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类神(花青)-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他就答应了。
公司里所有的车辆倾巢出动;由军方押运;往西伯利亚去。
“西伯利亚。”李真低声问;“是运东西过去;还是要运东西回来?去西伯利亚的哪里?”
“说是去塔森科;在很北边儿。”郭包荣叹了口气;仿佛几年前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时到今日仍像割了他身上的肉那样疼。
从万州到西伯利亚的塔森科;即便是在和平年代也是难以想象的遥远路途;更不会有人去做这种事。然而在当时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统统中断;只有机动性更高的汽车才可担此重任。
至于是运东西过去还是运东西回来……
郭包荣说不清楚。
因为在出发之前军方就说这一次是绝密任务;只大概告知了他一个地点。从他公司里的车驶进军事基地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
据说车队是在17年春天的时候出发的。而从17年春天到18年夏天这段时间;他一直被监视居住。官方对此的解释是车队的事情涉及绝密事件;决不允许任何人泄密。也正因为此;他也没办法往渝州这边来。
到了2018年夏末的时候;终于有了消息。那一天在他家附近的哨兵统统撤走;只有一个面目生硬的军官登门通知他;车队在西伯利亚遭遇了隔绝带紊流事件——就是指大片的隔绝带忽然发生位移——所有的车辆全部损毁;人员也无一幸存。
他早就做好了损失惨重的准备;却没有想到煎熬了一年得到的是这样的消息。但当时他仍旧心存侥幸;以为会有赔偿。然而等他再试图登门拜访那位将军的时候;却被轰了出来。
不但没有赔偿;万州也像肖恒治下的渝州半城一样被封闭起来;严禁出入境。
事情的起因经过便是如此。直到前些日子;门才再度开放;他就迫不及待地挟着妻儿赶来渝州寻亲。只不过不再是那个“相当有影响力”的男人;而变成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原来如此。李真微微叹了口气。
但他现在没有心思感慨世事无常、乱世流离。他想了想;在向对方表达了强烈的同情之后再次问:“那么之后还有人去西伯利亚么?”
郭包荣倾诉发泄了一番;已经略微冷静下来。听他这么一问;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李真便摊摊手:“只是觉得奇怪;他们跑那么远到底做什么?不出那件事;您这一家大概早就团圆了。”
于是郭包荣摇头:“没了。再就没听说过。”
“那么;也没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
郭包荣看了他一眼;无奈地笑笑:“我哪还有心思去管那么多。奇怪……这世道还有什么好奇怪的?万州人变多了算不算奇怪?”(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百七十八章大旱
李真愣了愣,呵呵笑几声,没有立即追问,而是转移了话题。
事事都急不得。原本是以郭锦媛的师兄身份来说话,到这时候却盯着万州的事情问东问西,正常人都会觉得奇怪。
于是他随意挑了些泛泛的空话来讲。比如某某天在食堂里遇见了郭锦媛,又比如和某某副院长谈话的时候听到对方夸赞郭锦媛——都是他之前在那个学校里的所见所闻辅以自己的加工,听起来相当可信又没有具体透露什么令人生疑的细节。
这些话说得夫妻俩又哭又笑,只有小女孩忽闪忽闪眨着眼,不明所以地到处瞧。
情到浓时,李真停下来不再多言,让情感在这两位的心中发酵。
一个人情绪激动的时候对外界的环境的变化总是有些迟钝。而等到激动的情绪平复下来——比如现在郭包荣抹了抹眼,就觉得稍微有些尴尬了。
无论怎么说两个四十多岁的人在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前哭鼻子,都是一件令人难为情的事。
所以李真试着转向另一个话题,以“缓解眼下这种令人尴尬”的气氛。
他轻咳两声,低声道:“您刚才说的万州人变多了,是怎么回事?”
