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贾琏拿着几张纸,对王熙凤如此这般一番讲解。
“挺不错啊,琏二爷现在做事儿是越发有条理了。”王熙凤开着贾琏的玩笑,“虽然我看不懂上头写的是啥,但是我嫁给二爷这么些年了,还是头一次看到爷写这么多字呢。”
“得了得了,你就别打趣我了。怎么样,说说,我的法子怎么样?”贾琏满目希冀地看着自己妻子,虽然不好意思承认,但是这个母老虎的持家手段还是很有一套的,果然是从小被当做男儿教养的。
王熙凤点了点头:“二爷的法子挺好,只是有一点,不同片区的商家进了货,怎么样保证他们只在自己片区内贩售,而不会手伸得太长了去别的片区捞好处?”
哎,这倒是个问题,贾琏考虑到了统一定价和进货价销售价之间的差额(代理商的利润率),但是倒是疏漏了窜货问题。
王熙凤给出了解决的法子,不如在香皂的版子上雕了序号,不同片区便是不同序号。贾琏由衷地点头赞叹:“二奶奶真是好智慧!”遂他又往那涂抹得圈圈点点的纸上添了几笔。
没错,贾琏做出的方案是后世的经销商代理制度——最适合快速消费品行业。将京城划分为不同片区,每个片区招一到两个有实力的铺子,制定销售额度,先打款后发货……
贾宝玉看着贾琏拿来的方案,再次感慨这个堂哥除了男女方面小节有些不得当之外,还真是于生意上一通百通——虽然这一笔字写得实在是有些一言难尽。
若是刚穿越而来的贾宝玉或许还会觉得贾琏的字也是有模有样的,但是在古代被熏陶了这么久,见过的好字多了,也实在能分辨出什么样的有筋骨、什么样的有□□。贾琏的字么,徒有其形,没有筋骨,字肖其人,果然是有道理的。
咳咳,扯远了。宝玉现在自己的字体也就比贾琏强一点罢了,横平竖直、下笔有力——许夫子曾这么评价,但是隐了后半句话“缺少自由散漫之灵气”。也真是许纯安慧眼识人了,贾宝玉这么大的心理年龄,小时候小胳膊没二两肌肉,提笔无力,后来能够捏稳毛笔了,一门心思转换简体繁体的差异,再接着就不知不觉带出前世的笔迹,果然很是普通,并无这方面的天资,也无成为一代书法大家的可能,在现在的年龄段孩童里头算是写得工整的,日后不过是中流罢了。
“琏二哥的主意很好。”贾琏急于将新思路给宝玉看,倒是连誊抄一遍都没有,直接拿着改了又改的方案来找宝玉。宝玉自然不会泼冷水。
贾琏也不知道自己为啥得了宝玉的肯定之后整个人都飞扬起来了,心想着:好歹叫母老虎帮我查漏补缺了,不然被宝玉指出来,可叫我这个做哥哥的羞愧:“那么此事倒是宜早不宜迟了,不然花想容近日都有女眷抱怨说店内太嘈杂,人也太多了些。”
“二哥哥办事一向是都牢靠的,你全权看着办就是啦。”宝玉笑眯眯,然后拍了拍额头,“我倒是记得,武师傅的娘亲开了个杂货铺子?”
贾琏霎时间意会:“自己人,是得照顾一下。”
于是……
难得在晨练的时候看到贾琏,武师傅还以为他是“精力不济”终于想到来前身健体了,抱着“大家都是男人,难以启齿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啊,当心小病不治变大病,少年不知xx贵,老来对x空流泪”的看热闹原则,本想开一开对方玩笑的,没想到对方倒是来给自己送钱的。
听完琏二爷的来意,这叫武三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家里头老娘搞的是什么样的窄门小铺子,自家人知道,琏二爷闹闹哄哄要“招商”这事儿已经放出风声去了,他倒是没想到,这样的好事能够轮到自己家——虽然三年前与贾氏三兄弟一同去了一趟扬州之后,荣国府的人对自己都是客客气气的,尤其是这三兄弟,对自己没话说,礼遇得不得了,聘资也是一涨再涨。
武三是个粗人,并不知道什么礼贤下士、折节相交之类的,只是觉得这三位国公府小少爷是把自己当做“人”看待的,是那一种站在世间,顶天立地的人,而不是被看做雇工、下等人。
贾琏并不是什么委婉的性子,好声好气地与武三师傅说了,也不给人家婉拒的机会:“咱们这样过命的交情,即便是照顾一下又怎么了?再说了,我这也没徇私,到时候香皂的进价该怎么还是得怎么样收你的,又不是白送。噜苏这些做什么?”
