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际娱乐圈之男神有毒-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在光脑上做第一次无记名表决吧,认同《最后的绿洲》作为今年‘金色齿轮’开场电影的按‘是’,过三分之二则通过,没过我们就继续讨论……”
第207章
“金色齿轮”电影节的开场电影选择了《最后的绿洲》。
这个消息迅速地通过各路媒体传播开来,引发一连串的评论和猜测。
虽然名气远逊于五大奖项,但作为汇聚了一群学院派导演的组织,“金色齿轮”电影节的评选被视为影视圈最高不可攀的象牙塔的审美。这个圈子被业界甚至戏称为“影视圈”的蓝血贵族——人少,保守,相对闭塞,格调高。如果说五大奖项中三大奖项这些年都越来越注重大众口味,那么丹青奖和汉诺威奖可以说是一直在“深度”和“艺术性”上决不让步的两大奖项了。而比起这两个,“金色齿轮”的偏执程度甚至更高。
这个“蓝血电影”圈子对于商业片的态度不说不屑吧,至少也是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冷淡。
就算是在大众眼中是最出名的文艺片导演的卡尔·艾伯特,在这些人眼中都是值得质疑的。尽管他的片子总是能捧出影帝影后,但这些经典之作本身却从未拿到“金齿轮”电影的称号。想想看,艾伯特导演拍过的电影有一百部左右,获得五大奖项“最佳电影”奖有九次,因为他的影片在这些权威奖项中封帝封后的更是不下三十人次……
就是这样,“金色齿轮”也从未将其作品选为开门作品。
然而这一次,“金色齿轮”的开场电影、暨这一年的“金齿轮”电影获得者,竟然花落《最后的绿洲》,不得不说让很多人都十分意外。
——有些人甚至称之为“‘蓝血电影圈’的退败”。
《“戏”说》在四月刊杂志中猜测道:“……这或许是因为卡尔·艾伯特导演宣布这部作品是他的收山之作。这位导演在过去的二百年间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以大胆的手法将文艺片拍出了商业片的精彩,并创造了文艺片票房的历史。即便是保守的文艺圈子,也从最开始的不屑一顾到逐步接纳。时至今日,就算还有不少学院派不认可艾伯特导演的风格,但也无法否认他对于文艺片的巨大贡献和在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或许是这个封闭保守的小圈子这一回对《最后的绿洲》敞开怀抱的原因……”
“……艾伯特导演的光辉和荣誉终于让最保守的老古董也不得不退让。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业界公认‘金齿轮’电影的获得者是同年丹青奖最佳影片的前哨奖项。这意味着我们或许可以期待艾伯特导演在他的导演生涯中斩获第十座、也是最后一座最佳影片的奖杯——当然,前提是他这一次是真正选择了不再执导电影……”
青年卧在沙发上读着杂志里的文字,读完了一整段才放下,扭头对祁景言眨了眨眼睛:
“舆论上来看,艾伯特导演这次很有希望‘十全十美’啊。”
“嗯,这个杂志没有说到,他还很可能同时拿到‘最佳导演’——也是他老人家的第十个了吧?”祁景言放下手里的杯子回应道。
“应该是的。”
这个时代的各大奖项里,一般来说,某个奖项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有一半左右的几率是重合的——会归属于同一部影片。毕竟,整部片子的指导是来自导演的,影片都是“最佳”了,执导他的导演还用说吗?
——另一小半几率,“最佳剪辑”会和“最佳影片”重合。还有非常意外的情况下,最后的最佳影片才会和“最佳导演”、“最佳剪辑”的获奖影片完全不重合。
艾伯特导演迄今为止拿了九个“最佳导演”,其中七个都是和他的“最佳影片”同时拿到的。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奖项来自丹青奖。
——正如前文所说,丹青奖明显偏好有深度、高格调——甚至格调高到曲高和寡票房凄惨的电影。艾伯特导演的风格与之完全不同。
而这一回,老导演很有可能拿到他从未获得的丹青奖奖杯。
想到对自己的演技指导颇多的老导演,莫一笑的表情亮了亮:“那真是太好了!如果拿到的话,一定要去艾伯特先生家里庆祝一下……对了,艾伯特夫人的小甜饼我可是十分想念。”
祁景言低笑:“你是去庆祝,还是去蹭好吃的去了?祝贺老导演还要麻烦夫人动手……”
“夫人喜欢我呀。”青年扬了扬头,表情可得意,“艾伯特导演想吃小甜饼夫人都不给做,就给我做。”
祁景言一巴掌拍在他脑袋瓜顶上,残忍地打破了他的妄想:“那只是因为怕老导演糖分摄入过度岁身体不好。”
莫一笑哼哼了两声,忽然想起了什么,笑着的嘴角不自觉地抿起来一点,眼睛欲言又止地看向了男盆友。
“怎么了?”
