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下滑么?”
“还未看到,我们毕竟是这么大的市场,目前远未到饱和的程度。”粱胜均补充道:“不过……新产品的研发情况没有明显的滞后,我们得为这个做准备。”
这半年,盛世算是赚了大钱了,虽说还没有准确的数字,但陈子迩心中是有数的,全年目标是45亿,如今过去了一个季度,四分之一,盛世的现金进账同样超过10亿。
陈子迩说道:“我们这个国家对高科技很渴望,也出来了一些投机的人,我们公司内部也肯定有这样的人,所以你在宣传的时候要用准词汇,是我们的成果当仁不让,但若是进口的也不要遮遮捂捂,没什么好掩盖的,盛世毕竟才两年。虚心的学生比装逼的老师惹人喜爱多了。”
粱胜均回道:“我知道您的意思,我们现在是风口浪尖,虽说非上市公司外界对我们的经营情况不清楚,但其实媒体报纸上也都写,盛世电子可能是近两年最赚钱的公司了。”
华盛顿之行后,倒没有明显的打秋风行为,不过不论是企业界还是政府,不少人都在向他伸来橄榄枝。
上次在淮阳老家因为蔡照溪和当地政府有了些交集。
陈子迩多聪明的人,自是不会等人家催,他已经在公司里召集人手要到家乡去投资。
可惜他手里的项目不是全部契合。
代工厂倒是可以建,陈子迩的面子完全足够说服那些老板。
但其实也同样不适合,运输是个问题,他的家乡高速公路还得等一年多才通,机场更是没有,只有个破火车站,还没有几列车。
所以盛世能在本市做什么呢?
这个需要想想。
“陈总?”
“嗯?”
粱胜均道:“有个事,咱们这栋18层的建筑,虽说现在还够用,但公司的规模扩张的很快,如果现在还不做打算,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面临办公拥挤的状况。”
陈子迩眨了眨眼睛。
“沿黄浦江的这块地,咱们都可以作规划用地,不过盛世电子不论是在官方和民间都是以新锐的高科技公司形象示人,咱们业绩这半年刚刚获得猛增,这个时候立即搞这种大投入的建设并不恰当。”
粱胜均点头,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考虑。
“不过……”陈子迩又说道:“你说的也确实属于事实情况,我们需要,既然需要,那就别管别人怎么说了。”
粱胜均:???
你这属不属于在秀我?
陈子迩讲道:“可以开始准备,建设毕竟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我是这样想的,我们不必一次性搬除一个数百米高的巨型建筑出来,倒不如弄一个建筑的组合。”
“你的意思是分批次?”
粱胜均点头,“但在总体规划上要全部考虑到,包括我们现在建好的这一座。”
陈子迩笑了,“倒是有些意思,定下总体基调,再分步走,你这个海归对这套理解还挺深的嘛。”
老梁小得意的,“那您同意的话,我就启动了,确定好之后便向全球著名的建筑设计公司招标。”
这不属于铺张浪费,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品牌形象。
他肯定了粱胜均的提议,“分步走,三年时间差不多能建好,到04年,最好别让我两边跑了。”
是了,他有时候还得去环城大厦呢。
“没问题。”
粱胜均开心的走了。
不过时间也真是巧合,好像又有一件事落在了2004年,
真是个好年份。
另一边。
盛世地产的33号地,设计工作越来越紧张了。
他陈子迩是真的要开始进这里趟一趟了。
与刁亦杰相见的时候,他提到了和秦韵寒相见的事。
“…陈总,我觉得秦家那边容易闹出事情。”
这是老刁下的结论。
陈子迩略有意外,“出什么事?”
