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时尚大佬-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召集了李有伦、聂丁文、方浩华一起举行了伟业家化集团的董事会。
伟业家化集团现在就是一个空壳子,名下控制的资产除了魔都家化,就是明光科技园这个不动产。
这家公司里,王业占了70%的股份,其它三人每人10%。
“王董今天怎么想起伟业家化了,这公司现在也没什么事吧。”李有伦大大咧咧地说道。
他现在可是身家接近百亿美金,自然不会把伟业家化这点小钱看在眼里。
“对啊,正是这家公司没什么事,我就想也没必要搞这个空壳子了,干脆把它解散掉算了。你们三人退股,我出资把你们手里的股份买下来。然后我把魔都家化并入到我那个浮花化妆品公司去。”
王业没有绕圈子,直接说出了他的想法。
魔都家化的那些股份才值多少钱,明光科技园也就是几亿的价值,这两项加起来也没几个钱。
当然了,这是和美购网比起来。
果然,李有伦三人没有犹豫。
李有伦直接开口说道:“没问题,直接就按魔都家化的市值按比例折算给我们现金就好了,都是自家人,溢价什么的就不需要了!”
聂丁文也点头附和道:“没问题,你有浮花化妆品公司,都是做化妆品的,把魔都家化并进去也便于管理,伟业家化确实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方浩华同样没有什么异议,他们跟着王业在美购网上赚了大钱,自然不想在这种小事情上和王业产生什么分析。
于是这事就几句话定了下来,由浮花化妆品公司出资收购了聂丁文三人手中30%的伟业家化集团股份,支付给三人现金共15亿人民币!
从此,就不再有伟业家化集团,魔都家化那46%股份转由浮花化妆品公司持有,明光科技园也变成了浮花化妆品公司的资产。
许静也很快在明光中心区选了一栋空置的写字楼,买了下来,准备把美购网总部搬过去。
这栋写字楼和优选优品大厦距离很近,改名为“美购大厦”。这也是明光区CBD区域唯二两栋算是入驻了公司的写字楼。
不得不说,现在明光区,这两年的发展,完全是王业旗下几家公司带动起来的。
浮花化妆品公司、美购网、优选优品这三家公司,特别是浮花公司,几大封装车间员工已经三四千号了。
再加上美购网和THE TOO SHOP还有优选优品的两三千员工,最起码,在明光科技园附近,已经比较热闹了。
尤其是美购网这次上市成功,市值高达一千多亿美金,这在鹏城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公司,已经成了明光区的一张名片。
因此在许静买写字楼时,区里也是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税收减免等各种优惠政策,让美购网省了一大笔钱。
……
忙完这些事情,王业闲下来时,发现一个比较异常的情况。
那就是,这次美购网上市,外媒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好久,美购网在美利坚财经类媒体上最近成了一个热词。
但是在国内,反而动静不大,只有几家财经媒体上做了简短通报,而且是突出了美购网这个公司主体,忽略掉了王业等几大股东。
按理说,王业作为白手起家的典范,应该是媒体重点宣传的对象才对,现在反而受到了冷落,有点不正常啊。
王业想来想去,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聂丁文、司向东他们暗自发力了,不想被媒体关注到他们的情况。
这也可以理解,他们不想太出风头,被人盯上嘛。王业对这些也是无所谓,名利取其一的话,他还是愿意选择“利”,这才是实惠。
……
现在美购网的头等大事,当然是上市融资来的这200亿美金怎么花。
对于这件事情,王业的意见很简单,就是收购,收购,再收购!
