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男神穿六零-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诫他怎么保护好自己。
  听着听着,向辰脸也红了,低着头恨不得把头埋进地缝里,耳朵却竖的高高的,把顾云之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
  他们这边开着小课堂,殊不知厨房里两个也没干好事儿。
  何远峰掩上门,挡住外面的视线之后,贼兮兮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瓷瓶子:“看看,这可是好东西。”
  许恒洲剑眉一挑,拿过小瓷瓶打开,里面是半透明的膏脂,打开瓶盖后有隐隐的幽香传出。
  他心中一动,大概猜到是什么东西了,当即盖上瓶盖,手掌一合,把瓷瓶收进掌心,装进自己口袋。
  “哎哎,你干什么?!”何远峰连忙去抢,“我也没多少了,就给你看看,你怎么还抢啊。”
  许恒洲当然不可能还给他,一脸假笑地道谢:“谢谢何叔,侄子以后有好东西一定孝敬你。”
  何远峰抢不过他,生气地哼了一声,只能装作大度地摆摆手:“算了算了,就当作叔叔的给你们的礼物好了。”
  其实他心里火辣辣的疼,这玩意不好得啊,每次就那么几瓶,他用量又大,现在手上除了给许恒洲的这瓶没用的,只剩半瓶了,再去要,又要看人脸色。
  想到这,何远峰眼珠子一转,瞬间振奋起来,一脸激动地拍了拍许恒洲肩膀:“我跟你说,这玩意儿是真好用,保你用了一次想两次,对……咳咳,向辰身体也好,就是太少,不经用。”
  许恒洲闻弦歌而知雅意,谦虚请教:“那这个是从哪儿来的?我能从谁手上买到?钱不是问题。”
  何远峰语气深沉:“不用钱,自己提供药材就够了,就是医生不太好说话,不过有你和向辰在,应该没问题。”
  许恒洲心中隐隐升起不好的预感,何远峰已经把下面的话说完了:“这药膏是魏医生做的。”
  许恒洲:“……”
  何远峰语重心长:“我把好东西给你分享,你记得要报答我,拿到手的药膏记得分我一半。”


第160章 新生活
  许恒洲当晚就拉向辰试了一番药效,何远峰的话真不是吹的,药效是真好。那个用户体验就不详细说了,反正许恒洲满意的很。
  而且因为隔壁住了其他人,老房子隔音做得不够好,向辰不敢放开声音,所有的呜呜咽咽都憋在喉咙里,偶尔泄出一两声,那个声调,听的许恒洲眼睛都红了。
  用过这个药膏之后,许恒洲更加心动,从事后向辰的反应来看,确实对他身体有好处,既然这样,肯定要想办法再弄一些。
  至于跟魏医生要……那是不可能的,许恒洲觉得,他真开了这个口,魏医生能把腿给打折。
  可惜何远峰那也是真没存货了,许恒洲连哄带骗,得知他也只剩下半瓶,只好自己想办法。
  他来回想了许多遍,怎么跟魏医生说,他能不那么生气。而且魏医生知道了,代表覃老师也知道了,所有农场的长辈都知道了,接下来他面临的,大概是长辈们的谆谆教导,那药膏不说能不能要到手,就算要到了估计都没机会用。
  想来想去都觉得现在说他是死路一条,只看是怎么死的,谁狠心下手。
  向辰难得见他愁眉不展,好奇询问原因,许恒洲把人拉进怀里,郁闷地说了他遇到的问题。
  向辰听完一脸呆滞:“魏爷爷竟然还会做这个?”
  魏医生多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啊,竟然会做这种东西,就好像教古典文学,张口诗闭口词的文青教授,突然开始写粗口小黄文一样让人不敢相信。
  “肯定是何远峰胡搅蛮缠,魏医生迫于无奈。”何远峰和顾云之的屋子收拾好,已经搬回去了,许恒洲趁着人家不在,拼命说何远峰坏话,谁让他竟然像坑自己。
  “对,一定是。”向辰还有些回不过神,为了不让心目中的形象坍塌,向辰果断附和许恒洲的话,把责任都推到何远峰身上。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咱们怎么管魏医生要药膏?”许恒洲长叹口气,“感觉会被打死,他们肯定都觉得是我哄骗了你。”
  向辰偏头闷笑了一会儿,给他出主意:“其实不用说啊,直接说去帮何叔叔拿药就行了。”
  许恒洲瞬间反应过来,抱住向辰猛亲一口:“星星真聪明!”
