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如故将信拆开,上面浮出一线熟悉的字迹:“你好吗?”
封如故将信捧在手里,想,他这个“你”,指的是他义父的,还是自己?
封如故把信箱里的其他灵信雪片似的倒了一地,而他自己躺倒在万千关怀和诘责之上,咬着墨笔,给那人回信。
他在那张纸上回道:“好。你呢?他们可曾罚你?”
他一松手,那灵信便自行化作流光,没入虚空之中。
一刻钟后,那道鹤形的流光又一次返回,在封如故眼里,它宛如青鸾,一下下忽扇着翅膀,要往敞开的信箱里钻。
封如故不等它完全钻入,便把它捉了回来,展开观视。
里面是如一的回答:“未曾。他们只是不允我出寺,其余并未刁难于我。”
封如故想,还挺好。
字浮现到一半,顿了许久,才浮出下文来,与那些一蹴而就、畅快淋漓的讨伐檄文全然不同:“……你……”
“你”了半天,仍是不见下文。
封如故捧着信,很耐心地等。
最多不过是一刻钟的时间么。
他等了半盏茶,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如一大笔一挥,把“你”字勾掉了。
封如故叹息一声,叹息声便化作回声,从四面八方一齐传来。
他突然觉得很有意思,又叹息了一声。
他把纸竖起来,往上面连弹了好几下,像在弹如一的脑门。
别扭死你得了。
封如故紧跟着信后的空白,又写下一句话:“我这边很是无趣,读信暂解烦闷。你若有闲,不如我们纸上对弈?”
这回,如一的信回得很快:“你当真是无聊。你……究竟是何时变成这样的?”
他指的是入魔一事。
封如故据实以答:“很早。”
如一:“……从‘遗世’起?”
封如故夸他:“聪明的小和尚。”
如一默然许久,大概是在整理自己与他相见后的种种细节。
封如故不去看其他信了,只专心等着他的回音,像是在等待一个审判。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如一方才回道:“……是。我早该想到的。”
封如故:“你生气了?”
如一:“你会在意?”
封如故看这口吻,想道,果真是生气了。
封如故说:“如果是呢?”
又是良久的沉默。
封如故坐在滴水的玉髓潭洞口,什么也不做,单等着如一的回复。
等到那青鸾振着翅膀、自洞口盘旋而回时,封如故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握着墨笔,笔身已被自己攥得发了热。
他拆开信件,得到的只是寥寥五个字:“义父知道吗?”
封如故:“他也知道,从一开始就知道。”
那边厢,寒山寺中。
如一的状况,远没有他信上那般轻描淡写。
他是护寺之僧,封如故是由他带入寺中,又是从他负责的寒山寺阵法中脱逃,他难辞其咎。
他被幽闭在一间佛舍之中,颈上套着一圈戒链,右手腕的脉门更是被一片佛门偈纹束缚,因此他能调用的灵力少之又少。
如今,他只能用左手执笔。
好在他左右手字迹一样,不会叫封如故看出端倪来。
送他离开时,如一满心宽容,如今确认他当真安全,如一才想起此人魔修身份,心中自是一番天翻地覆,不可名状,诸样情绪在他胸中翻翻滚滚,最后酿作了一股泛酸的怒意。
封如故……是魔。
义父从一开始便知道这件事,而他一直被封如故蒙在鼓中。
如一人生的一切悲剧,自魔道而始,要他满心欢喜地接受封如故是魔修,既不可能,亦不现实。
他凝神半晌,提笔道:“这些日子,你一直在骗我?”
如一不知七花印之玄妙,亦不知封如故现在需得采魂才能活得下去。
但他仍谨慎地使用了问句,希望能从封如故那里得到一个解释。
谁想,封如故回复道:“是啊,聪明的小和尚。”
如一顿时气得头晕,抓紧笔杆,半天都没能回过神来。
封如故那边,倒是觉得这回答没什么。
他的确是欺瞒了如一,这点没什么可辩驳的。
况且,他现在是自身难保,在封如故看来,如一与自己的关系,在他的控制下,并未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尤其是在这种时候,如一越是厌憎自己,越是与自己划清界限,越好。
如一的回信过了许久才来:“是,我早该知道,你最信任的人只有义父。但你若真为义父着想,就不要躲回风陵山中,这只会拖累义父。”
封如故托腮看着这行字,甚觉奇妙:“你义父在你眼里,就如此重要吗?”
