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宝钗是个小福妻-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因为如此,何举子才能存下这些银钱。
  “自己娶媳妇,自己着急。”何夫人没想到这个儿子竟然存了这么多银钱,好笑地道,“成,我亲自过去一趟,跟他们商量商量,我们家里确实比不得他们。”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贾惜春的家里再不好,那也比他们何家强啊。
  何夫人怎么也得跟人说明白,总不好去借银钱办聘礼吧,那也不好看,再借又能借多少呢。
  当王熙凤见到何夫人,明白对方的忧心后,笑着道,“量力而为便可,我们看中的何举子的品性,人好,这才是顶顶重要的。”
  “还说呢,他原本就是瞧上惜春姑娘的,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也不敢说。”何夫人道,“就想着用功读书,想着若是等到明年,能中进士,若惜春姑娘还没嫁,那就让他就厚着脸皮上门求娶。”
  何夫人特意说了这一件事情,也是想让贾家人放心,他们何家不会亏待贾惜春的,儿子也喜欢贾惜春。
  “这就是缘分。”王熙凤没想这里头还有这样的事情,不过这也好。
  何家举子和贾惜春定亲之后,京城里的那些人一点都不意外,就贾珍那样的,贾惜春是贾珍的妹妹,也能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人家多少都是瞧不上的,都想要娘家更好的。
  贾惜春嫁去何家不一定就不好,反而是一个好选择。
  宁和郡主得知之后,便想贾惜春不出家就好,出家不大好,谁知道美少女在寺庙里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些寺庙又是在深山老林的,多不好啊,就算不是在深山老林,那也是在郊外。
  齐郡王世子能感觉到宁和郡主对一等将军府的那些姑娘过于关心,却没有多说什么。那些姑娘不是父母双亡,就是跟父母双亡没有什么差别,宁和郡主多关心关心,也没有什么问题。
  “以后,不多管了。”宁和郡主跟齐郡王世子道。
  “想管就管吧。”齐郡王世子道,“有分寸就成。”
  别傻白甜地都帮衬,那就没有什么。
  齐郡王世子不认为宁和郡主不能帮助别人,也不打算强迫宁和郡主。要是对方安安静静的,那就不是宁和郡主,只要对方没多招惹麻烦事情,那就好。
  贾家的那些姑娘们都过得不错,史湘云也再嫁了。到了六月,贾惜春也嫁了,贾宝玉还是单身,也不算单身,他有好几个貌美的丫鬟。
  贾政已经不大管贾宝玉了,贾宝玉要跟那些丫鬟厮混就厮混吧,他阻止不了。
  贾老夫人没有倒下去,许是因为不去想这些,加上家里又没有真的没了,没有人被关进大牢,也没有真的毁了。贾老夫人安静许多,又想明白许多,这身体倒是渐渐好了。
  王熙凤他们也没有想着贾老夫人这么快就没了,要是贾老夫人这么快就没人,别人是不是得说他们苛待贾老夫人。
  贾老夫人偶尔看看王熙凤生的儿女,这日子也就一天天过来。
  远在他方的贾珠收到京中来信,得知京城那边发生的事情。他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进京,他还是当他的县令,守好他现在的这个家。
  “惜春妹妹都嫁人了。”李纨感慨,他们离京的时候,贾惜春他们也不算大。
  “妹妹们嫁人好。”贾珠道,他想到了贾宝玉,贾宝玉宠妾灭妻,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正行。因为家里还过得多,贾宝玉还是那样,没有多大的变化,顶多就是更加沉迷温柔乡,想着那些女子能给他安慰。
  这让贾珠想来就觉得可气,贾宝玉没有作为,还那么喜欢女子,怎么可能有一个好前途。
  好在已经分家,贾珠也不用想着家里的财产会不会贾宝玉败光了。贾珠想就贾宝玉那样的性子,只要不在外面招惹麻烦,只要没有强抢民女,就只是在家里跟丫鬟厮混,那还好。
  就怕在外面强抢民女,这才不好收拾。
  所以说贾宝玉还算是一个有底线的纨绔子弟,而不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人。
