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宁为长生-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挨着后门的会稽郡守一瘸一拐地跑着,满身肥肉都在打颤,一个姬妾正死死巴着他的腿不放,被只顾着逃命的会稽郡守狠狠击打还是惨声求她带自己逃命不要丢下她。有了这个不怕死的姬妾,昔日的美娇娘们一哄而上,扑在郡守身上哀求,会稽郡守肥胖的身体如乌龟躺着一样翻不了身,不一会儿怒骂声就停了发出痛苦的吼叫声。
    “噗嗤。”
    楼安宁连忙捂住嘴,笑得停不下来。
    朱定北和楼安康对视一眼,知道他这是快活了,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没等会稽郡守和姬妾们分出胜负,从前门冲进来的官兵和后门破门而入的官兵几乎同时抵达,将一团人围了起来。御史钦差命人把那些女眷全都拉开,拿着金牌对着会稽郡守念了一通罪责,会稽郡守只会喊饶命,哭得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钦差要将他收押的时候,宁衡退回马车上,朱定北三人才从高墙上跳下来。
    “慢着。”
    三个风姿不凡的少年款步而来,官兵正要斥离,认出几人的御史便收了金牌,以长辈的身份对几人道:“你们来此所为何事?”
    朱定北几人回了礼,楼安宁上前道:“钦差大人,小子有一块一品尚书令遗失在此地,还请大人行个方便,帮忙寻回。”
    “原来是楼公子。”他认不出楼家双胞胎哪个是兄哪个是弟,扫了一眼,便都以楼公子称呼。他现在算是会意过来为什么一年也不一定会在朝堂上开一次金口的田老翁会状告扬州州牧了。他眼睛一转便道:“大胆逆贼,不仅犯下诸多罪行,还敢以下犯上偷窃一品工部尚书的尚书手令,其心当诛!”
    会稽郡守哪里还记得醉酒之时师爷呈上来的一品尚书令?这时候只知道这些人是来给他加罪的,不由哭得肝肠寸断,口喊恕罪。
    等了三刻钟,才有人在角落里找到碎成两片的尚书令,楼家兄弟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一品尚书令就如同金牌之于皇帝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信物。而尚书令至此一枚,若是遗失也是不小的罪过,虽然可以补回,但毕竟是楼尚书的贵重之物,在兄弟俩临行前特意拿出来给他们防身用的。没想到,还没派上用场就被人弄坏了。
    楼安宁抢过尚书令,气不过地狠踹了会稽郡守一脚,而后才对钦差告了罪。
    钦差连连摆手,又在会稽郡守的罪名上添了一条以下犯上。
    
    第147章 审讯李党
    
    会稽郡守被判处满门抄斩的重罪,杨州州牧也被牵连贬为交州某地县令。
    交州那个地方是真正的穷山恶水,大靖朝的流放之地,其条件之艰难可想而知,贬入交州和流放也没什么区别了。劣银重案才翻出没没多久,扬州州牧这个送上门来的鸡正好给皇帝杀给猴看。一品州牧一夕之间沦落至此,给许多人敲响了警钟,也让他们看到了皇帝陛下整治劣银罪犯的坚定之心。
    这也正是贞元皇帝对扬州州牧重判的原因。
    朱定北几人当日赶回宁府,一回府,朱定北便将楼家兄弟丢给宁叔说是要让他们闭门思过,也不等楼安宁反抗就和宁衡匆匆走了。楼家兄弟在南下的路程中并不知道,外间传闻的长信侯爷受了重伤的事情,不过楼安康见他们确有急事,就把满脸不高兴的胞弟拉走了。
    朱定北确实有急事——被活捉带回的两个李家余孽已经昨日已经被秘密送进宁府!他自得知此消息后就数着日子算着这一天,没料到会稽一行反而耽误了,此时也不听宁衡说要稍作休整的劝告,让宁衡带着他去关押李家余孽的地方。
    地牢之中,宁家人此前已经好好“款待”过李姓两人,但并未从他们口中挖出有价值的信息。
    挥退他们之后,朱定北没有急着动刑或逼供,他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发现他们身上虽然每一块好肉,但意识十分清醒,看样子还能承受住自己的手段。
    这两人在李家不算年轻,在李家军中的军衔不低,从宁衡给的资料上看,他们一个是李平的内侄,另一个也是李家的直系子弟,备受李平的器重。他二人没有在凉州履职,而是常驻荆州,朱定北摊弹了弹手指,他当时就对此十分在意。荆州这样的太平之所,像朱家和李家这样的前锋军的族中精锐除非犯错或是平庸无能,一般不会被派任到此,但这两个人却在李平叛国罪案后反应迅速地潜逃出国境,还安然无恙地呆了这么多年还有能力在匈奴羌族兴风作浪,这就说明他们两人并非不受李家重视。
