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娶了那个丞相-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足相残?刘玥冷笑; 她料定刘表只是作势吓他,难道刘表自己不知道自家两个儿子没出息吗?在他百年之后,他们刘家能依靠的不也只有刘玥吗?这种情况下,刘表敢和刘玥彻底翻脸?荆州和益州互为表里,难道要同室操戈让诸侯看笑话?
只是话虽如此; 诸葛亮仍劝她不要和刘表闹得太僵:“刘琮是决不能放回去的; 然而凤德却远不必和岳父闹到那般田地,他心中终究还是有你的。”
宠了二十年的女儿,又视为接班人,哪能说不要就不要的?
刘玥叹了口气,将写好的竹简烧掉,又取了新的来重写。这一回不再提放不放刘琮之事; 只是在信中一一历数他们父女间多年的情谊。
“天下不幸; 分崩离析; 玥幸得托生于宗室,以免饥寒之苦; 又幸得阿翁自小疼爱教养,才免受颠沛流离。阿母早逝; 玥年少,如今母亲音容笑貌俱以忘,已是大不孝之罪。若阿母尚在,又岂会让兄长被身边小人蛊惑以谋害妹婿?”
“玥于九死一生中梦回幼时,忆念阿翁养我育我,令我习武,教我读书,舔犊之情常叫女儿梦醒涕流;又常梦见当年与阿翁同往荆州,一路万民哀嚎,夜半吵得女儿睡不着觉,是阿翁搂着女儿免我惊惧……往事历历,音言在耳。”
“如今女儿不得不让兄长暂居益州,自问饮食起居从不敢怠慢一分,竟引得小人挑拨父女之情,让阿翁忧心烦扰,当是女儿不孝。玥一生所得皆来自阿翁,若阿翁想要,女儿绝不敢不还,唯有掩涕哀叹,以报阿翁养育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刘玥写完给诸葛亮看了一眼,后者指出几个地方让她又改了改,最后都觉得挺不错。诸葛亮又检查了一遍,问道:“最后那句诗很是不错,凤德的诗才大有长进。”
刘玥:……
不是啊,我只是引用《游子吟》来加强观点而已啊!当年做语文阅读题的时候不都这样吗?引用了什么的话,有力论证了什么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还有些化用《诗经》的典故在。”诸葛亮念起那首出自《小雅》的诗篇:“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刘玥:好吧,你高兴就好。
这封充满了真诚和套路的信寄出去后,倒是把刘表给惊到了,他还以为翅膀硬了的刘玥会直接怼回去呢,看着信上字字泣血含泪,他也湿了眼眶,举起袖子抹去眼泪。
因为有几年没见到刘玥了,刘表心中的闺女还是当年出嫁时的乖巧模样。加上又想起自己的原配妻子,想起那么多年来对刘玥的期许关怀……哪怕不是亲生的,花了那么多功夫培养出来都舍不得毁掉,更何况这是他当掌上明珠疼爱了二十年的亲闺女。
再说这事难道就没有蔡氏的挑拨?刘表又不傻,回过神想一想就明白了。他拿着信沉默好些时间,终于长叹一声,彻底把此事丢开,从此再不提把刘琮接回荆州。
另一方面,刘玥还贼坏地给刘琮建了大房子,建造得比自己住的都好,又精心挑选了两三个身家清白的美貌女子送给对方当侍妾。刘琮也是个心大的,竟是不多久就传出其中一名侍妾怀孕的消息。
刘玥听到消息后哈哈大笑,和荀攸说道:“从此再没人会说三道四。”
果然,说刘玥残害手足的声音慢慢熄灭,百姓们反而夸奖刘玥对兄长的恭敬谦逊,让自己哥哥住大房子,还养着哥哥全家。再说了,刘玥是什么人啊?那是上天赐予百姓的凤主,是来结束这乱世的女英雄,你想啊,连感染了瘟疫都能痊愈,不是神灵庇佑还是什么?
