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狂飙时代-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材料研究所会在梦省的陆南工大设立联合研究所和京城设立研究所。
而且梦省的高考生素质一直是国内顶尖,他的录取分数基本上每年都会排在前三甲。
这看起来没有啥优势,其实不是的,譬如目前很多学生热衷于考大学,而不是进专科的技术学校。
而事实上很多技工是需要良好的数学和物理等理科知识积累,那梦省和其临省云省的这些落榜的素质不错的高中生,将成为陈咨最好的技工生源。{云省和梦省几乎都是国内招考分数轮流一二位的,而且都是人口大省}
陈咨记得上世哥哥的同学,在本省考个专科都差二十分,最后在南粤的韶城买了个户口,居然一举考上了海城交通大学,这可是国内排名前十的高校啊!
还有很多他们的专科考不上的同学,同样买了贵省的户口,最后一个个都是重本。
可以想象贫穷的梦省阴死了多少人才,现在这些无疑会成为陈咨的事业基础群体——专业的技工群体。
胡可虎已经打算依托改名为未来江南汽车厂这个大型企业,组建专业的技工学院,为未来的汽车厂和机械机床厂培养最专业和职业的技工。
老师有两批,理论课程直接和梦大、陆南工大合作,实操课程直接就是未来汽车和东方摩托的七八级高工来担当。
所以这些有带徒弟天赋的老师傅又多了一门来钱的途径,每带出来一名四级工以上的毕业的技工学生,将有三份奖金的收获。
一份是技工学校的,一份是技工本身找好工作后的部分薪水,如果毕业后的技工加入了未来汽车和东方摩托,将获得最大的一份奖金,来自两厂的技工委员会的教育奖金。
这制度刺激的那些大工一个个嗷嗷叫,丰厚的奖金只是一个方面,事实上七八级工的工资在陈咨集团里面非常的高。
比如目前的国家职工是300来块每月,东方摩托厂的普通职工是500…700,而东方厂和未来汽车公司的七级工大概能够拿到3000左右,八级工是4000左右。
相当于别人的一年工资,所以他们现在都是国内绝对的富裕阶层。
他们最在意的是,从这里毕业的每个人,他们的毕业证上会有三个签名和三个章,第一个自然是校长的,第二个是未来汽车和东方摩托组建的技工联合会和其会长的,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实操师傅的。
这些本来一个个都是工人出身的人,突然成了大学生们{技工学校发专科证书}的老师,可以想象这心里满足感,按马斯洛的需求来解释,就是他们这群人已经完全解决了生存、安全、社交的需求,去往实现自己人生期望和价值的方向。
毕业证上小小的一个签名,刚刚好满足了他们的价值需求。
这导致后来这些大工为了怕学生毕业后丢他们的脸,不但自己的工作一个比一个认真,对自己带的学生那也是一个比一个的严格。
导致的后果就是未来这里成了华国高级技工的摇篮,同时让陈咨系的机械和加工能力裴声国际,是陈咨大战略的一块重要基石。
这是后话且不提。
陈咨这次去海城的目标大而重,不但要搞定半导体的和芯片项目的最终落地,而且还得搞定购买自太拖拉t613这个高端车型的落地基地。
海城由于目前的桑塔纳已经生产了七八年了,国产化已经超过90%,这里的零配件最是完善,比梦省好多了。
所以最优的选择自然是在这里。
而且河东新区刚刚成立,听说现在没多少人感兴趣,陈咨自然希望去抄抄底。
说到房地产,陈咨委托启源的京城分公司给他找四合院和合适的地皮。
事实上超远物贸集团目前在全国各处大肆圈地,京城更是重点,想来他们应该是有些储备信息的,或许不久就会有收获。
刚刚下飞机,就被海城市在停机坪上摆的阵仗吓了一大跳。
海城市作为共和国历来经济第一的直辖市,地位从来就不一般,甚至国内政治上有南方派和北方派之说。
这个南方派就是从海城市升上去的和京城市升上去的大领导们的划分。
不过这传言是不是真实的,陈咨可不能确认,因为他一直也没混过政坛。
但是,海城和京城一样消息最灵通却是今天实际领教了。
这不,陈咨本来以为海城市派出一大票人来迎接的是别人,可惜却看到同样站在前排的陆坚同志。
陈咨一向也不是高调的人,就打算悄悄的从另一个方向溜掉,至于和陆坚碰面,也不急在一时。
可惜陈咨的体型太特别,目前这个做飞机还需要介绍信的年代,他这个没大人陪伴的少年,哪里都是一道特别的风景。
所以,陈咨打算开溜出去找启源公司安排接他的人的时候,陆坚带着那一大票西装革履都大一号的官员们一个个的涌了上来。{当时国内人穿西装普遍都是大一号}
陆坚还恶趣味的喊道:“嗨!别跑!陈大董事长,找的就是你。”
第三百四十三章 改革开放刮狂风
陈咨有点呆懵,话说我这么多次的坐飞机,还从来没遇到过这个待遇和阵仗。
用自己的右手指指自己,惊异的道:“你们是来接我的!”
