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黛玉-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心吧,你大哥送他的比你的多。”
顾冷是大房里最小的,总被父母和大哥宠爱惯了,一听这个,不高兴了。转念想想,林弟弟比他小好多呢,让着他有何不可。遂也不介怀了,笑嘻嘻的挠头。
“这两大包我还吃不完呢。”
顾凌微微翘起嘴角,拍一下顾冷的小脑袋瓜儿。
牛氏笑着对顾冷道:“你才多大的肚子,拿去和姊妹们分去。”
顾冷得令,立即撒丫子跑了。顾凌也随之告退。屋子里啊只剩牛氏和顾廉夫妻二人。
顾廉想起老太爷,问牛氏他可回来了。
牛氏摇摇头。
顾廉皱眉,估摸起朝局越渐紧张的局势,有种不好的预感。
……
周瑞家的将一包拆开装盘,黛玉从从盘子里拿来一块品尝,比京城里的老字号好吃很多。
林甸才送走西席,便兴致勃勃的迈着快步往揽玉轩里钻。才进院儿,小鼻子使劲儿抽了两下,飞奔进了屋,把后头的丫鬟嬷嬷甩开老远。
林甸谁也没看见,就看见桌上的桂花糕了,伸手欲拿,被黛玉拍打一边去。
“洗手去。”
林甸乖乖的去洗手,然后笑呵呵的坐在桌子边,对着桂花糕抽鼻子。眼巴巴的看向黛玉,似在询问是不是可以吃了?
黛玉笑着将盘子推给林甸,玩笑道:“提前说好了,这是你顾大哥特意从清平县给你带来的,你若吃了,便要领人家的情,下次再见,可不要甩脸色给人家看。”
“什么!他带来的?”林甸警惕的看眼桂花瓜,扭头一哼:“小爷不吃嗟来之食,特别是他的,想讨好我?没门!”
黛玉早料到林甸会是这样的反应,林甸自从上次在顾家见过顾凌之后,抵触情绪比之前更强了,什么事儿都爱和顾凌比较。上次回来,他第一件事儿就是超镜子,左看看右看看,见人的第一句话便是问他好看还是顾凌好看,总是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小孩子心性儿,也就是一时的。黛玉不急,想等等看再说,没想到顾凌却出手了。谁说他冷情冷性?在黛玉看来,顾凌的观察力却是异于常人,他的关心没体现在嘴上,而是行动。
送桂花糕讨好林甸的事儿,让黛玉对顾凌的印象有提高了几分。这样的男人在古代着实难得。
林甸趁着黛玉思考的功夫,抽了抽鼻子,对众人做出“嘘”的手势,想趁黛玉不注意,偷偷地拿一块吃。众丫鬟见状,抿嘴偷偷地笑。
黛玉立即感觉的气氛不对,眯着眼看林甸。林甸讪讪的收手。
“不吃就算了,分给她们吃。”黛玉招呼紫鹃来,笑道:“给你们吃,只记得人家的好便是。”
紫鹃高兴地称是,连连道:“主子您放心吧,我们都记得顾大爷的好呢,吃人家的东西自然要晓得感激的。”
说罢,紫鹃便端着盘子一一分给在场的丫鬟们婆子们。
林甸下学后本来就饿,要看着别人吃他最喜欢的桂花糕,当然难受。不一会儿眼睛里别处一汪水来,可怜兮兮的看着黛玉。
黛玉刮一下林甸的鼻梁,警告他:“谁说自己是男子汉,要保护我的。这才失了桂花糕,就伤心欲绝流泪了?”
“才没有!”林甸扭头,眨眨眼,把眼泪收回去。挺直了腰板子,他一定要忍住,不服输。桂花糕的香甜不停地钻进他的鼻子里,撩拨他肚子里的馋虫,很快,林甸忍不住了,肚子里传来咕咕的叫声。
“摆饭?”
“我不想吃饭。”林甸眼珠子动一动,又道:“再说父亲还没回呢,饭等等再吃。”
“那你想吃什么?”黛玉笑问。
“……”林甸耷拉着脑袋。
“好了,不逗你了。”黛玉给紫鹃使眼色,又端来两盘子的桂花糕放在他面前。“吃吧,没人叫你领他的情。”
“真的?”林甸眼馋的看着桌上的东西,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抵不住美食的诱惑,吃起来。
这次黛玉并没有嘱咐他吃几块便行了,因为一会儿还要用饭。林甸奇怪,自动吃了两块就不吃了,问黛玉怎么不管他了。
黛玉咯咯的掩嘴笑,问:“难不成你叫我管你一辈子?”
