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一平收购了ARM,这让他们一下子警惕起来,毕竟他们也有购买ARM的IP。
  看冯一平这架势,有点是想围绕着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架势,而这,正是三星想做的。
  所以,现在我们准备帮着推广安卓,是不是在协助我们未来的对手?
  对此,相关对策部正在研究应对的方案。
  而更直接的压力是,他才刚接手不久,半导体部门时隔几年之后,又迎来了亏损。
  这当然让他高兴不起来,他可非常知道老板老李头的臭脾气。
  现在好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放心的去过春节。
  其它海力士、尔必达的负责人也一样,呼,春天就要来咯!
  美国美光也松了一口气,拍着胸脯有些后怕的说,还好还好,还好有你死在前面。
  倒是湾湾那边,有两家公司这会有些难受。
  奇梦达虽然有自己的工厂,但因为德国的成本实在太高,所以还是找了代工厂。
  其中的一家,是台塑旗下的华亚科技,因为账期的缘故,目前有30亿台币的应收款,虽然马上就派过去了律师,但估计,想收回来,够呛。
  奇梦达的另一家代工厂,华邦,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但遇上这样的债主,他们也只能向前看,期待奇梦达的倒掉,能让价格回升,从而从另一个方面,让他们好过一些……
  总之,在春节前夕,大家都在殷切期盼着奇梦达正式破产,此时他们实际上都很羡慕高盛,好想像高盛那样,在同行遭遇危机的时候,悄悄的在后面踢上一脚,让他完蛋得更加圆润一点,快速一些。
  而在此时,冯一平正带着黄静萍和阿曼达,在连夜飞往德国的路上。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此行,又将打破一些人的美梦。


第六百九十三章 协奏曲
  机舱内很安静,冯一平在抓紧看资料,黄静萍,看起来像是在看着外面发呆,阿曼达,也在发呆,还带着点小小的怨气。
  要说不在家里过年,她才是最不高兴的那一个。
  好多人做梦都想逃离的向下,对她来说,那真是比游乐园还要好玩的地方。
  为了迎合她的喜好,两边的家里,甚至又都在厨房里加上一个传统的火塘,因为她最喜欢的,就是烧火。
  一进门,叫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等他们怜爱的摸完她的脑袋瓜,就迫不及待的朝厨房跑,拿到了火钳就像后来那些拿到了手机,一机在手,天下我有,或者一机在手,别无所求的人一样开怀。
  自己把火烧着的那一刻,一定会拿着火钳来一段舞蹈,之后,用黄静萍的话说,“就和她爸是一个性子,马上想扩张。”
  能围坐十个大人的火塘,她总是觉得小,总是要加大。
  对拿着火钳,身边还有大堆码得整整齐齐的柴堆的她来说,世界如果能是一个火塘挨着一个火塘,那才是最美的。
  所以知道要去德国过年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不愿意离开,外公外婆都觉得这孩子真贴心,轮番的安慰她,把她亲亲抱抱举高高,完全不知道,小家伙并不是舍不得他们,她只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火钳——这火钳现在就在行李舱里。
  小家伙的这个喜好,让黄静萍和冯一平都有些隐隐的担忧,未来她成年可以自主以后,该不会喜欢到处纵火吧!
  但对女儿为什么这么喜欢在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家玩,冯一平大概有点理解,不管是在冯家冲还是黄家铺,那真是家家都把她当自家的孩子来对待,变着法子的哄她开心,年岁相近的小家伙也乐意做她的跟班,陪着她从村前疯到村后……
  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要。
  硅谷的家再大,有一个村子大?
  和她一起长大的糖果是很可爱,但在这两处,不但有狗有猫,还有鸡有鸭有鹅,还有比她的小红马还要大的大牛。
  虽说在硅谷,她也经常会和文森特一起玩,但从本质上说,每一个城市里的孩子,都是孤独的,受拘束的。
  乡下,哪怕是冯家冲这样的地方,对她来说,也意味着冲破藩篱般的自由。
  她现在当然总结不出这样的道理,但是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
  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成全她,冯一平合上电脑,“阿曼达,你看,既然你这么舍不得离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那么喜欢你,那么,要不你就留在爸爸和妈妈的老家,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黄静萍有些惊讶的看着冯一平,冯一平示意她稍安勿躁,两人专注的看着小家伙的反应。
  小家伙先是一喜,跟着眉头皱了起来,“可是,我也舍不得妈妈和你。”
  黄静萍闻言,马上抱着女儿亲了一口,可算是难得的把我放在你爸爸前面一次!
