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犯罪侧写-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这名报料者很了解网民们的特性,也非常相信他们的能力和决心——强大的脑补能力,和伸张正义的决心。
  6。11事件的相关细节很快被扒出来,照片上男人的身份也随之扒出。得知他是特别行为分析组组长,网上一些人对着他的照片花痴,一些则更加言论刻薄起来。
  稍微理智一点的还能保持基本怀疑。
  “只听到声音的那个人是谁?莫非是当年爆炸案真正的幕后黑手?他最后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10秒钟选择,是跟那个孟组长达成什么交易了吗?”
  “所以说爆炸是那个姓孟的男人引爆的?是幕后黑手逼他选择炸两个房间其中的一个吗?”
  以上言论只占极少部分,绝大多数已经激愤难言,一副恨不能去刨人祖坟的架势了。
  “我操,这也太特么丧心病狂了点,眼睛都不眨下,直接爆掉七条人命。”
  “这人是警察吧,有没有脑子,别人叫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那让他去死他去不去啊?居然真的听话地按下遥控器了,七条人命,眼睛都没眨一下。”
  “这样冷血的人怎么配做警察,天呐,6。11事件的真正凶手原来在警方,怪不得当年没有公报任何细节,被问到也只模糊过去。”
  “杀人偿命,难道因为他是警察就不用给受害者偿命了吗?这样的杀人凶手,竟然还让他好好地多活了两年,真是令人震惊。”
  ……
  网上的言辞越来越激烈,连之前真假凶手的争辩都被抛到一边——后来传出那个多重人格凶手是孟衍抓到的,替罪羊的说辞就更显得理直气壮起来,对孟衍的攻击也更厉害了。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所有的矛头都对准孟衍。
  许解守着电脑跟进一个通宵,犹对事件发展始料不及,除了震惊茫然外,他找不出其他更适合的表情。
  6。11事件许解是看过案卷的。
  前年的时候,有歹徒劫持一辆幼儿园校车,他们把司机和老师赶下车,带着车上的十五名儿童一起失踪。
  随后这十五名孩童的家长一一接到电话,让他们拿自己来换孩子,如果报警的话,就让他们见不到自己孩子。
  当时有五个孩子家长报了警,另外十个孩子家长按电话所说到了指定地点。他们在那里没有看到自己孩子,只有一辆车,并十只注射器。这些家长被告知,如果想见孩子,就自己打一针,然后乖乖上车去。
  最后有七名家长按歹徒说的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十个孩子家长去了十五名,有五对夫妻。最后决定上车的,分别是两对夫妻中的一名丈夫和一名妻子。
  歹徒将七名家长和十五名儿童分别关在两栋房子里,并在里面装了足够炸飞屋子的炸药。警方找到歹徒关押人质的地点时,当场有两名警察被炸伤,其中一名送医院途中抢救无效死亡。
  原来歹徒还在屋子周围埋了炸药,把屋子弄成雷区。营救人员误踩炸伤自己还是小事,如果不小心引起连爆,两栋屋子都会被炸翻天。
  警方无法,只得跟歹徒谈判。
  传到网上的视线只有很小一部分,许解看过完整视频。
  ——事件结束后,警方收到一封信,里面正是当时录制的完整视频。
  当连通电话时,一个经过特殊处理的声音在所有人耳边响起。许解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仿佛孩子找到玩伴玩游戏时的欢快语调。
  “既然人生这么无聊,不如我们来玩游戏吧。”
  “游戏的名字叫作——扫呀扫呀扫地雷。”
  对于怎么玩这个游戏,歹徒给出两条选择。
  第一条选择,让十名警员进雷区排雷,只要顺利走到两栋建筑前,就算营救人质成功;
  第二条选择,给出一些信息让警方分析哪里有地雷,两栋建筑分别关着哪些人质,结构是怎样的,炸弹装在哪些地方等等。分析完之后,再作出选择——炸哪一栋的选择。
  当然也可以不选,那样歹徒会自己按下引爆器,将两栋屋子全部炸飞天。
  单看两条选择,好像只能选第一条,毕竟那最有可能解救所有人质。而第二条不仅不救人,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炸掉其中一栋,怎么看都像是疯子才会做出的事情。
  可惜,那人确实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他劫持孩子,不为得到任何金钱物质方面的赎金,就单只是为了好玩高兴。
  当时孟衍是特别行为分析组组长,也是那次营救行动的指挥,他几乎没有怎么考虑的选择了第二条。
  两条路,歹徒给出的时间都只有十分钟。当孟衍拿起遥控器时,歹徒很热情地告诉他,可以多给十秒钟考虑。
  孟衍没有多做理会,直接按下按钮,有大人的那栋房子被炸飞掉,孩子们被平安营救出来。
  事后孟衍给上级交待的只有一句话:
  “那两个都不是他真正想玩的游戏,他真实的意图,是引诱我们做出错误选择,把包括营救人员在内的所有人全都埋葬在那片雷区。”
  炸弹专家对现场进行过分析,发现即便是专业人员也无法在十分钟内排除屋外那些炸弹。而一旦不小心引爆其中一枚,两栋建筑都会被涉及,届时不说那十名排雷人员,至少屋子里的所有人都不能幸免。
  而如果引爆的是关孩子的那栋屋子,依然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现场化为一片火海。
  也就是说,在当时那种情形下,孟衍做出的是风险最小的那个选择。
  然而,事情已成定局,分析却只是分析。
  万一有人能成功排雷,在不触发任何地雷的情况下将所有人质救出来呢?
