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陷世(远洋)-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一般来说,自私的人不会考虑别人,不肯牺牲,人们早就说过,孤老杆子,就是自私,因为不懂分享,所以一辈子孤单。哪怕是借人家的玫瑰送人,手里留下的还是清香。
    德志的岳父母不停地让德志吃鸡蛋、鸭蛋,那些盐蛋,有的非常咸,但德志强勉吃下,他并不知道,一天之中,人体应该摄入多少盐才算科学。看着岳父母花白的头发,邀请他吃蛋,他感到很是愧疚。他们将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给你,然后又为你生儿养女,你如果对不起人家女儿,就是对不起两位老人家。
    上次,德志还和他妻子打架,那更是不应该。男人打女人,走遍天下都不对。女人是水做的,非常娇嫩,应该倍加呵护,不应该因生气而殴打,更不应该凭蛮力来取胜。在家庭生活中,没有胜利的一方。若果非要争个输赢,最后肯定是两败俱伤,得胜的不是人,而是鬼。
    吃完饭,德志要去洗碗,被岳母拦下,他只好将空盘子和碗,捡到厨房,然后到堂屋里扫地。地面不平,是水泥和砂浆铺的,但是,堂屋中央还有一个磨盘,这磨盘不是石头雕刻成的,比较粗糙,看上去,当时的磨盘就是要让磨盘粗糙些,这样才能打磨出粮食来。历经多年,这磨盘仍然如新,就像一部手机,虽是新的,但就是舍不得用,一直妥善保管,到时候还是把新手机藏起来,担心被偷,因为很多时候,在不经意间手机就会易主,不像磨盘,许多年过去了,还是一块纹丝不动的石头。这样下去,还真的需要好好地交流。交流是一种妥协,对于失败,通过交流可以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需要采取甚么措施来改正,都需要好好地思索。
    德志这样做,其实,是举手之劳,在田地里做不了事,在家里总能做事吧。有些偷懒的理由听起来特别可笑,这也证明人是诡诈的。
    

第184章 回到南郡
 
    德志看到他岳母在洗碗,这活儿,从德志和他妻子结婚以来,一直都是岳母在做。岳父很少做,不知道为什么。德志猜测,可能是岳父的自卑有关。他自知有病,怕传染,就自动回避。可是,有些事情是无法回避的。也可能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怪,因哪怕再没用的女人,在她老公面前,也理亏三分,这是社会的大环境使然。
    不是他岳父偷懒,从他当初从部队转业不去政府开始,他就一心扑在家照顾家人了。家事比天大,家妻赛万金。年轻时候的爱情,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化,反而会越来越纯,越来越精,越来越好!德志看中的正是这一点,对家忠实,爱家,是一个男人当尽的职分,不要以为女人说大话,就完全相信女人。女人最脆弱的时候,往往喜欢吹牛,这是德志观察到,屡试不爽。
    他不偷懒,也以偷懒为耻,得到的好处是,他可以在部队待十年,在家里守护爱妻,养育孩子,虽说没有培养出大学生,但如今的教育,大学生恐怕也不是天之骄子,那是政府的宣传。大学生比任何人都苦。名声好听,实际却只是虚的。他心安理得,因他送走老人,尽了孝心,还有,他为了家庭,宁愿放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这一点很值得学习。再说,他是一个爱家的人,在邻舍面前,还懂得幽默,让大家都喜欢和他玩,在一起说话、聊天,平淡地打发日子。倒也没有什么缺憾。至于培养大学生,有的人在培养,培养出去了,就不再回来,留下孤单的老人,心里再后悔,也无能为力,因为都希望孩子跳出农门,志在四方,才是好男儿。但是,名声有了,却没有实惠。很多老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逢年过节回来玩玩,哪怕看上孩子一眼,也值得去做。
    当然,有背景的大学生却会平步青云,非常顺利。苦的是那些拼命读书,想靠读书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大学生。从来都不是知识改变命运,而是关系改变命运。前一句话,是诱骗,在当下的中国,根本无法实践。拿德志熟悉的司法界就是这样,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十分强大,一件案子,可以这样判,也可以那样判,总之,左右都行,看关系好坏,关系好,就倾斜照顾,关系不好,就丢之一旁,不再理会。任凭败诉方去走下一步的程序。还有,拿扶贫来说,也要靠关系,关系好,可以在关系户的地方落实项目;关系不好,就到别的地方去做,最终落脚点,还在关系户那里,不会到一个不相干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刘小姐才特别依靠齐老师,因齐老师是内地人,又是老师,学生多,和政府的关系也能维持一番,就这样,有些项目就落实到政府想让基金会落实的村庄去,至于村庄是否有需要,还要看那些村民怎样回答了。
