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县城回八零-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着桌子上这么多钱,李桂香的手都有点哆嗦,不敢相信这些钱真的是自己家在这一个多星期里赚的; 这也太容易了吧?
相对于种地,开杂货铺真的轻松了很多,更别提暗地里还有张文远帮助,这让张老实夫妻俩都产生; 钱咋这么容易赚的错觉来了。
不过他们俩到底是老实人,兴奋了一下,就反应了过来。知道能赚这些钱; 还是靠的是卖那些试卷; 倘若儿子没有拿回试卷回家卖; 他们肯定赚不了这么多钱。
“儿子啊,你认识的那个老师家住在哪里?你告诉我们,我们去谢谢他。要不是他; 我们家哪里能赚这么多钱?回头我和你娘提点礼物去感谢感谢人家。”张老实说。
旁边的李桂香也跟着附和道:“对啊,咱做人要学会感恩,没有人家带着我们,咱家不可能能赚这么多钱?谢谢人家一下也是好的。”说完,就一脸期待的看着张文远。
被这么一问,张文远汗都快下来了,自己哪去找这么一老师啊!自己找自己吗?
勉强的笑了笑,张文远对着张老实夫妻道:“爹,娘,我不是和你们说了吗?那老师就是不想让人发现他卖试卷,才偷偷找我替他卖的,如果你们要是去找他的话,就代表我把他卖试卷的事情说出去了,人家会不高兴的。”
这么一说,张老实夫妻俩也想起来了,儿子确实说过这些话,不由得有些为难。
最后还是李桂香想了个主意,说是他们买点东西,让张文远带过去,也算是他们家的一点心意了。
张文远根本没办法反驳,只能由着他们去,最后李桂香买的东西,又回到了张文远的手上,被他收到空间里去了,等到有机会再拿出来给家里人用。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杂货铺的生意也稳定了下来,一家人计算过,一天下来店里差不多能净赚两块多钱,一个月下来差不多六七十块。扣除房租以及电费还有一家人的吃喝,每月差不多能攒个30块钱左右。
30块钱是不多,但对于张老实夫妻两个来说,他们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就是在县城的双职工家庭,一个月扣除吃喝差不多也就能攒这个数,能跟这样的家庭比,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更何况偶尔还能卖卖试卷,大赚一笔。
开店不久,张文远就正式搬回了家里住。杂货铺距离学校并不远,走路差不多30分钟左右,每天早上张文远都是跑着去的,就当锻炼身体了。
张文远也带着王文和刘强回家做过客,知道他们两个是自己儿子的同学,张老实夫妻俩都很热情,这还是儿子第一次领高中同学回家做客,做饭的时候李桂香麻溜的做了六个菜,这可是过年家里来客人的待遇。
刘强性格比较开朗,不一会儿就跟家里的人混熟了,小弟文安更是跟在他屁股后面强哥,强哥的叫,让他带着玩。
王文则比较腼腆,来到家里叫了一声叔叔婶子后,因为在长辈面前嘴巴不太会说,于是就默默的帮着干活了。做饭的时候,愣是帮着洗菜切菜和烧火,把平时文乐的活都给干了。
而李桂香,因为王文是儿子的同学,本来就自带高光,如今看到他那么勤快,懂事,不由得就更加喜欢了。吃饭的时候一个劲的给王文和刘强他们俩夹菜,仿佛他们俩才是她亲儿子似的,看除了张文远之外的三个小的都不由得撇了嘴。
看到李桂香这么喜欢王文,张文远松了一口气,甭管以后结果怎么样?但是家里人都喜欢他,证明自己的眼光还是好的,以后的阻碍也会少点。
吃完饭,又在家里呆了一会儿,看时候不早,张文远送他们两个回学校。刘强因为和其他同学约好了去打球,就和张文远他们俩先分开了。张文远就只送王文回宿舍。
回去的路上,张文远看着王文因为这段时间长个子而显得短小的衣服,忍不住问他:“你家里现在怎么样?爷爷奶奶身体还好吗?”
王文没有想到张文远问他这个,诧异了一下,不过还是老实回答道:“家里还好,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不过身体还算好。”
说完,语气又高兴的说:“你上次说过之后,我就回村告诉了村长,现在我们村里,每个星期都会往外卖一次猎物,能卖不少的钱,现在家家户户都好过不少。这些都是你的功劳,张文远,谢谢你!”