    那么他们在荆州就任这么多年,或许是李家可以安排。
    而李家的用意,正是朱定北想从他们身上得到的东西。
    “唔,看起来骨头挺硬的啊。”
    朱定北故作意外道,原本李家其余三人当场服毒自尽而此两人没有这么做时,他便不觉得两人是为了苟且偷生才没对自己下狠手。眼下看他们沉默抵抗,神情也没有任何恐惧便能肯定他的另一个猜测。这两个人,同样也是某些人抛砖引玉的诱饵。
    “你们的主人家现在已经知道对付他们的是广州宁府了,不知道,他们可还有那个本事把你们两个人从这里救出去?”朱定北坏笑道,“不过两位也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这一趟必定有来无回,我真该替你们主人赞一声,真是养了两条好狗!够忠心,够胆气。”
    两人无动于衷,朱定北仍旧继续道:“其实你们李家遮遮掩掩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当年李王留给你们的宝藏虽然用得七七八八,但总归还是有那么几座山没开出来的。不过可惜了,你们李家一倒,想要在大靖境内开矿就没那么容易了,乌孙确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不过你们闹得再大又有什么用呢?朱家军你们是没办法取代了,就想把宁家这个挡路石踢走,我就不说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了。不过你们这个皇帝梦也该醒醒了吧,就算这天下不姓司马,姓宁,姓朱,就是不可能姓李。”
    朱定北漫不经心地说着,心中却因他们的不动声色而惊讶。这两个人看来比他预想的还要够分量啊,否则,怎会对宝藏矿山毫无意外?
    不,也不能说他们一丝异样都没泄露,就是不知道他们是因为宝藏而惊疑不定还是因为其他了。
    这么想着,他语气不变地道:“匈奴能给李家什么?胡尔朵那个老妖婆也没两年好活头了,你们还以为现在的匈奴王会安心和你们合作?你们与虎谋皮别人管不着,不过通敌卖国……呵呵,就是不知道李王泉下有知,会不会气得活过来清理门户。”
    果然。
    这两个人气息不稳,都是在他提起李王的时候。
    “哦,不过也难说。毕竟最大的那个谋反头子就是李王那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了,当年太。祖帝后把宝藏托付给他保管,他倒是留给姓李的反了司马皇族,帝后九泉下有之定然将李王千刀万剐——”
    “住口!”
    两人中的李甲愤怒地打断了朱定北的话,他同样不忿的同伴李乙想要制止,但前者已经高声骂道:“司马狗贼算什么东西!这天下原本就该是李家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朱定北笑疼了肚子,不可思议地指着两人道:“李家算什么玩意!他是被万民拥戴众望所归,还是上阵杀敌平定民乱?他就是个屁!这皇帝就算不是司马家当,也有宁家,还有朱家,姓李的也配?真是笑死我了,废物,无能之辈!当年他李王没有赢了司马家和朱家,现在也不会,你们不过是一群落水狗,除了还能叫唤几声,还有什么本事大言不惭!可笑之极!”
    “你——”
    “闭嘴。”
    李乙喝止了被激怒的李甲,一双眼睛赤红地看着朱定北,仿佛要将他碎尸万段。
    这两人被绑的结结实实,牙缝里的毒囊也被清理,口腔也被下了麻药想咬舌自尽都不行。朱定北见李乙还保持理智,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心智坚定。
    他啧啧两声,“其实你们不说,我也知道你们想做什么。”
    “我就是想看看李平那狗东西养出的狗儿子是个什么模样,不过你们两个么,比起李平可差多了。想当年,他据城金城郡,堪称大靖第二军将,皇帝都指望他能争口气把第一位置上的朱家拉下来。不过啊,他没这个命,最后不还是死在了我们手上?他死的时候肯定想不到——哦,你们和藏在朝廷里偷国库造劣银的那几个人肯定也想不到吧,高高在上的李家转身一边就变成了通敌叛国的卖国贼,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他李平这辈子最好面子,可我就是要他死的不体面,就算进了坟墓里,我也要把他拉出来让他吃不上一根香火,让他成为孤魂野鬼!我就是要他死无葬身之地!”
