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不重来-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算了一下,北航他要投资两亿元,而和吴宝祥的合作也相当于是以他个人的名义。这加起来可能有二十亿左右。
如果同时开发京城的那块地,可能又要一二十亿左右。而他自己的银行账户已经没钱了。他需要从欧美国家的股市抽一部分资金回来。
至于卢梦手中的那笔钱,他不想动。
美国那边的时间正合适。而他的资产在那边并没有管理的经纪人。只能是自己操作,将一部分看着不死不活的股票卖了一部分出去。筹够五亿美元,然后转回国内,这也需要一定的手续和成本。
第二天他去上班,没多久袁总就来了他办公室。
他坐下沉声说:“马溱去了京城奇虎!”
唐浩泽听到这家公司,将手里的文件丢到台面上,说:“又是它!”
“又是?”
唐浩泽说:“上周他们公司的人找向总,向总拒绝了!”
袁总皱眉,说:“那么说来他们应当是恶意在我们集团挖角。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他们接触过。”
“他们接触过多少人关系不大,只要人没走就好。”
“其实我们集团在今年到现在为止,一共有四十八人离职,这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其中应当有是被挖角的。不过今年离职的人中,有十三个人已经确定是自己创业。他们大多在我们公司附近租用了办公室的。并且和我们有业务来往。”
“真的?”
“是我昨天从人事部了解到的数据。”
唐浩泽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他考虑了一会,说:“袁总,我有一个想法。互联网经过三四年的低谷已经完全回暖,如今资本又开始加速流入这个行业。而这个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对于一些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来说,想象力重来不缺。在这种行业大势之下,大概很多人都会考虑去创业。”
“这个行业的创业门槛确实很低。有时候甚至只要一台电脑就能开始创业。年轻的从业者有创业冲动确实很正常。”
唐浩泽笑着说:“如果我们给予员工更好的创业条件呢?比如我们圈子网的合作关系,还有我们的投资。”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给创业的员工投资,帮助他们创业。”袁总想了一下,摇头说。“恐怕所有骨干员工都会跑去创业了。我们圈子网又该怎么办?”
唐浩泽笑着说:“我们集团不是有一个员工工作绩点统计吗?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个界限。当他们的工作绩点在一定年限内累计超过一定数值时,如果他们有好好的项目要创业,可以向我们天使投资。他们一直在圈子网工作,他们的创业项目,大部分应当都可以应用到圈子网。”
他顿了一下,又说:“如果我们定一个绩点目标能让员工在我们圈子网工作五六年。他们也能积累不少的经验,我们在业务和资金方面都给予帮助。他们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比较大。”
袁总想了一下,笑着说:“那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他们为集团努力工作的同时就是在积累经验,可以他们应当会更加安心。”至于那些员工最后是否要创业,那还是未知数。但他们如果安心在圈子网努力工。那绝对是好事。
“如果他们创业失败,他们依然可以选择回来工作。甚至有合适的项目可以再次申请投资。我们可以先制定一个章程,保证我们在他们的创业中的投资不超过一定的比例,让他们在自己的事业中有独立权。再有,选择那种合作方式而离职的职员,只需要返还配股股票,期权股票依然由他们持有。他们和圈子网合作的时间内,依然算入他们的工作年限。”
袁总点头说:“这个章程需要仔细讨论,特别是项目的审核标准。最好召开一个员工代表大会进行讨论。”
“好。你让人事部和投资部联合做一个草案出来。我们先在董事会过一次,然后再和员工代表进行讨论。”
唐浩泽又将自己对NSN部的人事考虑说了:“这几个人选你觉得怎么样?”
袁总想了想,说:“我对此没意见。主要是NSN总监的人选如果外聘,最晚也要在一个月内就位。要不然刘总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接。”
新来的人担任总监,肯定需要时间了解整个部门的工作。
而唐浩泽也希望新来的总监是在熟悉了整个部门的业务情况后再开始主持工作。只有那样才能保证整个部门的平稳工作。
“过两天我就提议召开董事会,将刘总和NSN部几个新的高层任命讨论一下。”
袁总没有反对。他又说:“马溱的事,你有什么想法?”
