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那个心上人,能接受宝宝么?”刚才一句话,触动了老太太,那就是没进门,就有个拖油瓶,谁乐意啊?
  而且能让于良吉看上的人,不说是大家闺秀起码也是小家碧玉啊!
  不论是哪一种,女子在家肯定是娇生惯养,出阁的年纪也不会超过二十岁,难道一到了夫家,不等生孩子,就要先养活小侄子?
  别说别人了,就是换了是她,她也未必乐意啊!
  “老婆子你瞎说什么?”张老爷子气的都哆嗦了:“说过多少遍了,于家是亲家,宝宝是姓于,不是姓张!”
  “爹。你原来……。”老三不服气。
  “原来我是想接宝宝过来生活,那是因为我以为小于举人要继续科举,他去了京城考试,难道还要带着宝宝吗?”张老爷子脑袋突突的疼:“现在人家小于举人也不去科举了,安心守家在地的过日子,我还接宝宝过来干什么?你们的脑袋都每长耳朵吗?听话就不能听全了吗?”
  再者说了,他们以前也不是没提过这种事情,他都给回绝了,甚至严令他们不许胡来,没道理人家亲叔叔还在,他们就去接人回来外家养活,要真是那样,于良吉的名声就不能要了!
  老三媳妇哄好了孩子,开始说道了:“爹,现在咱们说的不是赶考不赶考的事儿,是说大外甥以后,这娶了亲,成了家,大外甥以后受苦咱们都不知道!”
  “这都是子虚乌有的事儿,你操心太早了吧?”张老爷子气的不行,老三媳妇平时看着就精明,现在看着怎么这么蠢?
  “不知,小于举人你那心上人是个什么品行?”老太太被老三媳妇洗脑了,不自觉地就想到了石张氏曾经说过的那些话。
  “这都是人家于家自己的事情,你们跟着瞎掺和什么?”张迪抹了把脸:“小辈不懂事,老哥哥老嫂子还不明白事理么?”
  大家说的多,实际上都是话赶话,于良吉只是低头给宝宝将鞋子穿上,安抚了宝宝一番,顺便夹了些菜给宝宝吃,大早上不吃饭不行,他们一会儿就要回家了,路上可没吃的,天气又冷的可以。
  “你们都不用争执了。”于良吉抬起头,“我说我有了意中人,我们马上就要有好消息了,这是真的,他见过宝宝,还照顾了他很长时间。”
  张家人都闭嘴了,顺便好奇了一下,别说张家人了,连于家的人都好奇了,小老爷的意中人哎?
  “你们也不用……多管闲事,不就是担心宝宝的未来么?”说到这里的时候,于良吉那停顿的省略,让张家人黑了脸,让张老爷子羞愧的不行。
  “我们是他的舅妈,担心他不行么?”老三媳妇眼睛咕噜噜的转悠。
  “那你们不用担心,我是要跟人结契,没有后代,宝宝以后就是给我养老送终的那个人,就是给我们老于家开枝散叶的那个人。”于良吉淡淡的说着话,不管这些人多么震惊的样子:“我来,也是想跟你们说一声,我结契的时候,请你们去喝喜酒。”
  只是没想到,你们给了我这么大个惊喜!
  结契是什么?
  就是两个男的在一起。
  而金兰,则是两个女的在一起!
  张家人是真的震惊了!
  而于家跟来的人却没他们那么震惊,早在家里的时候,大家都猜测,两位老爷什么时候在一起?
  宋婶子却是个聪明的,直接偷偷的捅了捅旁边站着的刘文喜,刘文喜一转头,她就露出十分惊讶的神色,比张家人还要严重的那种!
  刘文喜是个聪明的,立刻也一脸震惊的看着于良吉,甚至眼中还带上了悲愤的情绪,顺便伸腿踹了一下巴图,结果巴图没防备,撞到了巴多,巴多!
  而另一边,宋婶子扯了一下巴穆,巴穆是站在宋婶子身后侧的位置,他的前面本来站着的是于宝宝。
  巴穆抬头,正好看到了刘文喜露出的表情!
  比起父亲和大哥,巴穆虽然是个半大少年,却在学堂学了一年多,脑袋是开了窍的,立刻就跟着宋婶子一个表情了!
  “小于举人,没必要这么做……。”张迪的脸色都白了!
