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6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霞注意到,这两位在站台等车的时候,再看向这间灯火通明的便利店,眼神要温暖亲切得多。
  没得跑,这两位以后要是有需要,怕是宁愿夺走几步路,都会到自家便利店来购物。
  她很羡慕提出这一合理化建议的同事,听说因为这个建议,那位除了现金奖励,还因为这一建议连带的良好后果,被评上了年度最佳员工。
  而年度最佳员工,又意味着更多的奖励,和更多的上升通道。
  8点半后,店里明显热闹起来,好多大爷大妈,好多家庭主妇,都涌了进来,孩子送上学了,菜也买了,家里都已经收拾妥当,正好是来便利店的时候。
  韩霞笑着迎上去,亲热的招呼,“早啊婶。”
  这也是她在公司培训的时候学到,并且经过工作检验过的一条成功经验,对那些经常来店里的中老年人,要亲热,他们喜欢这样的服务。
  但是对那些年轻的顾客,哪怕是经常来,也不要太热情,因为那样很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拘束。
  “早小霞,”这位大婶对韩霞也很熟悉,不过,她今天却不是来买东西的,拿着一份宣传彩页问韩霞,“下个月,这油这么便宜?还有这米,我听隔壁老王说,还有那些牌子挺响的电脑、彩电,也会比平常便宜上好几百快,这单子上怎么没有说?”
  “婶,下个月我们的嘉盛商城上线后的联动促销期间,这油、米,确实很实惠,不过,我也不建议你一次买太多,你看,这些商品,我们一年有好多次促销呢。”
  “在嘉盛商城里,我们有一个嘉盛超市,那里面的商品,比我们便利店里陈列的要多得多,质量都有保证,优惠力度也很大,我建议你多看一看,我们店里有的,你就到我们店里买,我们店里没有的,你就直接在网上下单,到时直接送您家里去。”
  “还有你说的那些电器,我们的网上到时也有的,都是厂家直接开的店,到时买确实挺划算,不但厂家有让利,我们集团也补贴了不少,你看这份。”韩霞拿给她另一份宣传彩页。
  这些天,她们回答了不少类似的问题,早就驾轻就熟。
  “要上网啊,家里电脑倒是有,就是没连上网,担心影响孙子学习。”
  “没关系,你把这些带回家,让你子女在单位看看就知道,以后要是家里也装了宽带,你也可以在我们的网上买东西,划算,还方便。”
  “这样啊,我看现在就去电信看看,看他们装宽带是个什么章程,要是这省下来的钱,就能装上,那不正好?”大婶,其实是大妈,拿着那两份彩页,急匆匆的走了。
  得益于嘉盛一直以来正面的形象,得益于嘉盛旗下有佳便利店这样的公司,这么些年在社区里的成功耕耘,这位其实对网络知之甚少的西北大妈,并不觉得在嘉盛的网上买东西,还是电脑、彩电那样的大件,会不踏实。
  收银台后的赵磊,此时一边帮一位看起来在公司上班的年轻人结算,一边在跟他解释,“我们的嘉盛支付,用起来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在网站上注册一个用户,再绑定一张银行卡就行。”
  “当然,因为牵涉到网上付款的问题,你可能还是要到银行去一趟,但也很方便,国内的几大银行,跟我们都有合作,比如隔壁的建行,你只要说是办理嘉盛支付……”
  “以后,你不管是在我们的网上购物,还是我们酒店预订酒店,出差订机票,都很方便,而且有保证,因为你并不是在一开始就直接把钱付给商家。”
  “购物,要等到你收到商品,购票,要等你拿到机票,订酒店,要等你入住……在这之后,你再确认……”
  此时此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所有的有佳便利,都是差不多的情形,嘉盛商城还没上线,线下,已经先动了起来……


第七百七十四章 好像搞得有点大
  韩霞此时又在接待另一位顾客,大爷大妈们,喜欢找她这位姑娘,一般而言,女孩子总要细心点,踏实点。
  另一方面,相比刚参加工作的赵磊,韩霞更具亲和力。
  那些小伙,其实也愿意找她,只是,人多的时候,多少都有些不好意思,只能去找赵磊。
  大爷大妈,叔叔阿姨们的问题,其实都高度雷同,问的都是网上促销的事。
  要说对价格最敏感的,就是这些从物资匮乏的年代走过来的人,家里置办一件大件,货比三家,那是肯定的,麻烦不怕,就怕东西买贵了。
  嘉盛商城拿来预热的这些大件,自然经过了调研,是最有代表性的那些牌子和型号,动辄三五百元的优惠,对他们而言,那不是一般的吸引。
  “那款彩电,我去百货大楼看了,整整差了这个数,”一位大爷伸出四个手指,围在韩霞身边的那些人,都眼热起来,“现在的问题是,货够不够。”
