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柳暗花明又见鬼-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诧异:“孤是饿晕的?”
  堂堂丞相,饿晕在塌上,说出去可不得让人笑话了。
  曹丕忙为他端来膳食,将太医的诊断诉说与他听,接着说道:“父亲,贾大人已经年近七旬,辞官多年,您现在将他招来恐怕也是不妥的。”
  曹操打消了托孤的念头,他说道:“既然如此,孤就吃一些。哎,孤近日回顾往昔,思念故人,念及故人音容相貌已然模糊,孤惊慌不安,越发想要见到秋实。子桓你说,文若他会在奈何桥前等孤吗?”
  曹丕估摸他爹脑子又抽风了,沉默不语,唯曹操在那儿自言自语:“只希望文若他走得慢一些,等等孤,这天下刚安定,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孤怕是还要再活一阵子。”
  曹丕不接话,他若是接口了,可不就成了在咒自己父亲死?以曹操的性子,等他不抽风的时候,说不定又要翻旧账来训斥他。
  曹操的小情绪一直持续到雪停以后,吃过了东西的曹操渐渐也会恢复了力气,又生龙活虎了起来。
  低落的心情很快就过去,曹操又一次恢复临朝,主掌国家大事。
  提拔寒门,任命贤能,打压氏族,权衡朝堂,因天灾而损失了太多人才的曹操再次发出纳贤令,招纳贤士,或是请名士们举荐。
  “察孝廉”这样子选拔人才的方式实在是太过缓慢,效率也不高,曹操召集来自己现在权谋中心的心腹们,问他们可有良策。
  曹操问及众人,众人众口不一。
  “除了察举或由丞相征召之外,公府与州郡也可辟除人才,另可让属下臣子举荐,考察举荐之人的才华,亦可任子,纳资。”
  总之,大家商讨下来的选拔方式形式多种多样,而陈群则上奏曹操,将自己所制定的“九品中正制”阐述说明。
  陈群说道:“臣认为,应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官员来担任各州郡的‘中正’,让他们察访当地士人,将士人按其才德声望定品为九等,分别为上上,上中……下下。而后可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如此不计门第,唯才是举,亦能兼顾到任命之人的品德,为丞相招纳更多人才。”
  陈群所说的九品选才,非常符合曹操心目中的选拔制度,但他又有新的隐忧,他对曹丕说道:“我知道长文原意是为了孤的唯才是举令,想要不计门第招纳贤才,却不知地方士人名声最好的便是氏族之人,各地都由当地氏族把持,寒门学子想要出名,远不及氏族子弟出名方便。中正亦会出自各家族之手,长此以往,孤所创下的基业又会回到氏族手中,这对天下寒门将是严重的打击。”
  曹丕则说道:“父亲多担心有官官相护之事,不如再成立监察人员来监督此事。”
  曹操轻轻摇头:“世道凋零,本就人少,如何还能抽掉的出人手来呢?灵帝期间,宦官把持朝政,就连选举出来的秀才都是花钱买的,根本不懂文字,孤最担心的是以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才德之人难以发挥长处,无才之人庸碌无为占据上风,长此以往,乱世又将再次来临,与孤的目标相去甚远。”
  “特殊时期用特殊的办法,乱世用重典,太平盛世则以仁政,九品之制,或许可行,初建时若能严格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后或许也不会变了味道,”曹丕对曹操说道,至少在他看来,分九品选择人才比较符合现在的现状。
  曹操深思,又招来心腹重臣协商,其中便有陈群、钟繇、司马懿等人,司马懿眼光毒辣,他深知分九定品之制初看或许对提拔更多人才有所帮助,长此以往,其中的利益最终还是会落在氏族手中,而各大姓氏族之间能够在其中夺得多少利益,就要看此时打基础时能得几分优势了。
  司马懿能够看出这些,曹操亦想到了这些,为了防止氏族独大,在他做土后朝政又旁落其他大姓之手,曹操心中已经有了成算。
  他需要一把刀子,锋利无情,能够斩尽所有,这把刀子要足够听话,也需要聪明的脑袋瓜子,能够判断其中。一旦未来曹丕对氏族妥协,这把刀子就需要发挥作用,将一切破坏大业的氏族斩杀殆尽。
  他想到了孤家寡人的张华,但张华娶了孙氏,还曾言明对她有好感,这让曹操有些犹豫,怕他受孙氏所蛊惑,让孙家后人日后借他做大。
  所以曹操让人去请张华回来,他要好好考察一下张华的心性,看看他是否能够担当此任。
  张春华先是从亲信鬼魂们口中得知曹操要招她去洛阳的消息,于是她提前布置了一番荆州的事宜。
  她走访了孙家,与孙权面对面好好聊了一聊,这位被她坑惨的前东吴大帝,而今居住在荆州江陵城,闲赋在家进修文学,教导子嗣,一派怡然自得的豁达模样。
  见她前来拜访,孙权心情如何张春华看不出来,倒是孙策一眼就明白自己弟弟的小动作了。
  “仲谋在嫌弃春华呢,”孙策对周瑜说道:“一定是张华之前坑他太惨,现在对她避之不及了。”
  周瑜则道:“任何人被骗丢了基业,都不会高兴的,况且这还是你与孙伯共同留下的大业。”
  “会受骗上当,说明还是仲谋自己被野心所蒙蔽,若他足够清醒,不至于被眼前的虚华利益所冲昏头脑,急于求成,”孙策直白说道:“当然,若换我在这个位置上,我或许也会冒进,犯比他更严重的错误。”
  “伯符还真是有自知之明,”周瑜轻笑:“看来你也知道自己年轻时候有多冒失?”
