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穿成林海-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海眉头微皱说得一本正经,义忠王双眼眯着笑得前仰后合。
林海见状不由腹诽道:你这笑点也忒低了吧。
其实义忠王的意思,林海听得再清楚没有:甄应嘉“犯规”了,义忠王要杀鸡儆猴。
改换门庭,也是挺司空见惯的事儿。但像甄应嘉这样,已经“跟别人跑了”,过上新日子没多久又发觉不对,新遇到的敌人自己抗不了,就厚着脸皮回来找旧主求救——这行为真挺贱的。
义忠王不收拾甄应嘉才有鬼!
不过王爷在收拾老甄之前,肯跟他提前透点消息——这份心意林海“笑纳”了。他刚才那番话的意思也是让王爷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但不要为甄应嘉此举伤神动气。
另外,大约也是义忠王此番开诚布公的关键原因,那就是江南帮如今正处在十分尴尬的时期,堪称群龙无首。
林海的进士座师,那位做到阁老的老大人致仕后并没有指定谁做他的接班人。
如今六位内阁大学士之中还有一位出身江南的大人,然而此人幼年便在京城生活……他对江南士绅的感情自然不用再提。
没有能服众的领头人,目前二三品的江南帮官员也是谁也不服谁。
当初林海也瞧出这拨人心不齐——一个人数众多,利益牵扯十分复杂的组织,哪能指望他们能经常团结一致共进退?不总是互扯后腿就是好事。
所以对江南帮林海的态度几乎都是敬而远之。
他的座师,也就是前些日子致仕的那位似乎很是理解林海的顾虑,虽然不曾帮衬什么,但也不曾给林海挖坑……
如今想来,林海颇为感激自己这位没什么交情的老师。不过对于义忠王现在这个隐晦的提议:扶持他接手江南帮,林海还是敬谢不敏。
还是那句话,从出身金陵的贾王薛三家以及甄家在原著里的结局,不难推断出现在的这个江南帮成员大致得到什么下场——因为抄家……注定会牵连亲朋。
跟这帮人瞎掺和?不如另起炉灶!
林海就希望隔壁老王能再搞出点事情来——不是他小瞧贾赦贾政兄弟,这两个舅兄连瞎折腾都整不出什么水花。
然而林海还没机会表达自己的心思,义忠王扶着额头,脸上还挂着笑道,“你压根瞧不上那些亲朋故旧老乡们吧?”
林海沉默片刻,还是正色道,“许是臣迂腐,但臣总觉着光务虚不成,甭管是用人还是理政必得有些真才实学才好。”
“是啊。”义忠王也出神了一下,片刻后摆了摆手,又语焉不详,“倒也不急,你且等等。圣上已经派了些人暗中前往西北,至于先锋官另有……绝妙人选。”
于是林海揣着几个问号回家了。
今天他依旧比他媳妇闺女回来得晚,回家后听大丫头说王禅正和黛玉刚才还在说笑个不停,林海便好奇问,“今日宫里可有什么趣事?”
黛玉应道:“母亲和我从贤妃娘娘出来,又到贵妃娘娘那儿坐了坐,遇见隔壁高夫人、二舅母、还有薛姨妈母女呢。”说到这里,黛玉忍不住小脸一红。
王禅见状赶紧“接档”,“又能说什么?当着黛玉宝钗两个年轻姑娘,可不得问问她们的婚事?之后贵妃娘娘跟我就说起孕事的闲话了。”
林海对王禅很放心,“有你在,自然没什么可担忧的。”
王禅忽然又道:“老爷,在宫里我倒是见着了几个新面孔,侍卫那边的新面孔。”
林海倒是不奇怪,不避着妻女直白道,“今儿听王爷说,圣上派了心腹赶赴前线。”
王禅点了点头,又道,“先锋官不还是没定下人选?”
她都听说朝上为了争这个先锋,宗室和勋贵先暗中交锋数次。
毕竟义忠王亲自挂帅一事已经板上钉钉,监军又是三皇子,那么先锋说什么也不能再落在圣上与义忠王这一系的手里了!
林海道:“这事儿咱们看热闹就好。”义忠王那句“且再等等”还言犹在耳呢。
对于王禅而言,要借着这次战事提携族人,也无需走林海这条线——她家里尽可以直接去找怡安王、义忠王或者圣上都行。
眼见老爷似乎在走神,王禅跟黛玉对了个眼色,两个人谁都没再出声打搅林海。
却说第二日林海从衙门出来进宫面君的时候,路上遇上了个面善的同僚……
圣上的内侍在前引路,林海便没理会,对对方笑了下就该干啥干啥去了。
等他顶着星星和月亮回到家里,书案上的帖子终于唤回了他压在脑海底部的记忆:这人好像是云光啊……
云光是哪个?
