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跟科技树谈恋爱-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用任何礼貌用语,甚至没有用称呼,言语间的亲昵是郭嘉平生仅见。他微微眯起来眼。
船上露出一个束男式方髻的人影,只是一个靠在船舷上俯身的动作都显得风光霁月,眉眼可亲。他朝下跟曹操对视:“你约束好你的兵,我要卸粮了。你家管粮食的别驾呢,来清点签字。”
曹操笑骂:“我家管粮食的不是兖州别驾,是东平相程昱。你在海外自在逍遥,连兄弟手下的人都记混了。”
阿生偏了偏脑袋:“你说程昱我就知道了,征粮刮地三尺,征兵征到塾师头上,还欠了我两条人命。”
程昱背后一凉,出列也不是,退回去也不是。就听见上方甲板上的人继续说:“在其位谋其政,是他管的就出来交接签字。”
曹操长出一口气,阿生真跟程昱闹起来,为难的只会是他这个既当哥哥又当老板的。他扭头看程昱:“仲德……”
程昱很识趣:“运粮用的板车我已经带出来了,这就带人清点。”
船头架起木板,率先下船的是军容整肃的运粮兵,在船下围出一个半圆,运下船的粮袋就被保护在包围圈里,出口一块黑板,程昱每接手一袋粮食,黑板上划一笔正字。等到一船粮食搬完了,领头的运粮兵立正行礼:
“少帝六年秋九月二十八,辽东大连送往兖州鄄城第一船粮共计玉米散粒八千石,红薯六千五百石,黍米三千石,杂豆六百石,请兖州粮官核实。”
程昱接过对面递过来的青玉纸折章,第一页是曹生手书的批粮文书,以及辽东太守、南海太守、琉岛驻军三方大印。第二页是原产地一个叫琉岛的地方的农官印章,第三页是在大连重新装载时的记录,最后一页共分三十栏,对应三十船粮食,等着他签字盖章。
就凭这份文书,可以一路追查到这批粮食从诞生到运输的每一个环节,连同决策的负责人包括曹生在内,一个都跑不了。
程昱本来就是提倡“乱世用重典”的法家,不然也干不出刮地三尺强征军粮的事情来。面对这一份细致入微的文书,他看着看着就入神了。“都说曹仲华是‘当世韩非’,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辽东运粮兵皱了皱眉:“兖州粮官?”
“啊,哦。”程昱回神,连忙在第一船的粮食数目后面签字,一式两份。
运粮兵收了其中一份,就折返到甲板上。“主人,第一船共一万八千一百石,已交接完毕。已近午时,主人是下船用饭,还是等待所有粮船卸装?”
阿生披起一件单薄的黑色披风:“粮食交接是你的职责。”
运粮兵肃然:“诺。卑职等必定尽职。”
阳光透过云层,在河面上洒上光辉,让大河染成与后世截然不同的黄色,闪耀得让人心动。阿生带着四十亲兵,从甲板上下来,迎面就撞上一脸兴奋的曹操,抓着她的手就大声说:“阿生,太多了,太多了。三十船!够兖州吃一年的了!”
“阿兄,我那里黍米少,这些多是杂粮,薯、豆一类,你们适应一下。”
曹操冷静下来,把阿生的手抓得更紧了。“杂粮就杂粮,有吃的,还容他们挑三拣四?怎么都比程昱吃人肉的主意强。”他刮了刮脸,“今年多郡大旱,你受灾了还要输粮给我,倒是让我这当阿兄的羞愧了。”
“我也羞愧。”阿生微微低头,“亲兄弟明算账,我是带着协议来的,我总要给手底下的人一个交代。”
曹操心下一叹,就知道没这么容易揭过去:“医官和塾师的那事吧,我给你赔罪了。”
阿生闭眼,摇摇头:“协议。”
“好好好,协议。先吃饭,吃完饭慢慢谈。”曹操揽住妹妹的肩,在将士们的欢呼声中带队回城。只留下一个程昱,饿着肚子苦哈哈地搬粮食。
剩余整整二十九艘粮船呢,搬到天黑都搬不完。
年纪最小的曹纯还要往伤口上撒盐:“我劝过你不要得罪二兄的。”
程昱:“我要是没看错,那是一位女君吧。”
曹纯连忙捂住程昱的嘴。“那是才名满天下的曹仲华。《曹氏算术》、《曹氏史略》、《曹氏五经》、《针药通古》都是她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连郑玄都自叹不如。”
程昱默默回去搬粮:我怕是要凉。
在程昱担心自己的大好头颅的时候,曹生已经进了鄄城曹府——一座经过改装的老宅邸。石砖的雕刻都是百余年前西汉的风格了。室内陈设也挺简朴的,就是婢女颜值偏高了。但转念一想,总归丁氏、卞氏都在兖州,轮不到她来管。
阿生只走神了一瞬,就将思路转回到正题上。在南方被藏匿了近二十年,玉米、红薯终于登上了中原的土地,这是多么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
选择这个时间点往中原引种新作物,是阿生反复盘算后决定的事。
大旱之后有蝗灾,这次大旱范围太广了,根据青州采样报告中的虫卵数目,恐怕蝗灾要持续两三年。如果今年不在兖州种相对抗虫的红薯,明年后年曹操还是要靠她输血。
如今曹操地盘有了,班底也有了。也不要求他能严格控制种子,能先在自己的地盘上普及开来,经济实力就能反超北边的袁绍。
“今日我带了大厨来,就请阿兄和各位贤良品尝杂粮宴如何?”