祁景言看到青年表情变化,坐直了一点,温和地开口问。
“……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给艾伯特先生的概率很大。”
“嗯。”
“最佳男主角……”莫一笑喃喃说出了另一个奖项的名字,眼神有些担忧地看着祁景言,“景言你的希望就小了。”
一般来说,为了公平一点——通俗地说就是“有蛋糕要一起分”,就算一部电影再出色,也不会把所有它能得的奖项都给它,哪怕实力上够也不行,你拿了四五个,别家也都有一个吧?你一气儿拿了七八九个算怎么回事?——当然,这种也不是没有,但一般都只拿一两个核心奖项(比如影帝或者影后或者最佳影片),其他的都是服装道具配乐剧本什么的这种“非核心奖项”。
纵观这十几二十年的各大奖项,能够把核心奖项几乎包圆的也只有一个《长庚》。但《长庚》是什么电影?说是现象级、万人空巷一点不为过,过去多少年了、电影行业又进一步发展了,它还牢牢占据着票房、观影人次等等记录的榜首,不让分毫。
《最后的绿洲》好不好?当然好,口碑票房双双飘红走高,但票房如果不出意外,也就是今年票房前五的水平。这对于一部文艺片来说实在是惊喜,但相比于《长庚》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了。
这种情况下,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拿到手的概率越高,基本上就意味着最佳男主角被《最后的绿洲》拿到的概率越低。
莫一笑还记得当时祁景言为了争取这部电影的角色,有多认真,为了达到导演的要求又有多辛苦。一遍一遍地磨砺,突破自我,“减去”原本成型的表演方式,忘记表演技巧,甚至不去思考怎么饰演这个角色,而是用灵魂沉浸到那个时代里去。
莫一笑看过男人的笔记本,厚厚的一本,全都是为了揣摩“亚历山大”。
而现在,虽然很为老导演高兴。可想到男人的努力和几乎可见的、落空的“最佳男主角”奖项,青年还是感到一丝心疼和酸涩。
这些话他没有说出来,但那双眼睛里的情绪祁景言读懂了。青年漂亮的深栗色眼瞳里透着心疼,目光担忧地落在男人脸上。
男人一时失笑,伸手把坐在边上的人拽进怀里:“笑笑,你啊……”
青年猝不及防跌在他身上,脸埋在男人胸口的衣服里,整张脸陷在羊绒衫细细软软的毛里,鼻端是清冽好闻的松柏淡香,头顶被一只宽厚温暖的大手揉了揉,又是舒服又是狼狈。
“……干什么啊。”他有些艰难地偏了偏头,面前把鼻子和嘴从对方隔着衣服也能明显感受到的胸肌轮廓里挣脱出来,抱怨着。
“你是不是忘了,剧组报最佳男主角的时候报了两个人,我,还有你。”男人醇厚好听的声音带着丝丝笑意从头顶传来。
莫一笑呆了呆,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好像是啊。”
“你怎么就想着担心我了呢?”
“你为这部戏花得心思那么多……”青年喃喃地说着,“我觉得你演得更好,更出色。”
祁景言看向他。
对方的精致到令人嫉妒造物主偏心的脸上的表情是那么真切和真诚。他是真真切切地认为祁景言更出色,也是真真切切地期盼着祁景言得奖——而明明,他自己也收获了如潮好评,明明不止一个影评人夸赞他“是整部电影水准的定海神针”、“让没有台词的片段也依旧紧抓观众的心”。可以说,他的表现毫不逊色于祁景言,即便后者因为多年积累的人气和权威地位更吸引眼球和关注,但撇开这些,只针对电影而言,他出色得令人惊艳。
男人无声地叹了口气,托着怀里人的下巴,让对方仰起头来,俯下去烙下一个暖融融的吻。
年轻人之间恋情正酣,很多时候亲吻都是星火燎原的,很快就会演变成贪婪的彼此唇舌交缠、恨不得把对方吞下去。但这一次却不然,而是格外温情和绵长。
莫一笑一开始还困惑于男人的那一声轻轻的叹息,但很快就在亲吻中大脑缺氧、眼神迷离,只能浑身发软地倚在男人身上,张开唇任由他勾缠吮吸。
亲到最后,莫一笑简直觉得呼吸进来的空气都不够了,两人唇分的时候青年目光直愣愣地喘了好半天气脑子才清醒过来,一脸懵乎乎的样子看着祁景言:“你干嘛突然亲我?”
