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所有人都在攻略朕-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清帝目光微亮,最后这一点算是真正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大魏如今确实缺少人手,按刘愿所说,与大魏同时段的大宋,人口是大魏的两倍,百年后甚至达到了亿万,然而大魏领土面积是宋朝的三倍多!
  如今百废待兴,日后新兴出来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手,大魏眼下地广人稀,正需要开发,尤其挖矿一事,因为有一定危险性,除非走投无路的百姓才会来报名,即便丰厚的报酬砸下去,人手依旧远远不够。
  若能吸引些劳动力来,自是最好不过。
  “好,你们说的偶像一事朕准了,详细列个章程交给朕。”
  皇后立刻就笑着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封折子来:“我们自是想好了才敢来找陛下的。”
  元清帝接过来一瞧,果然是准备好的,关于如何制造偶像,如何管理,如何借此盈利等等,一条一条写的非常清晰。
  看到最后他微诧,抬眼看向夏婵:“你确定你要去?”
  折子上最后写的,日后带队去各国巡游的领队竟然是夏婵,旁边签署了她的名字,毛笔字看着有模有样,比之前强了不知道多少。
  夏婵被他瞧着一怯,却又很快深吸一口气鼓起了勇气,用力点头:“嗯,是我去。”
  抿了抿唇朝着元清帝深深鞠了一躬:“陛下对不起。”
  “我知道错了,这些天我想了很多,我不想再这样混日子,想要帮助陛下,也是帮助我自己,给我自己积攒点经验,陛下放心,我会努力认真把这件事做好的,绝对不会给你丢脸!”
  她是真的真的想通了。
  或者说被打通了。
  被梁平安和小达子绑在椅子上打的时候她以为自己要死了,她吓破了胆,死到临头,活了十八,不,十九年的种种在眼前跑马灯一样回放,终于叫她明悟,知道了自己的蠢笨,后悔不已。
  本以为死定了,谁知陛下并不是真的要他的命,只是想要给她一个教训,许是经历了生死,她看明白了很多,也看开了很多,趁着休养的这两个月,也想了很多,准备真正做些事,即为陛下也为自己。
  只是面对陛下到底有些惧,还是拉了皇后一起。
  元清帝看夏婵的目光都变了,夏婵简直给了他一个惊喜。
  世上最困难的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加以改正,作为皇帝他对这一点体会尤深,没想到夏婵竟然如此干脆,完全不似她之前嘴上轻巧的一句我错了,而是发自内心承认了错误。
  “不错。”他不由赞了一句,“你能想明白最好不过。”
  夏婵终于露出笑来。
  “不过……”元清帝看了眼折子道,“你确定你可以?”
  这不是在他们有飞机火车的现代,在这个时代巡游列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如今与各国通过大使馆合作修建起了水泥路,也绝不轻松。
  当然最重要的是夏婵的能力,她想明白归想明白,能力这种事却不是想就能有的。
  夏婵神色坚定:“我可以,我打算先培养偶像,等培养出来,他们打出名气,然后再出去,这样算下来至少得半年,这半年我会跟皇后好好学习,我已经十九了,等真正开始巡游也差不多二十了,放在大魏这个年纪孩子都有了,就算在我们那也不小了。”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要出去看看,至于安全问题陛下放心,我不会走的太远,再说会有护卫一道,不能因为害怕危险就不出门。”
  “至于任务……”她顿了下,似乎下了决心,实话实说,“短时间内我不打算走了,皇后说得对,穿越这种机会不是人人都能有的,我有了这个机遇却不把握,跟拿到千万彩票撕掉有什么区别。”