王文看着张文远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的张文远忍不住脸红发热,不好意思 的往旁边看看,又咳了一声,平复好心情才转过身继续说:“那你家不是没人打猎吗?那你们卖什么?”
听到张文远的话,王文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笑容道:“我们家虽然没有壮劳力去打猎,但我爷爷会编框,手艺特别好,所以我们家卖的是框。”
说完,又一脸神秘的道:“我告诉你啊!我奶奶做酱豆的手艺特别好,有一次我奶奶尝试着拿出一罐子出去卖,竟然有好多人买。所以现在我家里,做着这两样生意,家里情况好了很多。”
听到这里,张文远也替王文高兴,听到王文说他奶奶做酱豆的手艺很好,不由的提议道:“你说你奶奶做的酱豆很好吃,不如你就拿过来一些,放在我家店里买。这样,你家也算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
听见张文远的提议,王文惊讶道:“可以吗?会不会很麻烦?”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说:“算了吧!这样太麻烦了,我爷爷奶奶知道也不会同意的。”
张文远看着他忍不住笑,然后说:“谁说是免费的了?你们可以把酱豆放在我们店里寄卖,到时候卖一斤就给店里算一分寄卖费,这样下来,你们有收入我们也不亏本,两全其美的事情。”
听完张文远的话,王文明显的心动,这样下来奶奶就可以做多一点酱豆拿出来卖了,家里也能多赚一点钱。
看着王文还在低头思考,张文远又加了一把火:“难道你奶奶做的酱豆并不怎么好吃,所以你担心卖不掉吗?”
一听别人说他奶奶做的酱豆不好吃,刚才还表现的安安静静的王文,瞬间变身,语气激动的道:“我没有骗人,我奶奶做的酱豆就是好吃,村里吃过的人都夸,我也特别爱吃,你不信下次我给你带过来,你吃过就知道了!”
看着王文激动的样子,张文远轻笑出声:“那既然这样,你还担心什么?”
王文语塞,这才反应过来,刚才张文远是故意激他的,红了脸,不好意思的说:“那行吧!等我下次回去,就把酱豆带过来。但我也不占你的便宜,该是多少是多少?到时候我会给你家寄卖费的。”
看他这么认真的样子,张文远只能点头答应了,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走吧!我等着你家的酱豆,到时候也好尝一尝你口中特别好吃的酱豆,到底是何种的美味?”
王文知道张文远是在打趣他,不由得白了他一眼,看到也快到宿舍了,就对张文远说:“行了,快到宿舍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你赶紧回去吧!叔叔婶子估计在家等你呢!”说完,就摆了摆手,转身就跑进宿舍楼大门了。
因为自己回家的确有事,张文远也没有推辞,笑着看着王文的背影跑进宿舍楼的大门,才转过身离开。
回到家,时候已经不早了,张老实也已经在店门口等着。
趁着今天是星期天,张文远打算和张老实一起去市里一趟。前些日子进的货,经过这么多天的消耗,已经不多了,所以就想着再去一趟市里,补充一下货源。
两个人向以前一样坐车到市里,然后到了振兴街,里面一如继往的热闹。张老实和张文远先是到了以前买货的那几家店,把自己店里面卖完的东西补充了一下,然后跟老板打了一个招呼,把东西暂时放在店里,就继续逛起来。
上次因为带的钱不多,所以进货的种类也比较少。而这次,因为前阵子卖试卷赚了不少钱,再加上店里卖东西也赚了钱,所以张老实这次就放开了手脚,打算多进一些东西到店里卖。
两个人逛着,张文远就看到一家店里摊子上,竟然卖着电子表。看到电子表,张文远就眼睛一亮。
上次答应文乐和文祥他们俩,给他们买电子表,因为最近事忙,一直抽不出时间来市里,所以就搁置下来,如今看到,当然要买回去。
张文远跟张老实说了一声,就拉着他到了摊子前。
这时候的电子表不像后世一样,轻便而且外观好看。这时候的电子表大多做成蓝色或者黑色,而且比后世的手表要大,看起来并不好看。
但对于这时候的人来说,电子表还是一个稀罕物件。张文远看着摊子上黑色的电子表,问道:“老板,这电子表怎么卖?”
