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68章 冰上女神

  从银行出来,两人就去了商场。
  在体育用品柜台,米安娜停住。给林驹买了一双速滑冰刀,给她自己买了一双花样冰鞋。
  “你会滑冰吗”?
  林驹还真没想到,米安娜这个南方人会滑冰。
  “哼,敢瞧不起我,到时候给你个惊喜,震撼你一下。现在我要问问你,你会滑冰吗?”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叫你看看我的风采”。
  “别吹牛啊,走着瞧”。
  “走着瞧”。
  很快开车到了云渊潭公园,花一块钱买了两张票,就进了公园。
  滑冰场就在湖面上,是特意开辟出来的一个收费滑冰场。两人交了6块钱,就到了滑冰场上。
  场上人不少,足有百八十人。
  但滑冰场比较大,倒不显得拥挤。
  绝大部分人的滑冰鞋都是租的,滑得比较熟练的是少数,更多的是趔趔趄趄,蹒跚学步的初学者,时常有人摔倒。
  偶尔有两个滑的比较好的,好为人师,在教那些初学者。
  倒也不收钱,就是比较热心的人而已。
  米安娜看看四周。
  “林驹,你再看看,有没有熟人”?
  “我都侦察过了,没有熟人,你就放心吧”。
  米安娜这才放心,换了鞋,把大衣脱去,只穿者高领毛衣,露出傲人的身材来。
  又把围巾摘下来,只带着墨镜。
  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滑过来。
  “要不要我教你”?
  这个家伙热情地跟米安娜说道。
  “好啊,我先滑一圈儿,你看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再请你指点”。
  米安娜向林驹挤挤眼睛,扭扭身,抻抻腰,就吸引了一些男人的目光。
  “林驹,我先去了,你在这里等我”。
  米安娜双脚紧蹬几下,速度就起来了,开始一个个超越别人。
  到了弯道,略一弯腰,就开始压弯道,林驹一看她压弯道的姿势,就知道她滑冰的技术非常熟练。
  只见米安娜不断地加速,越来越快,在冰上挥洒自如。
  很快一圈儿过来,到了林驹跟前也不减速,突然一个转身,单刀着地,右腿平伸,旋转两圈儿,然后刀尖立起,双手抱身,又旋转两圈,戛然而止。
  “好,漂亮”。
  这一套动作,优美潇洒,干净利落,林驹真的有些震惊。
  他万万没想到,米安娜滑冰技术竟然这样好。
  “这位先生,我滑的怎么样”?
  米安娜笑呵呵问道。
  “嘿嘿,好,好,甘拜下风,再见”。
  那个家伙滑走了。
  “安娜,没想到你竟然这样厉害,真是叫我震惊啊。”
  “我要把我最好的东西,都展示给你,来,咱们过去”。
  米安娜伸出手,林驹拉住,两人就一起向里面滑去。
  滑冰入门之后,最关键的技术,就是转弯的时候压弯道。此时如何换腿,就是水平高低的标志。
  林驹的滑冰技术倒是还可以,转弯技术也还不错。
  不过他用的是速滑刀,速度还可以,花样什么的就做不出来。
  要论好看和技术难度,花样刀更能体现出来水平。
  米安娜用的是花样刀,能达到如此娴熟的程度,确实有过人之处。
  “怎么样?我滑得好吗”?
  安娜大声说道,脸上写满了得意。
  “好,简直是冰上女神啊,安娜,你真棒”。
  “我给你来个更漂亮的”。
  米安娜松开手,紧滑几步,身体突然跃起,旋转两圈儿,单脚着地,右腿伸开,又旋转一圈儿,然后双脚并拢,双手伸过头顶,身躯挺直,旋转了两圈儿。
  “好”。
  林驹不禁鼓掌。
  “好,漂亮。”
  旁观者也喊了起来,也不知道是说米安娜人漂亮,还是她的滑冰技术漂亮。
  其实,无论是人,还是技术,都非常漂亮。
  米安娜滑过来,牵着林驹的手,两人一起向前滑去,回到了放包的地方。
  林驹拿出了照相机。
  “安娜,你做几个造型,我给你照下来。”
  “好啊,给我照漂亮点儿。”
  “米大美人儿,怎么照都漂亮。”
  给米安娜照了十来张,米安娜又给林驹照。然后又请人给两人照合影。
  有牵手一起滑冰的,有相拥相抱的。一个彩色胶卷都照完了,这才罢休。
  然后又去滑冰,一直滑了两个来小时,又回到放包处。
  “林驹,我有些累了”。
  米安娜的额上已经出汗,林驹掏出手绢,轻轻给她擦去。
  “累了就不滑了,到车上去,省得感冒了”。
  “好吧,换鞋”。
  两人回到车上的时候,米安娜的呼吸才渐渐平复。
  “林驹,我今天美吗”?
