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不重来-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唐浩泽也没打算闲着。他将电脑里的一个文件打印了几份出来,由将文档拷进了U盘。
然后他去了国土部门。他送上去的文件,是关于建立国土资源使用数据库体系的建议和方案。
他将文件送到国土部门,只见到了一个处长。真正的负责人没能见到。
那处长对他的接待很热情,询问了唐浩泽一些问题,然后就说分管的领导外出开会了。他收下文件,等领导回来,会交给领导审阅。
唐浩泽只好先离开了。
他也知道最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而他在那份方案上也没有将其中的商业用途罗列出来,其中主要就是花钱的地方。比如用无人飞机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国的土地资源利用进行航拍。
唐浩泽提出由国家国土部门领导,而圈子网实际操作,并建立一个全国国土部门共享的大数据库。
那样的项目,花钱是肯定的,而好像又看不到什么效益。他愿意圈子网承担大部分的投资,但国土部门未必愿意出资建立一个没有收益的数据库。而且他们可能觉得现有的数据库已经够用了。
而唐浩泽在前期也是计划着要在这个项目上的亏损一大笔钱。但是他可以利用这个项目,再结合各地常年的天气数据,为圈子网集团建立一个关于环境、土地资源乃至是小区域天气等等的大数据库。
那些都可以算得上是稀缺数据。而且用途广泛。
稀缺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最有价值。
圈子网集团可以利用那些数据为农业和基建企业提供数据参考。甚至是对个人进行小范围的天气预报的SP业务。
另外,只要有了足够的地形数据,大型无人机在农业、物流货运、救灾业务等方面就有了基础。
那是他来京城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只不过,他在国土部门相当于吃了一个闭门羹。
但那也没办法,国土部门要考量的东西肯定会很多。他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能和他们主要领导当面阐述自己的方案。
他现在甚至担心自己的方案是不是已经被丢到了垃圾筐。
宁翔鹄在白天没有来找唐浩泽。不过在晚上,他请唐浩泽吃饭。在吃饭时又介绍了几个人给他认识。那些人,宁翔鹄也没有详细说对方的家庭,只是说了对方是做什么生意的。
那些人的生意在唐浩泽面前,甚至是在宁翔鹄面前都算不上什么。唐浩泽觉得宁翔鹄特地将人介绍给他认识,这些人应当主要在人脉累积方面有用处。
吃完晚饭后,宁翔鹄介绍的人都先走了。他则是与唐浩泽去了酒店的房间。
喝着自己带来的茶叶,宁翔鹄笑着说:“刚才那些人的你认识了,以后在交往时多留几分心就好。他们都是家里现在有一点能量的。如何能和他们交好,在一些具体的事上面,能方便不少。”
唐浩泽笑了笑,说:“谢谢!”
宁翔鹄这话的意思他懂。
那些人背后的人脉未必很厚,但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县官不如现管。那些人的人脉中有些人可能不是很大的官,但应当在某些具体的事上是能说了算的。从宁浩泽这两天给他介绍的人来看。宁翔鹄在人脉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
而唐浩泽现在最薄弱的,也是人脉。宁翔鹄介绍的这些人,他有可能通过他们经营出更高级的人脉。
只有他经营出来的人脉,才是真正的人脉。所以这声“谢谢”,他挺真诚的。
唐浩泽想了一下,问:“宁哥,你认识的人中有没有国土部门方面的人脉?”
“怎么?”