    德志非常欣赏他岳父,这人有意思,将像挂在堂屋中间,他却总看不惯如今的贪腐现象,也关心国家大事,在言谈中也表明自己的观点,那就是这一切都是墙上这一位先生的首创,当然,这种说法只是在德志面前说,当着外人,他还是闭口不言的。如果说爱毛,他却真爱,是毛让他从贫穷人翻身,当兵不费力,复员到村庄,也有一个不错的事做,一辈子没有大风大浪,还算平稳。照顾家庭,还是好的。一个男人,一生总要做点事,做不了大事,可以做小事,总不能不做事。做事就要有意义,对得起光阴。不浪费时间,就是好的。哪怕做错了事,也无所谓,因为对错都是一种感觉,没有正确答案。
    另外,在儿女面前,他也绝不提政治,奇怪得很,当着其他女婿的面,他也不提,单单在德志面前,提这个,德志从事的是社会工作,没有加入任何政治团体,他这么信任德志,看来,是好事。也可能,德志生来就是从政的料,只不过,阴差阳错,生就了一个官相,却没有官的心,对人不会诡诈,不会欺骗,不会巴结领导,不会请客送礼,总之,对于拉关系这一点,德志的恩赐几乎没有,所拥有的拉关系巴结上司的智商,接近于零。
    德志的岳父远在乡间,紧靠室外天线,接收本地电视节目,惟独对南郡领导人的变化和天下大事感兴趣,对电视连续剧,可有可无。但是,德志的岳母却乐此不疲,每天看两集,有时候三集,播放者有时候在外应酬,回来工作,酒精的力量还在起作用,多放一集或者少放一集,也不是没有,好在他岳母不懂投诉,要不然,电视台的信件都能堆成山。形成了习惯,仿佛吃饭,总也离不开了。
    德志的岳母也不会玩电脑,不会发帖子投诉,电视台最欢迎这样的观众,如果全市人民都非常愚蠢,都集体沉默,不知道主张自己的权利,提出自己的意见,那么,电视台离死也不远了。
    反正,德志是不爱看本地电视节目的,特别是新闻类的,要抱着不断地提问“是吗?”的态度来看,那才有意思。否则,很容易被蒙蔽,被欺骗,得到过多的假资讯,就会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愚笨。
    因此,看电视时间越长的人,不仅外形接近于土豆,连智力也要接近于肥猪,甚至还不如肥猪,肥猪只是受到了限制,它的智力不算差。
    德志以前不是这样。
    他也看电视,不过,爱看新闻,或者电影频道,再就是时装模特的走台。偶尔看看科学探索方面的节目。科学探索的节目似乎从来都不知道答案,后面的答案往往推翻前面的,还有待chayexschayexs。更新的答案推翻现在的,所以,电视台制作这样的节目,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都有好奇的观众。
    至于新闻,以前以为是权威,不信小道消息,可是,从小到大,终于明白,原来,新闻为统治者的新闻,为统治者说话,来自民间的真实呼声,民众听不到。而且,那些内容基本上是一个套路,假大空,稍微动一动脑筋,就会明白,新闻的生命不是真实,是为统治者服务,为了生存,为了垄断,不得不说着违心的话,制造着假新闻,说着大话,讲着空话,每天那几十分钟的时间已过,回家休息,确保无虞。稍有不老实的,回家,或者换岗,或者惩罚。
    在德志的心里,新闻的地位日渐下落,转而爱看一些网上的消息,或者官方的参考消息,这些消息,需要动脑筋,才看得懂的,即便这样,德志仍然高兴去发现真理,并且愿意坚持真理。
    在德志的岳父母家,也帮不上忙,农活儿基本不会做,陪着岳父母说说话也是好的。可是,有时候,德志明显地感觉到,因为爱之深切的缘故,德志的岳父母有意地回避他们的儿女,他们愿意让他们的儿女都在外面工作,不想让他们回来打破他们平静的生活。
    这样的态度,有些西洋化,不像传统的父母,愿意儿女在家陪伴,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如果儿女在家不能创业,又不想从事农业,那还不如远游。
    德志很欣赏这种作法。德志看看自己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突然想到,如果有一天,儿子很懒,当了啃老族,会不会拿棒子打他出门呢?
