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县城回八零-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亲娘怀里的儿子,张文兰眼睛了满是母性的温柔,也笑着说:“生孩子之前我还一直担心,如果是女娃怎么办?你也知道我婆婆,重男轻女的厉害,我怀孕的时候那是天天在我跟前,看着我的肚子叫大孙子。我和孩子他爹倒是觉得头一胎是男是女都好,但就怕婆婆对孩子不好。谁知这孩子也是有福的,是个男孩,我也就放心了!”
李桂香听女儿这么一说,立马眉毛一横,生气的说:“男孩,女孩不都一样,她马大脚要是不想养,我们张家替她养!”李桂香说的这话硬气,这也是这段日子家里情况变得好而给她的底气。
听见这话,张文兰有些感动,不过还是笑着说:“娘你不知道,当知道是男孩的时候,我在屋里面都能听见我婆婆高兴的笑声,直说王家有后了!还大方的给了接生婆十个鸡蛋,又给我煮了五个红糖鸡蛋,说是吃好点,早点有奶给她大孙子吃。”
“好好好!只要你在婆家过的好,你爹和你娘我还有你弟弟妹妹们就放心了。”李桂香拍着女儿的手道。
母女俩这边说着体己话,那边张文兰的婆婆马大脚正看着李桂香带来的那些东西。
马大脚因为脚大,所以外号就叫大脚。嫁到王家村后,跟孩子他爹一辈子生了四个孩子,前面仨都是女儿,到第四个才是儿子。夫妻俩都是重男轻女的人,对待唯一的儿子那是宝贝的不行,对其他三个女儿,虽说也没有动辄打骂或者不当人看,但也是一般。
还好王喜贵不知道随了谁的性子,从小到大性格老实到不行,对待三个姐姐也很好,没有被养歪掉。所以那时候,张老实夫妻俩才同意把大女儿嫁给他。
事实证明,张文兰没有嫁错,结婚后王贵喜对张文兰是一心一意,有什么好的东西除了给爹娘一份,剩下的都给张文兰。
而马大脚,虽然一开始不满意自己的儿子对儿媳妇这么好,但不久后张文兰就怀孕了,想到儿媳妇肚子里可能有自己的大孙子木……木……整……理……,不仅对夫妻俩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而想方设法的给张文兰补身子,到时候好给她生一个大胖小子。
“乖乖,亲家这是发了啊!这雪白的大米和精面粉都舍得给,还有这鸡蛋,恐怕得有二三十个吧!”
“呦,这还有红糖,怕不是得有两三斤,亲家还真舍得!”马大脚一边翻看着李桂香带来的东西,一边咋舌道。
想到从儿媳妇口中得来的消息,说是如今亲家一家都在县城开店,几个弟妹也都到县城上学了。
原本自己还不信,以为是儿媳妇故意夸大,没想到居然是真的。亲家这次能这么大手笔,估计在县城是赚了不少钱。那自己以后对儿媳妇可得更好点了,说不准以后亲家还能帮帮自己家,提拔提拔喜贵,那自家的日子也能过的红红火火!
这样想着,马大脚的嘴巴咧的更大了,高声叫到:“喜贵!喜贵!去杀一只老母鸡,亲家来了,咱可得好好招待着。”
王喜贵正在厨房里给儿子媳妇熬米汤,媳妇刚生完孩子还没有奶水,自己就从邻居家借了点大米过来,大米养人,到时候米油给儿子吃,大米留给媳妇,给媳妇好好补补身子。
王喜贵还正烧着火,就听见自己老娘的吆喝,他老实性子也没想这么多,立即就答应了一声,添了一把柴火到锅底下,就起身到了鸡窝那里,找了一个最肥的老母鸡,一把抓住提了出来。
看到儿子捉出来的是家里最肥,下蛋最多的那只老母鸡,把马大脚心疼的嘴都抽了。可是想到亲家就在屋里,自己也不好开口叫儿子重新换一只鸡,只能安慰自己,亲家拿的东西更多,自家赚了,心才没那么疼!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清明放假,估计很多小天使们都回家扫墓了吧,顺带踏青!嘻嘻~
啊啊啊啊啊!特别羡慕,作者的清明没有假期,明天继续苦逼的上班去。好忧伤~只能看着朋友圈发的各种图片,蓝瘦香菇!!!!
