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神棍贾赦-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邢氏不像二房王夫人那样底气十足,她没有上赶着对付贾琏,而是在生活方面克扣他,有事没事膈应他……邢夫人将贾琏当做在府上立足最大的障碍,按照大清朝的规矩,就算都是嫡出,原配之子身份要高于填房生的儿子,简单地说,只要贾琏不死,袭爵的就只能是他。
  因为父亲不给他做后盾,贾琏自幼就会察言观色,吃亏不打紧,遭误会也能忍。大婚之后,王熙凤进了门,情况这才有了转变。
  新来的琏二奶奶太会吸引仇恨。
  邢夫人只顾着对付她,就不怎么找贾琏的麻烦了。
  从前没想到这个层面,如今看来,这些苦楚都是老天爷给他的考验,他咬牙撑下来,就等来了父亲转变的一天。
  幸福来得太突然o(* ̄▽ ̄*)o。
  与贾琏一同陷入回忆的还有绪方,贾赦悠哉哉等了一会儿,他回过神来就点头再次道了谢,“额娘虽然转危为安,还需要照看,日后得闲,定要上门拜访,今日就此拜别。”
  “郡王爷自便,我府上大门敞开,随时欢迎您过来。”
  银子已经给了,舞狮队还得继续闹,宁荣街已经许久没这么欢腾,凑热闹的百姓都说贾恩候虽然是死要钱,说话做事有分寸多了。算是脱离了畜生的等级,进入了人的范畴。他们恭维也好贬低也罢,贾赦压根没放在心上,他心情颇好的看了会儿舞狮,这才转身进了府。
  贾赦回到荣僖堂,招呼底下的奴才将几个大箱子拆开,看里面是些什么东西。
  这么大阵仗怎么都不会是金银,大抵是写稀奇物件吧。他早上照过铜镜的,今日气色的确不错,却没有大笔金银入账。
  第一个箱子里面只装了一个珊瑚摆件,瞧着怕是价值连城的。
  第二个箱子打开,瞬间接地气了,里头全是熏肉之类的年货。
  ……
  将康亲王府送来的谢礼挨着看了一遍,贾赦心里感慨极了。虽然大多都是年货之类,没有金银,比当初在汴京摆摊时候真是强太多。
  想当初看相都是收铜板。
  给银锞子的就是大爷。
  给银锭子的叫祖宗都成。
  他那房子就是这样挣出来的,想当初他多么努力的给人算命,一个个还跟大爷似的,非但不相信他是玄门弟子,还怀疑职业道德,觉得他满口胡说……听到不满意的解读就“呸”一脸口水这种情况简直太常见。
  真是同人不同命。
  死过一回顶替荣国府大老爷之后,他好似就转了运,一路顺风顺水,贵人运走不尽。唏嘘之后,贾赦就问起那块牌匾来,同年货这种俗物相比,那才是他安身立命的资本。黑色牌匾上金灿灿的四个大字“大智大通”,下面还有一排小字写着“康亲王府谢贾恩候救命之恩”。
  贾赦伸手摸了摸那包金字,恨不得直接从牌匾上揭下来。
  /(ㄒoㄒ)/~~
  金子直接给啊。
  匾上的字沾墨汁写也成啊。
  这么奢侈要遭天谴的。
  那牌匾太美,贾赦不敢多看,生怕北宋小民的习性被带出来,他转头吩咐王善宝,将牌匾找个容易看见的位置挂起来。
  都这么说了,当然只能挂在大房这边待客的正厅。
  大老爷亲自监督,王善宝高危作业。
  终于将这价值千金的牌匾挂好了。
  把这些安排好了,贾赦才发觉,院子里有些空荡荡,“太太可在房内?”
  作为合格的管家,必须得猜透老爷的心思。
  王善宝从前做得还算不错,自从贾赦开始转变,他就摸不准了,想了想才回答说:“方才被赖大家的请到老太太房里去了,好似要说事。”
  见老爷没露出满意的表情,他补充道:“琏二奶奶也在那边。”
  贾赦这才挑了挑眉。
  “赖大家的怎么说?具体为何事?可有话转告我?”
