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肥我又不是没弄过!”他们春播的时候,他就给自己的菜园子上肥过了啊!
“那都是腐好了的肥,这个不行,你出去,下午再进来!”石宏大将于良吉的小耙子都抢了过来,丢到了一边。
“这是我的大棚!”于良吉气呼呼,到了古代,他就真的成了宅男,都快出不出户了。
唯一的乐趣和好处,就是有大片的土地供他折腾。
现在连这个乐趣也要被人剥夺了吗?
“没说不是你的,施完肥你再进来。”石宏大一招手,刘文喜他们就戴着口罩和手套,套袖等物,端着带着盖子的大木桶,鱼贯进了大棚里。
巴穆这半大小子过来拉着于良吉的胳膊就往葡萄架下的走廊里拖:“小老爷,您先去换身衣服,上前头学堂看看那八个家伙怎么样?”
于良吉:“……!”
力气小,没人权!
两个半大孩子都比他力气大!
然后就是囧了,这么生硬的转移话题,真的没问题吗?
他算是明白了,石宏大是怕施肥的时候,他看着不雅观,干脆把他弄走,这种脏活累活他们就做了,他只要种地就行了。
不过说实话,他真的不嫌脏!
农家肥是脏,但是施了农家肥的庄稼你吃着放心,更不会担心有什么残留物,会让你得一些奇奇怪怪的病。
唉,可惜,没人信!
谁让他一穿过来,就是个读书人呢!
听话的回去换了衣服,干活的衣服都是短打扮,他觉得能穿就好,可家里人不同意,大家都说了,要有个举人老爷的样子!
于是他就被“样子”了这么久……。
换好了衣服就去了前头学堂,二月初,还是有点冷,孩子们开学在三月,本来过了二月二就开学也没事,但是今年格外的冷,就延缓到了清明节后再开学。
不过要春闱的八个孩子例外。
他们正月里就休了一个月,一过了石宏大二月二就被老师叫了回来,开始各种学习。
于良吉看着有点当年他高考时候的架势。
他到的时候,林杰正在正房上给他们家八股文,他虽然有前任的底子在,可说实话,他还是无法接受这种文章的写作方式。
索性传奇一般的穿越前辈改革的很好,现在的八股虽然也很变态,但是起码不像前朝那样。
府试考诸生,也就是俗名的“秀才”,内容只考《四书》的八股文,另外加上一篇时政要闻。
四书里的东西,林杰都能给他们讲解好,但是一些时政要闻,就不行了,于良吉去县城拜访县令的时候,要了去年的一些邸报誊录回来,再加上一些报纸上的时事新闻,总结了一番。
他们这里消息闭塞,想要知道天下大事,就要多搜集,不过他们现在还不会,他就先帮他们收集了,等他们考过了,就送去府城,那里有上好的学院,有名师指导,且又能开阔眼界。
他进去后,正好林杰讲完,八个孩子都在下面写写抄抄不停笔。
“好了,写完了都出去走一走,散散步,看看远处。”看到于良吉进来,林杰就放下了手里头的书,宣布下课了。
“是,先生。”八个学生也正好写完停笔。
起身之后,先拱手为礼,转身看到于良吉,又拱手为礼:“山长。”
“嗯,都出去玩儿吧!”于良吉囧囧有神,还是不太习惯啊!
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当个校长呢!
八个孩子与其说是出去玩,不如说是出去透透气,外头冷的狠,在外头也待不了多久,就是活动一下筋骨。
于良吉是怕他们看书看的近视眼,这时候可没眼光和配镜。
罪过有个放大镜,听说还有最粗糙的显微镜,嗯,穿越前辈苏出来的东西,很受一些有着科学家志向的人的欢迎。
他坐下刚考热乎了,孩子们就会来了。
两个先生跟八个童生坐一起,于良吉跟他们谈论了一下时政要闻,以及去年的抵报。
让他们能知道朝廷的动向,以及结合当地的情况。
例如去年冰雪之灾,肯定会有影响,或许外族也会遭殃,肯定比他们的日子要更难过,人在受到生死存亡的威胁的时候,任何可怕的事情都不可怕了。
“……他们是敬畏朝廷的,但是在要饿死还是要到边关来打草谷,他们肯定选择宁愿来这边打草谷,也不要自己饿死。所以,今春最受关注的恐怕就是边关的风吹草动了。”这些事情,于良吉也能从去年的抵报上分析出来,因为据说去年秋天收上去的粮食,压根就没运走,直接留在了边关充了军粮!