“来而不往非礼也。”唐浩泽冷笑说。“不过我们自己先稳住了再说。”只要支持员工创业的章程公布出去,圈子网恐怕会成为整个互联网行业最受求职者追捧的企业。
第四零九章 攘外先安内
恶性挖角从来都是恶性竞争的一种方式,而且法律也没有针对这种行为进行制止。
圈子网虽然在中国境内的互联网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那地位也不能让圈子网集团避免被挖角。
这段时间向子荣和马溱连续被挖角,就足以让圈子网集团惊醒。虽然只走了一个人,但那已经让圈子网为此大动干戈。
唐浩泽以圈子网集团董事长的名义提议召开临时董事会。而这个董事会有点冷清,除了唐浩泽、沈亦、袁总和两名非执行独立董事、一名员工代表何蓉之外,其他董事都因为在在外地而不得不通过视频的方式参加这次董事会。
温哲宸没有再派代表进驻圈子网,他自己担任非执行董事。而****的代表也是非执行董事,目前在香江。
作为董事的甄德率和因为出任欧洲集团总裁而获得集团董事身份的文杰克都在英国。
他们都需要通过电视会议参加这次董事会。
电视会议肯定会有网络延迟,所以这样开会会时不时出现停顿。但总比让其他董事非要赶来参加来的方便。
进入二零零五年之后,这还是唐浩泽首次主持董事会。
他首先提出安排NSN事业部高层安排的议案。这个议案在会议室这边没人的反对。
他等了一分钟后,看到视频中的四个董事先后表示赞同。这个人事方案也就此通过了。
他说:“既然这个人事任命提案通过了,两位副总监人选将会马上担任新的职务。我提议,他们空出的职位暂时由他们的副职担任。副职空出来的职务有两个部门进行一次竞聘。”
他这个提议也得到所有董事的同意。
接下来是第二个议题。
这个议题早也已经形成了文件,并且在开会之前就已经发给各个董事。
“在座的各位,昨天已经拿到了《圈子网集团员工创业扶持资金计划》,而不在沪市的四位同事在昨天应该也收到了电子邮件。在此,计划的纤细内容我就不详细说。”唐浩泽面上很是严肃。“我们提出这一个议案,主要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能动性。同时加强员工与集团之间的纽带。以那样的方式支持员工创业,员工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在为我们圈子网集团服务。我们和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避免员工受到集团经营方向和理念的制约,解放他们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依然可以为我们圈子网服务。”
他顿了一下又说:“当然,我们的方案中也针对员工创业的项目审核拟定了严格的标准。只有通过审核的项目才能享受圈子网的员工创业支持资金。才能享受圈子网提供的各种额外福利。其中包括继续持有已购买的期权股票。”
他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问:“各位同事对这个计划有什么看法?”
何荣首先说:“董事长,各位董事。作为员工代表,我想说两句。”
她是圈子网集团内资历最老的员工,又是后勤部总监,当选为员工代表是理所当然。大部分员工都有期权,虽然加起来股份都不多,而且没有表决权。但是作为员工代表,她有发言权。
唐浩泽点头,说:“何总请说!”
“董事长,各位董事。这份《圈子网集团员工创业扶持资金计划》中,虽然规定了员工申请扶持资金的最低工作年限,但五年的最低年限,员工应当非常容易接受。根据工商部门的额统计数据,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一年半。而中小型互联网企业的平均寿命更短。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创业者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互联网有与传统行业不同的特性,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可以迅速扩大。但这种快速扩张的经营方式,更需要经营者有足够的经验应对在企业壮大时遇到的各种困难。”
何蓉看着唐浩泽说:“在圈子网工作五年时间,可以让员工积累到一定的经验,使愿意创业的员工具备一定的创业基础。有想法的员工会因为这个计划而更加愿意留在我们集团努力工作。我认为这是一个避免员工收到外部诱惑的有效办法。”
一个独立董事说:“我看过这个计划。我认为它既能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员工创业的成功率。合作的方式,同时兼顾了创业员工和集团的利益。我同意这个计划。”
另外一个独立董事也说:“我也同意。这个计划最大的亮点是员工创业后依然和集团保持较强的联系。而且它有可能成为我们集团外部投资的孵化器。”
袁总和沈亦都没有说话。
等了几秒钟后,温哲宸开口说:“董事长,各位董事、代表。就这个计划,我认为我们必须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这个计划适用范围是什么?是中国总部的员工还是全球的员工。第二,如何保证员工创业后,那些企业日后一直向着我们集团。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解决。如果适用范围是中国总部的员工,我们集团的资金能在这些员工企业发展需要不断随投资金,保证集团在这些企业中的话语权。如果是适用于全球员工,长期以往,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资金?”