  “优惠力度大的那些,确实没有敞开量供应,大爷大妈,最好到时还是先在网上预订,从我们的商城上线,到促销开始,这中间的时间足够。”韩霞说。
  于是,又多了几个去电信打听宽带的。
  难得的有了点间隙,韩霞赶紧喝了口水,她看着那些拿着宣传彩页,走着走着还停下来,讨论上面哪一件促销商品的大爷大妈们,隐隐的觉得,自己好像想到了点什么,但是,凝神去想的时候,偏又抓不住,究竟是什么呢?
  “经理,你家装宽带了吗?”赵磊空闲的时候,也在研究那些促销信息。
  “装了,怎么了?”
  “到时帮我预定一部手机呗。”赵磊说。
  “你提醒了我,这两天我问问大家,到时一起帮着买。”
  “也没个内部价,或者优先权的,”赵磊嘟囔了一句,韩霞那边已经叫起来,“我想到了,赵磊,你先看一会,我去打个电话。”
  赵磊有点懵,这位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的经理,一向很稳重,这是想到什么了?这样一惊一乍的!
  ……
  在冯一平他们县,类似的问题就要少了好多,他们这宽带普及率相对较高,他们这有更多的人在嘉盛工作,了解相关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多月前的国庆节,筹备多时的嘉盛超市项目正式启动,和有佳便利一样,嘉盛超市,也是首先从冯一平他们市发源。
  不过这一次,就不只是市里,冯一平他们市下辖的加起来十个县、市、区,同一天开业十家。
  都是最繁华的地段,面积都还不小,均在两千平左右。
  有了这么大的面积,终于不用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现在的有佳,视面积大小,一般成列的商品在1000到2000种,而这刚开业的10家嘉盛超市,陈列商品均在4万多近5万种。
  这一次,这10家店自然也加入了线下联动的行业,市里的老百姓,可以不用在网上淘,到时直接到店里购买就是,反正和线上的价格一样。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在到时网上下单,通过嘉盛支付支付,最后再到超市提货。
  一方面,受益最多的家乡的父老乡亲,对冯一平的各种举措,自然最支持,另一方面,对这种新式的,和高科技沾边的购物方式,大家就像赶时髦,或者说攀比一样的争相去尝试。
  小地方嘛,就是这样。
  我们知道,一般而言,品牌或者星级酒店,连锁超市这些,也可以算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显性指标,市里的官员和民众,对嘉盛超市的入驻,都是非常欢迎的。
  五里坳的民众,对镇上居然没有同时开一家超市,相当不满意,连冯振昌都亲自打电话过来过问,现在,在已经外迁的车站原址上,一座占地三千平的超市,正在紧张施工中。
  当然,看样子,下个月的那波促销显然赶不上,但并没有关系,可以网购啊,一平说他的线上商城里东西,质量绝对有保证,那就一定有保证,一平说下个月的促销会很实惠,那就一定很实惠。
  ……
  这些信息,随时随地的通过各种渠道,汇总到黄浦江畔的筹备中心里,金翎看着各地报上来的相关情况,觉得事情好像有些超出控制,“看起来,比我们预计的规模和影响要大得多。”
  “你也不想想,不说我们这次花那么多钱在各路媒体上各种打广告,就我们8000多家便利店,这么多天下来,散发的彩页也近千万份吧,还有回应顾客的咨询……加起来,这得直接影响到至少一千万以上的人。”
  “其实不止,”又恢复了往日专业态度的方颖芝说,“我们有近一半的便利店,分布在全国的各大、中型城市,平均算起来,这些点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均在500以上。”
  “从正式启动宣传,到商城上线的这一共40天里,除掉那些不关心的、每日重复的,就是这一半便利店,至少至少,也能有效影响超过2000万用户。”
  冯一平算了一下,4000家,日客流量500人,40天,“这是一个客观到偏保守的预计。”
  方颖芝看了他一眼,“还是保守点的好。”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太多,冯一平总觉得,她这话好像有所值的样子。
  “吭,”金翎咳了一声,“早知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在广告方面投入那么多,有我们的便利店来宣传就够了。”