  只是这沉迷温柔乡沉迷久了,也就觉得有些空虚了,特别是贾宝玉这样的人。
  十月的时候,甄宝玉进京了,甄宝玉打算参加来年的科考,先进京适应。甄家虽然倒下了,被抄家了,但是他们到底还活着,也没有被流放,也能继续参加科考。
  甄宝玉来京城之后,还特意去了一等将军府拜访,还见了贾老夫人。
  贾老夫人瞧见甄宝玉,忽然就觉得两个都是宝玉,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想想二房那边的贾宝玉,没有甄宝玉这么能耐,甄宝玉倒是考上了举人,如今还打算继续考。
  “可安顿好了?”贾老夫人询问,他们当年没有帮助甄家藏那些东西,那是因为不能藏。甄家确实有些恼贾老夫人他们,可是甄家都没落了,不还是得跟这些人打交道。
  “都安顿好了。”甄宝玉道,“在京中置办了一个宅子,虽然小些,却也够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甄宝玉也不嫌弃,现在的甄家比不得以前,能有在京城置办宅子的银钱,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甄家也是想继续站起来,想着以后能好。
  “这就好,这就好。”贾老夫人么有多说,只跟甄宝玉说了几句,也没有过多说贾宝玉的事情。
  贾老夫人自认为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事情,她还是到外面晒晒太阳吧。外面的太阳暖和一些,就是风有点大,也得注意一些。

  第112章 落发

  甄宝玉早前也有跟丫鬟嬉笑怒骂; 只不过后来家里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 也就有所变化。甄宝玉没有再跟以前那样,现在也没有想着跟年轻貌美的丫鬟在一块儿玩耍; 甄家已经没落了; 也没有那么多银钱。
  要是他再不努力,甄家到时候估计就真的得去乡下种田了。
  甄宝玉跟贾宝玉不一样; 没有衔玉而生; 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名头。甄宝玉倒也不被忌讳; 而是用功读书。
  甄宝玉见过一等将军府的人之后; 也去拜访了一下其他一些人。甄宝玉也明白甄家没落,这人脉关系还是不能断; 别怕别人不见他; 万一要是见了,那他也是赚到了。
  因此,甄宝玉就一家一家拜访过去,厚着脸皮。这也是他早早到京城的一个原因; 必要的时候就得厚着脸皮; 脸皮别太薄。
  王熙凤瞧见甄宝玉后,还跟贾琏说了几句,说是贾宝玉要是跟甄宝玉这样幡然醒悟; 那或许好一些。
  “怕是很难。”贾琏不看好贾宝玉; 贾宝玉就是一个享受惯了的。
  就算是现在,出的事情还不够多的么,贾宝玉的亲娘都在寺庙里吃斋念头; 都安下心了。
  听说王夫人还跟王子腾去信,说是去寺庙里出家。王夫人倒不是不想待在家庙里,而是她想要看更多的经书,想要跟那些寺庙里的尼姑多说说佛经,还想出去做一些善事。
  王夫人是真的觉悟了,她想家里的情况也不可能好了,那些人也不关心她。她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努力活下去,别让贾珠丁忧回家。她多念念佛经,也想忏悔她以前的罪行。
  王子腾倒是有些意动,只是妹妹要出家,这也不大好。毕竟贾政还活着,贾老夫人也还在,就怕他们不同意。
  贾琏也就是知道一些,估摸着王子腾那边很快就让人过来跟贾老夫人说。
  别看王子腾已经不大管王夫人,但是要是对王子腾没有坏处的,他也愿意去做,毕竟王夫人是王子腾的亲妹妹。
  “难不难都好,又无关我们的事情。”王熙凤道。
  不是她心狠,她不可能多管贾宝玉,不管贾宝玉算不算是她的表弟。
  王熙凤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别去多管别人的。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就去管别人的,也不怕家里又出事情。
  如今,家里已经不比从前,没有那么多银钱,门庭冷落。
  王熙凤能感觉到其中的差别,却也没有办法,府里没落了,这是真的。
