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秀才和大猎户-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的衙役正要劝,就见小秀才身边,站了一个高高壮壮的男人,衙役登时咧嘴笑了。
嘿,可不就是断子绝孙么?那小秀才的未婚夫是男的,俩人难道还能造出个娃娃来?那妇人倒是会骂。
林安也笑了,仰头看一眼猎户,猎户正双目晶亮的看着他。
林安心头一跳,抿了抿唇,把脑袋摆正。
王阿花还在骂,而是那些衙役都不傻,早都看到了县太爷和林秀才的关系不错。于是王阿花越骂,王石挨得板子就越重,王石他爹气得骂王阿花,偏偏王阿花不开窍,就逮住林安骂了,一刻都不肯停。
猎户虽然不满王阿花骂林安,可是,王阿花骂林安骂的都是断子绝孙的话,而王阿花又是妇孺,他不好出手,只能站在那里看着。
等待林信挨完了十板子的打,林安招呼衙役帮忙,把人抬到医馆时,猎户这才大步走到王阿花面前。
王阿花吓了一跳。
倒不是别的,猎户人高马大,身子健壮,一看就是有力气,会打架的。这么一个人,偏偏还带着一股莫名的气势。
猎户往王阿花眼前一站,王阿花还真被吓了一跳,喏喏道:“你、你站这做甚?衙役大爷都在,难道你还要在这里打我这个妇人?”
猎户却不说话,只一双黑沉沉的眸子,盯着王阿花不语。
王阿花被盯得心中害怕,却又不敢表现出来。
那边林安一转头,见猎户不见了,便喊了一声。
猎户这才动了。
他不知从哪里找来两块厚重的石头,叠在一起,一用力,将两块石头,当着王阿花的面,齐齐折断!
看热闹的人齐齐惊呼,大声叫好。
王阿花吓都吓傻了,歪倒在地。
猎户将其中一块石头往王阿花身上一抛——
“啊——”王阿花大声尖叫,但身上却没有疼痛传来。
等她睁开眼睛,才发现猎户已然走了,而那块砸向她的石头,其实是落在了她身边一步远的地方。根本没有砸到她。
王阿花惊魂甫定,捂着胸口,不知在念叨什么。
林安并不想管林信,可是他们叔侄名分犹在,而且在外人看来,这一次林信的确是来“帮”他们的,因此林安再心不甘、情不愿,还是将林信送到医馆,让大夫给林信上了药,并且买了足够分量的药材,租了辆熟人的马车,把林信放到马车上,送去华安县了。
待处理完了林信的事情,林安不好立刻就去感谢白谨,是以拿着几张卖身契,先去了书坊。
白谨给林安的这处书坊,是一座二层的小楼。一楼是店铺,摆满了各种书籍。林安仔细看了看,这里的书籍除了四书五经外,还有不少志怪小说、戏本子等等。二楼是书坊的仓库,还带着一个小房间,书坊掌柜的卖身契就在林安手上,掌柜的见状就说,这个小房间,是书坊伙计小米的房间。小米的卖身契也在林安手上。
林安道:“除了柳掌柜和小米,还有一个柳师傅,他在何处?”
柳掌柜笑道:“柳师傅正是家兄,正在后面看着那些请来的伙计印书。”
说罢,就引着林安和秦止往后面走。
林安这才发现,店铺后面是一个大院子,院子后面又是两层小楼。那两层小楼,一楼就是印书的地方,二楼是柳掌柜和柳师傅的住处。
院子里还开了一小块菜地,种了些菜,养了四五只鸡。
柳掌柜见林安看向院子,心中一动,有意试探林安,便笑道:“县太爷仁慈,我和家兄,早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这院子……让东家见笑了。”
林安摇了摇头。他早就想好,继续考科举的,因此就算有心想把这书坊做好,也不可能自己跑去做柜台上卖书。如果柳掌柜和柳师傅真的是把这里当家,会账目清晰的把账做好,林安对此完全不会介意。
书坊前面卖书的地方,只有一个掌柜,两个伙计;后面印书的地方,除了柳师傅,还有四五个伙计一起忙活,这还忙活的热火朝天。
林安看得清楚,他们用的是雕版印刷术,刻字麻烦,印字麻烦,整理出一本书来也麻烦。
这也是书价高居不下的缘故之一。
柳掌柜的看着温和有礼,谦谦君子,柳师傅却是个彪形大汉,身材壮硕。二人看着一点都不相像。
林安看了一会,见二人待自己很是客气,账目做得极好,柳师傅将印书的事情也安排的很好,便没有说什么。只绕着这书坊前后院又看了几遍,便离开了。
柳掌柜笑道:“这小东家,倒是有些意思。”
柳师傅道:“管他呢?他要是个表里不一的,咱们就赎身走人好了。反正……咱俩这辈子注定没有后代,啥身份都没关系!”
