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借贾修真-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先生见李纨果然能从玉简里读取讯息,不禁激动道:“夫人果然是修道中人!”
    李纨忙道:“不敢,只是机缘巧合,得过指点。可惜资质驽钝,至今尚无大成。”
    苏先生羡慕道:“夫人才多大年岁,便已能于瞬间神识阅书,老朽到如今,虽能读简,却得好生打坐凝神才成。就这样,在我们这一辈里已算极好的了。夫人资质,令人艳羡哪。”
    李纨听说这事,倒极有兴趣,便问道:“老先生修道是依何而修?”
    苏先生道:“皆是门派传承,只入了通璧阁的才有资格学道,有书录法诀,只可惜成者寥寥,愧负师长一番用心。”
    两人又细说了一回,李纨大概知道了从前自己捐资所助者,便是此门中一脉,只这门中上以道为尊,能够资格学道者却寥寥无几,学了之后能有所成者更少。虽是如此,在此界中,也实在很了不得了。其所派生出的权、商、农、医、技,各成体系,不知聚拢了多少人才。原都是自道之一脉所化。
    苏先生见李纨言谈间对修道又是另一重见解,且对功法心得毫无自珍之意,也实属罕见,心下更是佩服。李纨索性做个顺水人情,将珠界里与方才苏先生所言之修路相类的功法经略寻了一大摞出来,都送了他。苏先生喜得直要给李纨作揖,李纨又哪里肯受。
    送走了苏先生,李纨让人把迎春素云同碧月请来,又让阿土将惜春寻到,一盏茶功夫,皆在她跟前聚齐了。尤其惜春,见瞬间到了李纨跟前,大惊道:“嫂子!可是兰儿出事儿了?!”
    李纨摇摇头:“不是,他闯了祸,自有该他了结的因果,咱们管不上。我这回要出趟远门,什么时候回来也说不清了,有几句话想同你们再说说。”
    素云同碧月立时不干了:“奶奶你要去哪儿啊?带上我们,我们还伺候奶奶!”
    李纨看看那俩,摇摇头道:“不成,你们道行还差得远了,去不了。”
    那两个给嗝儿住了,迎春迟疑道:“大嫂子……莫不是要白日飞升?做神仙去了?!”
    李纨失笑:“你是听兰儿说书说多了!不过是一位前辈相请,我若去了,谁知道会不会如王质观棋,一去几百年呢!这才想把些话同你们说说。”
    几人心里始终不能放下,只是李纨这般说了,再过纠缠也不是修道之人该为之事,遂各强自忍了道:“洗耳恭听。”
    李纨想了想,缓缓开始道:“本来还该请了林妹妹同邢妹妹来才好,只如今她们两个都俗务缠身,恐不得轻易离开,便先同你们几个说了吧。兰儿这回实在是……此事你们听过便罢,说与旁人,怕也没人能信的。”
    说了便把贾兰这回设计将漠北军同北军精锐毁于一役,借当日被围歼的新北军人马怨念为引,以数十万人之执念念力打破天地桎梏,生生造出天堑的事说了一遍。几人都听得目瞪口呆,尤其是碧月素云两个,怎么也不能信自家小小一个人的兰哥儿能作出这样事来。
    碧月含着泪道:“大奶奶,这、这是瞎话吧?……是瞎话吧?!哥儿怎么会、怎么会……那可是几十万的人命啊!这、这不是比忠顺王还坏了!”
    惜春已经回过神来,听了这话便不乐意了,斥道:“妇人之仁!什么叫比忠顺王坏了?!就是因为有忠顺王这样的狼子野心,才结成那样的死局。如果兰儿不出手,死的就是新北军那几十万人,还有往后更多的边民,世世代代冲突不断,不知道死多少呢!这回天堑一成,两边又都没了可挥的刀,可不就清静了。真是快刀斩乱麻的好手段,再好没有的!”
    碧月道:“四姑娘说得轻巧,那几十万人又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哪个没有父母妻儿,兄弟姐妹,这一下子就没了,那些人又该多伤心?哥儿怎么能这样……”
    惜春揉太阳穴:“按你的意思,就该让他们自己慢慢杀,慢慢死,这爷爷不该死,该死的是孙子,是这个道理不是?还有北军同鞑子军的那些兵都可怜得紧,只新北军那些是该杀的,是这样?”