  “美,哪天都美”。
  “撒谎,你又不跟我在一起,哪里知道我美不美”?
  “不在一起你也美啊?难道你平常的时候是丑八怪啊”。
  “你才丑八怪呢。咱们还去哪里”?
  “你说去哪里就去那里。今天我什么也不干,就陪着你”。
  “这可是你说的啊,我想想。咱们去看电影吧”。
  “好,就去看电影,陪着米大美人看电影”。
  “米大美人跟林大帅哥看电影喽”。
  米安娜在林驹脸颊上亲了一下。
  到了电影院,车一停下,一个黄牛就鬼鬼祟祟过来。
  “要票么?马上就开演了。《青春祭》,今年最好的片子”。
  林驹一看售票处,窗口已经关了。
  “多少钱一张”?
  “五块钱,最便宜的。连座的,正好跟你女朋友一起看”。
  “好,来两张。”
  林驹给了钱,米安娜突然拉着林驹转过身去。
  “别回头”。
  米安娜低声说道。
  “怎么啦”?
  “朱文科和肖美娜也来看电影。别说话,他们就在后面”。
  此时米安娜已经恢复了武装,围巾和墨镜又戴上了。
  下车的时候,米安娜逼着林驹也戴上墨镜,这才叫朱文科和肖美娜认出来。
  朱老二,你不好好念书,出来看什么电影啊。弄得我心惊胆战的。就你这样的,一辈子也别想写出什么诗歌出来。
  朱文科和肖美娜进去了,米安娜才长长吁了口气。
  “好险啊,差点儿叫人给发现了”。
  “发现了又能怎么样,走,找他们去”。
  啪,米安娜在林驹后背上拍了一巴掌。
  “你找死啊,你一走了之没事儿了,将来我怎么见人”?
  “其实我也害怕”。
  “你怕什么”?
  “你是我们男生的梦中情人,要是叫他们知道我跟你这样,那帮家伙非得弄死我不可”。
  “格格格……,好啊,将来我就公开咱俩的关系,我看你怎么办”?
  “走啊,就去找他俩,我怕什么”。
  林驹就假装拉着米安娜走。
  “你找死啊,走,悄悄进去”。
  “好,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
  格格格,米安娜一阵娇笑,抱紧林驹胳膊,依偎着向电影院走去。


第469章 新定位

  林驹和米安娜鬼鬼祟祟地进了电影院,没看见朱文科和肖美娜,但也不敢寻找两人,找到自己的座位,就悄悄坐下。
  此时电影还没开演,灯光还亮着。
  “你看看,他俩是不是坐在附近”。
  米安娜捅捅林驹,低声说道。
  “我没有围巾,他们容易发现。你戴着围巾,隐藏的比较深,你看吧”。
  林驹说道。
  “不,你看”。
  “你看”。
  “气死我啦,你怎么这么胆儿小”。
  米安娜无奈,抬头前后左右看了一圈儿。
  “没事儿,不在附近”。
  “这就放心了,要是一回头,看见他俩就坐在身后,可就丢人了”。
  “你还好意思说,一个大男人不看,叫我去看,真不讲究”。
  “要不咱俩走吧”。
  “都来了,还走什么”。
  灯光关了,电影开演了。
  电影的故事比较简单,说的是一个女知青李纯下乡到了傣族的村寨,开始的时候跟这里格格不入,后来自己渐渐融入了当地的人群和生活中的故事,等到后来离开这里的时候,依然怀念这里的生活。
  她把青春留在了这里,自己的恋人也因为灾难,在这里遇难。
  这样的电影,在经历了前世生活的林驹看来,内心没有多大的波澜,但是米安娜却看得很入迷,甚至留下了眼泪。
  电影散场后,两人特意留在后面,等观众差不多走光了之后,才一边注意观察,一边出了电影院。直到上车,才松了口气。
  “哎呀,坏了”。
  米安娜突然叫了起来,吓了林驹一跳。
  “怎么啦”?