  “有必要。”于良吉淡淡一笑:“只有我结契,没有后代,才会永远对我的小侄子好,没有后代就无所谓什么偏不偏,倚不倚的;于家没有女主人,这个家里头,里外都是我的,也是我说了算,谁敢对我未来的继承人不好?我的家产,日后都是我小侄子的,谁对他不好,就是没有未来!”
  张家人齐齐打了个哆嗦!
  “你就不怕断子绝孙吗?”张家老三媳妇儿急急得喊道。
  “侄子门前站,不是光棍汉。”于良吉讽刺的看着她:“再说,你们担心的不就是这个么?如今我这么处理,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啊!”
  张家的人别提多堵心了!
  还高兴?
  没吐血都不错了!
  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去,张家村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而且名声这东西……一荣全族俱荣那是未必,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呢,但是一损全族跟着遭殃保准没错!
  今儿这事要是传出去,人家不会说小于举人怎么样,会说张家村人太霸道,逼得一个堂堂举人要跟人结契才能保住小侄子!
  这里头的事儿,可要外人怎么猜测?
  张家村的人能不说出去,于良吉带来的人呢?
  这些人他们可是听说过,不是买断身契的那种人,这都是良民,成了长工的那种,一旦他们跟于家的契约到了期,人家就能直接走人,到时候谁敢保证他们不会说出去?
  而且他们现在也要求不了人给他们保密啊!
  “小于举人……不至于……。”张老太太也傻眼了,老太太只是想听到于良吉亲口保证,以后若是对外孙子不好了,她也好师出有名。
  当时是你亲口保证对孩子好的,现在对孩子不好了,老婆子就有权利接走小外孙!
  她是这个意思!
  没想到话赶话,三个儿媳妇没给她说话的机会!
  “至于!”于良吉肯定的道:“我无法保证若是我成亲生子之后,宝宝在家里的地位,干脆就不要成亲生子好了,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也不用麻烦,日后宝宝是于家的独苗,我会看着他,文治武功,都要精通,将来就算是不当官,也要进士及第!”
  于良吉说这话的时候,特别认真,只有让于宝宝将来的成就比他高,才不会有人说宝宝是啃老族。
  张家人全都神情一禀!
  整个临盛县,还没有出过一个进士呢!
  上头派来的官员不算,临盛县出过最高的成就就是举人,进士一个都没有,本地人无论是文进士还是武进士,都没有出现过,隔壁县倒是出过一个进士,还是个武进士,那都造成了轰动。
  临盛县,就没那么好运了。
  “我……我这个老婆子说错了话了!”张老太太突然就哭了起来:“我只想要你给一个保证……你个傻孩子……!”
  结契是什么,学过律法的人都知道,长老太太当然也认字,当年圣太祖第一个政令,就是让百姓们熟知律法,不准以无知而犯错。
  她这是做了什么孽啊!
  老太太现在很后悔,刚才就该说明白,只是一个口头承诺的事情,没必要非要把孩子逼上绝路啊!
  “娘!”张家老大跟老二其实脑袋有些没转过弯儿,再加上各自的媳妇儿一个劲儿的说话,语速快不说,嗓门还挺大,俩人听的还没反应过来,这事儿就发展到了一个无可挽回的地步。
  老太太这一哭,哥俩儿麻爪儿了!
  于良吉也麻爪儿了,他以为老太太跟三个媳妇一个样儿呢,谁知道老太太突然就哭了起来啊?


第208章 不用远送
  张老爷子也有点发懵:“老太婆你这是要干什么?”
  张家三个媳妇也傻眼了,逼哭了婆婆这么个事情,足够夫家休了她们!
  “您别哭了,我愿意跟叔叔一起。”于宝宝吧嗒吧嗒走过去,擦了擦老太太的眼泪,很认真的道:“我会孝顺小叔。”
  娃子很聪明的,没加上“石大叔”。
  他虽然懵懂,却也知道,现在是小叔占了上风,要是加上“石大叔”,就不知道会不会变成下风了。
  “外孙儿……。”老太太吓坏了,她现在想的更多了,要是因为外孙,让小于举人没了后,他以后还会对外孙好吗?
  每次看到外孙,就想起因为这个孩子,他才没了娶妻生子的机会,一见到他们,就想起他们对他的道德逼迫,这还有什么好日子过啊?
