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狂飙时代-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事实上就目前来说,陆氏贸易集团的业务利润是远远超过还没有啥盈利能力的陆氏电子集团的,预计未来的三年之内都是,这估计是那班股东和陆定无法忍受的事情。
陆金田也是个有魄力的,直接把选择摆在了陆坚和陆定的面前,至于陆持被完全忽略了,他的股份会有,未来只有分红权。
陆定可能在港城混久了,习惯了港城人的思维,一直比较青睐来钱快的行业,比如贸易和地产,现在还要加上金融投资,特别是后两者,一直是陆定恋恋不忘的,这次好不容易老豆松绑了,自然觉得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他对老豆扶持老三一直颇有微词,现在这个决定让他正中下怀,直接想都没想就选择了陆氏贸易集团。
欠于陆氏贸易集团盈利良好,实际评估的资产却不大,而陆氏电子现在固定设备投资巨大,所以显示器那块还是划分了部分股份到陆氏贸易集团。
而这块又是陆氏电子最容易出利润的一项业务。
对陆定来说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作为家族的长子,这些东西本来就应该是自己的是不?所以他觉得心安理得。
就这样,两兄弟就在陆金田的主持下签下了未来产业的分家图。
陆氏自此其实已经实现了割裂,陆金田在世或许还可以合作,他去后,以陆定的性子,分道扬镳可能那时远远大于继续呆在一个体系的可能。
“你哥打算发展地产和金融产业了?”陈咨目光闪烁的道。
“是啊!已经开始了,还建立了一家基金公司,本来打算注资2000万美元的,被我老豆直接毙了,只让500万美元以下。”
“你要小心了,他现在整天拿你说事!”
“操,你们兄弟那点破事,为何总是让我躺枪?”陈咨很是不满。
陆坚呵呵笑道:“这次可不是我引起的,而是你自己引起的,他觉得你在股市期市都能够赚到钱,他肯定比你厉害,反正现在谁都不能在他面前提起你,谁提就跟谁急。”
“呃!就为了这?”陈咨愕然!
第三百四十六章 宴会下饵
“是的!就为了这!”陆坚点点头。
陈咨无语的翻翻白眼,陆金田刚刚和自己说自己在港城无缘无故的树了很多资本金融界的敌人,搞不好就是陆定这小子搞的。
刚刚还奇怪陆大佬怎么突然关注自己的敌人的事情,原来还是在给他大儿子做遮掩呢?
“哼!你老豆就不是个好东西!”陈咨突然反应过来,明白又被陆金田和他不靠谱的大儿子摆了一道,怒气冲冲的直接起身跑了。
陆坚喊都喊不住,还想和他说说环艺的事情呢?
”老豆又哪里惹到了这‘愤怒的小孩了?“陆坚只能自言自语。
晚上在酒店的大会客厅搞的自助宴会,市委市政府的头头脑脑都到位,市高官未出席,市长却是这个宴会的召开人,自然得到场。
款待的却不只是陆金田和陈咨,还有另外三家外资和港资的企业,不过他们的合作项目目前都在试探阶段,多是千万美元这个级别,港城的几位更是只有几千万港币,看到陆大佬出场,顿时纷纷上来敬酒。
当然不只有这两方的人,更多的是海城市的各大国企的领导人和著名的商人。
陈咨可不管他们,仗着人小的特权,倒了点果汁溜溜达达的和今天认识的官员或者他们的随员们每个人说了几句,算是留了个映象,事实上这种宴会的目的也在于此。
主要的过程就是名片收了一大堆。
陈咨自己却没法名片,这次去捷克回来,也就没带名片,陈咨不管别人信不信,还是都诚意的解释了下。
收了名片,陈咨就不想搞别事了,对于那些国企的领导,他目前的兴趣不大。
想来等项目落地的时候,相关的人自然会找上门来。
事实上市政府让这些企业领导和商人过来,无非是撮合他们的合作。