唐浩泽将下午的事说了。他又说:“圈子网已经有了好几个专卖平台,而且我计划日后推广这方面的业务。那就需要一个配送网络。我希望组建一个无人机队,进行长距离的运输。同时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县,建立一些小型机场,专门供无人飞机航线。如果可行的话,我甚至考虑组建一个空中公交网络。主要针对两百到一千公里的短程航运网络。”
“那涉及的东西不少!”宁翔鹄并不觉得在中国开展短距离航空有什么业务。国家现在已经开始架设全国范围内的高铁网络。高铁网络如果建成,中国的交通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而且,用飞机做物流,成本肯定会比较高。另外你的空中公交设想,国家未必能同意。而且未必能盈利。”
唐浩泽笑着说:“空中公交系统还只是我的设想。利用飞机作为物流配送工具,运送的肯定是高价值的产品。”
他知道那样的一个空中交通系统,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做起来。而且做起来了有可能长时间亏本。但他相信在日后的经济收入水平,普通人选择乘坐飞机的可能性会不断提高。总有一天是可以赚钱的。
宁翔鹄听这话,也没再多说。
不过对于唐浩泽的国土资源利用监控系统,他觉得那确实是可以做的。那对国家有很大的好处,可以作为卫星监控的补充。但那也肯定是要亏本的生意。
他问:“国土资源利用数据库的项目,你想过盈利的可能性了?”
“现在不能盈利,但未来未必不行。”唐浩泽想了一下,说:“飞机航拍如果运用了拍摄级的镜头,那肯定比卫星监控更加清晰。可以提前发现农业和林业的病虫害。根据地面一些细微的变化,甚至可以提前预警泥石流和塌方等自然灾害。”
他只说了对国家有利的方面。
听到这里,宁翔鹄知道唐浩泽已经确定想要做这个项目。他笑着说:“我确实认识一个国土部门的司长,你的文件还有没有。有的话,我帮你交给他!如果他感兴趣,我再联系你。”
“我打一份出来。”
宁翔鹄带着文件走了,唐浩泽却是没事做了。他打过电话给严副校长,北航还没有对他提出的合作方案作出决定。他也只好先等着。
不过他在京城没事做,沪市的工作他也可以通过网络处理。他还给远在巴基斯坦的搜救队打了电话,了解了一下那边的情况。
第二天是周末,政府部门不上班。赵阳安排了周末两天的节目,一路从京城玩到北戴河,然后在周日晚上才回到京城。
在这两天时间里,唐浩泽和吴宝祥又就双方合作的协议进行一次讨论,将合作确定下来。然后他打电话给天方公司,让他们派人过来接收吴宝祥卖给他的那片地。并且做开发前的准备。
先洗澡,洗完澡后,再修订另外两章发上来。
第四零七章 有人被挖走了
京城之行,唐浩泽计划中的几件事只完成初步完成了和北航合作的事。
就算是这个合作,也还只是口头上的意向。双方还需要继续谈判才能确定是否合作。因为他是计划以自己个人的名义和北航合作,所以他让留在湾州的私人助理前去京城完成详细的谈判。
而参与北斗项目和购买超级电脑的计划。宁翔鹄帮他联系到了人,双方谈过之后,对方让他以圈子网集团的名义递交申请书。至于能能否获得批准,还需要等待。
他在京城逗留了一周多的时间才返回沪市。
回到沪市后,唐浩泽首先去了搜救队驻地。参与南亚地震人道救援工作的搜救队员已经结束搜救工作回到国内。
唐浩泽显示对这些人进行了祝贺和奖励,并让他们将这次搜救工作的经验总结出来,组织全大队进行学习。
离开搜救队驻地,唐浩泽在车上给沈崇云打电话说:“表哥,我计划再成立两支搜救队。”
他打电话是想让沈聪云再帮他招一千个转业军人。
“这次我计划将搜救队的驻地分别放在川中和鄂北两省。麻烦你帮我问一下有没有这个可能。”
沪市的民间搜救队成立后,已经完成五次出国参与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沈崇云知道这支越来越专业的搜救队伍,在过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那已经引起了的官方的注意。如今唐浩泽要再成立两支同样的队伍。他觉得许可的可能性很大。
“我帮你问一下。”沈崇云自然也不是自己问那两个省,他也只能是通过军方向两省透露唐浩泽的意向。“一有消息,我马上通知你。”只要两省有那个意向,还要唐浩泽自己去和当地政府商量。
唐浩泽返回公司,进入办公室看到卢梦脸色不是很好地站起来。他走过去皱眉问:“发生什么事?”难道是有人让她受气了?
