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体育人-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强好不容易挤到了一个位置,然后伸头望去,进入他视线的是个青年男子。
这人陈强没见过,但陈强可以肯定是,他绝对不是刘长春,这个青年和陈强见过的照片绝对是两个人。
“不是刘长春啊!”陈强有些失望地说道。
“什么刘长春,他是朱宝璋,天津的朱宝璋,你不知道他么?”旁边一人投来了鄙夷的眼光。
“朱宝璋,原来他就是朱宝璋!”陈强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提到朱宝璋,后世的人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是陈强这个专业的体育从业人员却知道他是谁。
在二十年代中期,朱宝璋绝对是一个明星级别的人物,在刘长春参加奥运会之前,朱宝璋的名气甚至还要超过刘长春。
六年前的旧中国第三届全运会上,当时朱宝璋代表直隶队参赛,一举获得了短跑100米、短跑200米、短跑400米三个项目的冠军,毫不夸张的说,朱宝璋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短跑之王”。
这一届全国运动员,各省都是独自报名参赛的,所以没有了直隶队,朱宝璋作为天津人,当然是代表天津队参赛。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仍然是这片田径赛场上最大的明星。
陈强和程金冠从人群中挤出来,此时的程金冠仍然是一脸的兴奋,就像后世那些刚刚参加完明星见面会的粉丝小迷弟。
只听程金冠开口说道:“上一届全国运动会,朱宝璋拿下了短跑项目的所有冠军,从那时起,他便是我的偶像了,我真想和他同台较量一次,希望我可以和他分在同个小组。”
“只要你闯入决赛,一定能遇到朱宝璋的。”陈强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对了,你知道朱宝璋上一届夺冠的成绩是多少么?”
“100米12秒整,200米24秒2,400米57秒6!”程金冠想都没想,直接开口答道,说完后他还补充了一句:“六年前他还不到十八岁呢,我记得当时他还在天津的新学书院读书。”
听到这个成绩,陈强心中顿时有了比较直观的判断。
后世国家田径运动员的技术等级标准,100米短跑项目,三级运动员达标成绩是手计的12秒4,二级运动员达标成绩是手计的11秒5,朱宝璋12秒整的成绩,只能算是三级运动员的中游偏下水平。
200米短跑项目,三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是手计25秒5,二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是手计23秒6,朱宝璋24秒2的成绩,依旧是三级运动员的中游水平。
400米短跑项目,三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是56秒5,朱宝璋的57秒6,连三级运动员的标准都没有达到。
不过400米是短跑项目最难的一个,在二战以前,400米短跑的成绩普遍不高。
但是考虑到朱宝璋当时的年纪,这三个成绩就算是非常棒了。
按照程金冠所说,六年前的朱宝璋还在天津新学书院读书,这个新学书院就是解放后的天津第十七中学,也就是说当时的朱宝璋,还是一个中学生。以中学生的身份,100米跑出12秒的成绩,朱宝璋的水平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日本的那个山崎正男,在二十年代的中国,这就是一个天才型的短跑运动员!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朱宝璋或许会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短跑运动员,真是可惜了,生不逢时啊!”陈强长叹一口气,接着想道:
“现在六年过去了,朱宝璋也不是当年那个中学生了,他现在应该是二十三四岁的年龄,正好是田径运动员的巅峰年纪,他比起六年前,一定进步了很多吧!除了刘长春,还有一个朱宝璋。看来我想要在全国运动会上夺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与此同时,在长江上,一条渡轮正缓缓的行驶在江面上,船的目标是南京的长江码头。
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跨江大桥,江南江北之间,只能靠船舶作为交通工具,从北方来的火车,到了江北岸就得停下来,乘客需要换乘渡轮抵达江南岸。
在渡轮的甲板上,一个青年男子正站在传遍,昂着头看着江面,感受着远处吹来的阵阵江风。
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对他说道:“长春,先进船舱吧,一直待在外面,会着凉的。”
“教练,我不冷,这是第一次来到江南地区,想看看这南国风光。”青年男子操着一口东北话回答道。
中年男子皱了皱眉头:“我是怕你的旧伤复发。这次全国运动会,你本来就不应该来的,你身上有伤,又经过舟车劳动,我怕你的伤势会加重!而且一会抵达南京后,我们还要坐一天的车才能到杭州。”
“教练,你就放心好了,即便是我身上有伤,一样也可以拿冠军!”青年男子信心满满的接着道:“六年前,朱宝璋拿到了短跑项目的三个冠军,这一次,我也要拿三个冠军!”
