十六是个富家公子,何苦叫小妇人为难。
陈十六何尝是那种吝啬银两的人,别说撞了人东西,便是路遇不平他还要吼两嗓子呢。关键是这回的事儿不对劲,他明明侧了身子,并没碰着那小妇人,那小妇人怎么就摔了?就算她摔了,也跟自己没关系啊。
何川凑到他耳边提醒:“少爷,这是看我们是外地人,设局下套呢。”
陈十六如醍醐灌顶,瞬间明了。又想到这回他们来福江府就是查骗子大案,眼下这一出更令他厌恶,当即要报官,哪知竟惹了“众怒”,更是这时候小妇人的丈夫带着两个兄弟出现,只说陈十六欺负了小妇人,打了东西还不肯陪,当即就要动手。
尽管有护卫和何川护着,奈何对方人多,场面又乱,陈十六到底在脸上挨了一拳。最后因着护卫厉害,那些人见捞不着便宜,丢下几句狠话就跑了。
陈十六一肚子火,本来要打发何川报官,又怕那伙人拿落单的何川撒气,只能先回客栈。
穆清彦听得发笑:“也就是你脾气硬,若是别人,给个一二十两就打发了。他们既然敢明晃晃的讹诈,通常都是本地人,就是逮着外地人,欺生。通常被盯住的人都有钱,念着出门在外不愿生事,干脆破财免灾。”
“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这些人实在可恶!”陈十六又灌了一杯茶。
“你要咽不下气,明天去报官。”
“我肯定去!”陈十六定要将那伙人关在牢里惩治一番不可。
穆清彦敲敲桌子,突然说:“或许你可以去找渡口的渡三爷,花银子请他给你出气。”
第206章 询问
渡三爷在渡口有家茶摊,有人在这儿替他看船,渡三爷自己隔三差五来转转。说起来是个地头蛇,经营这么多年,家底儿颇丰,有妻有子有孙。他后代子孙没跟着混渡口,倒是在城里开铺子正经做买卖,日子富足自在。
渡口看生意的叫刘水,是渡三爷认得干儿子,也是特意培养的接班人。
陈十六找到茶铺子,见到的就是刘水。
按照之前跟穆清彦商定的,陈十六道明来意,请对方帮忙。
刘水以前也接过类似的活儿,见陈十六穿着气质就知富贵,想出气也正常。有钱不赚王八蛋,刘水肯定不跟银子过不去,只是……
“陈公子,实不相瞒,这事儿虽算不上什么,可你出现的那地方不是我们的地盘。想要教训人不是不行,就是费点事儿。那伙儿人领头的叫奎山,小妇人就是他婆娘,手底下有三个人,专找外地商客碰瓷儿。你这事儿啊,就算报官也没多大用处。他们的花瓶罐子都是从同一家店里买的,你去问,那店家会跟奎山等人一致的说法。以前也有脾气硬的,定要报官,拖得十天半个月,最后还是赔了钱。虽然比一开始讹诈的数目少,可到底损了钱财又耗了时间,还得罪了那些本地人,有的苦头吃呢。我之所以说费事儿,是因为奎山他们能在那儿扎根,也是给李爷上了供的。”
陈十六自从离家也有一年多,平时查案,很清楚小鬼儿难缠。
至于刘水说的李爷,就是渡口另一个地头蛇。相较于渡三爷,那位李爷的风评要差得多,多说其手段狠辣,从他的地盘上进出的大小船只,都得给他“看船费”。
“你们帮我把那几个人弄到僻静处,让我自己出出气就行。知道这事儿不太好办,这个,是茶钱。”陈十六在粗糙的桌面上放了两个银锭子,共有二十两。
二十两不是小数目,再者,对于刘水等人,收拾奎山几个人算不得多大的事儿。
“陈公子客气,事儿办成了,我派人通知你。”刘水接了活儿。
陈十六找奎山一行出气是真,但重要的是另一个目的。
昨天穆清彦还打算去接触渡三爷,后来一想,渡三爷未必给面子。他这才让陈十六先去试探,顺带从奎山等人口中先探查一下,实在不行,再去找渡三爷。
刘水办事很快,隔天就派人来通知陈十六。
见面的地点在离渡口不远的一个村子,传消息的人指着院中有棵大树的院子说道:“这里是奎山家,平时家里只有老娘妹子,但凡他们得了钱,都会在奎山家吃一顿,顺带分钱。昨天刘哥找人设个套,故意让他们讹了钱,他们果然回到这儿分钱,如今都被堵在里头。”
刘水不想跟李爷的人闹起来,这才想法子把奎山等人骗离渡口。
“刘哥,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您高抬贵手。银子就在桌上,我、我赔双倍,不!三倍!”隔着房门,里面传出奎山的求饶声。
进去一看,奎山一行五个,全都双手绑缚在身后,跪在地上,连那小妇人也不例外。桌上残留着酒菜杯盘,还放着大大小小的银块儿,果然跟说的一样,一伙人好酒好菜吃着准备分钱呢。
陈十六今日精心穿戴,一身的贵气,把世家子的姿态摆的足足的,扫着奎山等人,就似看着几个臭虫:“哼!真是刁民!长了两只狗眼,小爷也敢骗!”