武师傅心说:这可不是进价多少的问题,而是京城里头想要得这名额的商家都已经快要打破头啦!
再三推辞无用,武师傅还是答应了。
这一日回家就问他老娘,家里头现在的积蓄有多少。
武家阿奶一个激灵:“干啥?儿你平时可不是会打听家里积蓄的人。”
武三一看自己老娘那一副财迷精怪的表情,顿时卡住了:亲娘,我可是你亲儿子,怎么搞得我好像是街头坑蒙拐骗的下九流一样?
亲妈武家阿奶看儿子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啥:“你是不会坑蒙拐骗,我是怕你被人骗,你刚从军中退回来的时候,还花钱买了什么乡下老农手里的传家宝?那坛子……”五个钱都不值,后来还不是给我拿来腌酱菜了!
被揭了老底的武三很是不好意思,全家人在这儿呢,连小儿子都要取笑自己了!老娘太不给自己留面子啦!
于是恼羞成怒的武三师傅噼里啪啦把琏二爷的意思给说了。
乍听闻这么天大的馅饼掉在了自家的院子里,武家阿奶还有些不可置信,再三确认之后,拍着大腿笑眯眯:“我就说那宝二爷人长得好看,性子又和气,还是个心地善良的乖仔。”
武安撇撇嘴:爹都说是琏二爷吩咐的,阿奶又把好事记在贾宝玉头上。
于是武家阿奶当晚就盘点好了家底儿,隔日早上,捧着一个匣子出来吃早饭:“有多大碗,吃多少的饭,咱们家毕竟是村里来的,在京城站稳脚跟也多亏了荣国府的面子和这周围街坊的照应。既然是这样,咱们也不贪心,这附近三五条巷子也有两百来户人家,咱们就要这个片儿的销售权!”
没错,才一晚上,武家阿奶就弄明白了销售权、片区等等之类的含义:“既然大家伙儿都是先打款,再取货的,咱们也不好搞特殊,本来要这么一点点儿的香皂就是蚊子腿的肉,要是拉拉杂杂不清爽给钱,没得叫宝二爷看轻了我们家!”
【您老人家说什么都是对的。】武家饭桌上,从老到小全部点头。
然后还在夏锄班的武平轻轻开口纠正:“阿奶放心吧,宝二爷不是那样子的人。”
“我当然知道他不是,难保他身边的下人没有狗眼看人低的呀,万一嚼舌头,说宝二爷托人给我们徇私,这事儿就做得太对不住宝二爷啦。我可听说这香皂不单单是荣国府的买卖,什么静王什么郡王的都有参股……”武家阿奶煞有其事地点点头,表示自己一家绝对是有眼色、知进退、讲廉耻的家风。
然后武家阿奶话锋一转:“三儿啊,今天你把银子拿去,直接交给琏二爷。咱们家本来就是占了好的,可不敢去大喇喇地排队,我可是听说了‘投标’的人在花想容铺子外头排出十好几米的队伍。”也不知道整日守着杂货铺的武家阿奶哪里来这么灵通的小道消息。
“行。”武三三口两口喝了小米粥,最后大嘴一张,啊呜一下把馒头塞进嘴里:反正都得了便宜了,还是别去花想容门口卖乖的好,忒惹人嫉妒!