要说朝廷没防备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两道防线,都是精兵强将,他倒是不担心,穿越前辈可能是个军事发烧友,军队被他弄的特别犀利!
而且是个睚眦必报的主儿,附近不论是属国还是依附的部落,谁敢伸爪子就揍谁,丝毫不留情,而他的继任者,更是如此!
对外人可能是个刻薄寡恩的宗主国,可对百姓而言,这才是能保护他们不受欺负的天子。
“边关会受到冲击吗?”有孩子不禁担心了一下,毕竟他们这里离边关太近了:“会有战事么?”
“或许会,或许不会。”于良吉也说不准。
“不都互市吗?”也有人提议。
互市的事情,不是没有,很多地方都有互市,且朝廷大力发展,草原越来越依靠中原出产的粮食、布匹、茶叶和盐巴,而草原上只有牛马羊值钱,老三样,没啥大发展,长久下来,就形成了不公平的交易内容。
长久下来,这老三样连十八里铺这样的地方,都是人人家里都有马匹,要么就是老牛,羊不能干活,也就付二柱子家养了一群。
“互市也要他们有牛羊马匹才能互市,那边要是真有雪灾的话,恐怕剩下的牲口没多少了。”而且他们的生活靠的就是这些牲口,要是互市都卖了换粮食,明年他们怎么活?
这样无意识饮鸩止渴。
几个孩子低头无语了,怎么说都不对,难道非要打仗才能解决问题吗?
倒是林杰提了个意见:“不如贷粮食给他们呢?”
“怎么说?”于良吉鼓励他们想办法,这种事情,若是他们以后真的当了官,都是要思考的政务。
第220章 俩个小白
“朝廷有贷款,何不贷粮食给他们,然后让他们还?”林杰想的就有些意思了。
“要是他们不还呢?”于良吉很犀利。
林杰卡壳儿了。
是啊!
都是外族,人家要是不还呢?
他们本身就不是很遵守规矩,不还太容易了!
到时候,想要要回他们曾经施舍出去的东西,还是难免动刀动枪,和现在这种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只是现在比他设想的少了一道手续,那就是贷粮食给外族。
“而且你们想过没有?外族遭了灾,我们这边也没能幸免,想外族人不如想想我们自己人。”于良吉点拨他们,刚才他故意没提自己人,他们就真的认真思考外族人怎么怎么样了,那么自己人呢?
众人又卡了一下壳儿!
“惯性思维,我提外族人和有可能产生战争,你们就都往这上面看了,我没提自己人,你们谁都没想到。”于良吉敲了敲桌子:“分得清里外了没?”
十个人,大人俩,孩子八个,都低下了头。
“晚上写一篇感想,明天我过来看看。”于良吉不敲桌子了:“要放眼大局,要有大局观,不能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你听,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能让别人影响你的思路!”
还是见识太少,一听啥事就先慌了,小地方的人没办法,这俩先生也不是什么有经历的,跟学生们一个待遇。
都让于良吉给刷了一番,乖乖回去写东西,于良吉收拾一下,就出了学堂,巴穆立刻给他披上了大氅,戴上帽子和手套围脖,手捂子里头放好手炉,护着他回了后头的家。
巴穆站在门口也听到了,每次他都能想好久才能理解小老爷说的是什么意思。
觉得考科举,无论是文举还是武举,都好难啊!
中午回去后,午间的小吃食就是抗饿的牛肉馅饼和鸡蛋汤,炝拌海带丝的凉菜。
因为那几个人都干了力气活,怕他们中午饿不到晚上吃晚饭的时候,就给了做了这个。
他回来的时候,石宏大他们刚洗完澡出来,施肥味道不好,已经开了大棚的天窗放味儿,下午于良吉就是想进去,恐怕也不能够种东西了。
得到明天味道放完了,关上天窗,烧上大棚,温度回升后,才能开始种东西。
于良吉听了之后气闷了一下,其实他可以进去种大蒜的,真的!
可惜,没人信!