  “他现在也没沉稳到哪里去,”有鬼魂如此吐槽到,惹来孙策一阵怒瞪。
  孙权与张春华客道几句,问道:“也不知大忙人张华大将军此时来寻我一个庶民做什么呢?”
  张春华说道:“孙伯符当年临终时曾言:若能争霸天下,则奋力一搏,若没有希望,则以保全家族为主,依附‘正统’,养精蓄锐,假以时日,以家族昌盛的底蕴或许可在以后成一大家,从而再次问鼎朝政。”
  孙权面露惊愕之色:“你怎么知道的?”他微微皱了皱眉:“莫不是张昭告诉你的?”
  “看来你果真因张昭多次劝说你归附‘正统’而与这位托孤忠臣离心了,”张春华感叹道:“不过也是,你的野心,从你一心去攻打下邺就能看出一二。”
  孙权不悦道:“张将军究竟想做什么,直说吧!”
  张春华说道:“你们孙氏子弟众多,人才也有不少,你看刘备现在都在我手底下任职南郡太守了,你难道不想为家族增加一分底气吗?”
  孙权说道:“魏王将我贬为庶民,不允许我获得官职,你是要违抗魏王命令而用我吗?”
  张春华摇头道:“非也,我听闻你的嫡长子孙登眼光独到,会举纳贤才,自身能力也不弱,可当一郡之守,江夏郡地处南郡东面,临江,乘水师可深入江东腹地,不知孙大公子对此有兴趣否?”
  孙权讶然道:“将江夏送入子高之手,你便不怕我们再次反叛?”
  张春华勾唇:“我能不怕刘备反叛,也不怕你反叛。今时不同往日,主公大权在握,收复各地,若此时反叛,不仅难以聚集起大规模的军队,失败后的代价,可是要举族覆灭的,你若要叛,做事情之前先掂量着,至少我足有把握,你与刘备在我手中掀不起风浪来!”
  张华之桀骜放肆,孙权一直以来都深有体会,能够说出如斯嚣张之语,可见其胸有成竹。
  孙权不认为他是在吹牛皮,只因张华的实力与智谋明摆在那边,已是给这些被他算计过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孙权想了想,张华在此时抛出橄榄枝,不难看出他想要拉拢江东一脉的心思,而他们孙家,若不想因曹魏打压而没落下去,必须要想法子再入权力中心。
  孙权将长子唤来,与他说起情况,孙登深得父亲真传,在孙权称帝后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太子,眼光自是深谋远虑,当下便答应了张春华的征辟。
  有了孙登在做“榜样”,荆州境内跟随江东一脉的士人也纷纷前来应征。
  她到处征辟女官前来任职,家中更有贤内助在为她做事,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柏灵的智谋与眼光绝不逊色于黄月英,与黄月英的善于外战不同,柏灵沉稳内敛,张春华测试之下,发现这位还真是个善于内政的大才女,当下就想要让她也来任职,好发挥所长,却被柏灵所拒绝。
  张春华疑惑问道:“现在有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可以让你积累底气与力量,你为什么要拒绝呢?”