  “这么关键的第一次,准备充足点总没坏处,哪怕确实是多花了一些,也无所谓,媒体上广告的优势也是有的,我们的便利店,可能在一个个点宣传得很好,但不一定能够连成面,媒体上的广告,恰好就有效弥补了这种不足。”
  “问题是,现在的电商,普遍都鼓吹线上的种种好处,有的甚至说传统的实体店肯定没有出路,我们这偏偏两手都要抓,”金翎摇摇头,“老板,你又这么独树一帜,不会是又要推出什么新理论吧。”
  “那些人的话,你还不明白?不过是为自己造势而已,其它的不敢保证,便利店这样业态的实体店,怎么可能会没有出路,理论不理论的,我们先不说,这线上线下相结合联动的效果如何,你还看不出来吗?”冯一平问。
  “线下便利店将为我们导入的流量,我想马总也会眼红,”金翎说,“不过,你不是在一开始选择便利店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这一步吧。”
  “我哪有那么厉害,只不过在适合开便利店的时候开便利店,适合做电商的时候做电商而已,至于它们结合起来效果这么好,我也没想到。”
  “呵呵,运气,还是我运气好。”
  “又是运气,我怎么那么不信呢?”金翎小声嘟囔,这并不妨碍她对冯一平更有信心了些。
  “我最高兴的,其实是这组数据,你们看,”冯一平特意在电脑上标出来,“就我们五里坳镇那么一个小地方,已经入驻商城,和正在申请入驻商城的公司,加起来近百家,这可是近百家啊!”
  他高兴得摇头晃脑的,“这真是出乎我的预料,我们那个地方,现在居然就有这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机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其实一直追求的,就是希望镇里的人,在观念方面能尽快和外面的世界接轨,至少要减少这方面的差距,从这一数据看,这个趋势,非常之好。
  在他们那样的地方,这一百家公司,能影响多少人,能给多少人带来改变呢,呵呵!
  冯一平感觉肩上的担子又轻了一些。
  “我觉得你别想太多,你们镇里的那些人,很可能是抱着对你的盲目信任而已。”金翎说。
  这时,方颖芝说,“金总,你看这位叫韩霞的主管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我觉得可以马上实施。”


第七百七十五章 刁难
  这些年集团内员工所提的合理化建议,充分的让冯一平意识到了,群众的力量,真是无穷的。
  这些合理化建议,来自各公司的从保安到普通员工到部级高管,当然,大部分都来自普通员工。
  这些合理化建议,也针对了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
  这都让冯一平怀疑,自己让大家首先要聚焦在自己本职工作上的要求,是不是得到了重视。
  好在从结果看,这些来自集团各公司不同岗位员工的合理化建议,针对的都是具体的问题,当然,有些员工找出了其中的普遍规律,使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可以应用到全集团所有的公司。
  冯一平担心的那个问题,并没有出现。
  并没有员工放着眼前的工作不管,忧心忡忡的思索起公司的发展方向这样的战略性问题。
  这些合理化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如何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降低成本;财务安全。
  比如那个免费为乘无人售票公交车,恰好又没有带零钱的人,免费换零钱的合理化建议,效果就非常出众。
  整体来看,全国的所有店铺,平均一天换出去的零钱,还不到一万块,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会做好这个准备,要么有卡,要么有零钱,没卡又没零钱的是极少数。
  这个免费换零钱的建议,这样不过让他们少花块把钱的小事,就成功的提高了这些极少数对有佳便利的认可,有很大的几率,这些极少数,还会主动传播这桩小事,进一步提高有佳和嘉盛在更多人心目中的美誉度。
  社会发展到现在,确实非常矛盾,一方面,我们好像变得越来越冷漠,但另一方面,一个小小的举动,又能一下子就让我们的心,变得温暖起来。
  这个合理化建议,已经推广到集团所有对外营业的场所,包括面馆、家纺、婴幼儿用品店、酒店……
  说实话,这样细小的方面,冯一平他们还真观察不到,也就不可能在这些方面有建树。
  但所有这些针对细小方面的合理化建议聚在一起,在整个集团层面,带来的变化或者是直接和间接的效益,那是巨大的。