    可能于心不忍,但是,如果这样纵容,就等于害了儿子。
    一般情况下,父母要先儿女离世,儿子如果不脱离啃老族,在父母去世之后,他怎么办?有些时候,外国的经验还是值得学习,家庭教育如果带上政治色彩,硬是让孩子牢记,帝国主义是垂死的,是必亡的,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是将被埋入坟墓的,结果过了若干年,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还在,并且活得很好,那怎么解释。正如教育,人的本性是自私,资本主义国家的人自私,帝国主义的人自私,外国人自私,中国人也必然自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代人自私,现代人更自私。
    德志在岳父母家过了三天,就带着孩子回家,他家在南郡,离他岳父母家大概有六十里,但是,行车时间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原因就是,水库之地,遇水绕行,弯道一多,自然延长了时间,如果拉直了走直线,那就省时省力多了。
    德志回到家,开始巩固战果,继续查找是否有老鼠残余,仔细查看,没了,德志放心了,赶紧脱衣服,洗澡,洗衣服,使用的还是七年前买的洗衣机,双桶的,需要将洗过的衣服,拿起来,一件一件地放入甩干机里,另外,到快到预定分钟数的时候,有蜂鸣声提醒的那种。
    

第185章 永恒之家
 
    德志不知道洗衣服是这么艰难,从小到大都不爱洗衣服,觉得那太浪费时间,就在单身时代,舍得花钱买了一台,用到结婚,用到生孩子。到了归州,还是要买洗衣机,全自动的。为此,德志的妻子还一脚将洗衣机踢翻,好在没有踢坏,否则就无法更换另一款洗衣机,店家肯定要说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在赔偿范围,也不在更换范围,幸亏他妻子脚下留情,让洗衣机躲过了一次劫难。
    德志的妻子也不喜欢洗衣服,但是,又舍不得花钱买洗衣机,怎么办,只要德志在家,就让他洗,德志心里很烦,可是没办法,只有洗。谁叫你是男人呢,需要多付出的,需要去心疼妻子的。
    为了两全其美,德志买了洗衣机,虽然暂时受到妻子的反对,可是,久而久之,就会依赖洗衣机。人,都不会主动去受苦,一有机会,就要想办法享乐,享受甜蜜的生活,都想轻松,都不想沉重。领导是人,也想得到一些好处,不过,也要维护好他们的尊严,那句老话说得好,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大概意思就是这样。领导的不当之处,就在于此,可是,领导永远是对的。不是错的,错的永远是员工。甚至连得到一丁点好处,都是那么艰难,不容易得到,即便得到,也是一种怜悯和施舍,还要对领导感恩戴德,要称颂他们一千遍一万遍的好才行,否则就没有下一次了。
    跳舞如果没有戴着枷锁,那是很好的,没有戴着脚镣,那更美。想唱歌,就吼两声,很美,想跳舞,就起舞,那也潇洒和风雅。没有谁限制,就是自由。自由,人人都渴望。但是,自由,不是每人都拥有。
    德志检查完家里各个角落,发现老鼠彻底被摧毁,没有卷土重来的了,德志的方法对头,将家里有可能藏身的地方,都仔细地检查一遍,特别是纸箱和天花板下的石膏线空隙,那里是老鼠的乐园,将其乐园彻底封闭,就是一个断绝老鼠的绝好方法,只怕老鼠的智商没有人高,但老鼠很勤奋,会不断寻找方法达到它们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德志的妻子非常敏感,味道的刺激使她抓狂,一定要把老鼠赶尽杀绝才后快,依照德志的想法,如果老鼠跑掉,不再回来,就不必将老鼠置于死地,留着老鼠命,免遭杀戮,也许是好的。可是,他妻子却不行,一定要将其剿灭,才后快。德志不干,就不行,跟在后面啰嗦半天,德志听了心烦意乱,因此,为了耳根清净,他就妥协,他妻子这样说,他就怎样做,这是一种盲目的妥协,当发现此路不通时,才能证明她的错误,即便错误,没有几个女人愿意承认。要想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必须要承认女人的地位,知道女人是不会错的,永远都对,都是一种情感和理智上都绝对占优势的。女人错,也是因男人错在先,女人对,那是绝对对,女人不是一般的人,是情商和智商都高过男人的人。她们若当了领导,绝对会让男人彻底崩溃,因为,男人和女人不是一样的,哪怕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看到的不是规律,是美景。
