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工_沙包-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过第一道门,徐英的嘴越发合不上了。

    三进四合院,第一进院就是前面的窄院,跟后面以垂花门相隔。第二进院有三间正房,六间厢房,两间耳房,两边以游廊连接。

    第三进是后院,一般是女性家人住的地方。

    盛老头把他们带到第二进正中间正房,这里的门敞开着,其余的房门全部紧闭。

    徐英坐在正房的木椅上,东张西望,问道:“盛爷爷,你家其他人呢?”

    盛老头轻哼一声:“没有其他人,我一个人住。”

    “一个人?!”徐英惊呆了,“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你收拾得过来吗?”

    盛老头指指后面:“后院封了,一般没动。前院的也封了几间,我一个人,两间房就够了。”

    徐英好奇心上来了:“我可以参观一下吗?”

    盛老头含糊地点点头:“嗯,去吧。”

    徐英一拉苏进:“走,老大,一起去!”

    两人重新走出厢房,在前院里打转,盛老头跟在后面。

    徐英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正规的四合院,他兴致勃勃地到处看着,苏进在旁边给他解释四合院各种建筑的名称,以及建造四合院时的一些讲究。

    徐英习惯了老大无所不知,盛老头在后面听着,却意外地看了苏进一眼。

    整整三进院子只有盛老头一个人住,他当然不可能打理得过来。

    大部分房间他都锁起来了,常常打理的只有他日常活动的区域。所以,这座规模不小的房子看上去有点惨淡,后院旁边还有一道墙倒了一半,乱石堆在旁边,石缝里野草丛生。

    徐英踢了踢碎石,道:“盛爷爷,你房子都变成这样了,怎么不找人来修修啊?”

    盛老头心情不好,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没钱!”

    徐英嘻皮笑脸:“没钱?八百万的碗说送就送?”

    盛老头随便找了块石头坐下来,理也不理他。

    苏进打量着四周,沉吟道:“钱是一回事,要修这个院子,人手也比较麻烦吧。”

    徐英疑惑:“有什么麻烦的?到处都是建筑工人装修工人找活呢。”

    苏进笑着摇了摇头,反问道:“到处都是工人,为什么找不到人修文物?”

    他挥手,在空气里划了个圈,道,“你就把这个四合院当成一个大文物,就知道为什么了。”

    徐英恍然大悟,他以全新的目光看着这座四合院,道:“也就是说,整修容易,要保持原汁原味不容易?”

    苏进指了指他们脚边这座墙,道:“你看这道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徐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疑惑地看了一会儿:“没什么不同啊……碎石砌成的,就是一面墙而已。”

    苏进摇头:“你再仔细看看。”

    苏进会这样说,一定别有用意。徐英走过去蹲下,认真地观察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叫道:“我明白了!”

    这面墙已经塌了一半,他从完好的那面上小心翼翼地拣起一个石片,举到苏进面前:“这墙是用碎石直接砌成的,中间没有水泥什么的——”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闪闪,“它是像积木一样搭起来的!”

   

 0135 后厢房

    苏进笑着点头,道:“是的。古代工匠在建筑的时候,会留下大量碎砖碎石。他们舍不得扔,就要想办法处理。于是,他们用碎砖搭成了这样的墙壁。没错,它就是这样一片一片搭起来的。”

    徐英用全新的目光看着这面墙壁。要知道,这些碎砖不是有意形成的,每一片的形状大小都不一样,极不规则。甚至来说,绝大部分碎砖的表面都是坎坷不平的。

    这种情况下,用碎砖搭墙,作为常规建筑?这手艺,简直绝了!

    徐英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不过这样搭的始终不结实不是,这不就塌了吗?”

    苏进也跟着摇头,指向旁边:“你看那里。”

    另一边,有一面用同样形式搭成的院墙,它就完好无损,一点问题也没有!

    苏进微微一笑,问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吗?”

