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见面,他们家其他几个姑娘可都在呢,这般我又怎么好对林妹妹说什么。”
陈景书提起这事就郁闷,贾家简直不按套路出牌啊!
陈孝祖终于露出个笑脸来:“贾家规矩大?你在京城住久了就知道了。”
他们家若是真的规矩大,外头还能有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
干着御史这活儿,陈孝祖别的不好说,可但凡京城里谁家有了点可指摘的事情,总有人能把折子递到他面前来。
些许小事劳烦不得皇帝,但在陈孝祖面前刷一刷存在感还是可以的。
不过……
陈孝祖道:“我却不知你还是个君子?”
陈景书茫然的眨巴了一下眼睛:“什么君子?”
陈孝祖道:“你今日做的难道还不算君子?”
听到这话,陈景书想了想:“您说的这个君子……恐怕不是在夸我?”
陈孝祖笑道:“只觉得你平日不是个规矩严苛死板的人,怎么遇上这事就不一样了?”
他说这话倒是想起扬州家里来的信中提到陈景书和黛玉的事儿,陈孝祖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除非女孩子家风品性都不好,否则陈孝祖不觉得有哪家的姑娘是他不敢要的,至于说妻族带来的问题,在陈孝祖眼中这都不算事儿。
解决这点子事情的本事都没有,他当年凭什么不到在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就让皇帝提拔他做左都御史?
林如海他是信得过的,当年若非看中林如海的品性,再加上与林如海气味相投,说是师生更似知交好友,以陈孝祖的性子可不会提拔什么人。
如今既然有意说林如海的女儿,陈孝祖倒也觉得不差,这也是他任由陈景书打着他的名号在贾府给黛玉撑腰的原因。
倒不指望两个孩子如今就有什么,毕竟两人年纪都不大,只当朋友兄妹处着也行,日后若真有心,事情也就成了,若无意,他们做长辈的也不至于强求。
只是他方才听说陈景书给黛玉送的竟然是什么精选的制艺文章……这个……
有这么办事的吗!
如今听陈景书的话,陈孝祖更觉得不对劲了。
陈景书自己倒是没觉得哪里不对劲,他解释道:“我虽不是迂腐刻板的人,但世人如此,又有什么办法?我若只图自己一时痛快,与她随意了些,日后真有什么话传出来,她又该怎么办?我是男子,有什么话不过笑谈罢了,可于她来说却关乎一生,这哪里能胡闹?我既然担不起责任,也不能在出事后有本事护住她,那就万不可做混账的事情,否则不是比混账还不如?”
陈景书的观念很简单,在他护得住的范围内,他想怎么做都行,就算影响了别人,他也有能力解决,在他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他就必定得照着规矩来,宁可死板迂腐些,总不至于让自己做了混蛋。
尤其是和女孩子相处就更是如此。
既然他不能承担起自由随性的相处可能带来的后果,那么他就绝不给黛玉添麻烦,当今世道对女子已然十分严苛,几乎处处是压迫,在自己有能力改换世道,扛起风雨之前,陈景书觉得对这些女子最好的尊重和爱护就是守好规矩,别给她们添麻烦。
别的说什么都是虚的!
陈孝祖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这会儿我是真觉得你算个君子了。”
君子不在于他们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在于他们为什么做又为什么不做。
过了不久就是新年,这一天陈景书倒是很意外的收到了卢克思等几个洋人送给他的新年礼物,一本新翻译的天文书籍。
陈景书自然也有回礼。
他回的是一套四书。
和市面上常见的四书不同,这套四书为陈景书自己手写抄录,除了原本的四书原文和一些朝廷官方认可的注释之外,他还加了白话文的讲解。
说真的,对于这几个洋人来说,用文言文注释文言文,这有注释和没注释也没区别啊!