  柏灵轻柔笑道:“妾身与将军追求不同,若妾身外出谋取官职,家中孩子怎么办呢?只求相夫教子,不求参政议事,或许将军会觉得这样浪费了妾身的才华,是妾身自甘堕落,但妾身甘之如饴。子元安好,将军安好,妾身就好。”
  她自己不能生育,对义子是疼爱到了骨子里,更是倾心教导,不敢懈怠,或许难倒她此后半生的大难题,便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张春华张了张嘴,发现自己没有资格去劝说柏灵,相比起她而言,柏灵这样的才是一位合格的、伟大的母亲。并非所有的母亲都能为孩子做到这一步,这没有孰对孰错,只是张春华与柏灵各自选择的道理不同。母爱之伟大,或许在柏灵身上能够体现,而张春华并非不爱自己的孩子们,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要顾及的事情也不同罢了。
  张春华抱抱柏灵,对她说道:“将军府内事,日后你全权决定,无需再问起我,我不在时襄阳城外事,若月英无法抉择,我会让她前来问你,你既要在家中,不如顺便做我幕僚,即可照看孩子,又能不劳累地参政议事,也算是两全其美的法子。”
  柏灵欣然答应,此后开始逐渐接触张春华手中的内事与外务,她从不插手任何决定,只有当有人问起时才会回答几句,往往都是金口玉言,一说一个准。不知不觉,柏灵的眼界也从此前局限于内宅与书本,渐渐拓宽,直至可放眼天下,与黄月英比肩。
  待手下的事务分配清楚,前来唤张春华去洛阳的信使也到了,她整理了一下自己,将荆州襄阳留给了黄月英与石韬,又有柏灵作为幕僚,张春华很放心地就走了,留下鬼将亲信若干以通风报信。
  主公招张华回洛阳,消息到达不过一日张华就动身了,他对主公的忠臣之心可谓是坚定不移。
  前来报信的曹操心腹回到洛阳后如此对曹操禀报,令曹操很是欣慰。
  听闻曹操好像“大限将至”鬼将们犹如吃了大补品,一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张春华到达洛阳时,正逢春耕在即,曹操骑着高头大马,精神满满地巡视军田,他听闻大将军张华到了,驱马回到丞相府,虽然两鬓白发,他走路虎虎生风,压根不像是个病重之人的模样。
  见到张春华后,曹操立刻就问道:“听说你与孙氏和离了,又征辟孙氏做了女官?”
  张春华早已经想好了措辞,她恭顺答道:“和离是为了不委屈我的爱妾,至于女官,一来是孙氏自身才华出众,二来是为安抚江东众人,以招募更多贤才来治理荆州。”
  “直接发布诏令征辟女子为官,你还真是太大胆了些,也不怕天下士人因此而唾骂你。”
  “我任命人,不讲究门第,不讲究性别,只看此人的才华与品德,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能治理好荆州,能让百姓过上好的生活,那就是好人,就是好官。”张春华严肃说道,她不求曹操能够赞同她的论调,但至少她想要让主公知道自己的想法。
  曹操震惊了,他激动地握住了张春华的手,感叹道:“秋实正是我一直以来在寻求的那个人啊!”
  他希望未来大业不落入氏族之手,希望寒门子弟也能够发挥所长,希望这世道能够越来越公平,他原以为奉孝与志才死后再无人能理解他的夙愿,却不想张华早已走在了他前面,甚至做的更彻底。
  为纳贤才,不计门第,不计性别,前者或许前人有所作为,后者却是闻所未闻,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张华其人,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伯乐!
  此后,曹操常常将张春华带到自己身边,有时候是张春华与曹丕两人。随他临朝,随他处理朝政,曹操亢奋了一阵子,整个人的精气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萎靡不振,他为让曹丕以后继承他的位置,做了不少铺垫,诛杀恶豪,扶持亲信,肃清吏治,清扫毒瘤。
  曹操又晕倒了,这次是累晕的。
  张春华将他拎回丞相府,命人去唤太医与曹丕。
  鬼将们突然兴奋:“曹操是不是要死了?!”
  张春华摇摇头:“主公体内魂魄稳固,并无将死之相。”
  曹丕来后,表情平淡,问起太医这次父亲又是因为什么晕倒的?
  太医答道:“累晕的。”
  就他那将自己当作二十岁小伙子的拼搏可劲儿,可不得累昏过去。
  鬼将们嘘声一片,纷纷失望:“还以为这就要死了,没想到这老家伙这么能苟。”
  荀彧:“……苟?”