    徐英茫然摇头。

    盛老头突然开口道:“建成时就有了,一百多年吧。而且,它不是随便就塌了的。”他一指墙的另一头,苏进和徐英走过去一看,那里有半根枯焦的树根,像是被雷劈过的。

    “这树本来栽在墙边,二十年前一场雷雨,一道雷把树劈倒了,树倒下来,把墙砸坏了。要是没这事,南锣鼓巷这样的墙多的是,就没有坏的。”

    徐英张大了嘴,他转向苏进,不可思议地道:“也就是说,这样的墙能坚持一百多年?”

    苏进看着旁边那面完好的墙壁,看着墙缝间生出的青草与暗苔,悠然道:“如果没有刻意损伤的话,它们也许能一直这样存在下去……”

    没有用水泥固定粘连,只用碎石碎砖一片片搭成的墙壁,就这样存在了一百多年,还能继续存在下去。

    徐英的目光也变得有些悠远,低声道:“古代工匠真是太了不起了,这种事也能做到……”

    苏进笑着点头:“是啊,不过这也给现在的修复工作造成了麻烦。”

    徐英这才想到他们之前谈论的话题,他点头承认:“没错,光是这面墙,要把它修复还原,都不是件容易事!”

    “是啊……而且,这只是一面墙而已,这里需要修复的,还有很多东西……”

    他带着徐英在园子里漫步,每指到一个损坏的地方,无论是雕花窗,还是门栓铜锁,还是地上的一块砖,都能说出门道来。

    要想修复,有两个难点,一个是材料,一个是结构。建筑这东西,牵一发动全身,很多地方的整修都是需要整体来考虑的,绝不是件容易事。

    徐英听得入神,最后点头承认:“你说得对,这种四合院要修起来,真不是件容易事!”

    苏进笑了笑,目光在屋里屋外整体扫了一遍,又看向头顶上纠结复杂的电线。

    这间四合院现在已经通了水电,但是显然只是临时工程,做得很马虎。要把这种现代化生活的设施跟古老建筑相结合,也不是件容易事啊……

    徐英更是入神,他的嘴里喃喃自语,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紧闭的厢房门上,问道:“盛爷爷,这里面放着什么啊?不会是些一百多年的老东西吧?”

    他是半开玩笑,盛老头却漫不经心地说:“是啊,都是这院子以前留下的东西,我用不着,就随便堆进去了。”

    徐英猛地回头,眼睛顿时瞪大:“我们可以进去看看吗?”

    盛老头挥手,很不在意:“随便吧。”

    徐英顿时兴奋起来了,他快步走到门边,推门的动作却非常小心。

    盛老头一个人果然打理不来这么大的房子,雕花木门上落满了灰尘,红色的木头早就黯淡发黑了。徐英这段时间一直在南锣鼓巷修东西,这时就在下意识地想,要是清理这种红漆木的话,得用什么样的手法,用什么样的清洗剂……

    门只是关着,没有上锁,很容易就被推开了。

    下一刻,徐英再也想不到更多的事情了——他整个人都惊呆了。

    偌大的厢房里,满满当当地塞满了东西!

    有屏风、有家具、还有撂得整整齐齐的箱子。

    所有的东西上全部落满了灰尘,徐英走到屏风前面,轻轻拂开灰尘,立刻看见了下面繁复精美的刺绣。那是一副花鸟图,富丽的牡丹只出现了一片花瓣,已经可以看出精美的针法。

    透过这个角落,徐英完全可以想像,当初它刚刚被制作出来的时候,摆在宽敞明亮的厢房里,光线照在上面,那华美生辉的壮丽情景。

    这面屏风一共八扇,非常大。而像这样的四扇、六扇屏风,这间厢房里至少挤了四面,它们就像垃圾一样被随便堆在这里,灰尘满身,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徐英深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来,像是害怕惊扰了什么一样。

    “你们随便看着,看完了招呼我。”

    盛老头扔下一句话,就慢悠悠走了。徐英像没听见他的话一样,呆站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相比起他,苏进就显得随意多了。

    他一面面打量着这些屏风,尤其留意上面的绢面刺绣和周围的木架。尤其是那些木架,他上下打量,还用手敲了敲,像是在确认材质。

    突然,他拿出手机,调到无闪光灯模式,给这些东西拍起照来。

    他把四面屏风全部拍了一遍,尤其强调了某些细节。

    然后,他又转向旁边的家具,一一拍照。

    最后,他走到那些箱子旁边,发现箱子没有上锁,就打开一个来看。

    徐英晃了晃脑袋,走到苏进旁边蹲下,问道:“这是什么箱子?”