如一:“义父便是我的天地,他引我入世,我的名字亦是他所赐,他自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
封如故:“我呢?”
直到等到一片朝霞洒落在他肩膀之上,封如故才等来了一句冷冰冰的回答:“萤烛之光,不可与明月争辉。”
封如故盯着这行字,眨巴眨巴眼睛,想要笑,但终究是没能笑得出来。
他一笔一划地写问:“那敢问大师,我这样的萤烛之光,该去哪里,才不拖累人呢?”
落笔终处,封如故乍闻山中起了些骚动,便起了身来,站在玉髓潭洞外,侧耳细听。
隐隐叫嚣之声,从山外传来。
“风陵之人!速速将魔道封如故交出!”
……来了。
封如故举步往洞内的那条秘密通路走去时,恰见一道鹤形流光划入洞内,正是如一的来信。
封如故驻足片刻,往回走出两步,又刹住脚步。
还有什么意义呢。
他打消了再去自取其辱的念头,径直往洞内而去。
……是时候了结一切了。
寒山寺,囚·禁如一的佛舍里,已是空空荡荡。
原本束缚着如一脖颈的铁链垂落至地,墨笔折断,中间的断茬上沾着淡淡血迹,竟是有他掰断墨笔后,用断茬划烂手上封印灵力的佛偈纹路,恢复灵力,破门离开。
桌上淋淋漓漓流了一串鲜血,将桌上的一沓带有灵力的信纸边缘染得斑驳一片。
最上面的一张纸留着淡淡的墨迹。痕迹是从上一张纸上渗透而下的,字迹依稀可辨。
“月光远在天边,终不可即,不可触摸。我常年行于暗夜,只需萤烛相伴。”
“等我。我去找你,接你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咕咕以为自己真的控制得住小红尘对自己的感情……
第114章 众生相貌
风陵山中; 浩然亭下; 众大小道门熙熙攘攘齐聚一处,各怀心思。
风陵弟子则是倾巢而出; 列阵以待; 立于亭下。
打头的是满脸茫然的罗浮春; 身侧立着一个稍带虚弱之色的桑落久。
他至今没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即使面对来势汹汹的道门众人,听到他们满口的诘责怒言; 他也不很能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只本能地将师弟护在身后,似要用肉身挡住那泼天而来的恶言恶语。
风陵虽开启了封山之阵; 可几家道门商量之后; 一马当先; 竟要作势硬闯大阵。
他们本想着,风陵弟子岂敢当真动用剑阵,伤害同道之人?
待他们到了阵前,守阵的弟子担不起责任; 自会放行。
孰料; 等他们到了大阵近旁; 风陵剑阵铮然一声,发出凤凰啸山似的清锐剑鸣,剑风骤起,惊涛汹涌。
来者数人齐齐大喊一声“不妙”,纷纷而退,还是有人躲闪不及; 被剑气划破了衣服,洒下一串血来。
闯阵之人眼见风陵当真敢动武,怒发冲冠。
有人出言指责:“风陵当真无耻!为护一名魔道,妄伤同道之人!”
虽不知常伯宁为何下此命令,守最前阵的一名年轻风陵弟子闻言,却是不乐意了,高声应道:“我们的阵法分明就立在此处,你直眉瞪眼地往上撞,关我们什么事情?”
来人怒道:“你可知封如故入了魔道?!”
那风陵弟子实话实说:“我等不知。”
来人愈怒:“风陵不给我们一个解释,反倒闭门不出,难道是要公然包庇?!”
年轻弟子按剑冷声道:“我们只知,端容君叫我们看守大阵,非有命令,不准任何人出入。你不是端容君,我不与你说话。”
说完,他索性真的背过身去,不理会哗然的众家道门了。
尽管知道风陵传统向来如此,最是护着自己人,来者还是难免跳脚:“好一个风陵山!自恃名门,门下弟子一个个狂悖至极!”
文始门门主文润津阴着一张脸,立于众人之中。
还是有人发现了他,满面堆笑地上来招呼:“哎呀呀,这不是文门主吗?”