  过了几日,甄宝玉倒是跟贾宝玉见上面了,甄宝玉倒是想要劝说贾宝玉几句,别沉迷女色,到底还是得多读一些书,以后才能好。
  “你怎么的变得如此俗气了?”贾宝玉以前也见过甄宝玉。
  那时候,贾宝玉就觉得自己跟甄宝玉还挺合得来的,而现在,贾宝玉就觉得甄宝玉变得俗气了,没有当初的灵气。像甄宝玉这样的,说什么浪子回头,呵,那就是向世俗妥协罢了。
  贾宝玉看不上甄宝玉的行为,便是觉得他们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甄宝玉没有想到贾宝玉竟然如此不耐烦,既然对方不耐烦了,那么他也就没有必要多说。
  甄宝玉就是感慨他们都叫宝玉,都经历了不少事情,就想着拉扯贾宝玉一把,劝一劝,让对方早点醒悟。也对,贾宝玉现在过的日子还很舒服,又怎么可能轻易醒来呢。
  要知道当初甄家倒下之后,他们真的是四处求人,却都无用,见过别人的冷脸,也被嘲讽过。
  甄宝玉也知道那都是因为家里出事,也是罪有应得,那些人家都怕摊上事情,这才没有跟他们多接触。
  人情冷暖,便是如此,没有什么可说的。
  甄宝玉很快就离开了,没有跟贾宝玉多说。贾宝玉也不想跟甄宝玉多说,也没有挽留对方,也不曾说多用点点心或者是吃完饭后再走了。
  两个宝玉,相似的出身,到底走了不一样的路。
  贾宝玉整日跟那些丫鬟厮混,有时候也觉得空虚。可那又怎么样,他读不进去书,看到那些书就觉得心烦。倒不如不看,反正也没有人逼迫他多看书。
  贾政得知甄宝玉都考上举人了,又想到贾宝玉一事无成,对贾宝玉就更加失望。
  赵姨娘趁此机会把贾环推到贾政的面前,可是贾环也是没用的,贾政也不想多理会贾兰。赵姨娘年纪又大了,虽然说风韵犹存,到底比不得小姑娘,她见贾政没有多理会贾环,心里也着急,怎么想办法都无用。
  贾探春回娘家的时候,赵姨娘还说到这一点,说是贾环比贾宝玉有用多了,至少没有跟那些丫鬟厮混。
  “一个是嫡出,一个是庶出,就不同。”贾探春明白外头多么看重嫡庶,宠妾灭妻不能,让庶子越过嫡子,那也不能。贾探春明白她亲娘想要贾环继承二房的一切,可那太难了,“您也别折腾了,就安稳地过下去。”
  “怎么能安稳呢?”赵姨娘叹息,她就是想为儿子多谋划一些。
  “先前,我们的宝二爷出了那些事情,父亲都被停职了。”贾探春劝慰赵姨娘,“父亲不可能再犯同样的错,哪怕是在嫡庶之间。不管那位宝二爷如何,他都是嫡子,珠大哥分了出去,那么这个家剩下的大半都是那位宝二爷的。”
  贾探春也不想叫什么二哥,她十分瞧不上贾宝玉的所作所为,也不知道争气一些。
  “唉。”赵姨娘当然知道这些,但是还是想争一争。可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事情,赵姨娘也明白了,贾政就不可能看重贾环,“你父亲又得了一个年轻的通房丫鬟。”
  许是贾政认为贾宝玉都能跟那么多年轻的丫鬟厮混,他这个做父亲的怎么就不能。贾政就不要那么多漂亮的小丫鬟,要一两个漂亮的小丫鬟红袖添香总是成的。
  赵姨娘哪里比得过那些年轻漂亮的小丫鬟啊,贾政到她房间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只是贾政跟贾宝玉不大一样,那年轻漂亮的丫鬟放在书房,没有那么多个丫鬟。
  “得了便得了,难道还能生下孩子不成?”贾探春认为没有必要担心,“若真有孩子,那也是庶出的,跟环哥儿一样是庶出的。”
  “只希望如此。”赵姨娘微微点头。
  赵姨娘到底是歇了去争抢的心,怕惹怒了贾政,那反而不好。
  这样的日子看似也是安安稳稳的,也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可是贾宝玉还没有勘破红尘,没有出家,没有出家也就罢了,关键是贾宝玉一直跟那些小丫鬟厮混。
  警幻仙子瞧着贾宝玉现在的情形,都觉得再这样不行,贾宝玉是该有觉悟的。
  只是他们又不好多插手,那都是下界的事情,还有就是警幻仙子不知道哪个大佬在下头,就怕惹着大佬了。
  所以警幻仙子就只能暂时先看着,且再等等。
  贾宝玉没有出家,王夫人倒是落发了。