    苏进道:“樟木箱。香樟木防虫耐腐,存放物品非常好,通常都是做成箱子的。”

    这一箱全部都是小孩玩具,乱七八糟塞得满满的。

    徐英拿出一个拨浪鼓,咧着嘴笑道:“这个我小时候也玩过。”说着,他随手摇了两下,鼓面咚咚响了两声,其中一个锤子突然飞了出去!

    徐英吓了一大跳,苏进却早有防备,一伸手,眼疾手快地接住了那个木锤。

    这木锤指头大小,是正对着那扇屏风过去的,要是砸上去,非得砸得窟窿出来不可。还好苏进接住了,不然这破坏可就大了!

    徐英惊魂未定地道歉:“谢谢你……还好你手快接住了,不然……”他摇摇头,说,“我是真没想到这拨浪鼓坏了的。”同时,他在脑子里回放了一下刚才发生的事情,有点咋舌。苏进这反应也太快了,简直像练过功夫一样!

    当然,张万生教苏进战五禽是私下里的事情,徐英也不知道自己的确真相了。

    苏进接过那个玩具,指着其中一头道:“这根棉绳已经腐朽了,稍微一用力就坏掉了。”

    徐英这才发现,其实另一根棉绳也一样,跟木锤之间只有两根细线联连着,再一动一样得飞出去。

    苏进轻轻摩挲着拨浪鼓表面,道:“看来它以前的主人很喜欢它啊……”

    鼓面有明显磨损的痕迹,把手极其光滑,上面的花纹几乎被磨平了。

    徐英好奇地看向其他玩具,有铜铃、七巧板等等,还有一些他从来没见过的。苏进指着它们道:“从这些东西里可以看出,当初帝都儿童的常用玩具是什么样的。这也是当年风俗的一部分。”

    这间厢房的箱子一共有五十八个,全部都是樟木的。

    香樟木,防腐防虫,从古代到今天,一直都被大量使用,用来储存书籍、衣物等等。

    这些樟木箱也是一样,有八箱杂物,有二十箱书、十箱书画,剩下二十个箱子里全部装的衣物被褥。

    这些东西全部都是一百多年前传承下来的,其中一部分年代更久。可以说,每一箱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不过,可以看出,它们以前都是日常用品,后来才收拾起来的。

    以前,在日常使用中,它们折损了不少,后来保存得又不算精心,里面一半以上的物品都有程度不同的损坏。

    苏进拿出手机,开始拍照了。

    这种古宅里尘封的文物,先不说值多少钱,它们本身,就代表着一个家族生活的痕迹。从这些东西里,可以还原出,当年帝都这样的家族,是怎样生活的,有着什么样的生活习性。

    对于苏进来说,这才是真正珍贵的东西。

    徐英早就看呆了,这时被他的动作惊醒,也拿出手机,跟着拍了起来。

    他一边拍一边说:“这些东西得值多少钱啊!”

    苏进正好在拍一箱书,他拿出其中一本,翻了翻,亮给徐英看:“真不便宜。这一本,是明代的珍本,拿到拍卖场上去,至少能拍到50万。”

    他眼睛一亮,又拿出下面一本,“这是宋代的孤本,价格更高。”

    一共二十箱书,这样的古籍有多少?徐英简直像是看见宝库一样,眼睛闪闪发亮:“难怪呢,八百万的碗,说送就送,老盛原来是个有钱人啊!”

    他表情虽然兴奋,眼中却毫无贪婪之意。苏进侧头看了他一眼,笑着点了点头。

    他想得更多一点。

    这些东西,就算在古代也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更别提这么大座房子。

    以前住在这里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为什么会只留下盛老头一个人?他跟这个家族是什么关系?

