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地说,然后又马上变换了一副面孔,挤了挤眼睛,“终于发现科举是条独木桥了?不应该啊,连童子试都没去。哥哥我好歹好参加了三回童子试呢。”
  宝玉叹了一口气:“真的就是觉得怪没意思的。”
  “瞧你这老气横秋的样子。才这么小,哪里就知道什么有意思什么没意思了?不科举也好。我跟你说,外头那些寒门学子都喊我们这些勋贵是蠹虫,说我们明明可以通过恩荫的方式出仕方式,还要与他们竞争科举的名额,零零总总酸得可以——反正你问你大哥哥就知道了,他也没几个玩的好的同窗。勋贵人家的靠科举出头的本来就少,觉得你大哥哥那样子的人呆气;寒门的又傲气得很,也就从前那个许夫子,人还不错……”
  宝玉失笑:“感情我现在这样子在琏二哥眼里,还是迷途知返、回头是岸了?”
  “可不就是?勋贵,开国勋贵……要那么上进做什么?话本子里可不都说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打天下的时候靠咱们祖爷爷、爷爷辈,现在治理天下啦,就算不服气,也是文人登场。”贾琏说起来头头是道,看来话本子看多的也不是没好处的,“看咱爹那样的,日子过得不是也很不错么?”
  “琏二哥说笑了,这样的话,还是不要说出来比较好。”
  “我这不是看屋里没人吗?”
  “你不是人?我不是人?琏二哥又怎能保证凡是出了你口就只入了我耳?”宝玉心道,贾琏固然是聪慧的,可是他只看见荣国府此时尚有余威,却不知余的威风能支撑多久。宝玉知,反正按照原著自己十几二十岁就得出家了,没几年,快得很。
  “行了行了,我这不是难得疏漏了么。差点忘了正事儿。”贾琏一拍额头。
  “嗯?”
  “胡家的小子和我玩的好,说他有一发小,原也是世家子,但因父母早亡家道中落。读书不成之后倒好似另有一番经历,学了舞刀弄剑的功夫,现在想在京城里定居了,遂想谋个生计,你不是要找陪练么……”
  哦,来攀关系走后门的。宝玉心说。
  “那人姓甚名谁,秉性如何?”宝玉对于走后门一事情倒是不怎么反感,本来么,自己挨揍并放风声要学武都是权宜之计,要他说,去经商也很有趣的好么……
  贾琏说道:“姓柳名湘莲,人称冷面二郎。据说是个性情豪爽的汉子。”
  “好么,我且记下了,回头托伍镖头关照一下。”
  “行,做哥哥的先谢过你了。”贾琏自觉完成了狐朋狗友的托付,是一身轻松。
  宝玉笑道:“只这么谢可不够,等我能起身了,定要叫琏二哥出出血的,上等的席面要一桌。”
  “可别,你也知道我自从娶了你二嫂子之后,兜里统共就不超过十两银子,请你吃了席面儿,回头出去应酬就要捉襟见肘了。”贾琏的话半真半假,兜里只有十两银子是真的,但是出去应酬都是挂账的,需要真金白银掏出来的,不过是给粉头的赏钱。至于酒菜席面回头自有掌柜的派人来荣国府会账,哪里需要从爷们的口袋里掏钱了?他不过是心疼自己的小金库,进项越来越少,要不是前一阵子皇后娘娘去了,京城秦楼楚馆、胡姬酒肆都歇业一百日,好歹叫琏二爷缓了缓……
  目送半真半假、一个劲儿哭穷的贾琏远去。宝玉皱了皱眉:“嬷嬷,今年发与你们的炭可是足的?”
