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世男的发家致富日常-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足够让这些人回去显摆了。
………………………………………
陆祁浩回柳州之后第一件事,做蘑菇酱。
所有蘑菇已撕成了小片处理过,回陆记做起来就方便多了。这是他在收购蘑菇的时候就已经想好点的,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拉回柳州,人手不够不好做。
现在好了,他可以直接开着,陆祁浩先在锅里倒上大量的油,这一次,他没有用大魏朝惯用的动物油,而是用了自己提纯过的植物油。
因为动物油凝固之后会结白色的块,冷却后会腻,而植物油不会。
等油烧开之后,他便加上调料放蘑菇进去炒,考虑到不同人不同口味,有微辣中辣重辣,加上姜蒜盐醋酱花椒粉等,一部分里掺杂了肉沫,一起大火翻炒。
很快,一大锅香味扑鼻的蘑菇酱就做好了。
做蘑菇酱的并不难,难的是火候的把握,里面不能加一点水,因为这些食品都是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只能用油来保,这个时空毕竟没有防腐剂,不可能达到保质期半年还不坏,但是做好密封封存,30来天还是可以放的,毕竟里面全是油保着。不过等吃的时候要 注意用干筷子,不能让里面进了生水,否则很容易变质。
至于密封,那就是放在罐子里,大魏朝还没有发明玻璃瓶,但土烧的罐子倒是有的,一般酒就装罐子,陆祈浩之前采买了很多样的小土罐,嫌弃这些罐子看起来丑,外面做了个商标帖。
所谓商标贴,设计也极为简单,先让苏吟画上一副雨后蘑菇林景,画画的时候杨小木在旁边,他灵机一动比照杨小木的模样添加一个Q版的小小木在森林里采蘑菇。
最后打上陆记名号,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也算是这个时代独有的防伪标记,因为签名不可复制。
因为,陆祈浩画实景图却是不如苏吟,他也就只能取巧画Q版人物了。
而杨小木就是“蘑菇酱”的代言人了。这贪吃的小子可吃了不少,也要让他做点贡献才行。
陆祈浩想了想,又在上面注明了食用的注意事项,比如不能进生水什么的。当然老百姓会认字的很少,但不妨碍他写上去,总之是有人认的字的。
陆祁浩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随意弄的一个商标,火了。
首先是上面有画有字,很多老百姓更加愿意买,因为吃这个显得“有文化”,你没见到人家这商标上有字吗?
当然,这是后话了。
设计完商标后,他就叫苏吟拿去印上个许多,放在家里备用。
至于鸡蛋,也没什么新鲜的,他要做的就是现代最最简单的,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茶叶蛋。
当然,他给换了个名字,不叫茶叶蛋,而是叫做“富贵吉祥蛋。”
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把鸡蛋煮熟,敲碎,放上茶叶,香叶,酱油,盐在稍事浸泡一晚上即刻,现在是春天,不用担心坏掉,至于等以后到夏天天热,也直接把这些调料放进去一起煮,不用浸泡一个晚上,随时煮随时卖,也不怕坏掉。
非常简单。
但是对于大魏朝的百姓来说,就没见过这种做法,而且,他们并没有炒茶的工艺,说白了,就是连茶叶都没搞出来,怎么搞得出茶叶蛋?更别说调料里面的香叶了,这不是柳州产的,而是陆祈浩瞬移去其它城市采买回来的。
富贵吉祥蛋定价4文一个,倒是比一组煎饺便宜上一文,毕竟只有一个。
陆祈浩纠结好久才定下这个价格,没其他特别的原因,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好茶,为了做茶叶蛋,他炒出来的茶叶好些都用在了这上面,后来他后来悄悄去了几次安里屯后山,又采摘了好几次茶叶回来。
他肉疼啊,现在采摘的茶叶都是“明前”新茶,搁在后世妥妥要破千人民币一两。古茶树啊,不是人工种植的茶园好吗?就这么给做了茶叶蛋,实在是暴殄天珍。
唯一值的欣慰的是,富贵吉祥蛋超级好卖,而且做法简单,反正一锅煮,不用费力,不像煎饺什么的还要揉面擀面包饺子什么的。
“陆记又出新品啦!”
“你今天吃陆记了吗?”