    恭敬不如从命,女人的命令哪怕是错的,也不要犟,否则,就会遭殃。折中的办法,就是有智慧地留有余地,不要完全照做,也许留着的部分是对的,也可以挽救。在二人世界里,没有绝对的真理,当你无法向其讲通道理的时候,最好闭嘴,这个事最有智慧的作法。德志经过长期的痛苦的思考,终于得出这一结论。
    女人的短视,是注定的,可从来不会主动承认,哪怕错了,也不承认错,只会找借口,推脱责任。要想让女人主动认错,比登天还难,至于有人说,女人找到她老公或者男朋友,哭着哀求认错,那是一厢情愿,天方夜谭,在地球上极不容易遇到,没准在其他有生命的星球上存在,也未可知。
    二人之战,男人不会赢,哪怕赢了,最后还是输,不主动认输会输得更惨。德志的命苦,领导是女人,妻子也是。在女人窝里,苦苦挣扎,真是痛苦。机构的路越走越窄,没有章法可循,任人唯亲,不是任人唯贤,相互包庇,相互遮盖,有没有制度约束,所以,个个都肆无忌惮。
    德志到家里,妻子又不懂事,处处和德志针锋相对,不肯妥协,如同女皇,要当家,又不懂经济算账,偏爱买衣服穿。家里的衣服,多得让人头大,还在成天叫着没有衣服穿,打开衣柜,愁容满面,不知道穿什么才好,选来选去,还是常常穿的那些,要知道如此,买了衣服闲置若干年,还不如就买那几件衣服,这样,就不用浪费金钱,也不用伤脑筋,打开衣柜发呆了。
    因着信仰的缘故,德志很喜欢过简朴的生活,衣服准备那常穿的几件,有换的就行了,何必要将衣柜塞满呢?塞满了衣柜,那些东西又不用,就是浪费。送人,人家不要,扔了可惜,左难右难,不知如何是好?
    起源在于,不要培养奢侈攀比的心,人一旦忙起来,就会忽略很多东西。走在街上,行人对你穿的衣服丝毫不会在意,在这个时代的社会里,人人都在忙碌,都会关注自己的需要,关注自身,不会在意别人,身上穿得好或者不好,不影响行人的评价。因为人对自身的关注,才会选择衣服,穿了所选的衣服,也仅仅是自己的所爱,至于观看的人,是什么意见,谁都不知道,也不愿去了解。衣服也好,事业也好,只要有意义,就值得做,不要过分追求正义,也不要过分追求完美。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是有缺陷的,要说好人,也只是相对于坏人,没有那么邪恶。
    许多烦恼就在于,你以为人家在关注你,实际上人家早已心有所属,给别人的是心,给你的是不靠谱的虚伪。人人都虚伪,人人都有一颗虚荣的心。在这样的世代里,要想独善其身,难上加难,弄不好,就会陷入困境。
    德志的家在南郡市,据说,金庸笔下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南郡,比如、等等,后来排成了电视剧,虽说外景地不在南郡,可地名再三提示就是南郡,南郡名声渐渐远播。可是,德志从事的扶贫发展工作,不在南郡,而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离家有八个多小时的车程。
    德志选择到山区做农村发展扶贫社工,其实是希望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虽只能保证温饱,可是,在没有关系的中国,先保住温饱就已经不错,他这样的牺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给孩子一个不算很好可是很安全的成长环境。如果就是为工资,不如在南郡找一份赚钱的工作,可是,谈何容易。现在这个社会,什么都要讲关系。政府官员更重视关系,逢年过节,送礼成风,刹不住车了。