但是陈咨的汽车项目估计得自己重新投资,而半导体项目,这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掺和的,合作也多是从海城的无线电元器件厂找。{国家以前的半导体产业大都挂了无线电行业的牌子在做}
少年身体饿的快,他发现这里的东西味道不错,搞了一堆就在角落里填饱肚子,倒也没有小说里那样的跳出几个小孩或者反面角色来嘲笑他土包子,却是这样的政府商务招待会,进来的的人都是身份有数,谁都知道不会有闲人进来。
不过,在这样的商务场合,真想好好的吃饱却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不?陆君平同志神奇的出现在了陈咨身边,故意学者他的样子,把个盘子也堆的六分满。
而现场最高领导,也在应酬的同时,是不是的瞄陈咨一眼,他早被陆君平告知了陈咨的情报。
其相貌特征就根本不用介绍了,这么大会场就这么一只少年,找谁都不会找错他。
也就这会儿宴会刚开,很多人正在抓紧自己今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往相关紧要的对象那里奔,还没有时间先去打探这场合里进来的仅有罕见的一只少年动物。
“陈董,我真是羡慕你们少年人的胃口哈!到了我这年纪,很多东西也就能够看看……”
陈咨作为过来人,怎么会不知道中年人的痛苦,不能吃太肥的,怕发肥,还胆固醇高。
不能吃太辛辣的,或者不能太冷的,因为有鼻炎、咽炎或者胃炎,等等,这样的糟心事情,上辈子陈咨都体验过。
很理解的点点头道:“嗯!陆副市长这年纪应该是养生的年纪了,不用羡慕我,咱们每个人都有我这阶段和您这阶段,认真过好自己的每个阶段,这才是人生。”
好吧!陆君平感觉自己被噎了,还是被比自己小了三倍的小家伙,话说这怎么就感觉的这么膈应呢?
这话老气横秋的,搭配这张一脸青涩稚气的脸,怎么这么不和谐,关键是……貌似别人说的很有人生经验和哲理的样子。
陈咨很没有自觉,他现在很享受这个少年身体能够为所欲为,奶油?不怕,不会有中年的害怕肥胖症,因为这能够给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和能量,蛋糕那就更加不会了,大拇指还要大的对虾!螃蟹?
统统的不用怕,全都是美味,不会吃了怕寒凉。
陆君平看到那少年肆无忌惮的吃的满嘴油,突然觉得人生真是索然无味啊!
偏偏某人没有自觉,看着陆君平在走神,冷不丁的道:“蛋糕和水果你总是可以吃的吧!披萨也不错,你是不是习惯了晚上回家还得必须再吃一顿?所以在这里没胃口?”
“啊!”回过神来的陆君平连忙笑道:“看来小陈董还是很熟悉这样的商务会的呢?”
陈咨点点头,一边狼吞虎咽的道:“我得先吃点垫垫,过会儿是不是廖市长会发表一下演说?……”
没等陆君平回答,那边就响起了主持人的声音:“各位嘉宾、各位领导……欢迎廖市长致欢迎词。”
陈咨只好放下吃到一半的一只大闸蟹,回味的咂咂嘴,用这时候仅有高级宾馆才提供的纸巾擦擦手和脸,做出正襟危坐的架势打算听市长的高谈阔论。
“各位嘉宾、朋友们,欢迎来到古老的华国做客,自古以来我们就是好客的民族…………,我们海城市欢迎各位来我们这里投资,这里不仅仅有政策、税收优惠,而且我们政府将秉持’服务型政府‘的思想、思维,建立各种公开的服务平台,努力为各位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
“这东东怎么传的这么快,这不就是我上次在江南机器厂和朱言辞主任说的那些’服务型政府‘的话吗?这么快就完善成理论和政策了。”陈咨心里嘀咕,本来想趁着市长长编大论的机会睡一觉,然后再捡机会吃饱就跑的他,不得不提起了几分精神,这东东找源头可是在自己身上呢?