刁亦杰说:“一个人失去一大笔钱会跳楼,一群人失去一大笔钱就会闹事,陈总,我在泥水摸爬滚打的十来年,过往的经济乱象比现在又多,因而我了解小商铺经营者。我们从来都是人治的氛围,所谓的法不容情,其实是后果没那么严重,一旦闹出事,引起政府关注,东方集团肯定会面临麻烦的。”
陈子迩合上文件。
他想起了什么事,
好像王首富在采访中就提过,刚开始做商业地产不成功的时候,天天光忙着打官司了,全是小商铺经营者愤而状告的。
刁亦杰再旁边继续言语,“城市人家的情况也正如陈总你所说,低价转让或是租赁给品牌店,成本被转嫁到20~30%的这部分出售的商铺上,但其实我做过些调查,还发现这又经了一手。”
陈子迩问:“是什么?”
“只想着租商铺做生意的人是买不起的,而买商铺的大部分人做的其实是投资而非经营。”
明白了,也就是说这些人转手又租出去了,他们这中间的人也要吃上一口,可食物从哪儿来呢?到最后不都落在小商铺经营者的利润上。
现在的问题是,盛世自己怎么办?
第700章 大干一场!(二合一大章)
大型的商业广场这几年在一线城市出现了不少,如南方那座城的天河城以及中海这边由泰国正大集团投资的正大广场。
这种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于欧美的商业形态如今要在内地这张大白纸上重新被书写一遍,谁能执笔,谁便能站在时代的浪潮之巅。
不过嘛,不同的地区情况不同,东西的差异同样很大,所以这路还是得自己趟。
盛世地产先前开发的都是住宅项目,六个普通的,三个中高端项目,虽说都是盖房子,但住宅和商业地产的本质是不同的。
陈子迩必须盯紧。
说起来盛世地产的办公地其实还在另外一个地方,这里人鲜见大老板陈子迩莅临,却是在最近不停的看到和提到这个人。
“这番话,你有对秦韵寒讲吗?”只有两人的会议室里,陈子迩问刁亦杰。
若是老刁说的这种情况,他陈子迩心中对于这个项目的前景就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好了。
刁亦杰点头,“讲了,这毕竟不是小事,而且可能性很大。不过我觉得,就算秦韵寒没有意识到,秦东方也肯定会有所准备。”
“不一样,”陈子迩摆手道:“他们准不准备是他们的事,我们说不说是我们的事,其实我没有想过开发这样一个商业广场会造成今天这般结果,我倒是知道困难重重,但要说失败却也没想过。”
刁亦杰心中一惊,“会失败么?”
陈子迩顿了一下,沉吟道:“在这片土地,干什么活儿,做什么生意千万不能有的就是群体性事件,从法律上来说,东方集团手握购买合同,别人愿买,他愿卖,什么都不会有,不过一旦事发,一定是以他们退回购房款为结尾。”
而且明年就是2002年,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出事。
然而这些购房款支撑了这个项目的利润。
退回去,对于东方集团来说,就是浪费了三年时间,撒下了难以计数的资金建了个没什么卵用的大盒子建筑。
刁亦杰脱口而出道:“盛世在那里还有一家零售店呢。”
“所以他们也会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最近我再找她一次吧,”
其实对盛世的影响是暂时和有限的,毕竟房子还在那儿,就算人气有点儿波动,可毕竟会有还魂的时候,
再者说,其实,商业地产依赖的有是另外一种增值
这些都要在今天公司内部开始说清楚。
下午三点,包括刁亦杰在内,盛世地产所有主管级以上领导齐聚一堂。
在此地,在此时,陈子迩要跟他们讲讲盛世地产到底要干什么。
他有着前世的记忆,有着今世的思考,做了诸多准备,终于要开始大干一场!