卢梦将一个信封交给他,说:“NSN事业部的马溱递了辞职信!这是袁总让人送来的。”
马溱是NSN事业部的副总监。唐浩泽计划让甄德率担任集团总裁之后,NSN业务主要是由他负责。
唐浩泽之前和甄德率谈过,等甄德率正式担任总裁后就让他担任NSN总监的。只是甄德率走的急,而马溱在这段时间实际上负责着NSN部的全局工作。唐浩泽又顾虑着另外一一名副总监的想法。所以一时没有让马溱上位。但等他重新接管圈子网后,肯定要将这个人事变动落实的。
可马溱现在竟然要辞职?
唐浩泽接过辞职信拆开,取出里面的信看了。
马溱在辞职信中说是因为个人原因。内容很短,“个人原因”几乎辞职最万能的理由。
唐浩泽看完信,说:“我去找袁总谈谈!”袁总已经准备要去美国了,这段时间他都不怎么出差,现在应该在办公室。
他去到总裁办公司,袁总确实在办公室。
袁捷看到他手上的信封,说:“你来是为了马副总监辞职的事?”
唐浩泽在他对面坐下,说:“你已经找他谈过了?”
“他送辞职信来的时候我就和他谈了。不过他似乎不愿深谈。只和辞职信上的说辞一样,说是因为个人原因辞职。再多也不肯定说了。而且他辞职的决定似乎很坚决。”
唐浩泽听他这么说,就知道事情已经挽回了。他皱眉说:“我们的高层的合同都是签订了保密协议和离职签订竞业协议的条款吧。。”
袁捷苦笑着点头说:“不怕他不签,但那没有太大的作用。他离职后,我们回收他的那些股票虽然价格会比市价要低很多,但他拿到那笔钱支付了赔偿金之后还能剩下一大笔钱。”
这样的辞职无非被人挖了。要不然马溱不会那么容易就辞职了。
唐浩泽想了一下,笑着说:“他往高处走也正常。既然他已经决定了。那我们就批准吧。看他是否愿意签订竞业协议。”
但马溱走了,对圈子网肯定有影响。
他在NSN部,一直是开拓市场的核心级人物。是圈子网集团真正的栋梁式骨干。他的离职,很可能会让圈子网的NSN处于守成。
原本马溱和另外一名副总监配合得很好。马溱更有野心,做事更有侵略性。是开拓市场的好手。而另外一名副总监刘炎成做事则更保守一些,他的业务能力更适合守成。
一个开拓,一个守成。两个人配合相得益彰,一直是NSN事业部的核心人员。
如果马溱离职,剩下一个刘炎成,对圈子网的NSN业务的开拓打击不小。但事到如今,既然人心留不住了,将人留下也是百搭。
他又想了一下,说:“他既然要走,就按照公司的规章,回收他的股票。”
他已经基本肯定马溱是被人挖走的。
如果马溱肯签协议并且遵守,还可以证明他真的因为个人原因而辞职的。如果不不肯签的话那就是被人挖走的。
竞业协议是在用人方和劳动者在离职协商的情况下签订的。不过如果在用工合同中就有相应的条款的话,只要协议的内的条件不是太苛刻,那劳动者就只能是签订那样的协议。不过在协议期间,劳动者每月还能拿到离职前一年内平均月薪的一半作为补偿。
如果违反了协议,那么劳动者则要赔偿用人方离职前一年内平均月薪的二十倍。并且返还竞业协议补偿款。
如果二十倍月薪的赔偿还不足弥补用人方的损失,用人方还可以额外要求赔偿。
马溱的年薪是五百万,二十倍月薪,也不过八百多万。而个他的职员内部股因为他为圈子网集团工作时间不足。按照圈子网及团队内部期权股的制度,他的内部股,只能按照购买时的期权股价乘以上市发行价的上涨倍数进行回购。
目前圈子网集团的股价已经比上市发行价上升了五倍。马溱的内部股回购后,确实已经足够赔偿圈子网集团的竞业协议了。
马溱是必然要走了。圈子网集团少了一个最好的NSN总监人选。刘炎成现在还不适合担任总监职务。他过于保守,圈子网集团的NSN事业部还不能放弃开拓的雄心。
所以圈子网需要聘任一个新的总监。
唐浩泽有连个选择,一个是从内部选择一个合适的人选,另外一个就是找猎头公司找一个新人进来。
但不管是那种方式。对刘炎成来说,都有可能会产生一种被忽视的感觉。
现在最适合担任NSN总监的,似乎就是刘炎成了。从NSN事业部内部提提上来担任总监,刘炎成第二天肯定就会提交辞职信。
如果从其他部门调人过去。至少也得是总监级别。要不然刘炎成也会留不住。对外聘任,怎么让刘炎成服气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总监和副总监双方有矛盾的,那整个NSN事业部也倒不如直接让刘炎成守成呢。
唐浩泽考虑了很久,才打电话给集团旗下的人才交流公司的金总裁。
“董事长,你有什么要吩咐!”
