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与君厮守-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狱头将牢门锁紧。
陈尧叟瞧见了牢内奄奄一息的人,怒目圆睁的瞪着那些狱卒,“他这是怎的了?如何被折磨成这般样子?”
狱头恭敬的回着,“许是因为冬季寒冷,他是死囚,狱中不管这些,况且后日便要。。。”
“狗屁!”被冯老夫人教导的极为规矩,又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陈尧叟,如今实在是气不过才骂了一句粗,“真人可是扶摇子的后辈,我看你们开封府的人都是被沙尘蒙了眼了!”
“给我开门!”陈尧叟紧盯着牢内唇色发紫的人,对着狱头呵道。
开封府虽在京城,但是是一个独立的府,衙门里的官和兵都只听府中长官的话,牢狱中的事深浅无度,狱卒不敢徇私,他并不认得陈尧叟,但是从他的公服以及鱼袋也可以知道,眼前这人是他得罪不起的。
但是这样的大人物做事情也是有人盯着的,而且待事情过后未必还能记得他,可若得罪了上司,在自己头顶,每日都可见,时时刻刻都要着命的。
“相公呀,大内有大内的规矩,这狱中也有狱中的规矩,按大宋律,定罪的死囚是不容人探视的。”
“你没看见他这是中毒了吗?”
狱头撇头瞧了一眼,“是相公您眼花了,这冬日寒冷,地牢又潮湿,这种冻得发紫的人牢中比比皆是,死不了人。”他说的云淡风轻。
“岂有此理!”
陈尧叟坐到一旁供狱卒休息的椅子上,将手搭上桌子,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李少怀的牢房,“今日吾便坐在这儿了,他有冤情,你们开封府的既然不管,那么只好等着大理寺的人来了!”
方才从房中出来的那个狱卒听着陈尧叟的话心中一惊,趁狱头奉承他时偷偷溜走了。
袖子内藏着的匕首被他取下,断了自己一根手指,双膝跪在一个年轻人身后,“属下本来能取他性命的,谁知道到刚要动手的时候陈尧叟来了。”他将手指与匕首接连呈上,“是属下办事不利。”
“知道自己办事不利,你还敢来找我!”
“那人已经中毒了,死只是时间问题,只是。。。”
“只是什么?”
“大理寺的人插手了此案。”
第41章 多情自古空余恨
昨夜事情澄清后钱希芸被长兄出面接回去了; 一入府; 闻此消息的钱怀演便将钱希芸大骂了一通,并将其禁足在家反省。
又着人在暗中打点,钱氏原是江南人士,家族庞大,其富庶为天下之首,京中不少富商都姓着钱。
钱怀演极看重自己的名声与地位; 长子次子,长女皆与朝中各世家结亲; 这种丢他老脸的事情他又岂能让它传开。
人言可畏,但人心是可以收买的; 李少怀还在狱中; 关于他的流言就四起。
昨夜歌妓突然暴毙,也是将钱希芸也震惊了一番。
“怎会死了?”从回来到现在; 钱希芸就一夜未敢安眠,“明明那量不会置死; 顶多让他安分一段时间。”
钱希芸攒紧着手; 凝着身旁的女使,怀疑道:“你确定是按我的吩咐下的药?”
女使点头,“是,药也是按二姑娘所嘱咐抓的。”似乎有些替钱希芸不甘; “可惜,死的人竟不是丁绍德!”
钱希芸暗咬牙关,深皱着眉头; “可我师弟却入了狱。。。”神情如丝丝愧疚泛上心头一般。
“总归这事阿郎摆平了开封府上上下下,已经与二姑娘你没有关系了,只怪那李真人自己倒霉罢了,姑娘又何必…”
“住口!”钱希芸怒斥她,“你不知情,在这儿说什么说,我与师弟情同手足,他如今入狱受苦我岂能坐视不理。”
女使便低下了头微微后退了半步,“姑娘重情,奴知错。”
钱希芸不予理会,继续问道:“开封府审案有消息了吗?”