  万一凶手只是吓唬他们,就算到最后一秒不做选择,也不会真的按下两个按钮呢?
  上面有种种疑问的不在少数,对孟衍的处理也分成两个极端,闹得很大。如果不是顾忌到孟衍背后的身份,他最后或许就不是以休养为名离职那么简单。
  毕竟,因为他那轻轻一摁,被炸死七个人是既定事实。
  而如果他不这样做,到底是会造成更大损害,还是有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这个“如果”,只能永远存在于人们的推测和臆想当中。
  信他的人,对他感恩戴德;
  不信他的,认为他罪恶难消。
  ——
  网上的浪潮越演越烈,如果不是因为现实中实在找不到人,恐怕那些激动的人民群众早守在孟衍出没的地方向他投臭鸡蛋了。
  孟衍的背景也被扒了出来,甚至连孟家回国前在国外有黑暗背景的底子都让人掀了。这下攻击孟衍的人更有理由,说他有“家学渊源”。而一些早对孟氏财团虎视眈眈的人,也瞅准机会,背地里使了不少手段。
  当年6。11事件详细过程被扒出,除了孟衍这个“罪魁祸首”收到最多咒骂外,还有其他一些案件相关人也受到谩骂。
  比如当年一起参与营救的警员,为什么没有选择第一条,主动站出来去排雷呢?因为自己怕死,所以任由孟衍最后炸掉其中一栋建筑,导致七人死亡。
  甚至有人留言:怕死还当什么警察啊。
  而类似言论不在少数。
  再比如,当年的受害者,那些孩子的家长。
  没有报警并上了歹徒车子的那几名家长死了,虽然他们的孩子平安救了回来;而第一时间选择报警,或者到了指定地点后没上车的家长,不仅自己活着,他们的孩子也没事。
  前一种,有人赞他们大义,深爱自己的孩子;也有人骂他们愚蠢,做事没有脑子,死了也是白死。
  尤其那两对夫妻中的一个丈夫和一个妻子。丈夫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而选择自己上车,而那名妻子却是因为丈夫临阵退缩只得自己上。出事后,做妻子的悔恨当时自己没有坚持,丈夫是为她和女儿死的;那个丈夫也在哭,边哭边骂孟衍害得他家破人亡。
  而对于后一种家长,有人骂他们冷血,亲身骨肉也不去救;有人说他们运气好,幸亏没冲动行事,不然去了也是白死。
  在各种言论甚嚣尘上时,庄笙在住院第二天便被接出医院,直接送到孟宅休养,几乎不接触任何外人。
  以孟宅的安保等级,别说几个媒体记者,等闲混道上的人只怕刚露个头就把打趴下了。
  庄笙发现不对劲还是因为孟家大姐每天在家陪他的时间减少了。有时候刚给他做着点心,管家先生接了个电话到厨房请示。孟家大姐没有停下手中活计,把最后一盘点心放进烤箱,洗干净手,接过管家递来的毛巾斯斯文文地擦干净,然后用平时跟庄笙聊天的随意语气说道:
  “笙笙,你自己吃啊,大姐出去一趟。”
  等到晚上回来时,还不忘路上给庄笙带他爱吃的灌汤包。
  庄笙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沉默思考半晌,最后打开平板电脑上网查看——孟衍没有收走他的电子设备,只是庄笙本身不太爱用这些东西,休养期间便一直没打开过。
  上网浏览几分钟,庄笙便一切都知道了。
  他对着平板电脑,沉默了很久。
  于是第二天,当孟家大姐和孟家二哥相继离开孟宅后,庄笙这些天来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市局——他差点没能进去,因为市局门口不仅围满各媒体记者,还有许多来讨说法的“受害者家属”。
  好不容易走进去,便看到整栋刑侦大楼都处于鸡飞狗跳当中,怎一个“乱”字可形容。
  “孟衍在哪儿老子怎么知道,他早就不是我们市局的人了!”