“我倒是想。”林甸哀伤的看着桂花糕,心里埋怨,这东西真不该吃,吃了想不领情都不行。他林甸才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不过话说回来,这桂花糕还真是不一般的好吃,是他吃过最好的了,那个顾凌也算是用心的。
林甸心里头对顾凌的抵触,少那么一点点,只有一点点,嗯哼。
“那我不吃了,余下的明儿个再吃。”
林甸显然有了一些自制力。黛玉很欣慰,她笑道:“吃吧,今儿个饭晚,多吃几块无碍的。只有个道理你要记住,再好的东西不可贪多,人知足者常乐。”
林甸笑着点头,欢喜的继续吃。又想起林如海来,问黛玉:“这时候了,父亲怎么还未归?”
“今天怕是会更晚的,不管多晚,咱们也要等父亲回来吃饭。”黛玉笑道。
“嗯!”林甸了结了一盘子的点心,乖乖的去做功课。黛玉则坐在另一边读书,便陪着林甸,边等林如海回来。
掌灯时分,林如海方归。见着一双儿女等着他一起用饭,心中暖意上涌,眼角湿润了。
“好孩子们,以后我晚归,可以不必等我,先吃便是。你们都在长身体的时候,切不可耽误了。”
“父亲安心,不差这一会儿的。”林甸笑嘻嘻道。
林如海一乐,用过饭,开心的把林甸抱在怀里,询问他今日的功课。林甸又精进了,已经会熟练地作诗词。
黛玉等林如海和林甸亲昵完了,方问:“皇上又交办父亲重要的事儿了,这几日您一日比一日忙。”
林如海眼底一沉,点头道:“嗯,确实是一件大事儿,涉及后宫、皇子以及朝中几位重臣,必要谨慎为之,不可妄下定论。”
黛玉一惊,心想那必是大事儿了,一旦办不好得罪了皇亲,可是杀头的灾祸。不过皇帝既然敢叫林如好和顾一泰查办,便说明他心里头早有怀疑,或许向着林如海这边也未可知。可谁又能说得准呢。
“俗语言虎毒不食子,您一定要小心着些。”
林如海拍拍黛玉的手,解释道:“我儿放心,为父自然明白君心难测,潮汐更改的道理。这事儿我和顾太傅早商量好了,到时候把查来的证据一呈,什么事儿由皇上自个儿定夺,我们绝不说半句意见。”
黛玉稍安心,料想林如海能坐在如今的位置,自然深谙官场之道,倒是她多余担心了。
林甸打了个哈欠,林如海叫丁婆子领他回去安歇。他想起一遭儿事儿来,问黛玉:“皇帝给荣府指婚的事儿你可知道?”
“刚听说不久。”黛玉正想和林如海商量,和荣府保持些距离,将来指不定会惹出什么乱子牵连他们。上次宝玉吃胭脂的闹剧,已经够提醒她注意了。“父亲,荣府如今风头正盛,单我在那儿住的几日,已有百余名大小官员进奉,夫人太太们不管大小礼物,一概照单全收。这样张狂久了,免不得会落人口实,遭人嫉恨。”
“贤德妃冠宠六宫,皇上允了她省亲,又给荣府指婚,他们如今已被百官们顶在风口浪尖上。树大招风,又不晓得低调行走,出事儿是早晚的。今儿个正要和你说这事儿,你倒先预见了。”林如海继续道:“咱们和她们家,除去年节该有的,一概不需要走动。”
黛玉心中一喜,点头道:“女儿明白了。”
作者有话要说:还是早起赶着码出来了。或许有错别字,着急走,亲们请指正,回头一定改。。。
☆、58第57章
次日;林如海和顾一泰进宫;将查明好的证据呈送给皇帝。皇帝仔细查阅戴权耽误银钱的去处,发现这些钱多数被用来贿赂朝中权贵。皇帝气得直拍桌子;口里骂戴权两句,当他看到戴权将几个庄子和戏班子行贿给察院左右都御史,皇帝眯起眼;再不言语了。
林如海和顾一泰互相看一眼,低下头;逼近嘴巴。
皇帝叹口气,手指头交替的击打着桌上的证据。
“二位爱卿觉得呢?”
