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菜,哪怕卖不出去,也能自家消化。”于良吉将水瓢放到了水桶里:“若是大家能吃点苦头,不怕冬天冷,往县城运青菜,也能卖上一笔,这样冬天就不用干戴着猫冬了。”
  “小老爷?”刘文喜一直以为小老爷就算是想做什么,也应该是自己家倒腾,结果没想到于良吉竟然是这样说。
  “你家小老爷啊,没什么大的志愿,只想着有块田地不饿着,有房子住不冷着,有活儿做不闲着。”于良吉洗了手擦干:“结交上头,也只是想有一把保护伞而已,送礼不用太重,但是一定要用心,这菜是我自己种的,将来带着全村都种,大棚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只不过人们不知道怎么弄而已。”
  穿越前辈很有能力,早早的就打好了反季节蔬菜的底子,但是好像不是什么专精的人才,至今这反季节蔬菜,还是高价货,一般都是达官显贵或者富豪之家才能享用得起。
  普通百姓最多逢年过节买一点回去。
  于良吉的目标,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让十八里铺的人冬天也能赚点花头,过年都能吃上新鲜的菜。
  不然一冬天都是白菜、豆腐、土豆和酸菜、萝卜等。
  连个青颜色的都没有,于良吉想到自己头一个冬天,过的那个日子,后来到底没憋住,用大木头箱子做了个育苗箱,种了点绿色的蔬菜出来,当年冬天送礼给各家,得了大家好多回礼。
  那个时候他就想好了,将来大棚试验成功了,他就将技术传授给乡亲们,省得大家冬天日子过得紧巴巴。
  刘文喜低垂着头,头一次仔细的想着他家小老爷的一贯为人,行事不说大方得体,却有着非一般的疏朗宽阔,真的跟书中提到的那样“君子如玉”。
  端方的行事,并不拘泥于俗礼,说的话也很有道理,给送礼物的清单,他都敢拿出去给人看,不怕人知道。
  又想到去年送礼回来后,巴图说的,外面那么多人等着见县老爷,唯有自家的小老爷带着人进了大门……。
  初五是破五,家里但凡是有破损的地方,可以补救的就在这一天动手补救,例如家里的篱笆,也扎紧了很多,腰上带着的荷包上的络子,也重新换了。
  初五晚上睡得很早,初六一大早就起来了,天还没亮呢。
  于良吉亲自去大棚挑了不少蔬菜打包,石宏大则是跟巴图他们一起,给马车打理好,喂饱马,等走的时候再套车。
  备了四份礼物,给县太爷的当然是最好的,其次是山长的,然后是周家和王家。
  年前周家和王家就托人捎带了年礼过来,两个同窗过年都不能回来了,他们要在府城备考,折腾一次也耽误时间,不过都给他来了书信,说府城的事儿,并且他们考试都考上了,一个准备会试,一个准备秋闱。
  准备的礼物,跟去年差不多,只不过今年于良吉又多了不少朝廷的奖赏,故而每份礼物多加了一匹锦,一匹缎子。
  早上走的,路上花费了半天时间,到了县城之后,订了客栈入住,下午收拾完就去拜访了县令大人。
  这次县令大人倒是说了些事情:“今年开春三月我就要调走了,吏部年前已经发了调令。”
  “不知大人高升何处?”这个县令,于良吉还是很看好的,虽然政绩什么的看不出来,但是能维持一个地方的稳定发展,还是个有能耐的人。
  尤其北地这边,民风彪悍,且这附近,一姓村颇多,那些人因为同姓族人,人多势众,多数都不怎么好管教。
  就例如张家村那样的,平日里实行政令,少不得他们的支持。
  “是府城,高升做府尹了。”房阳成笑呵呵的道:“这也是沾了你的光,本来去年就要走的,是我舍不得这里的父老乡亲,就多留了一年,今年上头来了正式的调令,不去也不行了。”
  其实是去年他虽然高升了,可政绩上的确不出彩,多留了一年,谁知道就赶上了,于良吉的嘉奖又来了!
  他趁着这股东风,就直接调任了府尹,含金量和去年的自己,绝对不同!