“先吃点东西垫一垫肚子,一上午都跟他们研究学问了,费脑袋的。”石宏大用两个二大碗盛了鸡蛋汤,还有四个牛肉馅饼,一碟炝拌海带丝。
“就是说了一下时政而已。”哪儿用得着费脑子啊?都是现成的资料,轻松的不得了。
林杰才是费脑子的人,那些四书的东西,哪怕有原主的底子在,于良吉恐怕也教的不如林杰好呢。
“那也要费心的,赶紧吃。”石宏大有点饿了,也有点渴,一口就灌了半碗汤进去。
于良吉是既不饿也不渴,就吃了半张牛肉馅饼,油水太大,他吃腻了,鸡蛋汤也只喝了几口,倒是海带丝吃了半盘子。
石宏大毫不客气的将他剩下的半张牛肉馅饼,和半碗鸡蛋汤都给包圆了。
“下午还有事儿不?”石宏大一边吃一边问他。
“没什么事了。”如今外头冷,他也不可能出去溜达,怕感冒啊!
“那就说说咱俩的亲事吧!”石宏大吃完一抹嘴,丢下了一个大雷。
于良吉囧囧有神:“咳咳……那个,也好,也好。”
这种时候,难道不该矜持一点吗?
大白天的说结契的事儿,好歹也是古人,你先脸红一个啊?石宏大不光脸没红,人说话连奔儿都没打一个!
“你先去书房,我把东西先放厨房。”石宏大收拾了盘子碗和碟子筷子,端着就出门了。
于良吉自己溜达去了书房,这个朝代哪怕是结契,也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情,绝对不是小孩过家家。
这一辈子也就一次了。
细品品,真跟结婚一样了。
石宏大回来得很快,他们的房间,和宝宝的房间,一般都不让人进,家里人也不会没眼色的非要进来。
就算是进来,最多是在客厅里,不会进外间,里间就更不会踏足了。
“日子我找人看了。”石宏大急匆匆的进来,坐下就开始说了:“三月十五,好日子,宜嫁娶。”
于良吉:“……!”
“还有,我家那头恐怕还有点事儿,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会摆平的!”石宏大很有信心。
石大这个爹有好比没有,石张氏一个妇道人家,好对付!
剩下的两个弟弟两个妹妹,跟他完全没情分,小时候石张氏打他,他就揍她生的,那几个没少挨他的拳头!
当然,都是偷偷的,现在石家村的人都认为是石张氏欺负了他呢!
因为每次挨打,他都顶着一张伤痕累累的脸,在村子里逛三圈!
而那几个挨了揍就会找石张氏哭,或者朝石张氏要好吃的补一补!
于良吉眨巴了一下眼睛:“……哦……。”
“我那些认识的人,不会过来,因为我们不能随意见面,所以你别介意。”这一点一定要说清楚。
“那个,没关系,大家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都来了于良吉还不自在呢。
谁结婚的时候,喜宴上做一帮密探啊?
“不过喜帖照发,礼钱我去要!”石宏大一脸愤愤:“当年他们的钱老子都给了的,不能不收回来!”
当年吃散伙饭的时候,那帮家伙说他们都回去成亲,他就信了,一人给了十两银子当贺礼,因为他们说了,他人不去可以,因为分开之后,天涯海角,但是礼钱不能省。
结果那天他问了魏无双,那丫挺的竟然说当时大家只是想让老大出点血而已,他们在一起都这么久了,听谁说过成亲的事儿?
成亲又不是过家家,回去找个女的就成家啊?
把石宏大气的差点儿动手先揍魏无双一顿!
于良吉算是听出来了,石宏大其实也没经历过这些,他呢,更是一片空白!
他找他商量,不如说是俩人大眼瞪小眼!
你看看他说的这些,根本就不着边际啊!
“好,这个归你管!”于良吉笑着拍了拍他的大爪子,好声好气的跟他商量:“你看,咱俩都没经验。”
嗯,这句话很重要,一定要突出“咱俩”,证明他跟他一样!
因为俩人都是小白,根本没啥经验,更没可借鉴的例子。
“嗯?”石宏大伸手摸了一下他的脸蛋子:“有经验的那是二婚。”
于良吉拍掉他的大爪子,瞪了他一眼,你才二婚呢!
你全家都二婚!
