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暴君的男后-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能怎么办,太后只好说道:“没有,哀家好好的,这不容易摔倒。”
  于是宣恒毅便冷淡道:“看来光是背诵宫规,也不行,走路都不走不好,得好好锻炼。”
  白才人愣了下,盈盈下拜道:“谢皇上体恤,今日得见天颜,婢妾才——”
  宣恒毅没等他说完,就发布了一条新的命令,给每天来背诵宫规的才人贵人们加了一项身体力行的走路、坐下、站姿、行礼训练,背诵宫规已经熟练,白天背一次就行,其余时间都用来训练。
  其他贵人才人们一听,都恨死白才人了,怎么就他不好好走路,满戴的头钗差点伤了太后,害得大家都跟着遭殃?
  宣恒毅命众妃嫔散去,临散去之前,又补刀了一句:“年还没到,二月初十才大婚,朕都等不及皇后进宫管教了。”
  众妃嫔听了这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在心中炸响。
  不说他们独守空房了,连潜龙邸的老人们努力了十年,都没得到那个位置,结果二月初十,陛下终于要迎娶皇后了?皇后是谁?皇后地位不同于他们这些低位妃嫔,皇后没进宫的时候都没有他们的位置,等皇后进宫了,他们还能争取到召寝的机会吗?
  可是心里再怎么向,众妃嫔都要跪退回去,不能留在太后身边一起与皇上一起用晚膳。
  而太后一听这消息,马上就猜到了宣恒毅所说的皇后会是谁。太后可不敢与皇上唱对台戏了,对庄子竹要进宫反倒有些期待。
  进宫了,他还能是朝廷官员?皇后能不受他教诲?
  上回冬猎是送出去玉镯没错,也欣赏庄子竹为章国制作火器,但才华是一回事,太后与他一个交手,身边宫人就被自家儿子亲手清洗,又被压着被迫听才人贵人们背诵宫规,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太后便说道:“二月初十?真的太久了,后宫之中整整六年没有皇后掌管事务,哀家都等不及了,天天都盼着皇后为哀家分忧。要哀家下懿旨吗?先别用晚膳了,毅儿你说我写。”
  宣恒毅一听就觉得不对,后宫中的事早前被他收回来了管了,太后现在吃吃睡睡,悠闲得很,实在谈不上盼皇后分忧。不过太后主动说要下懿旨,宣恒毅也是相当高兴的,说道:“子竹今儿还劝朕多多与母后团聚,懿旨的事不急,诏书也起草完毕,明日即可昭告天下。先用膳,母后可赏赐一些,给子竹添聘礼,明日随封后的圣旨送礼过去即可。”
  太后:“……”
  呵呵,好气,原来他儿子是被人赶回宫了,才与他一起用晚膳的。而且看宣恒毅这样子,圣旨早就写好了,完全不用他这个太后点头的,这都还没娶媳妇,就忘了是谁生的他!


第44章 三更
  昨晚与宣恒毅道别后; 庄子竹内心没有太过于平静。
  宣恒毅的原话是等钦天监定了吉日; 他再动身前往火器营。这是要订大婚的吉日吗!放到现代; 男人和男人能结婚; 庄子竹想都不敢想。穿越后能找到喜欢的人; 还能合法结婚; 庄子竹抱着抱枕把头埋下去笑了; 天还没黑就开始期待起来。
  不明所以的墨书非常紧张; 宣恒毅虽然来过; 可是墨书没有偷听他们谈话的内容; 忧心忡忡道:“那晋国二皇子有婚书的事; 主子准备怎么办?”