自家府邸都缺粮的曹操举双手赞成:“就吃杂粮宴!哈哈哈,如今还有比杂粮更好的美食吗?”
阿生坐在客席上,不动声色地将谋士武将脸上的表情都收入眼底。席上多了个老熟人荀攸,自见了她就眉开眼笑,颜值不够亲和力来凑,也是帅大叔一个。只是眼角多了皱纹。
不说荀攸,曹操笑起来也有鱼尾纹了。同龄人都到了这个年纪了呀。
与此对应的,是多了不少年轻陌生的面孔,武将有于禁,谋士有郭嘉、陈宫。对面投来的目光不全是友善的,但阿生就当没看见,拍拍手。
开饭开饭,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第一道菜:玉米红薯粥。
第二道菜:烤红薯。
第三道菜:水煮玉米棒。
第四道菜:咸玉米面炸薯条。
第五道菜:奶油蔗糖红薯泥。
结束。配菜不过是些野菜叶子罢了。
虽然菜式简陋,但席上众人还是被撑了个肚子圆。饭量小一点的如同郭嘉,最后一道红薯泥就没动过筷子。
曹操哈哈大笑:“奉孝这回吃亏了,前面的都是庶民的吃法,只有最后两道糕点是昂贵的美食。”
郭嘉嘴角还沾着红薯,闻言赶紧地将红薯泥用油纸包起来,塞进怀里。“士兵们许久没吃上饱饭了,也该让他们尝尝被红薯撑到的滋味。”
陌生的食物在军队里不讨喜,好在有三千石黍米,才能发下第一顿饭。郭嘉的意思,是要尽快在军队中推广新粮的吃法。既然曹生将玉米红薯的搬到了曹操的宴席上,只怕后面二十九船,全是杂粮,半颗黍米都没有。
“这位谋士头脑转得好快呀。”阿生夸了一句。
曹操自豪地介绍:“颍川郭嘉,郭奉孝,也是这个月才到。他今年才刚加冠,行事已经很有章法了,不比三十岁的人差。”但话锋一转,曹操语气又低下去,“志才病重,举荐了奉孝来帮忙……”
“病重?医官不能医治?”
当即叫了派在丁氏身边的大医过来问话。
大医跪坐在宴客广间的走廊下,低头:“主人,戏先生驻守的山阳郡,医官是娄冲,一年前就……就罹难了。”
娄冲,就是那个为了反抗征粮一头撞死的热血青年。
阿生深吸一口气:“娄冲死了,你呢?戏先生还能一直呆在山阳不成?”
大医突然抬头大声说:“戏先生是肺肿咳血,非大量白粉【1】输液不能救命。威海为了报复兖州,已经一年没有送白粉来了。我手中的这点,是要为孟德公和丁夫人留着应急的。”
曹操急眼了,蹭地站起来踢翻桌案:“这话你可从没有说过!你们都说是绝症。我和丁氏都身体康健,你有什么神药,都给志才用上。”
屋内的谋士武将也群情激愤,脾气最急的陈宫连剑都抽了出来。
阿生已经出了门,站在大医身边俯视她,轻声叹气:“你们真让我难做。”
小婢女川潭抱着医药箱跟在她后面,咬牙切齿训斥大医:“我虽然不是学医的,但跟随主人这么多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医者仁心。你们来中原才几年,就连本心都变了吗?”
