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大家习惯了在冬天办喜事,可张家坚持,车家二老也盼了许久,就定在了最近的好日子成亲。
  反正车家已经啥都准备好了,就差新媳妇了。
  而张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反正尽快嫁女儿。
  看热闹的人都走了,于良吉也没离开,因为张家二婶子正跟她道歉呢!
  “我那嫂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看中了你!”张家二婶子盘腿坐在炕上,就差直拍桌子了:“要说他家闺女好不好?好!可惜,跟你不般配。我那侄女让她娘管的可真是贤良淑德了,就是有点太随她娘了,你要是没宝宝跟在身边,我还能同意,可你有宝宝在,我就不想说了!”
  于良吉点头,他明白,张家二婶子的未尽之语是什么意思。
  “要我说,娘你也别着急上火了,大妹妹这亲事都定下来了,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二妹妹还小呢!”李慧娘抱着孩子劝婆婆:“再者说了,她毕竟只是伯娘,不是亲娘,自古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么?她还能替您做主是怎么着?”
  “怎么回事?”于良吉一听这话不对啊!
  “还不是大伯娘,我也是才知道,合着过年那会儿我大肚子没人跟我说,她要给我两个小姑子找好人家,交换条件就是要我娘跟你说她家的闺女。”李慧娘是一点都不避讳。
  啥都跟于良吉和石宏大说了。
  张王氏的确是这个意思,而且按照她的说法,不亏了自己闺女,也肯定不让侄女吃亏。
  这话说的就有意思了。
  要真是成了,于良吉要家暴她闺女,她还能让侄女婿也家暴侄女?
  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事儿!
  张家二婶子没想到跟自己相好多年的嫂子会是这样一个人,简直心堵的不行!
  后来还是张贵磕磕巴巴的开了口,他没跟大嫂说话,直接找了张福,说自家闺女的婚事,就不麻烦大嫂了。
  也不知道张王氏跟张福是怎么说的,反正后来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走的时候都没个下文。
  可张家二婶子就放心里了,她这辈子就俩闺女一个儿子,这仨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
  “她……嗯……。”于良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当时车达说的时候,他只是当听八卦了,可真听苦主说的时候,就有点感同身受了。
  这定了亲,他就没什么事了,喝杯茶,就回去了。
  中午休息一下,下午两人去了老村长家。
  “怎么过来了?”老村长看他们俩一起来还有点纳闷儿,上午不是在张家刚见过面吗?
  于良吉带了两包点心,一瓶老白干过来,放下后直接跟老村长说了他们的事儿,俩人都没经验,只能找人了!
  “原来是这事儿,你们定日子了吗?”老村长笑了。
  “定了,三月十五。”石宏大坐的板板整整的回答。
  “来得及,如今才二月……哎!”老村长刚说完就改口了:“看我这记性!如今都二月二十了,嗯,跟张家的日子挺近,行,正好你们一起采购东西也能便宜些。”
  “这些事儿,我俩不太懂,就拜托您老给揽个总,请车爷爷给指教指教了。”于良吉说的也很诚恳,他们俩小白,这种事情必须要有有经验的人或者了解的人来操办。
  老村长想到这两人也都是没有长辈在的,就点头痛快的应了:“成!”
  于良吉欢天喜地的拉着石宏大给老村长道谢。
  “你俩要办事,就要先把名分定下,正好,明天我要去县衙,找官媒登记车家小子和张家闺女的婚事,你俩一起来吧!”老村长直接问他俩:“你俩谁是户主?”
  这个时空,虽然男男并不是主流,但是也不是没有,这种事情,从古到今都一直存在,穷苦人家讨不到老婆,结对的也有不少,只是他们村子里并没有看到过,因为十八里铺的人少,男女比例也差不多,并没有人结契,倒是别的村子有过几对。
  听起来,可能是不好听,但是,也并不会发生那种被当做妖孽来烧死的事情。
  一直到圣太祖那一代,确立了同性婚姻的地位,并颁布了法令,同性通婚,必须要有一个继承人,不论男女,需给养老送终,并且受朝廷律法的约束,和亲生子一样的责任。
  而且异性结婚有的,同性婚姻都适用,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家人不得以此为借口,图谋家产!