另外,刘玥之前治理瘟疫,加上刘表有意识的默许,不说益州百姓对自家州牧敬仰万分,就连荆州百姓都私下里奉她为凤主下凡。
而此刻名望甚高的益州牧只表示——什么?连刘琮都抢到我前头造人了!简直不能忍,毕竟古人对于子嗣也十分看重,一个德高望重的主公一定要有一堆孩子来安抚臣下的心,否则后者也会没有安全感的。
之前两人要么在生病要么大病初愈,不适合造人运动,这会儿已经过去大半个月。刘玥那开了金手指的身体都能上山到老虎了,虽然胸还是没养回来,但胸口碎大石肯定没问题。看着孔明到了十八岁已经长开的俊脸,刘玥觉得没必要再忍了。
年龄也到了,感情也有了,他们可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刘玥有时候脑洞清奇到无人可比,趁着荀攸报告公务的时候,把人留下来问哪一天是良辰吉日。
荀攸心里奇怪,但主公开口问,他不能不答,好在他也会算吉日。像他们这个多才多艺的谋士,天文地理琴棋书画都是知晓一些的,只默算着日子问道:“明公挑良辰吉日是要做什么,毕竟动土和出游的吉日不同。”
“嗯……哪一天适合圆房?”大概是和荀攸关系熟了,所谓日久见人心,真实性格是藏不住的,刘玥之前高人凤主的形象早就崩塌,所以她干脆不隐藏了。
荀攸算到一半差点喷出来,但他□□地忍住了,深深认为可能主公和他私交太熟了点!这种问题难道你不该去问诸葛亮吗!他也会算天时啊!
无论内心是如何吐槽的,后者还是在沉默片刻后报出一个三天后的日子,最后拿着一箱竹简走得时候,荀攸还木着脸说道:“恭喜明公好事将近。”
刘玥不要脸地笑道:“同喜同喜。”
荀攸:……谁和你同喜?
所以三天后,诸葛亮刚办完事情回家,就看到刘玥换上一件女装在等他。后者常年带兵打仗,素来不喜欢女装的束缚,更遑论在头上装饰一堆金银玉器,如今却抹了胭脂点了唇,一双眼眸璀璨如星,眨巴着期待地看着他。
有了前两次的血泪教训,这回诸葛亮学聪明了,淡定地进屋把门关上,温声细语地问道:“凤德又要和我谈天下大势了?”
刘玥:……
哦,原来大名鼎鼎诸葛亮也会记仇的啊。
“哦,上次洞房时谈过了,不如这次谈谈各路诸侯?”诸葛亮清冽的眼眸带笑,倒真有几分狐狸的狡黠。每次都是刘玥捉弄他,虽说这也是他主公,但夫妻之事总不见得拿头衔压他吧?
“孔明。”刘玥难得服了软,伸手去拉他,十指交错,让掌心的温度彼此渗透。两世为人,这还是她第一次要面对那啥,难免兴奋又紧张。
要说诸葛亮也是第一次,但男人怎么认输都不能在时候认怂。随着身上的衣服一件件减少,他面上不显,心中却在过着一张张的绢画,还有那上面生动形象的人物姿态。嗯,他确定自己是会的。
这一晚,帷幔轻摇,红烛垂泪,不过是一朵花在这世上颤巍巍地盛开,抖动着花瓣上的露水,向着爱人展现盛世芬芳和摇曳身姿。
接着第二天刘玥精神奕奕地跑去军营看练兵了,诸葛军师(前段时间刚封的职务)则因为身体抱恙,不得不在府中多休息一天,这暂且不论。
造人行动刚刚展开,短时间还看不到喜讯,贾诩那儿倒传来另一个好消息——张绣愿意归顺刘玥,带着他的家人和部下一起到益州去。
果然是文和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刘玥喜上眉梢,盘算着张绣到益州的时间,带人出城百里去迎接。迎风招展的一个“刘”字和数千□□立马的兵士给远道而来的张绣瞬间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还不等他暗中琢磨这是不是个下马威时,就看到刘玥下了马走来。
张绣不敢怠慢,立刻从马上翻身而下,快步上前去迎:“刘益州。”
“维佑。”刘玥亲亲热热叫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末将不敢当。”古人之间能直接叫表字而省略姓氏的,都是关系特别好的,张绣自问才见了刘玥一面,他虽被贾诩劝降,却心气甚高,难免带出几分不服。
刘玥脸色不变,她如何不知道张绣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儿,也不顾对方似有若无地反对,拉着对方维佑长维佑短的,最后两人骑着马肩并肩走在军队中间,贾诩等人都跟在后面。
所谓路遥知马力,张绣这种脾气的人,急不得,慢慢磨呗。反正人都到手了,只要功夫深,难道还怕得不到他的心吗?
