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元妃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整的把子头更多了几分娇俏。
元春抚鬓对镜,左右瞅瞅,暗自笑忖:这丫头好巧的手艺,想不到我作汉人打扮时反倒更俊俏了些,要是皇阿玛瞧见我这样子,不知道该有多乐呵。只是可惜,只怕我终其一生,却再也见不着怹老人家了。
抱琴捧了胭脂来笑:“姑娘瞧什么?别是连自己也不认得了。”
元春拧了盖子,拿到鼻尖儿上嗅,“拿鲜花儿汁子调的?你们心思倒巧。真跟……”真跟宫里头的一个味儿。不能想,想一想鼻子就发酸,赶忙转开话题来:“穿衣裳罢,时候不早了。”
抱琴给她换衣裳,乳云纱对襟的衣衫,轻纱袅袅的,抚在手上,恍若流云划过;长长曳地的百褶如意月裙,层层涟漪次第漫开,颇有种山花烂漫间的意味。从前只知道汉人的姑娘温柔,又或许正是这样的衣裳,这样的涟漪,才使得人心格外的柔软。
元春望着镜中的自己不由呆住了,抱琴上来给她整理对襟的领子,见她痴痴的,不由笑道:“人家都说,大难不死的人,再醒过来都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想来姑娘也是这样罢。”
元春不由看她,小小的人儿,嘴里倒是一套儿一套儿的,也笑:“你倒懂不少,一会子我去见老太太,少不得你得多费着心,没得我出了岔子,倒让人瞧了老爷跟太太的笑话。”
抱琴连连点头:“姑娘放心,我省得。”
打扮停当,便出门去。
她心里头颇有些惴惴的。她原只从丰绅殷德的口中听说过荣国府的富庶和堂皇,可这园子究竟如何,却是一头雾水。满园子的亲戚姊妹,若不是昨晚听抱琴一通叮嘱,她也根本一概不知。倒有些后悔了,那会子丰绅殷德想与她细说石头记事,又谈起要送一本进宫给她消遣,真当应下来听他好好说才是。现下这样,她连自己的未来都懵懂不知,谈何要改变贾府的命运呢。
心里头揣着心事,过了一个窄门儿,经过一道花廊,便来到了一所巍峨严丽的上房所在,正是荣禧堂。“这是老爷太太处,姑娘记得吧?”抱琴替她看着路,一壁小声提醒。
“记得。”原来她与母亲的住处只一墙之隔,怪不得昨儿刚醒来,王夫人便后脚儿就到了。老爷贾政也同住在这儿,这倒给了她些新鲜的念想——母亲是父亲明媒正娶的正妻,两人同住一室,还就在她一墙之隔照应着,这是一种什么样儿的亲近呢?反正她从前从未敢想过,额娘若是能当上阿玛的正妻,那是痴心妄想。
绕过上房,是一处雕栏画栋的垂花门,穿出去走过传堂,看见两头都是假山嶙峋的各色园景,小小的一处雅静厢房,却在门廊子上挂着各色的鹦鹉、画眉等鸟雀,里头小小的三间厅,物件摆设布置得个个儿都在最恰手的位置上,多一色嫌闹,少一物怕缺。正厅对面儿的额匾上三个大字“荣庆堂”。
元春见了不由笑,不必问,这必定就是老太太处了。贾政想来是个极孝顺的,这孝心藏在这屋子里的一事一物上,非亲身体会不得知。府里旁的地方先不必看,且说这两处,便可以知道这贾府的气派和见识,远在从前朝中几位重臣之上了。想来,贾府的在本朝的地位,也自不必说。
可据抱琴所说,她父亲政老爷却是贾府的二儿子,大老爷贾赦袭了爵位,不知为何倒不住在这处。
还没得细想,便有小丫鬟报进去道:“姑娘来了。”
有人给从里头掀了帘子,元春提裙进去,只觉得一阵子花果清香扑鼻,不比宫中的浓重熏香呛鼻,她心里头一松,别的不说,这贾府里的人么,个个儿都是会享受的主儿。她在这儿待着,横竖也吃不了什么苦头。
贾母才起来,歪在炕上正与王夫人说话,见她进来,忙招手笑道:“看着是大好了,快来给我瞧瞧。”
元春笑应一声,忙凑过去,沿着炕边儿坐下,伸手给贾母抚着。
贾母细细摩挲着她皓白的手腕儿,眼圈儿又要红:“唉,瘦啦,我遭罪的孩儿。”说着便去细瞧她脸,待看清了,心里头却是咯噔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都木有宝宝留言按爪!我好难过!难过!还有你们在第一章留言一定要登录留啊。。不然我咋发红包哦!