  阿曼达还没说完,“还有哥哥,还有糖果,还有我的小红马,我的那些娃娃……”
  冯一平摆摆手,“那些我们先不考虑,我跟你说另外的一个情况,你知道镇里小学的作息时间吗?早上7点半必须到校,也就是,你最迟6点半就得起床。”
  “下午放学,最早也得4点,而且,老师每天都会给你布置很多的作业,大多数小朋友,一般要做作业做到晚上9点。”
  黄静萍朝冯一平挤眼睛,你又编瞎话吓她。
  冯一平耸了耸肩,这哪是编瞎话,这就是实情好不啦。
  一听完这样的作息安排,小家伙的脸马上垮了,“啊?”
  在美国,别说是她这样1年级的学生,就是11年级的学生,也不会这么辛苦。
  “所以啊我的乖女儿,”冯一平摸了摸她的脑袋,“在我们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让你心生向往的人或者事,但你一定要明白,所有的那些让你向往的美好的事物背后,无一例外,都会有你不想付出的代价。”
  小家伙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还举了个例,“就像糖果不会轻易吃陌生人喂的好吃的一样。”
  这个栗子……好有道理,她爸妈一时都无言以对。
  黄静萍笑着在女儿的头上揉了揉,这张嘴,还真是有你爸爸的几分功力。
  “宝贝,还有啊,我们都是会变的,今天你不舍得离开的地方,有一天,可能会是你最想离开的地方。”
  冯一平觉得,她这话,不像是说给女儿听的,而是她发自内心的心里话。
  虽然他没问,但想想也知道,这次回家,她也免不了会被爸妈直接间接的施加压力,至少,她又得旗帜鲜明的把暂时不会结婚的观点,再重申一遍。
  他有时候也有些不明白,究竟是我们变了,还是爸妈变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关心,竟然会是我们最大的压力的来源?
  究竟是我们不理解爸妈,还是爸妈不理解我们?
  究竟是我们太叛逆,太不顾忌爸妈的感受,还是爸妈对我们的生活干涉得太多?总是希望我们还按照他们的意愿去生活?
  父母和子女,就不能互不干涉的、彼此尊重的、非常和谐的相亲相爱吗?
  他相信,黄静萍在回家的时候,一定也是和自己一样,非常的高兴激动和期待,但现在因为这样的原因只在家里呆了几天,就匆匆离开,她心里一定也感到高兴和轻松,至少,在知道要提前离开的那一刻,多半会觉得有些欣喜。
  但这又不排除她在看着爸妈和爸妈的家在车后渐渐远去时,又心生不舍和难过。
  没回家的时候,想,又是甚至撕心裂肺的想;终于回到了家,很快就会觉得,烦,有时烦得一秒都不想多呆;但还没真正离开呢,你可能又会开始想……
  所以那话说得对,回不去的,是故乡。
  他伸手,握住黄静萍的手,“会好的。”
  必须要好!因为他知道,这些天承受证这样的压力的,一定还有张彦,金翎也免不了。
  ……
  在这样的时候,吴倩总是会自觉的把自己藏在座椅里,尽量不碍那一家人的眼。
  要说,身高比黄静萍还要高一些的她,要想不露出头来,还真挺不容易。
  但此时她干脆不做那样的努力,露出头来,直直的看着窗外那白得耀眼的云朵。
  黄静萍的那句话,引起了她深刻的共鸣。
  以前她是每到收假的时候,都舍不得离开家,这次听说要提前结束休假,马上赶去德国,在收拾行李的时候,她都忍住哼起了小曲。
  以前这无疑是会让她难受的消息,但现在,她觉得,“咱们个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
  或者说,倍儿爽!
  但说起来,明明是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好,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而自己的休息时间也是越来越少……按理,更应该珍惜在家里的时间,珍惜自己的假期,但怎么就在家里呆不住了呢?