这次不等陆坚继续调侃,那个走在最前面的人立马微笑着对陈咨伸出右手道:“您好!陈董,欢迎来到我们海城市,我是海城市副市长陆君平,久仰您的大名……“
“哈!您好!陆副市长,您这边怎么会来接我,我这就没事到处圈圈哈!……”
陈咨到现在还搞不清楚情况,懵懵懂懂的让陆君平介绍他后面的那群人,有招商局的局长董大伟,这是公安局……,这是城建局……,这是机械工业厅厅长严格帅……,机械电子厅厅长袁帆远“
“额滴个乖乖,陈咨简直晕了,不但对自己高大上的弄上各种商务敬语,招商局和机械工业局和自己的事业还有点靠谱,这个啥么的公安局和城建局、卫生局、轻工纺织局,偶和你们可有半毛钱关系?“心里嘀咕的好一阵子奇怪。
他却是不知道,这次去了捷克,导致他是真真实实的开始在商业上大曝光,这个接待他的阵仗,自然是考虑的很周全的。
话说混江湖的最忌讳女人、孩子、和尚和道士,那如果把这个商业圈比作江湖圈也是差不离的。
女强人能够出头,必须有他常人不及的一面,譬如后来的格力女王。
孩子那就更加不能惹了,小小年纪能够做出成就的,不是天生气运所钟,就是有别有背景。
而且孩子的脾气比女人更加难以捉摸,商场的女人生气了最多给你脸子看,你要是惹到了孩子,你试试看,脾气来了给你一巴掌,或者用力跺在你脚尖上,你又能怎么办?
陈咨在捷克搞定了太拖拉,还可能和日本的公司合作搞定了一家高档机械的实业公司,早已经通过海城特有的渠道传回来了。
再有陆金田正在海城做客,海城恨不得把陆金田的半导体和芯片直接抢在手里,自然知道这个半导体联合体还有一位大股东,同样是大名鼎鼎的陈咨。
把他的资料一查,吆喝,地地道道的怪物级别大神,海城市的级别够高,自然陈咨的大部分保密资料都给知道了。
这样年纪的超级大富豪,能够不小心吗?再说了,太拖拉的资料被别人一翻出来,吆喝!t613那是以往华国都买不起的绝顶豪华车啊!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坚一员,这车的大名自然是知道的,何况国内和太拖拉的合作并不少。
现在这车的技术也不比国内的奥迪落后,从资料来看,陈咨这人投资眼光一向精准,他把t613买下来了,肯定是需要生产啊!
海城市作为第一大经济都市,领导的那经济头脑是比内陆梦省省城的脑子转的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作为汽配最齐全的中心之一,这是天然的优势啊!有这个优势还拉不住,那就是全体市政府人员的失职了。
加上和陆金田合作的半导体产业,这家伙身上至少能够带来五亿美元马上落地的投资。
93年全国有上五亿美元的外资投资吗?
到现在六月份为止,一个都没有。
最关键的是,国家的那半导体项目早已经选好了地儿的,就是落在苏省的锡市。
那抢到了陆金田他们的半导体项目也一样能够成就海城高科技城市的头衔。
这两个项目都是志在必得不容有失的项目。
市高官和市长两个人就差自己甩膀子下场了,给所有的市局都下了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陈咨这个小财神给招待好了。
于是陈咨抵达国内的举动,给他们弄的一清二楚,这不!就这么给接着了。
至于把大部分的市局都给弄过来,却是刚刚的江湖理论大家都知道,怕这小少年脾气怪,万一哪个不长眼的不小心得罪了他,导致到手的鸭子跑了,那得多冤枉呐!