☆、解春风
且说这贾母初见了元春大好,心里头自是高兴,待到坐到近前儿来瞧,还是那水灵精秀的大孙女,眉眼如黛,目光炯然,但神色缱绻间再去细品,却俨然和从前不是个神色了。这一看不要紧,心里头咯噔一下子,先凉了半晌。
贾母与王夫人对视一眼,怎么个意思?落个水罢了,还能让人移了秉性?别是前儿那魇着她的脏东西还没去干净,霸着身子不肯走吧?
再细瞧瞧她如水的双眸,清亮亮一片大好光景,一双乌墨丸似的剪秋瞳,透着伶俐清爽,没得半丝儿的邪崇歪道儿。是她无误,但不知怎的,做祖母与娘亲的就是知道,与往日里不同了。究竟哪儿不同,倒也说不上来,但这又绝非是坏事。
心下先是定了,贾母转念又是一寻思,先头儿那赖头和尚的确说过,说她醒来是无妨的,但经此一事后,元春便“已非故人”,他们需得“多费心气力,才享得住那泼天的福分”。那言下之意,这是上天赐予贾府的一道题,解得巧,贾府便有极大的福气;解得歹,那么便是人财两空。
思量在电光石火间一转,贾母便安了心,也罢,既是上天赐福,她便有那本事去享。何况到底拿不住眞章儿来指明元春已非故人,若是这孩子安心静气地好生过活儿,咱们只道她是受了惊吓移了秉性便是。
于是摩挲着她光洁的手臂,一柄紫金玉的如意早已塞进了她手里:“听你娘说,你神思伤着了,这个最是安枕清眠的,你留着睡觉时放在枕头边儿上。”
元春打小儿长在金玉堆儿里,什么好玩意儿没见过,当下也只是让抱琴收了,笑着谢道:“多谢老太太疼我,晚晌儿我就枕着它睡。”
贾母见元春不以物喜,神色清明坦荡,倒比从前还沉稳了些,心中更是安然。
一时贾母起床梳妆,房中一名大丫鬟名唤鸳鸯的张罗着伺候,梳洗停当,外头又报说“大太太上来了。”
元春知道是长房贾赦之妻邢氏到了,也便起身去迎。一时外头摆上饭,元春便伺候着贾母坐下。贾母下首只有一张椅子,这里头儿媳辈儿的有两位太太,姑娘只有她自己,想来在这大户人家里头,做姑娘的上得桌子,做媳妇的却是低人一等。
这其实和元春所接受的教育差不离儿,宫里的公主都是天生的主子,哪怕是亲生的额娘,也不过是替皇室绵延子嗣的嫔妃罢了。在皇上、太后眼里头,哪怕是最末流的公主,地位也比得宠的嫔妃高些。这叫“龙焱子嗣”,差错不得。
元春略一迟疑,便觉抱琴在后头轻轻一带,自己便坐下了。这一壁丫鬟们上了细粥两样,甜咸饽饽各四例,外加各色酱菜小碟若干,另一壁王夫人捧饭,邢夫人安箸,整个厅中丫鬟媳妇来来往往,却鸦雀无声。元春心里头暗赞,这贾府不过是个四品的世袭闲官儿,府里的气派讲究竟不输宫里。这样的大家族,当真能像丰绅殷德所描述的那般朝夕间大厦倾颓吗?