  “好了,饭也吃了,话也说了,我们也该启程回去了。”于良吉不想面对这些,主要是于宝宝还小,他怕孩子对外祖家有什么心理阴影:“后天还要出门访友。”
  “小于举人,你就这么走了?”张云逸不放于良吉:“你要跟人结契?跟什么人?干什么的?有没有什么拖累?”
  “张举人,你跟我什么关系?”于良吉嗤笑:“这些问题,连张家二老都没问,你就这么迫不及待?”
  “我!”张云逸词穷。
  “那个人,不是你我一个小小举人惹得起的!”这句话,于良吉只是淡淡的,跟张云逸说了,他也是好心,这个张举人最好老实点,不然以石宏大那脾气,和他的身份,肯定没有他好果子吃。
  “那我问……!”老三的媳妇儿,就差扑上来问于良吉了,她想说的是:那我问问总可以吧?
  她是想在于良吉结契的那个人身上找事儿,于宝宝这次来,带来的东西很不错,她更坚定了要把孩子养在跟前的心。
  谁知道张家老太太直接一巴掌就抽了过去!
  “啪”的一声,那叫一个响啊!
  “你算个什么东西?”张老太太一股火儿没地发,她就发现这个三儿媳妇了。
  当初提起养孩子的时候,家里三个儿媳妇都是不愿意的,但是等于家送来了礼物很丰厚之后,她们就改了口,其中最见风使舵的就是这个三儿媳妇!
  “娘……。”老三媳妇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了,别提多憋屈了。
  “消消气,小辈不懂事,你好好教导就是,别总是动手嘛!”两位上了岁数的老人,终于看不多去开口了:“不过这有点过分了,人于家的孩子,当然是人家养活,你们跟着瞎操什么心?”
  “就是,还有啊,你这年轻媳妇子,真是不懂事,人家一个外男,年轻小伙子,人爱跟什么人成亲就跟什么人成亲,爱结契就结契,管你什么事?你跟人家有关系么?”另一个老人也开了口:“张家村不会管到十八里铺的,同样的,你张家也不能管到于家的头上。”
  于良吉当时就听明白了,合着这二位刚才没吭声,是以为张家占了上风,现在发现事情不对了,又站出来说话了。
  这话说出来,也是想跟于良吉和解的意思,张家村名声平时还行,等到了石张氏出现了,这名声就不太好听了;后来又了个举人,这名声才好了些,可经不起再一次的动荡了。
  且这动荡也不是张家村能承受的!
  说句不好听的,要是于良吉真有那个心,都能直接告他们!
  亲家怎么了?
  亲家也不能抢夺了人家孩子来养,让人家给东西给钱啊!
  “好了,事情说开了就行了,等我结契的时候,会送请帖过来。”于良吉拉起于宝宝,他们一早就穿好了衣服,只要裹上大氅,就能直接蹬车回家,外头已经预备好了车子。
  “小于啊,我不是那个意思……。”张老爷子非常窘迫,他恨不得让儿子休了这三个搅家精,但是他要先安抚好于良吉。
  “我知道。”其实自始至终,于良吉早就发现了,这肯定不是张老爷子的意思,张老太太呢,只不过是好心表错了情。
  张家老大和老二反应过来了,恶狠狠地瞪了媳妇儿一眼,也跟在父亲身后,尴尬的看着于良吉。
  这俩都是老实人,跟张老爷子差不多。
  至于张老三,他还有些不甘心呢。
  张云逸还在想,于良吉结契的是什么人?竟然说他也惹不起?凭什么啊?他一个举人老爷,还惹不起?
  不过又想到,听说于家跟上头关系很好,于良吉又是在朝廷备了案,挂了名头的,这心里就跟十五个水桶打谁,七上八下的!
  一时之间,竟然默不吭声了。
  巴家父子护着一大一小,刘文喜和宋婶子早就出去打点好了车子,就等着人上车好回家。
  “你……。”张老爷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事儿闹到这步田地,并非他所愿,他只是想向小于举人证明,他们张家也是有人的,让他知道知道,于宝宝的外家也是有能力的,谁知道竟然闹到了这样的地步。
  张举人对小于举人的咄咄逼人,让老头儿觉得莫名其妙!
