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典型选出来之后,先不要直接把钱给学员。叫他们回家之后,一边做准备工作,一边放出风去,就说咱们过年正月去给他们送钱”。
  “他们家乡的人,肯定有人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儿,过年的时候人多,走亲串友的,难免就到处议论纷纷的,很多人都会知道”。
  “就在这个时候,咱们把钱给他们送到家里去,一定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咱们学校的名声,不就一下子出去了”?
  “对啊,何老师真是老狐狸,这一招高明啊,到时候一定能给咱们招来不少新学员”。
  “丛老师,有你这么夸人的么”?
  何青山哭笑不得。
  何青山这一招,连林驹也不得不佩服。
  先抑后扬,引起众人关注,然后给出圆满的结局。
  “好,就照何老师这个主意办,不过,到时候还要麻烦各位老师亲自走一趟。只是大正月的,不能在家里,未免辛苦些”。
  “林老师这么说就太客气了。过年那会儿不上课,你也给咱们开工资,咱们也要对得起这份儿钱啊,我陈辅材第一个去”。
  “丛老师,你怎么样”?
  “别人都去了,我好意思不去么?再说了,大过年的,咱们去给送钱,人家还不得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对,丛姐,反正你单身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到学员家里,还有地方吃饭了呢”。
  “林驹,你什么意思,我就没地方吃饭啦?这么多年没到你家吃饭,我也没饿死”。
  “丛姐,我没有别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陈老师现在也是单身一个人,他就比你大两岁,我看你俩往一块儿凑合一下正合适”。
  丛丽原来跟刘全河有暧昧关系,但现在已经断了。
  丛丽今年三十一岁了,还是单身一人,住在父母家里。
  这个时代这个岁数还没嫁人,确实足够另类。这也是丛丽跟家里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辅材回城后,因为没有工作,老婆跟他离婚了,现在也是单身。
  两人一个是二婚,一个曾经跟别人有过暧昧关系,都不是原装,黑猪别嫌乌鸦黑,在林驹看来,凑到一块儿正合适。
  陈辅材也动不动就偷偷看着丛丽,显然对丛丽有意思,所以林驹今天就把这事儿给挑明了。
  “林驹,你个小孩儿才多大,你懂什么?就陈辅材那样的,我能看上他”?
  丛丽羞得满脸通红。
  “丛老师,我陈辅材哪里差了?怎么说我也是正儿八经的中专毕业,又会木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你看我那新式家具,谁能做出来?
  “哼,你那家具还不是林驹的主意”?
  “林老师光有主意,没有我也做不出来”。
  陈辅材的这个观点,林驹倒是赞同。
  他说的虽然有些夸大,但是若是换了别人,确实不能象陈辅材这样,一下子就领会林驹的意图,并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林驹的创意变成成品,并且加以改进。
  吃过饭,别人去看电视,林驹则到校园各处去巡查。王安全员和收发室的李明河见到林驹在转悠,也跟了上来。
  几人先到了锅炉房。
  锅炉是压力容器,又使用明火,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是重点的安全防范部位。
  锅炉工老路正在烧锅炉,见到林驹进来,暂时停住。
  “锅炉几个压”?
  “三个半压”。
  “几个压”,就是锅炉气压多少的意思。
  林驹看看压力表,指针正指在三个半压的位置,然后又看看水位表。
  “注意安全,后半夜保持温度,早晨学员们起来的时候,屋里温度别降低了”。
  “明白了,林老师”。
  “路师父,你一个人先辛苦两天,过两天再给你加一个人,给你当下手”。
  “那感情好,一个人点儿确实长了些”。
  现在就老路一个司炉工,眼前天气还不是太冷,老路还可以支持一下,以后天冷了,工作量加大,一个人就支持不过来。有必要增加一个人。
  出了锅炉房,几个人到大墙巡视了一圈儿。
  “大墙还是能翻进来人啊,以后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值钱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要是进来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总是个麻烦”。
  “林老师,要不等明年开春儿,安上铁丝网?要不安上玻璃茬子也行”?