用毕了饭,一例漱口饮茶,便是贾母礼佛的时候。元春同太太们一同告了退出来,便欲往自己屋里头去。
哪知这会子邢夫人却在中庭叫住她:“大姑娘大好了?这程子瞧着人精神多了,昨儿一径只睡着,吓坏了人。”
元春同她本不相熟,碍着面子只怕露了破绽,也只好笑道:“劳大娘记挂,这程子好多了,只恐怕是躺久了,下地来倒觉得晕晕的,没得头重脚轻。”
邢夫人“哟”的一声,忙道:“头晕便是没好利索呢,这会子可别心急,人家说:病去如抽丝,合该好生养着才是,没得留下病根儿来。”
后头王夫人也赶上来了,听见笑说:“我也说呢,让她多歇着,等好了再往各房里去走动。下个月你们二丫头也该周岁了,她这不赶紧养好了去贺,难道还擎等着过了病气去吗?”
邢夫人一笑,也道:“你也太仔细了。大姑娘这又不是伤风感冒的疫症,哪儿还就有过了病气的道理。”说罢拉着元春,又殷殷嘱咐,“待好些了,就上我们那儿顽去。你大伯前儿进宫去,皇上赏了好些个宫里头时兴的料子回来,我都让丫鬟们收着呢,等你过来先挑。”
元春笑应一声:“大娘厚爱了,赶明儿我一定过去。”两下里寒暄一阵,便各自回房不提。
自此,元春便在荣府里住下,白日里,或是与丫鬟们绣花取乐,或是读书作画,晚间陪着老太太说说话,逗逗闷子便是一天。雨天里关了院门儿趿着水在院子里赶纸鸭,风起时牵根儿细线往园子里放纸鸢,不知不觉便是半年。
这半年里,府里的一概人等也都见了个遍,各处院落也都拜访停留,再无初来乍到时的谨慎小心,那刻意收着的脾性便一点点显露出来。
她性子本来活泼爽利,虽带着些公主特有的天家骄纵,但为人真诚和善,其实是极少动怒拉脸子的。从前在翊坤宫中,每每她额娘往宫人头上撒气时,总是她在一旁开解劝慰,是以宫人虽敬畏她是公主,对她倒也感恩。唯有先前那次,新来的小太监吃了丰绅殷德的好处,悄摸儿跑到她窗棱子下头聒噪,才叫她气急了,也是为了告诫宫里人,她才是翊坤宫的主子,吃里扒外的东西容不得。
在荣府里做大小姐,不比在宫里做公主。宫里的奴才不敢不敬主子,以下犯上是砍头的大罪。而在荣府呢,得脸的奴才与没脸的主子,倒是奴才猖狂些。她亲眼瞧着王夫人身边儿的几个管事媳妇趁着王夫人午睡没醒,在一旁聚着议论她父亲贾政的姨娘赵氏方才来时的一举一动。
她有天生的威严,黑而浓密的长眉入鬓,不笑时静静地横在雪白的脸蛋儿上,令人望而生畏。她不知道从前的元春是怎样管束下人的,放在她这儿便是容不得。几个媳妇扎眼儿忽然瞧见她静静站在几步开外,也忙得慌了神色,上前来问姑娘好。
元春没露笑影儿,也无什么气恼的神色,只轻声道:“好在今儿是我来,若是老爷过来,姐姐们也这么青天白日地嚼吗?没得叫老爷以为是太太教唆的,专给老爷过不去。”不过十来岁的半大小姐,说话声儿轻柔柔的,气势却仿佛高人一截儿。
那几个媳妇唬得什么似的,忙道不敢,“姑娘行行好,可切莫告诉去,咱们是嘴里长了疮,痒得没处儿嘬,这不是打嘴么!姑娘别气,咱们再不敢了。”
元春点点头,觉得有必要还得说清楚:“不是我苛责你们,这会子满嘴里就什么小啊庶的,在这屋里说嘴说惯了倒不妨,哪日里跑去大房里跑顺了嘴,叫大娘听了,不拧你们的皮!”