唐浩泽笑着说:“金总,现在我们集团需要一个NSN事业部总监和一个副总监。你帮我看看你们公司的数据库,我们集团内部有没有合适的副总监人选,总监如果没有可以对外招聘。各方面的要求,你都知道的。”
他顿了一下,又说:“另外,我们集团现在NSN部的刘炎成刘副总,你也帮我分析一下,如果他要调任,最适合担任什么工作。”
金总听完他的要求,笑着说:“我明白了。我这就看看我们的数据库,看有什么合适的人员。至于刘副总的数据分析,我马上发到董事长的邮箱。不过董事长,其实我个人认为如果刘副总的能力和性格挺适合负责集团投资部的工作。”
“你的建议我会考虑。”
金总的建议不能说是想插手圈子网集团的人事。
人才交流公司在圈子网集团有员工培训和人事建议方面的职责。当然,对于集团的高层人事安排,他们是不应该有什么建议的。
金总这时对刘炎成提出建议,只是唐浩泽询问了问题他做出回答而已。他笑着说:“董事长,集团总部的人才还是不少的。适合担任NSN部副总监职务的人选,我个人觉得就有四五个。这些人选的资料我在下班之前发到你的邮箱。”
唐浩泽说:“好,你发过来后给我电话。”
挂断电话后,他就开始考虑将刘炎成调任投资部的可行性。
刘炎成现在已经是副总监,调任最好是升职,那就是总监了。而他的谨慎确实适合投资部的工作。
投资部的工作需要长远目光和更审慎的态度。
刘炎成在NSN工作了几年,互联网行业的投资目光肯定有。而他的谨慎在如今的NSN部不合时宜,但在投资部却不会有任何障碍。
加上投资部内无人能胜任总监职务。之前本来是想着让总裁直接负责的。但是现在唐浩泽马山要重新担任总裁职务。这个方面的工作他没那个精力专门去做。
投资部需要一个新的总监!
如果将刘炎成调到投资部,他应当会对调动满意。那也就避免是NSN部的高层变动而产生大的震荡。
现在他唯一的担心就是刘炎成调走之后,NSN事业部高层全部离开,会让部门的工作出现混乱。
他想了一下,打了内线电话给白秘书:“你与NSN的刘副总联系,请他尽快抽时间来我办公室。”
他需要和刘炎成谈谈!