文润津听出来者不善,只在鼻子里低低哼了一声,权作回应。
果然,来人下一句便不是好话了:“文门主还是得上天眷顾的,险些做了封如故的亲家,不然哦——啧啧。”
死了女儿,算是哪门子的上天眷顾?
但文润津不得不承认,此人说得有几分道理。
幸亏当初女儿闹着退亲,若否……
况且,封如故知道他文始门的秘事,知道他扣押魔修、威逼其父其母、从中牟利一事,虽然那四名小魔修已经被他领走,文润津心中仍是惴惴,自他走后,寝食难安了数月之久。
如今,封如故有了现成的把柄,还径直送到了他的手中,文润津下了决心,最好是借此机会,将封如故一脚踩死,如此一来,封如故说的任何话,对自己提出的任何指控,便都没了可信之处。
于是,他咽下一口闷气,假作坦然:“就算他是我的亲家,那有如何?难道要放任此人祸乱正道?大义灭亲,犹然为可!”
说完这振聋发聩的言辞,文润津心中憋闷,甚是不甘,余光一转,觑见一个身影,嘴角微勾,将祸水向那人引去:“百世门萧门主,不知你可有此决心吗?”
百世门门主萧思汝闻言反问:“文门主是何用意?”
“字面之意。”文润津扬眉吐气,“汝家二公子,在那封如故门下效劳六年,现在打算如何?难道要站在封如故那边吗?”
“吾儿萧然,承封道君青眼,收为徒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不可替师门掩过饰非,同样,文门主也不可杜撰揣测从未发生之事。”萧思汝转向罗浮春,隔着一层法阵,高声询问,“然儿,你可知晓云中君入魔一事?”
罗浮春执住桑落久的手,呆愣难言,连众多剑刃似的目光刺在他身上,仍不自知。
众多迷思,大大削减了他的知觉。
萧思汝略略抬高声音:“然儿?”
罗浮春从木然中霍然转醒:“孩儿不知……”
“文门主可听见了吗?他说不知,便是不知。”萧思汝转向文润津,客气地一拱手,“请文门主自重。”
文润津倒也没怎么刁难,讨了些口上便宜,便住了口。
谁人不知,封如故待他这两个徒儿,是如何的刻薄寡恩?
这两名徒儿近些年来走南闯北,变着法子赚取银钱,便是供封如故挥霍的。
到现在为止,没人见他们用过归墟剑法,没人见他们从封如故那里学得一丝半点的本事,名字倒是被封如故连名带姓、随口改作了酒名,简直是把这两名大好青年当做杂役驱使。
在文润津看来,这几乎等同于羞辱了。
文润津自问,若是自己遭此对待,抓到封如故的把柄,绝不会替封如故掩饰。
若说他这两徒弟有多真心实意地爱他、敬他,以至于敢替他瞒下这滔天大罪,文润津自是不信。
因此,他只需将众人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引走便罢。
话说多了,反倒显得他文润津刁难人。
罗浮春回答完毕后,眼前一阵阵发着黑,一时间觉得这世界上,只有落久是真实的了。
因此他更用力地捏紧桑落久发冷的手掌,轻声唤身边人的名字:“落久……”
桑落久攥紧手,背脊绷紧,一时也忘了要装柔弱的事情。
所幸,他的师兄如今神思混乱,未曾注意到他此刻的异常。
桑落久在极力思考,事情为何会变成这样,以及有无应对之策。
但桑落久愈想,身体抖得愈厉害。
起初,桑落久认为,师父不肯授他们剑法,只是单纯因为他看不上他们的资质。
桑落久没觉得受辱,相反,他喜欢这样傲然的师父。
如师父这般的人,就该狂傲一生。
若是有此本领,性格却是谦逊温和,反倒失了魅力,会叫桑落久觉得索然无趣。
可是,师父……
桑落久细理着与师父共处的日日夜夜,才恍然意识到,他自以为亦步亦趋追随着的师父,实则是一个幻影。
真正的师父,他从未认识过。
罗浮春在他耳边低声呢喃,声如梦呓:“落久,这定然是假的。……这是噩梦。”
桑落久同样执紧罗浮春的手,目睹着眼前乱象,却激动得一阵阵泛着鸡皮疙瘩,崇慕之情伴着心潮而生,惊涛拍石似的拍击着他的,难以抑制。
他费尽千辛万苦,才勉强忍下嘴角的笑意。
师父……你究竟还有多少秘密呢?