柳掌柜含笑看他一眼,没有说话。
这小东家在自己的书坊里,挑几本三字经、千字文、几本戏文小说,还不忘让他记账,待月底算账时好能理好账——这样的小东家,看起来乖乖巧巧,做事客气谨慎,一双眼睛清澈明亮,又岂会是表里不一之人?
林安走出书坊,心中也觉柳掌柜和柳师傅蛮有意思,不过他没有说出来,而是拉着猎户继续巡视他的另一处产业——食肆。
林安的书坊是在城中间,一条专门卖文房四宝的街道上,很是安静。
食肆却是在一条喧哗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林安和秦止没有表明身份,在食肆吃了顿饭,听周围人说,就知晓这家食肆早上会在门前做早点,卖包子、烧饼、豆腐脑、茶叶蛋什么的,是卖给早上进城干活的人吃的;而中午和晚上,做的是普通的稍微有些闲钱的百姓的生意——饭菜味道不错,但也没到美味到极致的那种。但是食肆里请了说书先生,到了饭点,食肆里生意很是不错。
林安既高兴又惋惜。
高兴食肆和书坊不需要他花费太多心思,惋惜他似乎没法子大展拳脚,只能稍微改变一下书坊,让书坊变通一下,既方便读书人,也能为书坊多赚些银子。
至于食肆……林安见了食肆的掌柜和两个签了卖身契的大厨,双方对彼此都很满意。两个大厨厨艺很不错,掌柜的也清楚自己的身份,账目清晰,没有偷奸耍滑,食肆的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上三十两银子,差的时候,一个月也能赚上十八、九两,平均每月能赚上二十几两银子,林安的确是没有改变食肆的必要了。
这些银子看着不算很多,可是以林安的秀才身份来看,如果赚的再多,才会被有心人捣乱。一个每月赚二十几两银子的铺子,反而没人会捣乱。
把书坊和食肆看完,在食肆打包了几份素菜和点心。想到两个妹妹脑袋上光秃秃的模样,林安又跑去首饰铺,给两个妹妹各买了一整套银首饰,又格外挑了四只簪子。
猎户若有所思地看了林安的脑袋一眼,亦悄悄的买了两只簪子——男子戴的簪子。
两人出了首饰铺,这才打道回府。
林安做进马车里,就有些晕乎了,正想着家里有银子了,有地了,他这次又把王家给收拾一通,怕是村子里的人也该意识到,现在的林安,和从前的林安不同,不敢随意欺负。
还有一件事,他该买人了。
猎户对他那么好,小秀才觉得,他不舍得猎户一直给他驾马车。
那就买人罢。
作者有话要说:
☆、搬新家的小秀才
林安在马车上迷迷糊糊睡着后,等再次睁开眼睛,又到了第二天的晌午。
林安:“……”这身子到底什么时候好?每天都睡那么长时间,太浪费了好不好?
穿好衣袍,出门洗漱时,林安就看到林大丫和林二丫都戴上了他昨天买的簪子和耳钉。
林二丫活泼,见林安出来了,还特特跑过来,晃着耳钉和簪子给林安看:“哥,你看,好不好看?”