  吕布哈哈大笑:“这叫王八苟活!”
  曹操醒来后,自知大限将至,他对曹丕说道:“孤只觉得眼冒金星,手脚无力,你去将秋实、元常、长文、仲达他们叫来。”
  曹丕脸上无悲无喜,他认真说道:“父亲,您太累了,这才昏睡了过去,母亲已然病愈,想要亲自来陪伴您,您看?”
  曹操诧异道:“孤是累晕的?”
  不愧是以操为名的丞相,为了天下万民,他日日夜夜操劳,竟把自己累倒了。
  张春华以为这只是个意外,没曾想曹操的折腾劲儿整整持续了半年。
  几乎每隔一个月,他都会以各种原因病倒,并且想要托孤,其中几次还真让人吓坏了,曹操说道:“孤恐怕大去之期已到,众位是我心腹重臣,与我相伴多年,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为了嘱托孤身后之事。”
  众人忙劝他说道:“丞相不日便会好转,现在托孤还为时过早,好好将养身体才最重要啊!”
  曹操虚弱说道:“孤今后再也不能和众卿相处了,纵横天下三十余年,孤为这天下做的已是够多了,灭具群雄,对抗天灾,治理百姓,选拔人才,孤之一生为这天下竭尽全力,少不了众位的帮助,只希望众位日后能像辅佐孤一样来辅佐孤之继承者曹丕,太子曹丕仁德笃厚,足以担当子承父业重任。”
  众人悲泣道:“丞相放心,吾等必将竭尽全力为太子做事。”
  曹操留下了曹丕,对他单独说道:“孤之爱子张华,掌兵五十万,与你关系和睦,有他辅佐你足以荡平天下叛乱,张华是忠臣良将,不可轻易猜忌而离了心,你的几位兄弟之中,唯有张华无心帝位,你谁都可以不信,唯独要相信张华不会害你。”
  曹丕悲伤道:“请父亲放心。”
  曹操眼皮子越来越沉重,他突然哭泣了起来:“文若,孤想你啊,我们当年约定,由我做征西将军,你为我稳住后方,说好的携手踏平海内……文若!”
  曹操合上眼睛,打起了熟睡的呼噜。
  曹丕:“……”
  半年后,曹操又觉得自己不行了,他再次召集众人前来托孤,而此次,他率先将张春华留了下来。
  “孤这次真的要不行了,”曹操轻笑,全然没有面对死亡的恐惧与遗憾,只有豁达与坦然,他紧盯着张春华,目光锐利:“还请秋实看在我一个将死之人的份上,诚实回答我的问题。”
  鬼魂们远远偷听着,嘘声一片:“这曹操真能折腾,这都几次了?事不过三啊!”
  鬼魂们这么说,张春华却有预感,不是这么回事,主公那仿佛要升仙的豁达微笑与以往不同,或许,这是最后一次了。
  “父亲请说,华定知无不言。”张春华认真说道。
  曹操说道:“秋实随孤至今,对孤的忠心可有改变?”
  张春华摇摇头。
  曹操笑了,他接着道:“你可能保证,在孤死后按照孤之遗愿做事?”
  张春华点头。
  曹操定了定神,目光灼灼:“那么,至今为止,你对孤可有欺瞒?”
  张春华犹豫了一下,她动了动唇,眼看曹操魂体不稳,是真的要死了,鬼将们有眼尖的远远看见,当即争相奔走相告,告知伙伴,所有鬼齐刷刷往这儿赶来。
  曹操见张华不回答,目光闪烁,此前有些放心的心情突然又提心吊胆起来,他眯了眯眼,不悦道:“怎么,你当真有事瞒着孤?”
  张春华轻叹一声,老实说道:“主公,我之所以广招女官,是因为我自己便是女儿身啊!”
  曹操呆了呆,一时没缓过神来:“啊?”
  张华魁梧雄壮,威武霸气又中气十足地对他粗声说道:“主公,我是女郎!”
  主公,我是女郎!
  曹操目瞪口呆,风中凌乱,两眼一翻就昏了过去。
  张春华急切喊他名字,又去唤来曹丕与太医,太医诊治之下摇摇头:“丞相惊吓过度,是吓晕的。”
  曹丕面无表情,心如死水。
  过了片刻,曹操睁开了浑浊的双目,他自睡梦中惊醒,对曹丕哭道:“秋实不容易啊,她一介女郎长成这样,如何有男子敢娶她?念及她手握重兵声望极高,子桓不如委屈一下,迎娶秋实为正妻,好好待她,有她在镇压着,子桓足以荡平四海而无后顾之忧。”
  曹丕仿佛听到了一个鬼故事,惊恐地瞪大了眼睛:“什么?!秋实是女郎!”
