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燃情年代-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等宗卿厚回答,梁一飞忽然又压低了声音,十分认真的讲:“宗大哥你放心,要是哇哈哈给赶尽杀绝了,那您到我这里来,你来当总经理,我做董事长,以后你管事!”
  和宗卿厚之前的话一样,梁一飞这番话,听起来又实在又仗义!
  可宗卿厚一直以来脸上挂着的那种胸有成竹的‘淡淡亲切的微笑’却消失了,反而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宗大哥,你别笑啊,我是真心的!”梁一飞就跟个求爱被拒绝的小女生一样,十分委屈的说:“做企业多不容易啊,您要是真愿意来我这里,我就真放手给您管,别人不信,还能不信您吗……”
  “行了行了啊,还说个不停了。”宗卿厚有些无奈的摆摆手,两个大小狐狸相互看了看,然后同时嘿嘿嘿笑了起来。
  梁一飞看出来宗卿厚忽悠他,故意一本正经的讲了这么一番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宗卿厚也算是看明白了,对方没忽悠成自己,自己想忽悠对方同样被看穿。
  去你那干?帮你打工?可能嘛!
  还哇哈哈彻底被黄了?!你怎么不说中华鳖精黄了呢?
  既然大家谁都没能忽悠上谁,多余的试探也就没什么必要了,宗卿厚这次倒是很诚恳的说:“国内那么多做保健品的,要是都这么搞来搞去,我们两也不要做别的事了,天天当救火队员吧。”
  这倒是实在话。
  可是,怎么办呢?别人要竞争,要派商业间谍,要来阴的,要有狼性,有什么好办法?
  “你看这样行不行?”
  宗卿厚琢磨着说:“你还记得我们在哪认识的吗?健力宝年会对吧,那天飞龙的姜总也在,当时说有机会,咱们保健品行业也可以开年会嘛,我觉得现在时机就比较成熟了,市面上冒出来越来越多的保健品,乱得很,咱们几家最大的,聚在一起碰个头,聊聊天,沟通沟通。”
  顿了顿,补充说:“倒也不是专门为了三株。”
  梁一飞想了想,这倒是个办法,不算最好的办法,但绝不是最差的办法,既然他也想不出来什么最好的办法,那目前看来,是唯一的办法。
  那么多保健品的大佬,好多相互之间不了解不熟悉,的确容易造成冲突,市场那么大,如果行业大佬能坐下来好好聊一聊,也许能定下一个默认的对整个行业都有益的好规则。
  他甚至忽然想到,如果保健品行业能逐步走向正规化,那么将来,未必就要彻底退出,依旧可以当成一头现金奶牛来使用。
  说不定,挤的奶还更多一些。
  保健品从80几年开始热起来,90年之后,达到几百个亿的市场,最大的民营市场之一,然而在90年代末,却经历的断崖式下跌,之后再难有辉煌。偶尔有几个大公司,也是闷声赚钱,冒着随时被喊打的风险。
  而且,能做出点改变上辈子历史的事,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挑战。


第443章 诸侯逐鹿
  开年会是个好事,沟通交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梁一飞的意思,是定在杭城,这地方风景好,就在西湖边上做一场,把马芸西湖论剑的那一套搬过来。
  “不如直接去你那嘛。”宗卿厚说:“你不是有个休闲中心嘛,还是会员制的,环境也好,私密性也高。”
  说着,脸上露出了一种古怪的表情。
  梁一飞琢磨了片刻,忽然有点晃过神来了。
  这老哥,想的还真是比较周到,保健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外人不知道,可这些保健品行业的大佬都一清二楚,就算是其中最能称得上‘货真价实’的哇哈哈,也是在做虚假宣传,把功效吹上了天。
  而能邀请的保健品从业者,必然都是行业一流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当今中国最有钱的老板,这么一群人在西湖边上公开大咧咧的聚会,肯定会引起媒体的大幅度报道。
