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烟雨沉花伴君归-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得疑神疑鬼,随便一把火都有可能着了。”引文浩警觉的说到。
沈落想想:“关键人物是西北总镇,手握二十万兵权的靖国公卓一凡,他有颠覆西北的权势和能量。”
两人一起在南城下车,繁闹的街市颇有规模了,运送土石废渣和木料的骡车来回的穿梭,忙碌之下是百姓干劲十足的脸色。
沈落和引文浩一起坐下,点了壶香茗,要了几样点心。
两个加了蟹黄的碗口汤包,油炸过包了韭菜馅料的春卷,花椒水清蒸过的肥厚带鱼,蘸料是醋蒜泥。
“你怎么不怀疑是庆阳军呢?”引文浩吃了口春卷,味道不错,继续刚刚的话题。
“太过明显了,而且他们的位置就是夹缝里,我实在想不出两相交战,他们的好处是什么?”
引文浩看看他:“不怕人家渔翁得利?”
沈落埋头吃汤包,灌入香醋,味道很好:“二十年前就可以做的事情,何必等到现在?再不济,也不是这个方法,而是清君侧,要求立储君,挑拨王爷们内斗再说。现在这一出,谁都把眼睛盯着西北,有多少机会浑水摸鱼?”
引文浩点点头,学他把醋灌进汤包。
“阿落说得有道理,不知道云家小子为什么这么急着去,他不知道有危险?”引文浩摇摇头。
“王爷知道的,这南城建成,他们多少有点不满。还是想另建新功,甚至是不惜抢功了。”沈落毫不遮掩他对云墨的看法:“不过这一次,是招危险的棋,除非?”
“除非他们有把握。”引文浩大口吃掉汤包,夹过一个带鱼,一口咬下,鲜香无比。
“这件事情,你怎么这么急躁,不和爹商量一下就请着去呢?”云府里,云长空不满的看着云墨。
“爹,我是想帮德王一臂之力。”云墨解释。
“胡闹,你知道西北的事情有多棘手吗?皇上今天和沈落一唱一和的,把解决的方法丢出来,就是要告诉我们,他不是束手无策,而是要看看谁来解决这件事情。”云长空想到沈落的侃侃而谈,始终不相信,那些都是他的本事。
“有这么悬?”云墨有点不解。
“你以为呢?他德王要去是因为自己的盐茶队伍被人灭了,而且他借助上次同城郡水患,安排了一大批的产地盐商出来,目的很单纯,就是要弥补自己的封地盐税的损失。”
“那越王呢?”云墨想起几乎是第一时间和自己一起跪下的人。
“他自然更不凡了,走商的盐队里不说有多少他的人,至少都和他有关系,盐的路引都是他出的。”云长空叹息一声:“皇上之前的税务改革,是多方有利。朝廷的赋税上升了,盐价没涨起来,就只有靠外销了。所以别看三王失了封地,私下赚的银子丝毫没有少,甚至更多,就是没了封地的兵权。”
“皇上在赋税不减的情况下,巧妙的收取了王爷的自主权。”云墨也醒悟到。
云长空看他一眼:“所以,西北的事情,看似很简单,谁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有一个莫测的洛王,庆阳的水比之皇都还深。”
云墨想了想:“爹认为谁的嫌疑大?”
“越王。”云长空说到:“三王里就他的野心最大,而且盐茶边贸里,他占的比例虽然大,却不是非有不可,相比德王,他耗得起。所以我看西北出乱子,他最坐收好处,也能后发制人,取得土那的支持。”
云墨叹口气:“爹,眼下皇都一片热火朝天,儿子如果不去追逐,恐怕就要落于人后了。别的不说,连松然都已经开始审案,又是皇都房屋署衙门,又是审理案情,我看他将来做皇都府尹的可能性都有。”
云长空冷哼一下:“这个姓沈的倒是会盘算,此人不容小觑,何况还有皇上在后面教导。”
“皇上何苦如此呢?”云墨在这一点上始终想不明白。
“帝王的心思是最难猜的,他们都会做几手准备,如果三王不合适,不就是侄子辈的接位吗?你不要太过在意,我说了,国维是厉害,可他的位置不是谁都敢坐的,太傅?哼,不是去了贡院养老。”云长空说到:“你羡慕沈落,是看不到他登上绝顶之后的孤寂。”
云墨听了心里掂量,一时之间难以取舍,他即不想落后于人,又按捺不住眼前的默默无为,所以今天才会如此。
沈落下午在皇都府衙忙完了,松然让人来说,晚上浅家请他去赴宴。
沈落想了想,让人回家打了个招呼。
浅大将军府,离他家不远,松然陪着,穿过大堂,进入后院。
这还是第一次来,沈落备了点湖州的特产而来。
浅潇然在小院等着他们,远处的空地,摆放的兵器架,显然这里是演武堂。
浅家两兄弟看到沈落拱手一笑。
“怎么大将军不在府吗?”沈落问。
“他大部分时间在御林军总营里。”浅潇然说到:“二十几万人的操练,后勤,还有调配,都是麻烦的。”
沈落点点头,陪他们一起在小院的水榭坐下,松然手摇纸扇,呼呼的看着院子里的剑竹:“月然哥大概什么时候回去?”