    碧月皱眉:“什么爷爷孙子的……四姑娘又胡扯了……”
    惜春道:“只要那地方还是从前模样,那北军城附近几个要镇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前到如今,一年打几回?哪回不死人?你可惜这回死的北军,那不就是说,眼前很不该一下子死这些儿,该往后同鞑子兵年年打,年年死才好?那不是爷爷不死,死孙子么!还是合作一次死太多了便不对,一回几千几百地断断续续死它几十上百年便是好的?!”
    碧月道:“那、那把鞑子兵打回去也罢,怎么连自己人都一块儿杀了……”
    惜春笑道:“好笑,你同人家自己人,人家可没同你自己人过。人家要的是自己的荣华富贵,没看前两路援军都让人设伏给灭了?你这话说的,那些枉死新北军若有知,恐怕晚上都要找你理论理论。”
    碧月缩缩脖子:“毕竟北军镇守边疆这么多年了,忠顺王想谋反,他们不过是听令而行,说不准都被蒙蔽着呢。”
    惜春道:“所以我才说妇人之仁。战场上瞬息万变,一个决策就是成千上万的人命。我只问你,北军听谁的?难道忠顺让他们打新北军,他们还敢不打了?还是忠顺让他们放过鞑子兵,任其劫掠,他们敢抗命出兵?还是照着你的意思,咱们两军对垒的时候,一个照面,举起刀,还得先问一句‘敢问这位兄台,参军来战究竟是自愿的还是无奈之举’?!”
    碧月撅了嘴扭头看素云,素云叹一声道:“同四姑娘辩什么?她向来正理不够还有歪理来凑的,连林姑娘都不爱惹她。”
    李纨却忽然道:“鞑子兵就不是人命了?都是人命,怎么碧月你光心疼北军那些,却不问漠北的那些?”
    碧月道:“是他们来打我们的,我们把他们打败了,有何不对!”
    李纨道:“这天生天地,边疆来回变动,如今他们经受大灾,民不聊生,只好往南迁移。咱们神州风调雨顺的,怎么就不能开恩接纳几十万漠北人,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就不用打仗了?”
    碧月语塞,喃喃道:“那、那哪儿成……那是咱们的地方儿……”
    李纨道:“正是因为他们想要,咋们又不肯给,才会打起来的。这么说来,咋们不是也有不对?”
    碧月哼一声,怒道:“你们干啥都问我来!你们怎么不去问素云!”
    素云看她一眼,“你如今这做法,论起来就同忠顺王府的北军差不离。”
    众人听了都笑,只迎春一言未发,还看着李纨等她的后话。
    李纨微微点头,笑道:“我今日要同你们说的,方才你们已经见着了。”
    大家相互看,不明所以。
    李纨道:“我要说的,便是这个境与道。碧月,我问你,兰儿这场大祸,你可知道原委?”
    碧月一愣:“知道啊,奶奶方才不是说了么。”
    李纨又问惜春,惜春也随意一点头。
    李纨才又问道:“那你们倒是说说看,当时战场上,那几十万人到底各自心里都是如何想的?”
    两人都瞪大眼睛,看着李纨,李纨等了片刻,一笑道:“不知道了?可你们方才还说这事儿都知道了的。我也没问战场之外的事啊,怎么一个个都说不出来了。”
    碧月一皱眉:“奶奶也没说啊。”
    李纨笑着点头:“是这意思了。那我说的那么大一篇话儿,你听到的头一个要紧的大事是什么?”
    碧月长出一口气:“那么多人都没了……还是哥儿下的手。”
    李纨问惜春:“你呢?”
    惜春笑道:“一劳永逸,干得过!”
    李纨道:“就是这样。先说我说的这一通话,就当你们面说的这么一篇儿,可落到你们耳朵里,却各有面貌了。那我自己说这篇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恐怕同你们各自听入耳的又不是一回事了。这是为什么?
    这便是因为你们预先已有的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重的,认为最最重要的东西。这些都是各人的念。这些念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境。境,是你对周遭这个世上的人事的所有认知。而等到新遇到一件什么事儿的时候,这事儿都得经了你既有的境再映到你心里,产生新的念,新的认知。
    这境好有一比,就像个杂花琉璃窗儿。外头的景儿,到你脑袋里,都是经了这杂花琉璃的,红的红,绿的绿。自然是两个相似些的窗户儿映出来的景儿相似些。那全然两个样子的,便是对着同一处景儿,各自得的印象也大不相同。”
    迎春皱眉道:“那岂不是说,咱们看见的,都……‘不真’?”