……
“小陈董,欢迎来到海城,听说陈董打算国产捷克太拖拉的t613豪华轿车,要不考虑一下我们海城,我们让所有的高级饭店订购作为礼宾车!数量不低于100辆?怎么样?“
第三百四十七章 落地海城
海城和京城的地位一样,海城市的二领导绝对是算的上高级官,这样的人物直接和陈咨对话,自然不会同招商局的干部一样,啰七八嗦的商谈好大一通都没个结果。
当然除非非一般的项目,也轮不到他开口。
所以开口就杀手锏。
不过陈咨现在历练出来了,他认识的领导不在少数,眼前的人或许还要更牛逼一些,但是气场还不能完全压倒陈咨。
陈咨若无其事的忽略了满大厅正关注着他和二领导的目光。
用盘子夹了点哈密瓜、西瓜、橙子,还夹了点蛋糕,塞在二领导手里道:“廖领导我看你一直在不停的说话,除了演讲时候喝了点红酒,就啥也没吃,估计来之前也没吃饭,将就着先垫垫吧!你看我就总会先填饱了肚子再谈事。”
廖领导见状眼神闪动,继而飒然的笑道:“小陈董果然非一般人,嗯!确实如你所说,人是铁饭是钢,我还确实饿了,你夹的这些也合适我这老年人吃,只不过我身体不错,却不仅仅喜欢这些素的,荤的也喜欢。”
说着,又在旁边夹了点卤牛肉、火腿、糕点等,这才在陈咨的另一边坐下,几片肉下肚,才转头笑着看着陈咨道:”我家也有一个和你一样年纪的小伙,嗯!至少你们的胃都是一样的大!“
“哈哈!”陈咨乐了,这廖领导还是个很有趣的人,本来他也就想打断一下对方的意图,估计对方也看出来了。
双方的几下互动,其实自然有智慧在里面的,包括廖领导特意去夹肉和糕点,都有其意思,或许他真是喜欢或者习惯,但不管是真实的还是做戏的,至少说明这是一个有力量有意志的人。
而陈咨给夹的水果和素菜,也可以当做一种试探。
’食肉者鄙‘的本意是指当权者的目光短浅贬义词,但现在这科学时代,却代表营养均衡的需要,而素食这代表啥?一般是指修身养性的’佛‘系或者’道‘系。
那别人既不忌讳’食肉‘和’食素‘,说明什么?或许什么也没说,或许仅仅是表明了自己知道身体的需要,不挑食,同时意味着一直这么做的人表示的是自己身体一定棒的信号,作为一位身体棒的当权者,会有啥?代表的是力量!
陆君平也是明白人,全程沉默看着,就是不远的陆金田和陆坚都关注着他们。
刚刚看到的人不少,明白其玄机的估计也不少。
陈咨当然不会不识趣,对方给面子做了主场做的事情,客人自然得有回馈表示。
等领导先生消灭了嚼在嘴里的东西才道:“我需要在河东新区未来预定的商业中心两块地皮做研究中心,还有至少5000亩的工业园区,还需要人员和别的支持,并且你们需要给所有的国企控股大酒店宾馆推销我们的车,最关键的是必须平等对待我们和大众,否则,我保留随时撤出海城的意图。”
廖领导停下动作,认真的看了陈咨两眼,夹起一块西瓜吃下去道:“完全没问题。”
稍顿,再次问道:“我可以问问投资的额度吗?”