女使摇摇头,“阿郎不让任何人进来,也不让人出去,外面的消息小底不知。”
钱希芸皱紧眉头,“爹爹这般做,此事一定闹得很大,该不会将罪都推到我师弟头上了吧…”
让李少怀获罪,不是钱希芸的本意,只是昨夜本在掌控之中,丰乐楼这种产业,和钱氏或多或少有些关系,谁知恰巧官府盘查。
如此,她甚至怀疑起了丁绍德。
“你想办法将我大哥找来,让他去狱中打点,以钱氏的声望,开封府也应该给些颜面。”
开封府早已经拍桌定案,只待将案件整理清楚,将判死刑的文书写好转交刑部审核,过一道程序即可。
“此处乃开封府衙门,你们不。。。”
“大理寺查案!”带刀的侍卫让开道来,王旦理了理紫色公服,端正展翅官帽,出现在开封府的衙门前。
张雍快步出门恭敬的拱手弯腰道:“不知王尚书到临,下官有失远迎。”
“张雍,吾乃奉圣上口谕,陪同公主殿下彻查玄虚子一案,汝还不快快跪迎。”
“公。。。”张雍听着王旦的话,登时吓得两腿一软。
帝后出行皆用‘舆’,上面用龙做装饰图案,出行时都有仪仗队跟随,皇帝出行还有驾头与禁军警卫。
能逾越这规矩的人,大宋只有两个,惠宁公主与万寿长公主。
舆上被内侍搀扶下来的人衣着并不华丽,但气质绝佳。
临风而立,仪态万千。
长公主,张雍瞪大了老眼,什么时候开封府同时迎来过公主,又什么案子是需要皇室亲自来审的。
他不免深思起了狱中的李少怀:这个李若君,究竟何许人也。
张雍跪地俯首,“臣,张雍,叩迎长公主。”
跪拜的大礼,除了大典,朝议,祭祀,一般像张雍这种进士及第,有功名在身又做了高官的是不需要行跪拜之礼的,许是因为王旦的那句奉圣谕,又许是出于心虚让他变得恭敬以此欲盖弥彰。
开封府衙被长公主与大理寺带来的人围住,禁军列成两队,将那些看热闹的城民拦在衙门外。
公主不似皇子,皇子成年后授任官职或者封爵,能够经常出入人前,而公主一般出嫁前都是养在大内后苑深墙之中,臣民极少有机会能见到公主的真容。
皇室竟然插手了开封府的命案,于是有人推测,是否与那犯案之人有关系。
李若君是太清真人的弟子,而今上与先帝都极为崇道,多次召太清真人入宫问道。
“其实,这次审案的人,不是我。”赵衿柔和的语气让张雍缓和不少。
起身随在她身后恭敬着,“不是殿下?”
“是惠宁。”
张雍心情复杂,他侍奉三朝,岂会不知惠宁公主的厉害,如今他倒希望审案的人是长公主。但他也明白,长公主性情温厚,连府中的下人都舍不得责罚,官家又怎会派长公主来审案呢。
“那。。。惠宁公主。。。”
赵衿轻皱着眉,“她应该。。。”
得了皇帝的口谕,又拨给了她五百禁军供她调度。
赵宛如带着人马火急火燎的出了宫,五百人组成的小长方阵跟随马车跑在街道上,靴子踏响青砖,道路中间的行人识趣的往两旁回避。
“张庆!”
张庆夹了夹马肚子朝车窗靠拢,俯身道:“殿下!”
“派人将翰林学士钱怀演的府邸与参知政事丁谓的宅子通通控制住,不允许人进出,务必将这一月之内府中人的进出与流动全部查清,有可疑之人立马捉拿,另外,将钱希芸和丁绍德贴身奴仆的家眷也都一一看好!”
赵宛如命令的,厉声,“一个时辰内,我要看到我想要的消息!”
“是。”张庆提拉手中的缰绳,棕色的骏马扭转身子,吩咐着自己的得力亲信。“你们各带一队人马将城西钱府与甜水巷丁宅围住,就说是奉官家御诏,不允许任何人出入。我随后就赶来!”张庆要先护送着赵宛如去狱中,确保了她的安全再骑快马赶去,方才觉得周全。
“是!”
另外一边赵宛如继续吩咐着,“秋画,你亲自去将丰乐楼控围住,昨夜场地,人员,以及所有相关之人一一盘查清楚,既是中的酒毒。。。”赵宛如坐在轿子内思索着,“将所有厮儿,女使全都扣住,另将昨夜送酒的人审问出来,一个时辰内押送到开封府衙门。”
“唯!”