现在是2012年年中,也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期,现在购买资产还相对便宜,很多公司市值比较低。
如果等上两三年后,很多公司的市值可能都要比现在翻到至少一倍以上。
七月一日,上市成功后,美购网的第一次高层会议。
“美购网的收购目标有三个,屈臣氏个人护理连锁店、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资生堂公司!”王业朗声说道。
几位参会的董事和高管,有许静、李信、周达、李有伦、李光华。
这其中,只有许静面色平静,她是早已知道王业的收购计划。而另外几人,对化妆品行业就不算太了解了。
“屈臣氏我们都知道,资生堂也听说过,是做化妆品的吧。那个什么爱茉莉太平洋是干嘛的?”李有伦疑惑地问道。
王业笑着说道:“许总先给他们几个科普一下家化行业的基础知识吧。”
许静微笑了一下,就转向几人说道:“化妆品是属于家化的一种,全球家化巨头中,像宝洁、联合利华大家肯定是知道的。”
大家一起点头,谁能不知道这两大家化巨头呢,家里用的洗衣液、洗衣服、沐浴液、洗发水之类的,肯定是两家巨头的品牌。
“宝洁和联合利华是以洗涤产品为主,化妆品为辅的。接下来的几家规模比较大的家化集团,就是以化妆品为主的,例如欧莱雅、雅诗兰黛、花王、爱茉莉太平洋、资生堂……”
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家爱茉莉太平洋也是生产化妆品的企业,这就难怪了。
美购网目前还是以化妆品销售为主的,如果能直接买下或者控股一两家大型的化妆品公司,那对于以后的营收来说,也是有很大好处的,最起码利润会大幅度上升。
“我们已经有了美购网这个电商平台,而且还拓展了THE TOP SHOP和华尚专卖店的线下渠道,为什么还要收购屈臣氏这个专门卖化妆品的连锁店呢?”李光华不解地问道。
“那还不够,以后销售渠道发展的趋势,线下的要走到线上,而线上的必将走到线下,也就是说,线上线下缺一不可!我们现在刚好可以趁着这个传统线下渠道日渐衰败,处于价值低谷时,进行提前布局。”王业解释道。
对于王业的眼光及判断,没有人能够质疑,所以听了他这个解释,大家都默默点头,表示认可。
“不过这三家企业都那么大名气,我们这笔钱够用吗?”李信不愧是首席财务官,立刻考虑到财务方面的问题。
“这个不用担心,虽然这几家企业名声不小,但市值还真不算高,大家看看这份资料。”
王业说完,就示意柳若眉给大家分发资料。
这份资料上面,正是当下这个时间点,全球几大家化巨头的市值,以及收购标底爱茉莉太平洋、资生堂、屈臣氏个人护理连锁店的详细资料。
屈臣氏这个就不用说了,和黄旗下产业,像周达、李光华都很了解。
重点是爱茉莉太平洋和资生堂的情况。
……
在2012年,全球前几的家化巨头,俨然是“一超多强”的局面。
这其中的“一超”当然是宝洁,市值高达2000亿美金!
什么亚马逊、脸书、谷歌,这些科技巨头在宝洁面前,还差得远呢。而这几年也正是宝洁的巅峰时刻,其实品牌足足有两百个,去到任意一个超市家化区,随便拿起一件东西,都可能是宝洁的品牌。
就拿大家经常接触到的来说,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舒肤佳、汰渍、碧浪、佳洁士等等,这些都是宝洁旗下的品牌。
在今年的上半年,宝洁的全球营收,高达400亿美金,全年下来,可能会达到800亿美金这个历史最高值!
成立于1837年的宝洁,位于美利坚辛辛那提,从一个制作蜡烛的小作坊开始,到成为全球快消巨头,宝洁已经拥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宝洁初次进入华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不得不说,它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初来乍到,宝洁就给了无数华国消费者一个下马威,它竟将一瓶300ml的洗发水定价到19元,震惊了全国人民。
要知道,那个时代,华国还非常贫穷,一名普通工人的月薪还不到100元,当时19元的定价,相当于现在三四百元,简直贵到令人发指。
但那时,华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物资极大匮乏,卖方市场严重,只要有产品就不愁卖。
谁能想到,如此不合理的价格策略,竟也能让宝洁大获成功,之后宝洁相继推出了飘柔、玉兰油、潘婷、舒肤佳等众多品牌,一时令国人大开眼界。
第271章 韩流入侵
宝洁在进入内地市场后,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王业在香江推广花之物语品牌那套广告攻势就是学自宝洁。
很多国人惊讶的发现,快消品竟还能这么玩,这些洋品牌简直像是在变魔术。
纵然产品定价高昂,却依然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热切欢迎。
之后,宝洁又开始顺势进入低端市场,依靠规模化、标准化,迅速行销全国,市场份额一度达到47%,洗护发产品更是超过50%,市场上耳熟能详的快消品牌,几乎全是宝洁品牌旗下的产品。
宝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代!