  钱嬷嬷领着一月二月收拾桌面,闻言犹豫了一小会儿,然后轻声说:“我与一月到六月的炭火份例自然是足的,不过听说小丫鬟们一个劲叫冷,说今年的炭烟味大,要是不开窗户太呛人……”
  宝玉心道,今年确实是严冬,炭的价格应当是比往年高一些了,然而,造成叫小丫鬟叫苦不迭的根本原因,还是——荣国府的财政出了问题吧?因为财政问题所以今年采买的炭成色不如往年,既不能省了主子们的,也不好苛待在主子面前有头脸的下人,那么剩下的三等、杂活丫鬟们就苦了。
  宝玉从前就默默留心过荣国府的收支情况,因为他亲娘执掌全府的中馈呢,很是容易就听得几耳朵。
  这府里,爷们中有俸禄的就三人:贾赦是一等将军爵,俸银410两,禄米410斛;贾政现在是四品官员,俸银105两,禄米105斛(冰敬、炭敬另算,也没有多少);而女眷之中,贾母是超品,岁俸700两、邢氏同贾赦也是410两、王氏105两……
  这一相加,统共就不到两千两,额外收益大约就是三节两寿(三节是指春节、端午和中秋,两寿是指官员本人和夫人的生日)收到的随礼了,可是这是有来有往的,要是不想日后被人背后指指点点断了交往,就不能只进不出。所以这额外收益也是一项非常规支出。
  另外,本朝开国之初的时候,老荣国公置办了大量的田地,大部分都在金陵老家,加上祖田,所产出大部分归族中安排,小部分送来京城;又一个收益相是当年老国公爷在京城附近建了好些个庄子,如今统共有八个,所产出的出息约莫二千两;至于进京城里头的铺面,当初是准备的最少的,倒是后来经过两代媳妇儿(贾母、王氏这两辈)的经营,挂在忠仆名下有一二十间,或租出去或做了买卖,具体收益宝玉不详。
  收入就是这些,那么支出呢?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月钱二十两,共60两。
  贾赦、贾政按二十两算,共40两。
  贾珠、李纨按五两算,是10两。
  贾琏、凤姐儿按五两算,也是10两。
  宝玉、贾环、贾兰、贾苒、三春每人二两,是14两。
  贾赦的妾室月例二两一个,长期维持在5…6个,算10两。
  二房的赵姨娘、周姨娘每人二两,是4两。
  另外,三个姑娘每月还有二两脂粉钱,是6两。
  少爷每年还有八两上学的使用(适龄的是宝玉和贾环,但是贾兰也快了),如今平均每月1。5两。
  再者说,下人的月钱呢?
  一等丫头月钱一两,贾母八个,邢王二夫人各四,李纨、凤姐各两个,宝玉与三春每人两个,共48两,
  二等丫头月钱半两(500个钱),贾母算八个,邢王二夫人、李纨、凤姐、宝玉、贾环、三春皆是四个,共18两,
  三等丫头月钱二百,贾母、两位太太、两位奶奶、两位未成家的少爷、三位未出阁的小姐算每处八个,便是八十个。姨娘每人两个,约是14…16个,取整算是100人,需要花费20两。
  各处看屋子、杂使的丫头算六十个,一百钱的月钱,共6两。
  婆子按杂使丫头数量算,也有六七十个,但是月钱要高的多,得用的一两也有,做粗活的二百钱也有,大约是要20…30两不等。
  男仆小厮按婆子和杂使丫头总数算,是一百二十人,月钱总和大约40两上下。
  总共算下来,荣国府每个月的月钱支出就是主子150两白银加上下人160两,一年的月例需要三千七八百两——这还不算逢年过节以及主人家喜事的打赏。
  如果在加上主子们采购时鲜的食材、置办一年四季衣裳、夏日购冰冬天买炭,老爷们出门交际的开销,女眷们脂粉首饰花费,以及年节往寺庙、道观捐的香油钱,下人四季的衣裳鞋袜……保守估计,荣国府一年开支五千两。
  不到两千两的俸禄银子、两千两左右的庄子出息(土地里的出产,视老天爷给不给面子而定)、加上京城里铺面十来个,一年大约两千两的收入(大部分是租出去收租的)的所得,勉强够荣国府一年开支。一旦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还会动用金陵老家捎过来的银子——按照贾母的意思,动用了金陵来的银子,来年宽裕了必要补上的,这一份出息作为荣国府的根本,不能随意动用。
  但是王氏执掌中馈二十多年以来,已经动用过三次了。一次是小姑子贾敏出嫁、一次是北边大旱导致田产减产厉害、还有一次便是今年。
  今年王氏因心疼元春小产,悄悄给她塞了一千两的银票,这么一来,公中账面上就紧了。好在内侄女王熙凤也是精明能干的,倒是将几处采买的下人敲打了一番,抹平了账目。这么一来,被敲打的采买下人也不愿意把吃到嘴里的肉全都吐出来,于是折中了一下,将部分炭用次一等的充一冲——也不是全部充的,几个主子那里是万万不能动,一等二等的得用丫鬟那里也不能抠,那便只好将三等的、杂使的那些最底下的下人的份例作文章了。
  你说这事儿贾母知道吗?