赵宛如让长公主先去了开封府衙震摄住张雍,自己则气势汹汹的冲去了地牢,如同杀红了眼一般的闯进了狱中,那些狱卒不敢阻扰这个穿黄色襦裙的女子。
牢中的锁是劈开的,当着陈尧叟的面,无视了他的恭敬喊声。
“殿下。”陈尧叟惊坐起,心疑,怎么惠宁公主会出现在此处。
果然,天下姓赵,赵氏皇族的人来了,狱卒连声都不敢吭的跪在潮湿的地上叩首发抖。
张庆上前一步,提亮低沉的嗓音,“陈尚书,劳烦您与其他人皆回避,殿下代替官家有要事问话李若君。”
—咔—咔—咔—
大内跟随出来的禁军将牢房内的闲杂人带离出去,陈尧叟心中泛着嘀咕,官家怎会派惠宁公主前来。。。
闲人清理干净,赵宛如迫切的冲入牢中,所有的心疼此时全刻在了她的眸子里,肢体语言中。
“快,去通知翰林医官院的张太医,立刻,马上!”赵宛如将地上已经奄奄一息的人跪抱在怀中,温暖的身子感受着冰凉刺骨的人,她竟察觉不到李少怀一丝的体温。
赵宛如哽咽着,“张庆,若我强行要将人从地牢带走,有几分把握?”
张庆刚吩咐完下属,听着公主的颤抖之言一愣,“这。。。”
此处虽不是天牢,但是却是京府的地牢,牢中除了狱卒看守外,地牢周围都会派重兵把守。赵宛如是公主,不存在劫狱一说,可如今李少怀毕竟是囚犯,就算是公主也不能徇私枉法,贸然带走他…实在不是上策之举,但是若公主非要如此,他们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不过张庆不会让公主胡来,“真人的罪名未脱,此时带走恐怕会让有心之人利用,说殿下您徇私枉法,就算是替真人洗清了冤屈,恐怕也会落人口舌,而且您私下带走他,难免会惹人猜忌,引来更多对真人的不利。”
张庆是理智的,他劝住了赵宛如。
“她会这般。。。皆是因为我。。。”将李少怀带入险境,非她所愿,但置身皇家,陷入漩涡,她别无选择。
“姑娘,他。。。是中毒了。”一直冷淡着脸的云烟低头道。
“云烟可有法子救她?”
云烟走近蹲下,“得罪。”摸上李少怀手腕得脉搏。
额头的紧皱预示着情况的不乐观,“若公主若信得过奴。。。”
“救,你救她!”云烟与秋画与小柔一样,皆是她的心腹,只是她二人不同,是多年前从大内一堆杀手里她亲自精心挑选出来的。
“真人有修道的缘故,以及心中残有一丝不舍才存有一口气在,换做常人,恐早已经不行了。”
“能救吗?”
云烟点头,“我逆转内力于他,逼其体内的毒素,以毒攻毒,延缓生命,其他的,就要等太医来了。”
她是习武之人,略懂一些江湖上的伤药,下毒是最常见的,毒药往往都是没有解药的,但是并非不可医。
“云…姑娘…”张庆听着她的话,忧虑上心头。他也是习武之人,逆转内力这种事,损人不利己,但最大的伤害还是施展之人。
“云烟只是为公主而救他!”对于两个内侍女官来说,赵宛如不仅是主子,更是救命的恩人。
从阴暗潮湿的死囚牢换到了一间干净有榻的牢房,太医诊治李少怀之时,赵宛如全程注视着。
张院首是她母亲的人,自己生病也都是由他诊治。
见到牢狱中的李少怀时,张则茂愣了神,“这。。。”
那日在陈府,身为医官院的院首心甘情愿的给他打下手,是因为佩服其医术,后来这个道士又谦虚礼让更让他高看,心中生敬,爱才,如今更是惜才。
“请公主放心,臣定会将他救回!”这样的医学人才,怎能蒙冤死在狱中呢。
“她的毒素已清,只是不知为何身体还是冷的,呼吸与脉搏也都有,只是微弱。”
张则茂听着公主的话转身搭上李少怀的手腕,微皱着眉头,“经脉逆流?”
“太危险了!”张则茂从药箱取出银针。
赵宛如端来一旁的盏灯,“可是有什么不妥吗?”
张则茂摇头,“对于施受二人都危险,但毒已入骨髓,不冒险如此,他性命难保。”
张则茂将消毒的银针刺入李少怀散发的额头上,只见原先没有表情的脸突然皱了一下,“两股内力横流在他身上,若他承受不住,会暴血而亡!”