最后,武三捧着银子去的,回来带来的按了他自己和孙掌柜的手印的凭条:“娘,这条子一式三份的,一份琏二爷收着、一份你收着、一份官府备着,这可是资格凭证。别人都是一整年的,我们这一份,三年的!而且,足足划分了咱们八条巷子,得有五六百多户人家。”
武家这一片是平民与小福之家的居住地,当初置办房产的时候,正是考虑着武三这个大男人白天里大多是不在家的,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要是住在龙蛇混的地方,可是很不安全。因此精心挑选之后,敲定了这里,这一片的民风不错,生活水平也基本都是温饱及其以上的状态,想必日后香皂的销售不会艰难。
武家阿奶屁颠颠地把这份凭证和地契放到了一起,松木盒子藏得老鼠也找不着,大铜钥匙贴身收着。
第二日,香皂专业配送队伍就从城北浩浩荡荡地一路送过来了,赶牛车的有头发斑白的老人家、也有缺胳膊少腿的不全人。又是武家阿奶消息最灵通,说这些面色微微欢喜的人原先是大头兵,因为负伤之后没个活计,生计艰难,被安排过来送货——还有一些被安排在香皂作坊里做工。
【可见宝二爷还真是个心善的!】武家阿奶很有分寸,在和街坊闲扯的时候,自然不会显摆自己家与荣国府关系多么多么好,毕竟人家是国公府,自己家祖上八辈都是种地的,说出去也是贻笑大方的事儿,倒显得自己家轻浮了。
饶是这样,当配送香皂的队伍在武家杂货铺门前停下的时候,周围邻居好奇、羡慕的眼光还是叫武家阿奶好好地体会了一把扬眉吐气的感觉。
配送队伍很专业,大家穿着统一的服饰,连牛的身上都穿着同色的褂子,倒是叫人一路指指点点看的新奇死了,押送的队长原先也是水师里的小旗,在军营里呆了大半辈子,混得有些油气,刚想要抖腿说话,就想起来那个内侍官捏着嗓子告诫自己等人的话,叫自己等人不要把兵痞气带出来,大棒子之后又有甜枣,给大家伙儿说了月例和奖惩制度,首先第一条就是和气。于是老兵油子咳嗽几声,也捏着嗓子斯斯文文地说话:“武石头家是这儿吧?”
没错,武石头是武三老爹,武家阿爷的大名儿。
石头硬,不需养活——这大约是武石头早死的爹娘对他最好的期盼了吧,当然也有可能是大家都没啥文化,随便取的名字,反正大字不识一个,既不会读也不会写,叫啥都一样。
武家阿爷阿奶不识字,昨天送去的银钱是有数的,只要数一数今天来的香皂数量,能对上就行了。
“这多了几块呀?”武家阿爷老实巴交地搓手。
“没多,头一回送货,主人家叫搭了些赠品与你们。”老兵油子耐心解释。
……
托了宝玉与贾琏多加照顾的福,武家杂货铺的生意蒸蒸日上,家庭经济状况明显改善,原先每个月赚个一两半两的银子也就是顶天了,现在……说出来吓死人!一个月赚了十两!
十两!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比武三在荣国府做练武师傅的报酬还多!
当然,武家阿奶并没有得意忘形,因为这样的收益就昏了头脑,而是继续小心谨慎地在乡下添置田地,还再三嘱咐儿子好好当差,尽心尽力回报宝二爷和琏二爷。
贾琏若是有知,也许会感动的热泪盈眶吧,总算武师傅的娘亲记得还有他这么一号人物了。
经销商代理制度的开展,总算解决了花想容店内人声鼎沸、格调被拉低的问题。
然后,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贾琏面前,孙掌柜反映上来:那就是经历了一场哄乱之后,有人和花想容铺子反应产品太过单一的问题啦,要求尽快上新品。
这事儿贾琏表示心塞:我倒是想弄出新品来,可是我试过了,实在是没办事变出来。
于是贾琏只好去催促宝玉。宝玉其实早就研究好了香水的方子,但是总不能每次都显得太过容易了,所以便吊了吊贾琏的胃口。
结果没几天,众人给老祖宗请安的时候,凤辣子夫唱妇随憋不住了,又是软话又是吹捧的,好叫宝玉给想想办法。
宝玉直说还有些困难。
众女眷虽然失望,但是也知道这个事情急不来。幸好宝玉又提议,既然口脂太过单一,那么再开始做同款的胭脂——这样子,工艺并不需要改进太多,只要注意调色不要太浓郁便是了。还有相对应的眼影,调制以精细米粉,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贾母摇摇头:“你们几个真是糊涂了,这样简单的事情也要宝玉提醒才能想起来!都说了,这花想容是咱们女眷的一个玩乐罢了,宝玉给你们领了路,能走多远就看你们自己的。我看以后也不要宝玉继续掺和了,这样稳当一点就很好。不要被银子迷花了眼。”
被训斥了的王熙凤脸一白,慌忙告罪。
贾母还是很喜欢这个孙媳妇的,点点头,缓和了语气:“如今琏二媳妇儿首要的事情,就是开枝散叶,别的都可以放放。”
…………………………
宝玉乐得把什么胭脂、眼影、口脂的事儿都完全脱手给女眷,毕竟现在出门就被别人家的太太姑娘悄悄指点说自己是传说中的‘胭脂二郎’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微妙了。尤其是偶尔撞见琏二哥经常玩耍的一群人,有几个小伙子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对啊,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过他还是想起来提醒王熙凤,胭脂水粉多样化之后,卸妆的东西也得跟上——这时候哪里有卸妆产品的概念,粉也好脂也好,都是不防水的,一会儿一会儿就得补妆——花想容的口脂除外,特别持久,往往是食完饭才掉色。一天补色一两回尽够了。晚上到了家一盆热水就能解决妆面,要是一盆不行,两盆绝对没问题。
因此,宝玉一提出卸妆油的概念,倒是叫人耳目一新。
王熙凤恍然大悟地说:“如此说来,咱们的口脂在饭后掉色是因为被饭菜中的油脂给溶了对不对?”