  张家两位老者,装聋作哑,看到情况不对了,才发言偏袒。
  老伴儿也不知道想什么,竟然跟三个儿媳妇一起逼迫小于举人!
  本来好好的走亲戚的日子,闹的两家就差点儿崩了,老头儿别提多憋屈了。
  “今天吃的很好,我也很高兴,等我发喜帖,就不用远送了。”于良吉很是客气,但是带着淡淡的疏离。
  张迪这个村长兼族长还想说什么,但是于良吉又不是张家村的人,更不是张家的族人,不用遵守张家村的规矩,没必要敬重他这位族长。
  于良吉走的快,直接抱着宝宝上了马车,外头一声鞭响,很快车子就启动了。
  张逸云很生气,于良吉就这么不把他放在眼里!
  张老爷子尴尬的送走了于良吉,回头双眼冒火……。
  于良吉不知道张家村的张玉文家怎么样,反正他是把话说出去了,这么一搅合,他反而觉得不错!
  起码以后张家的人再也不会提起接宝宝过去教养的事儿了!
  一直到上车,于宝宝都没说话,只是用大眼睛看着外祖一家,等到了车上,于良吉才松了口气,抱紧了宝宝。
  “小叔,不怕,宝宝在。”于宝宝轻轻地拍了拍于良吉的胳膊。
  “乖啊,谁也不能从我身边带走宝宝。”于良吉摸了摸于宝宝的小发髻。
  这趟来,本来是想让宝宝认认外祖家的门儿, 同时也想看看张家,毕竟以后就要经常走动了。
  谁知道竟然变成了这样!
  不过这样也好,以后看他们还有没有脸说要收养宝宝的话!
  也解决了他跟石宏大的事情,他来的时候还想怎么跟张家开口,毕竟好好的一个举人,又不是娶不上媳妇,跟人结个什么契啊!
  现在连理由他都不用找了,还让对方没有立场说话!
  外头的人不知道于良吉的心思,只知道小老爷脸色不好看,想到在张家的事情,大家都很生气,毕竟一家人向着一家人。
  张家原来就有那种想法,他们还可以安慰自己,说张家是心疼于宝宝,但是在经历过张家两天一夜之后,那种生活条件和孩子们对宝宝的态度,彻底让他们厌恶了张家。
  这要是将宝宝送来,别说养活在张家了,就是待个十天半个月,都是对宝宝的虐待!
  马车一路不说风驰电掣,可也是马不停蹄的到了十八里铺。
  今天守门的是乔小五,一看到于良吉的马车,他就开了大门放行,刘文喜道谢后就说着急,先走了。
  “快别说了,回家要紧,这都两天了,石大哥每天都要来门口站半天。”乔小五笑了笑:“刚才走没多久,再不回来,石大哥都快成望夫石了。”
  众人听了,终于有了一丝笑模样,刘文喜道谢后就赶着马车往里走,一会儿就到了于家大门前。
  一听到动静,看家的狗狗就叫唤上了,那声音不严厉,却带着丝丝喜悦,石宏大一听就知道是人回来了,他飞一般的从屋里跑了出去,过了二门打开宅门,大门也打开了,黄大厨正放人进来。
  熟悉的!”头一个蹦出车厢的就是于宝宝,他见到石宏大比见到外祖家的人都亲热。
  “哎,宝宝啊!”石宏大也想孩子了,一把就抱下了马车。
  以往都是他出门,知道他们都在家里好好的,他就安心了,现在是他们出门,他在家里等着,这心里就不是个滋味儿了。
  担心他们在路上走的不好,遇到野兽怎么办?
  又怕他们在张家受了委屈,吃了大亏怎么办?
  要不是于良吉严令他不许跟着去张家村,他真不介意跟着去,那件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他也早就放下了。
  只是于良吉不舍得他过去,看着张家村糟心,就非要把他留下了。
  “想不想石大叔?”石宏大抱着宝宝问小家伙。
  “想!”这声“想”说的特别响亮。
  于良吉也钻出了马车,看到爷俩儿这样,都忍不住笑了:“知道你们感情好,快进屋吧,外头怪冷的。”
  “是,是,走,回家!”石宏大看了于良吉好几眼,发现人没怎么样,和走的时候差不多,这悬着的心可是放下了。
  众人一通折腾,终于都安顿好了,刘文喜口才好,他直接就当着大家的面,跟石宏大说了他们在张家的经过。
  “欺人太甚!”石宏大果然生气了。
  “其实这样也好,我说了我要结契,以后咱们就当普通亲戚处着吧。”于良吉喝了一口家里的茶,还是家里的东西喝着顺口。
  石宏大才反应过来,于良吉说的结契,是跟他结契的意思。
  不仅又有点小激动:“你都说出去了?”