    “狗娘养的王八蛋!我李家和宁家何怨何仇,你们为何要害将军,害李家?!”
    “哈哈哈,问得好!”
    朱定北狂笑不停,看两人如同跳梁小丑般轻蔑,言语玩弄:“李平不是想要恢复李家的光荣吗——哦,也不对,李平也不过是李家的一条狗,你们李家想要谋反,你居然问我你们和宁家有什么仇怨?我宁家世代为后,与司马家同掌半壁江山,难道还要等你们李家坐上了皇位再对付你们?”
    他没有对李家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借了宁家的身份一番虚虚实实地试探,而后对两人继续发威:“你们啊,就是太蠢。好好的侯爵公卿你们不当,非要跟皇帝叫板,被人灭了九族还不安分。嗤,也不知道你们下了地狱,李王还认不认你们这些后辈,活着真是丢他的脸。”
    “宁家又算什么东西!就靠一个卖屁股的兔娘们!要不是他和姓司马的图谋了皇位,这个天下原本就属于我们李家!哈哈,还有你们李家这群不知所谓的东西,还真以为自己姓宁!也不看看,那个兔娘们有没有那个本事生!不过是一群野种罢了!”
    兔娘们?
    这个世上只有一种人会得这种贱称,那就是不知自爱自甘堕落的男妾。
    是男人!
    朱定北和宁衡闻言瞳孔微微一缩,但朱定北很快就嗤笑了一声,轻慢道:“是,我宁家不算什么,就是坐拥半壁江山,享尽荣华富贵而已。不过你们这些杂种,再争再抢上几百年,也没这个可能——唔,不用几百年,再用不了两年,你们李家人就该死绝了,哈哈。”
    李乙无畏道:“李家族人千秋万代,你们这些野种早晚有一天——”
    他说着,又闭嘴不言,只是冷笑地看着朱定北,仿佛后者是蝼蚁一般。
    朱定北挑眉:“怎么,你们不信?不过也没关系,我会留着你们的命,让你们好好看看,李家人,是怎么一个一个,被我玩弄于鼓掌之中,又死在我手上。”
    “哼。”
    李甲李乙同时嗤鼻。
    “不要以为激怒我,我就会让你们死个痛快。咱们有的是时间慢慢来,我宁家其他的没有,就是有钱,定会让你们活得好好的。”
    朱定北说罢,不再与他们浪费口舌,扭头便走。
    宁衡紧随其后,踏出地牢,迎着刺目的阳光,他终于皱了皱眉头,而后听见朱定北轻声道:“果然和胡尔朵有关,那批国库存银现在,应该就在匈奴王族中了。”
    
    第148章 劣银之贼
    
    朱定北和李家两人的谈话中,透露了太多宁衡之前所不曾打探到的也从未听朱定北提起过的定论。
    ——与李家合作的匈奴王族,是已经退居幕后的胡尔朵太后。
    ——李家余党不止潜逃在外的李家将余孽,还有在朝廷中的文臣。
    ——这些李家背后隐藏的人,就是劣银事件的幕后黑手,而他们正预谋拔除宁家。
    ——国库存银,应在匈奴王族之中,而匈奴王此次发兵乌孙,或许与此有关。
    ……
    还有许多隐情,或许在此之前也只是朱定北的猜测,但宁衡心里还是有一些失落:长生对他还有很深的保留。
    “那批存银现在应该在匈奴中了,”朱定北声音极轻地说道:“依我看,匈奴王这一次招呼也不打就向乌孙发兵,是想要借这场战事动这笔钱了。”
    国库存银盗换之后,这几年皇帝和宁家一日不曾松懈对存银动向的调查,将目光锁定了四境外族但并没有锁定在匈奴身上,便是因为这笔钱一直没有动静,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落与谁手。而乌孙沦陷之后,匈奴要动这笔钱就顺理成章了。
    一是有来处:乌孙本就盛产金银。
    二是有去处:打战最耗钱,匈奴的勇士绝大部分也要重赏之下的勇夫。
    让朱定北想不通的是,匈奴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契机挑起事端。此前三年,大靖连年涝汗霜冻年景极差,虽然有国库支撑度日,但日子比往年过的差了许多,也不太平。北境虽然也被气候所伤,但毕竟地域没有大靖辽阔没那么多拖累,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而他们安分了三年,好不容易挨过了老天爷这顿气焰,也该同大靖一样着力休养生息,怎么不骚扰大靖边境抢粮,反而对乌孙下手?