    想起这些,倒真是有意思得很啊……

    ——————————————————————————————

    感谢书中半日闲(500)的捧场,以及fatfox911的天天支持!!

   

 0136 成交

    盛老头丢下那句话之后,就出门不见了。

    苏进直起身子,向外看了一眼,拍拍徐英的肩膀说:“你在这里拍着,小心一点,最好能把所有东西全部都拍下来,不要用闪光灯。我出去看看。”

    徐英会进入天工社团,本来就是因为对文物有着莫大的兴趣。但是普通人哪能亲眼看见、亲手碰到这么多文物?他兴奋极了,听见苏进的话,连连点头,保证自己一定会小心,绝对不会损坏任何一件的。

    苏进收起手机,走了出去,发现盛老头正独自一人坐在刚才的破墙旁边,一脸落寞。

    苏进走到他身边,看见他手里正捏着一根烟,翻来覆去地把玩着,却没有点起来抽一口的意思。

    苏进问道:“怎么不抽?”

    盛老头沉默了一会儿,含糊不清地说:“抽烟……对身体不好。”

    苏进的观察力极为敏锐,早就发现了他右手食中两指黄黄的,烟痕非常明显,表明这就是个多年的老烟枪。

    老烟枪突然戒烟,说对身体不好?要么就是因为这个生过大病,要么就是……

    苏进在他旁边坐下来,发现对面的院墙也破了个洞,透过去正好可以看见对面……

    苏进露出一丝笑意,问道:“盛爷爷从小一直都是住在这里的吗?”

    盛老头摇头:“年轻时候出去过一阵子,四十多岁回来的。然后就一直住着了。”

    “一个人?”

    “一开始不是,后来就是了。”

    苏进已经了解过了,八国联军入侵之后,这个世界的历史就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很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不太一样了,但战争与和平年代的持续时间是差不多的。

    这样一对时间,就能看出来,盛老头为什么离开这里,又为什么回来。那些街坊邻居说,盛老头和纪老太太从小就认识,也就是青梅竹马了。之后两人因战乱而分别,又因和平而重聚,这中间发生了多少故事,想也能想到。

    盛老头沉默了下来,捏着烟丝摆弄着。两人间安静了好一会儿,苏进突然道:“纪奶奶还会留院察看三天,三天后出院。”

    医生跟苏进说这些话的时候,盛老头就在旁边。他刚要说他知道,立刻意识到了什么,过了老半天,才闷闷地“唔”了一声。

    苏进又把那个盒子拿了出来,放在他身边,道:“我的手艺的确值点儿钱,但是这个价值太高了,我的确不能收。”

    盛老头瞥了一眼,随手拿过来打开,拿起一个碗,抬手就要往下砸!

    苏进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的手腕,问道:“你要干什么?”

    盛老头道:“你不要,我也不要,还是砸了吧。”

    别说这对碗至少价值八百万,单只是冲着乾隆官瓷这四个字,苏进也不能把他把它砸了。他又好气又好笑,道:“你不能这样……”

    盛老头斜着眼睛看他:“你要不要?”

    苏进眯着眼睛想了想,终于点头道:“行,我可以收。不过我还有个条件。”

    明明是价值八百万的古董,却被他说了好像收下来很委屈一样,而不管是苏进还是盛老头,竟然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盛老头问道:“什么条件?”

    苏进接过盒子,掂了掂,说:“单只是修个瓷碗,就收这么重的报酬,不太合适。这样吧……”

    他一指徐英所在的那间厢房,笑道,“这里面的东西,我也顺便帮你修了,当成是这报酬多出来的部分,怎么样?”

    盛老头高高地挑起了眉,古怪地看着苏进,半天才道:“小子,好算计啊!”

    苏进笑而不语,盛老头把手里的烟草扔在地上,重重一点头道:“行,成交!不过我也有一个条件——”

    “这两个破碗,再别让我看见它们!”

    说着,他背着手,慢吞吞地走了。苏进看着他的背影,笑了起来。

    …………

    “天工社团每个周末都有活动?”