赵宛如倒吸了一口凉气,“还请先生救救她。”
百姓称宫内的大夫为御医,皇家称太医,而先生是对大夫或者道士的尊称,赵宛如放下身份,显得极为随和。
“公主放心,李真人自幼习武体魄强健,另外一股内力已经慢慢融入。”他扎下第二根银针,李少怀的手指微微曲起,“若渡过一劫,对他的修习是有帮助的。”
银针落定,李少怀额头满布汗珠,体温正在逐渐回转,面部的僵硬也得到缓和。
毒伤这一方面,张则茂比起医官正使赵自化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张则茂为官数十年,周旋于皇室与各大权臣之间安然至今,可见其为人处事的周到。
把脉摸不出男女,以防万一,所以赵宛如喊来了张则茂,也派人去寻了晏璟。
赵宛如下了令,不许拦一个青衣女冠,张庆是认得她的,不过早之前他就已经骑快马离开了开封府的地牢,赶去钱府与丁府审问消息了。
张则茂恭敬的递给赵宛如一个小白瓶,“活血之药,助于恢复,真人已经无大碍了。”遂收起了银针与药箱。
他不能久留地牢,按规矩,医官院医正之上的御医无诏是不能给囚牢内的囚犯诊治的,因为御医是给皇室治病的,若再替犯人诊治,视为不吉,何况他还是医官院院首。
“真人虽无大碍,但之前毒侵入骨髓,此次强行逼出怕是半月都不能下床走动。”
赵宛如松了一口气,“没死,便是大幸,多谢先生。”
“能替殿下办事,是微臣之幸。”
处事圆滑,懂得分寸,且有能力,赵宛如觉得张则茂这个人可以提拔为己所用。
履制二仪像黄黑其色的鞋子站定房门口,让准备离去的张则茂抬头一愣,飞云凤炁冠,青裙,紫褐,紫帔青裹。
大内有大内的规矩,而出家人也有出家人的规矩,吃穿用度之上,道家不弱于大内,眼前的女冠很是眼熟,年纪轻轻便已经是六者洞真法师吗,张则茂记得的女冠里就只有一人,太清真人的嫡传大弟子。
“原来是晏真人。”张则茂也学道家负阴抱阳作揖,回头瞥了一眼房内的惠宁公主,点着头走了。
晏璟慢慢走近,那御医既然走了,定然是李少怀无碍了的,紧绷着的心也就松了不少,“她能有今天这般,是因为殿下吗?”
赵宛如温握着李少怀的手没有作答。
沉默在晏璟这里,一般都认为是肯定之言。
“我给你半日时间,破此案。”赵宛如回头,眼眸深邃的可怕。
晏璟没有着急回答,“昨日招供之时,我问她,可舍得你,她让我转告你,今生苦,两难时,若来世,当只为你一人下九泉。”
赵宛如握住她的手再次握紧,转而颤抖的看着李少怀,“我不要她下九泉,她受得苦已经够多了。”
苦多,晏璟记得清楚,她们相识还不到一年,可赵宛如的反应却如同相识,相知,相爱了一生。
她非旦不怨李少怀的多情,还自责忏悔,晏璟心生疑惑,“你似乎,心里还藏着别的事,以你的心性。。。”似看穿,又不愿透露,她忽然一笑,“落定之后,贫道再来讨教殿下。”
第42章 其善焉知其人恶
丁府的厮儿从长房院里提了一个空空的鸟笼子出来。
“诶; 这不是大公子最喜爱的画眉鸟笼子吗?”清扫院子的女使与长房院里的小厮关系密切; 见他路过调侃道。
厮儿瞅了瞅笼子内的血迹,“哎,也不知怎的,今儿笼内的鸟突然发狂,撞破了笼子不说,还将自己扑的遍体鳞伤; 大公子心善,就将其放飞了。”
丁绍文今日告假一天; 卧在房里休息。
“这个李若君究竟是什么人!”盖在茶盏上的手背青筋暴起。
“惠宁公主已经要了官家的口谕,亲自重审此案; 她。。。亲自去了牢中救下了李若君。”下属低头说着他们的失策; “人已经处理好了,惠宁公主是不会发现的; 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
“她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一个普通女子,知不了天; 只是可惜了; ”丁绍文长吸一口气以示不甘,“没能除了这个李若君!”他深深扭紧浓厚的眉毛,藐视了一眼墙壁上宫观观主送他的字画。
“其实属下认为,圣人钟意您; 官家看重您,那李若君布衣出身,皇家看重脸面; 是断不会将公主下嫁寒门的,殿帅您又何必在意这种卑微之人。”
“不!”丁绍文一口否决,“他怎是渺小呢,能让咱们堂堂惠宁公主不顾身份的去求官家替其翻案。”
“不过,公主殿下倒是厉害,回京不到几月,由许国公府作掩护,竟拉拢了好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就连神武大将军李继昌之子李遵勖在去了许国公府赴宴回来后就向礼部递了状投。”
丁绍文回过神,“李遵勖?”