  “到时候就安上铁丝网吧,记着跟林校长和黄主任说一下,我的事儿多,免得到时候忘了。李师傅,晚上多到大墙这里走几趟”。
  “是,林老师,我记住了,现在也天天晚上都走呢”。
  从大墙回来,就到了食堂。
  “食堂天天用火,厨子走了之后,你们一定要来检查一下,看看火是不是都封好了,一定要保证安全,不能有什么隐患”。
  然后是库房、菜窖、员工宿舍和办公室。
  到了丛丽办公室的时候,就见陈辅材也在这里,正跟丛丽说说笑笑。
  林驹打了个招呼,不愿意耽误两人的好事儿,就到了学员宿舍。
  学员们到了这里之后,林驹还是第一次在学校露面。不过,通过老师和工人们的嘴,学员们也很快都知道了林驹的身份。
  学员们有的在会议室看电视,比较用工的,则在宿舍里温习功课。
  林驹见宿舍温度不错,跟几个学院随便聊了几句,就到收发室坐下。
  “这两天外面人有什么动静么”?
  学校来了的这么多学员,都是外地人,本地人不能不有所反应。
  “有几个小年轻的,这两天在门口转悠了一阵,想要进院,叫我给拦住,骂骂咧咧地走了”。
  “是谁带头的?二黑子”?
  “就是他,还有三道河两个,铁路家属两个”。
  这五个人,林驹多少也了解一些。
  他们都是三道河的小混混,说本事,其实也没有什么本事。
  都是二十来岁,没有工作,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真要叫他们干什么大事儿,狠事儿,他们也没那个胆儿。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不过是有时候见到外地人或者女学生,吹个口哨,出言挑逗两句。
  自己认为是社会人儿,其实不过是渣子而已。
  这样的人,最是欺软怕硬,若是叫他们给吓唬住了,就会变本加厉。
  “老王,咱们的学员都是外地人,他们到这里来是为了学本事。正常情况下,不会自己主动出去挑事儿。将来还会有一些女学员到这里来,我们必须保证他们的安全”。
  “明天黄天大回来,你告诉他一下。如果二黑子他们再来挑事儿,你们就收拾他们一下,收拾老实了,以后他们就不敢多事儿了”。
  “行,这几个小子,我也早就想收拾他们了。敢到太岁头上动土,不知好歹”。
  “这种人就知道欺负老实人,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206章 憋了个大招

  三天之后,林驹来到京城燕京大学,跟莫十轮见面。
  几个月的时间里,莫十轮一直在帮助林驹收购粮票。
  每次收购一批之后,就买一本厚书,把书中间挖掉,粮票藏在书洞里面,再用包裹给林驹寄去。
  每斤粮票五分钱的利润,也让莫十轮的经济状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所以,这次一见林驹的面,莫十轮就非要请林驹吃饭。
  林驹客气了两句,也就同意了。
  “来,林驹,我敬你一杯。感谢你给我提供了一个赚钱的机会”。
  两人喝了一口酒。
  “莫兄不必客气,其实你也帮助我不小”。
  “我一直有个疑问,不知道该问不该问”。
  “莫兄有话尽管说”。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你收这么多粮票,究竟做什么用?我曾经打听过,按照这个价钱,你回去也赚不到钱”。
  “粮票不是转手卖的,是给学员们买粮吃了”。
  “学员?能否跟我说说下详细情况”?
  “没问题”。
  于是林驹就跟莫十轮说了技术学校的事情,就连三道河中学的事情,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了。
  莫十轮沉默了好久,叹了口气。
  “林驹,说句实在话,以前我一直以为能上燕京大学,就非常出色,以天之骄子自居。现在看来,你做的这些事情,才是大事啊。跟你比起来,实在惭愧”。
  “莫兄何必如此自谦,许多时候,我也不过是为了赚钱而已”。
  “林驹,你不仅仅是赚钱,而是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你知不知道,就是因为你的举动,有很多人的命运就改变了”。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了,知道农村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多么艰难。不说那些考上大学的,你办的那些学习班,意义更加重大”。
  “他们有了技术,就掌握了谋生甚至赚钱的手段,今后就不用被绑在土地上,整天伺候那一米三分地。今后有时间,我到你那里去看看行吗”?