这个青年男子就是刘长春。
这一次全国运动会,东北地区组成了一个东北特区联队,东北张少帅也舍得在运动员身上花钱,特批了一笔经费,让东北运动员奔赴杭州参赛。刘长春显然就是东北队的核心人物。
只不过现在的刘长春却有伤在身,他究竟能够发挥出几成的实力,犹未可知。
……
来到杭州的第二天晚上,上海队的宿舍里已经空了一大半了。
这些富家子弟哪里忍受得了这种居住环境,所以大都跑到外面的旅馆居住了,有些人甚至专门在西湖畔租了房间,可以欣赏到西湖美景。
不仅仅是上海队,其他提前到达的运动员,但凡手里有些钱的,也都出去住旅馆了,据说西子湖头的大小旅馆,已经是一天一个价,比平日涨了三四倍有余。
傍晚时分,陈强回到宿舍,恰好看到程金冠也在收拾行李。
“我明天要搬出去住了,在附近租了一个旅馆,你要不要一起去?”程金冠开口问道。
“算了吧,我可住不起旅馆,我听说外面旅馆已经涨成天价了。我就凑合着住这里吧,至少有吃有喝。”陈强开口说道。
“那好吧,我们开幕式再见了。”程金冠说着却突然抬起头来:“对了,我今天打听到一件事情,据说这次全国运动会的冠军,可以去参加远东运动会!”
“你是说五月份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么?”陈强开口问。
“你连第几届、在哪里举办都知道,看来你的消息比我灵通。”程金冠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
有关体育方面的消息,陈强当然是非常灵通,要说上知一百年,下知一百年,那都不为过。
三十年的体育比赛本来就没有几个,远东运动会算是中国人能够参加的唯一国际性赛事了,陈强自然要将远东运动会放在心上。
1930年的五月份,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将在日本的东京举行,而中国照例是要派运动员参赛的。过往的几届远东运动会,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都会专门挑选运动员参赛,而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中国的全国运动会是在4月1日开始,恰好在远东运动会开幕之前,所以连挑选运动员的过程都省了,直接派全运会的冠军去参加远东运动会就好了。
所以说这次的杭州全国运动会,不仅仅是要决出全国的冠军,更可以算是远东运动会的选拔赛!
这也是陈强一定要拿到全运会冠军的原因。
只有拿到全运会的冠军,他才可以去参加远东运动会,才可以为国争光。
只有走出国门,站在国际赛场上,他才可以告诉那些全世界,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第五十四章 帅不过二十秒
4月1日,全运会开幕的日子。
旧中国第四届全国运动会规模极大,可以算是旧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届全国运动会了,一共有两千多名选手参赛,其中包含了四百多名女运动员。这也是首次有女运动员参加的全国运动会。
有23支参赛队伍参加了这一届的全国运动会,其中东北、绥远都是首次参加全运会,除此之外,香港,以及一个来自日本神户的华侨团体,也都独立成队。
运动员们全都聚集在场内,好不热闹,而看台上也早已经是人山人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体和游客,更多的则是杭州本地的热情市民。
陈强不断的向着东北队的方向张望,他在寻找刘长春的身影。
“你在看什么呢?”旁边的程金冠开口问道。
“我在找刘长春,就是东北的那个刘长春,你肯定听说过他的大名吧?”陈强开口说道。
“我知道他,听说他能跑进11秒以内,去年的时候还赢了日本人,不过这一次,他是带伤来参加比赛的。”程金冠压低了声音,接着说道:“从关外来杭州,这路程可不近,我听说因为舟车劳顿,刘长春的伤势又加重了,所以来到杭州后便一直在休息,今天的开幕式,你是见不着他了。”