郭包荣显然对这个年轻人的“明事理”感到相当满意,于是顺着他的话说下去:“刚才就是说说嘛,我也不是很清楚的——就是自己这样想。你知道的,那东西来了之后。很多人都死掉了——所以很多房子也就空出来了。”
李真点点头。
隔离带的确是在白天的时候降临的,大多数人都在户外。于是有很多人就再也没回到家里。如今的渝州半城就有大量空置的房屋,成为从前那些流浪者或者居无定所的非法移民们的乐园。
郭包荣继续说:“我家附近那些小区,头两年的时候冷清得都要闹鬼了,晚上一栋楼亮灯的就只有那么十几户。结果到了这两年的时候,楼里面住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到了晚上在外面一看就和从前一样。有的时候我晚上睡醒过来往外瞧,就真觉得还是回到前些年的时候了——”
“那您有没有弄清楚都是什么人?”李真从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可真是奇怪。这种世道怎么还会人越来越多?逃来的难民?”
“不是难民的、不是难民的。”郭包荣摆手,“看样子更像是当兵的。”
这时候女人怀里的小女孩细声细气地喊起来:“妈妈我饿。我累……”
于是女人摸了摸她的脑袋。往路边瞧了瞧,低声道:“咱们歇一会儿吧。”
男人看了看李真。于是李真笑起来:“我也累——那就歇一会儿。”
歇一会儿总是好的。因为几个人坐在某处,总不好什么话也不谈。他们前行了近百米,两旁的楼宇仍旧空无一人。于是在寻觅落脚点的当口李真问:“这里……怎么就看不见人影?是这边的人都跑去你们万州了?”
郭包荣摆手:“不是的。你不晓得。这里的人都在南边。因为这里没水。南边才有水的。”
他凑近一家冷饮店的门口,抹掉玻璃门上的灰尘往里面瞧了瞧,然后试着推门。门应声而开。屋子里还算干净整洁。于是他招呼妻子和女儿走进去,又试着按墙壁上的电灯。然而此处的电力供应似乎也中断了,他们就只好挑靠窗的位子来坐。
李真也和他们一家三口隔了一条过道坐了,问:“渝州缺水?”
这事儿他还真没听说过。或者说之前在将军府并没有过多关注这种事。大大小小的琐碎事务都由庞飞鸿分派给那些官员们去做,他最在意的只有和那一位有关或者同类种有关的信息。倘若这里都缺水,那么那一边想必情况也不会太好。他在市中心或许没什么感觉,然而更偏远的区域,大概也同这里是一样的情形吧。
他不禁在心里微微叹息了一声。早知道自己经验不足,难以承担一城一地的领导者之责,却没想到竟然失职到如此地步。
不过就像他之前问的那样,渝州怎么会缺水?
要知道渝州临江,而且是长江——世界第二大河。这里都缺水的话,那么其他地方还能活人么?
郭包荣似乎看出他的疑惑,取出行李箱当中的瓶装水抿了一口,又递给李真。李真笑笑,摆摆手。于是他去喂小女儿,边喂边道:“是嘛,谁也想不到。谁也想不到长江要断流了嘛!”
李真的第一反应便是因为隔离带的影响。这的确有可能。隔离带里面有时间和空间的乱流——时间乱流还好说。如果是空间的话……
那些江水被弄到别处的什么空间里了?!
他第一次意识到这样一个大问题,不禁深吸了一口气。
怪不得。从他回到这个世界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星期了。然而在长达七天的时间里,在渝州这种地方,竟然一场雨都没下。地面都被晒得发烫,空气也干燥。他之前觉得渝州的夏季本该如此,却并未料到竟然是由于缺水的缘故。
郭包荣叹息一声:“不但缺水,还大旱,气温高。万州那边现在天天四十多度,街上都没有人走动了。我家那个小区就在太子湖附近,连太子湖都干得要见底了。”
李真皱起眉,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儿。但思绪有些混乱,他又在记挂些别的事情,只好暂且放下这个念头,重新提到刚才那件事:“那么,刚才您说您那边人多,看起来像是军人?”
“看着像。都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脸上冷冰冰不笑也不爱说话,白天晚上在路边乱晃,瞧来瞧去。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在监视我……”他苦笑着摇头,“后来知道人家没把我放在心上。”
李真觉得自己似乎隐约抓住了一个什么苗头,但还不确切。他看着夫妻俩低头喂小女孩吃了些东西,过了一会儿才问:“那么那些人——是不是就在你们家附近那个太子湖旁边走动?那湖有多大?”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刚才为什么觉得奇怪了。
如果说长江要断流是因为受到隔绝带的影响,那么太子湖呢?