“什么,没吃上,排到你這就没有了。哈哈哈哈,我可是买到了五个富贵吉祥蛋。”
“滚,谁说我吃不下……喂喂喂,你干嘛……君子动口不动手,你简直有辱斯文。”
“啊,我的蛋……”
一时间,整个柳州大街小巷都流传着“蛋”的传说,大家以吃“陆记”为时尚,若是你家没吃过“陆记”,那你就是和别人连话都接不上,为什么,因为你没吃过陆记啊,人家聊天你都跟不上。
当然,除了蛋的传说外,还有“酱”的传说,读书人说这酱是给他们准备的,没见到上面都是字画吗?话说这字写的可真好,自成一风,一时间到处打听这到底是谁写出来的,还有人想要来拜师。
杨大福特别得瑟骄傲,这是我们东家亲自写的。
哇靠,这可不得了,捅了马蜂窝。自然有人是质疑的,但有人还是相信的,质疑者还有来陆记点名要陆祈浩出来当场题字做证明,当然,相信的人也凑热闹,人家是想来看看这到底怎么写出来的。
陆祈浩的字就是后世某帝创的瘦金体。这种字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瘦直挺拔,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如游丝行空,结构笔峰大气磅礴,舒展劲挺,这在这些读书人中简直奉为神之作。
要知道在古代开创一个书法流派,那是多么了不起。
而陆祁浩的这种字体就完全就是别具一格,开山创派了。只不过现在没传出去,且知道的人毕竟是小部分,要是在京都,估计都要惊动大儒了。
于是每天的陆记都是热热闹闹的,以前排队的多是百姓,读书人嘛也是打发书童来排队,现在不一样,很多文人都亲自上门来拜访了,还有人要给陆祈浩递帖子,不过杨大福说东家不在家,那些人也只得作罢。
…………………………
陆祈浩人呢,他不是清高故意不接别人帖子,而是确实不在家。
因为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之后,他就带着杨小木出门了。
学习上,杨小木他很刻苦很聪明,只是因为以前没有机会学习,所以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苗子,然而,陆祈浩对他的学习完全不满意,因为他去听过先生给他上课,除了认字之外,都是一些“之乎者也”的道理,认字也极为死板,完全死记硬背,大魏朝根本就没有“汉语拼音”的说法,都是先生给你几个字,你就认几个字。
这要记到什么时候!太坑了。
若不是从小就学,这要冷不丁让你死记硬背,最起码要死记几百个常用字的读音,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这些常用字慢慢的看书学习认识其它的字,因为没有任何先生能保证他自己就懂所有的字,除非是大儒,这个过程无比漫长,缺乏效率。
摇头晃脑的读书,总感觉是个书呆子模样,这个时代很多文人就是这样,总要拽一两句酸词并且还要摇晃着脑袋拽才行。似乎这样才能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陆祈浩不喜欢杨小木也变成那样,干脆就辞了先生,准备自己教,反正就这么一个阿弟。
在杨小木眼里,他的陆大哥简直无所不能,听陆祈浩说要亲自教他,他当然开心。
本来,最近陆祈浩天天让他去学习,他就没有什么时间和陆祈浩在一起,而他阿爹阿娘还有苏吟和陆祈浩每天呆一起的时间都比他多,本来心里就不开心,这下子陆大哥亲自教他,自然乐意。
陆祈浩的教学方法可谓“惊世骇俗。”他先让杨小木学是拼音,从“aoebpmf”学起,幸好杨小木不懂,这种东西要是传出去,必然会改变这个时代读书人的格局,因为一旦你掌握这些拼读,有一本标注了这些拼音的书,完全不用先生就能自学了。
他把《三字经》给默下来,当然,是做了修改的三字经,比如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这种莫名其妙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全部删除了,只保留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等这样的话语。