对于陈景书来说,重新抄四书也算温故了,而在仔仔细细逐字逐句的给几个洋人讲解四书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不少自己以前以为懂了,实际上却还有些模糊的地方,如此一套四书写完,他自己对四书的理解更加深了不少,隐约有种融会贯通的感觉。
以前学四书都是先生讲一段他学一段,如今却自己将其作为整体从头到尾梳理一遍,这感觉自然不同。
当然,这里头也少不了王撰的帮助。
陈景书这回是真的又学到了不少东西,这就让他很高兴。
可惜几个洋人不高兴。
至少除了卢克思之外的洋人,卢明礼和卢守安是不高兴的。
卢明礼道:“我们是来传教的,好几年过去了,什么事情也没有办成,这就算了,可现在我们却还要去学这些?我不能理解你要做什么。”
卢守安也说道:“陈公子比其他大晋人更开明,而且他也喜欢我们的文化,我们应该让他也沐浴神恩,有了他的帮助,我们在大晋传教会方便许多。”
卢克思道:“你们觉得,这会儿去找他说,他会帮我们传教?”
见卢明礼和卢守安都茫然的看过来,卢克思冷笑道:“他对我们的信仰没有任何兴趣,他有兴趣的仅仅是我们的知识而已,看看他向我们要的书把,没有任何神学和文学的内容,他要的都是天文地理水利之类的书籍,我承认,陈公子或许真的是被神所眷顾的人,瞧瞧他的学习速度,我们需要很多年才能理解学会的内容,他几乎看过一遍就能完全理解,甚至比书上的更加通透,这样的人不能以常理应对。”
卢明礼道:“就算是这样,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机会,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总该试试。”
卢克思道:“正是因为机会难得,所以才更要慎重,我敢说只凭我们自己,再给我们三年,十年,我们都不可能在这片土地上传播信仰,所以作为目前我们唯一能够看到的希望,对陈公子必须慎重。”
卢守安不以为然:“不就是个小孩子吗?”
卢克思道:“不不不,如果这样想,你就根本没有发现问题的本质。”
卢明礼此时道:“到底要怎么做,你就直接告诉我们吧。”
卢克思道:“陈公子的家世非常好,他的父亲是虽然不是官员,但在他的家乡,他父亲所说的话,比官员更加有力,他们是能够影响整个地方的大家族,而他的伯父陈孝祖,更是大晋的高官,很受皇帝宠信,但无论是陈公子的父亲还是伯父,都不是我们能够影响的人。”
卢明礼眼睛一亮:“但我们可以影响陈公子,然后通过他来影响这些大晋最有权势的人。”
卢克思这才笑着点头,继续道:“现在他对我们的教义不感兴趣,但这没关系,只要他对我们是友好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逐步影响他,通过他来融入这个国家。”
他们一直被大晋排斥在外,这才是传教始终无果的原因。
若非会因为传播邪教被官差驱赶,卢克思怎么可能半点成果都没有。
就算路边拉几个老百姓,这些年也该忽悠出几个信徒了呀。
所以,虽然陈景书能够信教是最好的情况,但就算陈景书不信,他们也只是想要通过陈景书来融入这里而已。
别的不说,至少在扬州是可以传教了吧?
卢克思道:“因此我们不要着急,陈公子要什么我们都可以满足他,我们要做他最好的朋友。”
正在守岁的陈景书丝毫不知道自己被几个洋人惦记着,他正被陈孝祖拉着下棋呢。
陈景书的棋比他诗好一些,总算拿出去不至于让人笑掉大牙。
如此陪着陈孝祖下了近两个时辰的棋,陈景书还是觉得头昏脑涨,整个人都不好了。
之后又是一系列走亲访友交际往来的日子,好在陈孝祖在京城的关系简单,且总是旁人来拜见他,万没有叫他辛苦的道理,陈景书倒是省了许多奔波之苦。
当然了,这个年也让陈景书明白,皇帝好像真的挺喜欢他大伯的,新年不上朝却还念着陈孝祖,赏赐了不少东西下来,其中多数是投陈孝祖所好,给的都是书画雅玩。
这么贴心的皇帝可真神奇啊。
陈景书才这么想着,翻过年头又觉得另一件事情很神奇了。
据说贾王史薛四家中的薛家大爷名叫薛蟠的,打死了人,不按律查办倒也罢了,竟然找人胡乱了了官司,他自己一家人大摇大摆的上京来了,还说是什么给他家大姑娘备选。
哟嘿,这犯了事儿的不往天高皇帝远了跑,上赶着往京城皇帝脚下凑呐?不知道这地方御史多,鸡蛋里都能挑出二两骨头来?