  宝玉觉得老祖宗是清楚其中门道的,不过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但凡下头没有太过分,她都宁可和和顺顺地过日子吧?
  宝玉想着,自己既然是要往不上进发展了,那么除了好武,还可以再添点别的不肖名声……比如“吃喝玩乐”无一不精的纨绔怎么样?比如“日进斗金”的财迷纨绔怎么样?
  …………………………
  宝玉总算在腊月二十三起身了,实际早就没事了,但是做戏做全套,还是得在床上多躺一些日子,这才多耽搁了几天。荣国府供奉着的冯大夫给把了脉,确诊宝二爷完全康复之后,贾母才给了贾政好脸色看。
  “什么!孽子你再说一遍?你要开铺子?”刚刚得了老太太好脸色的贾政觉得自己要爆炸了,原地爆炸,“孽子!孽子!”他一边吹胡子瞪眼地骂,一边在原地不停地转圈圈,想来是要找什么趁手的物件好揍宝玉。
  “老二,我可还没死,你一口一个孽子的叫什么?”贾母一发威,全场的人安静如鸡。
  寒冬腊月,屋里头烧着地龙,贾政觉得自己心头一阵一阵的起火,眼皮子也一抽一抽的,怕是要怒急攻心了:“这孽畜,要学武,闹一顿,老祖宗您便依了他。现在越发不像话了,开铺子?我看是要把我们荣国府的面子放在地下踩了!”
  “你没听清啊?宝玉说叫我开。”贾母拍了拍桌面。
  “那他也是撺掇着您胡闹!”贾政继续转圈、吹胡子瞪眼、脖颈冒青筋。
  好好一顿晚饭,吃得如此混乱。
  贾珠也是无奈,自己这个弟弟,真是……任性:“老爷稍安勿躁,还是听宝玉说说缘由吧。”
  贾赦虽然很想看热闹,但是被自己儿子拖了拖,还是不甘心地开口帮腔了:“是啊,老二,你怎么一下子就急得不着四六的。涵养哎……”
  被亲大哥这个贪花好色的老不羞怼了缺涵养,贾政觉得这个世界太疯狂了,自己已经气到了一个临界点:不就是做戏么,不就是叫宝玉装作不上进么,有必要去行商贾事了?
  而贾母,从一开始略有些难过不解,到马上就接受了宝玉的决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想明白了:因为老二家的这些人啊……老二是个瞧着清高的,老二媳妇只知道抠搜省点小钱,大孙子和清高已经差不远了,大孙媳妇比老二还清高。
  【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不应该偏心老二的,现在元春成了太孙妾,老二家,乃至于荣国府天然就成了太子一派——虽然没甚么分量就是了。既然没什么分量是荣国府一贯给人的印象,那么久继续加深这个印象好了,子孙不上进……不上进。】贾母心里头当然是难过的,但是比起宝玉被几个皇子关注或者引起皇帝忌惮,她还是觉得不上进能活的自在也是不错的。
  不得不承认自己府上的后辈中,没有甚么有分量的人物,贾母心酸。心酸中又带着点难以言说的苦涩:谁知道宝玉出生能够带着块玉呢?当做笑话讲了五六年,才发现原来宝玉真是与众不同的。这时候要去封住别人的嘴(做不到)?还是要砸掉宝玉的玉佩(舍不得)?原本想着那传言应该也没什么信的。
  但是贾母怕了。去给皇后娘娘守灵的时候,亲眼目睹元春被人抬出去、被不知名的小太监塞了字条,上写“不好上进,恐惹猜忌”……贾母是真的吓了好大一跳。回头琢磨了好多天,不好上进指的是谁?是谁?转念一想,贾母就想到了宝玉,而不是已经获得举人功名的贾珠。她不知道怎么与宝玉开口说,拖着拖着,想着要么让宝玉安安心心过一个年吧,结果十六皇子又给宝玉传信儿来了,说有皇子在查宝玉的生平呢。
  这叫什么事儿?
  心尖尖的孙子把这事儿悄悄告诉自己,贾母又是一身冷汗:这天生异相,信与不信,端看坐在上头位置上的人怎么想。
  自己了解的是已故夫君嘴里说起的皇帝,英明睿智,从不信鬼神之说,斥责为无稽之谈,但是现在皇帝老了。没有一个人是不怕死的,皇帝也不例外……他会不会变了?变得相信神道之说呢?