“等盐茶商队在皇都汇合了。”浅月然说。
沈落手抚下巴若有所思。
“沈大人今天在朝堂的一席话,让人茅塞顿开,结合你在皇都的作为,实在是年少有为,何以到了我府上却心神不定呢?”浅月然打趣的说到,眼神暗中观察沈落的神色。
“怎么浅将军不认为,今天的话是有人教我说的吗?”沈落看他一眼,眼神交错的那一霎,两人都有所感。
“我善于观察,今天大人说话时,虽然神态游离,但是却透着清晰而敏锐的眼神,想来大人是一个才思敏捷的人物。”浅月然说到。
沈落听了笑了下:“将军一直在西北镇守?”
“不错,我的驻地就是西北门户,在庆阳郡旁边。”浅月然说到。
“蓝翎卫,作战能力如何?”沈落好奇的问到。
浅月然一愣:“沈大人竟然对这个感兴趣?不过也是,蓝翎卫太过闻名。怎么说呢,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甚至不同于我国的任何一支军队。”
“何解?”沈落诧异。
“土那人的骑兵是非常厉害的,他们的马很不一样,是高头骏马,不论是耐力还是速度、体质都要远远强于我国的西北战马。所以在骑兵上,我军不敢与之争,自立国以来,我国都是步兵结合战车来对抗土那,利用结阵军团对抗敌军骑兵。”浅月然说到:“不过蓝翎卫就不一样了,他们十五万人的骑兵军团,威力惊人。”
“有十五万的骑兵数量?”沈落难以置信。
“不要以为庆阳和西北一样,庆阳是一个西北的异数之地,拥有天佑山脉,丰富的水源和森林,还有占地广阔的牧场,所以,那里从来不缺草场来滋养庞大的骑兵军团。”
“难怪庆阳能以一己之力,对抗土那的攻击。”沈落感慨。
“也不完全如此,之前他们两边交战,皇上三路出击,三十万大军分兵三路攻入土那,土那人首尾难顾,才会难以集结大兵团决战。”浅月然说到:“不过当然,我不敢否认,洛王用兵如神,蓝翎卫的实力也是非同小可。”
沈落点点头,不禁感慨:“将军去西北多少年了?”
浅月然一愣:“有七年了,我十五岁从军,在御林军呆了两年就去了。”
“少小离家,卫国戍边,塞北苦寒,风沙漫天。烟尘古道,荒冢孤凉,天高云淡,烽火狼烟。”沈落想到西北的境地,不禁说到。
浅月然听完,轻叹一声:“都说沈大人才华横溢,今日一见,还多了一种边塞词人才有的情怀,实在让人佩服。”
沈落浅笑:“只是感慨,国虽大,未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剑利而摄敌野心。”
“沈大人竟然相信世上有不战而胜的事情?”浅月然不屑的说到。
“嘿嘿!”沈落笑了起来:“不战的可能只有一种,就是每战必胜,敌我悬殊,敌莫敢动。”
浅月然也是一副好笑的表情:“这种事情可能吗?”
“可能?”沈落回到。
浅月然拿出一本书,正是沈落的那本《御前伴读答策》。
“我正想问问沈大人,这篇答策里,关于边塞防御的策论。”浅月然说到。
百里松然偷偷看看浅潇然,用眼神问到‘不是说吃饭的吗?怎么对上了?’