下属点头,“是,从翰林学士钱怀演府上听到的消息,钱怀演贺喜李继昌,其子李遵勖还在兵部同时报了武试。”
“怪不得兵部近来不少人提及。”丁绍文预感棘手,旋即又浅笑道:“她果然有野心,不过公主呀,毕竟是个妇道人家,安分的在后院享福就好,前廷这些琐事,就由我替其处理!”
开封府歌妓命案一事,由大理寺受理重新审案。
众人只看见了万寿长公主从舆上下来,都以为是长公主奉御诏与大理寺的官员一同审案。
城民伸长脖子争相仰望,前胸贴后背,争吵推搡着,企图挤进去一窥公主真容,奈何禁军阻隔了十几丈,他们只看得到身量,看不清容貌。
这般气质定然出自皇室,远远看着让人心中生敬,也让人闭上了嘴,不敢乱言。
冬日里寒冷,大街上却有人不惧这寒冷纵马奔弛着,少年途径开封府衙见这儿围满了人好热闹,于是下马也挤进了人群。
“怪不得人都说万寿长公主是菩萨心肠,如今亲自为道家真人翻案,真是人美心善呐,也不知哪家郎君有这般福气能尚长公主。”
“老伯,万寿长公主怎会在此?”少年看着从车上下来的女子眼前一亮,礼貌的朝身旁的老翁问道。
老人细细的打量着这个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少年,“昨夜丰乐楼死了人,犯罪之人是一个道士,今日上午定罪了,可不到半日大内就派大理寺的人来重审案子了,长公主是个心善之人,定然是觉得有冤情,向官家求情,亲自主持。”
“这样啊!”少年注视着开封府衙门口,权知府张雍正恭敬的俯首跪拜长公主。
老翁翁见少年眼神如此,表情如此,不由的一笑,“怎的,动心了?”
少年愣了一下,耳畔被冷风冻得都有些发红,“不是。。。”自幼年从国子监一别,他竟不知长公主殿下比从前还要纯良仁德了。
“我瞧着郎君你龙凤之眼,耳白于面,日后定有姻戚贵之福,而郎君衣着华贵,敢问府上,出何处?”
老翁翁慈眉善目,少年瞧着眼缘,“府上,李姓,晚生名勖,今年刚取字公武,家父,李继昌。”
李公武自报家门的时候老翁翁并没有感到震惊,也没有像平常老百姓一样听到这种显赫门庭时就表现得卑躬屈膝,他只是眯着老眼笑了笑,“你命缺长寿呀!”
常人听到此咒言定然要发声怒斥的,但是李公武没有,反而心平气和的恭敬问道:“还请老伯指点。”
“自己参悟吧!”
府衙外的人都以为是长公主在审案,其实主审之人有两位公主,带口谕之人是惠宁公主赵宛如。
公堂之上,王旦威坐高台,旁侧设屏风幔帐,惠宁公主坐在其内。皇室施压,一旁低头站立的张雍颤抖着垂在腿旁的双手。
“奉上口谕,由太清真人门下大弟子凌虚真人协同审案。”
王旦搬出皇帝,开封府的诸多官员便不敢多言什么,老老实实的听审。
王旦敲定镇尺,朝左侧半透的屏风拱手,“还请殿下示意。”
“开审之前,吾想问张权知一事。”屏风内端坐的女子目光凌厉,言语威慑。连一旁的赵衿都感受到了她的那几分寒冷,不由的皱起了眉心。
何时,惠宁变得这般清冷了。
张雍听着哆嗦一颤,吞咽了唾沫躬身道,“殿下请言。”
“开封府虽定了罪,可文书还没有交由刑部审理,怎的那李若君在狱中奄息都无人问津?”
“你们开封府,就是这般办事的?”
“这。。。”张雍冒汗,拱起双手颤巍道:“臣是昨夜从户部赶往开封府受理此案的,事情紧急,忙于调查,从而疏忽了牢狱,是臣失职。”
赵宛如冷淡一声,“开审吧!”
“是。”
王旦再次敲响镇尺。
秋画带着从大内带来的禁军先将丰乐楼有嫌疑之人皆扣押到了衙门。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