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县城回八零-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文祥应了一声,接过娘手里递来的鱼和鸡蛋,一下子就窜了出去,惹得李桂香在后面大叫:“臭小子!你慢点,别把鸡蛋给磕破了。”
张文远听着娘中气十足的声音,笑着说道:“娘,你放心吧!文祥做事还是有分寸的。对了,宝娃怎么样了?前两天听说都到医院去挂水了。”
听见大儿子的问话,李桂香才把注意力转了回来,高兴地笑着说:“好了好了,去医院挂了两天水,那烧就退了。今天听你姐说,如今宝娃能吃也能喝。我看着,除了脸瘦了一圈,精神头山興也好了。”
“那感情好,小孩子本来就一不注意就容易生病,更何况如今大姐一家本来就忙。您要是有空,就把宝娃接过来住两天,多给他补补。”张文远听说外甥生病后,也很心疼。如今听说已经好转,就松了一口气,接着对李桂香提议道。
“这不用你费心,我都知道的。可如今宝娃刚病好,你大姐一家如今这段时间可把他当做眼珠子看着,这时候接过来不合适。等过一阵子,宝娃完全好了,再把他接过来不迟。”李桂香笑着对张文远说道。
“那行,您和爹看着安排。”张文远也点头道。
去年的时候,因为张文远一家的劝说,大姐一家也搬来县城了。也同样做生意,只不过做的是小吃的生意。
大姐家人少,加上公公婆婆也就一家五口人,在县城里租个院子,也和张文远家一样,院子里面住人,门店里面卖饭,在门口外面摆摊卖火锅串串,一个月下来,除去一家人嚼用,也能攒个不少钱。
大姐的公公婆婆年纪都不大,也都很能干,帮着大姐做饭收钱带孩子都没问题。
至于对于赚的钱归谁,也都没啥矛盾,反正大姐的公公婆婆就王喜贵一个儿子,赚的钱除了给他,还能给谁?而王喜贵的钱,那当然就是大姐的钱了。
卖火锅串串的主意,当然是张文远出的。张文远先是从空间里找出视频教程,自己先学会,然后再交给大姐和大姐夫。
一开始大家伙儿都没见过这个吃法,对于用它做生意都存有疑虑。等到张文远把火锅串串做了出来,大家伙儿尝过味道之后,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大姐张文兰和大姐夫都知道这是张文远在帮他们家,一个个都学的很认真,不仅把各种配料,做法都学会了,还根据这地方人的口味做出了改良,。
张文远尝过之后,立刻就竖了个大拇指,真的好吃的不少,看不出来大姐和大姐夫还真有这方面的天赋。
火锅串串有荤有素,有白汤和红汤。红汤鲜辣入味,白汤也是鲜香之极。而素菜和荤菜完全吸收了汤里的鲜味,吃起来真的特别美味。
一开始还担心卖不出去的众位,看着自从有了第一位客人,接着就有两个,三个客人过来买。十传十,百传百,火锅串串在整个县城里真的爆红了一段日子。
后来时间久了,买串串的客人逐渐回落,但一天下来也能挣个几块钱,一个月下来也能挣□□十块。虽然很辛苦,但是大姐一家看着面前的一堆钱,那是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大姐家开的店距离张家杂货铺并不远,所以两家的来往真的特别密切。有时候店里有点忙,李桂香来不及做饭,文祥他们三个就会到大姐家去吃饭。
而大姐的公公婆婆,对于儿媳妇的一家人如今的态度也特别好,他们知道自家能有今天都是靠儿媳妇的娘家人,平时对大姐也都很尊重。更何况他们如今还有了宝贝孙子,那更是有孙万事足。
再加上,亲家一家对于自己家里的宝贝孙子有多疼,他们是知道的,平时衣服鞋子没少给,更何况还三天两头的送鸡鱼肉蛋过来,投桃报李之下,只要张文远他们几个过去,那真的是好好的招待了。
宝娃按虚岁算都算三岁了,长的白白胖胖的,小胳膊小腿的特别可爱。对于张文远他们也特别的粘,最喜欢的就是跟在小舅舅屁股后面,让小舅舅带着玩。
有时候在外婆外公家住久了,他爷爷奶奶要接他回去,都哭闹的不肯回去,只嚷嚷着要舅舅,要小姨,把他爷爷奶奶和爹娘看着都酸死了。
怎么在家的时候,都没有这样对他们过。气的大姐故意对他说:“行行行,你不回去,那我们可就走啦!我们就把你送给你舅舅小姨了。”说着就假装往外面走。
本来大家还以为宝娃会哭闹,谁知道人家一看爹娘走了,就高兴的对张文远他们说:“舅舅,我们可以一起玩了吗?”把没走远的大姐气了个仰倒。
文祥他们几个连忙安慰大姐:“大姐,我们是宝娃的舅舅,宝娃喜欢我们是应该的啊!”