浅潇然眨眨眼睛‘我哪知道,你听着,大哥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这只是策论,边塞的防御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时而异。”沈落说到。
“竟然是诡变莫测,那么怎么变化?”浅月然追问,他多少知道,这个人将来在大凤的超然地位,一次结交的辩论不会让自己和他结仇,更多的可以让自己的家族在未来多少一点抉择,这是一种政治上的押宝。
第51章 出谋划策
沈落看着眼前的浅月然,多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自己没有‘那个沈白’的命运,能够把控贾世清这样的人物,不过好像,那人从未等待,而是主动的结交才有了众人。
想到眼前的年轻将领可能是另一个‘贾世清’,沈落竟然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在这样的颇具争议的对话里,能如此风淡云轻的笑出来,浅月然有点正视这个最年轻的皇都府尹。
“在回答月然将军问题的同时,我想先问将军几个问题。”沈落说到。
“大人请说。”浅月然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的风度,甚至是一些勋贵都难有的,镇定从容,辩才无碍。
“西北缺什么?”沈落的问题简单得让百里松然都好奇。
“这还用说,缺?”百里松然愣住了:“还真不好说哦?”说完他看看潇然。
“不知道你抢答个屁!”潇然骂到。
浅月然脸色肃然的回答:“马匹缺草料,所以就难以建立骑兵军团,此一缺。”
沈落点点头。
“军士冬衣不足,皮衣不够,新兵冬日不耐寒,导致兵源选取地有限,此二缺。”
“有因有果,将军果然不凡,还有吗?”沈落赞赏到。
“道路虽然可以通行兵团,骑兵,但是后勤却不便利,导致粮食补给都需要后方运来。水源仅仅够喝,土地干旱,想要大规模种植不易,此三缺。”浅月然叹息的说。
沈落陷入思考,慢慢的说到:“西北的战马是怎么样的?”
“当然是草场放养,还有豆子,秸秆等混合饲料,不过那些成本都高了。”浅月然说到。
“你知道金花菜吗?”沈落突然问到。
“什么?”浅月然摇摇头:“闻所未闻。”
“苜蓿草呢?”
“那个当然知道。”浅月然说到:“那是草原比较常见的一种草料。”
“西北草场少,是因为降雨少是吗?”沈落继续问。
“当然,粮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少。”浅月然说到:“河流虽然有,但是抵不住山势高,往往是低洼处有青草,山腰就是土黄,山顶是亮色的干燥沙土。”
“平原地也是如此?”
“对,虽然平原地大,不过河流不够,引水也无效。”浅月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问。
“一样总有降雨,虽然少,但是总有?”沈落继续问。
“当然。”浅月然翻翻眼眸:“否则草场哪来的呢?只是雨水不及下,草就长得慢了,还不够牛羊马匹吃一遍的。”
沈落用力的抓了抓头,想起了‘那个自己’建立的牧场。
“我明白了。”沈落想到了,草场可以种植苜蓿草,用饲料来解决养马。而粮食则可以用耐寒的杂粮,甚至南方的地瓜粉来解决部分,关键是如果来耕种和加工。
“松然,今天晚上简从在哪里?”沈落突然问,浅月然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有此一问。
“他今天晚上去你府上吃饭,轻尘叫他们去吃饭的,为石头童生试庆贺。”百里松然说到。
沈落看看夜空,说到:“风侍卫。”
聂行风悄然出现:“怎么了大人?”
“你回家去,叫简从吃完了饭不要走,等我回来,另外,你先回去吃饭吧!”沈落吩咐。
“好!”聂行风足尖一点,消失在夜空之中。
浅月然看着眼前的人,俊逸的身手,听到风侍卫的名字,心想宫里什么时候招了江湖路数的侍卫呢?
“祁亲王推广棉麻种植,为什么没有在西北盛行呢?”沈落问。
“干旱之地,粮食都不够,谁会去舍得种这个呢?”浅月然想到这个推广就好笑。
沈落点点头,没有说话。
“沈大人?”浅月然侧目的看着他:“你好像有办法解决我的三个问题?”