干脆你们都去,先把人给我认妥了再说。
不会说话的,以后碰到了他,就干脆闭嘴不说!
所以,陈咨这两辈子从来没有这么如坐针毡,你试试被一班成年人目光灼灼的瞪着你,想把你看穿一样的怪异目光试试。
关键是,这么些人大部分简单的招呼后,就不和你说话,这画风让陆坚都感觉到非常的怪异。
陆君平自然知道是为啥子,连忙拉了陈咨和陆坚上了那台奥迪。
上了车陈咨就忍不不住了,对陆坚道:“大哥,你们这是刮的啥怪风,搞得我是莫名其妙啊!”
陆君平没等陆坚答话,笑呵呵的连忙道:“哈!陈董这话说的有内涵哈!我们吹的是改革风,嗯!改革的春风!”
好吧!陈咨无语吐槽了,这确实是改革的春风,或者说狂风吧!未来很多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搞了多少的歪门邪道?好多的优质国有资产,都被为了搞点外资进来,给廉价的卖了。
话说,我不是应该鄙视和痛骂你们这么排场的接待投资商吗?可为何轮到我自个儿,我这心里却还真有点飘飘然呢?
好在陈咨的心里年纪够大,这世经历的大场面也够多,知道别人看重的是自己的美子外汇。
而且参与一个城市的投资,最开始固然是地方政府求着你,但是等投资落地的时候,难免自己也也要求着地方政府,这是双方相辅相成的合作伙伴。
“陆副市长听说海城市今年1月落定了河东新区的成立,现在那边有发展吗?”陈咨确实打算在海城做投资,难免就打听上了。
却不知道陆君平闻言也是高兴的心花怒放,这我还没主动介绍呢?你就打听起来了,你不是说明早有投资的意图了,要是这五亿美金的投资落地,那是不是自己就是首功呢?
“哈!陈董,目前我们正在部署河东新区的基础设施,那边本来都是农田啥的,道路和水电都在加紧施工,同时市政府打算多建立几座大桥,目前河东只有南河大桥连接,91年开工了杨河大桥,目前主体差不多已经完工,预计今年的8、9月就会完工,明年将开工建设奉河大桥和徐河大桥,到时候河东就将和市区连为一体。“
第三百四十四章 有备无患
“国家和海城市对落户河东新区的企业都有巨大的政策和税收优惠,陈董可以考虑一下!”陆君平娴熟的介绍道。
顺便从自己的座位变翻出一个公文包,拿出一叠印刷的资料,笑着递给陈咨道:“呐!欢迎陈董来到海城市,也欢迎陈董去河东实际看看,当然更加欢迎陈董能够投资海城……”
好吧!陈咨再次感叹,内陆的梦省怎么就没有海城市这个劲儿,其实梦省的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也不差,只能感叹地域的先天条件和领导的思想开放程度了。
“哈!我还是先参观一下吧!以前从这里过,多是直接从机场就走了,这次有时间打算好好看看,感谢陆副市长的接待……”
陆君平绝对是个长袖善舞的人才,听陈咨的话,就知道他现在不想在谈这个,当即给两人说些海城的轶事传闻,从民国到现代,各种野史顺口而来,让气氛一直保持着活跃。
事实上陈咨本来打算去启源先了解一下公司的运作的,现在看来是这几天都被‘绑架’在商务工作上了。
果然,这一排车的排场导致一路畅行无阻,直抵海城著名的金门酒店,这酒店就去年才重新装修,显得豪华气派,因为作为投资商的官方驻地,首选这个门面看起来高大上的酒店。
陈咨本来是不大喜欢这样风格的,但是现在能够说什么。
陆君平识趣的带着一票官员们各自回去,但是却预定了陈咨的晚宴。
见到了陆金田,陈咨才松了口气。
“陈大少,听说你又倒腾到中欧西欧去了,这次有啥好项目,要不给我合作一把?”陆大佬见面就打趣陈咨,这已经成了惯例了。
陆金田看起来红光满面的,不知道是劳心劳力的几个月拉锯商谈结束的原因?还是海城市政府高规格接待招待的好的原因。
“陆伯看来这次收获不小啊!不比你们陆氏的家底丰厚,我现在投资了半导体和芯片项目后就没有更多的资金了……”陈咨故意的说道。
想试探一下陆金田到底是随口说的呢?还是真想掺一腿。
陆金田闻言‘啧啧’两声,用手虚点陈咨道:“小陈董现在果然气魄过人,张口就是资本!不过呢?你现在说话是越来越油滑了,谁不知道你陈大少是当红炸子鸡,大把的捞钱,这话说起来也忒假了。”
陆金田粤语味道的普通话,语气听起来怪里怪气,但是却让陈咨心里一禀,这又是怎么了,话里有话啊!