    
    第424章 道境(二)
    
    李纨道:“你可认得我?”
    迎春迟疑着点点头,李纨笑道:“人还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呢。”
    惜春噗嗤笑出声来,李纨横她一眼,接着道:“便是你这会儿看着我,你能知道我想的是什么?你能知道我身上经络血脉都运行得如何?五脏六腑有无病患?实在是不知道的,可你还是觉着你是知道我的。是以这个‘知道’,本来便只是自觉对一个事实某一面某一层的认知罢了。又如何称得上真?”
    众人一时皆默。
    迎春又问:“那道又怎么说?”
    李纨道:“各人各自成境,这里所说的道,便是在有了境之后各自走的路了。因各自有境,以各自之境论是非利害,以此生出各自言行,遂成各人各道。”
    迎春便道:“方才说‘所知’多不全难真,以‘所知’成境,因境生道,这道,岂非也难以为真?”
    李纨笑道:“是以于人而言,‘该如何行事’、‘能如何行事’常有模糊摇摆处,便因于此。或可言曰‘不究竟’。”
    迎春喃喃道:“不究竟……”
    李纨点头,遂道:“此间所言之道,是指人之所行。既如此,便有一个所在,这道便是人为了通往那么一个所在,依着各自的境,所选的一条路。另一头来说,这个人所求的‘所在’,亦是境中所成。才说这道依于境而生。即人之是非长短之念,给人自己定了这一条道。
    可正因为人之境所基之‘念’,多‘不全不真’,不究竟。是以人所选之‘道’,常有不能前往所求之地的。便以如今忠顺王为例,他之所为,是为了权势富贵,最后他所选所行之道,却将他带入到了一个覆亡的结果。这便是道欲殊途了。”
    迎春想了一回,轻叹道:“如此细想来,常日里行事,有多少都是如此‘道欲殊途’者。求富贵而致覆亡,求乐反陷于苦,求全而终缺……人心以为之步步为营,实在却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之象,细思之令人心惊。”
    素云亦道:“从前在府里,就有小丫头问着就说想要升等,让她学个针线认个字却又不肯用心去做。如今庄上还有为了娘老子身子着想,不让吃酒,结果吵了起来,反把他老子给气得大病的。”
    碧月忙着问:“奶奶,如何会这样?那可该使个什么法儿改了才好。”
    李纨笑道:“怎么会这样?却要分两头来说了。既是道欲殊途,这便是道和所欲两个的事儿了。先说道,这道因境而生,人之行事,多有所依,而这所依,又常不能得恒。比方这句话,‘人不能光顾着自己’。多多少少都听过吧?
    一家同饭,米粮有限,一个人可着劲儿吃饱了,便有人要挨饿,那个如此行事之人,难免要受长辈训斥。‘光顾着你自个儿吃了,不晓得想想别人!’可是这话儿?”
    众人皆点头,李纨便有道:“可若是旁处饥荒,有流民进乡,小儿拿自家粮食接济之,一而再,再而三,家中长辈又将如何言语?”
    碧月道:“自家都吃不饱了,还管人家!”
    素云听了笑出声来,李纨亦笑道:“果然会有这样的说法儿。这不能光顾着自己,看来也不是什么时候都不挨骂啊。”
    迎春道:“也不尽然,自然也有心善的,见不得人受苦,愿意多接济些儿。”
    李纨道:“譬如此前所言之漠北,连年灾荒,若有心善之人接济他们,可又如何呢?”
    惜春一挑眉毛:“做什么接济他们?养结实了好来打杀我们的边民么?!”
    李纨看看迎春道:“你看看,你这时候想要行善,还有人不让了。”
    迎春便对惜春道:“他们灾荒连年,年老稚若者于征战又有何相干处?接济一下也未为不可,上天有好生之德,你我修道,反不能行此?”