  她自嘲的笑了下,似乎在笑自己之前的傻。
  “希望陛下原谅我之前做的错事,我以后会遵守规矩,保证不再胡闹。”
  元清帝简直要对夏婵刮目相看了。
  如果夏婵能懂事成长起来,那也不乏为一个助力,不管她性格如何,她的思想她的知识确实是超出大魏寻常女子许多的。
  连连点了几下头:“好极好极,你能有这般悟性再好不过,既然如此你要去便去,不过朕不能只听你空口所言,就以半年为限,届时朕会仔细考验你一番,合格才能准许你带队。”
  “是!”夏婵用力点头应下。
  皇后瞧着心里就松了口气,总算两个月的思想工作没白做,她是希望夏婵留下来的,梁才人一走,穿越女这边可谓损失了一员大将,相反穿越男出现的越来越多,不管是太后还是贵妃,到底跟她不是来自同一个时空,她眼下唯一能有共同话题的只有夏婵了。
  所以尽管夏婵性格叫她头疼,还是不希望她也离开,如今能想明白最好不过了。


第137章 消息
  皇后和夏婵离开不久; 肃王便入宫来了。
  “皇叔!”元清帝看到他眼睛一亮; 挥手打发夏恭出去。
  如今夏恭对他和皇叔的关系已经知晓得一清二楚; 最初确实十分震惊,不过两人多年主仆,不用他吩咐; 夏恭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肃王这一回是用自己的身份来的,外人看来季行走这会还窝在邵府里著书。
  为了两个身份互换方便,对外季行走是沉默寡言不常出门的性子; 跟喜爱热闹的元佩完全相反; 因着他的脸,大家也都理解; 而且表明了要专心著书,所以静心沉思。
  至于时常出入宫廷; 元清帝也找到了一个好理由,让季行走还给他讲话本。
  是的; 讲话本。
  刘愿的任务是出书,这个书并没有什么专业性的限制,于是写小说就成了最快的方法; 至于写什么; 他思来想去,又在跟几个穿越者接头的时候商量了一下,决定写《西游记》。
  《西游记》原著哪怕他看过,但这么多年过去,不可能还记得清楚; 便打算按照他们看过的电视剧,再集合所有穿越者的记忆,写一个新的版本出来。
  这一点当初宋杰也提过,打算在《西游记》里插入海外旅游指南,神神鬼鬼可以保留,但关于路经的每个国家,这些国家的特点,全都写实描述出来,尤其遍地是黄金的天竺。
  以此鼓励百姓去开拓去冒险,尤其是商人,如今周边一些国家,尤其小国,已经通过大使馆与大魏达成了协议,用他们国家的物品来换取水泥,在他们国家修建水泥路,一旦架设起来,通商便会变得容易,甚至将整个东亚串联起来。
  不过这还不够,元清帝希望的是连起整个亚洲,日后通过经济和武力影响,让周边所有国家都依赖大魏,说不定夏婵所说的不动一兵一卒拿下它国的念头确实能够实现。
  他会答应皇后的偶像计划一半是因着这个原因,让他们去宣扬大魏国威,吸引更多劳力,赞同刘愿重新改编《西游记》也是一样。
  有各国使臣来进驻,加上从商人口中征集来的信息,对于周边甚至较远的几国都有了详细了解,肃王借着季行走的名头收集资料,转头交给刘愿写书,然后再以他的名义开始在时报上发表。
  到今日时报已经刊登了三期,因为只有一份报纸的垄断式营销,很受欢迎。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今年恰好是猴年。
  百姓们只能追着连载,元清帝作为皇帝自然有属于皇帝的特权,直接将“作者本人”宣进宫,每隔三日一次,给他讲后面的故事。
  当然,咳,究竟是不是真的讲故事,只有他们自己知晓。
  鉴于季行走前天才进宫来过一趟,所以今天来的是肃王。
  “这是邵岩带回来的,你瞧瞧。”元清帝也不多话,直接将邵岩递上来的折子给他。
  肃王自然而然地接过来,如今对这种事已经习惯,不再小心谨慎生怕逾越,看着皱起了眉。
  元清帝苦笑:“朕虽料到民间私盐流通,却未曾想已到了如此泛滥的地步,这一回,只怕又得劳烦皇叔走一趟了。”
  他所得到的消息,唯有官员报上来奏折,锦衣卫虽直属他管辖,但锦衣卫并非万能,而且锦衣卫也是人,是人便会有私欲,无法保证百分百的公正,至少邵岩这一回查到的,有一些便是锦衣卫也不知晓,或者说知情不报,为此他特意叫来谢同敲打了一番。