若有所思的皱皱眉头道:”陆伯,这话是不是有别的意思,难道港城有啥传我的风声?“
陆金田没说话,起身带着陈咨出了这高档套房的客厅,来到敞开的阳台。
示意陈咨隔着矮几坐下,才小声的道:“你这段时间惹到了啥麻烦了?“
陈咨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是没好事,“我倒是没去专门惹谁,树大招风啊!陆伯听到啥消息了?”
“有人在港城查你公司的底,还不止一波,现在港城也不平静,你的饕餮基金和鲲鹏基金现在是鼎鼎大名。”
“特别是鲲鹏基金这次在日本参与了金融狙击战,你们是港城甚至整个东南亚深度参与其中的大机构之一,这是业界的传闻。”陆金田说这话的神态颇为奇怪。
这毛孩是他看着倒腾起来的,谁也没想到,这小小少年居然是个资本领域的天才。
他其它的投资天赋放到金融领域里,反而不值一提了,因为有了充足的资本再去投资,成功的可能就太大了,也就是有钱任性的意思。
更加让陆金田佩服的是,他不像那种‘溺水者反多识水’的人性通病,而是并不把金融作为自己的主业,只是作为积累资金的渠道。
这违反人性的特质,反而是陆金田最看重陈咨的关键,能够克制金钱利益的贪欲,理智组织自己基业的人,从来是先天的成功者。
到目前的状态,陆金田早已经把陈咨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以前一个单纯欣赏的晚辈。
陈咨诧异的道,“这传闻怎么来的?我在港城可没惹到谁啊!”
“你没惹到谁?你不知道人红事多吗?至少你让港城那班玩投资的土包子全都脸面无光,你还没惹到别人?”
陆金田有点恨铁不成钢的道。
“啥!这就让他们敌对我了?这些人这么爱面子?”
“呵呵!你要是几十岁了还老是被一个十几岁孩子比下去,你去体会一下啊!“陆金田冷笑道,这滋味他自己体会了好多次了,不过现在打击着打击着,已经慢慢习惯了。
转而反应过来,对方才活过了十三四年,这个怎么体会,当即反应过来,一脸的便秘道:“哦!估计你真没法体会!”
看到陈咨讪讪的笑容,陆金田扎心的放弃了,转过话题道:“我建议你现在别在单独一个人出行了,你现在是一个移动的金库,搞不好就有人铤而走险,特别是去港城的话!”
这意见陈咨决定马上接受,也可以马上接受,因为昨天回国就给了师傅和师叔电话,师叔让自己几个退伍的徒弟来给陈咨做安保,都是特种部队退役的。
本来陈咨打算回梦省和他们会合,现在不妨让他们赶过来和自己会合。
至于有人觊觎自己财产的人,陈咨现在也习惯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不过仔细思索了自己的操作手法后,打算把以前的漏洞都给补上。
本来很多国内的公司都是自己私人身份控股,现在他打算注册公司来统一持股,顺便再次让港城公司注资,导致这些投资公司还是国内的资本控股,但是有外资参与,再以此公司为控股。
而最上面一层,组建股权的顾问架构,就是在自己成年之前,转让股份必须经过自己聘请认可的顾问附属签字才有效,这个顾问就是眼前的陆金田。
却是陈咨担心自己在国内会被某些不讲规则的人胁迫,甚至欺骗自己父母来达成掌控自己股份的手段。
法律上来讲,陈咨的资产现在监护人有行使监督的权利。
陈咨的目的是给此漏洞组建一道防护网。
三更!