最后感谢读者“楚乔,爱你所乔”;灌溉营养液 +1 2019…04…05 01:01:02
第45章 两年
李桂香拿出自己给外孙做的小衣服和帽子,“当初知道你怀孕后; 我就开始准备这些衣裳了; 到今天可终于派上了用场。我大外孙穿上肯定好看!”
张文兰摸着亲娘给儿子做的衣服,高兴的道:“娘; 这衣裳可真好看,还软和,小孩子穿着肯定舒服。”
“这一件是我一开始做的; 那时候咱家条件还不好,买不起多么好的布料。后来咱家搬去县城后,开了店赚了钱,娘就想着买点好的料子给孩子做衣服,这后面两件; 是我后来做的,到时候给孩子贴身穿,不会磨破孩子的皮肤。”李桂香指着衣服,对女儿交代道。
摸着这些衣裳; 张文兰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多么幸福。
在娘家的时候,虽然自己是女儿,但爹娘也是疼爱的; 弟弟妹妹们对自己也是爱重。虽然自己后来没有继续上学; 但那是自己愿意的。倘若那时候自己想继续上; 想必爹娘也会继续供应自己。
后来到了婆家,自己男人更是对自己一心一意,婆婆虽然说重男轻女; 但自己男人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偏心也是偏自己的男人,自己没什么好计较的。更何况自己不久后就有了身孕,婆婆更是在家供着自己。
自己生的孩子,不仅有亲奶奶疼,还有外婆疼爱,刚出生就有好几件新衣裳,村里的哪个小孩能这样?张文兰是知道好歹的人,也很容易满足,清楚自己现在的生活是真的很好了。只要自己以后努力,争取把这个家过得红红火火,那也就行了!
后来李桂香提出想留下来伺候女儿坐月子,被张文兰拒绝了。张文兰拉着李桂香的手,笑着说:“娘,真的不用,您就放心吧,我婆婆伺候我坐月子保准比谁都上心,毕竟他大孙子的口粮还在我这呢!”
“我知道家里肯定忙,只留我爹一个人在店里肯定不行,更何况阿远文祥文乐他们还都在上学,肯定得您照顾着。我这儿,您就放心吧!大不了过一阵子,您再来看看我,行不?”
大女儿都这么说了,李桂香也确实不放心店里和几个孩子,看到女儿的婆婆对女儿和外孙也确实上心,女婿对女儿也好,也就答应回去了。
不过临走的时候,还是掏了十块钱给女儿,笑着说:“女人的月子可得好好做,要不然容易落下病根,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这点钱给你,得空让女婿给你买点好的补补,可千万别急着下床出门,地里的活啥时候都能干,可一但亏了身子那就难补回来了。”
张文兰手里握着亲娘给的钱,这下子眼泪真的忍不住了,忍不住握着李桂香的手叫道:“娘!”
看到女儿哭了,李桂香急了,“坐月子期间可不许哭,要不然对身体不好。”等到女儿止住眼泪,才拍了拍女孩的手道:“那娘就先回去了,等过阵子我和你爹就都来看你,你好好顾着自己的身子,有什么事情,你就打发人或者让女婿去县城说一声。”
看到女儿低声答应,李桂香才不舍的在亲家和女婿的挽留声中离开。
过了十几天,张文远和文乐文祥他们都放了假,张老实就关了一天的店门,一家人去了王家村,看一看自己的女儿/大姐和外孙/外甥。
刚出生的小孩子,本来就一天一个样,等到张文远他们去看的时候,小娃娃身上早就退了黄疸,变得白白嫩嫩的,可爱的不行。
张文远他们几个一见到小外甥,就喜欢上了,你抱一会儿,我抱一会儿争个不停。只有小文安年龄太小,没有力气,大家都不敢给他抱,他就一个劲的在旁边做鬼脸,逗小娃娃笑。看到小外甥被逗笑了,就兴奋的不行。
这次来,张文远他们还特地带来了麦乳精和葛根粉,给小娃娃喝的。
这年头生的孩子,营养都不太够,张文远担心小外甥会营养不良,就特地从空间里把那些进口的,口碑比较好的给新生儿喝的奶粉拿了出来,倒入麦乳精的罐子里,对外就说是上海那边新生产的麦乳精。
虽然说这时候的麦乳精营养也很好,但适用的范围太广泛,无论是刚出生的还是一两岁大的,几乎都可以吃麦乳精。
虽然张文远没有养过孩子,但也知道,小孩子还是吃适用自己年龄的奶粉比较好。
也好家里人从来没有买过麦乳精这类东西,村里人家根本就是买不起,拿出来才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大姐的婆婆看着儿媳妇娘家拿来的麦乳精等一些东西,那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对张文远一家更加热情的不得了,弄得张文远他们一家都有些不适应了。