收了张绣后,刘玥名望又是见长,四方名士不再持观望态度,纷纷来益州投靠。刘玥也终于成为乱世主公们中的热门人选了,用现代人的观点来说,就是终于跻身世界五百强,可以入这些知名高校学子和求职者们的眼了。
刘玥就是这么收到庞统和法正的“求职信”的,前者是荆州襄阳人,后者是益州本地人,不过两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外人看来也就是两个急于求功名的年轻人。
说来也是巧合,这天正好贾诩不在,刘玥就亲自见了两个人。若论长相的话,法正自然更胜一筹,他本就出身名门大家,即便年轻也气度不凡,又生了张望之可亲(看着就很想亲近)的脸,很是讨人喜欢,相比较庞统便有些普通了。
但刘玥又不自家那个只会看脸的爹,王粲长得又不好看,不照样被重用?三人坐在一起煮了茶汤,刘玥也不摆架子,就像老朋友聚会论道那样,请两人畅所欲言。
这一比倒是不相上下,各有所长。用个类比的话,诸葛亮才华像荀攸、性情像荀彧,法正才华性格都像郭嘉,庞统嘛……倒有几分像程昱。
法正是个情商始终在线的人,尤其他和你说话的时候,声音不大,但总是抓住你的心,让你忍不住和他一直一直谈下去,甚至恨不得同吃同住。
等到日暮西山,刘玥才意识到他们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她立刻让人摆下薄宴来招待两位深得她心的谋士,次日就告知贾诩荀攸,给两人封了官,尤其是法正更是带在自己身边。
与此同时,北面和东面先后传来消息。先是许都出了刺杀曹操的事情,说是车骑将军董承奉了天子的衣带诏讨贼,一时间京师哗然。
刘玥虽然也惊讶这事的突然,却并不很放在心上,毕竟曹操根基深厚,哪里是一个小小的董承动得了的?只是曹操也命苦,内部有人反他,外部又有袁绍刘玥左右盯着,估计他是寝食难安。
倒是另一件事让刘玥起了心思:孙策被刺杀,江东由孙权继位。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好机会啊,孝直。”刘玥在军帐中笑道,对身边的谋士说道:“你看如何?”
法正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明公等待多年,只为这一日。孙策一死,孙权难以服众,必定从外召回周瑜,臣认为应即刻让甘将军从寿春发兵取下庐江。”
“江东不是还有张昭嘛。”刘玥说道。
“这江东是张家的还是孙家的呢?”法正笑道,“自古以来,托孤之臣功盖幼主,即便幼主无疑,也架不住众口铄金,且让明公与臣去搅一搅这江东的水,也支援一下甘将军。”
法正善奇谋,刘玥自然是应了。等诸葛亮知道的时候,军队都开始做战前准备了,他和荀攸对看一眼,是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
“主公一心念着江东好几年了,你我劝不动她。”荀攸叹气。
诸葛亮皱眉:“甘将军在寿春才几年?水军并未训练得当。何况明公要夺江东,岂能没有荆州支持?她又是否和岳父谈过?再者,北方曹操如何会坐视明公一统南方,必定出兵攻打。”
而且以曹操的性子,知道刘玥带着大军去打江东,肯定很开心地偷袭汉中等地。张鲁焉能是曹操的对手?届时曹军得陇望蜀,益州危矣。
荀攸又叹了一口气,摇头道:“劝过了,文和也劝了,劝不动。”
31四方和谈
刘玥倒不完全是被法正给蛊惑的; 她自己就垂涎江东很久了; 没办法,别看益州地盘大,但比起繁华程度还真没曹操几个郡好; 她实在是没有底气。由于在北方没有实力,那么统一南方就是她成为诸侯以来最大的渴望。
而干掉孙吴; 并不容易。法正的计谋很冒险,但一旦成功就能拥有和袁绍曹操叫板的实力。刘玥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先让甘宁为先锋试探江东反应,另一方面亲率大军五万,还是走荆州的路去东面。
这回和当年借道不同; 以前还需要刘表接济; 可如今她直接可以从寿春调粮。
甘宁是个猛将的脾气,领军势如烈火,善于奔营偷袭。而由于周瑜被孙权召回身边,江东又没有任何防备,被甘宁水军打个措手不及,庐江很快告急。
等到刘玥带着法正赶到战场的时候; 很轻易地就用重兵围了庐江; 后者城内的世族见势不妙; 偷偷跑出来当了“带路党”,他们才不和孙家同生共死呢!要是孙坚孙策倒也罢了; 孙权一个刚上任黄毛小儿,能不能把屁股坐稳还是个问题; 谁会对他忠心?