“不喜欢你们,肯定是你们平时对他太严格,所以他才喜欢我们不喜欢你,你以后对他好一点就行了!”
听完文祥的话,大姐不禁没感觉自己被安慰到,反而感觉自己更加生气了。听自己弟弟这话说的,宝娃不跟自己走,是自己对他不好?
难道她张文兰会对这个自己十月怀胎,费尽千辛万苦生下的亲生儿子不好吗?
大姐直接就气乐了,然后转身就走,索性不管了,他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吧,就看他什么时候想回家!
张文远哭笑不得看着大姐离开的背影,然后低头看着坐在一边和文安玩的高兴的宝娃,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
第47章 高考
越靠近六月,天气也就越热。中午的县城; 太阳火辣辣的; 除了不怕热的小娃子还在街道上跑来跑去,其余的人都躲在家中或者是树下的阴凉处; 享受着最后一丝清凉。
张文远家店门口,大树下阴凉处坐着几个大爷在下围棋。旁边几个小娃娃在一旁跑跑跳跳,不时的望着店里的一个白色泡沫箱流口水。
因为天气炎热; 各种饮料汽水以及冰棍雪糕都畅销了起来。能在炎热的夏天,浑身大汗的时候咬上一口冰棍或者喝上一口凉汽水,那真是透心凉,爽飞天际!
张家杂货铺里也新进了各种饮料汽水以及冰柜雪糕,引得附近的小娃娃们一有空就往店这边跑。
也不知道他们的小脑瓜里到底想些什么?他们都没有钱买; 但是他们宁愿看着别人吃着香甜的雪糕,在旁边吞着口水,也不愿意跑到别的地方玩。
有些在家里受宠的,就对父母撒泼打滚要个两分钱; 来店里买一根冰棍,在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目光中,然后得意的嗦着冰棍吃。
至于有些小朋友有样学样; 也回去撒泼打滚要买冰棍; 那不好意思; 父母心情好可能就说一句不要烦我,那要心情不好,一顿扫帚疙瘩就让小朋友吃得饱饱的了。
因为家里开着杂货铺; 店里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小文安一直是附近小孩羡慕嫉妒的对象。
就像现在,在其他孩子对着冰棍都馋的流口水的情况下,小文安就已经吃上了雪糕。
雪糕的制作,因为有牛奶的成分,所以卖出的价格比较高昂,一根雪糕要一角钱才能买到。对于附近的小朋友来说,一角钱实在是太贵了,他们根本买不起,就是有些家长,也很少花一角钱买给孩子吃。
现在一家的孩子通常都有四五个,又不好只给一个孩子买,四五角钱买雪糕吃,对于不怎么富裕的家庭来说还是肉疼的存在。所以,周围的小朋友看着小文安吃雪糕,那真是羡慕的流口水。
因为不怎么好卖,店里又没有冰箱,张文远他们每天只是意思意思进个几只雪糕来卖,卖不完的话,也通常都进了自家人的肚子。
这时候的冰棍和雪糕,没有后世那么多的添加剂,比如说雪糕,就真的是用牛奶来做的,所以对于弟弟妹妹们吃雪糕,张文远没有太过于阻拦,只是让他们每天不要吃太多就行。
天气越发炎热起来,此时还在学校上课的学生,每天在班级就仿佛被架在火上被火烤一样,一节课上下来,浑身的大汗淋漓。
天气本来就热,教室里还没有安装吊扇,一个班级几十号人挤在一起,不热才怪。
学校里每天都有听闻有人中暑,张文远的班级里面也有几个同学有点撑不住了,但是高考迫在眉睫,即使热的不行,也得咬牙坚持住。炎热的天气,高强度的学习,这就是现在高三学生的生活。张文远这时候无比怀念上辈子的风扇和空调。
张文远以前上高中的时候,虽然教室里没有空调,但好歹有吊扇,学生自己也可以买一些迷你小电扇放在桌子上,这样一来,天虽然很热,但也比现在好过很多。
回到家后,还有空调和各种冷饮和水果消暑,对比之下,让张文远感觉这个年代的夏天对于学生来说真的不怎么友好。
为了让家里面的人和自己在这个夏天好过点,张文远自己跑到市里带回来了两个风扇。
还好这个时候风扇已经生产出来的,虽然还不能带摇头功能,但也比没有强。家里面的人都知道张文远经常往外面投稿,也知道他有稿费,所以对于张文远从市里买回两个风扇倒没有多大的疑问。
家里的几个小孩都在上学,看着孩子每次在家写完作业,衣服都湿透的模样,张老实夫妻俩也很心疼!所以,两人虽然也心疼买风扇的钱,但跟自己的孩子相比,那就不算什么了!