媳妇们听得心悦诚服,连连立誓,说再也不敢。
元春见服了软儿,也不紧逼着,笑涡一露,笑道:“姐姐们何至于这样,我年轻,心里头搁不住事儿,拿姐姐们当自己人儿,想着什么就说了。可别见怪。”
媳妇们都说怎么会。又是寒暄一阵儿,元春这才打了帘子进屋。
里头王夫人早醒了,听了个明白,见元春进来,忙拉着她道:“我的儿,难为你想得周全。我素日里就不喜她们如此聒噪,听着不成个体统,可你父亲那个姨娘素来如此,我又拦不住人家的嘴。”
元春坐在炕头上,推心置腹道:“太太糊涂,你是这府里当家的主母,你不约束她们,谁还能约束不成?主母弹压姨娘是天理,但管教妾室事小,若是得罪了长房又是另一回事,何况那房里二妹妹也不是嫡出,将来保不齐老爷也还有庶出的弟妹,太太也由着她们这么挑去?没个眉眼高低的,净会看人下菜碟儿。有了好的人家不念着咱们,但将来这起子人物儿闹得兴起得罪了人,人家还都道是咱们挑唆的。”
这其实是宫里头争斗的最基本常识,元春还是公主时,早早儿就明白奴才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主子的权威。若要真正地掌控全局,一切都得先从整顿宫纪开始。
王夫人从来却不是心思深沉的人,听得她这番话,如醍醐灌顶,不由感叹道:“我的儿,你说得极是。就照你的办吧。”
说话间,外头便开始有媳妇进来回事,元春不便在场,便退了出来,往偏院里的厢房去寻贾珠。
贾珠正在院子里练剑。他把长发在头顶挽得紧,穿着雪白的中衣,扎着藏青色的汗巾子,在九月的瑟瑟秋风中刷刷舞着落叶。黄润的落叶纷飞而下,映得他一张温润清隽的面孔,更显得丰神俊秀。
一套剑法舞完,贾珠把剑扔还给小厮,撩起帕子来擦汗。
元春站在院门口瞧得如痴如醉,不由抚掌笑道:“大哥哥,你更精进了!”说着飞身跑过去,就着秋日的暖阳看他额上新生的汗珠。
贾珠微微一笑:“你来了,也不知会一声儿,我这会子汗臭得紧,你且等我换身儿衣裳的。”
元春跟着他进屋,自己从暖炉里倒茶,自顾自地坐下:“我不嫌弃你臭,你也别换什么衣裳。过一会子,我还想跟你学两招儿呢。”
作者有话要说: 发现你们都不爱留爪。。。呜,什么意思嘛。。。T。T哭泣
☆、风入松
却说元春往贾珠屋子里去瞧他,正巧儿赶上他练剑,当先便要跟着请教。
贾珠听了失笑:“请教什么?绣花儿我可不会。”
元春说不是,“绣花儿我也不找你呀!舞剑我也会,你跟我比划比划,教我两招儿。”满人是马背上得的天下,爱新觉罗的子女没有不会骑射,但若说是会舞剑,这便是吹牛了。实则元春从前见阿哥们上部库房去操练,心里也羡慕得紧。她可以像男人一样骑马打猎,但没有规矩能允许公主操刀练枪的。
贾珠当笑话儿听:“你?舞剑?我这可是真刀真枪,虽然没开刃,那也是利器,哪有大家闺秀在院子里舞刀弄枪的。”
元春不以为然:“大哥哥,是谁告诉你女子就不能舞刀弄枪了?别说舞剑,就是骑马射箭,我未必便比你落得下乘。”
丫鬟拧了热帕子递给他揩脸,他的声音捂在帕子里,闷闷的,透着笑意:“那你倒是说说,你打哪儿学得骑马射箭?打小儿太太教导你,我都看在眼里,谁也没敢教给你那些个呀。”
元春却语塞了,想了想:“我日日见你跟二哥哥操练,梦里学的来着。”
“这更可笑了,”贾珠也坐下倒了茶吃,“我不知光看看、梦里就能学会这些个。若当真呀,这年年的武状元可不来的太容易了些?”