就是原著里王熙凤第一次“小施手段”,不是逼死一对有情人吗?那个“助纣为虐”的长安节度使就是云光。
云光算是贾代善的半个学生,跟上一位林海也曾有些交情——目前而言,云光和现在的林海就只剩下互送年礼的“情意”了。
不过人家正经递了帖子,林海也不会拒绝,于是当晚就回复了。他万没想到第二日难得休沐,云光就这么大喇喇地登门拜访。
云光是贾府和王家的“双重世交”吧?你进京第一日面君,第二天就来找我……这……
林海看着笑盈盈的云光,心里很想说上一句:原来你也是……义忠王的人啊。
昨天义忠王也在宫中,云光进宫,自然是圣上义忠王一起觐见了——倒也省事。
却说云光拜访林海……这消息不出两三个时辰,就传到了荣府。
贾母听说面上倒没什么,心里却止不住地叹息:云光现如今一品,而她两个儿子一个没有实缺,一个只有五品,想让一品大员登门拜访,真是妄想。
王夫人也还算淡定:让女儿元春连敲打带安抚过,她的志气也没那么足了。
唯独王熙凤面色越发难看,她终于琢磨出了点不对劲儿:按道理云老爷不是应该先去拜访大伯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 前两章修改完毕,都是小地方,没啥影响。
第一更。
跟大家道歉,这么久没更因为我家老爷子好了,但我累病了……期间做个饭还把手切了……简直一把辛酸泪。
希望今年最后这三个月能转运。
☆、第57章 第五十七回
王夫人在元春的凤藻宫中,亲眼见到娘娘与嫂子如何对待王禅,她那股子心气又跟着收敛几分:元春与高夫人那份敬重的态度,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王夫人心里固然泛酸,但她的婆家和娘家全都敌不过王禅的她娘家。王禅的母族她就更惹不起,怡安王府始终都是宗室里的顶尖儿——连娘娘和嫂子都得让上三分,不仅不服气不成,甚至连酸气都不敢表露出来。
再有元春两次三番的敲打,王夫人不老实都不成。不过每每心里不痛快,想想逝去的小姑子若是知道如今境况……王夫人就自己把自己的安抚好了。
这阵子元春有孕,圣上的贴补一下子翻了数倍,而宫中惯会捧高踩低的太监宫女也再不敢像之前那样胡乱讨赏。
荣府往宫中的花销顿时大减,王夫人干脆让凤姐儿代她在外继续放贷,把自己的一部分本钱交给凤姐儿,她只管到时候收银子,除了府中大笔银钱依旧要经过她,其余小事便不怎么关心。
见姑妈收敛起来,凤姐儿也跟着老实了好一阵,可随着娘娘有孕,姑妈把体己交给她去打理,她难免跃跃欲试:如今西北战事起,京里不少日子过得不妥当的勋贵子弟都要借银子去买门路,跟着大军到西北转一圈回来可就今非昔比了!
凤姐儿自觉有娘娘和伯父一起给她撑腰,也不怕人赖账。于是荣府那院子刚修了一般,凤姐儿依旧在王夫人的默许下拿了银子出去放贷。
今儿正巧就是旺儿来送利钱的日子。
从贾母院子出来,凤姐儿又去了王夫人那儿坐了坐:姑妈这些日子难得和颜悦色,姑侄俩聊了好一会儿。
元春境况很好,王夫人心中十分得意,可惜她找不到什么人好生显摆一回,找了一圈儿好像只有凤姐儿能说说话……虽然跟自己人显摆不甚满足,但好歹能“一吐为快”。
却说凤姐儿奉承过王夫人,回到自己的院子,刚一进门就见旺儿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二爷正襟危坐,面无表情地望着她。
二爷身后的平儿则疯了一样给她使眼色。
无奈平儿神色变化太快,凤姐儿看不懂。
她此刻心如电转:旺儿出了事,居然没人跑到她那儿通风报信……今儿只怕不好糊弄过去!