  这是未雨绸缪,就怕有人利用这一个干点什么。
  虽然两人有上下之分,但是于良吉作为一个举人老爷,石宏大一介区区草民是高攀了。
  所以他们决定,让于良吉做户主,石宏大入户于家,和于良吉一起养活于宝宝,于宝宝一肩担两房,给俩人养老送终。
  一是于良吉是户主的话,他们家可以免税,于良吉有功名在身,二是为了石宏大,虽然分家了,但是一个孝字压下来,于良吉怕石宏大吃亏,但若是石宏大入户了他们于家,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等于是嫁出去了,跟石家没关系了,要是石家敢过份,他们就敢告他们家图谋举人财产!
  “对你的名声……?”老村长看向石宏大,这出嫁,放到一个汉子的身上,好说不好听啊!
  可俩人在一起的话,于良吉是个举人啊,他更不好嫁人!
  “不怕,我现在也是举人老爷了,没道理让人欺负到头上来还不吭声!”于良吉轻笑:“以后他就是我于家的人了。”
  对于结契的事情,俩人其实想到一起去了。
  于良吉可不是傻子,从石宏大字里行间都能听出来,石家太不是东西,一旦沾身可就不好甩下去了,所以他们要结契的事儿一出来,他就立刻办成,这样石家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等他们登记入册了,看他们还能怎么着!
  第二天,他就带着东西到了县城,跟老村长一起去了县城,找了官媒,立了字据,言明石宏大就是入户到他们家的,彩礼石家一点儿都没出,只石宏大带了分了家得来的东西过户到于家。
  日后若是有什么事儿,石家是不能来于家闹的,否则揪去送了官,石家人是要受罚的,流放三千里什么的不可能,但是罚做苦役什么的很容易。


第222章 再遇后娘
  石宏大虽然是个憨厚的汉子,但是却也不傻,眼瞅着这就是家里人直接把他打发出门了,就给了那么点还说什么分家,就这么点东西,说是赶出家门还差不多,当爹的以前就瞧不上自己,叫后娘穿的,还真把自己赶出来了,他倒要看看他那老爹掏心掏肺对着好的几个孩子,日后怎么孝敬他,给他养老!
  老二从小就好逸恶劳,老三心眼子忒多,算计外人也就罢了,连自家人都敢算计,大妹妹小小年纪就多嘴多舌,爱美又懒惰,小妹妹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嘴上就没个把门儿的。
  哼!
  谁入谁的户,都是表面文章,实际上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石宏大并不在乎这些个说头。
  他们去的时候,县令大人已经换人了。
  新来的是个不认识的大人,听老村长说是个中年,有着清瘦的外形,没留胡子,眼睛清亮有神。
  他们并没有去见新来的大人,而是老村长要去拜见,毕竟换了个父母官,他们这些当村长的得去拜山头。
  他们俩就在外面开始了大采购。
  第一站就是布庄。
  临盛县地方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他们选了一家最大的布庄,里头的东西都是上好的,当然,价格也是上好的就是了。
  “这种大红洒金的来两匹!”石宏大看中了一匹据说是江南过来的锦缎,正红色,是掺着金线织就的,一看就价值不菲。
  不过他看中的是可以拿来做喜服,给他和小于举人一人一身。
  “这位客人,这种只有一匹……”店小二尴尬的笑道:“因为是稀罕货,价格也稀罕的很。”
  其实是这种东西太贵了,没点家底的人绝对不会想买它,一匹就要价五十两银子!
  还是进价!
  卖的时候,掌柜的都没敢多标,就写了个一百两,一匹。
  放了快一年了,再卖不出去,这料子可就要砸手里头了。
  石宏大脸一沉,竟然只有一匹,不够用的啊!
  “独一无二!”店小二立刻改了口:“不过您看旁边这一匹,一样的料子,就是里头是掺着银线织就的,也是独一匹。”
  “那这两匹都给我包好。”石宏大看了看旁边的那个,也是正红色,不过里头掺着的是银线,和金线的那个倒是挺般配。
  “好嘞!”店小二激动的赶紧给包好,这两匹料子就快二百两了,他也有提成赚的呢。
  于良吉觉得成亲是好,但是没必要都要采购大红色的布匹,他看中了一齐青翠色的料子,这个颜色他跟石宏大穿着太嫩,但是给宝宝正好!