  想到府尹大人后知后觉的给于良吉送礼,他就想笑,他早就知道了,府尹对于良吉这样的一个小举人还是很轻慢的,毕竟府城里举人十多个呢。
  底下的人办了件事情,就是将张家村公立学堂给了张家村出的举人张云逸,这件事情他们耍了个花枪,张云逸的名次可不如于良吉。
  但是他们上报上去的时候,压根没提于良吉于举人,而是只提名了张云逸,府尹和学政都不知道,就干脆的点了张云逸做公立学堂的山长。
  结果呢?
  于良吉不仅名次比张云逸要高一名,甚至连才华都比他高,收到朝廷嘉奖的时候,那些人害怕了!
  干脆没通知府尹和学政,瞒着他们将嘉奖直接下发到了县里。
  这也是为什么头一年没有府尹的礼物的原因。
  等抵报通知到达的时候,府尹大人才知道这事!
  可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小举人,去惩罚自己的属下,于良吉又是个没靠山的,他就没拉下脸来弥补,再加上后来一年都没什么好消息,他就忽略了。
  结果可倒好,这一巴掌打得那叫一个响啊!
  上头不仅给了奖赏,还是一份最大的奖赏,光是银子就一万两,黄金一千两!
  如今的这位皇帝,可不是个大方的主儿,能给这么大的奖赏,必定是于良吉立了大功劳!
  是什么功劳后来他们也知道了,就是那药水儿的事儿,竟然能杀虫,且不会危害到人!
  以往他们用来杀虫的都是砒霜那一类的剧毒,青菜要很久之后才能给人吃,甚至虫子多了,用的药多了,那菜就吃不了了。
  再加上冬天大棚的青菜代谢本来就慢,更是让大家为难,且干巴病也是一种让人挠头的菜病。
  现在好了,都有的治了不说,还多了一种安全的杀虫剂。
  这可是利国惠民的好事儿!
  也怪不得上头给了这么重的奖赏,就是不知道于良吉是怎么跟上头的人搭上线的,竟然越过了他这个县令不说,连府尹都越了过去。
  “那真是恭喜大人了。”于良吉一听也高兴,这位高升对他就越有利,这到了府尹的位置,就是统管一府之地了。
  他们这边是东北府,相当于日后的东北三省,只不过地方大,人口却稀少,所以才立了一府。
  不过这样也好,前头就是第二道防线,人口要是太多的话,保护起来费劲儿,如今上头实行的是聚众铸城而居的政策。
  “同喜,同喜啊!”房阳成乐呵呵的很,府尹不知道于良吉有什么渠道将功劳报上去,他这个当地的父母官不可能不知道。
  “倒是同喜说对了,我什么这位您也认识。”于良吉拉了拉石宏大:“我二人决定结契相伴,特来跟大人说一声。”
  “噗!”房阳成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
  石宏大目光不善的盯着他:敢喷茶水了是吧?
  “你们要结契?”房阳成嗓子都变尖了!
  这个时代虽然宽容,但是对于人口很看重,并不鼓励结契,不过有人非要结的话,要求也是很多的,他们俩?
  太不搭了吧?


第210章 真诚道歉
  “我们俩,相处快三年了,彼此也都了解,他对我很好,我对他也满意,所以我俩决定结契。”于良吉微露羞涩之意,倒是他旁边的石宏大,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
  “那……。”县令大人有点懵。
  于良吉的举人身份,他倒是没意见,可石宏大,他的身份不一般,这样的人,哪怕是成亲,也要上头点头的吧?
  而且于良吉又不是家里穷都揭不开锅了,没钱娶媳妇的那种,除非天生喜欢男的,否则绝对不会选择结契这条路。
  朝廷对结契可有很严格的要求,不是随便玩玩就算了的,那绝对不可能,圣太祖之所以将此事写进法律明文里,一个是明确大家的婚事责任,二一个却是为了让这些人记得,一旦结契,就是一辈子的事情,结契并非儿戏。
  不是谁想结就结,想分就分的,结契也有分手的,但是理由必须要上报礼部,有朝廷裁决,若是分契的话,需要的理由,必须要有足够的立场,且双方都同意,这上的分契书,也要双方亲自起草,别人写的都不算!
  总之,结契很严肃!
  担任,也是神圣的。
  谁敢莫名其妙的结契,然后又分契,那是找抽!
  “我们俩的事儿,你有意见啊?”石宏大瞪着房阳成,这种耍心眼儿的官员,真讨厌。
  “没,那个,就是挺突然的。”房阳成吸了吸鼻子:“你看小于举人……那啥,再看看你……个活土匪!”