    惜春冷笑一声道:“好笑得很了!他们年轻的男人们上战场,那些弓矢蹬鞍谁个来做的?那些人的战袍衣靴又自哪儿来?你敢说来劫掠我们边镇的鞑子们,不是为了抢了粮食回去养活那些老少崽儿?!这连年征战,是因也有他们,果也有他们。你还要救他们,却是想要让鞑子兵们没了后顾之忧,好在战场上放开手来,横扫我们几处城池,立几个大大的战功,才合你的心意哩!嫂子不是说这样的人可又如何吗?自然是以叛国投敌论处了,还能有什么!”
    迎春语塞,李纨点头道:“看着了?方才说得好好的做人不能光想着自己,可这自己若放大到了一家一国,竟忽然行不通了。那那句话,到底是对是错?”
    迎春思索一时,叹道:“百姓无辜,便是两国征战,与他们又有何干系……”
    惜春不待她说完,便道:“是了是了,那些鞑子兵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自然同那些百姓们是一丝儿关系都没有的。”
    迎春看她一眼,叹口气,不说话了。
    李纨道:“这便是道之异了。因你二人境念不同,是以一个以‘仁善’为念,怜人疾苦,一个以‘敌我’为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上回已然论过,可见不差。
    而方才那句‘做人不能光想着自己’,便如我们行道时常依之念,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才不过一念,常人行事,一事里头心里动到多少是非利害之判?若有八成是如此不恒之念,自然难免迷惘摇摆。
    究竟该‘先下手为强’,还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究竟该“得饶人处且饶人”,还是‘不可沽名学霸王’?‘仓廪实而知礼仪’,却又‘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碧月道:“那可怎么办呢?还没句话能信了!”
    李纨道:“言为心声,这一言一语,都有其化生之境,而人依念而行,又将这言语化作自己的念了。这转化之间,本也多半非那言语始发之意了,说信,又信的什么。”
    素云点头道:“确实,常有忽然悟过某句话来的时候,虽则那话都是人人皆知的。”
    迎春却问李纨道:“那究竟该如何行事?”
    李纨轻轻摇头笑道:“要说起这个该来,便又回到方才所言‘道欲殊途’的所欲上了。那所欲两字,恰似个标准,若没个标准,又说什么应该?且说水应该是凉的还是热的?这让人如何答来?你要说大冷天的,想喝口水,我便给你倒一杯热茶,是这道理不是?”
    众人都点头,李纨又道:“是以方才说了道之所依,长在两可间,是以不稳。再有一个便是所欲了,人能明了真正所欲,且在行道中始终明晰,不曾摇摆模糊者,又难矣。还以忠顺王为例,他后来仓促起兵之举,与初时为谋富贵之念,果然相合?恐怕里头意气激愤已动摇了最初之念了。
    人常如此。先有目的,后有手段方法,可是,走着走着,竟常有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之情形。如此,一回回分岔,一回回行偏,再回头看初时目的,或者已背道而驰。”
    几人都皱眉看着李纨,李纨笑道:“最最简单一句话,多少想要钱财的!你去财神庙看看,多少求财的,只多多益善,终朝只恨聚无多。便是个例子。”
    碧月道:“这不是极简单明了的,便是求多多的钱财,如何模糊摇摆了?”
    李纨道:“真如此?既如此,便把那人往深山里一放,给他多多的钱,要多少金银,给多少,如何?”
    碧月皱眉噘嘴:“那、那还有啥意思……”
    素云几个都笑起来,李纨摇头笑道:“便是这个意思了。人常以为明晰了,实则在这个明晰提炼的过程里,早已把初衷模糊了。钱是个什么东西?金银铜钿,不过是个死物。在从前黄帝蚩尤那会子,你拿了金银去,不知有何用场?”
    碧月道:“要钱,自然是为了能买东西的。”
    李纨点头:“是了,是以这钱本是个换东西的中间物,你要的也不是它本身。岔开题说个小的,你想要钱,十两银子,圣祖年间,十两银子能买五六亩上好田地,如今呢?江南的好地,这点银子,一亩都买不了了。这银子仍是银子,仍是你的十两银子。可这又不是从前那十两银子了。若是个呆的,只认银子数的,不是就被银子给哄了?”
    迎春同素云与经济事务中多有参与,听了这话皆缓缓点头。
    碧月一撇嘴:“那真是!祖祖辈辈攒下百十两银子,还、还越攒越不值钱了!”
    众人听了都笑,迎春催李纨道:“莫说小事,嫂子还说那‘所欲’来!”