真是聪明,怪不得说人以群分,王熙凤和贾琏其实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没得说。
这年头的油大多是动物油,譬如猪油、羊油,植物油也有,比如说芝麻油、大豆油等等,但是出油率实在是底,还不如荤油实在,所以先前花想容做口脂和九家合作的作坊做香皂用的都是荤油——因此,天天都有油渣分给做工的荣国府下人和作坊雇工吃,一开始大家吃的津津有味喷喷香,后来么,再喷香的油渣也顶不住每日顿顿中午吃呀,宝玉也担心这么下去,府里西北角的下人和城北的雇工要得高血脂了。然后贾琏精明,与得意居的老板谈了一次,往后,大部分油渣都被拉去得意居做成油渣大包子,掺了豆腐和白菜,才卖一文钱一个。
得意居另辟的小门专售油渣大包子,生意是好的不得了,虽然赚头小,但是顶不住销量大呀,何况赢得了口碑也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儿。
生活不那么宽裕的人家想要吃点荤腥又买不起肉的,就去得意居吧!那里有香喷喷热乎乎软绵绵的大包子,馅儿是猪油渣、羊油渣,酥软油香,咬一口满足得叫人想要眯起眼睛!
…………………………
不管是花想容开拓新品,还是香皂销售热火朝天,或者是得意居的包子称霸京城,目前都与宝玉没什么关系了。
十六皇子在皇后娘娘一周年后,总算是偶尔出门子了——这还是老皇帝都看不下眼小儿子哀伤至此,硬是叫他出宫散散心去。
出了宫,走啊走,就到了荣国府侧门。
想到当初第一次来的时候碰到那样规矩不严的下人,自己还气的半死,仿佛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不过当初走背运的十六皇子今日叫初一再去扣门,这一回的门子眼神清明、不卑不亢,初一递过去的赏钱还被他推拒了,然后如今的苏北郡王得了的信息是他的小伙伴宝二爷这几天白日里都不在家,去码头接人了。
接的人是谁?众位看官并没有猜错,正是——扬州来的林妹妹。
今年三月里,那小表妹林黛玉就出了孝期,贾母是一封一封地去信催促姑爷林如海,叫他把自己亲亲宝贝外孙女送来京城——毕竟黛玉长到这么大,贾母还没见过她一次哩!
