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跟科技树谈恋爱-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再一次认识到,阿生和夏侯惇、夏侯渊他们是不一样的。阿生不是言听计从的小弟,她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理想,轻易不可动摇。
“前路固然险恶。”曹操最后说,“然我秉持本心,无法袖手旁观。”
“所以我亲自来了。”阿生盯着曹操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知道至亲犯傻,也不能放他一个人去死。阿兄要是受伤了,我帮你治;要是败了,咱们一同被董卓点天灯。”
点天灯,就是人身上涂蜡,以火焚烧,是西凉军处理战俘的酷刑之一。曹操被妹妹的话吓得瞬间清醒,什么乱七八糟的猜忌都飞走了:“你给我呆在酸枣吧!点天灯?轮不到你!”
阿生抿了抿嘴唇:“伸手。查脉。”
两人在几案两侧坐下。曹操把手递给她,伸完左手伸右手。
“倒是没有伤病,就是有些肝火上浮。”阿生摊开纸笔,像是刚刚的争吵只是错觉,“晚上没有睡好?可有虚汗惊梦?白天暴躁易怒?”
曹操无奈:“你说的都对。”
阿生又看了舌苔,才继续落笔:“是药三分毒,不如食疗。这几日禁酒,禁油腥,我给你做几道野菜。酸枣可以继续吃。”
你怕是在挟私报复哥哥我,曹操心中一合计,可不能我一个人受苦。于是他提高嗓门,呼喊外头看门的新保镖:“典韦,典韦,把元让他们都叫过来!你也来!”
结果就是曹营的一众高级将领,包括因为劝降而被关的种拂在内,一起当了几天和尚。反而是底下的小兵,吃到了难得一见的肉粥,虽然一个碗里能有两条肉丝就已经是人品爆发了。
酸枣是四个讨董驻地中最大的一个,袁绍以及袁家故旧都在此聚集。袁绍的讨董态度很坚决,或者说,他要打雒阳朝廷的态度很坚决,前来袁绍这里劝降的高官,除了跟袁家有旧的大鸿胪卿,尽数被砍了脑袋。
然而,真到了要真枪真刀干架的时候,他又缩回去了。就因为几次小规模遭遇战联军没占到便宜。
“我算是看清他袁本初了。”这天,曹操从袁绍大营回来就下令整军。一时间,穿铠甲的穿铠甲,列队的列队,牵马的牵马。
曹仁兴奋得摩拳擦掌:“终于要全军出击了?去哪里?虎牢?雒阳?”
阿生往这个小堂弟的怀里塞了一包压缩饼干。“大约是要去敖仓。”
“敖仓?”
“粮草越吃越少,而各诸侯寸步不前。若是不能打下敖仓这个雒阳储粮地,粮尽之日就是联军败退之时。”
曹仁挠着后脑勺,越想越不对劲:“二兄,这不对啊。咱们拼死打下敖仓,给他们吃饭啊?”
“不给他们吃饭,真当你们两万人马能打得过西凉大军?”
“怎么就打不过?我们是正义之师!”
阿生拍拍傻白甜小萌新的脑袋:“阿兄带来的一万铁骑自然是精英,但你们这些主动来投的乡勇,还有人没见过血呢,禁不住两次骑兵冲锋就会散。阿兄让你们与老兵混编,也是煞费苦心。”
曹仁张嘴还想再说话,但被阿生给赶出了营帐。“去,去。没听到鼓声响了吗?”
曹仁被推出营帐的时候还要频频回头:“二兄不与我们一起?”