陈强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那太可惜了,只能等到下午比赛的时候,才能见到他了。”
“别聊了,开幕式要开始了,肃静!”有人开口说道,陈强和程金冠立刻止住了声音不再交谈。
第四届全运会的开幕式正式开始,第一个步骤是全体工作人员和全体运动员绕场一周,然后便是升旗和唱歌仪式,然后要向旗帜和中山先生遗像三鞠躬,紧接着是宣读总理遗嘱,全体默哀三分钟。
这个时代搞这种大型的活动,大体上都是这么个过程。
对于陈强来说,这个过程很新鲜,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体育人,能够亲身见证这种历史性的时刻,让陈强心中充满了激动。只不过在唱歌的时候,陈强只能干张嘴滥竽充数了,他压根就不会唱。
然后就是领导致辞环节。
只见一人站在主席台上,对着话筒开始滔滔不绝的讲演起来,由于距离太远,陈强压根就看不清楚这人的面容。
“……有健全之体魄,始有健全之精神,合健全之国民,始有健全之民族,亦唯有健全之民族,而后能创造健全之文化。纵览古今,横绝大宇,未有国民疲弱萎靡,而其文化能发扬昌大,其国族能独立自存者也……”
“……中央深维国民体育之不振,实为文化衰落之总因,亦为招侮至乱之媒介,将欲丕变气习,树之根基,是用决议举行全国运动大会……”
“……卜时四月,相地杭州,经营筹备半载,全国各省中咸简拔英特,踊跃来会,北自冀辽,南暨岭表,远迄海外华夏之裔,相将与会者两千余人……”
“……所愿自今以后,岁有斯会,易地举行,风声所树,由都邑以至于乡鄙,由痒校而普及于社会,务使户户家家,成以体育为常课,锻炼坚实之体质,养成强健之精神。强父无弱男,优生所以淑种,则民族建强,而国家之基础巩固矣……”
这人洋洋洒洒讲了大半天,等他讲完了,全场掌声雷动,然而陈强只听懂了一半。
“这人是谁啊,讲的我云里雾绕的!”陈强忍不住小声吐槽道。
“他是考试院长。”程金冠小声提醒道。
陈强点了点头:“原来是管考试的,怪不得说话文绉绉的。”
“考试院长不是只管考试的。”程金冠只能无奈的解释道:“考试院是‘五院’之一,公务人员任免升迁褒奖,皆有考试院负责。”
陈强恍然的点了点头,觉得这考试院长的职权,大体和后世的组织部长差不多。
接下来又是一系列的各级领导致辞演说,如果换成一个熟悉历史的人来,大概都知道这些人是谁,和陈强对这个时代的历史并不是很熟悉,所谓的政府高官要员,陈强一概不认识。
开幕式从上午九点,一直持续到十一点多,开幕式结束后,大量的运动员涌进了食堂,陈强便是其中之一。
陈强用最快的速度吃过了饭,然后又回到了赛场。100米短跑的预赛,就在开幕式当天的下午举行。
……
陈强觉得,这届全国运动会的赛程安排即位不合理,上午才举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开幕式,下午就要参加比赛,连个缓冲的时间都没有。
参加100米短跑的选手陆陆续续的来到了赛场上,选手的分组也已经张贴出来。陈强在分组名单上找到了刘长春、朱宝璋等熟悉的名字,而和陈强同组的选手,他一个都不认识。
“东北的刘长春来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陈强扭头望去,远处走来了几位参赛选手,其中一个正是刘长春。
陈强虽然没有见过刘长春本人,但他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了刘长春。
和其他人相比,刘长春真的是太特别了,站在人群中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好强壮!”陈强心中轻叹道,这是他对刘长春的第一印象。
刘长春的手臂很粗,腿也很粗,肌肉线条很明显,身材看起来更像是欧美人。