  往后的一些事也不能完全依靠锦衣卫,得再扶持起一方势力来,官宦不行,明朝所谓的东西厂他已有耳闻,暂且只能选择再设立一卫与锦衣卫对垒。
  不过此事目前还在思量中,容后再谈。
  私盐一事事关重大,交给他人他不放心,只能交给皇叔来,邵岩原本是个极好的人选,但他并不是万能,若叫他上阵杀敌可以,玩心计他玩不过那些官员。
  一年下来元清帝对穿越者们的性格能力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作为一个皇帝,他不需要什么都精通,最重要的是懂得知人善用,发掘每位臣子最适合的能力,若事事都要他亲为,还要臣子做什么。
  邵岩的性格就适合摆出铁面无私的形象去巡查,不适合与官员虚与委蛇,便是到了地方上查探一些事,也多是手下护卫和锦衣卫出手,他负责撑住门面唬住那些官员就行。
  肃王看完放下折子:“陛下有托,臣自不辱使命。”
  撇开两人的关系不谈,他是臣子,自是得替圣上分忧,何况他也正有其它事禀报。
  “正好,我这里也有一桩事要办。”他在元清帝身边坐下来,“如今身份牌逐渐普及,那些藏匿在山中的盗匪恐怕会因惶惶而猖獗,我正打算来请旨带兵剿匪。”
  经过一年的训练,禁军已经完全正规化,但兵不能只靠练习,得需实战才能真正脱变,这一点他从边关回来的士兵跟后招来的有着明显的区别。
  禁军放着不动,每日都在消耗银钱,倒不如拉出去抄灭山匪,以战养战。
  按照元元的预计,接下来四五年之内不会开战,禁军却不能散,与其白养着,不如真正做些事。
  元清帝闻言点头赞同:“那正好,皇叔此去,一路也可顺便剿匪。”
  除非那类罪大恶极的匪徒强盗,百姓们出于无奈成为山匪,他能理解,这是他作为皇帝的无能,若国泰民安,百姓哪会放着安稳日子不过而去做被人人唾弃的匪徒?
  但如今有了红薯土豆,有了玉米,营造司研制出了更先进的农具,根据穿越者们所言也研究出了新式肥料,包括如何科学种植养殖,都在时报上陆续记载,南方秋冬种下的如今已经大丰收,北方的春播种子也已经撒了下去,只要不是极其懒惰之人,就不会饿死。
  若这样一来还有人积极投匪,那他无话可说。
  自他收拾了刘和和张家后,人口普查一事快了一大截,长安城里包括乞丐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编号,不过如今长安城中需要的劳力越来越多,哪怕是老人也可以扫街,便是总角的孩童也知道帮店家挥旗叫喊四处做宣传,再不济还有居养院和慈幼局,一番整治下来,长安城里的乞丐十不存二。
  不论是人口普查,还是居养院和慈幼局,之后都会陆续在全国展开,如此一来山匪们没有身份牌便不能进城,甚至不能进行一些交易买卖,长此以往定会造成动乱,所以得在这之前将他们解决。
  皇叔去处理盐帮正好可以顺道剿匪,何况这些山匪中恐怕也有不少参与贩运私盐的。
  不过这一去,不知得多久才能回来了。
  元清帝一想到要跟皇叔分开,顿时不舍,犹豫:“要不叫吴靖替你去,或者让元佩去?不,还是两人一道比较好些……”
  吴靖是皇叔麾下的亲信,元佩聪明过人,两人一文一武配合正好。
  元佩注定是要留在大魏的,不像邵岩几个,一个御前行走就算了事,他总得真正参与朝政办差,不如就借此试一试?
  肃王也不舍得离京,他正与元元如胶似漆,哪舍得离开,但正事要紧,若因为他耽误了朝事,误了元元的名声,他宁愿当初不坦白。
  握住元清帝的手安抚他:“陛下心里清楚,这一趟我去最合适,何苦为难别人,我保证会尽快解决绝不拖延。”
  元清帝叹气,他当然知道皇叔最合适,只是自欺欺人一下罢了,不甘不愿道:“好吧。”
  肃王将他拉过来揽住,调笑道:“原先我一去数月也未见陛下如此,怎的这一回就这样愁苦?”
  那怎么能一样?元清帝心里嘀咕一声,当初他拿皇叔当兄长当叔叔,如今……咳咳,不必说,若是叫父皇知道他会跟皇叔在一起,恐怕会大惊失色。
  说到这,他忽的蹙了下眉,迟疑片刻,道:“皇叔可知道父皇他们的下落?”