“活着回来,我给你疗伤。”
秋风起了,旷野上飘落了第一片黄叶。曹操的马蹄踩过这片叶子,踏上了西行的道路。没有前来嘲讽的反派,也没有前来相助的英雄,残阳如血,愿意为大汉最后努力一把的人默默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阿生站在营中的土坡上,目送他们离开:“竟然是……有些无趣的模样。”
“主人以为的讨董联盟该是什么样的?”廿七提刀站在她身后,问道。
“不说波澜壮阔、众志成城,至少也该有点英雄豪情。”
廿七对付异族是一把好手,但一旦涉及到中原大族之间的弯弯绕绕,就有些麻爪。他不喜欢袁氏,也看不懂这种微妙的局势。以他的理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斩了来使还不开打,简直是莫名其妙。
“主人怎么不带秦六?他若在此,还能接上您的话,您也不至于感到无趣。”
阿生微微抬头,才能看到廿七刚毅的面庞。“他有些飘了,所以疏远几天。”
“主人,我必须得给元蜂说句公道话……”
“我没有怀疑他的忠诚。我是想保护谍部。”硝化棉的存在不能被谍部知道。三十年上位者的经验让她逐渐摸到了帝王心术的门槛。秘密不能集中于谍部,信任也不能。
“抽调四十名死士,随时待命。只要这次能够活下来,以后他们就是我的亲卫队。”阿生的眼睛在逐渐降临的夜色中反射出前方袁绍大营里的篝火点点。
她依旧是明眸皓齿的模样,仿佛岁月从她身上剥离,优雅而冷漠。“我记不清这些人的官职,也分不清哪些是值得结交的英雄,哪些是枉顾大义的小人。那是汉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只来取走我想要的东西。”
公元186年夏秋,山东诸太守、刺史分四路包围雒阳,总兵力达三十万,号称百万。然而因为诸侯都想保存实力,造成盟军内部互相推诿。最后正面迎敌的,只有酸枣的曹操和鲁阳的孙坚各两万人。
作者有话要说: 注【1】: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为演义原创,此处不采用。且不说历史上刘备没有参与讨董战役,我的故事里吕布还在辽东撒欢呢。
【2】:兰台:大汉皇家图书馆之一。
第120章 战汴水
汴水两岸下雨了。秋雨击打在曹操的帽盔上,顺着铁皮滑落,将后颈的衣服湿透。他凝望着前方波涛汹涌的河水,仿佛连瞳孔都被染成了水黑色。
“报——”一个裨将从泥水里滚过来,脸上难掩愤恨,“将军,徐荣那厮又将一仓粮食倒入水了!”
曹操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按兵不动。”
“将军,再这样下去,即便我们打下了敖仓,也没剩多少粮了!”
曹操一剑劈在岩石上:“那也得我们先打下敖仓!他徐荣为什么要毁粮?不就是逼我们过去吗?如今落雨涨水,若是渡河中途遇袭就是败局!真以为对面西凉骑兵的箭法是玩笑吗?”
主将发了火,小小的裨将不敢再多说话。
曹操刀剑入鞘,大步回营,声音如同钢铁般不可动摇:“坚守营帐,注意排水。”
背后响起一片应诺。
入了营帐,烘烤的炉火驱散了秋季的湿寒。曹操摘下头盔,面上流露出两分疲惫。除了夏侯兄弟,曹家兄弟外,主帐中还坐着鲍信和卫兹。这两位按说也不是豫州老家人,但不知道怎么就看上了曹操这个潜力股,各带着几千人来投。即便是随曹操孤军出击,也无怨言。
“孟德真是沉得住气。”卫兹是个乐观的性子,这个时候正在锅里煮压缩饼干碎,满帐子香气,“来来来,吃点。也不知道仲华用什么做的,香。”
曹操找了块干稻草,盘腿坐了。曹仁年纪最小,充当大自然的搬运工,给曹操盛了一小碗饼干糊。曹操直接端起来喝,入口就是咸甜味,伴随乳品和不知名的谷物味道在口中炸开。不过小半碗就有了饱腹感。
“军粮用蔗糖、牛乳?她真是……”
“二兄的军粮好。”曹仁已经新晋成曹生小迷弟,“五车粮够大军吃上一个月。”
曹操面皮抽了抽,他想要转移话题。“徐荣真是宿将。”
瞬间帐篷里的气氛就降了下来。
鲍信沉脸敲桌:“我听说他东出劫掠时生擒颍川太守,将其烹杀了。如今又毁去敖仓,这可是大汉几十年的积蓄啊!真不愧西凉军凶残之名。”
“凶残归凶残,但确实是宿将。”曹操说,“且对方兵力不亚于我等,又粮草充足以逸待劳,只怕此战艰难。”
两军隔着一条河,这仗怎么打?
要么,渡河,正面刚。
要么,分兵去上下游渡河,绕道敌后。
当然了,也可以无休止的对峙下去。但是曹操想要敖仓的粮,等不起;徐荣得回去阻挡快打入雒阳的孙坚部,也等不起。
急迫让他们无法选三,军事素养让他们无法选一,所以就只有选二——别处渡河。
雨停云消的当晚,在敖仓上游几十里处浅滩,曹操所率领的五千骑兵与徐荣所率领的五千骑兵撞了个正着。
徐荣当即大笑:“曹阿瞒,看来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听说你少年时曾在并州与董相国共事,不如归顺我等,一同享中原富贵啊。”
“哈哈哈。”曹操大笑三声,“我生在中原,若是为了荣华富贵,又何必倾尽家财出兵伐董?大丈夫除却美酒美人,还有家国大义!只有小人才不明白这个道理!”