  王子腾无奈,只好亲自跑了一趟一等将军府跟贾老夫人说了,至于贾政……晚点再去找贾政,在王子腾的眼里,贾政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那就让她为我这个老太婆多念一些经文吧。”贾老夫人当然是同意王夫人去出家。
  这些人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贾老夫人不打算管那么多了。她就是在她的荣庆堂安心地过日子,反正王熙凤没有缩减荣庆堂的用度,还时不时找新鲜的吃食给她。
  贾老夫人也满意了,人老了,不就是得过安心舒适的日子么。看看甄家,甄家才惨呢,而贾家算是很不错的了,还了户部的欠银还能继续住在府里,也没有被赶出去,不像是隔壁的宁国府都被皇家收回宅子。
  “你是她亲兄长,就安排吧。”贾老夫人道,“我儿那边也会愿意的。”
  “那成。”王子腾点头,本以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成想贾老夫人这么快就点头了。
  毕竟自家妹妹跟贾政还是夫妻,就没有夫妻双方都活着的情况下,一方还跑去出家的。这也是王子腾要亲自跑到贾老夫人面前说这些的缘故,贾政又喜欢听贾老夫人的,希望能成。
  当贾政得知王夫人要出家的时候,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他已经许久都没有想起王夫人了。
  要知道自打王夫人住到家庙,只回来了几次,贾宝玉和史湘云成亲的时候都没有回来。贾政都快忘了王夫人,既然王夫人要出家,那就出家吧。
  贾政也不敢不同意,他就觉得自己的官职没有王子腾的高,现在还得依靠王子腾。
  “我这停职……”贾政还是想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去衙门。
  “且再等等。”王子腾就知道贾政要问这一件事情,“这不是你我说的算。这两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有的事情,妹夫也该知道。当年,娘娘说了秦氏的事情,还没等皇家决断,秦氏就没了。”
  王子腾还记着这一件事情,他认为宁国府之所以这么快就被皇家收回去,也有这一点原因在。这些人真当皇室就不知道秦可卿的身份么,只是不打算认回去,就让秦可卿在外头生活而已。
  结果这些人多此一举,反而把事情弄得更加糟糕。
  王子腾提醒贾政这一件事情,就是要让贾政知道,贾政想继续到衙门去,太难了。不说贾元春那边,单单是贾宝玉这边都有不少问题。就算贾政真的再去衙门,那可能是要被彻底撸了官职。
  “这……”贾政一听,脸色都白了,他明白王子腾的意思。那就是皇室怨怪他们,不大可能让他们好了。

  第113章 妙玉

  在听了王子腾的那些话之后; 贾政也就不敢想着自己能去衙门了; 只要没有被撸了官位,那就已经很不错了,就别肖想更多的。
  贾政就只能暗搓搓地怪贾元春了,认为贾元春没有办好; 也认为宁国府那边的人没有处理好事情。秦可卿是皇室的人就是皇室的,就供着嘛,做那么多做什么; 何必去害了秦可卿的性命。
  贾政不知道贾珍、贾蓉和秦可卿的事情吗?不可能的,只是当作不知道而已。
  遇见了事情,不怪自己; 就是怨怪别人,贾政就是如此。
  王子腾给王夫人寻找了一个寺庙,让王夫人出家。那寺庙是一个可靠的寺庙; 平日也有不少贵人前来上香; 这个尼姑庵名字就叫静思庵。
  传闻曾经有仙人在此静思,故名为静思。也是让那些来寺庙的人也静思一下; 自省一下。
  当然; 不是说来这边拜佛的人都有错,而是多静下心来的意思。神仙都要静思,何况凡人呢。
  王夫人过来之后,也没有选择什么黄道吉日剃度。出家就出家,讲究的是缘法,来; 即是缘了,何必再去算时间呢。
  住持给王夫人取了一个名,叫听心,希望王夫人能多明白世间的辛苦,明白人心,不仅仅是人心的叵测,还有人心的善良。哪怕见识过丑恶,还得保持善良的心。
  王夫人本就是想弥补自己曾经的过错,想着多看看那些穷苦百姓。那她便多听听那些穷苦人的心声,她帮衬不了那么多,但或许能安慰一二。
  曾经无比风光的贵妇人,就此落发成为尼姑,身边不再有丫鬟婆子,她在寺庙也就跟其他普通的尼姑一样过活。
  贾宝玉对于亲娘出家了,没有什么想法。他本身就很少见亲娘,去年听到王熙凤说起他亲娘和袭人的时候,他就选择去找袭人。