全运会的赛场上,有很多看起来精壮的运动员,他们身上也有很明显的肌肉线条,他们外表看起来可能会有些瘦,但绝对不要怀疑他们肌肉中所蕴藏的力量和爆发力。
刘长春却不同,他不是精壮,而是强壮,那种肌肉男式的强壮。陈强甚至觉得,后世的张培萌、谢震业等优秀运动员,他们的身体都未必比得上刘长春这般的壮实。
要知道在后世,物资十分充裕,运动员吃好喝好不说,还有各种营养品补充着,而在三十年代,物资困乏,也没有那么多营养品,想补营养都没东西补。
“这可是三十年代啊,全民营养不良的时代,可刘长春竟然还能有这样强壮的身体,真是天生的运动员!这身体天赋太惊人了。”陈强心中叹道,他觉得刘长春若是放在二十一世纪的话,成就绝对不亚于苏炳添。
随后,陈强又想到了自己。
“我现在的身体,比刘长春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还好我有技术可以弥补身体的不足,而且刘长春是带伤参赛,这样的话我才可以有机会拿到100米的冠军。如果刘长春有着和我一样的短跑技术,甚至他只要没有伤,现在的我都未必是刘长春的对手!看来我还得继续努力训练才行。”
亲眼见过刘长春后,陈强已经完全意识到,自己和刘长春之间的差距。
原本陈强还在为自己吊打全上海的运动员而沾沾自喜,但是现在陈强却觉得,自己太天真了,上海选拔赛的那些运动员,并不是中国最出色的运动员,他们顶多算是这个时代里,能够接触到体育训练的一群人。
而体育运动中,真正的强者,都是那些天赋异禀的人。训练会决定运动员的下限,而天赋则会决定运动员的上限。
身体天赋恰恰是运动员无法决定的,这要看老天爷赏不赏饭吃。
“我的身体天赋并不是很拔尖,还好我有一个训练空间。既然老天爷没有给我一个足够牛逼的身体,那我只能用十倍的训练和领先一百年的技巧来弥补了!”
……
100米短跑预赛,终于轮到陈强这一组登场了。
赛道上一共有六位选手,也是这个时代的标配,即便是到了奥运会决赛的赛场上,也是六个人一组进行比赛。
陈强不认识其他的五个人,其他五个人也不认识陈强,或者说这六位参赛选手根本就是互不认识。
这毕竟不是后世,信息传播没有那么的发达。要是放在一百年后,知道选手的名字,然后去网上一搜,他的个人信息,他所取得的成绩,甚至连他的比赛视频都能找出来。
可是在三十年代,才不知道你是谁呢!
选手们来自天南地北,有些运动员一辈子都没出过省。除非是朱宝璋、刘长春那种的名将,否则的话根本就不可能认识。
对手的实力如何,强弱怎样,技术特点是什么,这些全都不知道,唯一了解的信心就是对手的姓名,这个时候想要判断强弱,只能通过眼睛看,然后猜一猜对方强不强。
于是乎,赛道上的六名选手开始互相打量起来,然后凭感觉判断对手的实力。
不仅仅如此,观众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判断选手的强弱。
……
比赛还没开始,观众们先议论起来。
“我觉得从这边数第三个运动员,他能跑第一,你看他腿那么长,肯定跑的快。”
“谁告诉你腿长一定跑的快呢,万一是个傻大个子呢?我倒是看好第四个运动员。”
“第四个那么瘦,能行么!”
“瘦说明体重轻啊,体重轻肯定跑的快啊!”
“在我看来,第三个和第四个都不如第二个,你看第二个,也就是十六七岁的样子吧,还在上中学呢,这么年轻就来参加全国运动会,肯定有两把刷子,我看好他!”
这人所说的十六七岁的年轻运动员,正是陈强。
参加全运会的主要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十八岁以下的寥寥无几,所以陈强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也算是比较显眼了。
然而之前的那个观众却不屑的撇了撇嘴:“其他五个人都有可能拿第一,就那个小年轻不行。”
“为什么,你看不起年轻人么?上一届全运会,朱宝璋也是个中学生,不一样拿到了三个冠军!说不定这个年轻人也能一鸣惊人呢!”