  “为什么她没说,好似去闲聊,瞧着不怎么着急,没有要转告您的话。”王善宝逐一作答,贾赦掐了几个指诀,就明白了,他点点头不再问什么。
  邢夫人从史太君房里出来的时候,满脸忿色,王熙凤跟在她身后,心里也是百转千回。这几个月事儿太多,一桩桩变故让人无法轻易做决定。
  想死心塌地支持相公贾琏,她就得摆正立场,同二房划清界限。
  可是,君子别院的确红火,在京城里也有好名声,那却是个倒贴钱的行当,这都将近二十天,银子大把大把的往外洒,也没见有进账。王熙凤算是个现实的人,就目前而言,让她做选择依然很难。王夫人是她亲姑妈,她以前受了二房照拂,要是选择支持相公,以后恐怕不好处。
  贾赦看她们进院子,脸色都不好看,他还没有行动,邢氏就过来了,她坐到贾赦旁边,叹口气说:“老爷您这样出息,母亲还那么偏心眼,往后日子可怎么过?”
  “方才去母亲房里说了什么?”
  “还不是那些,问别院那边投了多少钱,往后就一直往里贴?王氏要钱,说是元姐儿在宫里需要不少银两打点关系,让他们自己出实在是周转不来,还说什么她要是飞黄腾达了,代表的是府中体面。老太太也糊涂,没动公账,自个儿拿了一万两,想逼我……嗤,贾元春是二房的女儿,凭啥要我们大房出这个钱?”
  这长时间,贾赦头一回觉得,倒霉婆娘也有可取之处。
  她抠门,死要钱,守得住财。
  “母亲若再问起,你就直说,我们还要供别院,那是在万岁爷跟前挂了名的,比在后宫打点奴才重要多了。我们大房不问府上要钱已经是天地良心,没听说还要援助二房。”
  “……这话我也说了,母亲反问我为何要揽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把别院关了正好。”
  …_…!
  …_…!
  卧槽真是蠢货。
  直说是为了巩固同阿哥们之间的关系,给万岁爷留个好印象。
  那宅子还是白送的,翻修的钱还是卖宅子里的家具换来的,说白了,他贴的只是茶水和糕饼钱,了不起再算上书童的月例,就算没有看相算命这个抢钱绝招,这个别院,他也供得起。
  贾赦瞥了邢夫人一眼。
  “那么说的话,也不是我们让元春侄女儿进宫去的,谁出的主意让谁给钱。这都进宫多少年了,银票塞了不少,位分还是那么低,都打水漂了,本也没捞回来。”
  王熙凤从门口经过,一不小心就听到这番话。
  真是绝了……若邢氏真那么说,还不把老祖宗气晕过去?
  邢夫人噎了半晌,委婉的表达了自己说不出这种话的意思。贾赦懒得教她这些妙招,直接说:“以后再有这种事,你就直说,大房这边超过二百两的开销就要老爷我点头,让他们找我说道。”
  若要取之,必先予之。
  这个道理贾赦明白。
  他并不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该用的一个子都不能少,拿上万两银票支持贾元春……真想走这条路,换个人进宫还比较快。
  贾赦没有原主的记忆。
  他也没机会见到二房那位在永和宫讨生活的“娘娘”。
  这都不重要。
  贾赦曾看过王夫人的面相。
  从子女宫就能知道她膝下二子一女是什么命。
  别看元姐儿进了宫,宝玉还是衔着美玉出生的。
  他们命都不好。
  用一句话总结:王夫人享不了子孙福。
  无论贾元春能爬得多高,总要摔下来。
  明知道二房靠不住,还往那边塞钱,他又不傻。邢夫人也是个钱钻子,她将贾赦的安排做得彻底。王夫人过来找她商量大房出多少的时候,她就很为难,将自己的情况说了。若不是斗了这么多年,瞧她那一脸“我对不起你”的表情真得觉得真是个善心人,王夫人能中她的计?也用起迂回战术:“我原本以为,母亲会从公库拨钱出来,压根没想为难嫂嫂……可如今,母亲都做了表率,你还是看着给一点,把面子圆过去。”
  给点?好啊。
  邢夫人给王善宝家的递了个眼神,让她去床边拿了个包裹出来,摆在桌上。“二弟妹莫嫌弃,这是我攒了好久的私房,估摸有三百多两。若是不够,我还能做主从大房公中拿二百两出来。”
  三百两的私房。
  二百两的拨款。
  ……浪费表情是不是?