  我为什么一定要在现在成家?我感觉我挺幸福的啊。
  有时候虽然有些孤独,但那时我更想休息。
  她此时算是体会到了现在如果自己已经成家的一个好处,那就是,过年可以不用回爸妈家……我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孝?
  啧!
  ……
  说起来,在春节这个安定祥和的日子里,从共同的遭遇上来说,冯一平他们并不孤独。
  张彦费了很大力气,才说服爸妈来三亚过年,然后,每当爸妈说起类似话题的时候,总会有店里冒出事来。
  到后来,她爸妈都有些怀疑,我们是不是有些和女儿的生意犯冲?
  平常听她说得都是好好的,怎么偏我们一来,麻烦事就这么多,不是这家店,就是那家店?
  金翎没有去西部陪老爸过年,但她把哥嫂和侄子动员了过去,她现在也在三亚。
  只是,接到冯一平说自己要去德国的电话,她又有些想去地中海晒太阳……


第六百九十四章 乐观
  时隔不到一年,冯一平再一次回到慕尼黑,不过,这一次可没有上一次那么悠闲。
  下飞机的时候,被吵醒的阿曼达听说到地方了,马上就拉着爸爸的手撒娇,“我要吃巧克力,我要去看天鹅堡……”
  “好好好,我们都去。”冯一平安慰好不容易高兴起来的女儿。
  黄静萍看着阿曼达这样子,笑着说道,“阿曼达,不要你的火钳了吗?”
  阿曼达一听,马上蹦起来,“妈妈,这里也能烧火吗?啊,你看地上还有积雪,我们烧火吧,烧火暖和。”
  冯一平在黄静萍头上打了一下,叫你逗她!
  虽然位于德国南部,但慕尼黑的1月份,那是相当的冷。
  应该是刚下过一场雪的缘故,这个建在花园里的城市,无论是那些遍布视野的绿树,还是那些哥特式的建筑的尖顶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积雪作为点缀。
  看得再远一点,阿尔卑斯山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真冷!这样的日子,显然和貂绒大衣更配,嗯,得买一件。
  然后,他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剥蒜小妹……什么剥蒜小妹?冯一平抱起阿曼达,这样,嘿嘿,小家伙就能为他挡住吹向胸口的寒风。
  我真是一个机智的爸爸。
  但接机的那几位,却好像一点都不觉得冷。
  “冯。”康明斯兴奋的招手,黑色的风衣里面,就是一套深蓝色的西装,连件毛衣都没有。
  冯一平在舷梯上朝他点头,一下子就看到了站在他身边的那位头顶也反着雪光的家伙,那是加里科恩,劳尔德的得力助手,他也来了?
  他扫了一眼,来接机的五六个男女,就没有一个说穿上一件毛衣的,但握手的时候,他还是感觉到有些家伙的手冰冷,哼,让你们只注意风度,让你们对冬天没有最起码的尊重。
  他裹紧身上臃肿的羽绒服,“科恩,怎么好意思让你也来机场。”
  康明斯抢着说道,“科恩得来,冯,你知道吗,他们不但接受了我们的委托,他们同时也接受了奇梦达的委托,为他们寻找合适的投资人或者接手人。”
  加里科恩有些得意的笑,一副我们高盛就是这么牛我是高盛人所以我骄傲的样子。
  冯一平只是看了他一眼,科恩脸上得意的笑,马上就变成了讨好甚至有些谄媚的笑。
  唉,得意得有些过头了,或者说,一时搞错了得意的对象,眼前的这位,可是实际上的高盛的大股东。
  冯一平马上转过脸去,一个坐下去,一个人就几乎要把车里一排位子都占掉的大块头,刻意一脸讨好的笑……真不好看。
  冯一平知道,对高盛来说,这样一个项目,却两边收钱的事,真算不上新闻。
  但这次,却是对自己非常有利。
  “现在的情况如何,我是指,官方的意见。”车一开动,他就问道。
  康明斯帮着他脱下他的羽绒服,并抱在怀里,“德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德国经济部长代表总理府表态,政府不会收购奇梦达的股权,但会帮它找投资者。”
  看着冯一平脸上满意的神色,他补充道,“虽然他不会公开表示,但他对我们的主动,非常支持。”
  冯一平点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科恩见状也说道,“据我们所知,奇梦达也曾向欧盟争取金援。”
  “因为他们在德国雇员最多的工厂,位于萨克森州,他们通过萨克森政府与欧盟接触,寻求短期的融资,但被回绝。”
  “我们从欧盟工业执委费尔霍伊那里得知,他认为欧盟并没有可用来拯救奇梦达的工具。”
  冯一平也朝他点头,“谢谢你科恩。”
  高盛所拥有的这些渠道,尤其是政府间的关系,正是他们现在缺少的。
  “不但如此,萨克森州原本同意提供给奇梦达的1。5亿欧元贷款,以及奇梦达在欧洲另一家工厂的所在国葡萄牙,原本同意提供的1亿欧元的贷款,也已经全部取消。”康明斯说。
  “这些政府的不支持,正是奇梦达没有资金维持运营,不得不破产的原因。”
  冯一平从康明斯怀里把自己的羽绒服拿过来,“这很好!”