家里有了风扇之后,一台被张文远放在了店里,给张老实夫妻俩用。
起初俩人心疼电费,还不肯用。最后被张文远强制的放在了那里,说你们要是不用,那我们也不用了,张老实夫妻俩才开始用起来。
另外一台放在堂屋,由张文远他们几个写作业用,晚上睡觉再拿回卧室。
因为电风扇的出现,张家杂货铺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到是又热闹了起来。
经常可以看到,在杂货铺门口,男女老少都各自搬一个小马扎,吹着风扇在一起聊天。即使风扇的风力很小,吹不了所有的人,但大家的热情还是不减!
电风扇属于电器类,在这个年代价格并不便宜,所以县城里能买得起电风扇的人家并不多。即使能买得起,这时候人们的固有想法,那就是把钱攒起来,以后有大用呢!天气再热,忍一忍就过去了。所以县城里买电风扇的人家没有几个。
张老实夫妻俩对于街坊邻居倒也很大方,知道大家都是冲着电风扇来了,所以只要人一来,就把风扇对着他们吹,他们自己也坐下来跟这些人聊天。时间一久,这群人倒是也不好意思了起来,每次总会多多少少买一点东西,这样一来,店里的销售额又上去了。
因为学校条件艰苦,张文远倒是经常带王文回自己家,再一起学习。
或许是王文每次来都会默默的帮家里做事,再加上长的好,脾气又好,张文远自不必说,家里的其他人都挺喜欢他。每次来家里,李桂香都会把饭菜做的稍微丰盛一点,说是学习辛苦了,给王文补补身子。
而王文自从母亲去世后,家里的爷爷奶奶又忙着养家,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到像这种妈妈般的关心。面对这些关心,王文心里很感动,和张文远一家人的相处也变得自然了起来,就仿佛是一家人一样。
高考的日子在天气一天一天的变热中,终于到来了。7月7号,是国家规定高考的日子,比上辈子张文远每年高考的时间提前了一个月,而天气也比六月更加的炎热。
7月7号的这一天,当清晨太阳的升起,就仿佛吹响了一个号角,县城里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那些因为家里远,提前一天到县城,住在旅馆备考的考生们也收拾好东西,准备步入考场。
家里住在县城的,也一大清早吃完家里给准备的营养早餐,在家人的提醒中再三检查要带的文具,准考证等东西,最后在家人期待的目光,往学校走去。
王文家里比较远,所以就提前一天来到了县城,住进了张文远家。
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两人现在心里都没有其他多余的想法,就想着多看看书,查缺补漏一下,看有没有什么知识点没有记住。
所以最后,高考的前一晚到了晚上十点钟,张文远和王文以及文祥和文安四个人挤在一张床上,早早的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张文远和王文就起床了,各自检查好要带的东西,又互相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两人才在李桂香的催促中去吃早餐。
“来,一人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再加上一碗粥,你们俩可都要吃光。”李桂香把一家人的早餐端上来后,又分别给他们俩一人拿了两个鸡蛋过来,如是说道。
张文远看着面前的两个煮鸡蛋和一根油条,简直哭笑不得,没想到李桂香还挺迷信,以为考试吃两鸡蛋,一根油条就能考满分。殊不知,天下有多少个学生吃过他们,可最终都没有如愿以偿。
张文远知道这是爹娘的好意,和王文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然后就把面前的这些全都吃完了。
吃完早餐,家里的所有人仿佛比张文远和王文这两个将要考试的人还要紧张。
“阿远,阿文啊,你们俩的文具都带全了没有?钢笔,铅笔以及尺子橡皮都要带啊!”