  庄子竹轻描淡写地说道:“拒婚不就行了嘛?而且就算我不出手; 章国上下哪会坐视我带着火器的秘密嫁去别的国家; 那二皇子必定讨不了好,墨书不必担心。”
  说罢,庄子竹松开了抱枕; 又开始研究起刘管事寻来的庆曲乐谱来。
  选了首庆贺国泰民安普天同庆的,又选了庆曲中最为喜庆的一段,庄子竹标注好音阶; 把一块黄铜板在钳工台上固定住; 画好线; 开始一下又一下地往复锯削,把黄铜板的下半部分削成一条一条的。
  虽然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做这种钳工了; 可是庄子竹没有手生; 姿势端正; 手很稳,看着就是一个资深的铁匠。锯削出来的簧片大小一致、边线很直,让墨书、锦书还有进来报告可以用膳的下人都连声赞叹。
  只是庄子竹一做好这部分的零件,到了用膳时分,就要耍赖了。离开了加工专用的房间,庄子竹回到主院,一坐下,面对下人们端上来的热气腾腾的菜肴,庄子竹两手一摊,把两条手臂搁在桌面上,说道:“肩膀和手都酸了,帮我揉揉,墨书,给我喂饭。”
  庄子竹说罢,好几个长得不错的哥儿下人十分自觉的就来帮庄子竹捏肩膀捏手臂。庄子竹舒服得挨在椅子上坐不直了,虽然没有小狼狗小奶狗,但有小帅的哥儿们这样服侍他,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墨书则哭笑不得地给庄子竹喂食,说道:“那么辛苦地削磨,主子太累了,不如教教我,下回我替主子干这活。”
  饭来张口的庄子竹咽下了口中那可口的饭菜,才说道:“也行吧,明天墨书可以先练练手,练好了帮我分担一二。”
  墨书积极得很,用完晚膳当晚就马上练手,虽然有庄子竹教导,可实际操作起来也太难了!看着容易,首先黄铜不是木头,是金属,硬度不像木块,每一下都得用力锯,非常累人。而且,一用锯刀,一个不慎,就给锯歪了,做出来的成品远远没有庄子竹的直。
  在墨书练手的时候,庄子竹把簧片都削好了,又用虎钳把这些一条一条的簧片依次夹持住,用锉刀慢慢锉薄。锉锉停停,手拿着音筒的焊点与簧片碰撞,侧耳倾听,不断调整。
  对此,墨书一边崇拜庄子竹的做工又快又好,一边又非常沮丧。本来墨书还想帮主子做事的,结果却浪费了材料。
  不过晚上有关晋国二皇子的消息传入府中,墨书又跟着高兴起来。晋国二皇子今天才刚被群众用雪球靴子砸过,事件发酵,还有好事的群众尾随那位负责看护小男童的中年哥儿而去,找到了晋国二皇子藏娇的小院子。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连番打听之下,得知小院子的主人叫姜老爷,府中有一位夫人一个妾,小男童的生母就是姜老爷的夫人宋氏。宋氏刚搬过来两个月,有拜访过邻里,于是周边都知道有他的存在。
  有人大骂姜宸瞧不起他们章国的官员,也有人对宋氏心生怜悯。宋氏在小院子这边,对外被称为正室夫人,儿子都生了,结果原来连皇子侧妃都没当上,允诺宋氏当皇子妃的姜宸,居然要另娶他人。真是负心汉一个!
  围观群众虽然对姜宸砸靴子,行为彪悍,却对小院子中的宋氏没有多做什么,看了个热闹就散去了。有言官把这一情况记录下来,写了奏折上奏给宣恒毅,说晋国二皇子姜宸立身不正,对外声称有了正室夫人,也确实有了夫妻之实,却有妻而求娶他人,是犯了重婚罪!
  无论章国还是晋国,一妻多妾允许,但多个妻子却是严令禁止的,违者可判刑,至少坐牢一年。
  还有另外的言官上了相关的奏折,说得还要严重些。晋国二皇子姜宸虽然是晋国人,但既然来到了章国,就得遵守章国的规矩,犯罪了就得受一样的刑罚。而如今,姜宸不仅仅犯了重婚罪,还拿着婚书请求圣上赐婚,欺妄君上,论罪当斩!
  与这两位言官所发上去的类似的奏折还有许多,正如庄子竹所推测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不仅仅是宣恒毅的私心,大臣们都不能坐视庄子竹就这样嫁往别国,都纷纷揪出晋国二皇子的错处来,上奏恳请宣恒毅发落他,各种证明姜宸品格下等,不堪为良配,不能把章国的三品大员许给他。
  群情激愤,墨书这下终于稍稍放心了,相对安稳地睡了一觉。庄子竹也对这个进展感到满意,抱着抱枕入眠,对宣恒毅开口留他在京的明日期待起来。
  第二天,庄子竹比以往都早的,一大早就醒来了,迅速梳洗好用完早膳,本来想着边做工边等消息,可心思都飞远了,不在工件上面。等来等去,日上三竿,庄子竹没等到宣恒毅本人,却等到了晋阳王老王妃。
  洗了手,庄子竹出门迎接晋阳王老王妃,只见他满脸喜意,步速飞快都不要别人搀扶的。世子妃在后面紧跟着,差点就要小跑了过来。
  庄子竹迎了上去,正要行礼,晋阳王老王妃马上扶起他,力度颇大完全不像个老人,还笑呵呵地说道:“恭喜子竹呀!子竹日后贵为皇后,可不能向老身行大礼。陛下让老身先来透个底,陛下与钦差使官去拜宗庙了,稍后就会来下聘,子竹今天先别出门。”
  “拜宗庙?”庄子竹还以为封后就一张圣旨接了就行了,原来还有其他流程的?