在今天这个时候,可能所有人都想不到,宝洁成也低端化败也低端化。
在今年走上巅峰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衰败之旅。
……
联合利华虽然和宝洁整天“撕逼”,但其实实力比起宝洁来差远了,市值也只有宝洁的一半,也就是一千亿美金。
虽然联合利华实力比宝洁小了不少,但它的品牌,其实比宝洁还多。
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经营着14大品类,最高峰时是2000个品牌!
很夸张的一个数字,但是联合利华其实做得东西更杂一点,除了家化产品,它还做食品饮料。像大家比较熟悉的“和路雪”和“立顿”就是联合利华旗下品牌。
……
宝洁和联合利华并不是以化妆品为主,暂且不提它们。
真正的化妆品巨头,应该是欧莱雅,目前市值900多亿,稍微低于联合利华。
虽然在家化行业,整体市值只能在排行榜中排到第三的位置,但欧莱雅专注化妆品就能做到这样的成就,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要说做化妆品哪家强,必须是欧莱雅,从收入数据上来看,欧莱雅在化妆品领域已经超过了宝洁和联合利华,在化妆品界排名必须是第一。
……
家化行业市值第四的,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雅诗兰黛了,也是美购网目前的合作伙伴。
市值比起欧莱雅,低了不少,只有300亿美金还差一点。
上面这四家排名前四的家化巨头,都是欧美企业,至于亚洲的家化巨头,那就要看日韩企业了,这也和目前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
日韩两国是“亚洲四小龙”,已经能算作发达国家了,企业起步早,国民消费水平高,所以才能使企业得以高速发展。
花王、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就是日韩两国家化行业中的佼佼者,也是全球数得着的大企业。
如果只比较这三家的话,花王市值两百亿美金,规模最大。爱茉莉太平洋市值80亿美金,屈居第二。而资生堂,体量最小,市值只有50亿美金!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大家都在翻看着手里的资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周达突然说话了:“我感觉有点不对,为什么资生堂年销售比爱茉莉太平洋高那么多,但市值还不如对方高呢?”
听到他的问题,大家都抬起头来,看向了周达。
周达示意大家翻到第四页:“这一页有两家公司的销售对比,大家可以看一下。”
果然,据统计,在过去两个季度,资生堂的营收,一共是35亿美金。而爱茉莉太平洋的营收,只有15亿美金,连资生堂的一半都不到!
但是市值,爱茉莉太平洋却是80亿,资生堂50亿美金。
大家一看,确实是这样,也感到有点难以理解。
王业却笑着说:“因为这两家公司都是在各自国家上市,资生堂在日本只能排老二,头上还有花王压着。
而在韩国,爱茉莉太平洋却是老大,除了一个LG还有点竞争力,就没别的对手了。
另外,韩国民众对本土品牌的疯狂支持,想必大家也有了解。”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走进了一个误区。
这种在两个地方上市的两个企业,并不能按市值来比较公司实力的。就像资生堂明明实力比爱茉莉太平洋强很多,但市值就是没对方高。
“这也说明了,爱茉莉太平洋的市值有着很大的水分吧。”李光华皱起了眉头,缓声说道。
“呵呵,当然有水分,而且不小。”王业笑道。
许静这时也插话了:“其实我有个疑问,为什么王董要收购日韩化妆品企业呢,资生堂我还理解,在国内名气不算小。但是爱茉莉太平洋,在国内市场上很少见它家的品牌吧?”