    蒋志新合上面前的笔记本,疑惑地转过了头。

    “对!在南锣鼓巷那边,帮住在那里的老头老太太修家里的破烂,簸箕啊,凳子啊,破衣服啊之类的。一群大学生每周跑去修,笑死人了。”

    “对,我们专门过去看了一眼,真的全是破烂,正常人家里都不会用了的那种。他们一个个修得灰头土脸的,还有一个大妈找碴挑刺,找借口不给钱,哈哈哈!”

    两个文修专业的学生绘声绘色地说着当时的事情,呵呵呵地笑着,乐得不行。

    其中一个人呸了一口,说:“好像谁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一样,不就是想借着这些破烂练手吗?好像真的会修破烂,就会修文物了一样!”

    “还好长辈们英明,先一步想办法把石师叔调走了。不然加上一个石师叔,说不定就让他们成事了!”

    “就是。现在他们也只能修修破烂,想再进一步修文物,不说有没有老师,也得先想办法找得到文物再说啊!”

    两个学生得意洋洋地说着,蒋志新面无表情地听了一会儿,转过头来问道:“所以,你们俩最近就是在关注这件事情?”

    “啊?”两人声音一顿,面面相觑。

    蒋志新把笔记本放到一边,拿起一张纸看了一眼,道:“你们两人最近的月末考核,都只拿了丙等。这已经是第二个丙了。再拿到第三个,明年的考段资格就要取消。”他抬头问道,“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吗?”

    两个学生的脸刷的一下变得通红,其中一个呐呐地道:“不,不是……”

    蒋志新面无表情地说:“与其在意别人怎么样,不如想办法增强自己的实力。只有学到手的,才是自己的本事。别人学不学得到东西,跟你们有什么相干?”

    他的语气不怎么严厉,两人却同时低下了头,说不出话来。

    蒋志新向他们点点头道:“去吧。我不希望再看到第三个丙了。”

    “……是。”两人头也不敢抬,灰溜溜地走了。

    蒋志新重新翻开那个笔记本,转过身,抬起了头。

    他正位于一个非常宽敞的房间里,到处都摆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以及修到一半的文物。

    他的面前有一个架子,架子上放着一幅巨大的石质壁画,上面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看上去非常华丽——正是之前冯剑峰“修好”的那幅敦煌壁画!

    这幅壁画的角落里贴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三个字“参赛品”。

    蒋志新凝视着它,良久之后,他低头看向手里的笔记本。

    这其实是一个素描本,上面画了很多图。正面这一页上,绝大部分都是壁画的局部图。

    这些局部图跟冯剑峰自我创作,“修好”的图样完全不同,更贴近壁画原先的样子。

    蒋志新喃喃道:“南锣鼓巷……”

    他沉思良久,拿起一支铅笔,再次在素描本上涂抹了起来。

    …………

    “看,我拍的!”

    徐英把手机相册调出来,秀给天工社团其他学生看,得意洋洋。

    岳明等人眼睛全部都直了,就连单一鸣也忍不住凑过来,看了几眼。

    岳明抢过手机,问道:“你拍的?在哪拍的?!”

    徐英坐在小凳子上,得意地说:“盛爷爷家拍的。没想到吧?他家里竟然有这么多好东西!”

    岳明羡慕得都要流口水了:“这就是你刚才跟老大一起去拍的?”

    徐英的鼻子几乎要翘上了天:“没错!”

    岳明痛心疾首:“我为什么没跟着一起去呢!”天工社团几个学生全部眼巴巴地看向苏进,“老大,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苏进笑着摇摇头,伸手道:“先坐下来吧,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

    摇头就是拒绝了,几个学生都有点失望,但还是照着他说的,老老实实地坐了下来。

    苏进问道:“这三个星期,你们应该有些收获吧?”

    天工社团五个学生何等聪明,明明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他们的眼睛却全部都亮了。

    徐英张嘴就想说话,苏进却摆了摆手,阻止了他。

    苏进道:“文物修复,重理论更重实践,所以我们也不需要说什么,直接看动手的结果。明天,也就是10月31日,距离大家加入天工社团刚好一个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