渝州一带是帝国的四大火炉之一,夏季气温达到四十度左右并不算“极其罕见”。但如果仅仅因为温度高,一个湖泊就要见底……这事儿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哪怕因为江水水位降低没有河流注入的话,光是蒸发掉也要好一段时间吧?
更何况他说那湖在小区里,更不见得就是和长江连通的。
郭包荣奇怪地看看李真,皱了皱眉,问:“你怎么……”
李真意识到这次没法儿再用“闲聊”这个借口搪塞过去了。于是他又扯了个谎。
“我就是搞这方面的调研的。”他笑了笑,“我毕业之后考的是渝州大学的研究生,在搞大气动态调控——”
这词儿是他乱编出来的。听着神神秘秘,但总能和自然环境之类的东西扯上边儿。
“这次出来就是想要多看看。您知道那东西,隔离带,我们总不能就这么只看着,总得想点法子。”他露出微涩的笑容,抓抓脑袋,“我知道自己一个人可能得不到什么进展,但好歹多了解一些机会就多一点。”
郭包荣从脸上露出恍然的神色,赞许地点头:“你说得对。有志气。”
这么一来他说得就更加详细了。很多事情不要李真问,他便自己一一做了补充。
不过李真听了之后,眉头皱得更紧。
事情的确蹊跷……
太子湖是与长江连通的,但湖区面积不算小。从郭包荣的叙述来看,时至今日两者之间的水道也未断流,还有江水在向湖中注入。
于是眼下的情况是,这边的江水——尽管量并不大——流进来,那边的湖区水面却在日益下降。据说有的地方已经见湖底了。
而郭包荣口中那些看起来挺奇怪的人,也的确是住在环湖周遭的小区楼房里。
他妻子还补充了另外一件事——某天她外出的时候见到过其中一位。据说力气特别大。大到了一脚踢在路灯柱上,那铁皮便微微凹陷下去的地步。
那么就是能力者。
大批能力者跑到那里去……
“大批能力者”。而且看起来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李真先想起的是那些他曾经在陵县见到的生化战士。这意味着那个奇怪的太子湖或者隐藏着什么内情。
能力者、干旱……这两者似乎很难联系到一起去。这意味着或者中间缺少了关键的一环。他思索了很久,但没有弄清楚,只得暂时放下心中的念头。
于是眼下他面临一个选择——西伯利亚在北,而万州的地理位置偏南。要不要去那里瞧一瞧?
几乎可以肯定万州方面同西伯利亚的那群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建立时间甚至比肖恒更早。白小当也告诉他万州当面的渗透有些严重,这说明在肖恒被转化以前,那群人的重心在万州。
第一百一十九章有怪兽
李真闭上眼睛沉默一会儿,然后轻轻出了口气。
总不能当做什么都发生。或者说无论自己有多么心急,总不能在后院还有可能起火的时候便冲到敌人的老巢当中去。
那些人的确有可能是生化战士。但并非只有帝国才搞得出来生化战士。要知道在这一方面真理之门的技术据说要领先十到二十年,更何况安若素——那位白骑士,当初就从北方基地获取了大量的资料。
而联系到郭包荣之前所说的西伯利亚一行,他觉得那些人属于帝**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倘若这么一群人真的聚集在万州,在距离渝州如此之近的一片区域当中图谋着什么,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坐视不理的理由。
于是他向郭包荣笑了笑:“那我们也许可以继续同路走了。我得去那边看一看。”
他本以为还会在在渝州的另外半城遭遇一些事情,却未料到在这里的旅途竟然出乎意料的平静。这里比不得他那边,似乎人烟更加稀少,街道更加冷清。他们一直走到市中心才又瞧见人群。人们三三两两地站在路边,用麻木不仁的无神目光去看路上的行人。很多人衣衫褴褛,街边更难见巡逻的士兵与警察。
其实两边的本质差异并不仅于此——不仅仅是体现在富有或者贫困这一方面,还体现在这些人的精气神上。
至少在门那边的那些移民还在想着法儿地生存下去。他们试着出卖体力甚至生命得到一些东西,而不像这些人一样。浑浑噩噩。李真对于这种差异感到有些疑惑,但在走出这边那道门的时候终于知道是因为什么了。
之前走过来的时候,这边空无一人是有原因的。原来时至今日这里的当政者仍旧对这里的人们采取了某种限制——借道此处的人可以过,而这里的原住民则被限制了自由。他不清楚这样做的用意何在,但很多时候很多决定之所以被实施出来,很大程度上就仅仅是因为当政者拍了一下屁股。