    李纨便接着道:“如此,我们先把那钱的头一层剥掉了,口里说的钱,实则并不是要钱本身,而是要它能换来的东西。”
    几人都点头,李纨又道:“那便说说到底想要换些什么东西呢?”
    迎春笑道:“那又各人各异了。”
    李纨点头:“确实,便只说类吧。衣食住行之外,还有什么?”
    迎春道:“若把首饰装扮都算在衣中,茶饵补药都入于食,旁的还有什么来?”
    惜春一点头:“还有高官厚禄权倾朝野、红伶美妾古董珍玩、奴婢成群前呼后拥、穷兵黩武唯我独尊……哼,看看你们,一溜儿小家子气,给个大钱都不知道怎么花。”
    迎春对李纨道:“嫂子你看,所以那许多人只往财神庙求钱,果然是多多益善,再不嫌多的。”
    碧月道:“要那些东西做什么!只有个结实的房子有几亩地,再有点积蓄,衣食无忧,还要什么?!”
    迎春点点头道:“再要些书……唉,只是这书,也不是用银子就都能买到的。”
    素云点头道:“要的东西多了,一家和乐,满门康健,这可不是光靠银子就成的。”
    一时七嘴八舌起来,李纨喝口茶,笑道:“如此,咱们把第二层也揭过去了。”
    众人都停了嘴,看着李纨,不明所以。
    李纨道:“要钱,不过是为了要换东西,追着想要换的东西,各人各异,且还有好些拿钱也换不来的东西,如此,人人相比,唯有那个‘想要’是一样的,想要的东西却各不相同。这便又到了底下一层了,为何有人想要美妾高官,有人却只想要良田书籍?”
    碧月道:“美妾高官,要来做什么?!我要那些都没用。”
    惜春嗤笑道:“笨丫头!你要有了高官,还怕没处能得银钱?不说高官厚禄,便是各处孝敬都数不过来呢。有了银子,你想要什么不行?!”
    碧月振振有辞道:“四姑娘,你这会儿就是方才奶奶说的‘模糊摇摆’了。我本身就是从想要钱追过来的,如今把钱这一层虚的揭过去了,追到想要换来的东西。结果你一回头,又奔钱去了。若是你自己也不要高官的,只是为了用这个高官得钱,得了钱你又说谋更高的官去,谋了更高的官,你还是为了钱。就算最后你当上宰相了,这宰相却不是你真正要的东西……哎呀,岂不是一辈子在打转?跟老鼠咬自个儿尾巴似的!”
    连李纨都笑起来,惜春气呼呼道:“我是替你思量呢!”
    碧月摇头:“我可不要什么高官美妾的,姑娘不用替我想这个主意,姑娘说了那许多,想来是姑娘要的。”
    惜春一翻白眼:“我要那些做什么!不过你没看看世上多少人都想要那些?你们不是说拿钱想换什么吗,我就告诉告诉你们。”
    迎春忽有所悟道:“我想着,要往下追,恐怕还得说各人自己想要的才成。比方说四妹妹方才说的那一通,世上委实是有人谋求不歇的,却不是我们想要的。若拿来当了例子,却不相宜,因我们没有那些人的‘境’,体会不到他们对那些东西的渴求来,自然也不知道那些东西究竟有何好处。”
    惜春道:“照着二姐姐所言,岂不是人人都成井底之蛙了?只看着自己鼻子前的这么一点儿,我看是在庄子上呆多了,吃了一辈子杂豆面,都不知道天下还有白面这样的物什。”
    迎春却笑道:“照着四妹妹所言,这天下所有之物,又岂有穷尽的?你当白面是好,或者还有什么红面黄面却也是你所不知的呢。如此追下去,只有越见杂乱繁多的,为道日损,我想着,这路子恐怕不通。”
    惜春听了若有所思,李纨看看迎春,笑道:“也可以想一下。若是一辈子都花在看旁人都想要什么、有什么,看如今又出现了什么新的黄面红面,究竟于自己有何作用?”
    惜春道:“多知多欲,见得多了,自然想要的也多了,各样都经见些儿,增广见识,哪有不好?”
    李纨点头道:“物以无穷,黄面红面之外,还有一分黄面加九分红面的,两分黄面加八分白面的……如此种种,只穷其一生追求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