“将士们刀头舔血,不就是为了那点钱财。你问问你身后的那些人,是想为大义死呢,还是想养家糊口?”
曹操这时候无比庆幸他带的大部分是自己的铁杆虎豹骑,若是临时招募来的村民,只怕是会被这种老流氓动摇军心。
“难道只有我们怕死,你的人就是神仙?”曹操挥剑砍了一匹受惊后退的马,鲜血洒在河滩上,被月光照成蓝紫色。“奇袭已经不成。诸位,狭路相逢勇者胜,杀啊!”
这场被后世称为汴水之战的小规模接触,一直持续到天光大亮。战马和人类的尸体堵塞浅滩,鲜血将仅剩的河水染成红色。下游的双方大部队发现河水的异状,也纷纷赶赴上游加入战斗。
这回,曹操的部队因为被拉低平均素质而逐渐露出颓势来。
“不成……呼……得撤……”曹操已经力竭,在士兵的帮助下避开一个来自背后的攻击,又挥刀砍倒一个西凉兵。他的刀是南岛第四批人工打造的精制刀,可以说是当前最新技术的结晶,然而此时挥舞起来也沉重了不少。不知是刀钝了,还是他曹操手沉了。
每当陷入绝境的时候,曹操的脑子就转得特别快。
也正好是机缘巧合,一个戴着西凉军军官头盔的头颅骨碌碌滚到曹操脚边,头盔顶上的白毛已经被血染红,看上去就跟徐荣脑袋上的红缨似的。
曹操赶忙将那个脑袋划花了,然后一刀戳着高高举起,大喊:“徐荣已死,尔等速速投降!”
冷兵器时代,将领的重要性对于军队来说无比重要。顿时西凉兵就生出退意,而曹军士气大振。
徐荣心中大概是闪过了一声“卧槽”,当下架也来不及打了,连忙跳回马上,让士兵们能看见自己:“徐荣在此,休听野犬狂吠。”
曹操没等他说完,就继续高呼:“刚刚传来消息,孙坚已经打进雒阳!弟兄们,杀啊,不能让人抢了头功!”
曹操边上的亲兵都是十多年的自己人,打小就跟他混,这还能不明白他的用意。马上就有人跟着喊:
“雒阳破了!”
“孙坚攻入雒阳了!”
……
喊得人多了,连徐荣自己心里都一个“咯噔”。他还真怕董卓被人抄了老窝。董卓麾下最大的三支军队,一支去冀州打那个什么“黄天帝”了,一支在雒阳城杀烧抢掠,剩下的,就全在这里了。
自己人知道自己事,雒阳城太大,地势又平坦,根本防卫不过来。若是孙坚真突破了南边的关卡,只怕董卓要凉。
于是他只能慢慢收束队伍,往河西岸回撤。
曹操损失过重,也不敢追。
在双方有意避让之下,到了第二天傍晚彻底脱离接触。此时,西凉军战损超过四分之一,而曹军只剩下了不到二分之一。
“将士们已经很勇猛了。”曹操清点完人头后,叹了口气,他一开始也能和徐荣拼个半斤八两,但等到后面的那些民兵加入之后,严重影响了作战风气。逃跑的、吓傻的、装死的,数不胜数。
如今缺的一万人,也不知道多少是当了逃兵,多少是当了死鬼。
夏侯惇愤怒极了:“关键时候,还是咱们自己的骑兵靠得住!可怜这些精兵被拖累,五千铁甲只剩二千!”
这话惹得鲍信和卫兹一阵阵尴尬。
“两位本来也不是武将,这些乡勇也是临时来投,与身经百战的西凉军打成这种局面,已经很好了。”曹操连忙安慰,“同样是乡勇,典韦就很勇猛,我见他斩首数十,勇不可当。还有刚刚那个帮我送了个偏将头颅的,也是穿乡勇的盔甲。你,对,就是你,过来,你叫什么?”
跑过来的是个大块头的年轻人,五官平平,眉眼中有种粗豪的侠气:“大兄,我是谯县曹氏的族人,名叫曹洪。”
曹操一愣,转而感动起来:“家门之幸。你是大伯那一脉,还是三叔、四叔那一脉?”