落久真想知道啊……
见文润津那边偃旗息鼓了,他的长子文忱默默走上前来。
在文始门中再见封如故之后,他被勾起昔日恐惧,这数月来茶饭不思,形容愈发消瘦下去,如今看起来,几乎狼狈得有了鸠形鹄面之相了。
文忱的声音轻如蚊鸣,期期艾艾:“父亲……云中君入魔,应该不是他有意。在‘遗世’之中……”
彼时,封如故为救他们逃狱的六人,右目被那丁酉重创。
或许,便是那时……
文润津懒得听他这样黏黏糊糊的腔调,呵斥一声:“闭嘴!”
从“遗世”出来,文忱便落下了严重的心病,根本听不得高声,听父亲一声斥骂,他立时后背一寒,冷汗禁不住滔滔而出。
他掏出手帕,印一印额角,当真闭嘴了。
身旁,曾因家妹文慎儿之死而迁怒封如故的二弟文悯犹豫片刻,拉过大哥,低声耳语:“大哥,你说,‘遗世’中,封如故如何了?”
在大哥出“遗世”之后,便对“遗世”二字讳莫如深。
他从未听大哥说过那沦陷的三月间发生的事情。
文悯与封如故短暂的会面,绝算不上愉快。
但文悯尚记得,在父亲为自己的失礼之举向封如故频频赔罪时,封如故竟替自己说了话。
他想知道,“遗世”中究竟发生了何事,会将意气风发的大哥变成这副模样,会叫封如故选择入魔?
文忱却是如以往一样,听到“遗世”二字,便闭口不语了,作出一副死样活气的衰相。
文悯见他又是这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老样子,未免气苦。
文忱正极力装着他的死人,忽然听得耳边幽幽传来一句鬼魅似的低语:“真是好笑。封如故是如何沾染上魔气的,旁人不知,你文忱也能推说不知么?”
文忱宛如受惊的老母鸡,尖声惊叫一声,回首望去,只见来人头戴三支银钗,左耳上的秘银耳坠在朝霞下反射着有些刺眼的明光,一副书生模样。
文忱的叫声,引来一片瞩目。
在看清来者何人后,四下里静了一瞬。
“哈,我道是谁,原来是早已脱离应天川、自立门户的荆道君。”文润津讽道,“荆道君不与魔道之徒做生意,来此地做什么?”
有人抚掌应和道:“是了,怪不得荆道君与姓封的关系如此之好,原来是同道中人,惺惺相惜呀。”
看似斯斯文文的荆三钗张口便骂:“何方野鬼,在此放屁?”
那人勃然变色:“你——”
“文忱,你说说看啊。”荆三钗不再理会那人厥词,伸手把住文忱胳膊,目光冷厉如刀,“他缘何入魔,你该是最清楚的啊。”
文忱汗出如浆,莫不敢言。
“‘遗世’里活着出来的人呢?”荆三钗高声道,“要我给你们脸吗?你们敢说,不知如故入魔的原因吗?!”
他举起一根银钗,指向人群中的一名青年:“你不知吗?”
那人匆匆低头。
荆三钗指向下一位:“你呢?”
被他点到的人响亮地吸了一下口水。
荆三钗怒扯了一把鹌鹑似的文忱的胳膊:“你!”
文忱双腿一抖,膝头放软,险些跪下。
在一片噤若寒蝉的寂静中,荆三钗哈哈大笑:“是啦!你们什么也不知道!入魔自是封如故的错,若是他被你们逼死了,你们之间的账面也就一笔勾销,你们就不欠他什么了!你们打得好算盘,做得好生意啊!荆某甘拜下风!甘拜下风!”
文润津单看他逮着自己的长子为难,不停地下文始门的脸面,不禁气恼,转向正前方端坐的盈虚君周北南:“盈虚君!你徒弟信口雌黄,不辨道魔,你难道不管上一管?!”