那老板也是个精明的人,看的出来张文远年纪不大,穿的也可以,正是买电子表的主力军,于是就笑得非常热情的说道:“小伙子,你真有眼光,这电子表前两天才刚到货,是从沿海那边刚运过来的,卖的可火了。而且呀,价格也不贵,才四块钱,不仅看时间方便,小伙子你要是买,在同学面前也有面子不是。”
“四块钱??!!!”张文远震惊了,在后世才要两三块钱的电子表,在现在竟然卖这么贵,要知道这时候的四块钱相当于后世的100块左右的购买力了。旁边的张老实也被这个价格镇了一下。
那老板看到张文远俩人震惊的样子,也没有多大惊小怪,因为电子表一出来的时候,就有很多来问价,知道价格之后,也大多露出这样的表情。
那老板面色不变,对着张文远他们俩说道:“这价格卖的真的不贵了,在上海那边都卖到十块以上,你们要是想买,我还搭送两块电子,再是划算不过了。”
张文远有些犹豫,不是犹豫给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买电子表,而是原本自己打算进一批电子表回去卖的,但是一听这么昂贵的价格,就有些担心买回去会卖不掉。
县城的消费水平摆在那里,注定不能卖一些昂贵的东西,要不然可能一个月就只能卖掉一件,这对于他们家杂货铺来说不划算。
犹豫了再三,张文远还是没有进这些电子表,因为不划算。只是自己掏钱买了两只表,打算回去送给文乐和文祥两个,看到卖玩具的,就给小弟文安买了一个小汽车,要不然看到哥哥姐姐有手表,他没有,小家伙就该委屈了!
张老实在旁边看到大儿子买了两只电子表,就知道是给文祥和文乐他们俩买的,上次大儿子答应他们的时候自己就在身边。自己也没见过电子表事啥样,还以为不贵,没想到要四块钱一个,两个就八块钱了,把张老实心疼了的不得了。
心疼归心疼,但到底没说什么。张老实虽然没上过学,但大道理还是知道的,也经常跟家里的孩子说,答应过别人的事情要努力做到,做人要言而有信。所以,对于张文远买这么贵电子表,张老实虽然心疼,但不会阻拦。
逛了一圈,张文远他们打算进一些米面粮油,目前县城里还是出于缺粮食的状态,所以像米面粮油这些,根本就不会愁卖的。
再说了,如今他们一家都住在县城,像是粮食和蔬菜全靠在外面买,与其买外面价格比较贵的粮食,不如自己进一些,这样价格还会便宜一些。
等到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李桂香正站在店门前张望着,看到他们俩回来,就连忙过来帮忙,把货物搬到店内。
忙了一下午,张老实和张文远此时早就饿得不行了,匆匆的吃完李桂香给他们俩留的饭菜,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整理那些进来的货。
因为有新的品种,张文远担心张老实夫妻俩不知道价格,就又重新写了牌子,贴在货物的下面,仔细的告诉了他们价格后,才彻底的歇了下来。
第44章 外甥
这么一歇,张文远倒是想起来; 给弟弟妹妹们买的电子表还没给他们; 于是就把三个小的叫到了跟前。
“喏,这是上次答应给你们的电子表; 一个黑色,一个蓝色,你们看看谁喜欢什么颜色; 就分一下。”张文远打开背包,从里面取出两只表,递给了他们。
闻言,文乐和文祥两人的眼睛刷的一下亮了,等接过大哥手中的电子表之后; 仔细的看了看就迫不及待的戴了上去,然后举着手左看右看都感觉自己老威风了。
等俩人看够了,也兴奋够了,俩人这才想起来; 还没跟大哥道谢呢!对视一眼,这才不好意思的异口同声道:“谢谢大哥!”
在旁边一直等着的小弟文安,看着大哥只给二哥和二姐东西; 没有自己的份; 嘴巴早就撅了起来; 眼里的金豆豆要掉不掉的。
张文远知道,这是把人逗狠了,连忙从包里拿出给小弟买的那个小汽车; 哄道:“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许掉金豆豆啊!快看大哥给小文安买了什么,小汽车哦!快看看喜不喜欢?”