  “包庇杀人凶手?哦不,我们从来不包庇杀人凶手,我们只抓杀人凶手。”
  “你问我以前孟衍破的案子是不是警方配合他演的戏?被他抓的人还都在各大监狱关着呢,你如果也能抓到那么多罪犯,那我也愿意陪你演戏。您说是演‘飞越疯人院’呢,还是S下名侦探柯南?”
  庄笙来到一脸暴躁分分钟要摔电话的史柯面前站定,史柯唾沫横飞地又接了好几个电话才发现他。
  “啊,小庄,你被放出来了?”史柯意外地喊了一声,然后“啪”地挂掉电话,长出一口气,恨恨道,“他娘的,这些人简直疯了,八百年前的事情要翻出来,芝麻大一个黑点要拿放大镜看。还特么‘为维护警方公众形象,务必亲切热情对待提意见的群众’——亲切个屁啊亲切,老子不耐烦伺候,爱谁谁吧。”
  大大发泄一通,史柯才有闲情关心庄笙的来意。
  “小庄,你来干什么?这个时候你最好别在外面晃,虽然事情目前还没牵扯到你,但以现在趋势来看,我觉得也是早晚问题。”说完还是忍不住咒骂了一声,“妈的,这些人如果抓罪犯要有这样的干劲,还要我们警察干什么。”
  一片嘈杂中,庄笙仿佛未受任何影响,从表情到语气都平静得很,似乎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他对史柯点了点头,道:
  “伏草在哪里?”
  史柯呆了呆,愣是没想起庄笙嘴里的那个名字是谁,庄笙于是提醒道:
  “那名多重人格嫌犯。”想了想,似乎怕史柯还想不起来,又补充了句,“专门写悬疑探案的小说作者。”
  史柯这下是想起来了,却觉得这和当下情况下不相干,不太能理解庄笙用意,不禁皱眉说道:“现在谁还有心思关心他?这家伙自被捕后一个屁都没放过,精神鉴定都做不了。当务之急是澄清孟二哥的嫌疑,不然不仅是孟二哥个人声誉有损,整个市局的威信都将荡然无存。”
  庄笙垂下眼眸,还是很安静的样子,但说出的话莫名让人觉得心中一颤,有种想要信服的感觉。
  “源头自此案而起,自然要从这个案子开始了结。”
  ——
  就在网上对孟衍一片叫骂声诅咒他下地狱时,几乎是同一时间,各大媒体放出一个重磅消息。称即将直播审讯现场,并对6。11事件做全面技术性分析。
  本来大家还以为这是网站搞的什么噱头,结果市局微博同步更新了一条消息,它艾特了几家网站,并配了这样一句话:公平,公正,公开,接受全民监督。
  半个小时候后,直播开始。
  一间干干净净只有两把椅子的房间里,身穿悠闲服的青年端正地坐着,面对镜头,表情平静而认真。
  他的眼睛黑而通透,声音干净而平缓:
  “我是庄笙,接下来所做一切,皆代表本人立场,自负全责,可做呈堂证供。”


第54章 立场
  画面中; 青年精致的脸庞略有苍白,他神情平静,衣着头发一丝不苟。虽然有好几个摄像头对着自己,动作却不见一丝不自然——或许在他眼里,那几个摄像头根本不存在。
  青年抬了抬手,露出的手腕白晳而清瘦,甚至能看到上面的青筋。他向对面的人做了个请的姿势; 礼貌地说道:
  “伏草先生,我读过你所有的书,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庄笙接着说了几个书名。
  一个低着头没有反应的男人; 或许是听到自己写的书的名字,慢慢抬起头来,露出一张满是胡须的憔悴面容。他的眼神有些呆滞,盯着庄笙的方向看了好一会儿; 然后才慢慢聚焦。
  “伏草先生的书以大量真实细节取胜,能令读者身临其境。我看过伏草先生早年的著作; 虽然风格不同,但更有真情实感些。请问伏草先生,是因为什么做出如此转变的?”