  对啊,他怎么没想到,真是被绕晕了,何远峰都说了拿到药分他一半,那他就当去替他拿药,剩下的一半就是报酬。
  而且有顾云之在,不用担心何远峰卖了他们,这口黑锅,他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许恒洲上完课就赶去魏医生家,一副匆忙样子,跟魏医生说,何远峰让他帮忙过来拿药。
  魏医生先前还没反应过来,反问什么药。
  许恒洲一脸坦然无辜地说:“何叔说是药膏,我也不太清楚。”
  魏医生脸色一黑,差掉破口大骂,顾忌着许恒洲这个小辈在场,硬生生把骂声憋了回去,没好气道:“让他自己来拿!”
  “何叔说他急用。”许恒洲不着痕迹地黑了何远峰一把:“他说他走不开,让我帮他带过去,本来他是让向辰来的,向辰功课没做完,我就跑一趟了。您可千万别怪他,何叔现在刚接手工作,是挺忙的。”
  魏医生更加生气,工作忙药膏还用的这么快,把他当傻子哄吗?!
  许恒洲眼巴巴等着,魏医生就想,不好为难他这个无辜的后辈,拿出做好的几瓶药给了他。
  第二天,魏医生特意坐车到何远峰家,敲开门,顾云之刚给他倒了杯水,老先生指着何远峰的鼻子已经破口大骂起来:“你还要不要脸了?!让人家小辈替你拿药,向辰才多大你都开得了口,他学习忙你不知道吗?人小许还帮你说好话,你说说你这长辈当的,真是,我都替你丢人!”
  老先生张嘴喷的何远峰回不过神来,好不容易反应过来,顿时明白了,许恒洲那小兔崽子坑他!
  何远峰那个气啊,当时就想揭穿他的阴谋和谎话,刚张开嘴,脚背就被顾云之猛踩一脚,疼他差点跳起来。
  何远峰委屈巴巴地看着自家恋人,顾云之一脸无辜:“不好意思,挪了下脚没注意。”
  “没、没事……”接收到自家恋人威胁的眼神,何远峰只能把所有话都憋了回去,乖乖替许恒洲背了口大黑锅。
  好不容易送走了魏医生,何远峰气势汹汹的要去找许恒洲算账,又被顾云之给拦了下来。顾云之脸皮薄,哪好意思让他去跟许恒洲谈论药膏不够用的事。
  此后何远峰私底下怎么找许恒洲撒气,又被他气得差点打起来暂不用提,总之这件事尘埃落定了。
  许恒洲拿到的那批药膏,省着点够他用不短的一段时间,暂时是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至于以后,再说吧,实在不行还可以抢何远峰的不是。
  一转眼就到了七八年春节,今年的春节,向辰两人,何远峰两人,邓历,都在魏医生和覃老师家过。
  在过去的十来年里,都是他们这些人一起过年,跟一家人也没什么差别了。
  虽然今年缺了人,但是是好事。李老和蒋老都跟家人团聚了,他们家族人多,何远峰他们不想去凑热闹。
  本来写信邀请了宋文彬一家,他却不肯来,怕他们走了农场里的羊没人照看。陈小草倒是说她留下,但是宋文彬怎么可能把她一个小姑娘一个人留在那么荒凉的地方。
  好在宋文彬的调职快有结果了,本来没这么麻烦,李老他们是想给他谋个好位置,而且还有钟萍的职业问题。所以花的时间长了一些,但明年也该有结果了,到时候下一个春节就可以一起过了。
  至于何远峰和顾云之,顾云之家里人重操旧业进的外交部,他的性格不适合跟人打交道做外交工作,偏学术性,所以进了学校。但是他家里人都分散在世界各地,过年都不能回来。
  何远峰是因为当初和顾云之的事,跟家里大闹过一场,几乎断绝关系。现在虽然关系恢复了,他父母也只是接受他不结婚这件事,把顾云之带到他父母面前,难保会受气,何远峰才舍不得。
  邓历不用说了,据许恒洲所知,他回来之后就一直一个人住。听说他老婆儿子找过他,痛哭流涕的那种,邓历根本不认,既然当初是你们主动断绝关系,那我就当自己是个鳏夫,是个孤老,无妻无儿。
  所以过年是一定要叫上他的,一伙人热热闹闹的在魏医生家的小院里吃了一顿团年饭。
  吃过团年饭,向辰和许恒洲,何远峰跟顾云之各回各家,魏医生嘴硬心软,说邓历胡吃海塞要得病,非让他留下喝几副药治治病。