  还有一匹宝蓝色的,他觉得很配石宏大,就也下手了。
  然后选了十匹樱红色的细棉布,二十匹宝红色的细棉布。
  这是给家里人准备新衣服用的,女的用樱红色,男的用宝红色。
  喜庆!
  不过他还选了一匹珍珠红的料子,这种料子在无论是灯光还是阳光下,都能闪光!
  他就想做个小衣服给宝宝穿,他跑在外头,就会全身都闪光了啊!
  想想他就流口水!
  “这匹我要了!”
  “这匹我要了!”
  两个声音,同时响起。
  而且两个声音,一男一女。
  于良吉的手都摸到布料了,听到声音后扭头,正好对方也扭头。
  石张氏看到于良吉,就有点萎了。
  因为于良吉穿的挺好,这样的人不是家里有钱,就是家里有权,再不就是俩都有。
  她一个平民老百姓,还是真跟人整不起。
  于良吉是认识石张氏的,但是石张氏没认出他!
  毕竟当年于良吉刚过来,说句不好听的,又瘦又小,当时见面的时候,还披麻戴孝呢!
  现在的于良吉可是吃胖了也长高了,而且不只有女大十八变,男的还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呢!
  看到是石张氏于良吉当时火气就上来了!
  “这匹……。”石宏大偏偏在这个时候过来了!
  石张氏可能认不出于良吉,可石宏大化成灰她都能认出来!
  “石宏大!”声音大的全布庄里的人都看向他们了。
  “嗯?”石宏大也没想到会看到石张氏。
  “你怎么在这里?”石张氏瞪大了眼睛:“这里是你一个长工能来的地方么?”
  这家布庄是县城最好最大的布庄,里头的料子质量特别上乘,当然,价格也很上乘。
  店小二抱着包好的两匹珍贵布料傻眼了。
  这是个长工?
  可仔细看了看石宏大的穿戴,这穿的都不比他们东家差,尤其是身上那身衣服的绣工和做工,绝对的苏式手法,这东西在北边,可少见了。
  除非是家养的绣工,在外头的成衣铺子和绣坊里,也就只有府城的一家江南云绣法,才有纯正的苏州绣娘,有这种手艺。
  在布店当了三年多的店小二,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随后他就看石张氏不顺眼了,因为石张氏虽然也是一身新衣服,可她那是粗棉布的新衣服,哪怕是崭新的,那也是粗棉布!
  “长工怎么了?”于良吉一听这话就生气:“起码他能自己养活自己,不像某些人,有儿有女还要养老费!”
  “你谁呀?”石张氏一遇到石宏大,就跟被晾了愤怒点一样,啥都不怕了的架势。
  “还是我要结契的人。”石宏大皱眉:“不是跟你们说过了么?”
  为此,他提前给了今年的养老费,嗯,二两,当然,他找人捎口信儿,是石家村的人。
  不是特意去找的人,而是“巧遇”在某个地方。
  如今不止张家村和十八里铺知道于良吉要结契了,石家村也知道了石宏大结契的事儿。
  石大回来什么都没说,但是喝了酒,揍了石家老三一顿,要不是石桂娘要出嫁,石大恐怕也会揍是石慧娘一顿。
  当然,石张氏也没得了好,石大没揍她,就是关在了屋里三天,没给饭吃,要不是儿子女儿求情,石张氏都怕自己被饿死在家里!
  看到石宏大她能不来气么!
  “说过了?是啊,你这样的,也就只能找个男人过日子!”石张氏尖锐的声音让人直皱眉:“断子绝孙!”
  石宏大脸一沉,于良吉赶紧拉住他,石张氏怎么说也是他继母,他要是忍不住动了手,就他那手劲儿,石张氏不死也得残!
  而且石张氏这人他算是看出来了,恐怕正愁没人给她养老呢,石宏大别让他沾包赖上!
  他可是知道石宏大下手那股子狠劲儿。
  “这是怎么了?”布庄老板走了出来,看到石张氏就是嫌弃的道:“你要买什么就赶紧买,不买就出去!”
  “我当然买了,我要买这匹布!”石张氏这回也不怕于良吉了,脑袋一热,她就不蒸馒头争口气。
  “我也要这匹布料,而且刚才是我先摸到布料的!”于良吉才不让她如意。
  虽然只是一匹布料的问题,可于良吉就是要石张氏心想,事不成!