  “他们不会发现你的车吧”?
  现在的车很少,这台奔驰又比较显眼,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没事儿,他们到三道河的时候,这台车还没提回去呢。再说了,他俩总是马大哈,不一定注意到这台车”。
  “这我就放心了”。
  “现在去哪里”?
  “该吃饭了,是回家吃还是在外面吃”?
  “要不咱俩吃包子去?还是上回那家”。
  “好,就去那里”。
  很快就到了王府大街的狗不理包子铺。
  虽然这里是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但是冬天的晚上,人流仍然不多。不少商家已经关门。
  现在还没有后来那样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人们的消费能力也不高,用于休闲的财力比较有限。
  包子铺的人不多,两人要了四个小菜和包子、啤酒,很快就上来了。
  米安娜先到林驹的笼屉里面夹了一个包子吃,林驹也到米安娜的笼屉里,夹了一个包子吃。
  两人目光相对,会心地一笑。
  上回两人在这里吃饭,就是这个吃法。
  “你什么时候回来”?
  米安娜突然问道。
  “回来?”
  林驹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我是说,你什么时候到小黑山农场”?
  “过了春节吧。现在已经这么晚了,大棚也建不了,花卉苗木也不能经营。”
  “现在是十二月份,我要是承包,就从明年一月份开始算。”
  “行啊,不过遗留问题你要处理清楚,免得将来纠缠不清”。
  遗留问题,不过是因为沙河经营不善,他的承包费和工人工资问题。
  “我已经想好了,承包费和工人工资的问题,尽量叫沙河跟学校解决完毕。如果他们解决不了,留给我也行,但是要从今后的承包费里面扣除”。
  “你还要问清楚沙河和何会计,小黑山农场在外面的债权和债务问题,免得他在外面欠了账,将来找到你的头上来。”
  “你不说我倒是忘了,这还真是个事儿。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不过,那些山楂树怎么办”?
  沙河弄回来的山楂树,一棵也没卖出去。没办法,就只好栽倒地里了。
  “留下”。
  “留下?怎么留下来,买下来”?
  “不买,叫沙河挪走,他要是实在不挪,你就看在同事的面子上,说自己将来砍了”。
  “真的要砍掉?”
  “不砍,将来还指望它们赚一笔好钱呢”。
  “沙河十块钱都卖不出去,你怎么赚钱”?
  “他卖不出去,我能卖出去。他十块钱都卖不出去,我至少能卖五十块钱”。
  “又吹牛,你怎么卖”?
  “现在保密”。
  “跟我还保密?”
  “是的”。
  “我要你说”。
  “不能说啊”。
  “不嘛,我就要你说”。
  米安娜抓住林驹的手,不断地摇晃着,撒娇了。
  “好好好,我告诉你。这就要转换思路。”
  林驹的思路,主要有三点。
  首先是这些山楂树的定位问题。
  原来是做为果树来卖,这回他准备作为景观树来卖。
  有了这个定位,目标客户就变了。
  原来是卖给个人的,作为一种家庭致富项目。现在准备卖给公家和集体,作为绿化观赏树种。
  为了配合这个定位,需要对山楂树进行修剪整形,整理成圆形或者伞形,直接就有观赏价值,也能提高档次,便于卖高价。
  修剪整形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林嘉胜就能干。
  山楂树将来自然可以结果,这个时候的山楂果实,就不是用来卖的,而是一种免费的附加品,提供给了购买单位。
  这就使得观赏树种又有了实用价值,属于提供了增值服务。
  原来的山楂,是一种负担。现在这山楂,反而为观赏树木加分。
  这就是林驹的整个思路。
  山楂树到明年就是四年生,枝体已经足够大,很适合作为观赏树种出售,也能卖上好价钱。
  即使以50元一棵的价格来卖,1100来棵山楂树,也能卖五万多。
  这就等于从沙河手里白捡了五万多块钱。
  米安娜看着林驹,一双美目瞪得大大的。
  “安娜,怎么啦?不认识我啦?”