  他这儿还一点准备都没有,他就说出去了,这是铁了心要跟他一起结契的节奏啊!
  你说石宏大能不激动么!
  他虽然早就嚷嚷的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但是总要顾及于良吉的面子,毕竟一个举人老爷,他现在的身份见不得光,要说的话,也只是有退役前的身份,可那个身份在军中有用,退役后就只是个荣誉头衔。
  说实在的,跟于良吉这个实打实的举人身份,根本就不搭配!
  “当然,我们结契,天经地义,管别人怎么看,和你过一辈子的是我,又不是别人。”于良吉放下茶杯,笑眯眯的看着石宏大。


第209章 新年访友
  石宏大高兴的差点手舞足蹈,不过随后他就消停了,以后张家在于家面前,肯定抬不起头了!
  “抬不起头最好,要是敢抬头,我不介意压下他们的脑袋。”石宏大没想到张家在这个时候突然发难,看着张家人是个老实的,谁知道老实过头了,竟然让几个妇道人家把持,爷们儿都是死人么?
  “好歹也是宝宝的外家,断不得。”于良吉也觉得糟心,还是那句话,只要有于宝宝在,张家这门亲就断不得。
  不过以后嘛,张家在于家面前,还真抬不起头了!
  这可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儿,既选不了结契的消息,又让张家以后都不敢起刺儿。
  不过石宏大却从刘文喜那里得知,张家村的举人张逸云,是怎么对于良吉的,那态度可不像是对同窗,倒像是找事儿一样!
  石宏大这心里就不得劲儿了。
  不过他没打算说,有些事情,他只要做了就行了。
  这一晚,黄大厨整治了一桌的好菜,上了新温的米酒,一个是给大家接风洗尘,另一个则是给大家压压惊。
  这次去走亲戚,太失败了!
  第二天是初四,家里没什么人需要走亲戚了,干脆在家窝着,石宏大不知道在于良吉的小书房里捣鼓什么,反正一天没出来,于良吉也不让人去打扰他,自己也不过去。
  他去了大棚。
  大棚如今才是产量最好的时候,年前腊月里都没怎么见阳光,后来阳光充足了,它们长得也就快了很多。
  几天的时间就能吃了,不过于良吉也是给养活的精细,如今黄瓜还有不少长成的,没摘,留着初六的时候先摘下来,也好打包送礼。
  “您每年都送这个,合适吗?”刘文喜觉得总给人送青菜,是个稀罕物不假,但是没有真金白银来的实惠。
  “你不懂。”于良吉摇头,给一株大柿子秧儿浇了点水:“若是我送了金银珠宝,恐怕第二年就进不去那府里了。”
  “当官的哪有不爱钱的?”刘文喜不太懂了:“以往在别的府里,也都是这样,给的东西五花八门,最不缺的就是金银珠宝,还换了不少名头,还有人家做成了菜送礼,什么金板大虾,银锅蒸鱼的,对方也收下了啊!”
  而且事后给的回报还不菲呢!
  所求之事,多数都能办的成。
  自家虽说不用求人办事,可也不能太跌份,让人觉得他们就是乡下人,送礼都是一成不变的那种,人家送礼多数都不会重样。
  “要是有人爱钱,他就离死期不远了。”于良吉笑道:“你别看我给的都是些普通东西,就这些东西他们才会收,才会与我交情不断。我送的都是些什么?不是棉布就是土布,再不就是山上的野物,大棚里的青菜。”
  “要是有朝一日,真有人问起来,真送了金银珠宝的礼物,说得出口吗?我这个就能说出去,人家只会当我们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因农事受朝廷奖赏,就要有一个务农的样子,而且我也的确喜欢农事,这大棚都试验了两冬了,看样子产出不错,我打算跟老村长说一说,看大家伙儿是个什么意思,要是不嫌弃的话,就人人都起个大棚,冬天种了菜,哪怕卖不出去,也能自家消化。”于良吉将水瓢放到了水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