    说到底,乌孙除了矿产,没有粮食或牲畜值得匈奴掠夺。
    退一万步讲,匈奴就算抢了钱,大靖禁止和匈奴商贸,那么他们必然会像以往一样和羌族买卖牛羊,可现在却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乌孙之战和羌族大打出手。
    宁衡脑子里一片纷杂,听见朱定北说的话,便将心中其他思绪放开,跟着他所说所想的思路,沉思道:“匈奴和羌族的牧群,在这三年的天灾里死伤惨重,宁家在鲜卑的暗线核实过他们的处境,牛羊不继,颗粒无收,民心浮动,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他们对乌孙突发奇兵占为己有,肯定有别的用意。”
    “仗还没打完,也不知道匈奴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
    朱定北眼珠子转了转,丢开这个话题,靠进宁衡附耳道:“李乙说昭太后是……是真是假?”
    宁衡抿唇道:“我亦是第一次听闻。”
    朱定北倒吸一口凉气。
    了不得!
    李乙说的话里透露的隐情可大了去了!
    昭太后是男人,宁家的后人都不是宁太后真正的血亲族人。
    无论哪一条,都骇人听闻,更何况两者合一。
    唔,说不定帝后对男妻的宽容态度就是因为……打住,这种模棱两可的事情还是不要瞎猜了!被人人称颂的昭太后,他自小听着对方女中豪杰的传奇长大,实在不想因为小人之言破坏对她老人家美好的怀想。
    不过,朱定北同时也认为李乙构陷司马一族的话不是空穴来风,李家人对皇位有那么深的执着也定有缘故。他话中说的李王原本应该是天下之主是司马皇室和昭太后篡夺了皇位,朱定北半个字都不信——毕竟朱家的祖先也不是吃素的,若与朱家并驾齐驱的李王有这等能耐,朱家不可能没有半点遗训留下来——但其中所表明的李家和司马家、宁家的恩怨纠葛,倒是可以一听。
    开国明君贤后,以及开国功臣之间的是非后人已难以评说,当时所发生的事也已经无从查起。但若是能弄明白李王和帝后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恩怨,或许对他更深入地了解李家,揪出李家的同党有利。
    朱定北正暗自想着回京之后再和阿爷深入了解一下族中是否有关于此的密辛,便听宁衡说道:“据昭太后手札上所记录,却是李王与昭太后相识在先。”
    “哦?”
    他立即来了兴趣。
    宁衡带着他加快速度,两人回到屋中将远远跟着的暗卫们打发得更远些,才继续道:“昭太后是广州府郁林人,家中也是乡绅显贵,不过前朝末期战乱殃及南境,家中产业丧尽,家小也死于兵祸,十五岁便孤身逃至南海郡。她与李王便是在逃亡路上相识,后来一路扶持打拼家业,又一起加入到了太。祖皇的麾下共襄大事。”
    “这么说来……莫非,李王当时并不愿效命太。祖皇,只是因为昭太后的缘故才妥协的?”
    朱定北原本想说,李王是否与昭太后在此前便有男女旧情,才会让李王对太。祖帝有心结,但此般猜测对先人不敬,他便咽了回去。
    宁衡:“昭太后早年的手札遗失了,这些都是她老人家后来在回忆录中说提及的,并未细说。但依昭太后看来,李王一直希望效命军中并不以从商为业,他心有沟壑,也对太。祖皇一脉十分欣赏。最初,是他先投靠司马一族。”
    “那便奇了。”朱定北啧了声,“李王论出身没出身,论兵权没兵权,论银子他也没有昭太后有手段。若不是太。祖皇知人善任赏识提拔,他在乱世之中也难有建树。怎么到头来,这些狗东西倒说这个皇位应该算在李王头上了。”
    宁衡摇了摇头表示他也不知此话从何得来,“以帝后的遗训中看,他们对李王信任有加。至少,他们未发现李王有异心。”
    朱定北摸了摸下巴,“连你家里都没有记载,看来我家里也应该没什么有用的消息了。”
    他听他阿爷说起过一些异姓王李氏的事情,语气里还有这对李王的赞佩和对李家后人不争气的惋惜,大约也能看出来朱家先祖对李王的态度。不过,他还是想确认一下是否有他不知道的内情。
    他暗自琢磨着,忽然听到宁衡问他:“劣银……那家人的事,你想自己追查?”