陈孝祖对此只是冷冷的丢在一边,道:“且由着他们去吧。”
然后就在他说完这话的第二天,有下人通报说荣国府的宝二爷来了。
“说是正月里事情多,也不好贸然上门拜访,如今出了正月就……特意来找大爷玩了。”
陈景书:“……”
这货还没死心呐?
第12章
陈景书完全不想见贾宝玉。
但他不能不见。
荣国府的宝二爷亲自上门在门口等着,陈景书完全不搭理也不好,因此想了想还是一面换了见客的衣裳,一面让人请贾宝玉过来。
陈孝祖家里没女眷,倒是没什么需要避讳的。
陈景书见了贾宝玉很糟心,但贾宝玉见了陈景书却很开心。
“哥哥正读书?”接了菖蒲端上来的茶水,他很自觉的凑到陈景书身边去:“哥哥读的什么书?”
心里想着,这般神仙似的哥哥读的书,他回去也可叫人寻来看看。
陈景书一脸淡定的把书皮朝着他:“扬州翰墨社每年都出的制艺文集,每年选一百篇。”
贾宝玉顿时一副没趣的样子:“这些子文章有什么好看?读来读去不过都是禄蠹罢了。”
陈景书笑道:“我瞧着这文章挺好,怎么就说人家是禄蠹了?”
贾宝玉道:“说来说去不过就是些经济仕途文章,哥哥快别看这些,便是个雅人也该看成了俗物。”
陈景书道:“那就先不看,宝二爷瞧着这幅画如何?”
说着指墙上挂着的一幅画给他看。
贾宝玉道:“哥哥叫我什么宝二爷,只管叫我宝玉就是。”
说完去看陈景书指着的那副画,画的是春日百花争相开放的景象,一眼之下竟然呆住,痴痴迷迷的看了好久才恍惚道:“世上竟还有如此的笔墨……艳而不俗,媚而不妖,这落款是……牧云主人,景哥哥,这牧云主人是谁?”
陈景书道:“牧云居是扬州城外小山上的一处院子,原是我大伯早年游玩避暑的居所,这牧云主人,自然就是他了。”
贾宝玉道:“常听人说你大伯有四雅,书画棋茶,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今日一见果真不同凡人。”
陈景书道:“可我大伯却是连中六元,还是本朝最年轻的状元,经济仕途一日不离,如今不正做着左都御史?”
说完也不需贾宝玉反驳,陈景书一本正经道:“我们这样的人家,如今不上进,日后可算什么?没有经济仕途,哪里来的锦绣繁华?难不成是躺在祖宗的基业上吃老本?再大的家底也经不起吃三代的,到时候又该如何?”
贾宝玉道:“我原以为哥哥是个懂的,却不想也是这般看重金银俗利?”
听这话,陈景书道:“我自然比不得你的。”
比不得你心宽。
说完又问:“你今日来找我,是为的什么?”
贾宝玉道:“原是来找哥哥一处玩的,我想着,咱们年纪相近多亲近些岂不是好?”
陈景书点头:“很好,不过你今日来的不巧,我这里还有些功课未做完,等会儿先生要来检查,写的不好要打手板的,因此就不能陪着你了,不若我先打发人陪你到园子里逛逛,等我写完了再去找你。”
说着对外面叫道:“松烟!叫松烟进来!”
不多时松烟进来回话,贾宝玉一见松烟竟是个面容普通的少年模样,顿时失了兴趣,心想与这样的人一起还逛什么园子?凭他有什么样的美景也都糟蹋了。
因此道:“哥哥怎么叫个小厮进来,我见方才端茶的那位姐姐就很好,不如让她陪我去吧。”
陈景书心中顿时十分不快。
进了人家上赶着和人家房里的丫鬟亲近算怎么回事?
菖蒲是他房里的人,虽无龌龊,但贾宝玉这般说也太冒犯了一些。
再说了,他一个大男人,贾宝玉都能往跟前凑,想靠在一处还牵着手什么的,让菖蒲陪着去那还得了?他是主子,高兴不高兴与贾宝玉都好说话,菖蒲却不行。
想到这里,陈景书道:“她一贯是伴着我读书的,菖蒲磨墨好,旁人磨的我用不惯。”
下面的松烟心中暗道,不能够啊,上回大爷你可还夸我磨墨好呢,怎么又变成菖蒲姐姐啦?