  男人抬头望着庄笙,直过了差不多有半分钟; 咧嘴笑了下,“你是警察吧,把我当作杀人犯,想要套我的话?”
  守在视频前的有一部分伏草书迷; 本来见真人觉得与自己所想中的大神形象有差,正觉失望间,那一句反问顿时让他们激动起来。
  “哇哦哦,不愧是我伏草大,就是这么犀利。”
  也有路人留评:
  “这小警察行不行啊,看着跟大学生似的,会审案吗?别整成粉丝与作者的见面会才好。”
  视频中的青年,面容毫无波动,平静地回望过去,“如果在看悬疑探案类小说中发出诸多漏洞,有机会向作者当面请教是套话的话。”他顿了顿,道,“那么,我确实是在套你的话。”
  男人眼神骤然一变,上半身坐直起来,“你说有漏洞,什么漏洞,我写的小说里不可能存在那种东西!”
  庄笙语气不变,“在《最后一名受害者》书中,第245页第二段,那个妻子留下书信用床单上吊自杀,你是这样写的:她慢慢停止挣扎,眼睛瞪得很大,嘴巴张开,垂下双手。在验尸时说‘颈下有白痕,还有几条手指抓过的印记’。”庄笙说到这里看向对面男人,认真道:
  “你所描写的与自缢症状不符,自缢而死的人,耳朵后呈深紫色,眼睛闭着,嘴唇张开,而手是握着的——你描述的,不是自缢,而是事先被人勒死,再伪装成上吊自杀。”
  男人呆了呆,不知是想不起庄笙所说的这段描写,还是因为说不出反驳的话而无言以对。
  庄笙的提问并未就此停下,他稍稍往前倾,盯着男人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问道:“伏草先生,为什么你会在描写一个自缢而死的人时,所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先被勒死而后伪装成上吊的受害者形象呢?”
  网上评论刷了满屏懵比表情,还有些人的评论是这样的:
  “握草,精确到第几页第几段,还有这种操作?那位小哥哥说看过伏草大大所有的书,难道还全部背下来了不成。”
  “有伏草大大全套书的人表示,已验证完毕,小哥哥至少记忆上没出错。”
  “有多年法医经验的人表示,漂亮小哥的判断完全正确,作者搞混了自缢和勒死后伪装成上吊两种死状。”
  “小哥哥最后那个问题,细思极恐啊。”
  屏幕中,庄笙接连指出几个书中存在的漏洞问题,有些男人能回答,有些则不能。随着庄笙语速越来越快,男人额头慢慢浮现汗珠,他却没有功夫去擦,像个被老师检查作业的学生一样,紧张而又忐忑。
  庄笙步步紧逼,毫不退让——这个时候,他呈现出难得的攻击性。而对面那个男人被他逼得濒临崩溃,像一头陷入困境的野兽,喘着粗气,红着双眼瞪视着庄笙。
  如果不是手被铐在椅子上,他恐怕已经跳起来扑过去了。
  “那又怎样,不这样写根本没人看我写的书!越血腥,越真实才有人看,因为那样刺激。可是后来,血腥都不能让他们满足,他们需要猎奇,要看更加离奇的案件——写那些普通的凶杀案件,根本没人看!一本都卖不出去!”
  “那是因为你写得不好。”与男人狂躁的声音相比,庄笙始终淡定平和的嗓音,这时候听起来就像是一种赤裸裸的嘲讽——实际上庄笙只是在认真地陈述而已。
  “所以你在迎合自己的读者,并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吗?”