曹洪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没说话。
曹操意会,这大约是个偷偷跑出来的庶子,混在乡勇中而不是像曹仁似的直接到他面前,只怕以前在家中日子不好过。但曹操是什么人,管他什么出身,有勇有功,他就敢提拔。
“好兄弟,”曹操拍着曹洪的肩膀,“这次多亏有你,以后就跟大兄混。”
曹洪偷偷红了眼眶:“诺。”
他到这里算是出头了。虽然从亲疏上还比不过夏侯兄弟和曹仁,但好歹有了亲手争前程的机会,不再是朝不保夕的庶子、小卒了。
雨后的树林里还有些潮湿,曹操不敢久留,趁着天没有黑透,连忙带着残兵旧部往敖仓的方向转移。然而他在敖仓附近的林子里等了三天,没见到徐荣的部队回过味来打他。
曹操一拳击在掌心:“不好!只怕是孙坚真的打进雒阳了!速速传信酸枣,我等先去援助孙文台!”
此时的雒阳,已经燃起第一缕黑烟。
董卓站在堆满金银珠宝的马车上,亲手扔下火把点燃了浸油的朱雀门。“走!带上皇帝、百姓和钱粮,咱们回长安。只要雒阳空出来了,那些个关东军自己就会打成一团!”
如狼似虎的西凉军用鞭子抽打着官员和百姓,逼迫他们上路。若有不肯走的,或是所带钱财多的,就被杀死在道旁。血腥味飘散不去。
小皇帝刘协还是个幼儿园娃娃,但也知道自己的家被烧了,自己的百姓被杀了。他缩在车板上,又是恐惧又是仇恨地仰望董卓。
“哈哈哈。”董卓粗暴地揉了揉小皇帝的脑袋,“这值得什么?你是皇帝,到了长安也是锦衣玉食。”
刘协不说话,扭过头去。他所乘坐的这辆马车,车辙印是红色的,不知道沾了谁的鲜血。
“离开之前,朕要去邙、邙山拜别皇陵。”刘协到底将这句侍中蔡邕教他的话说了出来。
董卓又是哈哈大笑:“皇帝有孝心,正好我也要去。”
皇陵中的陪葬品他早就眼热许久了。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冲帝怀陵、灵帝文陵,都在北邙山上。别的也就罢了,灵帝是刘协亲爹,光武帝是东汉开国始祖,少不得那些文武百官要去坟前哭上一哭。
保皇党们不爽,董卓就爽了;当着他们的面盗取皇陵,更是满足他变态的快感。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弱弱叽叽的百官中有个叫荀爽的,即将引来一个千年后的幽灵。
“我虽然暂时离开,但若是慈明公有难,我一定会义不容辞地赶回来,请到时不要将我挡在门外。”少女的声音似乎穿越十五年的时光,如丧钟般响在雒阳城辽阔的夜空上。
第121章 赤蛇变
荀爽,小的时候是大汉神童,长大后是文坛大佬,今年五十八岁,本该美滋滋地在家养养花泡泡茶,过上退休泰斗的幸福生活。虽然他这辈子因为党锢之祸的连累而没怎么当官,但编书收徒广受尊敬,此生也不亏。
然而董卓的上位彻底击碎了荀爽的退休梦。
尽管董卓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延续了“解除党锢”的政策,但无奈他暴脾气啊,杀大臣像砍瓜切菜似的,那谁敢给他站台啊?大佬们都是爱惜羽毛的人。
董卓一看,卧槽你们都嫌弃老子大老粗,那我就要耍流氓了。甲兵围了老家,刀架到脖子上了,这官你是当还是不当?