  当初父皇退位离去的时候他年纪还小,他们只对他说了要离开,交代他日后好好听太后和太傅的教导,要去哪里会不会回来甚至与太傅等有没有联系他根本不知道。
  如今大魏变化这般大,出现了这么多先进的事物,像公交一类很容易看出是现代所属的,不难联想到穿越。
  如果母亲如皇后几人所说是穿越者,那么没道理不回来看看,大魏时报如今已经散播到了大魏周边各国,便是天竺大食也经由来朝贡的使者带了回去,父皇和母亲不可能不知道,除非他们早就离开了亚洲。
  否则哪怕躲进了深山中,一些日常用品也需得出来购买的,何况他不认为以父皇母亲的身份,会甘愿在深山中靠种田度日。
  只要他们与人接触,自然会知晓这些变化。
  然而这么久他们都没有出现,那么还有一种可能——
  他们已经不在这个世上。
  肃王叹了口气:“陛下莫要多想。”
  但听语气,也是赞同三人已经不在的事实。
  甚至他内心深处,是希望他们不在的,就算回来又能如何呢?如今大魏的皇帝是元元,先皇已经是先皇,与其再出现引起不必要麻烦,不如继续隐下去。
  再者当初既然狠心撇下元元离开,又何必再归来。
  元清帝听着皇叔的心声不由笑了起来,是啊,他们回来又能如何呢,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哭闹害怕的小太子,他有母后有长乐有安王有太傅,更有皇叔,父皇和母亲早就不是他心中最重要的存在,又何必在意。
  反手扣住皇叔的手:“好,朕便听皇叔的,不多想。”


第138章 蹴鞠
  既然皇叔进宫来了; 又即将要出远门; 元清帝自然是将他留了下来; 趁着离开前能多相处就多相处。
  “正好,宋杰前几日搞出来了个新蹴鞠的法子,皇叔随朕一起去瞧瞧!”
  元清帝撂开奏折; 带着皇叔去了后头的跑马场。
  到了跑马场上,划分出来的蹴鞠场中,已经有两队宫人正在比赛。
  一身宫装打扮的宋杰正坐在高台上瞧着; 台下他宫里的大太监正拿着简易喇叭嘶吼指挥着; 宫女看到他们过来,忙拉了宋杰一把; 宋杰转过身立刻大步走了过来。
  “陛下,肃王。”
  宋杰脸上露出讨好的笑:“你们怎么来了?来看比赛吗?”
  元清帝带着肃王到台子上坐下来; 看了眼下面热火朝天的蹴鞠场:“这就是你说的新玩法?”
  改良蹴鞠这件事,宋杰早就跟他提过; 只是之前宋杰一直忙着舞台剧的事,到如今开春,才正式开始准备。
  “正是!”宋杰忙指着下头大变样的蹴鞠场给两人解释; “我将这草地专门圈出了一块; 往后就在这里头踢球,球门也降了下来……”
  虽说蹴鞠是足球的起源,但和现代足球的规则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大魏蹴鞠依旧沿袭前朝,球门是用两根球杆高高竖起来; 在中间制造出一个直径约一尺的圆孔,叫风流眼,比赛时立在球场中央,哪方将球踢进风流眼的次数多哪方获胜,有点像是脚踢篮球,或者说脚踢网球。
  元清帝之前听宋杰讲过现代足球,只是时间太久他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他每日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这种小事一般听过就罢。
  如今宋杰真正组建了起来,他才有兴致来瞧瞧。
  听他讲着新规则,确实有些意思。
  宋杰介绍完新规则,又道:“下头这些人原是宫里鞠球属的人,我瞧着他们平日也都闲着,就想着不如组织他们来踢球。”
  经过他的观察,在大魏蹴鞠可谓是全民运动,男女老少皆宜,大魏蹴鞠分两种,一种像足球一样都是跑起来争夺进球,叫筑球,另一种叫白打,相当于现代的花式足球,有单人还有二三十人的大型表演。
  宋杰头一回看到的时候惊得差点掉了下巴,原来古代人玩足球已经这么厉害,什么倒挂金钩神龙摆尾,颠球绕球那都是小意思,皇家球队里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从头颠到肩到背到膝再到脚。
  甚至一些宫女也玩得那叫一个溜。