先前林如海有所顾虑,许是觉得自己身为父亲尚在世呢,哪里好叫女儿去外祖家久住,不过最近林姑父许是想通了,又或者是被贾母连环书信给催怕了,终于答应过了中秋送黛玉进京住一阵子。亦或者是有什么别的隐情,此不赘述。反正最终结果就是林如海终于答应将女儿送来京城外祖家住一阵子了。
算算日子,林妹妹这几日便也要到了,宝玉无事一身轻,忙里得闲,在码头附近的茶馆子里喝喝茶、听听曲儿,顺便差家丁九十去码头候着,今儿可不就是等着了。
第55章
家丁九脚程快;飞快地给宝二爷报信来;然后宝玉领着车马仆从浩浩荡荡去了码头。
林黛玉坐的是官船;船舱里押送的是今岁扬州一地献上当季的锦缎和绸子。林如海将女儿与伺候的下人安排在其中一艘的二楼,并不算公器私用——他是给了船资的;这年头;很多官员、官眷出门都希望搭官船,一来是安全,二来是水路比陆路少折腾。
等到黛玉弃舟登岸之时,便有守在码头的宝玉和一应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
三年多前扬州一别至今;黛玉的变化还是挺大的;原本面色苍白、口唇微紫、走几步便气喘吁吁的身子骨(依照宝玉那时候并不深厚的医学常识判断就是先天不足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瞧着是好多了。说来也是神奇;不仅仅是黛玉的奶嬷嬷王氏觉得神奇,就连林如海都觉得这是苍天开眼;好叫他不必日日担心女儿因先天不足而养不活。
至于缘何从前被齐郡王(实际出面的人物是江苏府台陈道伟)以爱女安危要挟的林如海如今能够放心黛玉出远门,此中又另有一番隐情。
等宝玉见到头戴帷帽、比自己矮一个头的林妹妹之时;还是很欣慰的:历经舟车劳顿说话仍旧中气足;可见当初自己的大保丹用的真是值。
因码头毕竟不是叙旧的地儿;宝玉黛玉二人只是相互问了个好;然后该骑马的骑马;该乘轿的乘轿。
自黛玉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京城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街上的小娘子、媳妇子具是落落大方地挎着篮子走动,并无帷帽遮面,街面上众人也不以为意,可见北地民风确实开放,正如爹爹说言。又见宝玉表哥跨坐在白马之上,英姿飒爽,倒是叫黛玉好生羡慕,毕竟她还从没骑过马呢。
轿子宽敞稳当得很,糊了轻纱的窗户也很透气,黛玉心道:这安排接人的管事也是周全细致之人。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因为黛玉是晚辈,又是女眷,并不必开正门迎,宝玉领着一行人走的是西侧门。
进了荣国府西侧门,宝玉仍旧是骑马的,又走了一射之地,几个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有给宝二爷牵马的,也有来复抬起林姑娘轿子,换了轿夫的。
至一垂花门前,抬轿子的小厮们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下了轿子,便见宝玉表哥笑眯眯地站在旁边,不知怎地,黛玉原先扑通扑通没个着落的心忽然就定下来了,大约是因为从前见过面,在这样全然陌生的环境里,也叫人安心。
黛玉由宝玉领着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阶之上,坐着几个身着丁香色、浅青色一式服装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宝二爷回来了?刚才老太太还念呢,怎么还没接到林姑娘,可巧你们就来了。”于是领头的两个丫鬟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宝二爷和林姑娘到了。”
黛玉打出生下来,就听母亲说外祖母家里如何富贵,方才一路走来,也是见到了富丽堂皇的国公府气派,另外,丫鬟、仆妇虽多可是各司其职,虽然规矩略有不整齐,但是大面儿都没有错。
宝玉见秋香色衣服的丫鬟给里头通报了并打起帘子,便退后半步,摆出一个先请的动作,叫黛玉先走,纯粹是绅士风度作祟,并无撩妹的意思。
黛玉的脸微微一红,想起来登岸之时雪雁说的瞎话:“这表少爷身骑高头大马,面冠如玉,可真好看。”当时自己还嗔了雪雁一句,叫她往后说话不可如此轻浮,现在却觉得那小丫头片子没说错,宝玉表哥确实是一副好相貌……就是不知怎么地,看上去隐隐叫人觉得不对,好似冥冥中有个声音告诉她,宝二哥不应该是这样的性子的。思及此,黛玉轻轻摇了摇脑袋,自己真实坐船作懵了,宝二哥是什么样的性格还轮不到自己来判断,后宅女眷怎可如此轻浮,以貌取外男呢?
胡思乱想之间,黛玉竟不自觉地随着宝玉牵引的手势往前走了几步,踏入屋内,只见两个丫鬟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的外祖母,荣国府的老太君。才欲拜见,就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贾母又是难过自己早逝的女儿,又是感慨终于见到了女儿留下的唯一的孩子,自己的亲外孙女,一时间哭得不能自已。当下地下侍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