  热闹是热闹的,可谁知道这份热闹后面,有没有埋伏着什么危机。
  最后确定下来,举办地点在岚韵湖,出面邀请的,却是宗卿厚,一来梁一飞不愿意又在自己的地方,自己又出这个头,二来,梁一飞毕竟太年轻,他出面请人,人家未必给面子,宗卿厚年纪大一些,公开的形象也非常不错,交际面更广。
  确定了准备邀请的厂家,除了东道主,主打强身健体的梁一飞,召集人主打儿童牌的宗卿厚之外,还有做养肾的飞龙药业,做生物健猴头菇起家的太阳神,三株口服液,以及新入场做减肥保健品巨不肥的史玉驻。
  算来算去,这六家,差不多就是目前国内保健品市场的几大龙头了,各自规模不同,但都是行业内的翘楚,而这些翘楚之中,梁一飞是最年轻的,也是在保健品方面资产最小的一个。
  这六家当中,梁一飞和宗卿厚自然没什么问题,飞龙姜总当初在健力宝也是见过的,行业年会的最初的建议还是他提出来的,时间上来得及的话应该也可以到,史玉柱最初也见过,而且他新入行,想来是愿意和行业里的各方诸侯多接触。
  只有太阳神和三株不好确定,三株不必说,它现在就像周星驰电影里的断水流大师兄一样,摆明了车马,我不是要弄谁,我是要弄在座的所有人……何况这次的地主和召集人,都因为电视台时间和三株闹得不愉快,他们吴老总也许会来一趟,缓和关系,也许干脆不搭理。
  而太阳神,则是国内老牌的老大哥了,80年代末就是巨型企业,保健品市场的其他企业,全是它的晚辈,直到今天,各路人马纷纷追赶,可也只是接近,并没有超越,太阳神依旧是国内保健品的一哥。
  小兄弟们在一起混,老大哥也许根本不在乎,也许呢,拉不下来面子来,觉得有失身份。
  不过这些梁一飞就不管了,由宗卿厚去挨个协调,时间暂时定在年后,三四月份的样子,根据大家共同的时间来安排。
  ……
  饭桌上,把正事聊完了,开始扯些闲篇,宗卿厚说杭城是个好地方,既然来了,就好好玩玩,明天我抽一天陪你,顺便带着丫头一块,这丫头高中准备给她送出国,在国内的时间,我这个当爹的能多陪她一天,就是一天的福气。
  梁一飞呵呵一笑,说那是我打扰你们父女团聚了,不过说起来杭城,我还真不是第一次来。
  他才出道的时候,靠着出点子,救活了杭城一个叫做‘金星’的塑料杯厂,还赚了好几万块钱点子费。
  “宗老哥,明天我就不打扰你们父女天伦之乐了,你给我弄辆车,我自己开车到处逛逛,顺便回金星厂瞧瞧。”
  梁一飞喝得微醺,言辞之间就有些得意,心想现在自己再去金星厂,那也算是‘衣锦荣归’了,也不知道那边的厂长会计看到现在自己企业做的这么大,会不会惊讶到‘哇’的一下……
  “金星厂?这名字有些熟。”
  宗卿厚拿着根牙签在剔牙,也搞不懂他为毛吃蒸的那么烂糊的东坡肉居然还能塞牙,估计是年纪大,牙齿比较松动了,一边剔牙,一边嘀咕说:“是不是在杯子上印景点的那个厂?”
  “对啊。”梁一飞笑呵呵得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说:“当初他们厂杯子卖不出去,就是我给出的点子,印上景点,推荐旅游路线、著名景点餐饮之类的。”
  “哦我想起来了,爸,我小学时候你还给我买过一套西湖八景的暖水杯呢!”宗芙荔在一边插嘴,说:“我每天上学换一个,班上同学当时都好羡慕的。梁叔叔,这也是你教他们的啊?”
  “是啊。”梁一飞呵呵一笑,当初成套的杯子,自己也就是个大致想法,没想到对方还真做了,听宗芙荔的口吻,看起来在当地还蛮受欢迎的。
  明天去厂子里瞧瞧,故人见面,说不定心情一好,再给他们免费出个点子。
  “对对对,就是金星厂,你怕是去不成了。”宗卿厚说:“94年那个厂子就不行了,去年整个打包卖了,所有厂职工一个都不留,给钱打发走了。”
  “啊?!”梁一飞一愣,怎么搞的?
  虽说一个点子不能保万年,可是,自己给金星厂出点子是真用了心的,有一整套计划,他们就算半年一年推出一款新产品,也能好吃好喝的混好几年呢,92年到现在才多久?短短三年时间,居然就连厂子都保不住了?