一如一年前他推动盛世电子前进一样,这一次,他要创造每一座城市的繁华。
长桌子旁分两列坐了十几号人,其中的大部分,陈子迩都怎么认识,从年级上来说,最小的也要有三十多岁,主体部分还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居多,其中只有一名女性,她是刁亦杰秘书室的主任。
陈子迩坐在最前端,面前只有一份很简单、很薄的稿子,左手边则是一摞件,右侧边上便是刁亦杰。
妹妹刁亦姗是站立着在旁边。
“这些给他们都发下去吧。”
“好的,陈总。”刁亦姗点头。
刁亦杰这时候开口:“今天的会议是陈总准备了很久的一次会议,那份件也是陈总亲自主持整理出来的,大家可以简单翻翻,主要的还是听陈总讲,可能涉及一些比较独特的观点甚至机密,希望大家不要对外胡乱放出风声。”
哗哗哗的翻页声很快响起。
材料扉页是个很简单的英词汇:ma。
陈子迩等了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然后开始。
“首先要和各位抱一声歉,这是我的公司,但我倾注的精力与心血的确是没有盛世电子多,我知道,不少人羡慕于盛世电子所取得的成绩,那里的员工不论是绩效奖金还是办公环境都是最好的。”
“但是我从来没有忘记过盛世地产,实际上这一家子公司以及在做的各位将会是未来盛世集团三大支柱之一。外界对我们四处出击的策略不看好,内部员工同样困惑又是房地产,又是拍电视剧,我们到底要干什么?”
“或者可以问的更精炼一点陈子迩到底要什么?”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眼神扫过在座的各位,这个问题抛出来,所有人的注意力果然被他吸引过来。
口才、演讲,这些东西,早已经是陈子迩的特点了。
他弯嘴笑了笑,“三分之一的答案,就在各位手中的件上,我就用倒叙的手法说了,盛世地产的定位将会从住宅地产转为商业地产!”
之前的拿地,刁亦杰是知道用来干嘛的,不过大多数人是没有过深思考的,也没什么好思考的,房地产企业拿地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此刻一宣布,还是引起了一些骚动,有几人视线转向刁亦杰却发现这老小子一副稳健的样子,便能猜到,刁亦杰之前是知道的。
也有人开口问,
“陈总,现在中海的房地产市场火热,大家有经验、公司有资金、市场上还有口碑,我们为什么要舍弃这一块?”
“问的好,”陈子迩开口赞道:“这个时候说公司愿景是忽悠人,说我个人的抱负那是不负责任,咱们就说说,商业地产的前景。”
“50年前,一个身材矮胖的美国人创造了shoppingma,他的名字叫维克多格鲁恩,一名犹太人,在纽约的第五大街,他设计了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店面,第四页有图片,大家可以看看:商店的入口处他弄了一个小拱廊,地上铺上人造大理石,头顶是起起伏伏的玻璃天花板,基本上,这个设计改变了美国的零售卖场。美国人自己也评价,从此美国不再是shoppingma诞生之前的那个美国了。”
陈子迩把这故事简练的结束,“实际上,我自己认为这位20世纪的伟大建筑设计师,设计的不是一栋建筑,而是一种模式,商业模式。”
“从此后,shppingma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给零售流通业带来了一场革命,1993年,美国购物中心的总销售额达到了8300亿美元,2000年则超过了1万亿美元,需要注意的是,1993年这个时间点,对于美国来说,大型购物中心已经成熟,数量更是逐年递减,但销售额仍然直线上升,这些数字都有据可查。”
他一合手掌,撑起眉头道:“我这么说,大家应该知道,这里头的商机是多么巨大了吧?”
虽然那些钱不是直接赚到的营收额,但那么巨大的资金流动,参与其中,随便刮一点点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众人也有掩饰不住的震惊。
陈子迩这时候又一个问题抛出,“中国的城市化到了今天,各位觉得我们的城市里会不会诞生shoppingma?”
“答案是会,就算我们国内的私营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本,国外的企业也会冲进来,正在浦东建设的正大广场就是一个例子。”
这个项目,动用的资金超过15亿人民币,
除非是盛世集团这样的大集团,一般公司根本玩不起!
“这样的大商场一定会在大城市诞生,而且一个城市不止一个,实际上根据国外的数据,在一座大城市50万人口就可以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那么各位知道2001年,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座大城市吗?”
他看着大家,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人答得出来。
有人试探着说了个大概,“40?”
“50?”