林安故作一本正经:“哪里好看了?我妹妹长得这样漂亮,再好看的簪子,到了我妹妹头上,也衬得不好看了。”
林二丫被逗得“咯咯”直笑:“谁说不好看了?哥哥挑的,再难看都是好看的。”
然后就蹦跳着跑去照看茂哥儿和平哥儿了。
林大丫把林安的早饭端了出来,把东西放在石桌上,抿嘴一笑,就作了个福身的动作:“多谢哥哥。”
然后跑去厨房把林安的药温在小炉子上,就抱着一大盆衣服出来,打算去河边洗衣服。
林安见了,喊住林大丫:“莫要去了。昨天我才把王石送到县衙,打了三十大板,判了一年的流刑。四叔也被打了十板子。你这会子去河边,那些碎嘴婆娘,肯定要说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林大丫怔了怔:“那我去新房子那边。”新房子里有打的深井,可以取水。
林安低头看一眼那一大盆的衣服,再看看已经渐渐变凉的天气,舍不得自家妹妹受罪,于是道:“别去了。以后衣服碗筷什么的,大丫都别碰了。哥哥待会就去县里,买几个人回来,让他们做那些费力气的伙计,大丫偶尔给哥哥做顿饭就好了。”
林安还记得,林大丫和汪氏在原身参加院试前偷偷哭过一次,就是为了林大丫十六岁了,还没来葵水的事情。原身太小,不懂这些,林安却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林安想起这件事,虽觉尴尬,但是林大丫是他妹子,先前顾不上就算了,现下能顾得上了,他自然不能让林大丫再碰那些凉水,做太多家务,营养跟不上,葵水不来,不能继续发育了。
还好林大丫不知道林安的想法,只当林安是心疼她,迟疑了一会,被林安又劝了几句,就答应了。
天要冷了,一家人的冬衣还没有做,哥哥不让她多绣花,但是做衣服这种事情,倒是没有阻止。她还可以做衣服。
林安只道林大丫是听话,满意的点了点头,吃了一碗羊奶,两张蛋饼,缓了缓,在院子里走了几步,过了一会,才把药给喝了。
猎户也是这个时候回来的。
他昨天看到林安疲累的模样,就猜到林安今天大概是起不来了,因此自己一早,就上了山,意外在陷阱里捉到了两只毛色纯白的成年狐狸,猎户心中一喜,又在山上采摘了些蘑菇、山楂和胡桃,就下山了。
不过他没有把两只狐狸拿去给林安——如果小秀才看着狐狸可怜,让他放了怎么办?——他直接把两只成年狐狸放在了新家,他自己的住处,然后提着蘑菇、山楂和胡桃,去了林安家。
林安见状,也只当打猎不易,既要看实力,还要看运气,询问猎户吃过饭没,见他点头,就说要去买人。
猎户看了他一眼,就同意了。
今年入秋后,和夏末的时候差不多温暖,因此入秋一个月了,地里的庄稼就长得差不多,到了该收获的季节。林安这会子买人,倒是正好。
林安去了县城,找到柳掌柜说过的地方,直接去买人。
家里活计重,至少要有两个妇人,一个丫头。虽然三个人做不了家里所有的活计,但是林大丫和林二丫将来嫁人后,也不可能一点活儿都不做,因此林安打算给两个妹妹保留做饭和做衣服的权力,至于其他的,尤其是洗衣和洗碗、烧火,这些决计不肯两个妹妹再做了。
丫头好买,林安很快挑了一个看起来有些憨,但力气大的十二岁的乡下丫头。是家里人为了给她弟弟治病,把她卖了换钱的。
两个妇人,都是三十五岁上,一个是寡妇,因为没有娘家,也没能生出儿女,夫君一死,就被婆家给卖了,各种农家活计都会做;另一个是家乡遭了虫灾,和男人一起逃难出来,只是他们夫妻运气不好,三个孩子,全死在路上,只剩他们两个活着。
林安见了她的男人,看她男人说是种了大半辈子田,妇人既会种田,做饭做衣服,这些活计也出色,便将二人都留了下来。
买了这四个后,林安打算再买四个半大不小的男孩,也好慢慢培养他们,让他们将来忠心林家。
猎户听了,直接说买六个,他来挑人。
林安看了他一眼,猎户面不改色地任由小秀才看。
小秀才哼了一声,答应了。
于是猎户站出来,挑了一下午,挑出六个少年——一个只有十二岁,一个大约二十岁,其余的四个也都是十三四、十五六岁的模样,虽然不是各个身子健壮,但是六个人眼神很正。
林安认真打量了一会,觉得这种目光很熟悉。
等到一行人去了成衣铺,给这十个人每人先买了两套普通的秋衣时,林安才想到,那六个少年的眼神,像极了后世他见过的当兵一两年的军人,目光很是坚毅。
林安再次看了猎户一眼,抿唇不语。
林家小秀才把隔壁村子的王石丢进县衙,打了板子放了流刑,还害得小秀才四叔被打了十板子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林家村。众人看小秀才一家的目光都变了。
可是,这种目光没能保持许久,林家村众人就发现,小秀才又买奴仆了,还是一下子买了十个!