  邓历哪有什么不明白的,他一个人回家,冷锅冷灶的过正月,魏医生这是留他过年。
  反正魏医生家地方大,邓历干脆就住下了,一直住到七八号单位开工才回去。
  中间向辰和许恒洲也偶尔来住两天,帮忙做一些耐放的蒸碗之类的,他们要吃了可以直接上锅蒸一下。
  过来十五元宵节,吃过美味的汤圆,向辰和许恒洲也该回到学校上课了。
  新学期向辰的学习任务更重了,他跟覃老师学了这么多年,大学又系统的学习了一年,在大河村的教学生涯中不乏实践过程,所以基础知识他基本已经掌握,需要学习更深层次的东西。
  好在有覃老师在,不用担心没处学,而且覃老师跟学校其他老师关系也好,向辰自带中老年群体好感度up的buff,教授们都喜欢他,很愿意给他开小班。
  得到众位教授的看重,向辰受宠若惊,更不敢让他们失望。所以这一学期的向辰比第一年更忙,从早到晚,睡觉时间都被无限压缩,很多时候连回家那十多分钟都不想走了,干脆在寝室住下。
  他寝室的床位一直留着在,上一年期中期末特别忙的时候也是住寝室。平时能回家就回家,毕竟自己家肯定比寝室住着舒服。
  这回是没办法了,往床上一躺向辰就能睡着。除非许恒洲去接他,在后座上,向辰靠着他后背都能睡着。
  许恒洲心疼的不行,但是他自己想学,这谁也拦不了,许恒洲也不能拦,只能支持他,想办法做好后勤工作,多给向辰做好吃的补身体,平时也不敢随便闹他。
  不过很快许恒洲也要忙起来了,二月份相关规定出台后,首都作为国家的心脏,是最先接收的这个消息的。
  许恒洲早早看好了地方,买了几个铺面,至于做什么,人生在世,离不开的就是衣食住行。住和行他现在还没办法插手,衣和食却跟人息息相关又比较好入手的。虽然都是小本生意,但可不少挣钱,先做着,给自己积累本钱也好。
  人选问题,许恒洲不打算自己来管,先把李明调了过来。
  李明接到他消息果断把自己的岗位卖了钱,气得他爹妈差点把他打死,拿着那钱,加上他自己攒的一些,许恒洲帮他在首都买了房子,正式落户。
  李明到首都之后,成衣店就归他管,因为提前规划好了的,货源问题,他们很早之前就开始准备了。
  衣服是李明到乡下找老手艺人帮忙做的,有许恒洲和向辰在,不用担心样式问题。他们出布料,人家给他们做一件衣服,拿两块钱手工费,就这还觉得特别划算,一家子嘴闭的严严实实的,生怕让人家知道了没了这个财路。
  攒了大半年,他们的衣服库存充足,成本几块钱的衣服,转手就能卖十几二十几块。


第161章 叫太阳
  除了成衣店,许恒洲还准备开一家小餐馆,餐馆开在一个中学附近,离得不远还有个小学,占着这个地理位置,只要东西干净,味道不错,不怕没生意。
  餐馆里的大师傅是李老介绍来的,姓黄,这位阿姨原先有个儿子,给李老当过勤务兵,后来没了。黄阿姨丈夫死的早,一个人把独子带大,现在儿子也没了,孤苦伶仃的可怜得很。
  黄阿姨做的一手好面食,包饺子包包子蒸馒头花卷拉面条,各有各的味道,都好吃的不得了。原先黄阿姨的儿子回乡探亲的时候,就给战友带过他妈做的包子,就没一个说不好吃的。
  许恒洲发愁找不到可靠的人看店的时候,李老就提起了黄阿姨,她一个人在乡下过得也不好,问问她愿不愿意来。
  黄阿姨一接到李老的信,当下就收拾行李过来了,她先是死了丈夫,后来又死了儿子,乡下人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说她命硬,克死丈夫又克儿子。
  黄阿姨面上没什么,心里却不是不在意,一个人活得没滋没味,有一天算一天的样子。
  接到李老的信,对黄阿姨是个鼓励,她原先老听儿子说起他领导,详细的肯定不能说,黄阿姨只知道李老是个好人,帮了她儿子很多,是他们家的大恩人。既然恩人让她过去做事,她当然是愿意的。
  黄阿姨的户口问题李老顺便也给解决了,许恒洲跟他承诺,只要黄阿姨做得好,以后养老问题他给解决。