好在贾宝玉不知道这事,他想了想道:“那我就在哥哥这里看会儿书,吃几口茶,等哥哥的功课写完了我们再一处玩去。”
陈景书道:“你若愿意,我自然没有不好的。”
陈景书如今的住所除了科举用的书,就是从卢克思那里弄来的洋人书了,他最近想要学点外语,以方便自己以后阅读洋人书籍,毕竟翻译有时候总会差了那么点儿,比不得自己看,因此很是有不少洋文书。
只是不知这卢克思是哪国人,用的并不是陈景书认识的任何一种文字。
……虽然陈景书上辈子正经学过的也就是大学必考的英语。
啊,说起英语,四六级又是一把血泪啊。
这好不容易考过了,旁人穿越穿太早用不上也就罢了,他穿的这会儿都能见着老外了,咋还用不上啊!
大概唯一的安慰是,他问过卢克思,知道这会儿还是有英语的,不过跟卢克思不是一国而已行吧,说不定以后能用上呢。
这么想着,陈景书又继续做自己的功课了。
只是不一会儿贾宝玉那里就不耐烦了,他原以为就算陈景书要学什么四书五经,屋子里也该有几本杂书,他只拿那个打发时间就是了,却没想到完全不是那回事儿,陈景书这里半本杂书都不见,这么一来,贾宝玉当然无趣了。
陈景书像是不知道似的继续干自己的事情,又过了许久才终于停笔,算是结束了。
贾宝玉看着他桌上的书道:“那些哥哥不看了?”
陈景书瞥了眼道:“今日要写的一篇制艺已经写完了,那些是要看的棋谱,暂且不急。”
于是宝玉很开心的在陈景书的带领下逛园子去了,玩到临近傍晚才回去,送他走的时候陈景书笑容满面的。
等贾宝玉一走,陈景书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叫人去问大伯回来了没有?”
不一会儿有回话的来说陈孝祖刚回来,陈景书也不闲着,立马过去,见了陈孝祖,他的脸上再次挂起笑容来:“大伯,有件事情求你……”
陈孝祖顿时哟了一声:“能当得你一个求子,看来这回是真的得用上我了?”
陈景书嘿嘿两声,道:“今日荣国府的宝玉来了,我陪了他半日,今日射箭也没练,棋谱也没看,算是白耽误了一天。”
陈孝祖道:“你不愿意,日后他来了你不见就是。”
陈景书道:“我是敢给他甩脸子,就是把他关在大门外头又能如何?还能把咱们家怎么着了?只是如今林妹妹住他们家,我若是真给那位‘宝二爷’好看,他们家女眷奈何不得我,少不得要在林妹妹那里说几句怪话,何况我瞧着宝玉一个小孩子,我与他不过匆匆一面,都道小孩子忘性大,他又是那样的性子,哪里就能过了正月里还惦念着,这就巴巴的跑来了?若非考虑这些,我今日才不理他。”
就算这样,他也晾了宝玉一段时间呢。
陈孝祖道:“你想怎么地?”
陈景书道:“若这只是我与宝玉的事情,那我自己也就办妥了,左右他不喜经济仕途,我多气他几回,再迂腐刻板些,他也就不来了,可这要是荣国府的打算,就还得劳动您出马了。”
陈孝祖这才点头:“我知道了。”
他对陈景书这番话还算满意,至少能想到这些,说明他对贾宝玉,包括贾家都是有自己的看法和认知的,无论是否完全准确,但陈景书如今十岁,有这般想法已经不错。
这些日子他将陈景书带在身边,想来也算初见成效了,既如此,一个贾家,打发了便是。
如此第二天的时候,傍晚当值的官员归家,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却在路上被人叫住,回头一看却是陈孝祖。
贾政连忙道:“下官拜见大人。”
陈孝祖笑呵呵道:“行了行了,客气什么,你这是回去了?”
贾政道:“正是,不知大人叫住下官是有什么吩咐?”