  房阳成对石宏大还挺不客气的!
  “活土匪怎么着了?”石宏大可神气了。
  “小于举人啊,你俩就算成了一家子,你也别惯着他,整个一活土匪!”房阳成突然变成了特别随意的样子:“刚回来那会儿,我也刚接手县务,他就来欺负我,到处找事儿,弄得我头都大了。”
  “你知道他的身份?”这样的表现,于良吉猜测到,县令大人肯定知道石宏大的身份。
  但是不是说不能让人知道的吗?
  “他家老头子是个厉害的,而且你在这边,上头有指示,他知道也没关系。”反而知道之后,要全力配合他的行动,也就是于良吉带来的好处。
  因为上头也怕有人冒功顶替,如今的这位皇帝陛下,可不是个好性儿,谁敢冒犯了他的规矩,绝对没有好下场。
  “是啊,为此他没事儿就找我麻烦!”房阳成往身后的太师椅一倚:“不过你俩在一起,其实也挺好,不是我说,小于举人,你的东西我虽然不知道内容,但是很多东西披露出来后,影响很大,朝中恐怕也有侧目,有他在你身边,也没小鬼儿敢近你的身。”
  “那是当然!”石宏大很自得。
  “得了,要是真确定了日子,就给我张请帖,临走之前,也喝一杯你们的喜酒。”房阳成开心的道。
  “当然,当然!”能请到这位要高升的县令大人,于良吉当然乐意了。
  临走的时候,石宏大单独和房阳成聊了会儿,于良吉以为是工作上的事情,他不好在场听,就先上了马车,随后半柱香的时间,石宏大才出来。
  县令大人给了不少绫罗绸缎,还都是大红色的那种,看的石宏大美滋滋,于良吉也高兴,他们问过了,种种绸缎还挺贵的呢!
  从县衙出来后,俩人去山长那里,今年老山长没回老家祭奠,于良吉给老人准备了最多的青菜,光是黄瓜就十二根之多,给县令也才十根而已。
  首先说了自己要跟石宏大结契的事儿,老山长愣住了!
  于良吉淡然的品着老山长给沏的好茶,石宏大全身绷紧。
  “孩子啊,你可要考虑清楚啊!”老山长语重心长。
  石宏大瞪眼睛,可惜,老山长教书育人一辈子,压根儿没搭理他!
  “考虑的很清楚了,我有小侄子,不怕没人养老送终。”于良吉说的也简单:“他照顾了我三年,我了解他,我……也喜欢他。”
  说到“喜欢”的时候,于良吉羞涩了一下,但依然认真地看着老山长:“我相信他会对我和孩子好,我也会对他好的。”
  石宏大的身份不能公开,在外人看来,他就有点配不上于良吉了。
  “罢了,罢了,既然喜欢,那就结契吧,等确定了日子,给我个帖子。”老山长阅人无数,于良吉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应付了事,他还是能看出来的,俩人都有情有义,那就在一起好了。
  能结契的都是深思熟虑过的,没人敢开玩笑。
  “谢谢先生。”这位先生是真正的君子,当年原主还是个农家小子,他就对原主照顾颇多,要不是有他的指导,原主考试的时候,能不能考上举人还两说呢。
  从老山长家出来,就晚上了,老山长还有不少弟子要过来,他留于良吉吃饭,于良吉就没同意,人多,老山长留一个,就得加上一堆,何必呢!
  大家看完先生就干脆点,都走了得了,让先生准备饭食,才是真麻烦。
  老山长给的是两本新书,和四匹红布,都是正红色的,办喜事能用上的东西,这是默认了的意思?
  反正石宏大同样美滋滋。
  晚上在客栈里,俩人睡一个被窝,石宏大莫名其妙的很兴奋,今天小于举人跟所见的人都说了,他们要结契的事儿!
  他很高兴!
  他太高兴了!
  “再不睡觉就出去守大门儿!”于良吉累了一天,困得很,偏偏石宏大不消停,一会儿亲他一口,一会儿摸一摸他的头,俩人是在两个被窝里,要是一个被窝,恐怕就不是亲亲摸摸的问题了。
  “我只是高兴。”石宏大有忍不住,亲了他一口!