  当然,为了鼓励员工多提合理化建议,提好的合理化建议,对那些被采用合理化建议的员工,各公司在奖励上,也是非常大方。
  这又促使了更多的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从更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
  也是因为这些大手笔的奖励,韩霞他们才能这么激动。
  因为韩霞的这个合理化建议,或者说加上韩霞的这个合理化建议,冯一平又一次回到了首都。
  如果要让遍布全国,目前已经有8000多家,年底甚至会突破到9000家的便利店,全部成为电信的代办点,这事,自然要和电信总公司来谈。
  当然,他回首都,还有另外一件事,这件事,如果不处理好,很有可能会让目前看来这不错,或者说非常好的局面,变得非常不好。
  ……
  在西北,不过有些忐忑的只等了三天,韩霞就接到了片区负责人的电话,“韩霞,你的合理化建议已经被公司采用,董事长亲自出面,已经和电信谈好了相关合作,具体的条款,我已经发到你邮箱。”
  “谢谢。”韩霞压抑住激动,狠狠的挥舞了一下拳头。
  “关于这次合作,电信公司业已把相关文件发到了县一级公司,所有的网点,都直接去当地电信申请就好,这一点,需要公司的协助吗?”
  “不用麻烦公司,我就是本地人,在电信里也有熟人。”韩霞想到了同学刘春。
  这就是小地方的好处,不管要到什么单位做什么,翻翻通讯录,总能找得到熟人。
  “你这个合理化建议,相当于是替公司拓展了经营领域,关于对你的奖励,公司正在核算中。”
  韩霞都听出了片区负责人话里的艳羡来,她能明白自己的主管为什么会羡慕自己。
  呵呵,每年有几份合理化建议,能惊动董事长,也就是冯一平亲自出面呢?集团几万员工,像韩霞这样的基层主管,有几个能让董事长记住名字的?
  说实话,她自己都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自己提这个建议的时候,董事长恰好就在国内。
  当然,金总能关注到自己,自然也挺不错,但是,跟董事长比,那自然是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的董事长能关注到自己,或者记住自己更好。
  其实跟这一点相比,其它的奖励,都不那么重要。
  好吧,那些奖励也还是能多一点自然更好。
  大家都知道董事长对于房子的看法,这几年房价的发展趋势,也让知道冯一平这个观点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房子,真就是迟买不如早买。
  韩霞也想在首都,或者类似首都这样的一线城市,供一套自己的房子。
  她现在也很有信心,自己将来一定会上调到那些一线城市去工作。
  韩霞看了看又有些惊愕的看着自己的赵磊,结实的一拍他的肩膀,“你要什么手机,我给你买了。”
  ……
  因为业务需要,电信这样的公司,在任何地区的办公楼,楼层都不低,韩霞他们县也不例外。
  当初他们一干人等,之所以会对同学刘春心生羡慕,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电信大楼,是他们县里最高,也算是最新的建筑,足足有22层。
  在他们这个小县城,能在最高的楼里工作,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也让人艳羡的选择。
  当然,这几年过去,22层的高楼,就是在韩霞他们这个小县城,也已经不算什么,对于韩霞他们这些曾经在首都工作过,见识过那么多高楼,见识过自家公司在首都的商务区那样大型的复合体的人来说,就更不算什么。
  此时站在电信大楼底下的韩霞,看着眼前的这栋大楼,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敬畏、憧憬和羡慕,这让她有了一种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自豪感。
  这是韩霞第一次进当年很高级,现在已经显得有些旧的大楼。
  一楼大厅里,还算热闹,有不少人在那些窗口前排队,韩霞还在其中,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那是经常去店里的几位大爷大妈,他们果然在这里咨询相关的业务。
  她上到二楼,外人要去楼上办事,必须要从这里上电梯。
  楼梯口旁边,放着一张桌子,一个穿着羽绒服的大爷,从眼镜底下看着她,“找谁?”