  “夫人真出家了。”赵姨娘前来找周姨娘,赵姨娘最近已经没有去算计贾宝玉,也没有算计周姨娘。
  按照贾探春劝说她的话,那就是她跟周姨娘都已经老了,容颜已逝,斗不过那些年轻的小姑娘。还有就是她也没有必要跟周姨娘作对,她有贾环傍身,周姨娘没有儿女。
  那么周姨娘必定不敢随便得罪她,所以赵姨娘就更没有必要难为周姨娘。现在就是看谁能熬得住,周姨娘这样的没有儿女的,就算熬到最后,也没有什么希望,哪里像她有儿有女的。
  这么一想,赵姨娘也就不折腾周姨娘了。
  “是。”周姨娘点点头,她都想要出家了。可是她不能出家,一个家里,贾政不允许妻妾都去出家,一妻一妾出家,这就说明这里面有问题了。
  周姨娘也就是想想,寺庙清苦,有的事情还得自己做,她也不愿意做那些事情,更喜欢有丫鬟伺候。
  “听心师太。”周姨娘道。
  “宝二爷都没有过去瞧瞧。”赵姨娘说到贾宝玉,面露嘲讽,当儿子的一点都不关心亲娘,都没有想着去看看亲娘。
  赵姨娘不禁想她可不能让贾环变成跟贾宝玉一样,都不管亲娘的。这样的儿子要来什么用,还不如陌生人呢。
  “他是嫡公子。”周姨娘笑笑,不多说,那都是贾宝玉自己的选择。
  正因为贾宝玉的这些做派,外头的人都说贾宝玉就是一个宠妾灭妻还不孝的人。贾宝玉哪里可能管外头怎么说他啊,反正他的日子照样能过得下去就好。
  只不过贾宝玉的朋友少了很多,原本就有是看中他身份的人,跟他来往的。在贾元春去世之后,那些人就少跟贾宝玉来往了,贾宝玉不是没有察觉到,只认为那些人太过世俗。
  王夫人去的那座寺庙正好是妙玉去的寺庙,妙玉原本在另外一座寺庙,只是总是住在那边,住长久了,到底不大好。哪怕妙玉有添一些香油钱,可是总有人瞧见过她,有的年轻的男子就来了。
  哪怕寺庙的尼姑不允许那些年轻的男子进去,但是妙玉的人有时候也得出来啊。
  于是妙玉就想着换一个地方,便来这边的静思庵,这边人多一些,且常有贵妇人来。想来那些年轻的男子也不敢随意过来,其实更主要的是不好在一个地方住长久,住久了,就觉得腻味。
  那些尼姑就是诵经念佛的,妙玉又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念想的。
  哪怕妙玉从小就待在寺庙,对外面也有好奇心,只是平日里没有多表现出来。
  妙玉跟贾家还有一点渊源,当妙玉得知王夫人在这边出家之后,便打算去看看王夫人。
  当王夫人,哦,听心见到妙玉之后,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贫尼为听心。”
  过去的那些事情都已经是过去的了,现在的听心也不想说跟这些人的渊源,都请忽略。
  “听心师太。”妙玉见此,就知道王夫人不愿意跟她多交谈了,便也没有再打扰听心师太。
  听心师太愿意跟那些尼姑研究佛法,只不过这等故人之女之类的,听心师太就不想多理会,也不想多有牵扯。她已经出家了,不再是以前的王夫人。
  听心师太想到当初荣国府建大观园的时候,似乎想找一些戏子、女尼过去,分在不同的院子。只不过大房的人不傻,没有那么多银钱,要盖那么大的大观园就已经让他们很不高兴了,又怎么可能再安排那么多。
  别看她当初在家庙里,那些丫鬟婆子也有定时回荣国府,王夫人也就知道那些事情。
  那时候,王夫人就觉得两房的关系要破裂了。
  当年,王夫人就只站在二房的角度看问题,在家庙待久了,想法变了,便也觉得二房得到的太多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要多了,早晚出问题。
  等妙玉离开听心师太住的院子后,妙玉身边的丫鬟还嘀咕了两句。
  “姑娘。”那丫鬟有些不平,“您去看她,她却……”
  丫鬟便也觉得自家姑娘样样都好,只可惜没有父母,又一直待在寺庙里,没有人为妙玉操持。妙玉手里也有不少银钱,也有其他的东西,可是妙玉一个姑娘家,也不好过活,怕被人抢了去。
  “走吧。”妙玉知道丫鬟为自己不平,“听心师太是出家人。”
  现在的听心师太决定跟过去断绝,那么她再以故人之女的身份过去就不好。她真要找,也应该去一等将军府。
  可妙玉的性子傲气,哪里可能自己跑去一等将军府找人呢。妙玉认为她现在在寺庙也能过得好,要是去一等将军府的话,让那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