大医红了眼,仰头流泪:“我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人,自称奴婢也就罢了。那些孩子从小在南岛长大,哪个不是通经史,知算学,十年破万卷的人才。即便是比起府邸中的这些人,也未必不如。因为守护百姓的一腔热血,在阡陌间被人轻贱,这些年受了不知道多少委屈。”
她突然癫狂地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他们这些大才,连白粉是什么药物都不知道,还以为是五石散一类呢!就这还敢说我们医者是贱业。无知之极,甚于井底之蛙。主人以天光照兖州,殊不知蛇鼠畏光如寇仇哉!”
随着她的控诉,曹操一系的人脸都白了。曹纯小声嘀咕:“还好程昱不在这里,不然怕是要被活活咬死。”
唯有阿生平静地看着这个女子发泄,直到她将话说完,开始无意义地重复最后一句。“走吧,带路。”
“主人?”
“我本不是天光,因为敬畏生命才受人尊敬。带路吧。”
作者有话要说: 【1】本文中的设定,青霉素粗粉叫“青粉”,高纯度青霉素钠叫“白粉”。
第136章 桂花茶
戏志才的家里人口简单到发指。没有父母,没有子女,没有仆人,夫妻两个而已。在鄄城曹府旁边立一个简单的院落,院中有一颗大柳树,就是戏志才的家。
室内干干净净,墙角的香炉里熏着薄荷冰片,竟使得封闭的房间里有一股清爽的味道。
“大医,主公。”戏志才的夫人毛氏低身行礼,她原本就只是中等姿色,现在更是形容憔悴。
大医此时已经恢复了一些神志,回礼道:“夫人安,这位是曹仲华公,来看戏先生的病情。”
毛氏有些麻木地退到一边:“贵客请。”
阿生也不说话,径直绕过屏风到榻边。戏志才是个脸颊凹陷的青年人,在榻上轻声咳嗽,像漏风似的。榻边的水盆里浸着好几块帕子,上面全是血痕。
中医望闻问切,切脉只是辅助之一,最主要的反而是“问”这一项。
阿生摸脉翻眼皮看舌苔查指甲的时候,大医就跪在榻边回话。“戏先生到山阳的时候,就有病史数年了。当时娄冲开的是蜂蜜杏仁枇杷汤。但兖州这个地界,那里去找蜂蜜呢?孟德公赏的那些蜂蜜很快就用完了,灾荒一起,便是枇杷果也被灾民吃没了。于是就改成贝母杏仁。郁林那边的贝母最好,接近川贝,但这类药品岂是能够送到兖州的?只能用秦贝替代。”
“娄冲那事出了,山阳就乱了套。戏先生忙了一个月才将山阳平定,回来就吐了血。我虽没用白粉,但食疗全是对症:猪肺、黑豆、蜂蜜、姜汁、百合、桂花……起起落落也拖延了一年。三个月前,起了沙,突然就病情恶化,到了今天这个样子了。”
阿生把完脉搏,示意婢女川潭打开药箱的第一层,取出一个金属和橡胶制成的听诊器来。在戏志才的肺部上上下下听完一圈,她才长出一口气。
“怎么样?能救吗?”曹操和谋士武将们不敢上前,就在五步远的地方干着急。
阿生替戏志才盖好被子。“好消息,肺还没坏,不用开胸切肺,算是活了一半。”
曹操:……妹妹还是这么恐怖。
还没等众人从“切肺”的震撼中回过神来,阿生已经开了药箱的第二层,借着开暗格的瞬间从空间里取出不足一毫升的青霉素皮试药,打在戏志才瘦成皮包骨的胳膊上。
皮试药需要现配、低温保存,在汉末还真没有这个条件,她通常都是配好了放空间里的,以备不时之需。作为一种被严格管控的药品,青霉素此时的主流用法是对严重伤口化脓的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战场上没有这么多讲究,一针下去听天由命。
皮试、输液,还真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等待皮试结果的时候,毛氏端来了一碗梨汤,喂戏志才喝。戏志才意识已经模糊了,喝两口吐一口,折腾了半天,又咳出血来。
荀彧、郭嘉面露不忍,而陈宫继续对大医怒目相向。
“阿兄也不要责怪他们。常言道,是药三分毒,这世上哪有千好万好的神药呢?药效好的,往往毒性也大,稍有偏差就是害人性命。大量使用白粉,别看她说得轻巧,但除了我,真没有人敢用。”
曹操垫着脚:“阿生自然是胜过他们百倍。那志才究竟是能治不能?”