  黄阿姨手艺确实好,她来了就没闲着,先包了顿饺子给他们吃,那个馅儿调的,也不知道她怎么弄的,就是香的不得了。向辰连吃了两大碗,都舍不得停嘴。
  许恒洲在铺子附近给黄阿姨租了间屋子,先住着,他手上没有余钱再买房子了。没开业之前,黄阿姨换着花样给他们做吃的,向辰学习忙,她就送到学校去,包的严严实实,送到的时候包子还是热的,人家还以为那是向辰的妈妈。
  第一次黄阿姨去的时候,向辰的同学不知道情况,对着教室喊了一句:“向辰你妈妈找你。”
  当时黄阿姨的眼泪就下来了,吓得向辰的同学手足无措,还是向辰跑出来稳住局面。
  向辰知道,黄阿姨这是想她儿子了,他听李老说过黄阿姨的儿子的事。黄阿姨的儿子当兵的时候年纪还小,离家很早,人没的时候也就跟向辰差不多大。
  打那以后,不知道是向辰自带的好感光环又起了作用,还是黄阿姨的移情,反正对向辰更好了,嘘寒问暖的。向辰是那种人家对他好,他一定要回报的性格,对黄阿姨本来就很尊重,现在更亲近了,双方感情处得更好。
  双方人员到位,货源备足之后,就该开店了。两家店名字一样,都叫阳光,阳光成衣店,阳光小吃铺。
  名字是许恒洲取的,他取这么个普通的名字实属无奈。当初要忙的事太多,快开业了许恒洲才想起来店名还没起,就跟向辰商量。
  向辰跟接了重要任务似的,写了一大堆名字,考虑了两天,才一本正经地跟许恒洲说:“叫太阳吧。”
  许恒洲:“……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向辰便跟他解释:“我的名字加上你的名字,就是恒星,恒星听着太学术化了,不够贴近群众,换一下,恒星就太阳啊!”
  许恒洲实在不能理解向辰的逻辑,他艰难地劝道:“我觉得,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店子,用不着咱们两个的名字,要不换个普通一点儿的吧,上次李明不是说,和顺挺好的,当时不觉得,现在一想,这名字还真不错。”
  “不行,太土了。”向辰拒绝:“而且不是普通的小店子,是你开的第一家店,咱们应该慎重点儿,万一你以后开连锁店了呢?”
  你这么一说,更不想叫太阳了。许恒洲默默腹诽道。
  虽然现在太阳还没被发展出其他含义,但是许恒洲还是非常不愿意叫这个名字,就跟向辰说的一样,虽然他志不在餐饮业和服装业,但万一就开成连锁店了呢。
  最后许恒洲苦口婆心,想尽办法,终于劝说向辰同意把名字改成阳光,对比一下太阳,觉得这个名字真是顺耳又好听,一点儿都不土气呢。
  其实虽然在后世这个名字烂大街了,但是这时候,阳光其实还是个挺洋气的名字,一听就让人心中暖洋洋的。
  定了店名,许恒洲找人做了招牌,又随大流挑了个好日子,他们家两家店铺同时开业了。
  开业那天,引来了许多人围观,国家刚刚开放政策,还有很多人不清楚,甚至有人以为他们投机倒把,会被公安抓走的。
  李明和黄阿姨早就接受过许恒洲培训,摆出一副很专业的姿态。服装店里的衣服款式新颖又好看,围观的群众,尤其是女同志们,各个心动不已。
  小吃店里食物飘香,黄阿姨拿出看家本领,包子蒸了好几锅,还熬了鸡汤,准备下馄饨,馋的围观群众直咽口水。
  可是围观的人再多,没人敢进去,李明还好,黄阿姨心里头直发怯,这么多粮食啊,要是没人来买,可怎么是好哦。
  没人买就算了,一个公安从这里过的时候,甚至有围观群众拉着公安举报,说李明他们投机倒把是犯罪。
  公安哭笑不得,当着众人面解释,国家现在已经允许个体户存在,他们不是投机倒把。
  其实这公安还是许恒洲跟街道的公安局打好了关系,请他们多过来转转,免得有人浑水摸鱼惹事。
  有公安做背书,当即围观群众们顾虑都没了,这个公安巡视的是黄阿姨的铺子,所以小吃店先开了张。
  也不管是不是饭点儿,一大群人瞬间涌了进来,价格早就做了价目表挂在墙上,开始围观的时候已经被人反复讨论过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虽然比国营饭店贵,但是不收粮票,还是挺划算的。