陈子迩揭晓答案,“国家发布的数据是103座!”
“的确,这里只有少部分城市的人均gdp看的过去,但我作为企业家想的永远是占得先机,等到这103座的一半都适合建商业中心了,咱们还有什么戏?”
是了,他说的是潜力。
潜力不是巨大,是大到你难以想象。
陈子迩看起来决心已定,不少人心头开始突突,毕竟大家都不懂,也不会,这以后要是无用武之地怎么搞?
“这是其中的一个理由,也是最重要的理由,”陈子迩竖起第二根手指头,“刚刚的问题还有第二个理由,说之前我可以给各位透底其实盛世地产不会完全放弃住宅地产,它会作为一种辅助角色出现,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一起努力设计、建造出更好的高档住宅出来。”
这么一讲,众人果然心安很多。
“之所以说住宅地产是一种辅助,便是因为相比于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的现金流很不稳定,而且根据国外的经验来看,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做出了转型的考量。”
“第三点,emm倒也能说,房地产属于权利密集型,我们拿地,审批总是要看人家的脸色,但商业地产不同,shoppingma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尺,对于地方城市来说,通常这也是地标性建筑。”
他笑了笑,淡淡道:“说白了,如果只能这么活着,被动也可以,但在知道怎么掌握主动的情况下,我和刁总都不会甘于被动。”
嚯!
看这年轻人自信的表情,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陈子迩这个名子的气魄!
“接下来老刁,你来说吧。”
刁亦杰点头,“各位安静一下。陈总刚刚解释的是我们为什么要转型,他是大股东,按道理来说,直接给我下命令就行,本没必要准备这么完备的材料和作这些解释。所以在接下来的项目开发中,还是希望大伙儿能竭尽全力,前景呈现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努力。”
“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是完全不同的,虽然都是找人盖房子,但所侧重的核心点是大不一样的。”
陈子迩打断一句,“我知道有人心里嘀咕,甚至有冲动伸手反对,我可以接受不同意见,我们可以讨论,但33号地的开发不是住房而是商场,这一点不会改变。”
刁亦杰继续,“转型期也是阵痛期,但我们从地段住宅到中高端住宅也还是过来了。不过这次还是有些不同,我是个大老粗,算是沿用陈总的话,住宅地产利用的是城市化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只要拿地,通过一定的资本运营,把项目建成、实现成功销售,这便结束了。”
“不过商业地产完全不一样,我们不卖地,起码50的物业是不会卖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加强管理和运营,一个商场建好,盛世将会一直对它负责,除非我们倒闭变卖,否则没有结束的那天!”
这其实是巨大的差异。
一群卖房子人要变成统一管理好商铺的人。
看着众人的茫然与疑惑。
陈子迩略微皱了皱眉,心中有了另外的想法
但此时却也并未流露。
刁亦杰又讲了几句,便让一个壮年人站了起来,他是知道这次转型的,姓名陈子迩也知道,叫黄新峰,
他准备了ppt,所讲述的内容是实际案例,只不过比市面上的更加具体,要的就是让这群人明白,商业地产到底要怎么做,起码有个概念。
案例取自多伦多yorkdae ma,这个购物中心建成于1964年,代表了一个加拿大购物中心的传奇时代。
陈子迩自己都得学习学习。
再后来,大伙儿开始了一点一点的讨论,不过陈子迩始终有一股忧虑在。
休会时,杨润灵询问:“陈总,怎么了?”
陈子迩翘着二郎腿,刚刚这种又要用脑,又要动嘴的会其实挺耗精力的,他转头看向窗外广阔的远处,放松一下。
但吩咐还是不停,“我原来在中海大学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教授,名叫王福全。润灵,你看下我的行程,最近我要拜访一下他。”
杨润灵略有奇怪,怎么忽然提到这个人了。
“好的,我这就去。”
刚刚黄新峰有一个说对了,既然咱们的33号地选的不是市中心,而是相对来说比较偏的位置,那么在2001年,人均汽车拥有率还不高的中海,我们占了低成本之利之后,也要注意到它的不足。
是的,陈子迩注意到了。
第701章 另有他意
陈子迩在大学读的是交通工程,这个一级学科下面包含了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与规划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车、路及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
随便想一想,这也是个新兴的学科,起码在中国是这样。
因为这个车是汽车,不是马车。
中国历史五千年,汽车开始进入大部分人的生活里有几年?