奎山一看到他就认出来了,其中的弯弯绕绕,立刻猜了七八分。
没等他讨饶服软呢,何川身后的护卫便踏步到跟前,两记虎拳下去,奎山鼻青脸肿,一口血水吐出来。
这也是陈十六故意交代,专打脸。
何川将凳子擦了又擦,陈十六这才坐下,朝何川扬了扬下巴。
何川立刻取出一个小包,打开,里面是整整齐齐五锭银子,朝刘水一递:“辛苦刘哥了,请刘哥喝茶。”
刘水一脸笑意,由身边跟着的人将银子接了,说道:“陈公子实在客气。我在外面等,陈公子想出气只管动手,只是别闹出人命。”
“放心,公子只是一时气不顺,有分寸的。”
刘水摆手,将手下人带了出去。他并没有离开,站在院子,离屋子不远不近,若屋内有什么动静,必然能听得清楚。尽管陈十六表现的像个嚣张受不得气的富家公子,可刘水性子谨慎,仔细探查过陈十六的底细。知道他们一行六人刚到福江府,从凤临县过来,似乎对渡口发生的事很感兴趣。
也是因着穆清彦几人打听的事多,又杂,刘水并不知他们是专为严老爷的事儿来的。
奎山见势不对,迎风转舵的很快。
刚才挨了两拳,尽管又痛又恨,可不敢表现出来,还得放低姿态谄媚讨饶。别看他个子大,面貌忠厚,可既然能做讹诈的事儿,心眼儿能不活泛?再者说,以往也有碰到硬点子的时候,自扇嘴巴、磕头求饶也做得很顺,所以现在对陈十六求饶,一点儿没压力。
陈十六冷哼:“想要我饶了你也行。两三年前,有个姓严的富商从渡口坐船归乡,却被骗光了家财的事儿,知道吧?”
奎山一愣,外面的刘水也是一愣,显然没料到他突然问起这个。
奎山连忙点头:“知道,知道。那严老爷是外地人,十一二年来福江府,在城里开了家山货行,专收各样山货。这位严老爷是和气人,做买卖又公道,多年下来积攒了万贯家财。他四十来岁,却没成家,那一年突然把生意转手,说要回乡建房置地,再娶妻生子,做个富家翁。他租了两条船,带着三个仆人,三月里登船离岸,怎知过了数月,也就是入冬时节,他突然在埔水县上岸,报官说被骗光了钱财。当时这事儿很轰动,严老爷可是有万贯家财,走了六七个月,却才走到埔水县。要知道,从福江府到埔水县,也就七八百里地,就算走路,一个月也能打个来回。”
陈十六疑问道:“既然他腰缠万贯,又是远途归家,怎么就只带三个仆人?”
这是听闻这个案子之后最大的疑点。
那严老爷既然那般警惕被人设局诓骗,定然就出行一事仔细思虑过。那么,他不该忽视途中可能遭遇的其他风险。
奎山想都没想,回答道:“你有所不知,这水路跟陆路不一样。陆路上行走,随时可能被人拦路打劫,可在水路上没那么容易。若有可疑船只靠近,马上就会引起警惕。再者,这运河上不时有官船巡查,哪怕一时赶不及,但官家的船快啊,一旦接到信号或是发现端倪,很容易就把水匪给围了。这么跟您说吧,我们这边小偷小摸骗子什么的,的确多,可要说掠货杀人的水匪,早些年就没有的。
那个严老爷知道这一点,再者,他带的三个人,除了那小厮之外,另两个仆从都是健壮青年,懂些拳脚。也有些类似严老爷这般的,只要在途中靠岸时警惕些,又有仆从护着,基本没什么大问题。再说吧,你人带的越多,越显眼啊。若不然,依着严老爷的身家,大楼船也租的起。”
尽管这些只是奎山的想法推测,但还是有几分道理。
陈十六不大信,但也没反驳,又问:“严老爷三月出发,什么时候传出消息说要归乡的?”
“我想想啊……”奎山之前根本没想过这个,又不敢不答,努力回想半天,不大确信道:“好像是过年的时候吧,那时候有点风声,大家都不信啊。严老爷生意做了那么多年,又稳当,又来钱,若说回乡探亲可以理解,但彻底收手什么的,能舍得啊?谁知,他还真舍得。”
“那伙骗子,你见过没有?认不认识?”陈十六又问。
奎山苦着脸:“公子啊,您若要问他们,直接问刘哥啊,当初那两条船可是从刘哥手里租的。事后严老爷报了官,官府查完案,那两条船又回到刘哥手里呢。刘哥手里握着租契,上头肯定有骗子的名字!”