贾琏见凤姐儿径直往他跟前走来,直白道,“这小子的狗腿子正在大街上当众逼债,让我抓个正着。我这个刑部主事尚且不好在京城的大街上大声说话,那几个小子竟是比我还厉害几分。”说着,又微微一笑,“旺儿是个难得的忠仆,我问了这么半天,也不肯说奶奶一句坏话。”
凤姐儿一听这话不像,但此刻她的秘密被人揭穿,恼怒之意远大于畏惧,她立时收了笑容道,“我做了什么坏事,我竟不知道?!”
要不是离得远了点儿,贾琏只想甩出一耳光。
他在衙门里午后小憩,居然做了个很长的梦,再醒来……就全都不一样了。
他精神恍惚地在衙门坐了一下午,依旧分不清梦境和现实,满脑子官司回家的路上,偏偏就让撞见旺儿带着他的跟班正堵在一户人家门前——就算没有那个无比真实的梦,贾琏也知道这群人在做什么!
他前些日子隐晦的,直白的劝说她不要再外面放贷……凤姐儿显然都当成了耳边风!
纵然夫妻感情不错,但贾琏已经能感觉到凤姐儿并不是大瞧得起他,乃至于他们长房,甚至于整个荣府。
也就是娘娘封妃,他做官后凤姐儿才稍微收敛了一点。而她敢这般行事,仰仗的还不是王子腾!
然而王子腾都要闭门自保的时候——虽然这件事在梦里没有,凤姐儿依旧在狐假虎威乱捞银子……
更关键的是被逼债的那户人家贾琏记得:在梦里这家的男人就在西北发迹,在梦里的“将来”没少磋磨蹲在大牢等待流放的他老子!
对梦中事,贾琏不敢全信,却不敢不信!他觉着这大概是祖宗显灵,前来示警。
想到这里,原本忍住扇人的冲动,想好生说话的贾琏语气陡然变了味儿,“奶奶和我一起到老太太跟前分说吧。”说完,起身拉住凤姐儿便大步往外走。
平儿想拦却又不敢。
跪在地上不敢大声喘气的旺儿直接瘫作一团:闹到老太太跟前,二奶奶怎么样不好说,但他绝对要去了半条命。
被抓了手腕,凤姐儿脸色一白:二爷自从领了差事,颇有些喜怒莫测,然而待她依旧不错。最开始稍微小心了一些后,她可不“故态复萌”?
今儿让二爷言语一激,又见旺儿如此狼狈,她难免口不择言了一回……如今却是后悔不迭,当下她只能快跑两步跟上,另一手拽了二爷的衣袖便不肯再松手。
梦里梦外贾琏都不曾有过这待遇……可他一想起梦里凤姐儿的所作所为,便狠了心抓住凤姐儿的臂膀,几乎是架着凤姐儿,坚定地往贾母院子里走。
如果他已经知道的,还有梦里知道的,全然都是无稽之谈,凤姐儿何须如此心虚!
这夫妻俩公然“拉拉扯扯”,满院子的人就没人敢劝:二奶奶得意时倒也罢了,然而二爷较真发起火来……二爷现如今是正经的官老爷,不再是管着家里庶务的长房大公子了!再说这儿可是荣国府,他们这些下人的主子姓贾。王大人再厉害,咱们不还是有娘娘吗?
于是众人只敢开口劝一劝,上前拉扯帮手的那是一个没有。平儿心急如梵,有心想救救二奶奶,偏偏一样不敢上手——二爷只看脸色眼神,就知道这一次不是闹着玩的!
平儿则打发了个小丫头到鸳鸯那儿报个信儿,至于阻拦……她真的不敢。
却说贾琏和凤姐儿还没拉拉扯扯地走到贾母院子之前,贾母已然从鸳鸯口中得知了始末……
老太太长叹一声,“这两个……也不让我省心的!”