“对了,还要带个小刀过去,万一写字的过程中铅笔断了,还能用刀削一下。”从早晨至今,这已经是李桂香问的第四遍了,就怕张文远他们俩什么东西没带,耽误考试。
“娘,我们都检查好几遍了,所有东西都带了,你们不要紧张。到时候如果东西没有,还可以举手问老师借的啊,你们放轻松一点。”张文远看着李桂香着急的样子,无奈的说道。
“那借东西不也耽误时间吗?我听说,考试的时间可紧了,有的学生考试结束了题都没做完呢!有那功夫,还能多做一些题目。”张文远不提还好,一提李桂香瞬间就想到,前些日子自己跟别人打听的关于高考的事情来了。
看家里的人实在是紧张,张文远和王文就决定提前去考场,要再呆下去,原本不紧张的两人,也要被家里人搞得紧张起来了。
听见两人现在就要去学校,李桂香当即就决定关店门,全家人一起送他们去考场。最后还是张文远好说歹说才把她劝下来,让张老实带着文祥他们送自己,李桂香就留下来看店。
当张文远他们到了学校门口的时候,校门口已经聚集了一大帮的人。大多数同学的身边都有一个或两个家长陪同,没有家长陪的也是几个同学凑在一起。
张文远他们一到,就有几个班里的同学发现了,连忙喊道:“嗨,张文远,王文,我们在这!”
听到喊声,张文远和王文他们都往那边望去,看见是班里的同学,就冲着那边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转过身就对张老实说:“爹,我们到了,你们就回去吧,这天这么热,待会儿我们就进去了,您就在家等着我们吧!”
张老实点头,仔细打量了一下儿子,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鼓励道:“好好考,你也不要太紧张,即使考不上也没啥,我们就再复习一年,爹养你。”这是从昨天到今天,张老实第一次对张文远高考发表看法,说的话既让张文远感到好笑又感动。
“爹,您不相信别人还不相信我吗?您放心,我肯定会好好考的,您就在家等着我的好消息。”张老实作为父亲性格本来就内敛,做不来李桂香那样唠叨的叮嘱,听见儿子这么说之后,就点了点头,说了一声好。
“大哥,阿文哥,你们考试加油!我们在家等着你俩的好消息。”这时候,一直站在旁边陪着的文祥,文乐他们也凑过来给张文远他俩加油道。
摸了摸弟弟妹妹们的头,张文远笑着说:“行,你们的鼓励,大哥和你们的阿文哥都收到了。我们会好好考的,你们赶紧回去吧!天这么热,脸都晒红了你们。”一直到家里人都转身走远,张
文远和王文才转过身往同学那边走去。
和同学互相鼓励了几句,进考场的哨声就吹响了。张文远和王文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对对方的鼓励,相□□了点头,然后就随着人流一起走进了校门,最后分别到自己的考场去了。
王文和张文远的考场并不在一处,学校发完准考证之后,两个人都提前去看过,所以两个人很轻易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考场,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等到熟悉的铃声响起,高考试卷被监考老师分发了下来,在不同的考场,相同的时间里两人同时深吸了一口气,提笔在试卷上写下了第一个字。
1981年高考,正式开始!