  “行啊,欢迎莫兄去。不过现在还不行,只有四个班,刚刚开课。我建议你明年暑假的时候去,那个时候规模大了,有一些东西可看。另外,那些早期的学员结业了,也可以看看他们的创业效果”。
  “好,一言为定,到时候我一定去看看”。
  莫名其妙地,莫十轮有些兴奋。他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一些新的东西,虽然还没有清晰的结论,但觉得似乎到了一个宝库的边缘。
  从这个林驹身上,兴许真的能挖掘出来一些新东西。
  “林驹,这次到京城来,有什么事情吗?若是我能帮上忙的,一定竭尽全力”。
  “还真有些事儿,需要莫兄帮忙”。
  “你说”。
  “我需要一些资料,农林牧副渔,车钳卯电焊等等,一切关于实用技术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书,我可以花钱买,有些资料没有卖的,就到图书馆里面去查。资料太多,抄写不过来,就拍下胶片,将来我回去洗印出来”。
  “买书问题不大,到图书馆查资料,要费些周折。不过,我有学生证,到图书馆和各个科研院所去借书,多数的时候,应该能借出来”。
  “莫兄,咱们这么干。我打算在京城呆上一段时间,就到各个书店去买书……”。
  从第二天开始,林驹就在京城的各个书店里面跑,只要涉及到各种实用技术方面的书籍,他就都买回来。
  跑完了市内的各大书店,就到各个相关的出版社去。
  一般比较大的出版社,都有自己的门市部和邮购部,出售自己出版的各种书籍。
  农业,林业,牧业、化工,食品等各类专业出版社,只要能找到的,林驹就都跑了个遍。
  最后在卫生出版社,林驹甚至找到了十几年以前出版的《孕妇的自我护理》这本书。
  惹得售货员们对林驹指指点点的,好像他就是个怪物似的。
  跑完出版社,就开始跑各个大学的书店。
  莫十轮那边,林驹给了他一台照相机,五十个胶卷。到图书馆里搜集资料。
  又给了莫十轮一笔钱,叫他到一些大学里面,搜集学生们不用的旧课本。
  每一个课本,在林驹看来,都是一个知识宝库。
  这样疯狂搜集资料的行为,持续了二十五天。林驹一共搜集了三千二百多本书,莫十轮也给他拍了120个胶卷。
  宾馆的房间里面放不下,林驹又开了两个房间,专门用来放书。
  周六的时候,林驹买来一些麻袋,跟莫十轮两个人把书籍打包,雇了好几台板车,拉到火车站,连同胶卷,一起发回三道河。
  两人办完了托运手续,莫十轮长长地的舒了口气。
  “林驹,你买这么多书,究竟想要干什么啊”?