  “你一个男人,要这种布料干什么?自己穿啊?”石张氏这个生气啊!
  “你管我,我就喜欢这匹布料,我给我小侄子穿,怎么着吧?”于良吉一抬小下巴:“我今天就把话放到这儿,这匹布料卖给我,我办事要用的所有布料,就全都在这里买了,要是这批布料我买不成,我宁愿去府城采购,也不会在这里买一匹布!”
  布庄老板看了看店小二,店小二机灵地打开已经包好的两匹布料,其中一匹让布庄老板眼前一亮!
  哎呀妈呀!
  可算是把那匹布卖了出去!
  “我……我也能买得起那匹布啊!”石张氏兜里的确有银子,是小闺女的彩礼钱,当然,她就带了四分之一出来,给小闺女弄嫁妆,剩下的都留着,给大儿子娶媳妇。
  “你?”布庄老板也是有眼光的人,这位一看就没多少钱,跟那两位客人可不是一个等级的啊!
  “这匹珍珠红的绸子,要价三十两。”店小二报了价。
  石张氏兜里头就三十两!
  “我……一个珍珠红的,又不是正红,要那么贵?”石张氏不信,觉得他们店大欺客。
  “这可是用珍珠磨成粉,兑了染料,十匹有八匹染不成,就两匹能成,剩下的只能重新改个色儿。”这也是这种料子昂贵之处,只比那用金丝银线编织的便宜那么一点。
  石张氏彻底无语了,她当时只是看这匹布料好看,没考虑价格,以为最多十两就够了,她想用这匹布料给女儿做个压箱底的衣服,等回门的时候穿着回来,也让村里人都看看!
  是真没想到价格这么贵!
  “这匹料子,还有那边那匹浓绿色的,都给包上。”于良吉直接就开了口,财大气粗的很:“这些都给我算一下账。”
  石张氏不吭声,不跟他抢了,但是她没走,她倒是看看,这人买不买得起!
  反正她是买不起的!
  同时看石宏大也眼睛淬了毒一样!
  她可是记得,这人是石宏大要结契的对象,当时消息传回石家村,石大也没吭声,等于放弃了对石宏大婚姻的干扰权。
  其实他倒是想给石宏大捣捣乱,可惜,没那个能耐!
  不过石宏大结契也好,日后他也没个孩子,这家产都是她儿子的了!
  这也是她听了消息之后,没坚决反对的原因,这种好事她求都求不来呢!
  谁知道于良吉直接拍了一张银票,一千两!
  “一共是三百五十一两,给您抹个零头,算您三百五十两!”布庄老板可高兴了!
  大买卖啊!
  整个县城谁家采购一次就买这么多啊!
  大宗买卖多数都是一个村儿的一起来,可他们买的都是棉布,因为丝绸锦缎这种东西,不是谁都能穿的啊!
  石张氏这下子眼睛都亮了!
  没想到石宏大找了个这么有钱的男人结契!
  于良吉是带着人来的,巴图父子俩直接将布匹装车,刘文喜收了布庄老板给找回来的钱,都是真金白银!
  因为于良吉给的也是全国通兑的龙头票子。
  石宏大眼中带笑的看于良吉挫石张氏,用钱砸人,不过等看到石张氏贪婪的眼神之后,石宏大就想扶额了,小于举人就没想过,财不露白么,石张氏这么爱财的人,岂能放过这么个攀附有钱人家的机会?
  恐怕日后有得闹了。
  于良吉买完了要用的东西,就跟石宏大走了,理都没理石张氏,石张氏这回老实了,选了两匹正红色的布料,是细棉布的那种,就付了银子,蔫头耷拉脑的走了。
  后头店小二都没看她一眼!


第223章 预备喜事
  走出布庄之后,石宏大就忍不住乐了。
  于良吉扭头瞪他:笑毛儿啊!
  “你呀!”石宏大伸手呼噜了一下于良吉。
  “让她看不起人!”石宏大是什么人,于良吉心知肚明,但是他的身份不可能公之于众。
  不仅不能公之于众,很多时候还要保密!