第四零八章 挖角大战的导火线已经点燃
马溱在交了辞职信后的第二天就来公司办理了辞职手续。
而刘炎成从外地赶回来和唐浩泽见面。
唐浩泽和刘炎成谈了二十分钟左右。
唐浩泽很直白地告诉刘炎成,NSN部将会聘用一个新的总监。而他如果愿意,可以调任到投资部担任总监。
刘炎成在工作上是谨慎的人,那自然是考虑周到的人。其实他和马溱在甄德率去欧洲之后就在暗地里竞争NSN总监一职。马溱辞职,他以为这次唐浩泽找他就是要任命他担任总监。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确实是要升任总监,但是要调到投资部。
一开始他对这个调动也是有点难受,认为自己在NSN的工作和作用被忽视了。但他考虑问题比较全面。想了一会也知道唐浩泽的考虑。
他也知道现在自己确实不是最适合担任NSN总监的人。虽然他有些失望,但集团也没有完全不顾他的感受。虽然NSN总监的位子没给他,但也将他调到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部门。
虽然投资部不会直接产生多大的效益,但在圈子网集团内部,权重却非常大。
对此他也产生不了什么不满的。
看到他点头,唐浩泽又说:“现在马溱已经离职,我担心NSN部的高层如果全部换人,会对工作产生混乱。所以我希望你暂时留在NSN部担任总监职务,稳定NSN的过度工作。不过时间不会太长,最多两个月,你慢慢将工作交接。然后就去投资部。”
刘炎成知道这才是稳妥的做法,点头说:“董事长请放心,我会站好NSN最后一班。”
人才交流公司选出了担任NSN副总监的人选,其中原本在NSN任职的有四个。刘炎成是NSN的副总监,对这些人也更加了解。唐浩泽就询问了他的意见。
刘炎成想着自己马上就要离开NSN部了,对这个人事任命也没有提出什么确切的意见,只说:“这几个人选在能力上都能胜任NSN副总监一职。”
唐浩泽有他这句话就够了。只要这些人都适合,那就可以参考人才交流公司对这几个人的能力、性格等等各方面选出最合适的人。
而且这个人选必须要尽快选出来。
而其中一个人选他已经确定了。那就是之前担任行政部社会调研科经理的胡娟。她是人才交流公司推荐的人选中唯一一个不在NSN部工作的。
唐浩泽对这个胡娟还是比较了解的。
当初圈子网公司发生泄密事件,行政部还没有副总监,而担任总监的袁总在外出差。就是这个胡娟稳定住了行政部的工作。
那说明她的统筹能力和执行能力都是挺强的。而且她在社会调研科担任经理一职已经一年半,对社会人群的需求更加了解。
如果让她担任NSN副总监,能让NSN部的业务更容易贴近用户的需求。
至于另外一个副总监的人选还要再分析一下。
而新任总监没有合适的推荐人选,大概必须要让人才交流公司从集团之外找人。
正当唐浩泽要决定第二个NSN副总监人选时。袁总给他打来电话:“财务部刚收到马溱转来的竞业协议赔偿款。”
“是什么公司?”唐浩泽想问的是马溱进入了那家公司工作。
袁总沉声说:“正在查。不过已经可以肯定马溱是被挖角才辞职的。”
马溱作为圈子网NSN部的副总监,对圈子网集团在网络社交方面的业务非常熟悉。
虽然有保密协议。但马溱也不需要泄密,只要将圈子网经营的一些思路说出来的,就能让圈子网带来不少的麻烦。而且对方是否泄密,圈子网集团也不容易查证。
现在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不仅仅是激烈,而且有点无耻。
既然还不知道到底是谁挖的角,也就不能判断到底否是恶性挖人。
唐浩泽说:“那让人先关注着。”
袁总回答说:“我会让人留意。董事长,我们也要避免骨干职员大面积离职的可能。”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今年年终奖提高一些。另外我会考虑让人才交流公司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袁总却说:“那虽然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想留住员工还是要让他们看到有上升的空间。”
唐浩泽也知道待遇福利对于有野心的员工来说并不是的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觉得,留在圈子网有让他们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而圈子网的职位现在大抵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让员工觉得自己很容有升职的机会,那不切实际。
唐浩泽想了一会,说:“我认真考虑的。”中层干部的数量确实要增加一些才行。就算没有职位,也要让更多的人享受更高的待遇。
那虽然会增加用人成本,但那更容易留住人才。
唐浩泽现在是以圈子网集团为主,白天主要就是处理圈子网的工作。只要其它公司的工作,只能留在晚上处理。
他看到和吴宝祥签订的协议。这个合作协议,首先确定的是那块地的转让。至于他需要投资多少,则还需要等吴宝祥那边的施工蓝图制定出来,完成图纸预算之后才能确定的。到时候还要在签订一份附属协议。
他算了一下,北航他要投资两亿元,而和吴宝祥的合作也相当于是以他个人的名义。这加起来可能有二十亿左右。
如果同时开发京城的那块地,可能又要一二十亿左右。而他自己的银行账户已经没钱了。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