  “12楼的刘科长,刘春。”韩霞说了一声。
  “回来,”大爷喊了一声,“有预约吗?”
  还挺严的,韩霞想,“有预约,她就在办公室。”她指了指上面。
  “那也不行,你先登记,再让刘科长给我打电话,我才能让你进去。”大爷很严肃。
  这让刘春稍稍有些不太舒服,这不是企业吗,这怎么像是进机关单位呢?
  她耐心的在来访册上做了登记,她发现,在看到自己的工作单位时,那位老人家眼镜后的眼神,有了些变化。
  她给刘春打电话,但是,手机连打了三次,没人接,她不得不又从那个脸色又变了的老人家那,拿来他们的通讯录,找到刘春办公室的电话,但依然没人接。
  她或许现在很忙?
  在二楼电梯口,整整等了十多分钟后,韩霞终于再次打通了刘春的手机,在这十多分钟里,她对自己学过,但是并没有太多直观体验的一个词,阶层,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
  阶层的高低,从那个拦着她,一直不让她进电梯的老人家——如果不是出于服务行业的礼貌和好脾气,她真不想称这个人为老人家,对待那些人的态度上,就可以直接看出来。
  他如果坐在那一动不动,来往的肯定不是有什么身份的人,他如果笑着热情打招呼,经过的那些应该有一定身份,他如果恭敬而殷勤的站起来,进出电梯的那些人里,肯定会有这栋大楼里的负责人,或者说,还是叫领导?
  韩霞把手机放在他耳边,刘春也就刚刚跟他说了一句话,这位就对她挥挥手,意思是可以进了,韩霞顿时觉得,在这个老货眼中,自己这阶层,那就是没有阶层。
  ……
  12楼,接到韩霞电话,显得很亲热的刘春,也并没有在楼梯口来迎接她,这就给了她机会来观察当年自己曾非常羡慕的地方的布局。
  和想象中的差不多,一条走廊两旁,是一间间房门或虚掩,或关上的办公室,走廊的墙壁,刷得很白,也许是为了弥补光线的不足?
  她朝前找了五间办公室,在门口上,看到了刘春的名字,“刘科长。”她笑着敲了敲门。
  “进来。”她听到里面隐隐有人说。
  “刘科长。”她笑着推门进去,这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个人的办公室,相对放着两张桌子,只不过,此时只有自己的同学,坐在背窗的那张桌子前,正在打电话,伸出一根手指朝下点了点,这意思是让我坐下?
  刘春在那里恩恩啊啊的说了好几分钟,最后以一句,“知道了,我让底下的人研究研究。”来结尾。
  “刘春,恭喜你啊,发展得这么好。”韩霞笑着说。


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厢情愿
  韩霞这话真不是客套,她听刚才刘春的电话,觉得她真还是有权的样子。
  虽然在上学期间,她和刘春关系只能说是一般,但和很多人一样,走上社会多年后,再见到之前的同学,哪怕是那时并没有多少来往,也会觉得亲切。
  如果深入深挖下去,这其实也属于一种移情,看到的是同学,想起的,其实是那些年不由自主的共同度过的青春时光。
  像韩霞这样单纯的孩子,也挺容易把曾经的同学,和自己看作是一个整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