  “林驹,连这样的招数,你都能想出来。原来还能这样赚钱”。
  “做生意也要动脑子嘛,这就叫做化腐朽为神奇,废物利用”。
  “唉,沙河和郭纯、朱大林要是见到你这样把山楂树卖出去,不知道会不会一头撞死。。就这么简单的办法,他们竟然想不到”。
  “我说出来了,你觉得简单。我要是不说出来,有几个人能想到这个办法”?
  “唉,林小鬼儿就是林小鬼儿啊”。
  “喂,别叫我笔名”。
  “格格格……,叫你小鬼儿是给你面子,没叫你小流氓就不错了”。
  “好,那我就耍流氓给你看”。
  林驹就抓住了米安娜的芊芊玉手。


第470章 再回东高地

  吃过饭已经十点多,林驹把米安娜送到了楼下。
  “早点儿回去,睡个好觉”。
  米安娜说道。
  “你不请我上去坐坐”?
  “你个小流氓,一上去就不安好心,你还是回去吧”。
  “我那屋子一天没烧火,回去冷冰冰的,你就不心疼”?
  “要不你就找个宾馆住一晚上。不过,我劝你还是回自己屋子住,否则明早罗雅一看晚上没烧火,就会怀疑你”。
  “我就说到归家去了”。
  “对了,你说归家我倒是想起来了,你跟归莫愁那个小丫头是怎么回事儿?”
  “没事儿啊,就是跟他家人比较熟悉,经常到她家去。”
  “哼,我看没那么简单,女孩子的心思,我比你明白。你给我小心点儿,别到处招蜂引蝶的,否则将来有你受的”。
  米安娜伸出纤纤玉指,在林驹脑门上戳了几下。
  “冤枉啊,我跟那个小丫头什么事儿也没有。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人”。
  “罗雅呢”?
  林驹不吱声了。
  “算了,我也不跟你计较这些,总之你明白我是为你好就行。回去吧,听话”。
  米安娜说完,就下车上楼,林驹也只好离去。
  回到自己房里,由于早晨加了煤,屋里倒也不太冷。
  又往炉子里面添了一些煤,林驹就睡觉。
  第二天一早,罗雅和林嘉玲就来了。
  三人吃了饭,就去找马达和周冰,中午林驹请几个人吃饭后,把几个人分别送回去,就不再停留,开始启程前往南头。
  一路上晓行夜宿,四天之后,林驹抵达了南头特区水头乡的东高地。
  一见林驹的车到了,黄天大和几个人就从楼上下来。
  “哈哈哈,驹子,你怎么来了?也不事先来个信儿”?
  “一路上行程不定,也弄不准什么时候回到,就这么来了。怎么样,你还好吧”?
  “还不错,你看我不是挺精神的吗”?