“皇上英明!”林如海和顾一泰把头低的更低;不说话。
皇帝嗤笑一声;将证据推到一边,叹气道:“再议吧。”
林如海和顾一泰领命,弓着身子退出。
……
自宝钗和宝玉被指婚之后,贾家薛家两家开始着手准备三书六聘之礼,过了生辰八字之后便请高人求测合适嫁娶的日子。高人掐指一算,得了明年的好日子,三月初三和九月初六。前一个日子正和黛玉的亲事撞上了,人家是皇家钦点的日期,自然是要避开的,贾家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九月初六。
按理说这个日子也是不错的,偏偏王夫人因为计较之前的,心情不大爽利,总觉得这阵子有什么事儿都不顺心,什么事儿都被林家碍了一脚。薛姨妈更有此感,甚至更为深切。
对林家介怀了,自然便开始注意林家人的反应。自从宝玉被指婚之后,王夫人一直没有听见林家的动静,别说送礼庆贺,连个照面恭喜的话都没说过。
王夫人心里高兴了,这下她可有机会说道了,等了几日,便去贾母那边主动提起林家。
“好久没从林家那边听着消息了。”
贾某看眼王夫人,淡淡的笑道:“许咱们家定亲,忙活的脚不沾地,不许人家忙一忙?你林妹夫是朝廷大员,在皇上跟前伺候的,那有个准儿。林丫头一个人在家,没咱们去请,她也不好来的。”
王夫人听着贾母显然是在袒护林家,心里不高兴,可嘴上还是附和着,不多说什么。
贾母又问了几句杂事儿,便草草的将王夫人打发走。贾母心里却是介意王夫人之言,亦觉得林家近来的有疏远他们的意思。她招来王熙凤询问,这丫头向来比别人聪明伶俐,会看透别人看不透的。
王熙凤想了一会子儿,暗暗观察贾母的神色,思忖着到底该不该说。最后她瞧出老太太的怀疑,为了讨好老太太的意思,终于敢鼓足了勇气道:“容我多嘴,林姑夫怕是想疏远咱们。”
贾母从王熙凤嘴里听到了自己心里的答案,有些失望,有些无奈,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
王熙凤见贾母不说话,担心她心思重伤了身,试探着问:“那咱们?”
“择日你带着她们姊妹去瞧瞧,自从你林妹妹安置下之后,咱们不曾去看过,瞧瞧也是好的。”贾母抱着最后一份希望。
王熙凤领命,随即下帖,意欲择日登门林府。不出半天的功夫,林家那边来了消息,林如海以宴请其它男宾为由,拒绝了她的请求。最后还客气让王熙凤等一等,林如海这边忙完了自会亲自邀请她们过去。
这一瞧肯定是嫌弃他们了。
王熙凤气得肚子里堵着一口气,又因听了王夫人挑唆林家的话,也不想对林家客气了,添油加醋的回了贾母。
贾母有些气,却没敢发出来,默不作声的忍着。谁都瞧不上林家,可她不该这样。是她一手养大的黛玉,疼爱黛玉,对另加另眼相看。她如果真的去骂林家,承认林家忘恩负义,就相当于打自己的脸。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贾母才不会自己给自己丢脸扒皮。
可在王夫人眼里,贾母已经是被丢脸扒皮了,气势上涨了几分,颇有些得意。
邢夫人眼馋宝玉被皇帝指婚定亲,心里嫉妒,不想掺和二房的事儿。便想着自己找一件事儿去操心,一来二去的便关心起迎春的婚事。邢夫人这才发现迎春的年纪不小了,该是定亲的时候。便趁着丈夫贾赦不喝酒清醒的时候提起此事。
贾赦突然想起前不久的债务,心生一计,笑道:“这事儿交给我,保证给你办好了。”
结果不出三日,贾赦便把贾迎春当做抵债,嫁给了孙绍祖。
贾母等早知道孙绍祖的品行,再说迎春被他父亲‘输’过去,多没脸面,将来在婆家必然不会好过。
贾母心里头好好为迎春怜悯叹息了一把,却没有任何阻拦的举动。贾母也因迎春是庶出,不想干涉太多,大有得过且过的意思。
探春确实为迎春的命运抱不平。总是是庶出如何?却也是老爷的种,正紧的小姐命,凭什么要被这么糟蹋?