“嗯!汽车生产线值两个多点亿美元吧!”别的陈咨没有多说。
桑塔纳当初国产,合资是2。55亿软妹币,而2亿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是7亿,现在是26亿软妹币,按明年并轨汇率是16亿软妹币。
这还只是设备费用,附带厂房,带动的国内设备采购,增加的工作岗位,投资妥妥的会超过至少2。5…3亿美元以上。
廖领导和陆副领导都暗自吸了口气,这投资绝对算是今年的大投资之一了,要不是还有一个3。5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投资,搞不好就会成为民营和外资投资规模的第一了。
……
和海城达成基本的意向,但是具体的谈判,还得经过一个过程,真给的条件不合适,或者有更好的选择,也不是不能变化。
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了,大家都有选择的自由。
稍后几天陈咨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河东区,等到了原来陆氏集团的商务副总任君爽和行政副总林老。
他们两个是少有的几个没有转股到陆氏贸易集团的元老之二,反而全转股到了陆氏电子集团这边。
缘由自然有认可陆金田这个老领头人的关系,更多的却是这两位都是陆氏集团里面和陈咨接触的最多的两位,难免打听到了这少年的种种突出表现。
环艺的爆发发展更是两人一直帮忙支持的,自然明白其核心奇迹是怎么来的。
甚至陆金田这次日经指数的大笔盈利听说也是他给的信息。
相比陆大少的性格和能力,他们更加的看重陈咨和陆金田的这组合。
几人一个合计,对比了海城和杭城给的条件和本身的人才、市场、合作企业的职工素质后,最后同样打算落户在海城。
打算直接收购海城的无线电十四厂来作为起始的人才聚集。
该厂现在有职工1300号人,技术人员达到接近400人,是海城目前少有的技术人员占比高的企业。
当然,由于国家的半导体项目去了锡城,为了达成海城高科技半导体的战略目标,海城还打算让几所著名的大学和智慧…陆氏联合半导体合作。
并且承诺从海城庞大的无线电产业里汇总遴选优秀的技术人员加入,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免费的,他们会以土地和这些人才占有一定的股份。
事实上智慧…陆氏联合半导体公司,具体是由陆氏半导体和智慧半导体两家企业联合组成,前者主要是晶圆制造,这0。6英寸的晶圆线产量达到每月8000片,价值2亿美元,其中陆氏投资1。2亿美元占股59%,陈咨的智慧半导体投资8000万美元占股39%。
海城市政府商议后,他们决定以土地、资源、人才和补贴的部分资金,入股了2%。
而智慧半导体其实是主要做的芯片产业,陈咨投资1。2美元占股了79。5%,陆氏出资3000万美元,占股了19。5%,同样海城市政府占股了1%。
自然,半导体和芯片的生产不是普通的产业这么简单的,从单晶炉到光刻机,无不需要苛刻的生产环境。
所以投资这些高洁净厂房的高额投资不说,还需要至少4…6月的建设周期。
这还是需要本身是建设好厂房的条件下,当然现在建设钢构的厂房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但是不需要多长也是需要至少个把两个月的。
之所以选择十四厂也是因为他去年刚刚建好了一个上万平左右的钢结构厂房,合适作为晶圆制造车间使用。
而芯片厂却不合适建立在这里,需要在新土地上建设。
第三百四十八章 整合
因为芯片的生产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比晶圆还要来的高,而且调试也比晶圆厂要要求严格很多。
所以陈咨打算和汽车厂同时动工。
当然两个地方是不会在一起的,芯片生产将属于一片安静的高科技区域,而汽车生产弄出的大声音和震动,对芯片生产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
不过这些工作都必须由专门的工程师来监督执行。
华国在半导体的高端理论人才其实是不缺的,譬如黄昆院士和林兰英院士,都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大科学家,可是我们缺少大批量的实验工程人才,也就是缺少最中间大批量的中间层。
晚宴回来后陈咨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是个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
必须理论和实验同步发展才可以夺取至高的领域。
所以陈咨迫不及待的找到陆金田和陆坚,“陆伯,我觉得你把项目落实了后必须的去一趟京城的半导体研究所,找那几个大牛来给咱们主持研究工作,我想你也知道了这次的设备采购是有一定的偶然,往后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了。”
“所以你要打算好未来我们需要自己投资单晶炉、气相外延炉、氧化炉、分子束外延系统等等一系列专业设备的打算。”
陆金田傻眼了,“为何这么麻烦,这整个个生产线下来,国内能够找到合格的目前不到五指,不足关键设备的三分之一,这要真自己投资,那的花多少钱啊!赚回来的根本就不够啊?”
“所以,你的先和研究所沟通好,国家的863计划里面其实有这部分内容,至少单晶炉啥的国内不是没有,其实是设计有,但是工艺不过关,适当的投资一下是不会错的。”
“我打算投资国内的光刻机、蚀刻机啥的,这次日本能够把设备运进来,也绝对吃不了好,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陆绝对会给美国瞪死,所以我们要打算2000年之前,国外买不到备用或者补充设备的准备。”
“我让段源在日本谋求存储芯片生产线,又让启源在欧洲谋求芯片封装线目的就是应对巴统未来的升级版禁运。“
陆金田闻言半响没做声,仔细思索后觉得陈咨说的也不可不防,“要不我们把容易坏的且不容易买到的设备多少后备一些吧!”