第三百四十五章 陆氏分家
这念头在上次和师傅师叔们见到李中震那群人的时候就有了,后来咨询了龚褒霖这个投资资本专家才完善的。
当即把想法和陆金田说了,陆氏现在大半的产业都和陈咨绑在一起了,陈咨的安危就是自己的安危,自然无有不可。
陈咨当即电话给自己律师林之瞳,让其赶快把事情落实下来。
“海城这边给的条件怎么样?我没看到任先生{任君爽}和林老他们啊!”陈咨转到目前的事情上来。
刚刚陆坚没跟进来,让两人单独聊,就是知道他们需要空间来商量这事。
“他们在直江杭城那边,我在日本的时候已经和国家负责机械电子部的部长以及更高的领导会晤过了。”
“给了我们前面五年免税的优惠,也愿意给我们合并几家半导体工厂的机会,但是具体的条件还是让我们和当地政府谈,国家采购的那条线,已经直接塞到908工程里面去了,听说还要扩大。”
“如果我们这个项目和国家的这个项目操作起来,预计国内的半导体缺口可以解决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
“现在就是海城和直江都找了过来,我就想两边都看看,这两个地方的无线电电子元器件厂都还算多,明天他们回来后我们就做个决定。“
陈咨想想道:“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地方,那另一个地方你怎么处理?”
陆金田狡猾的道:”我不是还需要建立显示器生产线吗?你那纯平显示器的技术,我觉得大有可为,所以如果选择海城建立半导体产业,那我就在直江那边选择一家电视机厂建立华东地区最大的显示器厂,你觉的怎么样?“
陈咨能够怎么说,能够说别人老奸巨猾?
“你看着办吧!反正半导体厂和芯片厂,目前是你我投资的最大的一块,我想你也不会掉以轻心,我打算在这周边建立一个汽车厂,你有啥好意见吗?”
陆金田惊诧的道:”你要建个汽车厂,你不会告诉我,你这次去捷克搞的就是汽车吧!捷克有啥著名的汽车?“
他这段时间忙于自己的事业,而且港城一直对社会主义国家缺少兴趣,导致陆金田甚至连捷克也就知道个大概方位,具体在哪都不知道,何以知道捷克的汽车产业情况?
陈咨呵呵一笑,揶揄的道:”这你就孤陋寡闻了吧!大众的‘甲壳虫’知道不,那是抄袭了捷克的太拖拉t87车型的。“
“啊!居然还有这么回事,那说明捷克应该还是很有机械底蕴的嘛?不过听说他们又是闹分裂,又是闹独立的,现在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陈咨大概说了下情况,也说了自己收购了太拖拉豪华车型t613…4车型,自然难免溢美之词。
陆金田只以为陈咨是吹吹自己的东西好,捧着场说生产出来了,到时候自己购买一台云云,就看陈咨的面子表示一下而已。
沟通了对海城是相关的默契,陈咨出来又去找陆坚。
这家伙这段时间一直也没多少事情,倒是环艺公司目前经营的不错,但是目前环艺的生产虽然是高峰期,但是订单增加却也不大了。
“你爸把电子产品贸易和港城的公司重组给你哥了?”陈咨诧异的和陆坚确认。
陆坚点点头,”我哥和别的一班股东一直不大同意老豆投资半导体和显示器业务,他们就觉得贸易那块和电视机那块还大有可为,这次托你的福,老豆在日经指数上赚了一大笔,就干脆把业务分拆了,股份也做了分拆,所以现在那边已经改名叫陆氏贸易集团了,我哥去做了总经理。“
陆坚说话的神态有点惆怅。
事实陈咨大概猜出来了,陆金田应该从这次的日本之行中看出了自己大儿子的好高骛远又重利的一面。
干脆把陆氏的家产先分了,虽然陆氏贸易集团和陆氏电子集团现在还都在陆氏控股里面,但其实从法律上来说已经独立了。
而且事实上就目前来说,陆氏贸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