  当初给金星厂出点子,后来还回来过一次,当时感觉这个厂子已经起死回生,正朝好的方向大步前进。
  他们厂的厂长白建国是个实实在在做事,一门心思为了企业好的人,和原来汽水厂那位罗厂长完全不同。
  怎么就跨了呢?还跨得这么快?
  宗卿厚眯了一口酒,脸膛通红,说:“具体怎么回事就不太清楚了,听说当初厂子是在最好的时候,短短一两个月就忽然不行了,就很雪崩似的。”
  “嗯,那原来塑料杯厂所在的区,有个姓陈的副区长,哦对,叫做陈康健,现在怎么样了?”
  “你还认识老陈呢?”宗卿厚一乐:“副市长了,就95年年初提的。”


第444章 步步高升
  第二天上午,杭城市政府。
  大概是当年留下的印象太过于深刻,已经是副市长的陈康健一眼就认出了梁一飞。
  “昨天听宗老板打电话,我都以为是他认错人了,心想我哪里认识二十五岁还不到的亿万富翁,真没想到还真是你!不错,不错不错!”
  陈康健上上下下打量了梁一飞许久,最后用力的和他握了握手,连续说了三个‘不错’。
  “呦,陈市长,很少听你连续说三次嘛。”陪着来的宗卿厚哈哈一笑。
  陈康健平时出席各种活动,指导工作的时候,遇到不满意的情况,往往就一言不发,只是点点头用鼻子‘嗯’一下,表示知道了,如果觉得满意,一般也是点点头,说个‘不错’。
  如果很满意,那就是频频点头,不错不错。
  可是连续说三次倒是真的极少。
  “他就是很不错!老宗,你是四十多才开始创业的吧?到了四十多才出了大成绩,他二十不到就开始了,二十五不到成为大富翁。这是第一个不错,年轻有为;你创业的时候,是组织上给你分配到厂子里当厂长,不管怎么讲,底子是有的,他呢,大牢里放出来,工作都没有,一穷二白,这叫做白手起家,外带浪子回头,这是第二个不错。”陈康健侃侃而谈。
  “那还有一个不错呢?”宗卿厚很配合的发问。
  “第三个嘛……”陈康健打量着梁一飞,又指了指宗卿厚,笑道:“你瞧瞧,都是企业家,小伙子长得可比你精神多了,这错不了吧?”
  宗卿厚哈哈大笑,说:“老陈你这话说的,谁还没年轻过。”
  梁一飞也跟着笑了起来,见到故人心里的确高兴,看起来,这位陈副市长和以前当区长的时候一样,有官威,但没架子。
  “陈副市长,还没恭喜你高升呢,一点心意来的晚了。”梁一飞提了两瓶酒两条烟过来的,好酒,好烟。
  陈副市长倒是也没什么避讳,随手拿过来就放在办公室台子下面了,然后才说:“这次我收了啊,算是朋友来往,以后就不行了。”
  梁一飞笑道:“以后就不是朋友啦?”
  “那真不一定,以后,说不定我还是你主管领导呢,那时候可就不好收你东西了。”陈康健说。
  “我的主管领导?”梁一飞一愣,什么意思,他要调到滨海去?
  那倒是真不错,滨海市虽说上上下下的领导自己都熟,可是陈康健毕竟是老关系了,而且他初来乍到,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和政治背景,需要自己帮手的地方不会少。
  看他这样子应该没有犯错误,那就不会是平掉,少说升一级,常务副市长或者干脆是市长,那对自己都有不错的帮助。
  哪知道宗卿厚却笑道:“陈市长,你这开口就不忘本职工作啊。”
  “我负责招商引资,那能忘了吗?忘了,我还当什么副市长。”陈康健朝沙发上一座,把小熊猫放在桌上示意他们自己拿,然后说;“小梁啊,当年我想把你招揽到区里工作,你不愿意,现在看起来,你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你现在生意做这么大,有没有想过来我们这里投资啊?”