第48章 高考结束
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此时此刻; 在这个世界上同一时间; 四万万个考生都同时放下了手中的笔,1981年高考; 在此时正式落下了帷幕。
当教室里的监考老师确认所有试卷收缴完毕,示意考生可以离开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争相离开考场; 往校门口外奔去,去见此时正在校门口等待自己的亲人。
张文远虽然说对待高考的态度一直蛮淡定,但此时此刻,也许是受到了这些同学的影响,这时不免也加快了脚步; 满怀期待的往校门口走去。
等张文远终于赶到了学校门口的时候,此时的校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周围变得嘈杂不已。
那些见到亲人的学生有的正抱着亲人痛哭,不知是考差了还是为自己奋斗这么多年如今终于结束; 而高兴的流泪。
也有的学生兴高采烈的和自己亲人们描述,自己考试的结果,而他的亲人们也正为他高兴。
张文远刚一走到校门; 就听见文祥和文安这两个小子的叫声; “大哥!大哥!我们在这边!”
顺着声音望去; 张文远一眼就看到,文祥正隔着人群一蹦一跳的往这边挥着手。而他的旁边,站着李桂香; 张老实,和文乐文安他们。李桂香的怀里,还抱着自己的外甥宝娃,大姐和大姐夫站在后面。
合着,这是一家子都来了。张文远心里既是感动,又是觉得不好意思。
自己实在是没想到,考试结束后竟然一家人都来接自己,连带着大姐和大姐夫也不顾忙碌的店里,赶过来接自己。
挨过拥挤的人群,张文远终于挤到了他们身边,迎接自己的是家人一张张开心的笑脸还有自己小外甥宝娃的抱抱。
从李桂香手里接过见到自己就张着两只小手,要自己抱的宝娃,张文远使劲亲了亲他的小脸蛋,小家伙就抱着自己的脖子咯咯的笑,奶声奶气的喊着:“哈哈,大舅舅!考试!”好吧,经过家里人这么长时间的念叨,连不满三岁的宝娃都知道自己要考试了。
“大姐,大姐夫怎么你们也来了,还带着宝娃?店里怎么办?”大姐一家的到来实在出乎张文远的意料,毕竟大姐家开的是饭店,平时都很忙。
张文兰看着自己的儿子这么跟自己弟弟亲,也很高兴,听见弟弟问自己,才佯装不高兴的说:“怎么,我弟弟高考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这个做姐姐不该来看看啊!还是你现在嫌弃我这个姐姐了!”
听见大姐的话,张文远无奈的笑了,“大姐别开玩笑了,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来看我我当然高兴了!”
“哈哈,不逗你了。事实就是我想看看我弟弟考试结束胜利的模样,正巧宝娃也想你了,在家里天天念叨着要找大舅舅,我们就想着今晚不做生意了,大家伙儿晚上一块吃个饭。怎么,大学生晚上赏光吗?”大姐张文兰促狭的看着张文远,笑着这么说道。
张文远现在才发现,一段时间不见,大姐怎么居然变得这么皮!而旁边的李桂香,张老实以及大姐夫此时都好笑看着自己和大姐两个人。还有几个小的,也都捂着嘴偷笑。
“好的,好的!当然要赏光。”张文远自愿认输!
“爹,娘,我考完了!”一家人说笑过后,张文远才正式对着张老实和李桂香这么说道。
张文远才刚说完这句话,刚刚还在笑着的李桂香,顿时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用手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张老实也忍不住眼圈发红,为了不在儿女面前丢人,而背过了身去。
大姐也忍不住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大姐夫无声的揽住大姐的肩膀,用手拍了几下。
看到家人这样,张文远眼睛也有些酸涩,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好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张文远家到如今的这一步有多不容易。一家人盼着这一天的到来盼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爹,娘,大姐你们都别哭了!我终于高考完了,大家应该高兴才是。”张文远劝道。
张文远这么一说,李桂香当即就擦了擦眼泪,笑着说:“对对对,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大家都不该哭。我儿子终于考完大学了,该高兴才是,该高兴才是!”说着,说着,李桂香又忍不住了,用手捂着脸泣声说道。
张文远忍不住抱住面前的这个母亲,知道她哭是因为高兴的哭,也是为了发泄这么多年心里的压抑。
等到所有人收拾好心情,才发现王文已经站在旁边看了很久了,眼睛也有点红。
被别的小辈看到自己哭,李桂香有些不好意思的,掩饰的擦了擦眼泪,才笑着说道:“阿文,今天你和阿远都高考结束了,晚上婶子给你们庆祝,走吧!我们先回去。”
“对对,先回去,你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