“是很小,准确来说,去年爱茉莉太平洋在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只有0。9%,算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品牌。”王业回答道。
许静的这个问题,也是大家的疑问。
这年头,国内化妆品市场上,欧美品牌一家独大,幸好在王业的带领下,国产品牌最近一年也有了崛起的势头。
特别是花之物语这个王业一手创建的品牌,现在应该是单品牌销售第一了,连欧莱雅这样的大品牌都要退避三舍。
而日韩品牌,特别是韩国品牌,根本就不流行啊,很少有人特意去选他们的品牌。
“韩流入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这个现象。”
王业收起了笑容,认真地问大家。
很多人认为韩流入侵是最近这些年的事情,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韩娱文化进入内地,已经整整20年了!
而“韩流入侵”认真来分析的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韩流1。0时代:看韩剧听韩曲哈韩多是非主流
时间跨度:1993年…2004年
1993年,崔真实主演的韩国电视剧《嫉妒》首次登陆内地荧屏,拉开了韩流席卷内地娱乐圈20年的序幕。想来你的记忆中未必有它的身影,因为初来乍道,该剧并未大红。但是,你一定记得4年后《爱情是什么》、《星梦奇缘》、《天桥风云》等一大拨陆续被引进的韩剧。
《星梦奇缘》由崔真实搭档安在旭,高富帅男主加上灰姑娘美丽女主,标准的狗血剧情在当时掳获了一众女观众的芳心,“小民哥热”也从韩国一路蔓延到华国。安在旭在剧中的发型在今天看起来就是标准的“洗剪吹杀马特”,但是当时却迅速席卷了整个华国,成为追逐潮流的年轻人们最热爱的发型,安在旭也成为第一个敲开华国市场大门的韩流明星。
如果说《星梦奇缘》是韩流的先锋,《泡沫爱情》、《冬季恋歌》则是韩流被引爆后乘胜追击的典范。
在韩剧异军突起的同时,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在2001年被引入华国,刮起“野蛮女友风潮”,导致当时女孩都以打男友为荣,全智贤更是成为全民心中的女神。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如果她打你,一定要装得很痛,如果真的很痛,那要装得没事。”这几乎也成了当时哈韩一族写情书的必用金句。
……
韩流2。0时代:韩星主动来华国,收入翻了20倍
时间跨度:2004年…2008年
2004年之前,虽然韩国明星在华国积累了不少粉丝,但是华国市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
2004年之后,韩国明星则开始成规模、有计划地进入华国市场掘金。其中,有张娜拉这种以华国为家的,也有Rain这样定期过来办演唱会、歌迷会的。
……
韩流3。0时代:华国产韩国造到韩国产华国造。
时间跨度:2008年…至今
经过了10几年的发展,华国市场对于韩国娱乐业来说,已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了。
随着粉丝口味的变化,韩国娱乐业也开始深谋远虑地培养起华国“生产”,韩国“包装”的韩流明星。韩X可谓是其中的前辈。
同时,越来越多的韩国综艺节目开始被引进内地,中韩两国娱乐产业进入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融合时代。
韩X来了,鹿X、宋X等一大波中籍韩星也来了!