  说了半天,原来是这回事。
  “真想过。”梁一飞说:“不瞒您说,当年我就想过,不过当时手头没钱,也没有合适的项目。”
  “那现在呢?”陈康健讲话十分的直接,说:“你要是能来,这么说吧,不管投资多大,我给你最好的政策。”
  这话惠而不费,梁一飞要么不来,要来的话,当然不可能是几万块钱开个小门面。
  “陈市长,这么说吧,我的企业,大多是工厂,杭城山清水秀的,我来这里开厂,破坏了环境,我心里第一个不好受。不过嘛,办教育倒是好的。”
  梁一飞的未来规划里,是有杭城这一站的,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不过之前顾文明提过,今年在杭城开分校,正好借着这个话茬,要点好政策,新时代在这里开分校,也是为自己将来在杭城做事打个前哨战。
  一个培训学校,不算什么太大的投资,不过这是新兴产业,在杭城至今还没有一家专业的大型培训机构,梁一飞又讲到未来的杭城分校,将会是新时代目前所有分校中,投入最大的一个,甚至考虑盖一个小型的园区,作为南方的总部。
  “陈市长,我是这么想的,将来,新时代也许会把总部就直接搬过来。”梁一飞说。
  “不错不错,我这么讲吧,你要是现在愿意搬过来,我立刻给你弄一块基建设施已经打好的地,大概六十多亩,你看行不行?位置也还行,就在市区和靠近西溪那边。”陈康健说。
  这倒是把梁一飞给问住了。
  本来是顺便一说,可没想到对方居然给了这么好的条件,六十多亩地,等于后世一个普通小区面积了,做一个民办学校的园区那是足够了,何况还是杭城的地。
  “市长,这我得回去和学校那边沟通一下,这么大的事,学校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梁一飞说。
  “那行,地我就先给你留着,你尽快啊!”陈康健道。
  梁一飞有点没缓过来神,这事闹的,本来说是来探望一下故人,怎么忽然就变成新时代搬迁了?
  好事是好事,杭城无论是环境、氛围,还是当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未来的城市发展,都更适合新时代,可是整件事似乎完全被陈康健主导了,自己不由自主的就答应了他。
  难怪了,短短两三年,他就从副区长提到了副市长。
  也有的,短短两三年,就从红红火火,变成了关门倒闭。
  “你知道这地皮是出自哪里的吗?”陈康健笑着问。
  梁一飞心想我哪里知道,不过见陈康健笑得很古怪,心里一亮,不太确定的说:“不会是原来金星塑料杯厂的吧?”
  “你看看,要不我说他不错呢。”陈康健先是冲着宗卿厚哈哈一笑,然后对梁一飞叹了口气,说:“可不是嘛,好端端的一个厂子搞到那个样子,辜负了你当初一番心思啊。”


第445章 命中注定?
  当初金星厂就是在陈康健手上破产倒闭,厂子情况陈康健一清二楚。
  那年梁一飞给出了点子后,金星厂的确红火过一段时间,到了1993年年中阶段,厂子的效益已经比原先翻了快五倍,几乎占领了整个省的市场,杭城有一小半事业政府单位都从它那里定杯子,厂长白建国还被市里评为优秀党员、优秀企业家,经常出席各种场合做报告,一时之间风头十足。
  之后金星厂立刻推出了‘竞价广告’活动,杯子销量好,这在后世就是‘流量’,所以哪些景点、饭店能印在杯子上,极大的影响了这些景点的客流量,金星厂做过统计,之前杯子上印了哪个景点,那个景点在短时间之内营业额就一定会暴涨,最高的,甚至一个月之内涨了70%。
  但是杯子的款式是有限的,同一款杯子,只能印同样的图案,可是杭城以及附近的景点、商家数不胜数,每一家都想把自己的形象印在杯子上,那怎么办?
  竞价呗,价格者得。
  这个方法也是当初梁一飞提过的,只不过,梁一飞只是随口说了一下,并没有就‘竞价’做深入详细的策划。
  金星厂最初推出竞价方案的时候,每天厂子来访的商家都排成长队,打破了头、吐了血抬高价,金星厂很是大赚了一笔。
  但就在这个时候,金星厂犯了一个致命的决策错误:为了多赚钱,也因为推不了很多人的面子,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居然‘研发’出了60多套新产品,每一套少则三四个杯子,最多的,居然有三十多个杯子。
  加上原先有的几套拳头产品,市面上顿时充斥着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杯子。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之前杯子就那么三套,当然可以带来流量,可瞬间变成了几十套,那流量自然也被分散了,而且多出来的套装,同时还冲淡了金星厂原来三套拳头产品的含金量。
  更关键的一点,原先三套杯子,名额有限,能上杯子的无一例外都是真正的杭城的好景区、真美食、良心商家,可现在‘位置多了’,金星厂根本来不及考察对方,只要给钱,无论良莠都可以上。
  其中不乏黑心商家,不好玩的地方,难吃又贵的要死的食物………不贵才怪,不贵点,怎么能把给金星厂的钱赚回来?