  庄子竹不知道,本来流程还要更隆重些。宣恒毅早就有婚书把庄子竹的时辰八字在手,纳采问名的步骤给略去了,不过流程依然繁琐。今天宣恒毅昭告百官、读圣旨、任命钦差,带着仪仗队拜过宗庙禀了先人,才能下聘。庄子竹府上没有长辈,宣恒毅还请晋阳王老王妃来接应,确保一切顺利。
  这边晋阳王老王妃道喜过后,世子妃也来道喜了,又问道:“按照惯例,聘书下发之后,皇后的长辈需要在当晚开宴,宴请百官,请百官携带家眷来一同道喜。庄大人需要我们帮忙操持一二么?”
  庄子竹谨慎地说道:“有王妃与世子妃帮忙操办,那是最好不过了。只是,圣旨和聘礼还没到,现在操办似乎着急了些。”
  老王妃笑了:“诏书都下了,还能有假的?子竹太谨慎了些。不过,不急着操办也行,子竹日后总归要成亲的,一场来到,那就先跟子竹说说宴会好了。”
  自幼独居道观的庄子竹,真是一点操办宴会的机会都没有,老王妃一说要分享经验,庄子竹就连连点头,想着跟着老王妃长长见识也好。
  恐怕宣恒毅让老王妃和世子妃在圣旨下达之前就来到,就是请他们帮忙操持宴会的。而老王妃和世子妃也藏私,当下就和庄子竹说起具体操办的流程和细节来。
  说到兴起,老王妃世子妃还你一言我一语的列了晚上宴会的食材清单,兴奋地商议庆祝的菜肴和菜名,比如百年好合,比如琴瑟和鸣,等等,好像给自家小辈举行宴会似的,不止菜色上诸多讲究,连用的器皿都要有喜庆的花纹。无一不精细,让庄子竹这个主角半点心思都不用花费,安心备嫁就行。
  说着说着,前来下聘礼的仪仗队就到了。仪仗队还没来到庄府门前,远远的就听到锣鼓吹角的声音,前头十二名身穿一品朝服的老文官和老当益壮的一品大将军们,骑着高头大马稳稳前进,而后面一抬又一抬的聘礼整齐列队,长长的看不到尾巴。
  百姓们好奇地围观,对皇家仪仗恭敬地下拜,等队伍过去了,才纷纷议论起来:“仪仗队穿得喜庆,是有什么喜事吗?没有适龄的公主要出嫁吧?”
  “这你就不知道了,刚刚有看到排头的十二名大官没,他们都穿着一品朝服!能请得到这么多一品大员下聘礼的,只能是当今圣上了!而且以前纳妃都从这样隆重过,看着架势,必然是圣上要大婚了。”
  “原来是圣上下聘!怪不得聘礼队伍这么长!每个箱子的雕花都精美极了,说不定一个箱子就要雕一年半载的吧?不知道箱子里装了什么,看着他们抬得挺沉的,是金子吗?”
  又有一个探头探脑的群众好奇道:“圣上的聘礼当然是最贵重的了,只是聘礼队伍要去哪?看着像是去东大街,是哪位将军的哥儿要当皇后了吗?”
  群众口中的住在东大街的将军的哥儿们,也听到下聘的锣鼓声,没有谁在家里等,由母父带着,都往庄府去看热闹顺便道喜了。
  看着皇家仪仗的聘礼队伍停在庄府门外,看热闹的梁雅意和张文清都特别懵,他们昨天还十分担心庄子竹所嫁非人,而庄子竹本人也特别淡定,还能带着他们一起做发电机,试验电晕小虫子。结果,才过了一个晚上,今天庄子竹一早就被圣上下聘,以后就是皇后了?
  只是具体消息还没正式公布出去,梁雅意他们没亲耳听到圣旨,揉了揉眼睛,一时没敢相信。


第45章 封后
  长长的聘礼队伍停在庄府门外; 在队伍的两旁; 每隔两步站着一位禁军护卫; 神情严肃; 威风凛凛。为首的十二位一品文官武将鱼贯而入; 东大街上相熟的将军和他们的家眷一同前来; 圣旨还没正式颁发到庄子竹手上呢; 他们就纷纷道喜了。
  庄子竹可不敢受大家的道喜; 太师梁公却说封后的圣旨已经颁发到各部; 礼部已经忙碌起来准备年后的封后大典了; 让庄子竹心安理得地接受大家的道喜。太师梁公又让随行的宫人送上蒲团; 放在庄子竹的面前。
  庄子竹有点不明所以; 这是要让他跪拜太师吗?