  虽然很长时间没见面,但是两人见了,丝毫没有陌生疏远的感觉,就好像当初创业的时候一样。
  接着黄天大就给介绍了这里的主要管理人员。
  一个是接替关馨的王总。
  这个王总也是个熟人,就是当年林驹和黄天大买下来东高地的时候,在路上遇到关馨,然后去了关馨原来所在的建筑公司那里留守的那个王工程师。
  林驹就是从他的手里,租用了推土机,开始了东高地的土地平整工作。
  当时他们的公司在南头投资失败,后来王工程师随着公司撤回老家,在家乡呆了两年。公司效益不好,王工程师就又回到了南头,投奔关馨,此后就一直当关馨的副手。
  今年关馨到三道河操办服装公司,就由王总接替了关馨,担任天驹服饰公司的总经理。
  这个也是老熟人了,林驹又是公司的大股东,见了面自然亲热。
  接下来是是技术学校的马校长,今年三十八岁,是津门市人。
  马校长原来是一所高中的教导主任,因为跟领导不合,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就跑到了南头特区来。
  黄天大去年在人才交流中心,把他给聘用来了。
  东高地在当初规划的时候,就留了技术学校的位置和相应的建筑。从去年开始,技术学校就已经开班。
  目前已经有服装、电工、车工、焊工四个专业,十六个班,将近七百多名学生。
  培养的学员,主要就是熟练的技术工人。
  学员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各地自己来的学员,这个模式跟三道河技术学校的模式差不多。
  另一个来源,就是各个工厂送来委托培训的工人。
  虽然不免有些波折,但是几年下来,特区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三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
  对于熟练工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在这种形势下,技术学校的学员们,根本就不愁就业。
  现在,技术学校的学员还没等招上来,就已经被老板们预定下来了。
  剩下的两个人,一个是行政总监杨家福。
  这个杨总监,就是杨胖子。
  当初林驹和黄天大买下了东高地,带着关馨来这里平整土地的时候,杨胖子带着一些村民来闹事儿。
  关馨讹他耍流氓,被林驹和黄天大狠狠地揍了一顿。
  几年过后,现在竟然成了黄天大手下的得力助手,现在负责服饰公司和技术学校的整个行政和后勤工作。
  还有一个就是原来水头乡邮电局谢支局长的女儿谢瑶,现在是天驹信息咨询公司的经理。
  当初在这里出售技术资料的时候,曾经雇了一些人写信封,装广告信,收款发货,谢瑶就是最早到这里的人当中之一。
  由于她比较机灵,又肯钻研,黄天大、关馨后来就把出售技术资料的事情交给她来负责。
  当初出售技术资料的业务,经过几次整合,现在还在进行。除了增加一些新品种,现在还增加了经济咨询,供销信息交流,代办企业登记等业务。
  林驹将来的目标,是等待互联网技术比较成熟之后,建设一个大型的线上、线下的咨询公司,为国内外的企业服务。
  杨家福和谢瑶,原来都是水头乡的普通农民,经过几年时间,现在已经转型成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许多人的命运,就在这股滚滚大潮中,发生了改变。
  几个人带着林驹,就在东高地的个个建筑里面慢慢走着,给林驹介绍情况。
  这里有些老人,还认得林驹。不过绝大多数都是陌生面孔。
  看着如今兴旺发达的东高地,林驹也不禁感慨万千。
  当初跟和黄天大两人到这里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虽然这里的整个创业思路和规划是他提出来的,但是黄天大和关馨两人,坚决地执行了他的计划,才有了今天的这番景象。
  到现在为止,两个人也不过才二十来岁。
  三个年轻人,硬是在一片荒地上,创造了这一片奇迹。
  林驹、黄天大、王总、马校长、谢瑶、杨家福几人正在厂房里,一个人气喘吁吁跑来,一把抓住了林驹的双手。
  “哎呀,林董,总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第471章 这回我请你们

  来人正是水头村的村长黄佃发。
  “呵,黄村长,好久不见,你可有点儿发福啦”。
  “嘿嘿,林董,这不是饭局多了嘛。不过你放心,今天我不是到你这里来蹭饭,而是来请你吃饭的”。
  黄佃发拍拍胸脯,说的很仗义。
  “哦,黄村长还是第一次请人吃饭啊”。
  黄天大说道。
  “黄董,你的记性不错,就是第一次请人吃饭,这不就请你们嘛”。
  “算了,还是在我们这里吃点吧,正好林董来了,热闹一下”。
  跟黄佃发也是老朋友了,这么多年,黄佃发经常到东高地这里来蹭饭吃。如果有几天他不来,黄天大和关馨都有些不习惯。
  “不行,今天是个特殊日子,一定要请你们吃饭”。
  黄佃发倒是来了牛脾气。
  “什么特殊日子”?
  林驹问道。
  “昨天,水头村的第三十家企业开业,正好是个整数,我这个当村长的,一定要庆祝一下”。
  “要庆祝,你到开业的那家去庆祝啊,为什么要找我们”?
  “因为你们是水头的第一家外来企业啊?就是因为你们开了头,以后的企业才陆续落户水头村。你们这个功劳,我们水头人永远也不会忘记”。
  “好,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今天就吃黄村长一顿”。
  “谢谢林董给面子,走,这就过去”。
  也到了饭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