    德志在家做了短暂的停留,准备去江城开会,然后去项目点上班,也就是归州。归州是德志修身养性的地方。山沟虽偏僻,但是,没有一个好地方能比得上山沟。山沟可以断绝和外界的联系,也让自己思想以往的过犯,修正自己,然后可以更好地生活。
    这样的安排已经形成了习惯,有时候德志也担心,自己在温水里,如同一条鱼,慢慢加温,会不会成为水煮鱼?极有可能!但是,穷则思变,还不知道怎样去办?换工作是一个很重大的抉择,需要十足的勇气,才能迈出那一步。
    德志不常在家,有些类似于开人代会,总是热闹那么几天,然后一切都恢复平静。多了几份草案或者法律法规,可是,对人们的生活却没什么影响。那些草案,大多数都是来自主观臆想,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执行,造成一些案子长期累积,无法理清头绪。
    打麻将的照样打麻将,散步的照样散步,唱歌跳舞的,各干一行,相互之间,也无什么瓜葛。世俗的娱乐和德志不沾边,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会弃绝娱乐,反而会发扬光大的趋势。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因领导人的更换而变换,还是一样的。如果变化,也是暂时的服从,表面上是这样,内心里还是不服,久而久之,仍会恢复到原始阶段。
    德志这次走,不带家属,因为要去江城开会。总不至于让他娘儿俩也参加会议吧?
    然后才转道去归州,天气炎热,出门有难度,带着孩子,总不是像带着行李那样方便。即便孩子再喜欢坐车睡觉,也不能了,南郡,从长远来看,还是德志的家,很多地方,都是旅行的地方,德志是旅客,包括归州、江城还有南郡,甚至对整个地球来说,德志只是一名旅客,匆匆而过。
    

第186章 物是人非
 
    德志坐火车去江城市,到江城,不是一次了,在车上总要遇到兜售东西的,那些小贩,在火车上做生意,常年在摇晃中过日子,也不容易。
    一般来说,火车上卖的东西,德志都不敢恭维,总有一些禁不起小贩游说的人,买了东西回家,最后还是将东西丢弃,这种消费的冲动带来的后果,最好的解释是算是照顾那些为生活奔波的小贩了。这样的安慰就好比,买了彩票总也不中,就说是为了国家的慈善福利事业了,其实,这种惟一的国家卖彩票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赌博。
    没有一个赌徒愿意将自己腰包的钱用来做慈善,总要守护最后一个子儿,来购买筹码,押宝,凭运气,赢得更多的钱。事与愿违,总有一些富有经验的赌徒马有失蹄,赌输了,就愿赌服输,甘认倒霉,但只要还有机会,就绝不放过一次翻身的机会。
    惟有赌博才能给赌徒带来成就感和释放的快感,通过金钱的频繁易手,让人觉得人生就是这样。有时有,有时无,毫无定数,不必强求。德志并不认为赌徒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有两种人会金盆洗手,不再从事赌博。
    一种是赢的人,赢了还想赢更多;一种是输的人,输了还想翻身的,大有人在,可惜,真正能够通过赌博而翻身的却如凤毛麟角,非常稀少,非常难得。
    到达江城,还是很热,到处如同泼了火一样,连柏油沥青马路都被晒软了,有的地方被晒化,发出黑色的亮光,人走上去,甚至都担心那些晒化的沥青,粘着人的脚底,非常窝火。柏油路不怕热,就怕水。德志小时候经常走过一条沥青路,是出门必经的路。不知道被哪个缺德的司机开履带拖拉机,将路碾坏,然后被水浸泡,松动了,石子分离,来往的车辆不断碾压、推挤,让道路变得更加坎坷不堪。德志最怕下雨天,一到下雨天,那里就是一片沼泽,非常难走。曾经写过一首诗,来形容道路难行。巴不得早点修好那条路,可惜,市长走马灯般地更换,道路却无人来问,无人来管,直到后来,车辆增加,领导出行不太方便,也怕堵车,就考虑到从后门走,从后门走必须要经过这条路,于是下了决心,为了自己不堵车,就修好了这条路,领导出行方便,居民也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