“因为,我原本觉得自己已经足够爱你,但现在发现居然还可以再多爱你一点。”
祁景言在结束亲吻之后也没有放开怀里的人,而是用下颌亲昵地蹭着青年的脸颊,像一只黏糊糊的大狗。
莫一笑听着他无比温柔的话,一下子就脸红了。其实两个人已经谈了这么久的恋爱,订婚戒指都穿在链子上戴在脖子上了,但这人撩起来他还是一点都扛不住。特别是这种无心撩、表情特别真诚地敞开心扉的时候,比什么带他开着机甲飞,还要更戳。
“咳。”青年只能干咳一声掩饰自己的不自然,故作淡定地扬扬修长的脖子,“这不是很正常?我这么好,你总能发现我更多值得你爱的地方。”
“嗯。”
祁景言埋在他颈窝里,声音模糊而深挚。
“我的笑笑太好了,真想就这样把你藏在怀里,圈着,不给别人看。”
明明是占有欲十足的一句话,很多追求自由的人甚至会觉得反感。青年却在短暂的怔愣之后慢慢地弯起了眼睛,露出了一个有点傻乎乎的笑容。
作者有话要说: 笑笑:是不是被我的真善美深深地吸引住了?╮(╯▽╰)╭哎
第208章
丹青奖的入围名单公布的时候,不少人都急着去看最佳男主角的候选者。
不出意外,祁景言和莫一笑双双凭借《最后的绿洲》入围。但各方评论人士似乎志同道合地一起不看好他们,直接把可能的获奖者圈定在了剩下的三名入围者当中。
——这些杂志媒体给出的分析理由正像是莫一笑猜测的那样,《最后的绿洲》当选最佳影片、艾伯特导演成就最佳导演的可能性太大了。考虑到“分蛋糕”的结果公平性,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这三个核心奖项很难聚集到同一部电影身上。
莫一笑和祁景言都不是急功近利的人,虽然知道自己获奖的希望非常渺茫,但在短暂的失落之后很快就放开了——毕竟,艾伯特导演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这么一部作品的指导而已,还有很多在演技方面能受用一生的东西。想到老导演能够“十全十美”,他们由衷地感到高兴。至于最佳男主角奖项?祁景言有好几个了,莫一笑相信自己未来会有好几个的,不用死抓着这一次机会不放。
但他们俩平常心,粉丝们却在看了各方评论之后替他们委屈起来了:
“什么叫‘几乎不可能’?什么叫‘希望渺茫’啊?又说不出来我们笑笑演得哪不好、哪不如另外三个,就直接说不可能,未免太过分了吧?”
“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在祁影帝入围的情况下,直接无视他,认为获奖者范畴里不包含他。什么‘公平’,什么‘按常理’,就因为人家电影拍得好,可能拿到的奖多,就不管实力如何直接排除,这叫哪门子公平?”
“呵呵哒,还腆着脸说是‘出于公平性的考虑’……神TM公平。你这么在意结果公平,不如每个得到任何一个提名的电影都发一个奖,大家排排坐吃果果咯?不行不行,这还是不公平啊,凭什么只有得到提名的有奖,没有提名的没奖?不是说公平吗?不如过去一年所有上映的电影每个发一个奖好不好?大家共同富裕哟。”
“前面的说得好!奖项不就是用来筛选最出色的电影、最出色的演员和导演的吗?讲究什么‘你不能一个人占大头’,笑话!我们拍得好就应该多得,要是真的被比下去了是一回事,比都不比,就因为我们别的方面拿奖了就得把这个影帝奖杯让出来,说破天去也没这个道理!”