    李甲李乙被朱定北激怒的同时,也默认了许多朱定北故意套话说出来的密事。宁衡越往深处想便越觉得可怕,他一直清楚李家人的野心,却不知道李家在大靖朝野的经营已经到了超乎他想象和预测的程度。
    其他不说,单论他们有本事盗换国库存银且做的滴水不漏,就足够说明他们在大靖朝埋下了多少人,而这其中又有多少掌握实权,甚至身居高位。
    更可怕的是,他们与匈奴的合作由来已久。
    他之前考虑事情的方向,由此看来并不在正轨上。
    而朱定北对他隐瞒了劣银贼和李家人有关的猜测,陪他们漫无头绪地查了这几年,也说明,朱定北不想让皇室——让身负皇室委托的宁家——以此追查李家在朝廷中埋下的人脉。
    朱定北闻言一怔,如实道:“不想让皇帝老儿打草惊蛇而已。”
    他当然没有自负到以为靠自己就能将这些人一个不漏地揪出来,他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势力同时也未放弃过对此事的追查,但毕竟可以动用的人不多,从来就没打算舍弃宁衡这个近途而走弯路。至于之前为什么不和宁衡提起,则是因为劣银一事他知道皇帝总会让宁家来查,他不想宁衡在此之前替他探查什么惊动了皇帝搅乱自己的计划。
    听他这么说,宁衡的表情才放松开。
    他微微笑了下,摸摸他的头道:“我与你一起找,可好?”
    “当然,你不帮我,等把他们搞死我可能也差不多活到头了。”
    朱定北不正经的话换得宁衡一个瞪眼,“这件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会慢慢查,有任何结果,都不会隐瞒你。至于那两个人……”
    “留着吧。”
    朱定北道,他之前放话制造威胁和压迫的气氛使他们暴露本性,但说的也并非虚言。
    他早就因李家人似得太痛快而心有遗憾,现在能让李家后人看着李家在他手里一点点走向末路,他自然不介意他们在世上多活几天。
    况且,总要知道这两个人这么“温顺”地和宁家人回来,除了要确定对付李家的人是宁家之外,对方是否还有别的用意。
    朱定北垂眸,淡声道:“我总觉得,这两个人留着或许有大用处。”
    宁衡想了想,道:“那匈奴那边我会加派人手细查,还有剩下三个李家逃犯,你不会担心。”
    朱定北会心一笑:“你出马我自然放心的。哦对了,若是能把胡尔朵那老妖婆抓来,那才是头等大功!”在他从李家两人口中试探得知和李平合作的确实是胡尔朵那老女人之后,朱定北就对她动了杀念。
    以前,他还想保住这个人让匈奴不乱,让北境维持住平衡局势,但现在匈奴幼主雷厉风行,胡尔朵这个幕后太后是不是活在人世,已经没有意义了。
    那么,是该让阿爹那边也多留意。
    就看,是宁衡的人先找到这位匈奴太后,还是他朱家先把此人送回地狱了。
    
    第149章 水师演练
    
    朱振梁接到战鹰传书后,被信中所书震惊了许久。
    他自己琢磨了一阵,忽然想起什么,高声让吩咐人将军师请来。等到满面疲倦的古朝安进来时,他也不管对方失魂落魄的模样,直接将信笺递给他。
    ——劣银始于匈奴,李氏勾结匈奴胡尔朵,全力杀之。
    古朝安脑子僵硬,好一会儿才看明白信笺上这短短一句话说明了什么。在劣银一案被揭开前,便有战鹰传信告知四年前国库存银被盗换的始末,如今点名此事为李家勾结匈奴所为,古朝安想明白了信笺中未表露的一层深意:李党朝中有人。
    且这些人,官位不低。
    “军师怎么看?”
    朱振梁如同以前一样询问道。
    古朝安抬头看他,闷声道:“主帅,我没怎么看。”
    他眼里隐隐有些抗拒,朱振梁看明白了他心中所想。他是见不得贞元皇帝好,或者说,巴不得皇帝明天就被篡位谋反,完全不想为朝廷竭心尽力。
    朱振梁阴沉地看了他一眼:“你出去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