他停顿了三秒钟后:“而且这样的孵化模式,我们如何在员工创业和外部投资企业之间的资源分配?他们会成为圈子网两个完全不同的外联体系。不管倾向哪一方,都会破坏另外一个与集团的关系。
“还有,这种企业孵化模式确实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可以避免骨干员工轻易被竞争对手挖走。但其中也有风险。人的野心总是无限大的。我认为对员工创业,应当优先以工作室的方式进行。工作室由申请创业的员工负责,并招募编外员工,编外员工的薪水由工作室负担。集团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扶持。如果工作室成长到一定程度,可以将工作室升级为子公司。这样既可以让员工有足够上升空间,并加强创业员工与集团的联系;同时也能激发创业员工的灵感,更能让集团经营更加灵活。”
唐浩泽看着屏幕中另外几个人。
甄德率想了一下,说:“我个人更赞同温董的提议。”
****的董事代表延迟了三秒后说:“我也觉得温董的提议更适合圈子网的现状。”
唐浩泽又看向袁总。
袁总点头说:“温董的提议确实比我们之前的方案更好。”
沈亦也点了点头。
其实唐浩泽也认为温哲宸提出的修改建议,对这个计划的实施更有利。先组成工作室,依然挂在圈子网集团,但工作室的工作由创业员工负责。在这期间工作室自然是为圈子网服务。
只有创造能力最强的工作室才有资格升格为子公司。
子公司也依然是圈子网旗下的公司,圈子网对子公司依然有很强的控制权。
那虽然只是让员工的创业成为伪造创业。但是可以为所有员工都提供了足够的上升空间。这已经足避免员工被轻易挖走。但如果子公司继续发展,集团可以它进一步放权。
所以他点头说:“各位还有什么意见?”
虽然其他董事又提出了一些意见。不过都是围绕着温哲宸的提议进行完善。这些建议白秘书都记录了起来,散会后就会针对那个员工激励计划进行修改。
在这次董事会中。唐浩泽还提出了建立大数据库的具体计划:全天候收集全国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变化数据。
那是一个大工程,但他也只是提出一个初步方案。
另外,建立超级计算机中心的预算也得到了通过。这个中心如果无法购买超级计算机,也会购买巨型计算机。
另外,全力参与国家卫星计划的提案也被通过了。这个项目,董事会安排由沈亦负责。
最后,董事会还通过唐浩泽提出来的建立建立巨型数据储存中心的提议。并且委托希捷公司设计生产一款企业用的大容量硬盘。
会后,唐浩泽和袁总对员工激励计划进行了修改。然后再发给各个董事审核。也没有再开董事会,各个董事签名同意后就可以。
而唐浩泽则赶在袁总去美国之前召开了一次员工代表大会。此时圈子网总部的员工数量都已经超过了一千四百人,国内加上各个分公司子公司的员工已经超过六千人。与会的代表,一共有三百多人。
这次大会就在圈子网所在的大楼内的一个大型会议室举办。
唐浩泽坐在主席台中间,员工激励计划由袁总宣读。
计划宣读完毕后,唐浩泽也做了发言:“各位同事,方才袁总裁宣读的激励计划,已经得到董事会的批准,即日起生效。这个激励计划,是为让各位将自己全部热情都激发出来,更好地为集团服务。这个激励计划,是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只要在圈子网累计的工作绩点达到一定的数值,如果你有什么灵感就可以申请我们的激励资金。
“这个激励资金数量不多,也就五十万。参与激励计划的同事,可以获得半年的缓冲期。在缓冲期内,可以获得加入计划之前最后一个月的60%的薪水。所有加入计划的员工,初始是成立工作室。集团占工作室51%的股权,但以创业员工为管理核心,可以招募自己的员工,这些员工的薪酬将由工作室支付。
“工作室有了产品。如果这个产品被集团采用,可以按照价值给予工作室一笔买断费。如果该产品可以单独产生效益,买断后还有其效益的5%会返还给工作室。如果工作室拥有了独立产品,也就是不需要依赖集团网络的产品,并且拥有商业化前景。可以申请五百万到一千万的资金,升格为子公司。子公司由集团拥有51%股份,但只享有49%的投票权。
“在公司成长过程中,可以申请集团继续注资。如果子公司成功上市,集团可以出让持有股份的40%,由子公司员工和董事认购。并且最后持有股份中一半的投票权交给子公司创始人。”
“……”
第四一零章 挖角大战拉开帷幕
唐浩泽在员工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是针对员工激励计划的解读,同时也是对员工做出的一个承诺。
在圈子网集团内部,工作绩点达标的人不少。当激励计划发到每个员工的邮箱后。一些员工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员工代表大会刚开完的第四天,就有人提出了申请。
这个申请人唐浩泽还有印象。
他就是彩铃项目组的经理刘彦。刘彦提出一个能对接PC和手机、电话,并能经由的圈子网的平台在圈子通讯软件留言的语音短信软件。同时,开发中国语音识别系统。这实际是两个项目。
刘彦在方案中的提到,语音短信软件的开发是主要针对企业用户的广告推广。
而语音识别技术面对方言口音方面的困难不易解决。还需要收集更多的语音数据。
这是第一份员工创业申请,所以被送到唐浩泽手中。在这个计划中,唐浩泽除了看到计划开发的技术之外,还提出彩信业务组的几个员工也要加入他要创办的工作室。
唐浩泽仔细看完这个方案之后,觉得这个刘彦其实很聪明。语音短信是需要依托圈子网平台的。而语音识别系统却是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产品运作。这是一个创业发展梯度问题,作为创业者,刘彦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唐浩泽在这第一份申请批注:“项目可行。但同一项目中所有参与员工,属于同等创业人员,且必须满足相应条件!”