甚至,一贯比较亲祁景言莫一笑这对CP的“电影新快报”——这个七千万粉丝的大V影评公众号发了一条动态,文字部分特别短,就是两个坏笑的表情,然后写着:“我不多说,就上动图。”
下面配了几幅动图。
点开一看,第一幅是这次提名最佳男主角的詹姆斯·杰森在提名电影《白桦林》里面的表演片段,演的是主角的一段内心戏,在动图截出的片段里,男人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展现了内心的一系列激烈变化,看上去表演得非常传神。
而紧跟着的第二幅动图,是《最后的绿洲》里面莫一笑长达五分钟无台词无对手戏对象的那一段默片般的演绎。他没有詹姆斯那种丰富的表情,甚至大多数时候脸上的肌肉都是平静的,传达着他的情感和思绪的——只有眼睛。而也只需要眼睛。
单看两个片段都是精彩的,但当这样放在一起的时候,却让人忍不住去想——好像,莫一笑更厉害一些?詹姆斯还需要用面部表情去辅助表现他想演绎的内容,莫一笑只靠眼神的变化和轻微的动作就可以做到了,是不是莫一笑更厉害?
后面的几段截图也都是类似的对比,是除了祁莫两人之外的三个提名者和祁莫两人的表演片段的对比。那三个提名者的动图都选自这次提名的电影,而祁莫两个人,为了追求动作和表现内容尽可能的近似性,取的不仅仅是《最后的绿洲》里面的内容。
比如有一段对比是角色被押赴刑场,采用的莫一笑的片段就是《逃奴》里卓被押上绞刑架的片段。
——其实这多少有些断章取义。
毕竟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的拍摄要求和想要传达的内容,因此演员要采用的表现方式和手法也不相同。仅仅截出一个片段做对比,在电影内容和表意都不相同的情况下,事实上是很没有可比性的。而且这个公众号又专门截了能够看出祁莫二人更胜一筹的片段。
这样截出来,又旗帜鲜明的对比起来,在对电影了解得不太多的粉丝眼里,那就是其他三个人的演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逊色于祁景言和莫一笑,而那些做预测的人还都说什么祁景言莫一笑希望渺茫?要真是这样,那只能说明评委眼瞎!这叫哪门子的公平?!
最开始这些都只是小范围的讨论,但由于莫一笑和祁景言惊人的粉丝数目(后者的最新粉丝数量已经逼近十九亿的惊人数字,而莫一笑的粉丝也达到了两亿七),讨论被快速扩散开来。
不是所有粉丝都会去了解影评或者奖项预测,他们很多不关注这个,只等着获奖当天晚上看直播看结果。但是他们不了解,自然有同为笑粉或者言饭的好朋友给他们推送一些内容,一个又一个粉丝表示震惊:
“天哪,奖项居然是这样评的?奖项分布还追求所谓的‘百花齐放’?不能一家通吃?那如果就是有一部片子导演导得最好、男主角演得最好、女主角演得也最好,整体片子最好,甚至男女配角也最好……你们还就是不给、非要玩什么‘权衡’?这是可以权衡的事情吗?演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因为导演太好了,演员再好也得不了奖……这什么玩意儿啊这个?”
“看到绝大多数预测和分析人士都是这个调调,我由衷地想对你们说一句‘MDZZ’。你们对于公平的认知和大多数人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啊?这么在意局面好看,那咱们抽签拿奖呗?这岂不是很公平?”