张文远一家人在大姐家吃了中午饭,又说了一会话,逗弄逗弄小娃娃,看时候不早了,就告辞离开了。
他们这次来主要是看着大姐和小娃娃怎么样?看到张文兰面色不错,月子做的也挺好,小娃娃长的白白胖胖的,一家人才真正的放下了心。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两年就过去了,到了1981年的春天。而张文远和王文他们,也都已经变成了高三的学生。
张家杂货铺在这两年生意一直很稳定,不仅把附近的居民发展成了长期客户,还因为价格公道,东西的质量好,所以连县城里其他地方的居民也爱到店里买东西。
因为张文远的缘故,云里县第一中学的学生,也喜欢到张家杂货铺买东西。
因为这里不仅可以买到很多好的复习资料,还可以买到外边最新的,比较时髦的一些东西。所以,张家杂货铺经过两年的发展,俨然变成了一个小型超市,生意很是红火。
两年的时间,文乐已经升上了初中,正式成了一个初中生。文祥也上了四年级,连小弟文安也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虽然两人还是喜欢打闹。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是张老实夫妻。
经过两年的锻炼,不间断的和别人打交道,原本两个不善言辞的两人,如今也已经变得能说会道了起来,店里根本不用张文远再费心,张老实夫妻俩就已经能完全搞定了。
两年的时间,张文远表面上按部就班的学习,暗地里则做着自己的事情。
在这两年里,张文远通过寄信的方式,把自己在空间里面搜刮到的,对国家有用的信息传达到一些有关部门。
比如说,国家如今的炼钢技术不成熟,那自己就把后世比现在的炼钢技术先进的技术整理下来,邮寄过去。
国家如今的制药技术不行,那自己就把后世已经研发成功的药物,分子式以及成分写下来,邮寄到国家的医药局。
当然,很多真正有用的东西,张文远是不可能从空间电脑里和图书上找到的,那些核心技术都是被当成绝密档案被保存着,普通人根本就接触不到。
但是在后世,普通人接触到的一些信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那些技术也是先进的。对于张文远来说,只要对国家有用,那自己就没有白忙活。
寄信的时候张文远当然用的不是真名,地址也是错误的,为了防止被追查到字迹,所有的字都是用空间里的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用的纸也是市面上最普通的纸。
每次寄信,张文远都会坐车到不同的地方,两年间,张文远都记不清楚自己做了多少回车,手里的邮票都攒了一大堆了。
当然,做这些事情,张文远也从来没有想得到什么好处,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祖国能够变得强大,变得富强。让此时被各个国家技术封锁的祖国,能够多一些筹码,多一些喘息之地。
上辈子张文远在浏览新闻或者贴吧的时候,就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说是上世纪自从新中国刚成立后,各国就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禁止往中国输送高科技装备以及技术,阻止中国发展起来。
而国家为了发展,那是有无数的人在呕心沥血,最后不知国家付出了多少的代价,才让祖国变得那么富饶,在国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每看到这,张文远的心中就会燃起一把火,既为现在的祖国骄傲,也为以前国家的遭遇而感到痛心和愤怒。
而如今,张文远回到了这个年代,即使历史变得不一样,但在张文远的心中,国家还是这个国家。他一如既往的爱着这个祖国,这个有5000年历史的国家。
所以,倘若自己有能力,还不想办法为祖国出一份力,张文远都感觉自己愧对于穿越的这一辈子。
张文远相信,任何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从后世穿越到现在,都不会对国家目前的现状感到无动于衷。
张文远上辈子长在五星红旗下,学在国家的教育中,小学上的第一节 语文课,就是学会认识中国二子。无论过了多少年,活了多少岁,张文远都可以说出这四个大字——我爱中国!