  贾母真是痛恨自己不是男儿,老大是散官,不用上朝;老二倒是实职了,可是品级没够着上朝的资格!现在的荣国府,于朝堂上就是聋子瞎子,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知。
  【老二!你以为我叫宝玉藏巧我就不心痛吗?这是我从小带到大的亲孙子!还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亲孙子!】贾母的眼神有暗含一丝痛心,望了次子一眼。
  贾政忽然就领悟了:对哦,前几日老祖宗还说要宝玉学着不务正业的……可是,这不务正业的方式有很多种,寄情山水也好、舞刀弄枪也罢、留恋脂粉也行……为啥就偏偏是开铺子?!
  为啥就一定要走上这条路?
  你说为啥?贾政想到老母亲说的在皇宫中接到的条子、宝玉出门得到十六皇子的秘密提醒……这个儿子,恐怕是得养废了才行呀。


第47章 
  好了;对于宝二爷撺掇老祖宗开铺子的事儿基本已经没人有异议了,对外说着好听,自然是说这是女眷们倒腾点脂粉钱;不是荣国府要经商。
  实际原因?自然是因为宝玉闲的,手握位面交易平台;初衷就是买东卖西、互通有无。现在自己第一不能上进,第二府里财政危机,那么练练武、赚赚钱,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了。
  贾母和贾政(尤其是贾政)痛心不已,但是宝玉却没有觉得有多么难过,谁说商人就低贱的?现在自己小打小闹,未必就不能成为奇货可居的吕不韦。
  不上进?不就是因为现在水太混么?浑水正好摸鱼。暗暗做些小生意;存存本钱也是好的。
  当然,在铺开计划之前,宝玉还想到了当初自己出生时候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叫贾母列好名字,准备找个机会用了慎言。
  从什么入手?
  原本宝玉是想做玻璃的;但是那个前期投入大——得先收集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原料;又要有能烧到一千五六百度的高温窑;最后不可或缺的还有工匠……这么一算,与宝玉想着的第一步先小打小闹试试水的想法相去甚远了,于是他暂时搁置这一点,决定从一些日化品入手。比如说,口红。成分少而简单,只要掌握了配色,其余部分尽可以不必担心泄露。
  世界上,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容易赚,虽然宝玉认为后半句是——可是赚到男人的钱,那就绝对是狠狠一笔。不过现在,他只能从前半句做起。
  【没想到,到了红楼梦的社会,我还有机会从事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也算是阴差阳错了。】没错,第一世的他虽然张扬,但是活的开心是毋庸置疑的,每每投资成功,集团有了新的产品问世,都是能令他兴奋地蹲守论坛看客户体验。
  而那一世,他的产品涉猎之广,从生活用品到电子科技乃至基础重工都有涉猎……实在是恣意!痛快!就是痛快过头了,没收敛。唉,好汉不提当年勇,那时候如何风光,如今不提也罢。
  托从前闲闲无聊的福,叫同济镖局的镖师提自己找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种子都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宝玉拿出几种久居京城的荣国府人没见过的花种也稀奇。这些花种,倒是真的全部都是镖师们收集来的,只是宝玉和未来位面的影帝秦异人换了些特殊的药水,【用的是孜然羊肉的做法和孜然种子一份,没错未来的影帝是吃货一枚而很多现在有的菜谱在未来都是传说中的事物了,比如说孜然羊肉串】,这种药水能够将植物中的色素在提炼出来之后还原浓缩,使每单位的色素含量增加上千倍——这是后世提炼自然色素的投机取巧的办法,既提升了天然色素的产量,都保住了天然的噱头,当然,这种药水的缺点是难以冲洗——也就是固色太牢固了!