一名老教授、一个新兴学科、一所985高校,加起来就等于国内的学科带头人。
尽管王教授本科读的肯定不是这个专业,因为他那个年纪还没有这专业,但半路出家也有牛人,他现在就是杠杠的。
毕竟当他老人家开始迈开步子走的时候,这条道没几个人。
这样一来,当市政府规划道路、兴建公共交通时想找个专家能找谁呢?
没有错,就是他。
就算不是他,也是他的师兄弟或者哪个杰出的学生。
学历高了,圈子就小了,就这么点事,就算学校不同,但弯弯绕绕大家都是一颗大树的小枝桠。
此外,我们的公共交通和道路规划,其实从来都不服从于科学规划,而是服从于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服从于领导规划。
领导虽然会听取专家意见,但听归听,做归做,此时的科学就降挡成为众多考量因素中的其中一个。比如大桥越建越科niu学cha。
简单来说,只要城市布局有需要,那么公交线路可以改,高架隧道能交换,轨道交通可以换个道挖,只要地底没有山挡着,想它通哪儿就通哪儿。
所以干交通规划的都是穷逼,因为领导一根小小的指头那么一画,你所有的活儿他都给你干完啦。
于是陈子迩带上项目规划书等材料先找王福全教授,再找薛博华他老爹。
顺序没错的。
毕竟他不是薛博华老爹的老爹,总不能叫人家做啥就做啥,先得把科学依据拿到手,给人家摆个阶梯,哎,您老小心,走下来吧。
王教授听说当初的学生陈子迩要拜访,就直接给邀请到了家中,自摆家宴,盛情款待。
陈子迩只带了杨润灵,换了他手里最亲民的迈巴赫,一路从公司开出。
干本行的都是穷逼这句话不适用于学科带头人,任何一行做到最前列,都不会窘迫的。
不过老教授大概是节俭一辈子,家中四室两厅,整体看来比较朴素。
陈子迩自是不会空手上门,带了两盒龙井,算是个意思。
路上,杨润灵安排董事长办公室和市政府联系。
“陈总,我们为什么忽然这样拜访?”
陈子迩没有抬头,翻着膝盖上的东西回道:“那么大的投资,做出来的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
那么大的投资?
杨润灵还没有概念需要多大。
而后座上的老板已经考虑资金来源。
这一次,必须得找银行贷款了,以前是没必要,而一旦有需要,不用白不用。
“到了,陈总。”杨武停了车。
“下车吧。”
“我在下面等您。”
陈子迩默认,没有多说什么,杨润灵则理了一下发型,跟在后面同行。
这个时候,陈老板才觉得,妈蛋,谁说我学的专业没用啦?站出来!
王教授还是老当益壮,进门后自是一番客套。
倒也不必做什么掩饰,都知道陈老板大忙人,如今登他一个小老头的门,难不成是为了吃他一顿饭?没道理。
席上,坐着王教授本人,还有他夫人,是中海另一所985大学的建筑学教授,他还有一对儿女,看起来年纪不小,儿子已经有些脱发,女儿稍微年轻但也是少妇模样,都成家了,今天估计是特地叫了回来。
只不过小辈儿女的家人没有都叫回来,不然那就是一窝人了不好看。
王教授儿子叫王海洲,女儿叫王海秋,哥哥在建交委工作,妹妹则是个体经营户。
陈子迩借口要事不能喝酒,于是便也谈心为主,主要是他和王教授,其他人则是听。
“你虽然从学校毕业,不过关于你的热潮不减反增,我在学校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