除此之外,张文远也向教育出版社投稿。利用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编写一些数学题集,数学复习资料等等,投给教育出版社。
事情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投稿也曾被打回来几次,但坚持下来,后来大部分都被采纳了,邮寄回来不少的稿费。
一直到临近高考,张文远才停止了暗地里做的这些事情,开始一心备战高考。
“刚才那道题是怎么做的?老师讲过我又给忘了。完了完了,昨天老师布置的题目我还没写完啊!”
“嘿,张文远,把你的作业借给我看一下,我们对对答案。”
临近高考,各个教室里每天都是这样的声音,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工工整整的写着六十五天这个数字,让每个高三的学生看到,都油然而生出一股压力。
班级里的气氛明显紧张起来,连带着张文远都变得忙碌起来。
不仅自己要上课,查缺补漏,还要给同学们讲题。要不然到了下课时间,张文远桌子前真的会围着一大帮的人,教室门都甭想出去。
王文这段时间也挺紧张,一有空就拉着张文远一起学习,不仅要把老师讲的内容搞懂,还要回顾以前学的,防止遗忘,那真的忙到连吃饭都要背英语单词的地步。
张文远看他这么努力,高考又近在咫尺,也不好劝他休息,只能经常从家里或者从空间里带来一些吃的给他,好歹补补身子,别因为高强度的学习把身子累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46章 专业
两年的时间,因为伙食跟得上去; 又加上经常锻炼; 张文远的身高终于突破了175的大关,朝着一米八迈进。
而王文; 也因为家庭条件变好不少,吃用不那么拮据了,到如今不再是一副瘦瘦小小的模样; 身高也长到了一米七,脸颊上和身上都有了肉,模样长开了,配上大大的眼睛,白了不少的皮肤; 成绩好再加上好脾气的性格,在学校里面还是很受欢迎的。
张文远,王文,刘强三个人上了高三后; 偶尔聊天,就开始聊起了彼此想要报考的专业了。
凭借着张文元和王文的成绩,上大学是铁板定钉的事了。而刘强; 这两年因为有张文远和王文带着; 成绩提高了不少; 在班级里面也能占个前十名。所以,三个人提前想好大学报考的专业,并不是空想。
刘强早就想好了; 他说他想要当公安,到时候如果分数达到了就报考公安大学。
张文远倒是觉得这份职业挺适合他,刘强的性格本来就十分开朗,平时挺爱帮助人,从原主生病时,他热心照顾就可以看出,以后当公安也真的挺好的。
张文远自己也想好了自己要报考的专业,那就是建筑设计专业。上辈子自己就对这个行业挺感兴趣,后来因为父母的影响以及自己也的确喜欢当老师,就遗憾的放弃了这个选择。
如今重新活了一辈子,上辈子也圆了当老师的梦想,这辈子不如就重新换一条路走,感受感受人生中不一样的风景。
三人中,王文是最出乎意料的,他选择的是当医生。当知道这个答案的时候,张文远真的很惊讶。原本以为以王文的性格会选择当老师之类的行业,没想到他居然会选择工作辛苦,又需要动刀子的医生行业。
“当医生很辛苦的!以后工作熬夜加班是常事,而且还需要给病人动手术,你确定真的选择这个行业?”张文远问。
谁知道王文的决心非常坚定,听见张文远的话后,连犹豫都没有就直接点头。
“你为什么想要当医生啊?”张文远是实在好奇,因为王文的这个选择完全出乎张文远的意料。
王文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始说道:“我没给你说过我爹娘的事吧?”张文远摇了摇头,还真没听过王文主动说过他父母的事情,自己只知道王文的爹娘很早就去世了,具体的原因,自己是不知道的。
王文脸上露出一抹悲伤的笑容,缓缓的道:“我爹娘都是在我还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爹是因为冬天家里没粮食了,为了给一家老小找些吃的,就去了深山。”
“那深山我们村里人是轻易不进去的,因为里面有比较大的野兽,去也是村里人组队,拿着□□进去,就这样也会有人经常受伤。”