  “这也忒少,让母亲知道又该念叨。”这是在暗示,摆明是说你要是不加钱我就要把这事告诉史太君,让她骂死你丫的。
  邢夫人叹口气,道:“我能动的就只有这些,我们老爷立过规矩,超过二百两的开销都要他点头,不如你让二老爷跑一趟?我们爷白天都在君子别院里。”
  无论王夫人如何施压,邢氏就不松口,她只得相信这个说法。
  这事还得找老太太说,让老爷去要钱那是讨骂。
  贾赦压根没功夫管这些破烂事,康亲王府闹了那一出之后,对贾赦的能力,八旗贵族又信了三分。没有要紧问题的还是继续观望,有麻烦上身的就准备去君子别院求开解。
  今时不同往日,名声都打响了,就轮到大老爷摆姿态拿乔了。
  甭管是八旗还是九旗,他都不给开后门,想和他聊人生,好啊……只要能在公平的前提下连胜七场,问什么都免费。君不见张廷玉就是那样解开心结走向辉煌人生路的?
  康亲王府的谢礼是腊月初六抬进荣府的,初七,君子别院就迎来了不少官老爷,说要见贾恩候。管事的告诉他们,东家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规矩不能少。就有人坐不住大放厥词,说什么“这别院还想继续开,那就放老子进去”……那架势真够嚣张。
  没有三分三,他不敢这么说话的。
  管事的怕得罪贵人,只得将详细情况禀告贾赦,得到的还是同样的回答。君子别院只招待文人,无论有钱没钱,一视同仁,别在这儿刷存在感,只会让大家觉得你是纯傻逼。
  贾赦这么叼,成功激怒了对方。
  那位正巧是九门提督衙门里的,官职说大不大,却比二老爷贾政体面多了。
  对方带着几个兄弟闯进院子里,所向披靡谁都拦不住。
  他前脚迈进中院,就发现不对劲,君子别院统共就没多大,他在这院子里走了半天,咋就出不去?扭头一看,一道过来的兄弟都不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都是现码的,存稿这种东西我从来就没有过,所以更新时间会浮动。
  答应你们的四更齐了哟o(*≧▽≦)ツ
  ——
  大老爷是玄门的,不是单纯的算命先生=3=
  他那院子是施了法的,乱闯要倒霉~!


☆、第029章

  对于玄门;多数人会觉得它是道教的另一种称呼。
  老子在《道德经》中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描述道体。《抱朴子》这本书;更是给了个详细的定义: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玄门秘籍同道家经典的重合率也相当之高。
  即便如此,它们到底不是同样的东西。
  玄门是道学的衍生;两者不相等。
  除去《周易》这类能推演天地的书籍之外,传播道家思想的一般性作品大老爷是不看的。门派传承了近千年,曾经出过惊才绝艳的人物;他们也写过心得体会;开创过新的符箓或者阵法……这些东西,贾赦学过;上辈子只是个算命先生,他很少用,如今却不同。
  君子别院是个是非之地。
  只接纳读书人这点让京城百姓不满。
  不过,老百姓是个奇妙的群体,他们容易被煽动,喜欢说是非,却不会轻易闹事。别院东家是荣国府那道德丧失的大老爷,惹怒了他,谁知道会干出怎样的事来?
  敢折腾的还得是八旗子弟,譬如这个带着兄弟勇闯中院的汉子,正是九门提督衙门里,看守宣武门的侍卫,他叫阿布凯。赶上值夜,白天就同几个兄弟一道晃悠出来,想要找荣国府大老爷聊人生,这两年,他家中很不顺,总是见血光。头两日,他婆娘脚下不稳险些摔进炭盆里……从前没觉得怎样,出的事多了,阿布凯心里就有些发毛,总觉得是被人下了咒。
  他这阵子找过看相的,请过算命的,还让人卜了卦。
  都是跑江湖的老油子,以经济为中心,骗了他不少钱,结果一点用也没有。请了大巫来驱邪,那之后平静了小半个月,之后还是老样子。
  钱花了,事儿没结局。
  冬月十七,别院开张之后,他就听说东家是个玄门大通大智者,却没怎么放在心上,直到康亲王府传来好消息。他们府上眼看就要断气的庶福晋竟然被个江湖郎中救活了,精神头好得很,再活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伴随这事传出来的就是贾恩候测的唐字。
  康字头,居字尾。
  你要说拆字多高明,委实不对。
  他说的话却应验了,连宫中太医都治不好的病,康亲王府已经打算放弃,却被随手请回来的江湖郎中治好了……这说明什么?