陆祁浩把拼音标注在上面,让杨小木反复的读,幸运的是,这大魏朝虽然不再华夏历史上存在,然而文字的发展却是一致,和华夏的繁体字差不多。
之所以选《三字经》,是因为这篇巨作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三字概括了人文,包括传统的文学,哲学,人伦,忠孝礼义全,甚至涉及到天文地理。
陆祈浩删掉了里面涉及历史部分,这样杨小木在背读的时候,既可以了解常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若有遇到不懂的意思,陆祈浩就会给他解释,有涉及散的故事典故,陆祈浩也一并给他讲了。这样极大的提高了杨小木学习的兴趣,因为有故事可以听啊。
此外,陆祈浩还准备教杨小木一些实用的东西,比如数学,计算,统筹……
当然,他不是窝在家里教杨小木,学习又不是每天都必须要看,陆记生意几乎上了正轨,以他的“懒惰”,当然是没有必要守着,杨家二老和苏吟已经足以应付。
这么带着杨小木走走停停,却反而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和刚来大魏朝自己一个人游历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一个月里,陆祈浩带着杨小木把周边几个地方大大小小都玩了个遍,杨小木的学习技能也飞一般的,倒是让陆祁浩刮目相看,这要搁在现代绝对是学霸。
对于知识,他没有任何私藏,别说针对的是自家阿弟,作为现代人的“优越感”,他其实对现在账房先生用传统的记账方式非常鄙视,大魏账就是一条一条的记录,然后一个个的用算盘敲出来的。
这样不出货几率极高。
而陆祈浩希望杨小木学会表格统筹,用阿拉伯数字计算之后,到时候帮自己管账。
也玩的差不多了,两人终于打算回柳州,说起来,杨小木还没有离开自己阿爹阿娘这么长时间,虽说看起来很开心,但陆祈浩从他每天提起杨家二老就看得出来,阿弟恐怕是想家而不自知了吧。
两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俩在外快活时候,在柳州,杨家二老正发愁。
这陆家大郎和自家小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陆记的情况不乐观。
………………………………………………
怎么说呢?
这要从柳州的“商盟”说起。
人都是有掌控欲,在大魏朝这个时代,阶级分化严重,有钱有势者不仅看不起平民百姓,并且,有权有钱的必然看不起仅仅有钱的。你再有钱硬的过当官的吗?要拿捏你还不是就一句话,毕竟不是人人都和陆祈浩一样是个“怪胎。”
陆记脱离商盟掌控被针对了。
“商盟”下分多支,其中一支是为“食协”。它们虽是大魏朝民间组织,但依赖于他背后操纵的手,只要是想要出名的,必然要巴结他,只有他认可的才能迅速的传播开来,说白了,就相当于现代的推广。而推广不是白干,每年都能收到不菲的“广告费”。
而现在,横空出出世陆记食铺这样的怪胎,不依赖推广生意就如此火爆,更让他们生气的是,向来他们是不会主动找商家,一个月前纡尊降贵派人来暗示“陆记”交钱入会,没想到连东家都没见到,就被打发了。
对陆祈浩来说,陆记本来就限购,他并没任何扩大的打算,要什么推广?再说,他若想做大,哪里用得着别人推广?
不入食协就意味脱离商盟掌控,你若是脱离了掌控生意不好那人家也懒理你,关键特么的是你生意好成这样,把人那些正经交了会费的生意都抢了,抢了就抢了罢,你抢了还不给商盟好处,你要是权贵人还会卖你一个面子,你就是一普通平民这样打人家脸,他要能忍才怪。
最先出马的是柳州最大的酒楼“春风楼”。
春风楼主家于京都有关系,属柳州生意最好的酒楼,只因全柳州城就他一家有“炒菜“出售,要知道这可是京都人才能吃得上的”美食“,他们的炒菜也不是无限量供应,定价高且对外宣称每天只接10个单。