“这么说,你是一点儿不知情?”
“这……也不能说一点儿不知道,没打过交道,倒是见过两回,毕竟都在渡口混饭吃嘛。我知道的不多,就见过他们其中的两个,一个男的,三十来岁,好像叫大虎,还有个老头儿,听人叫他‘老孙’。他们租了船,就在渡口乘船载客,偶尔打些鱼卖。”
“女的呢?”
“女的真没见过。他们跟我不一样,我就在街头讨口饭吃,他们眼光高着呢,不是肥羊不下套啊。”奎山想了想,又说:“对了,他们最早出现在渡口就是那年正月之后,具体哪天就不清楚了。”
“后来再没见过?”
“他们都做了笔大买卖了,哪能再在这儿露面,若是没收山,那也是转到别处去了。”奎山也是因己度人,若他得手了那么一大笔钱,才不愿意再辛苦冒风险,起码在银子花光之前他是要享福的。
陈十六又问了些旁杂事,这才从屋里出来。
迎着刘水探究的目光,陈十六笑道:“这回辛苦刘哥了。我气也出完了,屋里的人放了吧。先走一步,再会。”
“陈公子慢走。”刘水看着人走远,眉头拧了起来。招来手下人吩咐:“我去见三爷说事儿,你们把这儿收拾了就回去。”
第207章 陆芸娘
根据奎山说的情况,算是摸清了小玉一行在渡口的轨迹。
正月左右出现在渡口,由大虎出面从刘水手里租了两条船,主要是附近府县渡客,三五日就能返回,太远的地方不去。且他们家生意似乎“不大好”,总会有一只船闲置在渡口。平日里撑船的是大虎,老孙也在船上帮手,另一只赋闲的船也有两个人看着,一个清瘦的小年轻,嘴巴很甜,喊另一个壮年汉子叫哥。这两人姓吴,说是堂兄弟,外人称他们大吴小吴。
这些人素日就住在船上,自己用小炉子做饭吃,或者再渡口买着吃。
对外,他们称是家里穷,又没田地,几个人凑了点儿银子打算在水上讨口饭吃。这些人说话口音像是北边的人,问他们家乡,说是泗禾县的。
除此外,这几个也说过家中人口情况,但实际上他们跟渡口的人来往并不多。给人的印象就是老实,不善言谈,哪怕是最活跃的小吴,也总被大吴押在船上不准乱跑。
乍看似乎没问题,可实际上一切都是骗子的精心设计。
不善言辞,可以省却被追问套话的麻烦,但凡不想说不好说,都可以憨厚笑笑躲过去。活跃的小吴方便和外界来往,收集消息,又被大吴管着,可以借此退掉很多不愿掺和的事情。
这四个人都是外围,美人局的中心是围绕着美人展开的。
这伙人不见兔子不撒鹰,一直没让小玉暴露出来。
“我猜,他们就是专门冲着严老爷来的,所以小玉绝对不能提前露面。严老爷要归乡,过年时传出了风声,甚至更早就动了念头,这才有足够的时间处理生意。这些人提前在渡口布局,他们如何来确保自己的船会被严老爷选中呢?”
“内应!”陈十六反应很快。
“对,严老爷身边肯定有人被买通了,跟他们里应外合。严老爷自己不会亲自去挑船,定然是交给身边人去办。便是严老爷谨慎,问及船家底细,渡口的人也知道,严老爷哪里会想到骗子为骗他提前两三个月筹备呢。”穆清彦又道:“不过,也不能说内应就在三个仆人之中,也可能是曾经跟着严老爷的人。严老爷要归乡,不再经商,他原来的人要么归了新东家,要么就是遣散。”
陈十六挠挠头:“这四个人透露出去的家乡人口都是假的,否则县衙早抓到人了。他们自从得手就没在这边露面,该怎么查?”
“先等等。”穆清彦想看看渡三爷那边的反应。
几经打听,确认了严老爷当初从福江府登船的具体日期,是在三月初五的早上。那么,小玉藏上船只,定然是前一天的夜里。
时间回溯,已是夜半,渡口只有轻微的水波声,十分安静。
远处有脚步声过来,一共两个人,一个健壮的男人,还有个浑身罩在黑斗篷里的人。这两人沿着河岸缓缓过来,有只船停泊在边角处,虽没点灯,但有人守在船头,迎着两人登上船来。几个人进了船舱,这才点了灯,加上后来的两人,舱内一共五个人。黑斗篷分外显眼,斗篷一摘,赫然是个娇美清纯的女子。
看年龄,十七八岁,应该就是小玉。
“人明早就到,一切按计划行事,别出了差错。”
“妹子,你就委屈些,一会儿就去后舱。”
小玉笑了笑,烛光之下,分外美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