盈虚君回过头来,指尖抹过额头上淡紫色的一线云纹,轻描淡写地撇清干系:“他不是我徒弟了。我管不着。”
人群之中,有几名青年暗地里深吸了一口气。
……他们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年,封如故救了他们的命,用了半身血肉,他们今日才能站在此地。
尽管在出“遗世”之后,众人达成共识,绝口不提此等有辱道门风骨之事,但封如故在丁酉手下受了百余刀,那地方又是污秽不堪,这般想来,封如故确实有可能不是主动入魔,而是被丁酉害了。
或许,他们可以……
“荆道君,莫要无理取闹。”眼看众人气焰被荆三钗声声质问打压,而荆三钗要将“遗世”之事和盘托出,玄极君柳瑜横踏一步,温声解围道,“云中君如果是因为当年救助流落“遗世”的众人,致使魔气入体,那他该是道门英雄,我等自当善待。但是,他隐瞒了整整十年,图谋什么,荆道君可知晓缘由?”
他三言两语,便把“遗世”里的事情一笔带过了。
……“遗世”中发生过什么,根本不重要。
他直指了封如故隐瞒此事的居心。
经他这一提,大部分“遗世”中活下来的人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感激神色。
本来在人群中想说些什么的人,也觉出自己再澄清真相,便是不合时宜了,只得讪讪闭口。
荆三钗了解封如故,不需同他交谈便能知道他隐瞒的缘由:
这小子一身骨头硬且孤直,孤芳自赏惯了,怎肯对他言说他的苦处?
但他同样知道,这不是一个可以公开言说的理由,更无法服众。
在荆三钗停顿时分,柳瑜又转向了盈虚君:“盈虚君,敢问您对此有何看法呢?四门身为道门执牛耳者,其中藏污纳秽,不思量同道门同仁解释,反倒是下定决心,要与之沆瀣一气了吗?”
说着,柳瑜现出几分哀伤之色:“或许,在您看来,道门之人,被封如故蒙蔽十年一事,竟还不如您应天川昔日和风陵的交情重要?”
盈虚君听出他这话的诛心之处,隐隐色变:“你——”
“……玄极君许是搞错了什么。”
一道柔婉女声接过了话来,镇定道:“应天川之主,如今是我,不是我舅舅。”
玄极君看向声音来处:“……望舒君。”
应天川现任之主是名年轻的女道君,名周望,号曰望舒,身形窈窕,身侧却是摆着两把沉重的青铜双刀。
她柔和地“嗯”了一声,手掌却似是不经意地,在身侧摆放的双刀上轻轻抚过两下。
刀身上的铜环相击,脆亮的泠泠之音,闻之使人悚然心惊。
世人皆知,她是清凉谷前任大师兄温雪尘之女,盈虚君周北南的甥女,曾在丹阳峰指月君门下,被授以治世之道,最是崇拜风陵曾任之主逍遥君,如今更是应天川之主,身份复杂,不容小觑。
玄极君拱手一揖:“望舒君有何见解?”
望舒君抚刀笑道:“我暂时没有什么见解。你们接着说,我在听。”
她在指月君座下被教出了一身稳重气度,武人的灼灼目光,被她掩藏在一泓秋水似的目光之下,难辨虚实。
此言,既不明确挑明立场,也大有秋后算账之意,叫玄极君难免皱眉。
……此女非是凡品。
望舒君看一眼自己的舅舅盈虚君,并与丹阳峰现任山主林好信交换了目光,对他们摇一摇头。
——在场来客,一半是为着伏魔,一半则是冲着风陵来的。
同为四门之人,他们现在不可多言。
多说,便是多错。
不如静待时机,等常伯宁出现,说明情况,再作出应对不迟。
见各家人马已等得焦躁不堪,柳瑜见好就收,退回原处,气定神闲,端待常伯宁或封如故出来解释。
他心情不坏,转头去问身后之人:“景寒先生,伤势如何了?”
韩兢肩上伤口已然包裹停当,他面上不显痛色,平静道:“好很多了。多谢玄极君关怀。”
问过这一句后,柳瑜便觉得自己尽到了关怀谋士的责任,转而去找文润津说话了。
他看得出来,文润津厌恶封如故,且足够愚蠢。
他需要找一把趁手的工具。
韩兢则站在侃侃而谈的玄极君身后不远处,不言不语,恰是一道合格的影子。
他这副“景寒先生”的面孔五官极其平淡,气质亦是敛着的,寡淡到少有人注意到他。
谁人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