在从前这类情况尚不少见,更何况如今这个时代。
而他们在打算经过这里的门去往万州的时候,发现那些守门的士兵在从事一项相当古老的职业——收“城门税”。
“城门税”,他们的确是这么个叫法。每个人都得付出相当的代价才能安然通过,从他们的神情来看做这种事情已经轻车熟路。
而之前他又偶然看到两个兵在搜那些路边行人的身。没有任何理由或者程序。仅仅是叫停下来。然后搜索一番带着“战利品”扬长而去。
那么,在这样一个个人财产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的区域,能够有人有动力辛勤劳动才是怪事。
似乎这里的那位孙将军……还没有切实地表达出自己的诚意啊。
但至少现在李真不打算理会这边发生的事情。他甚至也向守卫那扇门的卫兵缴纳了一些东西,然后同郭包荣这一家三口踏上了万州的地界。
他能够感觉得到。温度的确越来越高了。这里的温度比高楼林立的渝州主城区还要高一些。而现在他们也仅仅是在万州的郊区一带。尚未抵达城区。而一旦到了万州的主城区,因为热岛效应,那里的温度的确可以轻松达到四十摄氏度以上。
就好像真的有一个巨大的火炉被安置在那里。然后朝着四周释放出汹涌的热量。
在路上遇到一辆车,他们搭了上去。李真安静地听郭包荣与车主闲聊,将一些信息记在心里。仅从这些只言片语来看,这里的当政者还算得上正常。其实说起来肖恒也可以算正常,甚至是属于比较“有作为”的那一类——在民生方面。
似乎自从三年前他坑了郭包荣一次之后,那个人就再没做什么出格的举动。
但问题是肖恒从前也算正常。
于是他就只去看车窗外面的景色,偶尔同郭包荣交谈几句。两个人打算继续在万州寻找自己的女儿,但李真想要先去那个太子湖瞧一瞧。
原本就是萍水相逢,相熟也仅仅是因为李真是自己女儿的“校友”而已。在从前也许这夫妻俩会热心地为他张罗住宿。一尽地主之谊。但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们也就仅仅叮嘱李真万事小心,然后就在他们居住的那个小区门外分了手。
从前的门卫门禁统统失效,整个小区看起来有些破败。眼下是上午,但太阳已经开始散发出惊人的热量。远处的景物在升腾的热气当中变得微微扭曲,一根倾倒的路灯柱子横在小区内的一条小径上。
他依照郭包荣之前的指点,踏上右边的一条路。
其实在这里就已经能够依稀看得到太子湖了。湖边密植了一排景观树,只不过现在树木叶片发黄、枝桠打蔫,看起来已经快要死掉。树木枯死总有一个过程,大多应是先落叶,再枯萎。但这些树木的死亡似乎来得尤其猛烈,更像是生命力被一下子抽走了。
李真背着包慢慢走过去,手从树干之上划过。
又走几步,转过一个街角,他看见了人。
那些人眼下三五成群地站在湖边来回走动,偶尔会转头相互交谈。如果天气不像现在这么热,如果这些人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一幕还算合情合理。但问题是那些人都是年轻人,年纪最大的似乎也没有超过四十岁。
李真停下脚步远远地看他们。郭包荣说得没错,这些人看起来的确相当严肃。都是板着脸、抿着嘴,脸上带着警惕戒备的神气,好像在执行某一项警戒任务的士兵。
一个人瞧见了他,于是其他人也往这边看过来。
一模一样的冷厉眼神。带有无声的告诫意味。
李真笑了笑,慢慢退开去,回到街角之后。
然后他皱起眉头。
郭包荣的妻子观察得还不够仔细。而他注意到了一件事。
天气很热,这些人也出了汗。相隔十几米的距离,一般人看不清他们脸上的样子,但李真看得清。于是他发现那些家伙的脸上竟然没有汗水。
也许这可以归结为他们都很耐热。然而这些人裸露在外的手臂、脖颈上,却都有细密的汗珠。不是他们不会出汗,只不过他们的脸上的不出汗。
再回想那种死板的表情和与那表情并不相符的敏锐眼神,李真意识到,他们应当是在脸上做了什么手脚。而现在他自己的脸上就有那玩意儿——某种特殊的涂料。用来遮掩本来的面貌。防水、轻薄、可以配合底下的肌肉做出并不复杂的表情。却不怎么透气。
那些人的脸上都用了这东西。而据他所知,只有某一群人才需要使用这东西来掩饰自己的与众不同。
或者说他们已经算不得人类了——
异种。
万州果然有问题。是大问题。
那么这个太子湖就也有问题。
一堆具有智慧的高阶异种将这里围起来,还一围就是一两年……吸引它们的是什么?