  “快点睡觉!”小于举人忍无可忍,将他的被子拉高,盖住脸。
  第二天早上没起得太早,吃完早饭之后,去了周家和王家,这次两位同窗都不在家,家里人接待的他们,于良吉没说结契的事儿,只留下了礼物,并且拜年。
  走的时候,两家也给了回礼,都是文房四宝。
  中午同样没吃饭,就会了客栈,收拾完东西就上了马车,于良吉觉得挺累的,关键是,一年他就到县城这么一次,罢了,现在宝宝也出孝了,等到五月节前,带他出来看看县城。
  且四月份还有考试,带孩子们过来考秀才。
  那么就剩下三月有时间了,结契的时间,就定在三月好了,二月不行,太冷,到屋里坐着吃饭又太热。
  三月正好也能在外头摆席面了。
  这次回家之后,要开始吃饭了,十八里铺的传统,年前的腊月和年后的正月,可是连着吃呢!
  农家一年到头也就这两个月能吃的好一些,等到了三月,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了。
  想着想着,他就倚在车厢里的被子上,睡着了,一直到家,石宏大敲了敲车厢的窗户,他才醒过来,车厢里有备用的毛巾,弄湿了擦把脸,精神了一下,披好衣服,才出了车厢。
  都知道他初六初七要出去访友,所以这两天也没人请客吃饭,都等着他回来呢。
  当天晚上,于良吉就跟石宏大商量了:“三月份正好,二月份太冷,外涂放不了桌子。”
  “那就三月份好了。”现在都正月了,外头依然很冷的架势,和腊月差不多,就是血小了些而已。
  “对了,我忘了问了,明天是谁家请客啊?”于良吉刚要睡觉,就猛地醒了过来,明天是谁家他还不知道呢?
  “……付二柱子家……。”石宏大早就问好了,但是他不确定于良吉去不去。
  因为付二柱子家没人来请。
  “哦……。”于良吉想了想,两家关系现在有所缓和,因为年前那场流感,他们家提供了大量的干姜,以至于现在家里干姜都没多少了,这次去县城又买了不少,但是价格上涨了很多。
  结果第二天早上,付二柱子就来了,还带着他的媳妇儿,热情的不得了!
  于良吉有点没反应过来!
  这是个什么情况?
  “以往都是我的错,希望小于举人你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一般见识!”付二柱子家的是真心悔过了,付二柱子都说了,要不是小于举人心善,他们家儿子指不定怎么着呢!
  而她过年回娘家,才知道腊月那场病,好多人家都没熬过去,十家里头有三家都披麻戴孝了!
  去的有老人,也有小孩,听说有那十五六的都没熬过去!
  回来她就真的吓着了,抱着儿子不撒手,丈夫再一说,她就真的后悔了,当年只不过是人家没看上他娘家的闺女罢了,她这么不依不饶的,关人家于家什么事儿啊?
  而且现在看来,那样的宅院,妥妥的大户人家的节奏!
  她娘家的侄女儿,也的确配不上人家,那就是个村姑,持家过日子可以,当大家太太,是不成的,说句大实话,带上凤冠,她也成不了贵妃!
  “我今儿来,就是给你道歉的,再一个,请到我家去吃饭!”付二柱子家的诚心诚意,看于良吉发愣,立刻跪地磕了个头!
  “嫂子这是干什么?”于良吉吓坏了!
  刘宋氏赶紧将人扶起来!
  他们平时都不对小老爷跪地磕头啥的,这人冷不丁来这么一下,别说小老爷了,他们都吓了一跳!
  “这个头,我磕的心甘情愿!”付二柱子家的一脸的真诚:“谢你不计前嫌,救了我儿子!”
  于良吉这才知道,原来是冬天的那场流感,让她害怕了,他出去也听说了,有人家的孩子和老人,没熬住去了的,怪不得这连过年都没什么喜庆的意思。
  “嫂子客气了,都是一个村子住着,谁家没个头疼脑热呢。”于良吉笑容满面。
  多个朋友多条路,总比多个敌人多堵墙的好。
  再说了,付大柱子整个家都搬走了,付二柱子如今也消停了,这个结,宜解不宜结。
  要没付大柱子,指不定他能不能传过来,还是两回事呢!