不但买了人,小秀才也搬家了。
听说家里还分了前后中院,家里的男仆,一概不许往两个姑娘住的中间的院子和后面的院子去;听说小秀才家里,前面的院子种了两株桂花树,养了两只看家的大白鹅,还架起了葡萄架,有一小块菜地;中间的院子,听说是小秀才心疼妹妹,一半做了菜地,另一半,架了两张秋千,种了一棵柿子树,柿子树下,放了两张小秀才亲自去订做的藤椅;至于后面的院子,是小秀才家养牲畜的地方,村子里其他人家的牲畜,都是搭个棚子就算了,小秀才家的牲畜,直接给造了鸡舍、兔舍和羊圈、猪圈,虽然养的牲畜多,但小秀才家不用交税,倒也养得起。
林家村的人立刻酸了起来。他们不敢说小秀才,就想要说一说小秀才的两个妹妹,尤其是林大丫——就算王石的事情上她是无辜的,可是,有了这么一件事,谁家还肯要这样的姑娘?除非小秀才成了举人,可是,小秀才啥时候才能成举人呢?即便小秀才成了举人,这林大丫啊,怕是早成了老姑娘喽!
村子里的闲言碎语刚刚起了个头,忽然又被淹没了。
因为那小秀才是真的心疼妹妹,在他的二十亩田地周围,又买了十六亩上等田地,六亩记在林大丫名下,六亩记在林二丫名下,剩下的四亩,留给林平。这样再加上从林家得来的两亩下等田地,小秀才的三个弟妹,也算是每人有六亩田地的“有地人”了!
在村子里人眼里,地就是命根子啊!一个没出阁的姑娘家,名下就有了六亩地,还都是良田!村子里登时没人觉得林大丫嫁不出去了。纷纷转口,说林大丫好福气,有这么个疼妹妹的好兄长。
小秀才一家没人太在乎村子里人的闲言碎语,村子里人也没夸上几日就不夸了,因为,秋收来了。
提前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欺负人的小秀才
不但秋收提早了,地里的粮食也比前几年的产量都高。
大部分的村民都兴高采烈地在地里干活。
只有少数几个年长的老者,看着地里,开始皱眉。
秦止也开始皱眉了。
他没有地,虽然林安能自己养活自己后,不肯再要他的银子,还说要买地送给他,但是秦止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唯恐自己有了地,林安觉得把该还自己的都还完了,三年孝期后,就不肯认他们的亲事了,所以,他打死不肯买地,更不肯要林安给的地。因此村子里人们都开始收粮,就连小秀才也要时不时的去自己的地里巡视两圈,秦止却是格外清闲,平时除了陪小秀才看地,还有时间往山上跑。
也正是因着他时不时往山上跑,才会同样觉得不对劲。
“三哥说什么?山上的兔子、野猪和羊越来越多了?”林安奇道,“这不是好事么?”
秦止道:“不对劲。”
林安:“哪里不对劲?”
秦止开始摇头。
林安:“……”好吧,反常则为妖,那就当他不对劲好了,“那三哥想要怎么做?做什么?”
秦止皱眉想了一会,才吐出四个字来:“写信,存粮。”顿了顿,又道,“希望是我多虑了。”
秦止是借了林安的笔墨纸砚写的信,写信的时候也没避着林安,而是写了一堆鬼画符一样的东西。
林安歪着脑袋看了一会,才突然想到,秦止从前服役时服的是兵役,那么秦止这封信就有可能是写给……林安懊恼的转开目光,暗骂这猎户可恶,竟也不知提醒他一声。
秦止看林安别扭,解释道:“你是我媳妇儿,无妨。”而且,那堆鬼画符,林安肯定也看不懂啊。
林安哼了一声,没说话。
秦止道:“我去县里雇人回来给你收割粮食,磨面,让林一和老陈看着他们,林六年纪最小,留下照看茂哥儿和平哥儿。其他几个,我要带上山去。”
林安道:“山上有好东西?”