那在激励方案中也有表述的。
工作室的如果有多个创始人,股份最多的一个不能占超过25%,最少的一个不能少于10%。而圈子网占了51%。这就限制了工作室创始人的不能超过三个。
同时,如果以非创始人加入工作室的人,必须是圈子网的编外人员。也就是说,圈子网的员工不是创始人却想要加入工作室,也必须先辞去圈子网的工作。
如果没有这一条,那圈子网内的员工都要被那些计划自己创业的人都拉去创业了。
刘彦的计划就是想将还不满足条件的员工拉到他想要创立的工作室。圈子网当然不能让自己的员工那样做。
唐浩泽相信刘彦会明白该怎么做。
只要这份申请通过了,刘彦将可以获得五十万的资金,这部分资金足以让他从外面聘请几个有经验的人为工作室工作了。
那些有经验的人该如何聘请?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联系自己熟悉的人。那些人大多都是其它企业的员工。
刘彦看到被送回来的申请上唐浩泽的批复,果然马上对内容作了修改。修改后的申请果然很快就成为圈子网集团员工激励计划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拿到批复后,刘彦一边在集团的帮助下对工作室进行登记,一边联系自己有可能加入自己项目的熟人,希望能将人拉到自己的工作室。
“阿凌,现在怎么样了?”
“还不是那样。你呢?听说你们圈子网最近人员有变动,有没有的上一步的可能?”
刘彦笑着说:“暂时没有那个可能。对了,你还没调到技术部门?”
“可能有些难。人家都是一个团队的。我这样野生的,想要打进去挺难。”
“在大公司就是那样。人多,竞争也就激烈。你在百【2】度虽然收入不低,但再待下去,我怕你技术都废了。”
电话那头吐糟说:“已经废了一半了,我现在好像只懂网络维护。”
刘彦不怕对方吐糟。他笑着说:“要不你来帮我?”
“你们圈子网要招人?怎么没看到招聘?”
“不是我们集团招人,是我要招人。我们集团管理员工创业,前期支持员工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我已经申请到项目,工作室以后我做主。我现在需要像你这样的编程人员。如果你愿意来,薪水可能会比你现在要少一点。但你可以做你最拿手的工作,而且等工作室升格成公司之后,可以给你5%的股份。这可以在合同上注明。”
“工作室?你辞职了?”
“不是辞职,工作室依然是属于我们集团的。但是有工作室创始人负责。我的申请是我们董事长批的。批语是‘项目可行’,现在五十万的扶持资金已经到了制定账户上,我就差人手了。”
“唐浩泽亲自批的项目?听起来好像很高级的样子。”电话那边笑着说。“不过你也知道,我现在没办法答应你,得先和我老婆商量一下。”
“反正你们都不是本地人。”刘彦的朋友虽然是一个部分的负责人,但并不是在百【2】度总部,而是在南方的一个省会工作。“嫂子来沪市,我帮忙给她找一份工作。”
“行,我回去和我老婆说。今晚就给你电话。”
且不说刘彦如何挖其他公司的人。
他的项目被批准的消息在圈子网一下子传开了。整个圈子网总部都在讨论项目的问题。在那之后,短短一个星期内,已经重新担任总裁的唐浩泽收到超过六十份开设工作室的申请。
卢梦先将这些申请过了一遍,一些完全是衍生于圈子网现有服务功能的申请,全部被扣下,这些只会当做是对公司的建议。但绝对不会被批准。
送到唐浩泽手中的,都是真正的创意,一些能为圈子网提供新的服务,一些则是直接开发新的软件。这样的项目有来自各个部门。
这些申请,已经经过投资部的审核。唐浩泽看过后大部分都上了批语。
投资部没有通过的那些项目,是因为描述不清。
如果申请人能将项目的前景考虑更多。唐浩泽觉得还是可以通过的。所以这些被否决的项目,他也都多写了两句批语,也让投资部的审核组日后将项目不能通过的理由简单写上。
就算投资部将一部分的申请否了。但也让圈子网少了二十多个骨干职员。
这些骨干虽然可以从现有的职员中很容易培养出来。但圈子网也必须继续招人。要不然人才储备可能会无法跟上。
接到唐浩泽的命令后,人事部很快在圈子网刚公布了招聘信息。
“圈子网不是通常只在暑假的网络招聘大会才会招人吗?”有人看到招聘信息有些意外。
但随着圈子网集团的招聘信息对外公布的,还有圈子网的员工激励计划。
锻炼三年左右就可以申请创业?
创业由工作室开始,可以升级成为子公司,圈子网一路扶持直到公司上市。而且在成立后,圈子网将会主动交出公司的控制权。
虽然在一开始无法完全独立创业,但明眼人都看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