他自己就是卖炒菜的,当然知道“垄断“有多么赚钱,曾派人找过陆祈浩,希望把陆记买下并入春风楼,不说他出的银子极低,就算出很高,陆祈浩也不可能卖,很显然连陆祈浩的面都没见上就被被陆祈浩授意的苏吟给档拒了。
也就是个小小早食铺而已,春风楼本不放在心上,想要收购你那也是看得气呢,没想这小小早餐铺竟然如此不给面子,也是把陆记记恨在心头,后来陆记推出一系列蘑菇酱茶叶蛋之类,更是让他们恨得牙痒痒。
于是在“食协”授意之下再一次盯上陆记。
也是陆记缺人,陆祈浩本没想着开大,牙行那边暂时还没有卖身的合适人家,陆祈浩把“补充人手”这事儿给搁置了。等到他和小木一走,全靠三个人打理。
苏吟采买记账,杨大福和杨大婶掌厨,以有心算计无心,一屋子没有戒心的人,自家手艺被人偷窥了都不知道。
虽说杨大福已经很注意了,但最终还是被人偷学了一二去,在被开了多年酒楼的春风楼一研究,倒让他们给整出了饺子,生煎包,馄饨这三样。
其余的倒是还没有琢磨出来。比如富贵吉祥蛋,他们连茶叶是什么都不知道,不可能琢磨得出来。
饺子虽没有陆记做出来的好吃,生煎包也没有撒黑芝麻,但春风楼来者不善就是为了打压陆记,干脆降价销售,在加上酒楼的客源,白天整个时间段的供应,这一下子把市场冲击的七零八落。
陆记的生意下滑严重,索性还有富贵吉祥蛋和蘑菇酱撑着才不至于卖不动,但杨大福着急啊,觉得对不起东家。
而这春风楼的狗腿子,这段时间还时不时的过来逛一逛,拽一拽,杨家二老是老实人,苏吟,在和对方理论过几次之后,次次都憋屈,也是无奈,还差点被打。
………………………
“老杨,想啥呢,还做不做生意了”
“诶,老婶子……”
“我说老杨,这陆家大郎出门都这么久了,到底啥时候回来,陆记现在也不是个事,依我看,你也学那春风楼,降价销售给得了,瞧瞧现在,也就我们这些不差钱的才来你这儿。”
说话的正是任何时候都喜欢得瑟的马婶,虽然春风楼价格比陆记便宜很多,但她每天早上还是来陆记,算的上是陆记的铁杆粉丝了,一则,这陆记离她家近,二嘛她不缺钱,生两个儿子都有出息的,三么就是陆记这里还有富贵吉祥蛋,那可是春风楼还没有的稀罕货。
事实上,有次下午家人想吃生煎包,她也去春风楼买过一次,这马婶确实典型的“吃货”,正如赵老婆子说的,那是一张刁嘴,不仅说话厉害,尝味道也厉害,一下子就吃出味道的不同。
春风楼虽然批量销售,但这味道和陆记比还是差了些。于是不缺钱的她自然每天早上还是来买,反正现在也不需要排队了。
但像她这样的老顾客确是极少。
杨大福叹了口气道:“这东家未归,小老儿哪敢做主,再说咱们陆记成本可比别家高的多,哪敢降价?”
“得了吧,老杨头,你可别蒙我,虽说这味道确实有差别,可人家可是便宜你一半呢。话说这陆家大朗要赚多少哟,哎呦,罢了,我马婶也不是那小气之人,可不是打听你们利润来着。好了,和往常一样,煎饺10组,生煎包10个,富贵吉祥蛋10个,在给我装一碗这爽口菜。”马婶边说边递过一个食盒,这泡菜本来就不外卖,因为不好包装,但这些个街坊们不喜堂吃,后来索性自己带食盒,以前还有用大盆子来打包馄饨的……
“好嘞,您拿好,今儿个爽口菜多,给您多装点。”
送走了马婶,瞧着现在时辰也差不多,以前要这个时间早就卖光了,现在还剩了一些,唉,杨大福在心里寻思着明天不要做这么多,盘算着该采买多少……
他真想着,忽然案板被人扣了几下,一个带着倨傲又耻高气扬的的声音说道:“呦,这生意可不怎么样嘛?”
杨大福不用抬头就知道,这又是春风楼的人,自从春风楼抢了生意之后,时不时的总要过来下,还每次来都要冷嘲热讽,不过倒是会买上个富贵吉祥蛋和酱,杨大福可不认为他们是来送生意的,很明显,这些人除了来炫耀之外,还有另外一层目的,就是想要把富贵吉祥蛋的方子拿到手。
所以这段时间他做蛋的时候是整夜整夜的守着,可不敢掉以轻心。
杨大福抬头看了一眼,没有说话,他就是个老实人,要换作以前,“春风楼”里人对他来说就完全不是一个世界,他不敢怼,只能装憨。
“我说,你这也就蛋和蘑菇酱能卖的出了,你要是愿意到我春风楼,那可不比你在这小小陆记呆着好,人往高处走,你这人怎么就这么不识趣呢?”