其实自打元春落水醒过来后,满府里的人都渐渐发现了她的转变。从前的元春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儿,是个温婉可人的大家闺秀,容貌虽美,但那时亲和婉约的端庄,举止透着豪门千金的气度。可如今呢?如今的她像一朵绽放的蔷薇,明朗鲜艳,时时用她绝色的美貌明艳逼人,行动活泼,说话爽利。性子也多变,一时兴起了,闹得满院子折腾着给她鼓捣新鲜玩意儿,一时恼起来,行事说话却比从前要老道得多。你说她不过十岁的年纪,倒像有着二十岁的派头。
府里人人都道,大姑娘是让水里的河神托了身,如今是专门儿来提携贾家门楣的。你只看她如今这周身的派头,哪里像是个贵府的千金,倒像是皇城里宠坏的公主。
人人议论也好,腹诽也罢,反正自打元春醒来,贾府的势头便开始节节攀升。且不说政老爷上月被提了工部的员外郎,便是元春的亲舅舅,王夫人的亲哥子,也要不日调回京中任职。
贾珠却是不管这些的,他只觉得这同胞的妹妹比之从前的温婉和顺,如今更添了几分爱娇俏皮,时时玩笑间,逗得人忍俊不禁。这多好,女孩子便该是这样,禁锢得多了,倒失了可爱。
元春见贾珠不信,不由气鼓鼓:“大哥哥,你可别不信我的,哪日叫你知道我的厉害。”
话音未落,只听一把清越的少年嗓音传来:“谁的厉害?我先来尝尝。”说话间,那人便抬脚进了门,他行动风流,相貌逸群,翩翩一副淑人君子之姿,坦坦一派书生倜傥之色。来的正是贾琏。他进了门便笑:“我道是谁,原来是大妹妹,我不敢强出头掖你的锋芒,方才那话我可要收回。”说着便要退出去,“我来得不巧,扰了你们兄妹两个说体己。”
元春见了他也笑,上前拉他衣袖:“二哥哥,你别走,你和大哥哥说说,那日我怎么对付大老爷那匹马来着?”
贾琏听了笑而不语,只抬了抬下颚,朝贾珠挤了挤眼。他长得清秀本是已极,生来又是一副笑模样,口齿间又伶俐,说话带着甜蜜,令多少小丫鬟倾慕。
元春本来不解,但再见他朝着贾珠挤眉弄眼间,一旁的丫鬟名唤秀儿的便红了面孔,她做和孝时,本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见着这光景,又如何不知道,当下假意嗔道:“你少在这儿装哩格儿楞,我还不知道你们,凑在一块儿准没好话儿。我不管,今儿我先来的,你要找我大哥哥,先得过了我这关。”
贾琏无法,只得眼看着那秀儿倒了茶走开,这才道:“有什么好说的?那日若不是你,我也能安抚得了那匹疯马。”
贾珠奇道:“疯马?”