后来想到石宏大他爹可不是二婚么!
顿时脸色就绷不住了,想笑还得憋着,该说的还得继续:“听我说,咱俩都没经验,家里也没个老人可以询问,找村里的老人吧,他们经历的事情多,肯定有懂的,总比咱们俩这没头苍蝇一样的好,你说呢?”
石宏大一想也是,自己跟小于举人都是没老人缘儿的,家里没个经历世事的老人看顾,可不是什么事儿都要靠自己么。
“那你想找谁帮着操持?”石宏大想了想,十八里铺的老人不多。
“先去请老村长出面吧,他是村长,又有威信,车爷爷年岁大了,当个出主意的就好。”于良吉想到车达,就笑了:“正好车达还跟我说过,他要我跟他一起去张二婶子家提亲呢!”
正说着话,刘文喜就进来了,车达来了!
“还有单媒婆!”刘文喜进来的时候,车达他们已经到了二门。
“快请进来,上茶!”于良吉赶紧出去,车达是老实孩子,单媒婆可是个厉害的人。
石宏大听到单媒婆,摸了摸下巴,不知道结契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媒婆上门说亲啊?
“今儿来没别的事儿,车达这孩子看中了你家隔壁的大闺女,我已经去说过了,张老二家的还是很欢喜的,这事儿已经成了,聘礼都准备好了,明儿就去下聘,你可得跟我们一道走。”单媒婆说话喜欢甩手绢,那手绢是一方通红通红的绣着并蒂莲花图案的丝绢手绢。
她头上常年戴着一朵大红花,一看到这朵大红花,人都知道他是做媒婆的了。
“聘礼都备好了?”这么快?于良吉很吃惊啊!
“早就准备好了,二老前些年就开始买东西啥的……。”车达说起这个又脸红了。
二老早早的就做好了打算,买的东西都很金贵,不是布匹尺头这一类的东西,而是金银细软等物。
前年得了野猪肚子那钱,根本一分没动,就存下来当家底儿了。
“明天几点?我要起早吗?”于良吉别的什么苦头都能吃,就是起早有点费劲,这具身体他低血糖。
“不用,起什么早啊?就正常起来,我们九点钟过来,然后一起去张家提亲下聘礼,正好。”单媒婆高兴的甩了甩帕子:“等着我们来啊!”
于良吉抽了抽嘴角,石宏大脸一黑!
晚上石宏大就抱着于良吉问:“你说咱们是不是也要单媒婆提亲走一趟啊!”
“不知道啊?”于良吉是真不知道:“律法书上说跟成亲一样的有效,可没说是个什么程序啊!”
这也是俩人犯愁的地方。
书上说的最多的是结契前后的责任,以及不容侵犯的神圣,可没说具体过程。
“明天下完聘,就去老村长家!”石宏大紧了紧胳膊,这么忽悠着吊着,他心里不踏实。
“嗯。”于良吉现在万分怀念前世的婚庆公司,给足了钱,人家一条龙服务,啥都不用你操心,无论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只要你付了钱,哪怕是八抬大轿也有人给你弄来。
比现在方便多了!
第二天,于良吉早早的起来,吃了早饭之后才换的衣服,宋婶子出马,给他拾掇了一番,瞬间从一个农家小子变成了翩翩公子。
于良吉照完镜子自己都笑了:“宋婶子,我什么样儿张家二婶子没见过啊?我记得小时候我娘说过,她奶水不充足的时候,我还吃过张家二婶子的奶呢!”
说句不好听的,他裸体张家二婶子都见过,当然,仅限小的时候。
或者拖着鼻涕虫的时候,原主也是他的人生嘛!
“这可不一样,哪怕她是看着您长大的,你现在代表的可是车家去下聘的,您越是郑重,越是对张家的尊重,听宋婶子的准没错!”宋婶子挑了一块上好的玉佩系在了于良吉的腰间。
看着更像是翩翩浊世佳公子了。
于良吉还是止不住的想笑,也不知道张家二婶子看到他这样,会怎么想?
第221章 定了日子
实际上,当单媒婆见到于良吉的时候,她就笑了:“一看小于举人就是认真的人,这一身装扮站出去,谁不给三分面子啊!”
于良吉挠头:“都这么熟悉了,穿这样真的好吗?”