  他之所以一开始就问这个,那是因为半导体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关系,以至于在半导体行业的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国家或者政府出手挽救的例子。
  这其中,还包括在半导体行业并没有什么建树的我大天朝。
  所以,那啥,我大天朝挽救的,并不是我们自家的公司,而是国外的公司。
  而那家公司,不是别的,正是目前在内存市场,虽然也在亏损,但依然牛哄哄的,只处于三星一家之下的海力士。
  99年的时候,海力士还不叫海力士,还叫现代内存,而我们都知道,现代和三星,是韩国倾举国之力托起来的两家财阀集团,但既然受国家的奶,那有时候,自然要听国家的话。
  所以在那一年,它不得不按照青瓦台的意愿,以5倍的溢价,收购了韩国另一家大集团LG的半导体部门,为此,他们贷款了超过140亿美元。
  接下来的01年,内存市场和现在一样的萧条,又到了各大厂家比赛亏钱的时候,已经更名的海力士,那一年巨亏25亿美元,导致无法按期归还收购LG半导体时欠下的巨额贷款。
  和现在一样,所有的内存厂家都盼着海力士赶快倒闭,让市场价格尽快回升。
  债权人一看,顿时急了,都寻摸着趁海力士好歹还有几斤钉的时候,找个下家给卖了,多少挽回一些损失,为此他们找到了美光。
  就像小摩吃下贝尔斯登一样,美光也趁机报了个低价,但海力士的工人不干了,他们给美光发了声明,声称一旦收购便所有员工集体辞职——不排除是韩国政府在背后鼓动。
  这下,那个喜欢飙飞机的美国大爷(美光创始人喜欢玩飞机,最后也因为玩飞机而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也没能占着便宜。
  然后,韩国的外换银行又一次出手,为海力士选了一个新的负责人,新负责人制定了好几项让债权人惊艳的复兴计划,除了把债权人的股份逐步转到股市——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实际上接盘,另一项最重要的计划,是在中国新建一个12英寸晶圆的工厂。
  消息一出,国内好几个大城市闻风而动,最后,WX拿下来这个项目,而这个建设投资都至少在2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海力士实际值出资2。5亿。
  这个新厂的产能,在接下来几年为海力士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并在市场中保持了核心竞争力。
  更主要的是,这个项目,让当时那些急着把海力士给卖了的人看到了希望,又等了几年——也就是,实际上是我们救了它(后来我们的另一座城市对三星则更慷慨,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这方面实力不够)。
  现在的奇梦达,德国不管,葡萄牙不管,欧盟不管,它在美国倒还有一家工厂,但这个时候的美国,又哪有余力救它?他们自己的包袱就已经够多了。
  “主要的原因,还是母公司英飞凌都不想管,所以这些政府机构自然也不会去管。”康明斯说。
  “要说,英飞凌也真够不幸的,”科恩笑道,“06年,他们把内存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一家新公司奇梦达,并在当年8月把奇梦达送到纽交所上市,但那次上市并不太成功,原本定价16至18美元,结果挂牌价只有13美元。”