陈孝祖道:“吩咐倒不敢当,不过说几句闲话罢了。”
他虽这么说,但贾政却不敢怠慢。
毕竟被御史这种言官特意找上本就不是什么好事,何况找他的还是陈孝祖这个终极大御史,贾政心中将自己近日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迅速回想,却依旧不明白陈孝祖何以找上他。
陈孝祖道:“听说贵府上有个衔玉而生的公子?想必是有大造化的。”
贾政忙道:“不过是个顽劣小子,当不起什么夸赞。”
“小孩子嘛,都爱玩,大了自然就懂事了,”陈孝祖依旧笑呵呵的:“只是有一件事情我也得说呢。”
贾政道:“请大人示下。”
陈孝祖道:“你既也是为人父母的,想必能懂我的心,我家中这一代只得一个男孩儿,全家都指望着他呢,因此对他要求不免严苛了些,但这也是为他好,否则日后该怎么担得起家业呢。”
贾政听到这话连连点头:“正是。”
陈孝祖道:“昨日贵府二公子来我府上,景书与他玩了半日,竟是连我布置给他的功课都未做完,我知贵府人丁兴旺,万事不急这一时,只是……我们家怕是比不了的。”
“这……”贾政只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下官教子无方,大人见笑了。”
陈孝祖道:“无妨,无妨,他们小孩子的事情我原不该说,你回去也莫要责怪你家公子,也不是什么大事,我说这话也非是责怪,不过是做长辈的白操心罢了,想必你也是懂的。”
贾政连连点头,也不敢再辩解,心中却气恼宝玉平日里自己不学好也就罢了,居然还去带坏左都御史家的公子,再不管教,还不知他要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满心怒火的贾政回到家里,直接就往王夫人的院子去了,不想却未见到人,问起才知道王夫人正陪老太太说话呢。
贾政哼了一声,含怒道:“罢了罢了,也不找她,去给我把宝玉叫来!”
于是这一晚,贾府又是好一阵鸡飞狗跳,一会儿老子要打儿子,一会儿老娘要护孙子,有叫唤的,有抹泪的,总之是热闹的很。
陈景书自然不知道贾政闹了这么大的动静,他只是听了陈孝祖的话后问道:“这般,岂不是更让林妹妹为难?”
陈孝祖道:“那也得有的为难才行,人就是这样,他们若是伸伸手就能打的着我,自然是要恨上我,可若是他们打不着,只能仰头看着我,那么他们不仅不会怨恨,日后反倒更加恭敬,如今贾家该担心是不是恼了我,他们家的龌龊事儿可不少,真有御史弹劾,怕不是要写个上万字的折子才够。”
贾家不做多余的事情还好,若是做了,警告一下也是应该。
就算不说黛玉,那贾家敢把主意往陈景书身上打,这就是陈孝祖绝不能忍的事情。
如今事情还小,但若不叫贾家某些人知道疼,他们下次就敢做的更过分。
陈景书听到陈孝祖的话倒是安心不少。
陈孝祖看着他松了口气的样子不由好笑:“对了,你过些日子打发人去见见你那妹妹,你的书她已经看完了。”
陈景书眨巴一下眼睛:“这事儿您都知道?”
陈孝祖道:“总不能白拿皇上的俸禄不是?”
陈景书猛地瞪大眼睛:“您是说——”
陈孝祖道:“这事你知道就罢了,别对别人说起。”
陈景书连忙点头:“这是自然。”
想了想又迟疑道:“只是,您这么干,是不是……有点以权谋私呀?”
陈孝祖一脸正直:“既然一时不能有什么大用场,他们也不能白拿皇上的俸禄呀。”
陈景书:“……”
不过好在陈孝祖的基本判断没错,贾宝玉消停了,黛玉那里也没受什么影响。
就在陈景书松了口气的时候,贾府里再次热闹起来。
薛家终于到了。
第13章
薛家来了京城与陈景书并无什么相干,就算是陈孝祖也犯不着整日盯着他们。
毕竟薛家如今只一个不成器的薛蟠,余下的不过是老母与幼妹,不过是些女眷,并无什么要注意的。
陈景书依旧日常读书,练箭,逢休息的日子也时常约上几个朋友出门玩,他在京城新认识的朋友不多,基本算是通过何昱认识的,其中也包括了何昱的弟弟何昕。
何昕与何昱一母所出,正巧和陈景书同岁,却生的高大魁梧,两人站在一处,说他比陈景书大上三四岁都有人信的。
可偏偏何昕与何昱不同,他虽生在武将人家,又从小被说体格健壮是个练武的好苗子,自己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