张文远买的这个小汽车是铁制的,样式仿的军用汽车,外表也涂的是军绿色,很是附和当代的审美。张文远一把小汽车拿出来,小文安的委屈立马就止住了,嘴巴张成了O型,接着就尖叫一声:“啊!!是小汽车!!”
看着小弟抱着汽车爱不释手的样子,张文远高兴的笑了。旁边的文乐和文祥也好奇的看着这个家中第一次出现的玩具汽车。
文乐还好,到底是女孩子,对汽车并不多感兴趣,看过之后就继续摆弄自己的手表了。而旁边的文祥,看到小文安把玩具汽车放在床上,推着往前跑,眼睛也亮了,厚着脸皮到小弟的,跟前说道:“弟弟,这小汽车真好看!”
小文安自从看到小汽车,眼睛里就容不下其他了!听到二哥夸自己的小汽车,骄傲的说:“嗯,我的小汽车最好看!”
文祥看着弟弟玩着汽车,眼睛里都发出实质想玩的目光了,可小文安,眼睛一直盯着汽车看,压根不看他,自然发现不了。于是文祥就只好继续厚着脸皮道:“弟弟,我把手表给你玩,你的小汽车借给我玩玩好不好?我保证,玩一会儿就给你!”
听见二哥的话,小文安立马把小汽车抱在了怀里,语气坚定的说:“不行!”
见势不行,文祥又开启了软缠模式,“弟弟,我可爱的弟弟,我就知道我弟弟最可爱了,也特别大方!你就借我玩一玩嘛,我把电子表也给你玩,好不好?”
小文安一开始还不同意,可挡不住他二哥脸皮实在厚,没一会儿就被缠的不耐烦了,答应给他玩一会儿。
张文远好笑的看着他们俩折腾,实在没想到小汽车这么受欢迎。
等到第二天,小文安抱着这个小汽车出去和小伙伴们玩,那可不得了了。那群小孩哪里见过这样的玩具,还是解放军开的车的样式,只把那群小孩看的目不转睛。
如今的这时候,当兵热还没过去,人们都崇拜军人,这群小孩子玩游戏大多也都是玩打鬼子,游击战,当八路军这类,对于当军人崇拜的不得了。十个有九个都说长大后要当兵的。
看到小文安手中的小汽车,那是眼睛都挪不动了。所以,当天小文安从外面回来,后面就跟了一大串跟他差不多大的小萝卜头们,小文安抱着小汽车走在前面,神气的不得了。
就像老大一样,派头十足的说:“喜娃子,你先玩,玩好了给大头。说好了只能玩十下,不能多玩!”
“啊!喜娃子你多玩了一下,该我了。”
最后这群小娃子,是被家长们拎着耳朵回去的,走的时候一边被拎着耳朵,一边还不忘回过头来很小文安说:“张文安,明天我再来找你玩!”看的张文远一家好笑不已。
看到小弟的玩具这么受欢迎,张文远就琢磨开了,下次进货就进一些小孩子的玩具吧!古今往来,人们不都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容易挣吗?虽然现在人们生活不富裕,但疼小孩的心是不变的,小孩子要是软磨硬缠,估计没几个家长抵挡的住。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逐渐凉了起来,张文远一家也穿上了厚的外套。王文奶奶做的酱豆也摆在张文远家的店里。放酱豆的是个不大不小的缸子,有人买就用勺子挖一些就行。
一开始卖的时候,李桂香还担心会卖不出去。因为酱豆家家户户都会做,冬天没有蔬菜,人们都会做点酱豆或者腌点蒜,好歹冬天嘴里有个味。所以,因为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就担心别人不会买。
但是当一家人尝到王文奶奶做的酱豆后,那些顾虑一下子就被消除了。实在是太好吃了,当即李桂香就自掏腰包买了一些,放在自家的罐子里,早中晚都可以就着窝头和面条吃。
而附近的居民,一开始的确没人买这各家各户都有酱豆,但有一次来张文远家串门,尝到后,当即就买了一些回家,不久就又买了一些,说是家里的大人孩子都爱吃,自己家的酱豆没有这做的香。
就这样,十传十,百传百,酱豆在张文远家店里变得火热了起来,尝过的都说好吃。有人尝试过用同样的东西来做酱豆,但做出的味道就是不一样,没有王文奶奶做出的酱豆的这个味,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
所以,在张家杂货铺店里,经常就可以看到,有半大的小孩或者妇女捧着碗和罐子到店里,打上一些酱豆回家。也可以看到,巷子里有不少孩子手里拿着窝头,里面夹着酱豆,孩子吃的喷香。
生意好,酱豆自然消耗的很快,差不多一个星期一罐。一罐差不多20斤,一斤一毛五分钱,一罐就是三块钱,扣除给张文远店里的寄卖费,王文家卖一罐酱豆能赚两块多,将近三块钱。一个月那就是将近12块钱。
得知这个数目,王文高兴坏了。回去告诉家里人,王文的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都很高兴。
王文的奶奶抹着眼泪,拉着王文的手,一个劲的说道:“小文啊,咱这是遇到了贵人啊!你可得好好感谢人家,咱家有了这个收入,以后你上学咱家也不用那么愁了,你这同学是在帮我们家啊!!”