  “英飞凌因此减少了释股数量,这也可以认为是他们对奇梦达有信心,但没想到,不过才三年不到,他们持有的77。5%的奇梦达股份,不但没有带来想象中的回报,反倒让他们的财报一年比一年难看,亏损一年比一年大,至今已经连续7个季度出现亏损,估计接下来英飞凌也都有可能会被纽交所和法兰克福摘牌。”
  呵呵,那这还真是一个坑爹的故事。
  奔驰向前奔驰,冯一平听着康明斯和科恩的汇报,越听越觉得这起并购,前景很是乐观。


第六百九十五章 费解
  出机场,沿着伊萨尔河一路西下,半个小时的车程后,就能看到在那绿树和红红的屋顶上方,那一个个错落的尖顶,慕尼黑到了。
  他们直接驶往英国公园旁的希尔顿公园酒店,这是希尔顿在慕尼黑的三家酒店中,综合条件最好的一家。
  这家酒店外观方方正正,平平无奇,嗯,很德国。
  也不是太高,嗯,很慕尼黑。
  因为慕尼黑很早就规定,市内建筑不能超过36米,地多人少嘛,就是能这样任性。
  但环境却挺好,就在伊萨尔河畔,旁边就是占地甚广的英国公园,放眼望去,满目苍翠,让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英飞凌的CEO彼得鲍尔,几次邀请我们入住市中心的凯宾斯基酒店。”康明斯在进门的时候说。
  大门上挂着喜庆的红灯笼,只是,这灯笼和这酒店,略略有些突兀。
  “是吗?那挺热情的。”冯一平朝等在门口的酒店经理点头。
  希尔顿虽然也是5星酒店,但这一家希尔顿,估计会和彼得鲍尔推荐的那家凯宾斯基有差距。
  毕竟那可是世界上最早的豪华酒店集团,而德国,又正是它的大本营。
  但就像吉利的老板出入不好坐奔驰一样(也许这是他们入股戴姆勒的原因?),在有希尔顿的地方,冯一平他们当然不好住其它的酒店。
  康明斯他们就更不好住其它酒店了——还想不想报销住宿费了?
  当然,彼得鲍尔既然请他们去凯宾斯基,肯定不会要他们出钱。
  “非常热情。”科恩说。
  他们这话,搞得一边恭迎的总经理心里有点毛,所以我这是还不够热情吗?
  在平常,冯一平还有时间和他们聊几句,这会却真顾不上酒店的这些人,对康明斯他们说,“十五分钟……不,十分钟后我们在会议室碰头。”
  酒店经理有些忐忑的亲自陪冯一平他们来到总统套房,不出意外,房间里也装饰着红灯笼,墙上不但有大红的中国结,还贴着福字,居然是挺懂行的倒着贴,落地玻璃窗上还有几幅窗花。
  冯一平感觉再来上一张手绢那就齐活了,马上可以跳一段二人转。
  哦对,最好大门上再来上一副对联……
  “谢谢。”他朝经理点点头。
  经理马上高兴起来,颠颠的跑过去打开书房的门,“这是您的办公室。”
  冯一平打量了一下,这里倒挺合他的意的,简洁敞亮,“很不错,谢谢。”
  吴倩此时带着两个人,把包里的文件都拿出来放到桌上,经理连忙识趣的退出去,“楼顶是露天休息室,您随时可以用。”
  看起来真的是对冯一平的喜好有些了解。
  阿曼达此时已经拉着黄静萍跑到阳台上,指着城市里的那些尖顶,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
  冯一平不过刚洗了把脸,还没来得及和女儿说明天的安排,吴倩便过来报告,“一平,康明斯说,英飞凌的彼得鲍尔到了。”
  冯一平一愣,这么急不可耐吗?
  ……
  英飞凌的CEO彼得鲍尔,是一位快50岁的中年男人,头发花白,有些稀疏,倒是胡子看起来还要浓密一些。
  看起来精神不错,但冯一平总是下意识的觉得他浑身上下,就和他胡子的颜色一样,有些黯然。
  “你好冯,欢迎你的到来。”见冯一平走进来,彼得鲍尔马上站起来。
  他握手很用力,看到冯一平,不大的脸上,好像都有红光冒出来,那样子,就像穷苦老百姓终于见到了解放军一样,亲人啊!
  冯一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