  太师梁公却微笑道:“陛下特意吩咐; 圣旨内容很长,请庄大人跪在蒲团之上,免得受累。”
  还能这样?庄子竹不禁失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谢过圣上体恤了。”
  预料到来送聘礼的一品官员和看热闹的邻居们都不少,宫里带了许多蒲团来。宫人们为众人分发好蒲团之后,太师梁公终于取出玄纁相束的圣旨; 捧着圣旨的一端; 而圣旨的另一端则由太傅墨公捧着; 两人小心翼翼地把圣旨缓慢地摊开、摊开,这长度都把庄府的下人们都惊呆了。
  竟然足足摊开了八尺这么长!
  八尺有多长呢; 就与一位高大将军的身高相同。庄府的下人大多都是从宫里选出来的; 有些资历; 封后的诏书他们都见过,八年前当今太后受封时,诏书也就两尺长,今儿封后的圣旨居然要用上八尺的纸?!
  庄子竹也好奇起来了,听封后的圣旨也是头一遭,不知道这么长的圣旨,上面都写了什么呢。
  圣旨到犹如皇帝亲临,除了捧着圣旨的太师梁公和太傅墨公,其余人等全部恭敬地跪下。膝盖枕入松软的金边大红蒲团之中,比跪在冷硬的地上舒服多了。
  众人跪好,太师梁公开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大章皇帝诏曰:兹有康景帝三王子庄氏,系出名门,造化独钟;才德兼备,兰质蕙心。贵极笄珈,光生袆翟……”
  太师梁公吐音清晰,字正腔圆,一本正经地朗读着圣旨上对庄子竹的盛赞,源源不竭,把庄子竹都听得脸上发热。宣恒毅把各种美好的词都堆到他身上,太师梁公念了一刻钟,都不带重复词汇的。
  足足一刻钟,瞧着才念了一半都没到,怪不到宣恒毅特意吩咐给众人备蒲团了。
  太师梁公念着念着,也有些口干,顿了顿,吸了口气,继续念道:“化神仙之手段,造火器护国;肩苍天之威能,防旱蝗爱民……”
  皇帝很会夸人,前面一大段是形容他品德高尚容貌美好才华天授敬业爱岗,这里就开始具体描述庄子竹的实绩了,有理有据,让别人一听都觉得值得夸。只是庄子竹听得脸越来越热了,这么多文官武将和相熟的邻居一起跪着,一起听皇帝这么赞他,真是令人害羞。
  虽然害羞,但庄子竹心里挺美的,就是这么肤浅,喜欢听宣恒毅用圣旨广而告之地赞美他。
  而前来的文官武将大多在朝堂上听过,现在再听一遍,不得不感叹他们圣上真是情根深种,将来帝后和鸣,不知得羡煞多少旁人。
  不知念了多久,众人的膝盖几乎都麻木了,太师梁公才微笑着宣读最后一句:“……宜立为皇后,树型家国,扬辉桂殿,钦哉。”
  庄子竹顶着脸红跪谢接旨,众人又一次道喜,太师梁公却说道:“此圣旨的内容将会昭告天下,溢美绵长,不难看出陛下的拳拳爱护之心,望庄大人体察圣心,夫夫和睦。”
  庄子竹回道:“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太师梁公满意地点头:“如此甚好。”
  此时府外的聘礼终于被抬了进来,安置在一个空置的小院之中,宫人们一一打开,朗读聘礼清单,请庄子竹一一过目。
  布帛、玉璧、金银、首饰、家具、摆件……琳琅满目,不一而足。金碧辉煌、精美绝伦,让前来看热闹的夫人们和哥儿们都羡慕不已。
  不过,这都只是给庄子竹过目而已,下聘完后,这些聘礼都需要在巳时这一吉时抬回宫中,放在皇后的宫殿中。
  庄子竹:“……”这是什么操作?就给他看看来勾引他嘛?