粉丝们的讨论热度上升得很快,甚至一直蹿到热搜上面,tag还特别正经严肃——
#公平标准大讨论#
吃瓜群众们:……等等?这啥?一觉醒来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觉悟的光辉吗……
眼看讨论得轰轰烈烈,千茜忍不住联系莫一笑:“……笑笑,你说有没有可能组委会看到这个就……”
“不可能的,茜姐,你想太多了。”青年温声打断了她,“五大奖项有自己的骄傲,或许会参考观众的意见和口味,但绝不会因为这种声浪就改主意。因为这个口子一开,那就麻烦大了。”
“哦。”女经纪人有些不甘地应了一声,表情明显带点低落。
“别这个表情,茜姐。我没说我和景言就绝对不可能获奖啊。”青年有点好笑,“没听我说吗,组委会绝不可能因为观众声浪大就把奖给我或者景言,但是这种风向确实会让他们想一想,‘奖项分赃’的潜规则是不是合理。……再说了,其实本身‘一部电影的奖项不能太多’就只是一种通常的倾向,又不是绝对的。比如在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一方代表的电影已经得到好几个奖项,那么另一方确实赢面很大,但假如两方水平差很多,如果不是幕后有交易,奖项还是会给实力强的那一方。”
“你这么说我就觉得舒服多了。”千茜笑道,“如果真的是因为追求什么‘公平’而让你和祁影帝提前被排除出获奖队伍,我一定觉得很不甘心。”
“好了茜姐,你别纠结这个了。我敢说组委会的那帮人一定更纠结。”青年忍不住笑了,“现在他们面临的局面是,如果最后的获奖者不是我或者景言,就有可能被网友猜测是为了什么‘结果公平’……我觉得这也挺倒霉的,说不定评委们就是喜欢另外的谁的演技呢。”
“就你心大。”千茜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不说担心不被公平对待,还担心起组委会的遭遇来了。他们被怀疑那是活该,谁叫他们总玩这种含含糊糊的‘游戏规则’的?”
但无论怎么说,最终的结果都要等到颁奖典礼那天揭晓。
丹青奖的当天,天公略不作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好在是科技时代,会场方面临时打开伸缩防雨架,将红毯的位置用透明雨棚遮蔽起来。
祁景言和莫一笑因为身上的代言不一样,穿的当然是不同家的衣服,但两人还是尽可能地选择款式呼应、颜色相配的两套。
因为有雨的关系,祁景言特别穿了大地色系的长风衣。这种一不小心就显腿短的款式穿在他这个大长腿身上架势全出来了,下面皮革的深棕色马丁靴则往男人周身优雅如贵族般的气质里调和了一抹野性和冷硬。
莫一笑为了和男人搭配,也没有选择惯常的西装款式,而是同样选择风衣。不过不同于祁景言中长款散开衣襟的随性,他的黑色皮革风衣是短款的,双排扣和腰带的设计勾勒出青年的腰身,而这件风衣的长度搭配下面的裤装则同时凸显了出色的臀型,整个人都流露出一丝性感迷人的气息。
两个人这一回没有拉手,但是彼此之间的距离近到一不小心就会靠上。他们并肩走在精致的地毯上,向着四周的粉丝微笑致意。
丹青奖的红毯——与其说是“红毯”,不如说是“水墨毯”。为了和“丹青”的名称以及主题呼应,这里的红毯设计成宣纸的造型,颜色不是那种明亮的正红,而是淡淡的绯色。在感应装置的辅助下,随着明星们款款步入,步履的痕迹会如同落笔着墨一般,在这张大“宣纸”上慢慢涂抹出痕迹。
两个人一路走过长长的“红毯” 到礼堂里面落座,精致俊朗的面容和修长漂亮的身材都谋杀了无数菲林。
丹青奖的会场安排不同于很多其他奖项,并不是一个剧组一个剧组这样做的,而是将圈内关系比较好的人放在一起,这种座次安排。同时,相比于那种一排一排坐着的会场,这个奖项的礼堂设计是带桌子的,一张桌子围坐二十个人这种,桌子上面有甜点、零食和酒水供应,弄得像是party一样——但没有人会真的去吃那些昂贵又华而不实的小点心,除非他们能确保自己即便吃东西的时候也能被随时拍得很好看。
莫一笑和祁景言落座的时候就看到徐嘉琪等几位演员、还有关飞白导演等人和他们坐在一张桌子周围。
“嘿,敬你们一杯。”徐嘉琪难得俏皮地弯了弯眼睛,“两位双双入围最佳男主角的大神。”她这一次没有拿到题目,是跟着她之前拍的一部戏的剧组过来的。
“嘉琪姐别开玩笑了。”莫一笑对她举举杯,喝了一口香槟,“虽然是入围,但也就只是入围了。”他坦然地耸耸肩,毫不在意今晚他获得提名的奖项离他很近又很远。
“这可未必。”徐嘉琪不赞同地摇摇头,“没到最后都要抱着希望——嘿,好好准备你的获奖词,说不定就用上了呢。”
莫一笑笑着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