  让她活是天命,不可违。
  阿布凯听说这事就心动了,找了个值夜的日子,约了几个兄弟一起过来,想见识贾大老爷的本事。人倒是来了,却被别院的护卫拦住,要问他问题。
  什么“子曰”,什么“之乎者也”。
  他要是懂这个,会在九门提督衙门做事?早就考科举去翰林院讨生活了。阿布凯是个火气大的,天天同武将打交道,都会养成这德行,几句话说不好,他就动起手来,直接闯了进去。
  别院的护卫看他们进入中院,就想起东家的叮嘱,不再往里追,而是退回到自己的位置去。这不是闯入者的胜利……如果有人爬到房顶上去俯瞰,就知道是怎样的状况。进来的有四个人,他们却像中了邪一样,拐来扭去,在这个本就不大的院子里转了半天,也没往里去。
  过了一炷香时间,阿布凯就感觉不对劲了。
  方才在院门口,一眼就能看尽的院子,走了这么久都没出去,这会儿好似还起了雾。阿布凯心里有些发毛,他叫兄弟的名字,想同他们商量。
  “巴克图,博多,达春!你们说……”
  问话的同时,他回过头,然后就发现,后面已经没有人了。
  不对!这院子邪了门!
  阿布凯心中寒气四溢,瞧这阵势,贾恩候还真是高人!
  (━┳━ _ ━┳━)?…
  早知道就不胡闹了。
  贾赦坐在正房的上位,品茶,看书。
  他原本想给那几个乱闯之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就算是八旗出身,有些人你也是惹不起的。阿布凯接下来的行为却在他意料之外。
  这位宣武门铁汉子朝他面对的方向拱手作揖,嘴里还念念有词:“高人,哦不,是大仙!大仙请原谅我们兄弟冒犯,实在是事发紧急,不得不出此下策。您身材那么伟岸,品格那么高尚……一定不会同我们这样的莽夫计较。”
  贾赦低头看了一眼。
  这身材也不是很伟岸。
  至于品格……他说得的确很对,自己放着荣国府的好日子不过,执意要为天下苍生解惑,做指点他们人生的明灯,简直太伟大,太感人了。
  大老爷点点头,这小子虽然鲁莽了些,人倒是不错。
  没等他感慨完,对方又说:“若大仙肯原谅在下,并为我指点迷津,定双手奉上百两黄金,以表诚意……”有这样的意思就早说啊,只要银两到了位,什么都好商量嘛。
  所以说,鬼打墙这么半天,纯粹是自讨苦吃。
  贾赦走到门口,动了下机关,撤掉院子里的玄门大阵,笑道:“四位是找鄙人来的?”
  迷迷糊糊走了半天,终于听到句人话,四个人猛地回头,站在屋檐下的不就是他们此行要找的贾恩候,这古怪的站位是怎么回事?
  巴克图在石桌前站着,博多和达春一个杵着东墙,一个面对西墙。
  至于阿布凯本人,则对着根柱子作揖。
  果然说是见鬼了吧?
  哦不,应该说是冒犯大师所以遭到了这样的对待。
  还好他又拱手又作揖,道歉的速度快,否则真要倒血霉。
  阿布凯转身对着贾赦,老老实实回答说:“因为家中灾事不断,所以想请大仙做法。”
  做法?“我收费很高的。”
  阿布凯觉得,他好像抓住了关键。
  之前在院子里困了这么久,也没见贾恩候大发善心。
  是怎么走出来的呢?好像是他说会给百两黄金做答谢,然后雾气就散了。
  …_…!
  …_…!