  接下来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金星厂的杯子种类越来越多,广告效应越来越差,口碑也越来越差,那广告费就越来越少,杯子销量也越来越低,然后金星厂再‘研发’更多的杯子……
  颇有些货币超发,通货膨胀,政府信用降低的路数。
  到后来,金星厂干脆送杯子,赚的是广告费的钱,把真正的核心都丢了。
  也就维持了半年的样子,金星厂就不行了,送都送不出去,仓库里的杯子堆积如山,广告部却门可罗雀,之前最好的时候准备扩张,还欠下一屁股债。
  “说起来,他们那时候还想找你,再给他们出个点子。”陈康健抱着茶杯,叹了口气,说:“可惜了,白厂长就那时候出了场车祸,人当时就没了,他这么一死,整个厂子的人心就彻底散了,跟国资局报了破产,那块地倒是不错,我给它弄到手一直捂到现在。说起来,你也是跟那块地有缘分的,给你,我放心,大约老白的在天之灵,也能稍稍有些慰藉。”
  “陈市长,白厂长的墓在哪?我想去祭拜一下。”梁一飞道:“当年是有交情的,再说了,以后我学校要在他那里办,等于是跟他打个招呼吧。”
  “呦,那我还真不知道,我来帮你问问。”
  ……
  ……
  在回去的飞机上,梁一飞闭目养神。
  按理说,现在他脑子里,应该首先想的是新时代未来搬迁,或者是接下来将要举行的保健品年会,最起码,也该是孙达威的海调会那边进行的怎么样了。
  可是,他一闭眼,眼前就浮现出白建国的墓来。
  白建国老家是淳安的,千岛湖那块,父母都是当地的渔民,当地政府的人配着自己去的时候,他家里的一对老迈的父母,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要大了十几岁的妻子,丝毫没有半点想象中见到故人应该有的样子,眼神里透着一股底层人对于权威和财富的畏惧,唯唯诺诺的。
  他的墓碑就在千岛湖的一座水中小岛上,一个黄土坟头,上面压了一块扁扁的大石头,除此之外,连个墓碑都没有。
  当地镇上的那个干部,完全不清楚这里面埋的是谁,为什么市里领导会打电话给镇上安排来扫墓?
  梁一飞知道,白建国,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跨时代的国企干部。
  他曾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祖国建设,付出了自己的青春;
  在面临时代的大潮变局时候,他们迷茫过,失败过,但却从来没有放弃过祖国交给他的企业。
  直到生命的最后,他还在为了企业能够活下去而煎熬奔波着。
  金星厂不是没有过辉煌,然而这份辉煌之下,白建国这样的领导干部,自己依旧拿着几百块钱的工资,甚至没有想到把家人接到杭城。
  白厂长,算不上能人,能力有限,非但没有开拓能力,甚至守成都不足;
  但是他代表了一个时代,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人的坚守,才能在这个有着太多纸醉金迷、背叛遗忘的大时代中,还留有一些让人值得相信的力量。
  梁一飞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加上还有先知,所以,这辈子他对于‘能力’这种事,并不是一元论,一切以能力论,相反,两辈子经商,他更多的是经常容易浮躁,所以他更需要一些积极向上的精神,甚至是看起来有些愚蠢的坚守。
  他经常会觉得自己多辛苦,多不容易,甚至有些自怜自艾,可是和白建国这样的企业家相比,梁一飞发现,自己其实还是生活在蜜罐子里的。
  一路无话,下了飞机,顾文明在门口接机,老远迎了上来,兴冲冲得说:“找到了!你猜猜,在哪找到的!”
  回来之前通知了老顾,让他把手头事放下立刻来见自己,商量在杭城办校或者迁移校区的工作,可是被这一句话问得一头雾水。
  “找到什么了?”


第446章 我们不缺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