“一鸣惊人?你想多了,你仔细看看,他连个钉子跑鞋都没穿,而是穿的普通运动鞋。你觉得脸钉子跑鞋都没穿的人能跑个第一名?我看他纯属是来凑个数的!”
……
观众席上隔着那么远都已经发现,陈强没有穿钉子跑鞋,在赛道上的其他几位参赛选手,早已经发现了这一点。
“只穿了一双普通的运动鞋来参加短跑比赛,这人是认真的么?”
“100米短跑,连钉子鞋都不穿,看来这位选手压根就没想晋级。”
“穿运动鞋的那个肯定是来凑数的,一会比赛的时候完全不用理会他了,留心其他四个人吧!”
“初赛果然是鱼龙混杂,什么样的选手都有。连个钉子跑鞋都没穿就上赛场了,上海队怎么选拔了这样一个选手参赛。”
其他五位选手心思各异,但有一点他们还是有共识的,那就是这个连钉子跑鞋都不穿的年轻选手,肯定是来打酱油的。
……
主席台上,上午用文言文演讲的那位考试院长也在观看比赛。作为南京方面来的大佬,此时的他自然是被簇拥在中间,周围一群小弟跪舔。
院长看了看赛道,然后对左右说道:“这是我们南京政府第一次举办全国运动会,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呀!比如对参赛选手的把关,就不严格,让一些没有比赛态度的运动员混了进来!”
“院长何出此言?”旁边立刻有人问到,还有人拿出小本本,准备记下考试院长的话。
只见院长指了指赛道,开口说道:“你看看那个上海队的选手,穿这个普通运动鞋就来参加短跑比赛了。连我这个不当运动员的都知道,跑100米要穿钉子跑鞋,他一个运动员,难道会不知道么?”
院长声音变得严厉起来,他接着说道:“这很明显就是没有比赛的态度!很明显就是不重视比赛嘛!他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当成是什么了?难道是杂耍游戏么?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来参赛?这种运动员,是怎么选拔到全国运动会来的?”
院长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不过这种现象也说明了,地方上对于运动员的选拔工作,还是很多疏漏的!以后类似的运动会,我们要出台一些详细的法规,真正的选拔出一些认真参赛的运动员,最起码参赛态度是要端正的。全运会不是混人头数的比赛,以后这样的害群之马,一定要坚决杜绝,要把他们挡在全运会的大门之外!”
“院长说的对。”
“院长说的太好了。”
“听院长一番话,简直让我醍醐灌顶!”
“院长,您说的话,我全都记下来了,回去以后一定会专门组织学习的。”
周围立刻想起了一片阿谀奉承之声。
考试院管的就是这些当官的,所以在考试院长面前,众人自然是全力的吹捧和巴结,希望能够给考试院长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种风气在当时的官场非常普遍,很多人当官靠的不是政绩和能力,而是靠着阿谀奉承,以及给领导送钱。
当然,送钱的前提是,领导得对你有个好印象,要是领导压根就记不住你是谁,想送钱连门路都没有。
就在此时,起跑的枪声响起,六名参赛选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了起跑线。
仅仅过了一个呼吸的功夫,便有人脱颖而出。
众人举目望去,发现那个脱颖而出的,正是那个连钉子跑鞋都没有穿的选手。
此时还有人再继续的阿谀奉承:
“刚刚聆听院长的教诲真是振聋发聩,让我茅塞顿开,这种没有比赛态度的运动员,就应该,呃?”
这阿谀奉承之人也看到了赛道上的情况,顿时止住了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那个院长口中没有比赛态度、不重视比赛、把比赛当杂耍游戏、来混人头数的害群之马,现在就跑在第一名。
而且遥遥领先!
“什么情况,他不应该是害群之马么?害群之马不应该是在最后面么?怎么跑到一名了?他要是跑第一名,我刚刚说了一半的话,该怎么接下去啊!”
这一瞬间,主席台上鸦雀无声!
每个人都盯着赛道,然后选择了沉默。然后眼睁睁的看着陈强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