  有时候知道太多真不好。
  世外高人的形象就幻灭了。
  阿布凯咳了一声,道:“只要您能解决我家中的麻烦,一切好说。”
  贾赦让他们四人进屋来,上了糕点,上了茶,这才开口问:“具体为何事,你说来听听。”
  “从前年开始,我府上就总出事,老母亲摔断过两次腿,我那婆娘前阵子还被敲破了头,大灾小难不断,请算命先生看过,说是命中注定有此劫,熬过去就好了;找看相的说,我命硬,克母克妻克子;请人卜卦又说是家中几人八字不合,主大凶……为了化解,我花了不少金银,压根不能解决问题。听说您给绪方郡王爷拆字,救了他母亲的命,求您,也帮我指点迷津。”九门提督衙门里全是武将,阿布凯也是个实在人,不会玩文字游戏,说到这里,就跪下了。
  按照他说的,这家子注定要倒大霉,这只是个开始罢了。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小子诚意又很够,就帮帮他。
  “我让你进来就是答应管这事,你起来坐好,这样怎么说话。”
  阿布凯嘿嘿笑了一声,又坐回自己的位置,就听贾赦问:“前年你可有搬家?或者翻修院子?”
  “这倒没有,我家从前很风光的,到我这辈没有顶梁柱而已,住的是家中老宅。”
  按理说,老宅风水旺,不应该这样。贾赦皱了皱眉:“只有你那一房似这般?”
  “您说得对,只有我那里出事,别的都好好的。”
  “你前年有没有拿什么古董摆件放在房里?”
  “没有。”
  这样就排除了两种可能,不是大宅风水,也不是因为摆了土里来的东西搅乱了气场。贾赦仔细看了他几眼,才说:“你是宫里的侍卫?”
  “我忘了介绍,我叫阿布凯,在九门提督衙门当差,看守宣武门的。”
  ……宣武门……啊。
  可算是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你在宣武门做了九年可对?”
  “是这样!一点也没错!先生明白了?”
  贾赦点点头,用茶水润了润口,这才解释说。
  “到底对不对,还得去你家中看过才知道,不过,我大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虽然没算八字,你本身不是煞命,我观你的气色,脸上好几个宫位都在泛黑,这不是面相造成的,想来应当是别的原因改变。你没有搬家,也没有修缮房屋,那么主风水是没有变动的。就只能是由别的东西带来煞气……不是土里来的古董摆件,范围就很小了。”
  “你在九门提督衙门当差,是看守宣武门的侍卫,在那里做了九年,这么说……你家中开始出事是在当差第七年。”
  从前没觉得自己脑子不好使。
  今天简直暴露了。
  贾赦先前说的那些,他倒是听懂了,后面的却不能理解。
  “难不成是因为我在九门提督衙门做事,府上才这样的?”
  孺子可教,贾赦笑道:“虽不中,亦不远也。”
  “九门提督衙门也叫‘步兵统领衙门’,是京城的护卫队,掌京城守卫、巡夜、缉捕、审理案件、监禁人犯等要职。在九门之中,有几个门尤为特殊,其中便有宣武门,从那里出去是菜市口。”多亏他前阵子研究了京城风水,不可避免的就接触到内九城与外九城,人倒霉不能怨天怨地,都是自己做的,“按照本朝的规矩,刑部审核确定之后,犯人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这里是整个京城最凶最煞的地方,会出事很正常的。”
  “……可是,也不对啊,我也不是头一天在宣武门当差,这么多年了,要出事早该来了。”
  就知道他会提这个,贾赦由着他说完,这才继续解释。
  “在玄门之中,七是天命之数。”
  “无论是娶妻、生子、做生意、当差……第七年都是容易生灾变的时候。熬过去便事事顺遂,若熬不过,那就要出大事。你仔细想想,家中倒霉之前,宣武门那边,可有让你记忆深刻的事情发生。”
  阿布凯果然专心回忆起来,他还没说啥,听了半晌的好兄弟达春就开口了:“我记得,七月份的时候斩了个逆贼,好像还是个吃皇粮的,说是在家中搜出了宣扬朱家王朝的物件。”
  提起这事,阿布凯猛地一颤。
  双眼都瞪圆起来。
  “我想起来了,是有这回事,我对不起他……我知道他是无辜的,没站出来为他说话。要整他的那位贵人我如何得罪得起?……”
  当这种差的人大多命硬,否则干不了多久就要见血光。想来,他是看无辜之人被斩首,心里过不去,弱了自身气势。加上是鬼月出的这遭,又是天命之年,这才让宅院生了戾气,伤家里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记得这句话,别折腾自己。”
  “你家中之事,我已经明白了,容我准备一番,随你走一趟,化了煞气。”


☆、第030章

  贾赦将常用的几样道具装进包袱里;提在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