“不错!”沈落的回答让百里松然都傲娇。
“看吧,不愧我的兄弟!”百里松然笑着说。
“能否说说呢?”浅月然说到。
沈落看看他:“畜牧,屯垦,棉衣。”
浅月然听了深入简出的介绍:“能否详尽点?”
沈落笑笑:“不急,我还要推敲,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兵家之事,事无巨细,我冒冒说,是不负责任的。”
浅月然何其聪明,结合沈落之前所有他提问,好像已经有了一点了解,却只差一层窗户纸就能明白,可沈落却没有捅破它。
心里有所不满,但是却有点高兴,眼前这个人,可能真不是一般人。
虽然两人的言语相当于一场对弈,不过却不妨碍了浅月然和沈落相互结交的心意。
晚宴简单,却非常的不错,颇为符合将门人家的气质。
沈落告辞的时候,对浅月然说到:“月然兄,如果不介意,你能不能把步兵军阵行军布阵的结阵,还有兵种的搭配,以及军团架构,都写出来,或者是画出来,我想与你探讨。”
浅月然一听:“沈兄对这个也感兴趣?”
“对,我有一阵,可以五万步兵对十万骑兵,想和你探讨。”
“不可能?”浅月然兴奋的抓着沈落的肩膀:“这是真的吗?”
“喂喂喂!”百里松然拍拍他的手:“月然哥,阿落是国士无双的人物,皇上说的,你别抓坏了他。”
浅月然收回手,有点尴尬:“抱歉!”
沈落浅笑的摇摇头:“无妨,我也是师法他人,并不成熟,所以需要你提供的东西。”
“好,我会尽快罗列出来。”浅月然和他称兄道弟,两人好感暴涨。
“松然坐会,我和简从有事情说。”
百里松然挥挥手:“你去吧!”
沈落出府,车驾已经在等他,聂行风抱剑而立。
“沈大人果然是大才。”浅月然说到。
百里松然看看他:“他也肯定欣赏你,你不知道他,冷得像个冰,敷衍人事是他的特长,不过要是成为他的朋友,他就会将心比心的对待。”
沈落回到府里,乾元帝果然还在,喝着茶,与简从他们在悠悠的聊天。
“大人,您说有事情?”简从看到沈落心里有一种天然的尊敬,哪怕他年纪不比自己大,但是这人,放在现代,也怕是一个佼佼者。
沈落向乾元帝和国维行礼,坐下直接说到:“你知道西北之地,有什么杂粮可以适合生长,而且还能加工成类似杂粮粉一样的呢?”
简从一想:“西北,小麦和土豆都是很适合生长的,而且还能储藏。”
“土豆?”乾元帝问。
“乌芋,我哪里有。”简从说。
“地瓜呢?”沈落问。
“地瓜可以加工,做成薯粉,便于储藏。”简从说到。
“地瓜亩产七八百斤,这样一来,西北就能翻身。”沈落的话说完,乾元帝看着他:“你想到了这个?”
“棉花替代皮衣,解决新兵御寒。对了,你知道金花菜吗?”沈落问。
简从摇摇头:“不知道。”
“也叫苜蓿草。”
“嗨,是上好的饲料啊!”简从说到。
“如果西北大量的种植,能否解决战马的饲料呢?”沈落追问。
简从点头:“九分苜蓿草,一分豆类,保证是上好的饲料。”
国维诧异:“你们怎么想到的?”
沈落拍拍手:“有人问,我才想的,大事可期,西北可以变成自给自足。屯垦养兵,土那莫敢欺。”
乾元帝手抵在鼻子下,看着蓝夫郎:“可行吗?”