出身王家的儿媳妇和孙媳妇爱财,她早有耳闻。无奈自打国公爷去世,府里入不敷出,纵然老太太嫌弃王夫人和凤哥儿挪用府中月钱银子来放贷的手段忒掉价,却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这个家还用得着这两个。
老太太暗自打算,亲上做亲等黛玉进门,再把中馈交到黛玉手里。
无奈两个儿子在朝堂上与女婿有渐行渐远的意思,娘娘在宫中想与女婿的继室经常往来……也没什么太好的法子。
老太太正思量着,贾琏已然拉着凤姐儿进门了。
贾母定睛一瞧,凤哥儿虽然面色十分难看,但头饰衣衫都很整齐……看来并没动手。
实话说,贾琏好色归好色,总归有些底线,当众打老婆还是做不出出来。反倒是凤姐儿情急之下,给贾琏手臂上划出几条印子,只是有袖子遮着,外人看不见。
即便如此,贾琏也没对凤姐儿如何,最后更是把他媳妇扛到了贾母跟前。
休妻……贾琏情知如今完全做不到,但今天闹上这么一场,就是要让老太太心里有数。如果老太太继续高乐,那他自然能另想办法。
在梦里,二婶替甄家隐瞒家产,的确是罪加一等。
但平心而论,荣府败落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二婶和他媳妇身上,而是因为他父亲和二叔跟错了人,又一条路走到黑……最后靠山倒了,娘娘不在了,男人们都没有自救的本事,破落后也没营生,才一败涂地,再也翻不了身。
作为男人,贾琏还不至于把责任都推给女人。像是明明昏君误国,非得说是红颜祸水……这种事贾琏不屑为之。
不过贾琏再不会当着贾母替凤姐儿隐瞒。
坐在贾母下手,眼眶微红的凤姐儿听着贾琏告状,逼债什么的……她也不放在心上:手底下出了人命她尚且不在乎呢。
贾琏嘴里不停,余光扫到凤姐儿脸上,看见媳妇那副不以为然的模样,他补充道,“那户人家的男人到西北从军去了。”
贾母闻言狠狠扫了凤姐儿一眼:追债的时候欺负欺负百姓倒也罢了,若真如此……稀里糊涂就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想想也知道,将士在前线搏命,老婆孩子却在京中受人欺负……这怎么说得过去?传到圣上耳朵里,纵有王子腾护着哪里得着什么好?再说王子腾哪里就敢犯众怒了?
凤哥儿真是太糊涂!
贾琏此刻冷笑道:“爱钱爱到不要命,我却是不许的。”他心说人命官司,凤姐儿都是不甚在意的。之后把他在衙门里看到的卷宗内容也跟老太太复述了一回。
须知被凤姐儿逼债得走投无路的百姓,都往衙门里告了荣府一状。而贾琏做官之前,自家被人告了他竟一概不知……因为凤姐儿拿着贾琏的帖子,借着王子腾的名声足够压服百姓。
虽然凤姐儿不痛不痒,但这些官司总是留下了些痕迹。偏巧进了刑部的贾琏可没有错过这些痕迹。
凤姐儿乃至王夫人都敢草菅人命,但贾母非常在意人命官司!权贵欺压百姓不新鲜,但在圣上眼皮子底下鲜少有人会闹出人命来!
老太太听完,先是气得胸口起复,转眼瞧出凤姐儿虽然在关心她的身子,但那股子不忿也自然显露,她也不多说,而是迭声命人叫来王夫人。
王夫人路上就心绪不宁,赶到婆母这里,见老太太脸色难看,而贾琏和凤姐儿一个面无表情,一个眼眶微红,心知不妙。
贾母也不给儿媳妇酝酿斟酌的功夫,上来就问,“娘娘前些日子指来的那条门路,可有什么说法?”
所谓门路,就是元春费了不少力气才打听出白掌柜在京中开了家票号,她得到准信儿就让抱琴传出消息……无奈王夫人和凤姐儿在打听过后似乎不以为然:嫌弃这门路来钱太慢。
不能说实话,王夫人便这样解释,“那掌柜颇为桀骜,打发赖大过去,都没见着人,送银子还得咱们上赶着……”
掌柜越不上赶着四处找银子,这买卖背后的靠山就来头越大。让元春特地指明的门路……那靠山不是圣上就是太上皇……这都能不以为然!?
贾母十分失望:儿媳妇和孙媳妇好似齐齐昏了头,这究竟是怎么了?!
因为王夫人这姑侄俩已经笃定要给皇子,最起码也是将来的王爷做母族了呗。
而贾母这个见多识广的一品国公夫人都不敢如此乐观:圣上儿子不少,现如今成婚了都还没出府封王呢!
贾母心说这回真得好生说道说道了。
荣府这个晚上鸡飞狗跳暂且不提,林海自打送走云光,一直心情不错,在书房里处置过庶务,更是美滋滋地回了房。
到了三月,王禅的肚子已然鼓了起来,她坐着也更乐意歪着,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正坐,脊背挺得直直的。
不过听说老爷来了,王禅立时坐起身来,又要下床,林海上前抓住她的手笑道,“你现在不同以往,不用再想着伺候我。”
王禅抿嘴一笑,也不推辞,“老爷怎么这么高兴?”