  大魏虽然有皇家球队,但元清帝并好大喜功,也不喜玩乐,一直闲养着,偶尔才会被拉出来表演表演节目。
  宋杰早早就打上了皇家球队的主意,只是之前冬天不方便,现在春暖花开,正该动起来才是。
  元清帝听着他的心声,不由道:“嗯,说说你打算做什么?别跟朕说你只是玩一玩。”
  肃王在旁没有出声,捻起果盘里的荔枝剥了起来。
  自打水泥路修建起来,南北互通,各种时令水果也送来的越来越快,虽价钱降下来了些,但卖出了数量却也越来越多,不会再出现往年烂到地里的情况,已经有聪明的打算扩大种植了,更有不少人打上了皇后培养出的新水果的主意。
  宋杰嘿嘿一笑:“陛下英明神武,果然什么都逃不出您的发言。”先拍一波马屁,才道,“这样,我先给陛下讲讲足球在我们现代的发展状况……”
  他扶持蹴鞠队自然是有目的的。
  现代围绕足球这个运动发展出了多么壮大的一个产业链,高度甚至能与国家荣誉挂钩。
  君不见国足叫多少人捶胸顿足,满腹遗憾。
  即便如此,每场球赛还是会有无数人买票去支持。
  而他想做的,就是将蹴鞠发展成像足球那样强盛,明明华夏是足球的起源,却被它国发展兴旺,如今他们都穿越了,若还被别人分走蛋糕,那是不是太没用了点。
  尤其国足之痛,他希望这一回能一雪前耻。
  “……陛下您看,我是这样想的,咱们也可以举办足球比赛,暂时先按照省来划分,每个省派出代表球队来京城比赛,赢得头名的队伍颁发荣誉和奖金,然后建立正规的球社,往后可以用球赛来收门票,咱可以月赛季赛半年赛总决赛,这算下来能得一大笔收入。”
  “往后还能吸引其它各国来参加,什么亚洲杯世界杯,都来一发!”宋杰越说越兴奋,嘴上没了顾忌,“除了门票还有各式各样的周边,再像那些受欢迎的伎人一样,捧出蹴鞠明星出来,现在广告都有了,也不差个代言嘛,这样以后发展起来,代言费也能收不少。”
  “而且各省挑选人来比赛,还能促进大魏团结,等以后跟其它各国比赛,更能激发百姓的荣誉感。”宋杰激动,“百姓大都不识字,想用大道理感化他们难,像蹴鞠这种只要懂规则就能参与的运动,真的很容易激发他们的爱国荣誉心。”
  元清帝接过皇叔剥好的荔枝吃了,他倒不担心宋杰说的是假话,反而很确信他说的是真的,只是不相信他看事情的全面性,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完全有利而没有弊的,还是得找邵岩元佩来询问过后再定。
  不过也不打击宋杰的积极性:“你暂且先写个详细章程来,朕看过再说。”
  “是!”宋杰不知道元清帝的考量,只当是同意了他的看法,高兴应下。
  元清帝也捻起一颗荔枝剥开递给皇叔:“皇叔看如何?”
  肃王看着伸到眼前的荔枝,含笑接下:“我听着这蹴鞠的新规则有些意思。”看向宋杰,“不知可有什么适合大营里的将士们玩的,蹴鞠还是太软了些。”
  “呃,这个……”宋杰想了想,眼睛一亮,“有了,橄榄球!橄榄球绝对是纯爷们玩的,野蛮又不血腥,正好还能锻炼力量,嗯,其实篮球也行,不过篮球要身高,而且以现在的技术,也造不出能完美使用的篮球,橄榄球就无所谓了,橄榄球本来也是从足球衍生来的。”
  肃王来了兴趣,示意宋杰仔细讲一讲。
  这回换了元清帝在旁听着,顺带帮皇叔剥荔枝,还顺手剥了几枚坚果。
  宋杰空隙间瞧了一眼,默默吞下了这口狗粮。
  三人坐在高台上一边闲聊着,主要听宋杰描述现代足球的趣事,一边看着下面的比赛。
  别说,这样看起来,还真的很能调动人的情绪,看到进球时元清帝都忍不住赞了一声。
  “陛下要不要来一场?”宋杰见状趁机建议,总得让陛下亲自体验一下,才知道蹴鞠的好处。
  元清帝本想拒绝,忽然心中一动,瞧向皇叔:“皇叔可要跟朕来比一比?”
  肃王挑眉,忽的一笑:“可有彩头?”
  元清帝瞧着眼前出现的画面脸上的表情险些绷不住,皇叔赢了,竟是能想出连龙阳大全上都没有记载的情景,虽瞧着有些羞耻,但莫名的,竟然还隐隐有些心痒。
  咳咳,元清帝正色:“一个要求如何?输了的一方要应承赢的一方一个要求。”
  “好!”肃王站起身,“一言为定。”
  “自然!”元清帝拍拍手中的残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