  这在未来是一种缺陷,在古代可不是,现在的口脂——据宝玉无意中观察(强调,真的是无意中,他并不是会去主动观察女孩子口红的登徒子,而是不下心见过贾琏衣领子上的口红印子好几回),是吃饭喝水都会掉色,所以此时高门大户的妇人们出门做客,都带着全套的梳洗用品,以便随时补妆面。
  宝玉要找经年的花农,恰好一更的爷爷,老孙头有这手艺,于是宝玉就把这事儿托付给了他,虽天寒地冻,但是宝玉拨了款子,叫专门给花房供暖,老孙头目测有两把刷子,赶在除夕前孵出了花苗,也就绿莹莹的寸许。是个好兆头。
  …………………………
  皇宫里,老皇帝最后查到了什么,众人并不知晓,只是近来风头颇盛的许贵妃依旧是与四妃一起理后宫之事,而太子那头,与皇帝有一番密谈,最后是狼狈不堪地出了宫——虽是如此,但是皇太孙那里过年得的赏赐又比往年厚不少,一时间到底叫人琢磨不清楚老皇帝的心思。
  不过方出元宵节,圣上下旨,封十五皇子为闽北郡王,十六皇子为苏北郡王,其中十六皇子是嫡出,享受双倍俸禄。先依例在京城内建郡王府(前头的哥哥们在京城都有王府),然后在郡王府内守孝三年(1),出皇后孝期后就藩。
  这下子,朝堂上也没啥反驳之声了,众大臣心里想着:陛下要是早这么个意思不就结了?又何必扯皮扯了小四五个月呢。
  诸皇子也在出了正月之后纷纷回属地,不过都是夹着尾巴走的,盖是因为父皇对他们的脸色实在是说不上好——倒是对最小的十五和十六是和颜悦色的。
  回封地的皇子们也是谨言慎行、恪守戒训,生怕行为不规矩被言官抓了把柄。皇室的皇子们要是脑子没有坏,便是这两年多之内都不会闹出什么桃色绯闻了。
  …………………………
  正月过,荣国府轰轰烈烈的寻高手也结束了,来人尽是些银样镴枪头,说起来,关系户柳湘莲还算是身手不错的了,但是与伍镖头比起来,还是有些距离。
  于是宝玉就从矮子里面找高个儿的,最后定了是柳湘莲。
  这冷面二郎一开始还有些不情愿,倒也光棍,一意就想投到伍毅的镖局去,不过被伍毅否了,伍毅心里头还奇怪:这些个世家子怎么了,一个两个都爱武,宝二爷不得不放弃读书科举也就罢了,现在这个柳二郎君,居然还想走镖去了。真是一个比一个荒唐。
  贾琏陪着宝玉吹了半天的风,看到自己朋友托付的竟是这样一个人物,一开始还觉得对方颜色好,有些心痒呢,再见他虎虎生风地舞了一套枪法,顿时觉得胯/下凉飕飕的。最后又见柳湘莲一副不情愿来荣国府的样子,心里头已经是不喜多过喜爱了——大约就是现在的粉转路人再转黑?于是琏二爷也狡诈,只说叫柳湘莲来与宝玉比试一下。
  比的是射箭——宝玉现在只会两个武学技能:射箭、凌波微步。
  附加属性:力大无穷。
  那么总不能与柳湘莲比谁跑得快吧?再者说,贾琏也不知道宝玉的凌波微步技能。
  宝二爷是毫无悬念的赢了,因为柳湘莲的准头与宝玉不相上下,但是弓力比宝玉的要小。
  于是宝玉成功拾取并不太服气、但是愿赌服输的陪练柳湘莲一枚。
  题外话:半个月后,伍毅收回自己前头的想法——柳二爷还是没有宝二爷荒唐的。
  为什么呢?
  二月初,京里新开了一家铺子,名叫花想容。没错,这名字听着还挺香艳的不是?可是人家说了,这名字的出处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乃是一本残破诗集里的句子,作者已经不可考了,倒是叫一众学子很是悔恨!这样精妙的诗句残本,竟然会是商贾人家里头的,想来定是没有存放好,才使得佳句没有后半段。
  女眷们就不一样了,平时再怎么样诗情画意的才女都顾不得什么诗句残本、什么绝妙好句了!因为!花想容的口脂实在是太太太太美了!!!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的女人都要因为花想容的口脂而疯狂了——皇室女眷除外,她们有好些还没出孝期,比如太子妃为首的一众皇子妃。而皇室旁支么,稍微低调点,差人偷偷买了,虽还不便宴请别家女眷来显摆,但是在家自己涂涂抹抹也是极好的。
  因为乍暖还还,花想容这次出的口脂颜色是:肉粉色、桃粉色、海棠色、石榴色、朱红色、正红色。定价半两银子每盒,每日供应每色二十盒,便是一百二十盒。
  另有一款限量的正玫红,取名叫慕色,每天只有一盒,要价一两。卖到端午就停了——众女眷一想:我天,现在都二月初了,到端午才有三个月!每天一盒,也就是最多九十盒!
  这么说来,每天能买到花想容口脂的幸运儿只有二十一个!这还是每人只买一盒的前提下!京城里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