林海抹了抹脸,“这么明显啊?”说着又笑了,“因为能平平安安地混到今天,真是侥幸。所以说,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好处。”
前半句话王禅听着不对,可到后半句……她就笑开了,“老爷能算老实人?”
“我办差兢兢业业,多余的事儿不问不想也不做。”林海一本正经道,“这还不老实?”
王禅把着林海的胳膊忍不住道:“我爹、舅舅和哥哥们不知夸过老爷多少次,心眼多偏又把持得住。”
什么啊!分明是进京之后发觉自己没靠山,他得小心做人……说白了,就是作为新人,尤其是他在户部这个要紧的衙门,更在圣上的眼皮子底下,先怂上一波准没错。
正是这一怂,直接让他入了圣上以及义忠王的眼。
不过林海今天高兴,确切的说是幸灾乐祸,绝不是因为他怂得其所……他跟媳妇也没啥可隐瞒的,“我是没想到云光是义忠王的人。”
荣府和王子腾似乎都跟云光交好,他更依稀记得原著里王熙凤可是曾经烦劳过云光。
小辫子就这样让捏在人家云光手里,林海除了心疼荣府两个大舅子以及隔壁老王三十秒,不用再多说或是多做什么了。
却说云光回京后,圣上很快就下旨从官职大内侍卫的内大臣之中又点了一位前往西北,空缺自然由云光补上,而此时大军的先锋已然启程。
林海回家就跟他媳妇感慨肃端王与忠顺王实在了不得:因为此次万众瞩目的先锋官正是出自这二位门下。
当然,这并非没有代价。
林海的两位上司在挣扎了小半年之后终于被齐齐“拿下”:因为肃端王与忠顺王为了让自己人成为先锋,作为向圣上的交换,不再暗中保护这两位户部高官……这两人不至于直接从户部衙门直进刑部大牢,但为了能平安致仕,只怕少不了吐露些陈年旧事。
陈年旧事……林海依旧一点打听的意思都没有。
不过两位上司没了,林海前进一位,从右侍郎变为左侍郎,而新任户部尚书仍是圣上的心腹。户部自此安生了不少,眼见后勤可以放心,义忠王在圣上与百官的送行下领兵离京。xvna。com
柳湘莲、冯紫英、卫若兰和贾蓉等少年人一起跟着义忠王离京。
在军中仍旧颇有威望的北静王留京;而南安太妃的儿子,如今身上已经没了王爵的南安公作为三皇子的副手亦随军出征。
顺带一提,南安太妃就是把探春收做义女,替她亲生的闺女远嫁和亲的那位。
而大军离京之后,京城“平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王子腾再次出山:这次避风头真是避了个彻底。既然自己先怂了,他就不会挑剔旁人——显而易见,这个旁人专指云光。
毕竟云光在拜访林海后,也给他送了帖子。当时王子腾考虑再三,回信说暂时不见。
此时王子腾对云光的“屁~股”坐哪边并无太多怀疑——毕竟云光在西北为官多年,没拿过西北王的好处才怪了!
云光返京后先与林海走动,那也没啥:林海可是圣上的人,又跟义忠王走得近,从宫中出来云光率先拜访林海理所应当。
销假后,他跟云光还是“天天见”呢,又有什么话不能说?
至于云光回京后一直没搭理荣府,王子腾也能理解:若不是荣府出了位贵妃娘娘,他都不大瞧不上。
投靠东北三王的甄应嘉,则被这几人默契地抛在了脑后。如果没有什么天大的机缘,甄应嘉翻身无望。
因为穆家的财富,谁都心动,包括圣上,几位势力不凡的王爷们就更不必说。甄应嘉大约是一时昏了头,并没仔细琢磨:改换门庭之后第一个接手的任务就是……火中取栗!
自不量力地打穆家的主意,可不就是火中取栗?穆家可是一直暗搓搓地继续力量,到了能让北狄的汗王出兵与本朝一战的地步!
甄应嘉那新靠山究竟把他放在什么地位也就可想而知。
大军走了,林海这天难得休沐松口气,在家陪媳妇说话。两口子说来说去还是说到了甄应嘉身上。
老爷那股子纠结简直溢于言表:甄应嘉倒霉,活该,但看着他死,还是有点难受。
王禅枕在林海肩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