蓝夫郎点点头:“虽然天马行空,不过样样可行,阿落,你不出相可惜了。”
“写一份策论,这件事还有谁知道?”乾元帝问。
“浅家兄弟和松然。”沈落说。
“去叫他们现在过来,这件事情,不要再让人知道了。”乾元帝说到。
“我去安排。”简从去和聂行风说。
乾元帝看看国维:“从今天起,沈落的身边,安排大批的暗卫,比照亲王的规格防御。“
“好!”国维说到。
在浅府的松然牛还没吹上天,就被通知皇上要召见。
和月然兄弟一起过去,被告之了今天的事情,浅月然有点兴奋,猜想是事情肯定有了解决的定义。
沈落万万没有想到,乾元帝的支持是如此之快。
蓝夫郎的那句‘你不出相’可惜,让乾元帝思虑了很久。
所有人都在以为沈落可能会在写完奏折之后,暗中请旨去西北大战拳脚。包括乾元帝在内,但是左等右等却毫无消息,沈落果然交了一份西北策略的长篇奏折过去。
包括长长的一本介绍棉花和乌芋,还有苜蓿的可以谓之为农业书籍的策论过去。
然后,就然后,没有了下文。
“咦,这个沈落在想些什么鬼?”乾元帝看着看农业策论津津有味的国维,忍不住问。
“天知晓。”国维记得沧海一声笑的一句歌词,刚好回他。
“这小子,难道不想去西北混混?”乾元帝诧异。
这边厢,沈落没了动静,那边浅月然有点着急了,去问了几次,沈落告之他,这件事情皇上在定夺。
浅月然知道朝廷会有定论也就没急,天天坐在家里,开始画图写字,把西北步兵的东西写出来。
就准备和沈落好好的讨论。
这边厢,作为钦差大臣的云墨被安排了行程。
在一千多御林军的护卫下,悄然的前往西北首府。
而沈府在当天晚上,乾元帝和国维一起过来吃饭。
蓝夫郎冲小石头打打眼色,小石头会意,走到沈落跟前:“先生,你怎么不想去西北大展拳脚呢?”
沈落看着周边的几位,心里好笑,却一本正经的说到:“先生去了,你准备怎么办?”
“我当然和你一起去啊!”小石头想都没想的说到。
乾元帝和蓝夫郎同时收声,心里暗骂沈落的狡猾,同时也认清了一个问题。
沈府而今的氛围,是他们都喜欢的,沈落要走,沈府就得走。
要沈府立即离开,乾元帝还真不舍得,而蓝夫郎也不乐意再去其他府邸落脚,两人都被沈落一语惊醒,不做他想。
“西北有三个坑,我猜到了前两个,却猜不到第三个。”沈落也不遮掩,直接说到。
乾元帝已经习惯他这种说话的方式,看着他:“这怎么说?”
沈落也回看他:“不能说?”
乾元帝哑然的笑笑:“朕猜到了。”
这个哑火的话题,没有纠结多久,因为沈落心里的前两个,一个是土那人,一个是越王。
第三个,他不清楚,因为感觉太过迷离。
人的预感,非常的微妙,可能很准,也可能一文不值,这是一种二分之一的事情。
沈落在想了很久之后,都没有去求证第三个是谁,因为他相信,西北就是一个坑,必须要有人去趟的坑。
云墨才走。
乾元帝亲自加封皇都府两个人的圣旨就到了,一个是百里松然,出任皇都府的布政使,相当于副手,正四品。一个是简从,出任皇都府布政使,也是正四品。
这样两个正四品,丢出来,使得很多人,几乎是一片的迷茫,丝毫猜测不出为什么,原因何在。
百里玉得意了。
自己儿子正四品,这下和云家的云墨是一样的了。
倒是简从,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一朝就会一步登天,七品到次六品,次六品到正六品,次五品到正五品,次四到正四品,升了六级。
“沈大人,你看看这个吧!”浅月然赶赴沈府,颇为有点激动的拿出自己的军队条陈,阵法布置,军团的布阵图。
沈落仔细看了,发问到:“我朝怎么安排军中的编制?”
“二十人唯一伍,五伍为一队,五队为一纵,两纵为司,五司为一镇,两镇为一军,五军为一军团。”
“二十人,一百人,五百人,一千人,五千人,一万人,五万人。”沈落算着人数。
“这个军阵的布置以纵为单位的痕迹太过明显,实在是难以发挥单独兵种的威力了。”沈落看着布置图说到。
“哪有单独的兵种,步兵本身就是要多元,弓箭手可以转化为步兵重复,抛矛手可以变为冲刺兵,这就已经无尽其用了。”
“没有长戟兵?没有重盾兵,没有刀斧手,抛矛手,步弩兵,弓箭手的区分吗?”沈落一一问到。
“当然没有这么详细,人多了怎么施展,唯有千人的队伍接到命令才可以各自为战。”浅月然说到。
“给我点时间,我画出来,和你商议。”沈落想了想,只怕自己很难说清楚,只有图文并茂的来了。
第52章 自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