  一品文官武将们道喜过后,在吉时出发,带着聘礼回到皇宫里,顺便回禀皇帝,告知事情办得如何。其他相熟的邻居们在纷纷道喜过后,因为晚上庄府需要宴请百官,所以都提前回去,留时间给庄子竹准备一二。
  本来还会有一份礼,要送给庄子竹的家人的,而今晚宴请百官,也应需要庄子竹的长辈在场,也就是说,庄英德本来应该出席,一同接受百官道贺的。
  可是,庄子竹与庄英德虽然能心平气静地坐下来说话,但庄子竹幼年时被抛弃不闻不问、成年后被随意送出去和亲、逃难时被故意落下的种种遭遇回忆,实在难以磨灭,庄子竹并不准备请京外的庄英德过来,就当是没有这个人。他的便宜兄弟们也没有请,才见过几面,哪里谈的上有什么感情,见面时应付应付得了,不用特意分享喜事。
  在晋阳王老王妃和世子妃的帮助之下,庄子竹总算把晚上宴请百官的准备工作完成,除了饮食之外,还请了教坊司的戏班子和杂技团,节目丰富。
  当晚晚宴,虽然没有庄子竹的父辈在场,但安排有度,宾主尽欢。从前对庄子竹不冷不热的人,今晚的态度大相径庭,都对庄子竹恭敬有加,句句赞美。要不是庄子竹今天听了圣旨中八尺长度的溢美之词,有了抵抗力,今晚都要被吹捧得飘飘然了。
  连大长公主也拄着拐杖前来,备了厚礼,霍可清和霍可安两个待嫁的哥儿一左一右搀扶着他,向庄子竹恭恭敬敬地行礼。当日神态高傲、有着乡君身份、要迫使庄子竹行礼的霍可清,今日眼神平和,还能对庄子竹微笑祝福,甚至在跟着众人向庄子竹排队道贺的时候,主动给庄子竹斟茶奉水,有讨好之嫌。
  不止是霍可清,连其他好些文官武将家的哥儿们,在众人轮流道喜过后,都簇拥过来,纷纷讨好,捧着庄子竹说话,在观看杂技的时候,体贴细致地为庄子竹解说,庄子竹的眼神刚放到茶杯上,他们就抢着给斟了热的茶;庄子竹的糕点还没吃完,他们就提前喊下人添上,但是他们自己一块都没吃。
  这把庄子竹都弄得不明所以,虽然是要当皇后,但这些哥儿们父亲地位都不低,犯得着这样讨好他嘛?
  被这样捧着,庄子竹都有些不习惯了。还好梁雅意和张文清他们凑了过来,挡开了一些。张文清还在庄子竹的耳边悄声说道:“子竹别被哄住啦,以前凤位空悬,给宫里进人是太后娘娘在管;以后子竹进宫,再进人就得子竹你拍板了。特别是那霍可清,虽然母父被贬了,但是他和陛下青梅竹马,传他要进宫的事传了这么久,外面哪会有人敢娶他,这不得可劲儿讨你欢心。”
  庄子竹“哦”了一声,表示明白了。心安理得享受这大家的吹捧,反正他是不会松口的,这不给自己添堵嘛。
  晚宴办得很好,晋阳王老王妃与世子妃收了庄子竹的答谢礼,都功成身退了。而庄子竹对大婚的细节一头雾水,不过宫里有来宫人,来为庄子竹详细解答日后的行程,比如嫁妆是不需要带进宫的,因为整个章国都是皇帝所有;比如皇后手下是有自己的官员班子的,而宫中所有妃嫔,都算是皇后的下人,等等。
  果然皇后和妃子就是不一样,听着就知道权力不小,想来日子不会难过。还好当初没有答应为妃,不然哪有今天的好日子过?
  封后的圣旨是下来了,令人害羞的诏书也即日发放到全国上下,诏书上,除了大篇幅赞美庄子竹各种美好的语句,还有举行大婚的日期。封后的外交书还会送到各国去,请各国使者前来观礼。
  诏书分发下去需要一些时日,此时就京中五品以上能上朝堂的官员,以及礼部上下所有官员、在庄府之中看热闹的将军夫人哥儿们听过足足八尺长的圣旨。虽然现在来说,见识到宣恒毅深深赞美庄子竹的人不算多,但当将军夫人们听过圣旨以后,将军在家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张文清的母父张夫人,当晚就不允许张将军在房里睡,还把张将军赶到书房去,又掩面抽泣道:“真教人伤心,你在外征战十数年,家中事物一向都是我在操持,却从来没听过你赞过一句话。”
  张将军连忙辩解道:“我莽汉一个,只会打仗,不会说话,夫人你别哭啊!”
  张夫人退后几步,依然掩面,条理清晰地反驳道:“圣上渔民出身,十四才进学,与你一样长年征战,而今圣上还没成亲,赞美庄大人的圣旨足足有八尺长!句句华文,字字衔玉,难道圣上不是我辈之楷模?今晚你到书房去,不求你写八尺长的赞美,只望你能说一刻钟的好话。说不出不给回房。”
  一刻钟的好话……不善言谈的张将军心里苦,被自家夫人赶到书房之中,绞尽脑汁,思考怎么赞美夫人。真是教他头秃,除了夫人美美美好好好之外,想破脑子都说不出几句。
  圣上是怎么赞的?除了一大推他听不懂的字眼,哦,对了,还具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