“客官可是要买早食,小老儿可要收档了。”杨大福没有接他的话。
“哈哈,看你可怜,爷就当做善人吧,当打发叫花子,来一罐酱,四个蛋。”
“可是要带走。”杨大福瓮声瓮气的,他是巴不得这人带着赶紧滚,真是晦气,不过开门做生意,他又不能光明正大的赶人,要是这时候大郎在就好了,大郎不在,自己没有主心骨啊,只能憋屈。
傲慢的声音又说道:“堂吃。我说,这陆记东家不在,你收拾收拾跟我去春风楼,我保你荣华富贵,春风楼六掌柜给你留着,怎么样,光宗耀祖的事,你要感谢我家老爷,可不比你在这里做叫花子的好。”
泥人还有几分性子,杨大福,眼睛一立;“我老杨家可出不了这等背主之人。陆记收档了,不提供堂吃。”
“嘿,你个杨老头,有生意还要往外赶。哪有开门做生意不给人吃饭的道理,我今天偏要堂吃。”
“陆记每天都这个时辰收挡,你来晚了。”杨大福脸红脖子粗的争辩。
“你这什么态度,等你东家回来,看我不好好说道说道,这陆记生意不好都是因为你,看你东家不让你卷铺盖滚蛋。”
作者有话要说:三章合一送上;
另,好些天使在问,这里剧透下:陆哥在此事件中会意识到自己直男地位不保……
第27章 少年张狂
陆祈浩进来的时候; 正听到最后这一句; 没头没脑的不了解前应后果; 但并不妨碍他护短自己人,于是想也不想接口就说道:“咦; 可是新鲜; 陆记收档; 不卖便是不卖。”
“大郎。”杨大福喜出望外。
陆祁浩点了点头道:“杨叔,这人怎么回事?”
那人并不认识陆祁浩; 见进来个陌生人针对自己; 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是何人; 既然不卖你来又算什么回事; 这陆记可是挑客?”
“你误会了,这可是我们陆记自己人; 大郎是……”杨大福接话一半; 正要表明陆祁浩身份,就见到陆祈浩向他摆了摆手阻止了?
那人轻蔑的说道:“是谁?难不成还是陆记东家; 这么个年轻后生,也不怕说大话风闪了舌头。”
陆祁浩冰冷的说道:“你耳聋啦,没听见我叫他杨叔吗?恩,刚才听你说要找陆记东家?他确实已经归来; 你可是要找茬?”
那人道:“可算回来了; 他要再不回来,啧啧,这陆记都要被这老杨头给做卖了; 他人在那里?”
“你找他何事?”
“你哪来那么多废话,跟你说了你也不懂,快叫陆记东家出来迎接,就说我们春风楼魏二掌柜来了。”
春风楼?找他?跟他有什么关系?上次不是打发走了吗?
不过这“魏二”……实在好笑,这要是发音不准说快一点,猛地一听还以为是“我儿”呢,这名儿叫的“好”。
陆祈浩抬了抬下巴,故意用鄙视的眼神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番,问到:“你是魏二掌柜?”
“不是啊。”
“那他是你二大爷?”
“不是啊。”
“那你是他二大爷?”
那人一愣:“不是啊。”
……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你鬼叫个什么劲?看你穿的跟个冬瓜似得……来了就来了,还要谁去接他不成,我当他是你老子,需要你这么卖力叫唤。不过我说,就是你老子我陆记也不买账,说了收档就收档,就不卖你又怎样?”
陆祈浩噼里啪啦说了一大串,他最烦这种人,怎么每次都遇到这种飞扬跋扈的下人,自己主人放个屁,他就狐假虎威巴巴的冲上来,既给自家主人招记恨还在别人面前刷优越感,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条开路狗一样。
好好说话不会吗?
有什么样的奴仆就有什么样的主人,在他陆记来发飙,问过他没有?
那人似乎反应过来被耍了,勃然大怒,正要说话,一个中年男人背着双手迈着八字步走进来,一副老爷做派,昂首挺胸的,直接一屁股坐在正中的椅子上,慢条斯理的开口说道;
“年轻人,说话可是要注意分寸,万一得罪不该得罪的人就不好了。”
陆祁浩看了看那人,眼皮一撩,似笑非笑,道:“这么来讲,你就是那个我不能得罪的人了?”
中年男人见陆祈浩说话不怕,似有底气,气质又不像跑堂的,他来过几次,这陆记只有一个少年郎做采买,他见过那人,不禁猜测对方身份,于是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