  曹操临终遗命:“天下尚未完全安定,灾难过后需要休养生息,孤的丧事一切从俭,无需照古时礼仪,安葬事后所有人不得沉溺于悲伤,当自去做事,以最快速度恢复朝政运转。入殓时给孤穿平时衣服,不要给孤陪葬金银珠宝、古玩玉器,孤看不上那些俗物,不喜浮华之物,你们且记住,节俭是美德,当约束自身,才可砥砺奋进,为天下万民谋福。”
  众人悲痛应下,然而因为不知道是第几次了,竟没有一个人真正落泪。
  曹操挥退了众人,对曹丕单独说道:“孤知道你信重司马懿,此前也多是司马懿在为你出谋划策,让你赢过子建,但是你且记住了,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孤之眼光绝不会错,你应当谨慎对待他,不要给他过多的权力。”
  曹丕应下了,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着一会儿父亲或许还会又打起呼噜。
  曹操长叹一声,突然之间泪如雨下,哭泣道:“这最后一步,孤停下了,文若,你看见了吗?”
  说完这句话,曹操悄悄地闭上了眼睛,安安静静地睡了过去,曹丕缓过神来,再去唤他,发现自己父亲已然去世。
  曹丕大震,悲痛之下哭出声来。
  鬼魂们又一片哗然,瞎起哄着排排坐,就这么围着曹操的尸体,等着他飘出来。
  “这曹阿瞒,太能折腾了!”袁绍嘀咕了句,竟让他足足苟了半年!
  “这次可真的是断气了,大快人心!”吕布嚷嚷道:“之前几次都被他骗过,实在浪费感情,差点没气死我。”
  郭嘉、戏忠、荀彧三人排排坐,安静如鸡。
  他们总不能说,之前也被这么折腾得耗尽了感情?现在心情复杂,根本兴不起悲伤之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得晚是为了粗长* ̄︶ ̄y* ̄︶ ̄y
  PS:感受到了吗,完结的香甜气息在锅里焖煮
  PPS:端午快乐!!!高考加油!!!
  曹操:看到了吗?我还能多活好几集!


第111章 再见故人(一更)
  所有鬼魂聚集在此; 让曹操的灵堂气温骤降; 活人们打着哆嗦,披麻戴孝。
  曹操合上了眼睛; 死前最后一句竟是呼唤文若的名字; 还有一句被他吞没在咽喉之间; 未能发出声响来。
  “夫人,哎; 死后若有灵; 夫人可还愿意见到我……”
  他这一生最重要的两个人; 知己荀彧; 还有他最爱的女人; 丁夫人。他有着时下男子共有的大男子主义; 有着男人的卑劣与好色,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丁夫人用情至深,至少在时下,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曹操; 会为了挽回丁夫人而去恳求她,可见是真爱无疑。
  曹操一辈子以行动贯彻“渣”这个字的精髓,再真爱,也不妨碍他好/色。家中的花朵尝够了; 外头的野生牡丹也很美味; 偶尔开开荤这不是很正常的是嘛?
  丁夫人冷笑:“我与曹操已经决裂,发誓再不与他相见,现在他要死了; 你们将我唤来做什么?”
  曹操魂魄飘离来身体,他去世时走得安祥,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只盼望死后有灵,可再见到文若,与他奈何桥上相见;只愿死后有灵,能让他与夫人再续夫妻缘分,能再次遇上自己爱子曹昂,对他说声对不起,是阿父害死了你,阿父错了。
  曹操的耳边只宁静了片刻,突然听闻四周的嘈杂声响,一个个人影围着他,有人叫道:“出来了,出来了。”
  曹操心里头一个咯噔:什么出来了?莫不是还没喝下孟婆汤,孤就莫名其妙投胎了?
  他蓦然睁开眼,被四周团团将他围住的人影吓了一跳,曹操一屁股跌坐在了自己肉身上,他有点慌了神。
  他听见了袁本初的声音,还有吕奉先的大嗓门!
  莫不是那些被他害死的阴魂们都来找他索命了?曹操心慌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