……
现在王业说起这个事情,大家当然也有所了解,不过这是娱乐圈的事情,大家想管也无能为力,只能苦笑着摇头。
“真不知道国内那帮子艺人歌手都在搞什么,让那么个小国的明星,把我们国内的市场都抢光了。想当年,香江明星才是全亚洲的追捧对象。”李有伦气愤地说道。
王业却不急不躁地说道:“我们改变不了的事情,那就坦然接受好了,这种现象估计还会持续几年。
其实娱乐文化和国力强弱也是息息相关的,全世界都在迷恋欧美巨星,全亚洲先后是流行日韩香江宝岛这几个地方的明星。
为什么?不还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富有吗!等到我们华国的国力强大到全球前几时,我们也会进行文化输出的。”
“那么在这之前,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改变不了趋势,那我们就迎合趋势好了。不是流行日韩风吗,那日韩化妆品很快也会流行起来。我们为什么不先下手呢,收购两家日韩的化妆品公司,坐享这股韩流入侵的福利。”
王业说着,忍不住有点想笑:“我很想看到,一两年后,国内的那些女孩子,辛苦攒钱买到的日韩名牌化妆品,其实都是我们公司旗下的品牌。”
第272章 人在屋檐下
大家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就如王业所说,既然“韩流”大家没法抵挡,那就利用这个趋势来做点什么吧。
自己把国内消费者的钱赚了,总比被棒子们赚走好多了吧。
这次的收购,目标有三个,王业就分三步来收购。
第一步,是先进行屈臣氏的收购,同时另外两件收购案也进行先期准备中。
第二步,去收购资生堂,这个难度相对小一些。
最后,才是收购爱茉莉太平洋,前面做的一些铺垫应该已经发挥作用,爱茉莉太平洋股价中的水分也应该被挤出来了。
“既然要挤水分,那还是有些工作要做的。”王业微笑着说道。
在场的人,都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
“美利坚那边交给我。”周达自信地说道。
“那东南亚那边就交给我吧。”李光华接话道。
李有伦看了看左右,拍着胸脯说道:“虽然爱茉莉太平洋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高,但内地也是大市场,这边就交给我了。”
王业点点头,又吩咐道:“事情别做太过火,差不多就行了,毕竟以后那是我们的产业,要是玩得不好收场那就搞笑了。”
大家一阵哄笑。
……
像这种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金的收购,哪有那么简单,而且大家还认为这家企业的市值水分太大的情况下。
怎么挤水分,那肯定是先打压,让你公司股价暴跌,跌到一个合理的价位后,再出手收购了。
如果爱茉莉太平洋经营状况良好,那王业去收购别人也不乐意卖。但如果这家公司形势岌岌可危时,王业再出面收购,那阻力就小多了。
在场的几人当然都懂这些,所以王业刚说要做些工作,大家就自觉地各自领了任务。
……
“王董,淡马锡有计划收购屈臣氏蒸馏水,以及百佳超市。我想如果我们和淡马锡联手进行收购会更好一些。”李光华突然说道。
他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淡马锡投资委员会的委员,又是美购网的董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并不奇怪。
这也是一个好建议,王业点头:“可以,那就麻烦李总尽快约李超人,我们见面谈一下。”
淡马锡和香江李家关系很近的,由李光华出面也更适合一些。
这次如果不是王业出面插了一脚,应该就是由淡马锡直接收购了屈臣氏集团25%的股份,整整掏了440亿港币。
但现在王业提出了只收购屈臣氏集团的部分业务线,这就和原本事情发展的趋势不同了。
……
出乎王业预料的是,还没到等到美股网和淡马锡联手提出收购时,屈臣氏那边和浮花化妆品公司就产生了不愉快。
众所周知,屈臣氏的一大利润来源是自有品牌,但与其说是自有品牌,不如说自有产品,因为它们远远不是一个品牌。
我们先来看看屈臣氏自有产品的生产套路:屈臣氏先统计出店铺内当月最热销的代理品牌商品,只要利润合乎利益,屈臣氏便会按照一套严格的内部产品素质指引,从众多的生产商中筛选出代工厂商,并在2~6个月的时间里复制出与该热销代理商品近似的自有产品。
但毕竟没有生产工厂和研发队伍,屈臣氏要快速发展自有品牌,只得借助OEM代工生产支持。有时候,甚至他仿制别人品牌的产品,还要求别人为它代工。
这一次,屈臣氏就盯上了浮花化妆品公司。
不得不说,花之物语系列确实卖得很火爆,香江这边就不用说了。
就连东南亚那边,并没有大肆做广告宣传,但在用户口碑传播下,现在也卖得非常好。
本来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花之物语亚太区总裁刘文娟却高兴不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