看着爷爷奶奶花白的头发,王文的眼睛也是通红,语气哽咽的说:“爷爷,奶奶,我会好好谢谢人家的,我也会好好上学,以后挣了钱,就买上一个大房子,让您俩以后享福!”
看着最疼爱的大孙子,说以后要孝敬他们,老两口心知自己可能活不到那个时候了,嘴里还是说道:“好,好!我们等着大孙子考上大学,以后孝敬我们!”
王文家里这边温情脉脉,张文远家里也出了一件喜事,那就是大姐张文兰前两天生了,生了一个五斤六两的大胖小子,这是今天大姐村里的人上县城,特意给捎来的口信。
得知这个消息,一家人都很高兴,文祥和文安直嚷嚷着自己当舅舅了,要去看外甥,被李桂香一巴掌拍回去,该上学的上学,该玩的玩去了。
闺女生孩子,当爹娘的怎么也得去瞧瞧。得到消息后,李桂香当即决定现在就去看大女儿,于是从店里拿上一篮子鸡蛋,两斤红糖,五斤大米,五斤白面,还有早就给小孩做好的衣服帽子等。
要不是李桂香一个人实在拿不下那么多东西,估计店里的好东西她都想拿一些给闺女送去。
张文远他们看到,也都没有意见。不说大姐把他们从小带到大,姐弟,姐妹几个的感情本来就好,就说她本身就是爹娘的女儿,虽说嫁了人,但在张文远一家人的心中,她永远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吃些东西怎么了?
李桂香背着这些东西,坐着女儿村里人的牛车就走了,留下张老实看着店里。
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张文远他们几个都知道,爹其实也想去的,但被娘一个眼神就决定是他留下看店了,此时此刻,心里别提多郁闷了。看着爹在店里坐不住的乱晃悠,张文远他们几个都偷偷的笑了,爹还是一如既往的怕娘。
那边的李桂香,坐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牛车才赶到女儿家,拎着那么重的东西,也不觉得累。和亲家稍微寒暄了几句,就迫不及待的到了女儿的屋,看着女儿面色还好,大外孙在一旁睡得香甜,才放下了提了一路的心。
看到李桂香进来,张文兰立刻惊喜的叫到:“娘,你怎么这么快就到了,不是上午才捎的口信吗?”一边说着,一边挣扎着要坐起来。
“快别起来,躺下,躺下。坐起来干什么,躺着就行。”看到女儿要坐起来,李桂香连忙把东西往旁边一放,就伸手按住女儿道。
用手点了点女儿的额头,“你啊,要生的时候咋不让人来告诉一声,你这是头一胎,生产慢,告诉一声我和你爹也能赶过来。”
大姐笑了笑,脸上还带着生产完的苍白,说道:“当时太匆忙了,一时间都忘了。生这小子比较轻松,时间也不长,晚上开始痛的,后半夜就生了,婆婆说比她生孩子他爹的时候快多了。”
听到这里,李桂香松了一口气,闺女没遭多少罪,没有比她这个当娘的开心了。
“那可真好,当年我生你的时候,可是疼了一天一夜才把你生下来的。”
说到孩子,李桂香这才仔细打量这个外孙,看他小脸嫩白的模样,一颗心都化了,笑着说:“这小子长的像你,和你刚出生的时候一模一样。看样子你怀孕的时候养的也好,这小子才能这么白嫩。”摸了摸娃娃的小脸,李桂香笑着说道。
看着亲娘怀里的儿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