  “回去给学校建个图书馆”。
  “哦,原来如此啊。我还以为你想要赚钱呢”。
  林驹自然是要赚钱,而且要靠着这些书籍和资料,赚上一笔大钱。
  这一笔钱,将要比电子表、麦克镜和技术学校等所有买卖加一起的钱,都要多。
  这是他策划已久的一个大招儿。
  他准备靠着这笔钱,彻底地奠定自己的财富基础。
  具体的步骤,就是将来回去之后,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然后进行分类,一样一样地印刷出来。
  剩下的,就是象发布招生简章一样,往全国各地邮寄广告信,出售这些资料。
  这有些类似于函授,但是不负责具体的解答和辅导。其实就是卖知识和信息。
  需要者见到广告之后,选择自己有用的资料,从邮局汇款。林驹这边接到汇款后,再把资料给邮寄过去。
  养猪技术,养牛技术,养羊技术,养鱼技术,药材栽培技术,育儿知识,孕妇护理等等,都可以作为资料出售。
  在这个知识匮乏时代,人们又渴求技术的时代,花上几块钱买一门专门技术,相信会有大量的人来购买。
  在他的前世,就有这样成功的案例。只是在时间上,要比现在晚上几年。
  除了开始摘抄整理资料之外,剩下的流程,在技术上都没有什么门槛儿,虽然繁琐一些,不过就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已。
  一笔笔小钱儿看起来不起眼,但是成千上万的人加起来,就是一笔巨款。
  这个生意,利润率特别高,甚至比当初倒腾麦克镜和电子表的利润都高,而且不用跟三道河中学分成,绝对是一本万利,利人利己的生意。
  书籍和资料的事情处理完,晚上林驹就上了开往羊州的火车,按照老办法办了卧铺,前往南头去找水桂。


第207章 热土

  距离上次到南头来,已经一年过去了。
  这一年里,南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今年那八月份,南头成为经济铁区。这个小县城,从此成为了改开的最前沿阵地。
  从羊州到南头的客车班次明显多了起来,车上的乘客,口音各异,都是从全国各地投奔到这片热土的人。
  一个个的带着激情,怀着梦想,奋不顾身地到了这里。
  南头县城明显热闹了许多,街上的行人着装各异,口音夹杂,已经初显了移民城市的雏形。
  街道两边有不少工地正在开工,跟去年来的时候相比,多了不少新建筑。
  变化真快啊。
  客运站里面,客流量明显增加,跟去年的冷冷清清,不可同日而语。
  林驹买了票,乘坐最后一班车,前往三里桥。
  走在三里桥的街上,就能看到不少外地口音的人。人流也比去年密集里不少。街上新开了几家宾馆,饭店也多了几家。这就是外来人口增加的标志。
  十多分钟后,到了村东那座小楼前面。
  几个人正聚集在门前的一堆箱子跟前,正在打包,估计是水桂打算向外面发的货物。
  见到林驹过来,两个人急忙往后退,似乎在躲避他。
  看着有点儿面熟,林驹估计,应该是去年跟黄天大来这里的时候,那天水桂和水木棉试探两个人的时候,被他们两个打的家伙。
  林驹正想发问,门开了,一人出来,正是水桂。
  水桂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跑了过来。
  “哎呀,林阿弟,我没看错吧,真的是你吗”?
  一下子抱住林驹,十分亲热,把旁边的人都给看楞了。
  “水阿哥,不是我还能是谁啊?你怎么样,还好吧”?
  “好好好,快进来”。
  水桂抢过林驹身上的包,拉着林驹进屋。
  “还没吃饭吧?林阿弟”。
  “到了你这里,我还会到别的地方吃饭么?这不就等着到这里喝酒嘛”。
  “好好好,喝酒,今晚一醉方休,阿华,快快做饭,做最好的,这是贵客,也是我的恩人”。
  水桂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几乎有些语无伦次。
  “哎呀,对了,二姨和二姨夫还好吧”?
  “还好,前些日子我到那里去,他们还跟跟我提起你,问你什么时候再去那里呢”。
  “唉,回来之后事儿就多,一直忙着。我倒是真想再去哪里呢”。
  水桂说着,沏了茶,不一会儿,茶香就飘了出来,在屋里弥漫开来。
  “来,林阿弟,喝茶。林驰和天大怎么样”?
  “还不错,也都很想念你呢”。
  “唉,想起在北大沟的那几个月,真的是百感交集啊。不瞒你说,当初我也是去了好几个地方,想躲避一下,但是都不愿意留我。最后没办法了,才到了你那里。没想到,最后只有你收留了我”。
  林驹理解水桂的心情。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千里迢迢跑到三道河去投奔并不算十分熟悉的生意伙伴,确实没有多大把握。
  对于不收留水桂的人,林驹其实也理解。
  在那种情况下,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贸然收留水桂,很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象林驹这样,能够冷静判断局势,权衡利弊,又有一定见识和胆魄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回来之后没有什么麻烦吧”?
  “没有了,如今这里变成了特区,政策宽松多了。对了,你这一段时间都做些什么”?
  “我办了一个技术学校”。
  “技术学校”?