探春劝迎春去求黛玉,在她眼里,黛玉是个真心对姊妹们好的人。惜春胆小,不敢妄论此事,却也是怜惜迎春的,希望迎春好;所以探春说什么的时候,她也跟着附和。
“林妹妹不在这,咱们如何去?即便是去了哪里,求了他,又能如何?我这命依然是被定好的了。说不准那个人或许是个好的。”迎春觉得自己只能寄期望于未来夫君的人品好,不会瞧不起歧视她。日日如此祈祷,或许会有用的。
探春看不惯她这样的懦弱性格,气得拧了一把迎春胳膊,怒其不争:“平日我道你一声姐姐,以为你该比我强,谁知你竟不如我呢。你若是认命了,我们还操心什么,从这散了吧,咱们各走各的路。”
探春说着便要带着惜春走。
迎春着急了,拉着她们,才下定决心道:“若不然我们去求宝姐姐,她或许会帮忙。”在迎春眼里,宝钗是十分热情善良的人。
探春看得透,嗤笑,骂迎春:“榆木脑子,你去求吧,看她帮不帮你。她最是个精明圆滑的,讨好人的活儿巴不得天天做,得罪人的活儿求不得离远远的。你快去吧,我们等着你的好信儿。”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还是求神拜佛去吧。”
迎春认命。她既然如此,探春和惜春也不多说什么了,随她去了。
没多久,迎春和孙绍祖的婚事便被早早的定下来,婚期随便决定在两月之后。
如此了,迎春才觉得自己的亲事是这样的轻率,不受重视。这倒没什么,迎春自觉地是庶出,尚可忍受。然当她从探春口里听说有关孙绍祖的种种淫恶之行后,愈加害怕不想要这门亲事了。
若说探春是如何知晓这等事情,果真是受了林家的消息。侍书有一干弟弟青蒿在贾府做小厮,年纪比侍书小上两岁,却也是十分机灵懂事的。
林甸进贾府之后,贾母见林甸身边只有一位得力的奶娘和几名丫鬟伺候,恐他以后去前院上课不便,另配了两名小厮给他,其中有一名小厮便是青蒿。后来林甸搬走,青蒿因乖巧机灵被讨了去,随着林甸和黛玉去了林府,自此成了真正的林家下人。
青蒿在林家耳听六路,得了许多小道消息,便喜欢在看望姐姐侍书的时候显摆几句。这其中不乏有和孙绍祖有关的风流韵事,侍书因自家小姐待字闺中,一直谨慎的不敢说,,后因听说了迎春的婚事,又见自己小姐着急,方吐露了真言。
迎春也知道自己之前说的话伤了探春的心,好一顿哭求她,她想好了这门亲事若真成,她宁愿去死也不会被那种腌臜的男人糟蹋!
姐妹俩联合起来琢磨了一封信,句句真切,悄悄地差人递到了王嬷嬷手里。王嬷嬷素知自家姑娘和探春关系好,不敢怠慢。
黛玉读了信,蹙眉:“婚事已定,若解除婚约不大可能。”
“二姑娘真可怜,主子想想办法帮她吧,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去死。”王嬷嬷想起探春那张娇嫩的小脸来,心中一阵心疼。
黛玉烧了信,想起林如海之前说过的有关皇子的‘大事儿’,心里有了主意。
傍晚,林如海饭后留在黛玉房里下棋。黛玉和他委婉的提及此事。
林如海对于孙绍祖了解一些,是个家族没落的子弟,后来在京袭了官,又在兵部候缺题升。品行恶略,纨绔不堪,是官员之中最被瞧不起的‘暴发户’。这等蛀虫败类林如海早最想处置了,因他不管下这块儿,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来气。
“她也可怜,可惜咱们帮不上忙。”
“别人不可以,父亲确实可以的。”
林如海扬眉,奇怪:“她定亲,我并非她父母,又非那孙绍祖的顶头上司,我如何就可以?”
“父亲,您说过皇上让您和顾太傅查察一位牵涉皇子的贿赂案,这位皇子如何我不晓得,可这些牵涉到皇子的大臣们皇上必不会容下。若孙绍祖趁现在得机会和这些人走动走动,不日他便会得‘天报’了。”
林如海惊讶的看黛玉一眼,轻柔的笑了,点一下黛玉的额头:“古灵精怪!”
作者有话要说:刚回到家,坐车,困到不行,先码了一章,有问题请指出,明天改正!。。。
☆、59第58章
一日;林如海从上书房面圣出来;正碰见都察院右御史余庆。余庆一瞧见他;赶紧笑嘻嘻的拉着林如海至一旁说话。
“圣上现在的心情如何?”
林如海瘪嘴,捋胡子摇头。
余庆一惊;也不去面圣了,直接拉着林如海去喝茶。
林如海笑着拦住余庆:“嗳;我正要去找兵部尚书,余大人不如一起去他那里讨杯茶喝?”