“爹为了给家里找吃的,就瞒着我们,就带着家里的一把斧头自己上了山。到了晚上,我们发现爹一直没回来,就感觉不对劲了。那时候我还小,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知道娘和爷爷奶奶都很着急,跑遍了村子,一家一户的问有没有见过我爹。结果显而易见,所有人都说没见过。”
“那时候我娘已经怀孕八个月了,因为着急就摔了一跤,当时肚子就痛了起来。一家人也顾不得找我爹了,连忙找了村里的接生婆来给娘接生。”
“娘痛了一天一夜才生下我妹妹,但也因为痛了太久,最后大出血,村里的大夫根本止不住血。娘最终没撑到到县城的医院就去了。”说到这里,王文的声音都有些哽咽了,听着就能感觉到他的悲伤。
张文远心疼的揽住他,把他的头按进了自己的怀里,一只手拍着他的背,无声的安慰。
过了一会儿,王文才平复好情绪,继续说道:“娘死了之后,我们一家又要办丧事,也要照顾小孩子,根本分不出精力来找爹。最后还是村里组成了一队人,帮我们上山去找我爹。”
“后来足足找了一天一夜,才在大山深处找到了,那时候我爹已经奄奄一息了,而旁边躺着两具狼的尸体。”
“村里给叔叔伯伯们连忙把我爹抬了回来,可是我爹伤的实在是太重了,后来我才知道,我爹的肋骨和小腿全都骨折,被狼咬伤的伤口不停的流血,时间又耽搁这么久,失血过多。回到家之后,没挺过一天就去了。”
说着这话的王文语调很平静,听声音完全看不出来悲伤的样子,但只有张文远看见,眼泪不停的从王文的眼睛里滴落下来。
张文远真的很心疼,连忙拍着他的肩膀道:“不说了,我们不说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们不难过哈~”
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你看,现在爷爷奶奶的身体现在也很好,你弟弟妹妹也在上学,而你马上也要考上大学了,以后还是一个伟大的医生,如果你爹娘知道的话,一定会替你们而感到高兴的,怎么不伤心了好不好?”
也许是真的被张文远说的话安慰到了,王文止住了泪,看着张文远笑了笑说:“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了,对于爹娘的死我们也早就已经习惯了。刚才只是想起以前的事,以及这么多年家里面的困难,有些控制不住而已。”
王文深吸了一口气,抬头看着远处的天空。此时的天上,晴空万里,蔚蓝如洗,看着让人的心情都放松不少。
转过身对张文远笑道:“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想着,我长大后要当一名医术很厉害的大夫,把很多人的病治好。这样,有些孩子的父亲就不会死,有些孩子的母亲也能活的好好的,那他们还是幸福的一家!”
“张文远,你说,我的这个梦想好不好?”王文看着张文远,突然笑着问道。
张文远微愣,看着王文脸上灿烂的笑容,紧接着也笑了,温柔的看着眼前的这个仿佛发光的少年,点头道:“真的是,不错的梦想!”
从那以后,两人之间仿佛有了默契,少年每天拼命的学习和复习,而张文远除了辅导少年一些功课,也开始在空间里寻找一些建筑方面的书籍翻阅。
即使每天两人除了学习上的交流,根本没有其他多余的对话,但两人都感觉相处的特别舒服。有时候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能够读懂彼此,默契感那是与日俱增。
忙忙碌碌的日子如流星般划过,天气也越来越热了,这天,张文远晚上放学回家吃饭。
“文祥,去把这条鱼给你姐家送去,这鱼看着新鲜,让你姐给宝娃炖个鱼汤补补身子。前些日子宝娃发烧,可遭了大罪了,那小脸都瘦了一圈。”院子里李桂香拎着一条鱼冲着文祥说道。
想着外孙原本白胖的小脸因为生病瘦了一大圈,李桂香心疼的不得了,又连忙转身从厨房里拿了一篮子鸡蛋,说道:“把这篮子鸡蛋也给你姐带去,让她每天给宝娃炖一碗蛋羹吃,把掉下的肉补回来。”
“哦!”文祥应了一声,接过娘手里递来的鱼和鸡蛋,一下子就窜了出去,惹得李桂香在后面大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