阿生看了眼皮试的创口:“戏志才是个有运气的,希望这种运气能一直保持下去——阿兄帮我搬张几案过来。”
“好嘞。”曹操像活了似的,亲自将外头的书案搬到阿生跟前,还附带一个坐具,就差没给她按摩肩膀了。
阿生用酒精布将几案擦干净,才打开医药箱第三层,小天平、青霉素粉、注射器、袋装生理盐水……一样样取出来放好,开始配药工作。
室内安静得吓人,只剩下青霉素小瓶敲在桌案上的“笃笃”声,以及偶尔小天平失衡导致的金属脆响。十几双眼睛注视着曹生的动作,里面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敬畏。
等到所有的药都打进了输液袋,曹生才开口说话:“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妖法。这小瓶中的粉末,就是所谓白粉,以水溶解,用针筒抽取出来,打入盐水中,就算是配药成功了。只是剂量严苛,不能稍有残留,才要用到天平。这些针筒已经废弃,诸位若是喜欢,可以把玩一二。”
曹营众人连忙推辞,称不敢试探曹生的绝学。唯有郭嘉,朝她行了个大礼,说:“尊者赐,不敢辞。”然后拿起针筒滋滋吸水玩。他是多聪明的人,两下就弄明白了针筒的工作原理,脸上露出恍然的神情。
而另一边,阿生已经用极快的手法完成了“绑手腕,找静脉,扎针,解绑,固定针头,调整输液速度”多个过程,留下一个陈宫高举透明塑料软袋充当人型架子,手抖得不行。
“这是第一次给药,我就守在外间。”阿生和颜悦色地对毛氏说,“若是你家夫君有什么不适,一定要马上告诉我。若是袋中的药水快打完了,也要喊我来取针。”
毛氏跪在地上结结实实地叩首三次。“恩公大德,妾身无以为报。”
阿生又转头朝陈宫笑了笑:“这位猛士,戏志才的命就交给你了。你若是倒了,那就……”
陈宫的身体更加僵硬,仿佛手上举着的是个炸药包。
谁叫你敢对我的人拔剑的?臂力这么好?那就举着吧。阿生扭头,毫无愧疚地驱散曹操等人。“粮食要分发,公务要处理,阿兄你们哪里能这么闲了?”
人群一哄而散。
生怕被二兄逮着揍的夏侯兄弟溜得最快。
这日的晚霞淡得像胭脂化水,如同一幅水彩画。逆流而上的巨大粮船,是从画中走出来的山海奇景,给愁苦中的兖、青二州带来了生的希望。
戏志才再次苏醒过来的时候,是三天后了。陈宫已经解脱,床头站着给他拎输液袋子的典韦,郭嘉绕着输液装置来回转。
“志才你醒了?我瞧了半天,没瞧出来这是什么材质。”
戏志才迷迷糊糊中还是有些印象的,这时翻着记忆慢吞吞地说:“曹仲华幼时就有奇闻,只怕不全是空穴来风。”
“诶,我没听见你咳了。”郭嘉大喜,没等他喜完,戏志才就“咳咳”两声,吐出一口脓痰。
郭嘉:……“不咳血了,也是好事。”他全身戒备,就怕戏志才马上吐口血出来打他脸。
戏志才没忍住,喷笑,结果又咳起来了。毛氏连忙小跑进来,一边给戏志才顺背,一边喂他喝蜂蜜梨汤,同时还不忘恶狠狠地去瞪郭嘉。
郭嘉摸摸鼻子,得了,又被嫌弃了。
他踩着晃悠悠的步子,离开戏志才的卧室,去往隔壁的厢房。没进门,就看到院子里跪着一个人。
是程昱,袒露上身,绑着荆条。所谓负荆请罪,就是这个样子,也是上古留下来的传统了。
真惨。郭嘉心里啧啧两声。辽东来的三十船粮,要入库,要分发各地,程昱几乎是脚不沾地地忙了三天,现在眼底还是青色的呢。结果忙完后第一件事,不是回家睡觉,而是强打精神来请罪。
“仲华公明鉴。兖州四战之地,北有袁绍把持伪帝虎视眈眈,南有袁术自立,西面有贼寇骚扰,东边的陶谦劫掠泰山郡。我也知道连年受灾百姓困苦,但若是主公无法维持武备,则全境上下就是没有栏圈保护的肥羊,被四周的恶狼撕咬殆尽了。
“我才疏学浅,没有让田亩在旱灾中增产的办法。我只知道时逢乱世,武力乃主公立足之基。没道理前线的将士们将要饿死,百姓家中却有三年余粮的。为大军转运粮草是我分内事,若是仲华公觉得我做得不对,就摘取我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上吧。”
郭嘉摸摸自己所剩不多的良心,觉得还是得替程昱求情的。他本就不觉得程昱有什么大错。
推门进屋,桂花的香气扑面而来。曹生坐在澄明的窗户旁边查看舆图,轻柔静谧得如同一尊白玉雕像。她身后密密麻麻跪着两排人,都是各地抽调来的医官塾师,此时大气都不敢出一个。而坐在小火炉旁边煮桂花茶的曹操,举手投足则更有活人的气息。
“东郡东武阳?”曹生没抬头,开口问道,右手还提着笔。
后面跪坐的年轻人其中一个就开口回答:“东武阳临近大河本不该缺水,但四家大族瓜分河岸良田把控水源,百姓的田地想要灌溉却不可得。”
曹生笔下没停。“成县?听说你们在鄄城停留半年了?”