  庄笙这个问题一出,本来还有些狂躁的人肉眼可见地平静下来,他坐回自己椅子,用冷漠轻蔑的眼神看着庄笙。
  “这种事情,只有那个蠢货才做得出来,你不要把我们混为一谈。”
  庄笙放在膝盖的手微微握紧,他垂了垂眼眸,嘴唇轻轻抿了一下。
  “虽然你不承认,但在外人看来,这都是一个人所为。”
  男人勾起一抹蔑视的笑意,身体往后一靠,翘起一条腿,“你不是能看出来吗?至于那些连自诩聪明的蠢货,他们怎么看,你以为,我会在意。”
  与之前躁动不安,时刻显得小心翼翼的人相比,现在这个浑身充满冷洌气息的男人,仿佛换了个人似的。
  评论中早就刷满了各种感叹,大家表示画风转变太快,完全看不懂。
  “有没有哪个高手来解释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明明我没眨眼,为什么剧情一下变得完全看不懂了。”
  “哇哇哇,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伏草大大,气场两米八!大大不要怕,正面刚,我支持你!”
  “之前不是说嫌犯有多重人格吗?莫不是此时此刻,我看到了活生生的多重人格?还是在我眼皮子底下转变的?顺便表白下审讯的小哥哥,感觉对面就算变成一只鬼他也能面不改色全程毫无违和感地把天聊下去。已被圈粉。”
  “楼上别走,圈粉加1。”
  “……两个都想粉,怎么办?”
  庄笙不知道网上评论,他此时全副心神集中在对面那个人身上——或者准确点说,对面那个身体里的几个人格上。
  “我有点不明白,既然那么看不上他,为什么还要帮他做事呢?”
  男人靠着椅背,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他?你是指谁呢?你想要我承认什么呢?”
  庄笙直视他的眼睛,语气淡定,“我不需要你承认什么,我想知道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哦,那你看出什么来了?”
  庄笙收回视线,顿了顿,淡声道:“很多,如果你非要我说的话,我可以说两点。”
  男人脸上还是似笑非笑的表情,“哦,洗耳恭听。”
  “比如,你喜欢吃脑子和心脏,在家里出现的时候比较多,因为需要你出去狩猎的时候比较少。”庄笙说到这里停下,抬头看了对面一眼,男人脸上的笑容已经慢慢消失。“你吃着‘他们’为你打来的食材,或许是你本身不喜欢往外跑,又或者,条件不允许。”
  当庄笙说完后,男人的脸色已经完全黑掉,他阴沉沉地盯着庄笙,“你以为是我想待在家里的么?一个是蠢货,两个三个还是蠢货,闯下的烂摊子根本自己收拾不了。如果没有我居中调度,这个蠢货的身体和精神早就全都已经垮了!”
  “是么?”庄笙神情淡淡,一副完全不为所动的样子,“但你也不是完全宅在家里吧?就我所了解到的,三个月前在‘回岸’酒吧后门失踪的女孩,就是你自己下的手吧?你吃掉的是她哪里,胸部还是大腿?”
  男人听到最后一句,突然变激动起来,“那根本就是个假胸!看着很大,割开来里面全是硅胶,害我白高兴一场!”
  庄笙还是一脸平静,“你吃了她几天?自己亲自狩猎回来的,味道总有些不同吧?”
  男人笑了笑,看庄笙的眼神有点像看知己了,“你果然聪明,我要用的是你的身体就好了。那是我精打细选的猎物,虽然胸是假的,好在其他地方不错。”他说着伸出一根手指,笑得有几分得意,“一个礼拜,我吃了整整一个礼拜,要不是某个蠢货吵着要她的皮,我还可以再多吃几天。”
  在两人对话时,屏幕上出现一组照片,视频被缩小放在下面角落。
  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女人,笑容甜蜜,穿着职业套装,衣服都包不住某个浑圆的部位。下一张是一个透明小袋子,里面不知装着什么,在袋子上贴着的标签写着:硅胶残余。
  评论再一次沉寂下来——而随着视频中两人对话继续,越到后面,留言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倒不是看的人少了,相反,观看人数随着时间推移,还在不断增加当中。
  看着视频中那个叫庄笙的年轻人,不动声色掌控全局,让对面那人暴露得越来越多,画风连连转变,细说过往辉煌经历。其间再夹杂着一些作案现场照片,或是找到的残骸碎片等等。
  之前抱着看热闹心情的众人,在看到那一张张鲜血淋淋的照片,又亲眼见证人格转变,纷纷沉寂下来,再不能用轻松的心情发表评论。
  当然,有一种人的存在,是不分时间,不分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