  包子有素包子和肉包子,素包子又包括白菜豆腐的,酸菜粉条的,萝卜豆腐的,肉的就猪肉大葱的,还有韭菜鸡蛋,这个比素包子贵比肉包子便宜。
  都是常吃的味道,自家也是常做的,但是买了一个站在店里先啃一口,立刻感受到和自家做的不同。
  面皮暄软,馅儿料调的刚刚好,就算是素馅儿,吃着也不会没味道,反而香的不得了。肉包子就更不得了了,一口咬开,都能看见四溢的肉汁浸染包子皮,把里层的包子皮染成了肉褐色,那肉也又香又嫩,吃了一口想两口。
  黄阿姨手忙脚乱的收钱,还是许恒洲有先见之明,找了两个小姑娘给李明和黄阿姨打下手,开始黄阿姨还不同意,觉得她一个人忙的过来,多请个人浪费钱,现在才知道许恒洲的做法多么正确了,她们两个都差点忙不过来。
  黄阿姨收钱,小姑娘包了包子递给人家,这是许恒洲交代的,收钱的人不能用拿钱的手再给顾客拿食物,餐饮业别的不说,卫生一定要注意。
  黄阿姨不放心小姑娘收钱,就让她给人拿包子,这边正忙着,那头先买到的已经吃完了,迫不及待的又挤进来买下一个。
  因为素包子最便宜,开始买的都是买素的,等尝着好味道了,各种口味都要,摞起来的五大笼包子,没一会儿就被人抢了个干干净净。
  黄阿姨看着空荡荡的笼屉都懵了,要不是钱在自己腰包里,她都要以为包子是自己消失了,这么多包子呢,咋能卖这么快,她还以为今天都卖不完。
  客人可不会给黄阿姨发呆的时间,一个个挥舞着钞票催黄阿姨,让她再拿些包子出来,黄阿姨原地转了两圈,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给她帮工的小姑娘更是只会缩在后面。
  好在向辰和许恒洲课上完了赶了过来,许恒洲去了李明那边,向辰来找黄阿姨,见到这种情况,当即大声道:“请大家不要挤,包子卖光了,我们店里还有包好的馄饨和饺子,下了就能吃,有需要的可以试一试。”
  有嫌他们家馄饨饺子贵的,向辰就好声好气的解释,他们家馄饨是用鸡汤下的,味道很鲜。饺子分量很足,有自制的蘸料,如果嫌贵,可以先买素的尝尝,这给比荤的便宜,但味道一样好。
  其实就算素饺子,也比包子贵很多,但是客人听他这样一说,好像确实可以尝一尝,当即就有人点单。
  有一个就有两个,向辰来了,黄阿姨就算找到主心骨了,不用说就帮忙去下饺子馄饨。
  从第一碗出锅,闻着鸡汤的鲜香,剩下犹豫的客人纷纷把钱给向辰,在店里找了地方坐下,眼巴巴瞅着在锅灶钱忙碌的黄阿姨,等着自己的那碗。
  帮工的小姑娘就帮着端碗,送到人家桌上,这又跟国营饭店不一样,好些客人受宠若惊的,在国营饭店吃饭要看服务员脸色,哪像这家,小姑娘送到面前,客客气气的,让人舒心的很。
  再尝一尝味道,就跟向辰说的一样,他们家饺子馄饨都特别好吃,馄饨一口一个,吃着就停不下来,明明分量不少,好像没一会儿就吃光了,但是嘴里还依然回味着,很想再吃一碗。
  好在还有馄饨汤,鸡汤做底汤的馄饨汤,鲜香可口,吃完了馄饨慢慢喝汤,好像把最后一点儿余味也送进了嘴里。
  饺子比馄饨敦实,吃起来更实在,一口下去,煮的刚刚好的面皮裹着香喷喷的饺子馅,让人控制不住咀嚼的欲望,吃一个满口喷香。
  黄阿姨自制的蘸料更是备受好评,还有客人吃了来问,蘸料卖不卖,他想带回家拌面条吃。


第162章 卖光啦
  小吃店的忙碌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店里的东西都卖光了,五笼大包子,几百个馄饨饺子,还没到两个小时,卖的一干二净,中间煮馄饨和饺子还花了时间,不然还用不了这么久。
  好多客人买了包子又买馄饨,吃了馄饨还想饺子,但是已经没有了,后面被吸引来的客人更是什么都没买到。
  所有人走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