自然是有的。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林家村背靠大山,村子周围有河流过,就算偶尔天不下雨,村子里人勤快些,抬水浇地,也能勉强过活。
只是水,林家村的人是用了,可是山的话,因为据说这座山上虎狼太多,林家村的村民虽然会上山捡柴火,但也只会走到很靠外援的地方,再往深处,就没人敢走了。
这就便宜了秦止。
秦止胆子大,手底下有功夫,在山林深处,着实找到不少好东西。只是他一个人的话,也背不出来那些东西,这才要带着小秀才家的几个家仆去。顺便让那几个家仆见见血,以后也好护着小秀才一家。
林安这些日子搬了新家,视野开阔,又有每日的羊奶、鸡蛋和猎户买回来的燕窝滋补着,身子总算健壮了许多,至少每天吃完晚上的药就休息,第二天一早就能起来,不会再睡到日上三竿。
可是,这还是不够。
猎户叹气道:“再等等,媳妇儿,等你身子再好一些,我便背你上山,随你怎么玩。”
小秀才脸一红。
猎户一双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小秀才。
小秀才皮肤白,眼神明亮,头上戴着他送的狐狸簪子,等过两日绣坊里把他送去的狐狸皮做成狐裘,冬日里小秀才穿在身上,一定会让他越发地移不开眼睛。
两个人一个脸红,一个不住地盯着对方看,两人许久不说话,直到平哥儿和茂哥儿跑进来,两个小娃嘻嘻哈哈地冲着对方笑,二人才反应过来。
林安狠狠瞪了猎户一眼。
猎户只觉即使被小秀才瞪,也是天大的好事,忍不住勾了勾唇角。
林安哼了一声。
他还收拾不了两个小东西么?
当下脸一板,道:“千字文背到何处了?今日教的,可都记住了?”
两个小东西登时苦不堪言,讷讷几声,趁林安不注意,溜了。
林安也没打算真的为难两个三岁的小娃娃,瞪了二人的背影一眼,便不说好了。
自从搬进新房子,又买了些下人回来,林安只偶尔出去两趟,平日里有时间,便会教林二丫、平哥儿、茂哥儿读书,读的是这个时代的启蒙书——千字文。
至于林大丫,汪氏生前曾抽空教导过,林大丫能读书识字,只是因为缺少纸笔,字写得不算好。
再加上林大丫不需要考科举,又已经是十六岁的成人的年龄,林安教林大丫就要简单的多。在教导林二丫他们时让林大丫旁听,让她自己听懂后,就可以练字。
林安想得清楚,林大丫和他是双胞胎,三年孝期后,就十九岁了。按照这个世界的习俗,十九岁的姑娘家是必须要出嫁的。可是林大丫出嫁时,距离林安能考的那届举人试,还差一年时间。是以林大丫很可能只能以秀才妹子的身份出嫁。
林安不愿林大丫被人平白看轻,也不愿让林大丫把绣活曝露在明处,让林大丫可能陷于汪氏当年的困境。可是时间紧凑,再教导林大丫把琴棋书画什么的学个精通也不太可能,因此林安才会退而求其次,让林大丫努力把字写好,把厨艺练好,然后就是学会管账。
至于林二丫,虽然性子活泼了些,读书识字上明显没什么天赋。可是林安继承了原身的记忆和几乎过目不忘的天赋,有几分信心能在两次内考过举人试。而两次举人试后,林二丫才十五岁。林安对林二丫倒不焦急,见她学得慢,也不肯苛责。
林大丫大约也明白自己和二丫的不同之处,自己也颇为努力。写字不像别的,只要努力,就肯定会有收获。林大丫心中认为,这是兄长特意为她做的打算,她一定要做到最好,因此越发努力了起来。
林安想到两个妹妹,心中一软,看那猎户的目光也柔和了起来。
只是猎户接下来就忙碌了起来,带着林二、林三、林四、林五四个,清晨吃过早饭,便带着饼子和水上山,待到天色全黑,五人才会满载而归。
林安等了一次,结果趴在桌子上睡过去了。
第二日猎户就大中午的独个儿跑了回来,看林安,也给林安看自己。
林安心中叹气,也只能保证自己以后不再等他们,猎户才不再大中午的从林子深处再匆匆忙忙跑回来。
林安看不到猎户,只能在第二天看到猎户和四个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