或者不应该用“围”这个字眼儿。而应该是,保护。
它们压抑自己嗜血好杀的天性。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对附近的居民“秋毫无犯”。能够令它们做到如此地步的事情或者事物必然非同寻常。而他能够联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便是——
这些东西的主子。
类种。
想到这里。李真深深吸了一口气。并且觉得将自己牢牢包裹的灼热空气都变得有些发凉。
每一次类种的觉醒都必然伴随着惨重伤亡。无论是蚩尤还是路西法,又或者那枚卵,都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记忆。
那么这一次……
他握了握手中的那柄枪。如果真的猜对了。他就绝对不容许那种家伙在万州的市区觉醒过来。
因而他慢慢退去,转进附近一个阴暗的街角。
这是一个推测。他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并且让自己准备得更加充分。实际上除了刚才那个大致推断以外,还有另外一些疑点需要解答。
例如,倘若这是一个等待复苏的类种,那么为什么是一群高阶异种在守护它?
难道更好办法不是控制当地政府的首脑,将这里变成那群疯子的势力范围么?
或者,干脆直接将它挖掘出来,运送回他们在西伯利亚的大本营。
而花上两年的时间“等待”,无论如何都不是明智之举。
况且还有另一件事——郭包荣被讹去的那个车队,究竟去了西伯利亚做什么?
于是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附近的区域乱晃,并且发现异种似乎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更多些。除去在湖边的那些之外,附近的街巷当中也会偶尔出现他们的身影。这些家伙似乎承担着外围警戒的任务,就好像从前那些街头混混一样用阴森的眼神打量每一个它认为略显可疑的人。
一整天,他在附近转了六圈。这是从前在北方基地学到的东西之一——如果你认为某地有可疑却又一时看不出什么端倪,那么就在不会引人注目的情况下多走几次。如果第一次是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走,那么第二次就沿着逆时针的方向走。视角发生变化,总能觉察到很多之前被自己忽视的东西。
他这么做了,并且的的确确收获了一些东西。
所谓的外围哨探的分布也有规律。他们在某几个区域比较密集。
李真在傍晚的时候找到一家小旅馆,然后弄来了纸笔,又从房间里的电脑上下载了太子湖一带的平面地图。
太平湖不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它是一个l形。
他将白天记忆当中那几个异种密集处也在地图上标注了出来,然后双手离开桌子,微微皱起眉头盯着那张纸认真看。
这么瞧了五分钟,始终没能得出什么结论。每一个据点之间的距离有远有近,甚至距离湖岸也有远有近,似乎没什么规律。一共九个点,就好像九只苍蝇,搞得他心烦意乱。
于是在继续僵持二十分钟之后他疲惫地站起身,打算洗一个澡再下楼去弄点儿吃的。然而进了卫生间却发现墙壁上贴了一张纸——每日早六点至九点、晚八点至十二点供水。
这时候他才记起现在不是在将军府,而是在干旱的万州。
他便只得摇头苦笑,推门走出去只打算吃些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