  于是林驹就开始介绍今年三道河中学的高考情况和实用技术学校的情况。
  说话间,酒菜上来,两人就边喝边聊。
  林驹也不绕圈子,就把想买电子元件的事情说了。
  “林阿弟,你还真是来巧了。这个月,就有好几个人跟我要这个东西。阿姐回香港去了,就为办这个事情,这几天就会回来”。
  “三里桥这里,现在也有两个人做这个生意。你就在这里等着,阿姐回来就有消息。如果我们做这个生意,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便是我们不做,我也给你介绍别人。都是可靠人,价格质量都没问题,有我在,总不会叫你吃亏”。
  “那就拜托水阿哥啦”。
  “不要客气啦,咱俩谁跟谁啊”。
  吃完饭,两人就在一起闲聊。对于林驹在三道河中学高考中的表现,水桂连连惊叹。两人一直聊到半夜,都困了,才睡下。
  第二天,水桂就带着林驹,在三里桥到处转悠,下午的时候,又到了南头县城。
  转悠了一下午,见了水桂的几个朋友。晚上这几个朋友就请水桂和林驹吃饭。
  两人今晚本来就打算在南头县城里面住,于是就放开了量喝。
  知道水桂当初就在林驹那里避难,几个朋友对林驹也更加热情。
  水桂也趁机把林驹的事迹大肆宣扬,未免就有些添油加醋。
  林驹的事情本来就有些传奇性,自然赢得众人纷纷惊叹。
  “林阿弟如此雄才大略,何不到这里来发展?这里是特区,开放的前沿,林阿弟到了这里,一定会大展宏图”。
  “是啊,这里政策宽松,有很多外地人到这里来,将来一定会有发展前途”。
  众人纷纷劝说,利旧也不禁有些心动,突然心里一亮。
  对啊,我为什么不把出售技术资料的事情,放到这里来呢。
  这里给了很多政策,现在拿地必较容易。在南头周边地区,拿下一块地,花不了多少钱。
  在这里建个农场或者果园之类的企业,作为个幌子,就等着地价慢慢升值。
  十来年之后,特区的城区就会急剧地扩张,那个时候,这块地就会成为市区。
  即使不干别的,仅仅是占地补偿,就是一笔巨款。如果再给补偿几套房子,几十年后房价达到几万块钱一平,光是房子就是一大笔财产。
  一套房子转手卖掉,甚至比一个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都多。
  这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
  这件事情,还真就值得好好考虑一下。
  水桂在南头城里也买了房子,喝完酒,就到了水桂的房子住下。
  水桂叫林驹在家里休息,他出去谈生生意,林驹就开始琢磨起在南头投资买地的事情。


第208章 秘密生意

  在这里投资,可以分长期利益、中期利益和近期利益三个方面来考虑。
  长期利益就是等待土地不断升值。
  中期利益可以分两方面来考虑。
  从保守的角度来说,就是用农场或者果园这样的项目作为幌子,避免土地闲置被收回。
  这样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是留下几个人,保持基本的收支平衡还没有什么问题。也不至于再往里面搭钱。
  比较积极的方案,就是开办一些利润比较高的项目。
  珠江三角洲将来会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许多农民工将从全国各地涌到这里来。
  对这些工人进行基本的技术培训,就是一条生财之路。
  近期利益,就是把卖技术资料的事情,放到这里来。
  这样做,最起码有几个好处。
  首先是这里远离三道河,这个生意完全可以在这里秘密进行,自己在这里赚多少钱,都没人知道。
  相反,如果在三道河,外地的大量汇款到了三道河邮局,根本就瞒不住别人。
  钱多了,树大招风,就可能引来麻烦。
  一般的老百姓,林驹倒是不在乎,顶多也就议论一阵子而已。
  这里面最大的隐患,就在于钱多了,林驹跟三道河中学的合作关系就可能暴露。
  一旦别人发现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竟然是林驹他们个人得到了大多数,而三道河中学只得到了25%,就完全可能引来有些人的干预。
  毕竟林驹跟三道河中学的这种合作关系,在产权上是模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