……
在海城市政府的带领下陈咨在还在建基础设施的河东区到处看了一圈,选好了几块目标地块作为初步选择。
会和了师叔宗军安排保护自己的三位师兄,陈咨往日本赶。
由于是师兄弟,倒是没有平常老板和保镖的隔阂。
戚立身、褚安彪、韩秋有都是特种部队退役的,而且家里比较困难,以他们的资历其实是可以在体制里面混的不错的,不过陈咨这边的收入肯定比体制里面好的多。
陈咨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给了省城的堂哥一个电话,让三个师兄家里合适的人去堂哥那报道,给安排到‘真好吃’快餐连锁里面去。
三人还第一次这么闲适的跟随出行,他们以前出国多是负有任务,而且也没来过这时候世界最发达的日本。
陈咨看他们看花了眼,干脆叫段源安排了人带他们去各处购物观光。
这次陈咨过来主要目的是给海豚投资和东边望野收购的那一大票公司做整合的,有用的都给整合到海豚投资集团里面。
自己暂时不需要的公司,就暂时只是海豚控股,单独运营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业务的强交叉,等待日本经济稍稍有起色的时候再包装上市,或者直接并购给别人,都是不错的生意。
所以这次先开的会就是启源、海豚投资的会议。
当然作为这次参了一腿的华太精密,容之靡也有参与,他们的业务目前有和东边望野那边差不多的性质了。
只不过他们的资金限制,收购的多是规模小而专的小型公司,或者作坊。
日本遍地的这种小公司,从开业到倒闭也许从来就只做有限的几样产品,但技术却不见得低,反而往往都做了有独到之处。
当然,他们的目标选择第一个是陈咨告知他们的数控机床产业链,还有一个就是他们的大部分客户需要的机械设备或者专业设备及其相关的配件,或者精加工等。
随着卢卡施耐德的去职,东边望野一跃成为海豚投资控股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如果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没犯错误的话,估计海豚这架初具规模的资本控股公司就将由他掌管。
“东边副总,你现在一共到底收购了多少公司,和我们大家说一下。“陈咨问道。
到现在为止,日本的工作其实大管家是段源,但是段源估计这次完结以后会去北美、欧洲建立分公司,或者去各地熟悉团队。
作为总裁,这是难免的事情,所以在此之前,日本缺少一个能够全部负责的人。
本来段源看好山下玉石,但是目前由于日本经济环境的困难,启源的管理咨询和其它的情报业务也起来了,导致山下玉石和肖申克这两人也是很忙碌。
反而是东边野望这段时间表现出的能力更加让段源看好。
所以段源最后还是在东边和山下两人中选择了东边推荐给陈咨。
“我这边现在有大大小的公司共17家,都是一些有自己独家技术的公司,同时至少有给两家大型公司供应关键配件。”
“譬如这家‘尺工村坊’,他们的刀具就供应给富士重工和三菱的数控机床使用,本汀瓷器坊的工业陶瓷材料目前已经进入各种超硬材料供应序列里面,尺工村坊的部分刀具就是用他们的原材料加工的,还有这家’村边熏玻璃‘,他们能够加工出最好的光学玻璃和磨制工艺,多是传递了好几代的老手艺。“
陈咨眼冒异彩,啥话也没说,只是给东边鼓掌。
这家伙的眼光确实毒辣,这样的作坊和公司都是陈咨体系需要的,即使暂时不需要,也可以作为投资保存下来,这样的传承,只要技术一直不退步,他们就是工艺界的独角兽。
第三百四十九章 扫尾
目前的日本各个市场都在美国和欧洲的联合打击之下,所以他们的股市、期市、汇市、国债市场都在连续下跌。
启源趁着这个机会结尾,倒是没有太多的困难,事实上目前活跃在日本的同启源一样的咨询公司很多。
基本上稍稍有名气的都来了,所以日本的资本市场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小型公司易主的通告发出。
其中陈咨关注的JsR被最终收入囊中,其老顽固小柴公积被迫离职,其有留学欧美经验的二儿子小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