元春笑道:“可不是,大老爷的马那日不知怎么忽然使了性子,没人治得了它。我跟二哥哥从马厩那处儿过,听见小厮在议论,二哥哥就说前儿才见师傅驯了匹烈马,也要去试试手艺。”
贾珠失笑道:“这不是疯魔了?见人驯马,难道自己就能驯了?琏儿从前不是这样莽撞性子,这些日子跟着元丫头,也净说起疯话、办起疯事儿来了。”
贾琏连连摆手,说冤枉,“我不过白说两句,何尝想要真的去了?想我琏二爷风华正茂,倘或不仔细被那起子畜生伤了脸面,又有多少少女跟着心碎呢。”
元春红着脸啐他一口,“我跟前儿还不干不净的,仔细我告诉大娘,叫大老爷揍你!”
贾珠这半年来见惯了这两人的说嘴打闹,倒不以为意,当下便问:“后来怎么的呢?”
贾琏说匪夷所思,“大哥哥,说出来只怕你要不信,元丫头上去胡噜了那畜生脑袋两下,冲着它耳朵里不知叨咕了几句什么,嘿,当下那疯马就镇定下来了。小厮再要上嚼子,它也不再乱咬人了。这不是匪夷所思么!”说起来又埋汰元春,“别是你身上什么河神显灵了吧,你倒在这儿充大头儿。”
贾珠笑骂道:“奴才们嘴里头嚼的话根子,你也当回事儿似的提了又提。什么幺蛾子,想来是套马嚼子的小厮粗笨,元丫头碰了巧了罢了。可仔细别把这话传到太太耳朵里去。”
贾琏不服气:“怎么那畜生偏听元丫头的?莫不是那畜生偏是个……”话说了一半儿忽然咽回去,只忆起元春虽然爽利不吝,到底是姑娘家,说出来唐突。
元春见这哥儿俩一口一个找借口,娇蛮的性子又上来了:“好啊,你们瞧不起人,我必得让你们瞧瞧真佛才成。”
一辈子恨透了自己不是个男人,有什么是男人能做而她不能的?就连从前的皇阿玛都说,她若是个阿哥,必定将皇位传给她。为了这话,多少阿哥眼里心里恨着她,个个儿乌眼儿鸡似的盯着,生怕她哪天那儿白长出个鸡儿来,竟真的袭了皇位。多可笑!
人都道天家薄情,这话不错。按理儿阿哥们都是她的亲哥哥,但一则不是同母,到底隔了一层,另一则么,那是皇阿玛给她的宠爱,早大大超过了旁人,想不提防着也不成。她从前在紫禁城里,从来没能真切地感受过兄弟姊妹间的温情,阿哥们虎视眈眈,公主们故作矜持,当真没意思得很。
这里不同,虽然知道是假的,但贾珠带给她的那份真切的同胞兄妹之情,竟是那么真实。她以前从没想过,兄弟姊妹之间,可以这样毫无芥蒂、不必处心积虑地相处。不过半年的光景,她便沉溺其间,有时竟都忘了自己本是从元春这里偷来的生活。
贾珠只当她是说笑,哪知道她从前真的是马背上的巾帼,不过一笑了之。贾琏却是与她拌嘴惯了,话赶话儿也就撺掇她:“成啊,如今现成儿就有这么个机会,只怕你不敢去呢。”
元春自打出生起,就不知道“怕”这个字,当下冷笑道:“什么机会,只怕你不敢说。”
贾琏笑道:“十日后,老太太、太太要往铁槛寺去上香,恰巧儿那日是忠顺王爷府上爱妾的生辰,老爷接了帖子得去贺喜,你随我们往西郊马场去一遭,是骡子是马,遛遛就知道了。”
贾珠忙叱道:“琏儿糊涂,大妹妹是贾府的大小姐,千金万贵的身子,出了岔子怎么是好。再者说来,老太太、太太礼佛,哪次不带着她去了?”
贾琏说不碍事,“便说是身上不爽利,谁还揪个不放呢?纵是要寻太医,左右有我呢,怕什么。能出什么岔子,你我都跟着,皇城脚下还能遭劫匪不成。”
贾珠听这话,是拿定主意要带元春开溜,急道:“还有嬷嬷媳妇呢?这事要让老爷知道,你保管吃不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