轻松拿下庐江让刘玥信心大涨,此时有两条路可选,顺水东下攻打曲阿,或是逆流而上攻打柴桑,孙权如今的治所是在曲阿所在东面,打下治所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只是刘玥心有疑虑,一来治所重兵把守很难快攻,二来东上就要面对曹操偷袭的可能。法正倒是劝她继续往东,就算曹操增援江东又如何?兵贵神速,趁着幼主继位人心浮动,借着攻占庐江的气势一路威吓,投降者只会越来越多。
“明公,难道我还不知道那些世族吗?他们是不会为了孙权这个小儿卖命的。即便内有张昭外有周瑜,也挡不住众叛亲离。”法正苦口婆心地劝,“您这时放弃去打柴桑,就给了孙权喘息的机会,那些本来互相争斗的人也有机会团结起来反抗您,到时候就是他们追着您打。”
法正如何不知道,他们这一打,正给了周瑜张昭一个内部团结的机会。这时候能拼的只有速度和气势,江东世家大族已有动摇之心,刘玥先用武力威慑再以利益诱惑,是绝对有机会逼杀孙权的,到时候他们内部一定会乱。
刘玥左右为难,她此时攻打柴桑绝对能再捞几个郡,也稳妥得多。
“明公不能再犹豫了!”法正急得连声道。
刘玥眼色微沉,下令甘宁军队顺水东进围攻曲阿,自己的骑兵步兵从陆地上进军,并一路上对投降她的世族大加封赏,也严加约束军队不扰百姓,并打出“乱世凤主,替汉室讨贼”的旗号。
毕竟古代打仗还是要师出有名,檄文是之前庞统写的,大致上三分真七分假,说孙家蓄意叛乱,当年孙坚从古井中打捞出传国玉玺却私藏,非但没有归还陛下,竟然还献给了逆贼袁术。孙策又有西楚小霸王自居,莫非是想废汉立楚?又说孙权行天子仪仗,狼子野心昭然若是。
当然这话也就是面子上忽悠人的,诸侯也就听听而已,谁心里不知道刘玥在打什么主意?只是一时间都处于观望状态。
与此同时,江东内部也乱成一团,毕竟孙策实在是死得太突兀了,因为不带兵卫而被人刺杀也不是好名声对吧?而孙策死得时候,孙权才十七岁,实在是太小了点……
虽说刘玥也是年纪轻轻就当了益州牧,但她毕竟心理年龄大啊,而且刘玥的谋臣武将是自己找的,地盘是自己打的,而孙权这叫做继承父兄遗业,性质完全不同。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部分官员和世族不服他。
这事情有张昭镇着还好些,只是庐江这一丢,人心是彻底散了,甚至还有跑到孙权面前,劝这位幼主干脆投降的。
孙权再怎么少年老成,也不带这样临危受命的啊!孙策尸骨未寒,他还在披麻戴孝,对着兄长的灵位就失声痛哭,也觉得自己要保不住江东基业了。
“孝廉啊,您哭什么呀?”张昭跪下坐在孙权对面,为对方擦去眼泪,“现在是哭的时候吗?江东之人都还在盼着您呢。”
张昭将孙权扶起来,拉着手带他走出去,又亲自将主公扶到马上,自己上了另一匹马巡视军营和百姓。孙权不同于刘琮刘琦,他是个扶得起来的人,此时已经擦干眼泪,拿出了江东之主的气势,倒也唬住不少人,都说他有父兄之风。
江东内部的混乱在张昭维护下得到缓解,而在周瑜抵达后彻底消停,毕竟后者可是带着军队来的。孙策和周瑜是青梅竹马长大的兄弟,结果孙策被杀,连周瑜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后者心中悲痛可想而知。
可就像张昭说的,现在不是哭泣和伤心的时候。周瑜什么都没做,先去见了孙权,行了君臣礼后,只对幼主说了一句话:“君在臣在,臣在君在。”
只要您统领江东一天,我周瑜就尽心辅佐绝不背叛;而只要我周瑜在一天,就以命来保全这份江东基业。
或许是周瑜剁人的姿态太吓人,或许是张昭震慑的手段太强硬,又或许是孙权悲痛又不失镇定的表现让人心安,江东集团很快稳定下来,也没人敢在明面上说投降。
江东终于稳住,并打算翻盘了。
除了排兵布阵对阵刘玥外,在张昭说服下,孙权同意联合曹操抗敌。曹老板收到江东来信后,高兴地抚掌大笑,毫不犹豫就答应联盟,并且亲率大军攻打寿春。
没错,傻子才去打汉中呢,汉中有张鲁。倒不是说啃不下张鲁来,但是啃下来了又如何呢?想要得陇望蜀吃掉益州,曹操自问还没那么大本事,而且也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情,到时候拖得太久,袁绍反应再慢也会有动作!