余庆一听,眼睛顿时亮了。他这回真没白跑一趟!如此便可以从林大人那里探一探皇上近来动态;即便林如海还和以前那般死鸭子嘴硬;他也可晓得林大人找礼部尚书做何事儿。
二人进了兵部的大门;便见里面晃过一名膀大腰圆的年轻男子。
林如海见着他,先是一惊,然后歉意的让余庆等他一下。林如海勿自的快走到年轻男子面前,笑容可掬的说了几句话,说到了最后,还满意的拍拍男子的肩膀,然后笑着告辞。
林如海眼见着年轻男子走了,方转身去找余庆。
“余大人,让您久等了,咱这便去吧。”
余庆点头,若有所思的望向年轻男子消失的方向,纳闷。他试探的问林如海道:“林大人,刚才那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我怎么不认识,您该给我引荐引荐才是。”
“哪里是什么厉害的,不过是在兵部做个小官,随口问问请况罢了,不是什么重要的人。”林如海轻笑,眼神闪烁几下。
余庆立即明白的笑了,点点头。心里想:哼,这个林如海还敢骗他!刚才他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如若那人只是个简简单单的小官,堂堂二品大员需要主动和他打招呼客气?越是说不重要,越有鬼。
余庆心里坐定主意,陪着林如海和礼部尚书喝两口茶之后,便匆匆的去找戴权,将此事添油加醋的说了。戴权也觉得蹊跷,照猫画虎的和二皇子水玙又描述了一遍。
水玙垂目想了想,抬首问戴权:“可知那人是谁?”
“刚派人查的,名唤孙绍祖,祖上也是做官的,前几年没落了,他才来此袭了官,据说兵部尚书有提升他的意思。”戴权纳闷:“我瞧着小子没什么,真不明白林如海为何对他如此客气。”
水玙似有所悟,轻笑道:“舅舅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林如海那里是对他客气,是对皇上客气,你什么时候见他对百官真正恭敬过?他这人向来是面上客气,背地疏远的,一心一意给父皇做走狗!”
戴权觉得在理,点点头:“二殿下英明,这孙绍祖必然是皇上看好的人物,他提前去搞关系。殿下,咱们要不要?”
“当然要!”水玙定睛看戴权,坚决道:“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一定要把这人给我抓的死死地。”
接下来的几日,孙绍祖便经常比都察院左右御史请去喝茶。两位朝廷大员威名赫赫,孙绍祖自然喜欢抱大腿,特别是主动送来的大腿,不抱白不抱。因有他们的撑腰,孙绍祖越加的得意忘形,比以前更要混账张狂几分。
众人不敢惹,心里却记恨孙绍祖,连带着和他走得近的官员们一遭儿清楚地记在心里。
然好景不长,孙绍祖得意风光的日子很快到头了。不出十日,皇帝大笔一挥,罢免了戴权和都察院左右御史的官职,收押待审。与这三人常有往来关系的官员皆被革职查办,抄家,一律赶出京城,子孙三代不得出仕,且不得入京。孙绍祖也在之列。
荣府听了这个消息,立即和孙绍祖解除了婚约。孙绍祖因被打发远了,也没法子和贾赦算账,五千两银子算是贾赦白白得了便宜。
日子总算静了下来,安安稳稳的过了年。正月初六这日,正是一等伯牛继宗之母七十寿辰。
顾家大太太牛氏和牛继宗乃是同母所出的亲兄妹,既是顾凌外祖母的七十大寿,林如海这边因亲家的关系自然也要去拜寿,遂携黛玉共同前往。
牛氏怕黛玉一个女儿家没有熟人觉得寂寞,而她因要帮着嫂子迎接来往客人,必有忽略她的地方,所以将二房的如棠如梅也带来了,权算作陪着黛玉的。
俩姐妹也不习惯在别府,一见着认识的人,立马和黛玉亲昵起来,三人找到一片小天地,也算乐在其中。
牛府和贾府的早有些渊源,荣府自然也要来拜寿。黛玉来了没多久,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也来拜寿。二人和牛家人寒暄一阵之后,便落座等着开席。王熙凤喜好到处瞧瞧看看,突然在远处的一桌见着一抹熟悉的身影,立即拉了王夫人一下,王夫人顺着所指望去,脸色多了一份阴郁。
“我去和她招呼。”王熙凤笑着起来,王夫人拉他一下,示意她做回原来的位置。而王夫人自己也听着腰板,扬着下巴趾高气昂的坐着。她给身边的银钏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