那只能当啊。
荀爽就这样从无官无职的民间教师一跃成了三公之一的司空。
荀爽:一点都不开心,甚至有点想弄死董卓。
于是荀爽加入了王允他们的“秘密杀董大联盟”,不过一来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二来确实政治经验匮乏,所以只能帮王允他们写写奏疏保保人。
名士们的刺杀计划一开始挑中的执行人是皇甫嵩,没错,就是之前把黄巾张角拉出来鞭尸的那位。灵帝时的中央军,大部分在皇甫嵩麾下,如今被董卓扔到西边打羌人了。皇甫嵩的叔叔,是当年“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董卓的老上司。皇甫嵩自己平黄巾的时候,也算是董卓的上司。
皇甫嵩若是肯灭董卓,那真的是凭出身、凭资历就可以压住一半西凉军。再加上皇甫嵩手握兵权,是国内唯一能够和董卓单独抗衡的军界大佬。
无奈,皇甫嵩是一个忠诚的良将。
忠君爱国皇甫嵩:夺权?兵变?不存在的,我宁可去死。
所以皇甫嵩被关进了雒阳诏狱,如今生死不明。
文青们的第一次反抗霸权的努力至此宣告失败。这个时候,关东的小年轻们组团来打董卓了。文青大佬们一看,行啊,走走走,帮小年轻们开城门去。
可惜董卓也鸡贼啊。你们不是要雒阳吗?送你们就是了。各位大师,咱们带着小皇帝一起回长安呀,咱们长安虽然宫殿都被毁完了,但风景超好的。只要我们在雒阳多抢点钱,到了那里修修补补也差不多可以将就啦。
荀爽苦不堪言。
虽然作为三公能骑马,但沿路上雒阳百姓的惨状,实在是摧残人心。车队后方哭声震天。失去家园的人们拖家带口,只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如牲畜般踽踽前行。但凡是适龄的女性都披头散发遮住容颜,但凡是稍微值钱些的物件都只敢缝在衣服中。
废墟百里,最后完好的建筑是辉煌的宫殿和南郊的宗庙。而等到小皇帝抵达长安后,这些仅存的、曾经被历代汉帝投入巨资的华美建筑,也将被彻底焚毁。
谏阻,已经做了。求情,也已经做了。没用,董卓去意已决。
荀爽还没有为了董卓死谏当场的觉悟,所以他只能下马步行。和百姓们一道受苦,好歹让他好受一些。拖着逐渐腐朽的身躯,荀爽和同僚们互相搀扶,一边擦眼泪一边往邙山方向走。
秋风吹过还是青色的山林,然而汉臣心中已经是一片荒芜。二十米高的坟冢郁郁葱葱,仿佛邙山的一部分,又仿佛枕靠大片寝宫建筑的巨人,俯视着从城中浩荡而来的人类。
长达一个时辰的跋涉已经耗尽了荀爽的体力,他的鞋袜被露水打湿,脚步也越发沉重,即便是手中握着树枝作拐杖,也还是渐渐落在了队伍后头。
“慈明公,歇一歇罢。”同行的蔡邕倒是健朗,搀扶着荀爽坐到路边石马的基座上。他们两个都身穿官服,所以也没有士兵来抽鞭子,冷漠地瞥一眼就过去了。
荀爽擦擦额头上的汗,手指在粗糙的树枝上来回摩挲:“董卓暴虐,未必会完成礼仪。若我们歇得久了,只怕祭礼就结束了。”
蔡邕不相信:“慈明公好歹是三公之一。三公不齐,要怎么开始祭礼呢?”
“他连雒阳城都敢焚毁,又怎么会在意小小的祭礼。”荀爽用神奇地目光打量着这位同僚,压低了声音,“你不会真相信董卓还可以挽救吧?”
蔡邕“呐呐”地别开脸。
就在这时,前方的陵园中传来骚动,甚至有哭声由远而近朝这边来。“怎么回事?”两位大儒连忙拄着拐杖站起来,就看见董卓载着哭泣的小皇帝,大笑着呼啸而过。
“见也见了,哭也哭了,那我们走吧!”车速飞快,直到没影了,才有跌跌撞撞的大臣宫女们哭天抢地地追着跑上来。因为队伍中途折返,顿时陵园道路拥挤不堪。
“怎么回事?”蔡邕拉住一个乱跑的小宫女。
小宫女脸颊上有道浅疤,此时哭丧着脸回答:“董……董相国早就让人挖开了帝陵,如今连先帝的棺椁都不见了……呜呜呜……大汉该怎么办呀?”
蔡邕一脸被刷新了三观的呆滞表情,慢慢松开了小宫女的衣肘,任凭她消失被人流裹挟而去。“慈……慈明公。”
“唉。”荀爽叹了口气,迈开脚,“走吧,再不跟上,别说是祭礼,只怕是要挨鞭子了。”
这回是蔡邕被荀爽牵着走了。蔡邕如同行尸走肉,只有两道泪痕,在脸上清晰可见。
太阳仿佛没有感受到人们的心情,在这个时候拨开云层。耀眼的黄色光芒照耀在大地上,给灵帝文陵镀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后来民间是这样记载这场灵异事件的:
董卓捣毁灵帝陵墓离开的时候,突然天光大作,天地间一片金黄。陵道两旁的三百匹石马依次粉碎,碎石砸伤士兵百官无数。董卓被碎片削掉了一根手指,小皇帝折断了一条腿。紧接着帝陵封土崩开,庙宇无火自焚,空中落下尘土无数。甚至有人目睹了红色的龙蛇自火中而起,在日光下化为烟尘。
当时就有术士说,这是大汉的气数将尽了。汉高祖刘邦为赤蛇之子,东汉崇尚火德。赤蛇消亡于黄光之中,象征火德即将被土德所取代。
然而无论这场灵异事件会如何发酵,又是如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