“成县多山,道路难行。山中贼寇与徐州勾结,多有袭扰。我等便带领几千顺民,迁来鄄城屯田。成县医堂未建先废,属下羞愧。”
“同样是边境,济阴南部的范明和姜蓉却做得很好。”阿生像是轻描淡写地说道。
立马就有人不服气:“范师兄收大族子弟入学呢,这才名声好听。”
这就有意思了。阿生换了支狼毫,沾石青的颜色,继续在舆图上写写画画。“你想要没有大族子弟的地方,就留在南岛。交州还有士家,辽东还有公孙家、田家呢。”
“哈哈哈。”曹操没忍住,笑出声来。一边笑,一边从壶中倒了一碗茶出来。
小年轻们急了。“主公……”
“国家的控制力基础是什么?”
“人口、土地。”十多个人委委屈屈。
阿生的声音轻飘飘的,仿佛闲谈似的。“大族的人口也是人口,大族的土地也是土地。你们是国家的枝叶,从大族手中争取人口土地是你们该做的事情,不拘什么手段。人都送上门来了你不要?这是洪水猛兽啊?小傻瓜们,这是资源。”
阿生换了一支沾朱砂的小笔。“还有要禀报的事情没有?”
村官们之间眼神乱飘。最后,到底是派了个领头的出来问:“那程昱……”
阿生放下笔,转过身,郑重地问道:“他违背了兖州哪一条律法了吗?”
村官代表咬了咬牙。“兖州就没有律法。孟德公令程昱征粮,程昱就是法。哪怕杀百姓当肉干,也是法。”
曹操大惊,一个杯盏落在地上,幸好地面是竹席,这才没有碎,只是洒了一片水渍。他朝那个小官拜了个大礼:“君之言,让操羞愧了。”
阿生闭上眼睛:“你说的都对,乱世无律法,仁者守法反而自取灭亡,就像泓水之战【1】的故事一样。都去吧,整理整理行装,明天启程送你们回该回的地方。”
她微微笑了笑,然后像曹操一样拜了个大礼。“我送诸位的,依旧是当初那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小年轻们抹了抹泛红的眼睛:“主公知道我们的辛苦,我们就知足了。若贪图安逸太平,当初就不来中原了。”
他们起身,鱼贯而出。有几个面软的,路过门口的时候还朝郭嘉行礼。
屋里空了下来,阿生继续画图,曹操也不煮茶了,走到她身后一边给她按太阳穴,一边看图。
“不是说痊愈了吗?华旉怎么治的?我看你写字比以前慢了不少。”
“一边想一边写,所以才慢。我眼神好得很。”
曹操嗤笑一声,凑到阿生耳边低声说:“骗子。”
阿生笔尖刷刷地写。“阿兄若是抽得出身,就花个半月走访各地,咱们把兖州安定下来。虽说乱世用重典,但一直用重典,百姓心中未免不安定。”
“半个月稍微长了些,”曹操犹豫,“我让人去司隶接废帝陛下。半个月,人该到鄄城了。这还什么都没有呢。”
“兖州穷困,百姓相食,难道还要建宫室?”
“我准备先将曹府让给陛下居住。再选一处好地,慢慢营造,总归汉帝临城,大族要出资,不会太过伤民。”
“阿兄、阿兄。”曹生打断他,“协议,我带来了一份协议。你给我半个月,我们把这份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