而自从刘玥带着甘宁举兵出征江东,寿春这地方就没排的上号的武将镇守了。关键是曹操铁骑从徐州豫州两路奔袭寿春,快一点的两天就能到。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如今,大家抢的都是一个“快”字罢了。
然而论反应快,还真没人能快得过曹操,尤其是他手下的北方骑兵,战斗力爆表又移动迅速,很快就越过长江的支流,直抵寿春攻城。
等到刘玥久攻不下,又得知寿春被偷袭后,已经被曹操和孙权夹在当中打了。此时唯一的退路就是顺着长江往上游走,以逃回荆州。
刘表毕竟是她亲爹,估计现在已经调动蔡瑁去接应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袁绍这是什么反应速度!”刘玥气得破口大骂,曹操都举兵南征了,他袁绍怎么还坐得住?说好的用袁绍牵制曹操呢?猪队友完全靠不住!
要是袁绍肯和她一起出兵,那被夹成三明治的就是曹操了。所以说,果然还是作为发小的曹操更了解本初吗?知道那个傻子一定会犹豫半天,举棋不定,说不定还想捡漏呢,科科。
好在甘宁威猛,刘玥的士兵又训练有素,粮草充足。一时间竟然和两面开战而不落下风,连周瑜都不禁佩服起来,不过他越是佩服,就越是坚定了搞死刘玥的心。
等到荆州蔡瑁水军加入战场上,四家势力占据四个方位,打得各种你死我活。刘玥的日常就变成打曹操、打周瑜、找蔡瑁,休息,继续打曹操,如此循环竟拖了快三个月。所以这是一场大家都想速战速决,结果硬生生打成持久战的战役。
然后,袁本初终于反应过来了……
对啊,袁绍心想,反正曹操一时间是被南方牵制住了,我可以一路打到他许都大本营啊!而此时,这三家打着打着反而没脾气了。
首先是曹操整天提心吊胆地怕老家被偷,他是万万没想到刘玥那么能抗,也没想到刘表这次是拼了命支持刘玥,非但派出了蔡瑁水军,连镇守北方的黄祖大军都调来了。
其次是江东也是烦了,要知道孙权继位那么久,只来得及干这一件事:打仗。人干事啊,孙策的丧还没发完呢,江东百姓的稻田还没种呢,前年水灾又蝗灾你们不知道啊!
然后是刘玥也不想打了,很明显江东是吃不掉了,但曹操也吃不掉她,四方就这么僵着耗着不是个事啊,她这段时间打得头晕眼花,连饭都吃不下了。
最后曹操终于忍不住给其他三家写信,意思是说别打了,我们一起坐下来和谈吧,再打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众人收到信盘算一阵,之后纷纷派出使者表示停战的想法。
蔡瑁代表刘表,周瑜代表孙权,剩下曹操和刘玥是亲自到场。四方找了个中立的地方,带着手下的兵护卫,却又不带亲卫,只身坐在中间四面透风的一个帐篷里谈判,后面四方军队虎视眈眈,紧盯着四人的一举一动。
大家打仗都打得蓬头垢面,刘玥就算是个美女也没比曹操好看到哪里去,尤其几个人都没啥精神却又保持警惕,恨不得再起身插对方一刀……嗯,然而规定都没让带武器,再说两个主公两个将军一起撸袖子斗殴实在太丢人了。
其实和谈条件大家心里都清楚,今天只是来缓和下气氛,表达一下诚意。
而且也没必要在这种场合做手脚,那以后还要不要做人了?违法某种规则的人注定是要成为众矢之的的,比如之前不按套路出牌的董卓。除了规模不同,诸侯和黑。帮没啥大差别,都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