  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个退役的农家汉子。
  不过石家的人更愿意相信他是在于家当长工,因为那样符合他们对石宏大的希望。
  要是石宏大过的好,他们就该不甘心了。
  可惜,石宏大现在日子过得的确很不错。
  “嗯,你说得对,用钱砸死她!”石宏大说出了于良吉的心声。
  “哼!”于良吉一扬小脖子:“走,去前面买调味料和干货,还有各种锅碗瓢盆,桌椅板凳。”
  “买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干什么?”家里的应该够用吧?
  “买点吧,咱们办事用,逢年过节,就不用总动用学堂的东西了。”于良吉早就想自己弄一套了。
  农家人时兴的是相互借用锅碗瓢盆,但是那样不太卫生,于良吉很早就想自己办置一些东西了,不用的时候放着,用的时候直接就拿出来了,方便。
  农家起码一年两次请客吃饭,一次腊月,杀猪饭,一次正月,新春饭。
  “好吧。”石宏大本来想说没必要,但是想到于良吉那爱干净的劲儿,恐怕是不习惯跟别人共用碗筷,就没多说什么,方正买回去也是都能用得上。
  锅碗瓢盆可以直接买,但是桌椅板凳需要定制,索性这是一家的东西,干脆留了地址和钱,让他们做好了直接送去十八里铺。
  “三月初十之前到位,我们家要办喜事。”刘文喜和对方约好时间,要是过了契约的时间再送去,那就只能腊月吃杀猪饭用了。
  “原来是喜事啊!”老板一听就高兴了:“您放心,您定了这么多东西,又赶上喜事,我再送您四个碟子八个大碗,一套茶具!”
  “那感情好!”有搭头才高兴,白得的东西,谁不要?尤其是刘文喜,恨不得占人便宜占到地老天荒去。
  于良吉跟石宏大在他身后看着他跟人讲价,要好处,以及搭头等。
  出了这里之后,就去了干调店,买盐巴还是次要的,主要是家里的调味品少了很多,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干姜。
  “干姜啊?五十文一斤!”伙计一开口,就喊了个高价。
  “这不对吧?平时都是二十文一斤!”刘文喜生气了,抠门儿的世界,是只能降价,不能涨价,一涨价就碰到敏感神经线,哪怕是一文钱,也不行!
  何况这涨了一倍半!
  “没办法,这东西现在急缺啊!”伙计也苦着脸:“我们家就剩下不到三百斤了,后续货源我们老板还没找到呢!”
  “干姜又不是人参,还缺?”刘文喜才不信他的话呢。
  “干姜是比不上人参,可人参治不了着凉发热啊!”伙计还有话说呢:“听上货地方的人说,山东那边的干姜,半数以上都让朝廷调配到边关去做了药材,调味料这块就给了一点额度,这价格蹭蹭的往上涨,还没货可供应呢!”
  于良吉听明白了,看样子边关那边是有人着凉发热,他猜测很有可能是戍边的官兵们。
  “这样吧,来五十斤就行了。”于良吉没有还价,直接张口要了五十斤。
  “小老爷……。”刘文喜觉得买贵了。
  于良吉对他摇了摇头,贵不贵的得看时候,自家去年的干姜都分给了村里人熬药,没分之前,大家都用大葱水服药,效果不佳,后来用了干姜水服药,就都发汗了,汗过之后就好了!
  可见这药要想起效,离不开干姜。
  朝廷也肯定是看上了这一点,才会不惜一切代价,直接调运干姜到边关,给官兵们使用。
  连市场都无法保证正常供货了。
  最后,于良吉花了大价钱,买了五十斤干姜回去,顺便还买了花椒,大料,桂皮等调味品。
  “肉类,不买吗?”刘文喜一项一项的看采购单子,最大头的还剩下肉食,毕竟办喜事,肉类少不了。
  “去屠户那里订购,现在买了回去,过几日要是热了起来,还不得臭啊!”石宏大拍了拍手:“跟他定两头猪,一头外头来的肉牛,回去找付二柱子,买他家几头羊,至于鸡鸭鹅这种的,干脆在村里收好了。”
  有钱,在哪儿买不是买?在村里买,还能让村里人有个赚头呢!
  不止买这些,还有喜宴到时候用的大米白面和豆油,也在粮店买齐了,还有乔大娘让他们买的红纸,喜烛等物,包括祭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