  “那今天过去吃饭吧!”付二柱子在一边才张嘴,刚才就是先让媳妇儿认错的,现在该轮到他开口了,家里请客吃饭,于良吉要是去了,人家也会知道,他们两家和好了。
  “二哥家请客,怎么能不去呢?”于良吉爽朗的道:“我看到过去!”
  “还有石大兄弟,老巴大哥他们,都过去,够过去!”付二柱子在后头出声,他还记得这些人是给他们家送过东西的,在去年腊月里。


第211章 人躲开了
  一听他这么说,于良吉更满意了。
  毕竟石宏大可没少给村里人办事,而巴图也跟着他一起送过药材,要是单请他跟石宏大,不邀请巴图他们,他总觉得这些人看不起巴图他们一样,现在付二柱子头一个请客,且将于家的人都请了,也不会落下巴图他们。
  这里头连黄大厨都有人请了!
  等到了地方,于良吉才看清楚付家。
  如今村子里就一个付家了,付大柱子家已经消失了,姓付的就剩下付二柱子一家。
  付家也是典型的农家大院,之不过他们家正房三大间,东西厢房也是三间,东边是客房,西边是仓房。
  而且看样子,东边的厢房是准备等将来付大强成亲用的了。
  羊圈在东北角,厕所在西北角,也是大菜园子占地甚广,还有几株今年新种的杏树,可惜,要四五年后才能有所收成。
  这几年是不要指望了。
  大门口旁边是牲口棚子,没跟羊圈建在一起,院子里打扫的很干净,贴着大红的对联,于良吉发现是自己的手笔,但是他绝对没在那个时候见过付二柱子!
  看样子是托人代求的墨宝,也是,那天来求对联的人多了,他也不是每个人一对,有的人多求两对,他也给了。
  吃饭的时候,大家看到于良吉竟然拖家带口的来了,都很惊讶,于良吉笑眯眯的跟石宏大和老村长坐了一桌子。
  付家别的没有,羊肉管够!
  他们家杀了三头羊,请三十多个人吃饭,他们家既然养活了羊,当然做羊也有一手。
  清蒸红烧也就罢了,用干辣椒爆炒的才好吃!
  连黄大厨都说,就算是让他来掌勺,这羊肉也就做到这样了。
  不过也不全都是羊肉,还有猪肉酸菜炖粉条,这个是大锅炖出来的,里头还有肉骨头,吃着特别香,有点杀猪烩菜的意思,就是没有血肠。
  于良吉吃的可香了!
  就是没好意思啃骨头,石宏大悄悄地记下了,喜欢啃肉骨头,回头叫黄大厨给做一锅出来,在自己家,就自己跟宝宝陪着,可劲儿啃,咋吃都没关系,反正除了自己和宝宝,没人看到。
  吃饭的时候,大家还聊天来着,于良吉趁机提了大棚的事儿:“本来就是我先种着试一下,有了经验大家也一起种,要是种不好,我也就是弄点青菜吃。”
  “咱们这儿也不是没人考虑过大棚的事儿,主要是咱们这个离县城太远了,大棚就算出了青菜,运过去也是个事儿。”老村长干了一杯老白干:“知道你是好心,但是这事儿还要从长计议。”
  “咱们这里不像别的村子,一马平川,咱们这里靠近山林,野物也多,冬天的时候更甚,要是冬天起早运送青菜,就得有人护着,不让,走一两趟可以,多走几趟,难免会遇到野物,冬天里能出洞寻找食物的野兽,可不是好对付的啊!”车爷爷年岁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他就开口了,分析了利弊。
  “嗯,说的也对啊!”几个有些心动的汉子听了,也去了那份心动,什么也不如命重要,钱再多,命没了,也白费。
  “这样啊!”于良吉还真没有考虑到运输的问题,关键是他太依赖穿越前辈打下来的基础了。
  野兽这回事儿,他也的确没考虑到。
  是啊,他们这儿野兽可不好对付的。
  大前年的狼群,前年的野猪,也就去年好点儿,可能是天敌都被人类消灭了,兔子和貉子开始繁殖了起来,被打了不少,当然,狐狸也因为没了野狼抢食物,这两年繁殖的也不慢!
  “其实也有办法解决啊!”于良吉想到了个办法:“咱们可以跟城里头菜店的人商量一下,他们派人来收菜,就像咱们春天那个时候似的,保镖之类的他们自己带人,咱们的青菜都卖给他,价格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