感觉有点装那啥的意思啊!
他自己就先绷不住笑场了好么!
“这样挺好,这样挺好!”车达也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收拾的干净利索。
要不是于良吉跟石宏大结契的事情,全村子都知道了,还包括张家村在内。
他都不想带于良吉过去了!
大家年岁差不多,人家有学问不说,长得也好,穿戴更好,他呢?庄家汉一个,要他是张艳红,也肯定喜欢小于举人这样的!
真是太感谢石宏大了!
想着看石宏大的眼神都带着感激!
看的石宏大莫名其妙的,他跟车达也接触过,这娃子是个老实孩子,这是怎么了?
不管怎么了,单媒婆看好了,就让车爷爷和车姥姥坐着马车,虽然同一个村子,但是坐着马车去提亲,和两条腿儿走着去提亲,可是两回事。
起码态度不一样!
两辆大马车,一辆拉着车家的人和单媒婆,另一辆车拉着一车聘礼,今天村里人闲着没事都来看热闹了。
后来发现作为邻居的小于举人,竟然没有动静!
就好奇了!
李慧娘刚出了月子,抱着孩子站在屋里,频频朝外看,她两个小姑子都是很好的女孩儿,她也希望她们能有个好归宿。
至于大伯母说的那些话,她后来知道了,就直接跟婆婆说了,大伯母的那些事情全当耳旁风,听听就算了。
认真可就犯傻了。
这话婆婆半信半疑,太婆婆却头一次跟她站在了一起,她认为老大媳妇儿就是不安好心!
于良吉一出门,就看到了自己专属的马车,已经套好了!
“就在隔壁,这样也太做作了吧?”于良吉又一次囧了。
“那可不行。”刘文喜也坚持:“这可是要去提亲,不是随便串门儿,您必须要郑重!”
石宏大刚才自己接了马鞭子,打开车门将于良吉送上了马车,害的于良吉都哭笑不得:“好,走吧,走吧!”
等从于家出来,眼尖儿的人看到,立刻就明白了。
合着车家把小于举人拉到了他们那边去了!
没走两步就到了张家大门儿,张艳辉看到于良吉小马车,当时就笑上了:“车达啊车达,你小子长心眼儿了啊!”
车达就嘿嘿傻笑。
石宏大停了马车,扶着于良吉下了车。
张贵跟张家二婶子坐在客厅里,没动弹,外头就让张艳辉招呼,张艳红就躲在后座房不出来,连她妹妹都躲着外头的人了,毕竟是年龄相近的姐妹俩。
“你爹娘呢?”单媒婆一下车就问张艳辉。
“在屋里呢。”张艳辉指了指正屋:“等着您老带喜讯呢!”
“好,好!”单媒婆直接就带着人往里去了。
一进门就一甩帕子:“我说你俩装什么装啊?大家都这么熟了,何必呢?”
张贵就一呲牙,嘿嘿笑场了。
张家二婶子一瞪他,立刻就不笑了,张家二婶子满意了,扭头严肃认真的看着单媒婆:“你……”
“你什么你啊?大家都这么熟了,叫一声单大嫂子能噎着你啊?”单媒婆可自来熟了。
于良吉趁机进来了,身后跟着石宏大,张艳辉和车间老两口,车达没进屋,就在院子里守着聘礼的车子。
眼巴巴的看着里头,可惜,啥也看不到,因为冬天了,连门口都挂着大厚棉帘子。
就只能从窗户里看到里头的人影。
张家二婶子一看到于良吉,自己就先绷不住了!
“你这孩子咋这么一身来了?”张家二婶子笑的不行:“跟我这儿还这么正式啊?”
“不能不正式,大妹子的人生大事。”于良吉笑眯眯的拿出了聘礼单子,他做过一次,就是给张艳辉下聘李慧娘的时候,这次他就不用人教了,自己就开始往下演。
哪怕是熟人,这程序不能少,还要更郑重才是。
这种事情其实双方都说好了,也就没啥可挑的了,两家交换了庚帖,这下子大家都高兴了,加上车家老两口都在,双方父母说了两句话,这就定了日子,三月初三,成亲!
其实大家习惯了在冬天办喜事,可张家坚持,车家二老也盼了许久,就定在了最近的好日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