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公主为帝-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东西。崔湜一动不动地盯着跟前的茶叶,直到那些小小的叶子在沸水中沉了底,才有些沉重地开口说道:“今日请公主过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要求公主帮忙。”
    他挥手摒退侍女,然后垂下头去,声音低低的有些悲伤:“阿耶身为户部尚书,在任上却出了这样的事情,日后的仕途怕是完了。但无论如何,阿耶在这件事情上的罪名,都只是一个‘失察’……公主,我想求您一件事情。”
    崔湜起身来到太平跟前,对她长长一揖:“阿耶的罪过只有失察一项。无论如何,都请您替阿耶斡旋一二,莫要让旁人罗织一些罪名,来陷害他。”
    太平慢慢转着面前的杯盏,缓声问道:“只是这样?”
    崔湜垂首说道:“只是这样。”
    太平站起身来,望着眼前只有自己下巴高的少年,一字一字地说道:“若你阿耶的罪过只有失察一项,那他自然不会被别的罪名牵连。如果不是——”
    她一字字极缓慢地说道:“莫说是我,就连圣人也保不住他。”
    崔湜略松了口气,又向太平长长一揖到地:“多谢公主。”
    他行礼过后,神色却不见缓和,反倒愈发显得阴郁起来。太平微垂下目光,一口口抿着跟前的清茶。茶水微烫,有一丝茱萸的微辛,却不会让人感觉到难以入口,久了却会让人感觉到齿颊留香。她慢慢地用了小半杯,便搁下茶盏,说自己还要回大明宫见天后,便不多留了。
    崔湜又是长长一揖到地:“多谢公主。”
    太平走后,崔湜才阴着脸,对一处无人的角落说道:“公主走了,你出来罢。”
    角落里帘子一掀,崔挹黑着脸色走出来,皱眉斥道:“怎么说话呢,我是你阿耶!”
    崔湜静静地望了他片刻,问道:“正常人家的阿耶,会躲在儿子身后,让儿子去替你求情么?”
    崔挹一噎,指着崔湜“你”了半天,却你不出下文来。
    崔湜仰头望着崔挹,淡淡地说道:“你要我同公主说的话,我已经全都说了。虽然眼下太平公主权势极大,却还没有到只手遮天的地步。若是有人想要罗织罪名陷害您,倒也罢了;若是恰好拔出萝卜带出泥……”他垂下目光,嗤嗤笑了一声:“……您终究是我阿耶。”
    崔挹喜贪财利,这几乎是个公开的秘密。若是往日倒还罢了,眼下正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时候,户部又忽然出事,如果有人想要针对他这位尚书,那可真就是……
    “你既然记得我是你阿耶,那就别试图教训我。”崔挹口气有些不善,“你阿耶我虽然喜欢金银财货,但什么东西该沾、什么东西不该沾,心里还是清楚得很。早年我确实得罪过几个人,再加上这些年安平房动荡不休,早有人看你阿耶阿祖不顺眼了。崔湜我同你说……唔,公主?”
    崔挹蓦然睁大了眼。
    堂外雪地里静静地站着一个人,约莫只有十六七岁年纪,一身的绛紫华裳,在皑皑白雪里显得分外突兀。她缓缓上前两步,开口说道:“崔尚书。”
    崔挹心头一凛,下意识地想要退缩,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地上前两步,长揖道:“公主。”
    崔湜回过身来,看到去而复返的太平,先是一愣,然后渐渐地有些心惊。但他只愣了片刻,便回过神来,也上半步,同崔挹错开一段距离,然后也长揖道:“公主。”
    太平缓步走上前来,目光逐一扫过崔挹和崔湜,最终又停留在了崔湜身上。她静静地望了崔湜很久,才低声唤道:“崔湜,你上前来。”声音中竟有着几分怅然。
    崔湜慢慢地走上前去,在太平面前站定,又低唤一声公主。
    太平目光在他身上转了几转,又摇了摇头,继而对崔挹说道:“户部丢银的事情,我或多或少也牵涉到了一些。请崔尚书放心,若是有人借此罗织罪名,我自然头一个不会答应。”
    崔挹神色一松,诚挚地和太平道了声谢。他知道公主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替太子处理朝事;只要公主这一关过了,那天后那一关多半会过;只要公主和天后那一关过了,圣人那一关也多半会顺利通过。至于大理寺和宰相们……他为官多年,还是有一些势力在的。
    太平见崔挹神色平静,心中也有些拿不准了。她转头望着崔湜,温和地说道:“你随我来。”
    崔府后头有几处相当僻静的园子,上回太平来时,恰好经过了那些园子,便记住了。她扶着侍女的手,慢慢地同崔湜走到其中一处园子里,又挥手命侍女退下,然后问崔湜道:“你老实同我说,崔尚书除了这回失察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过错?”
    她停了停,又道:“莫要想着瞒我。若是瞒得多了,到时候你、我、崔尚书,都落不了好。”
    崔湜抬起头来,望着太平,摇头说道:“我不知道。”
    他面上渐渐浮现出一些若有所思的表情:“虽然我不知道阿耶有没有其他过错,但我却知道他是为了什么烦恼。公主,崔家上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安平房,只等阿祖阿耶在族中出错,便要永远失去当宗长的资格。有些事情,不管阿耶有没有做,都能变成他做的。”
    他一番话说得很平淡,像是看透了世事,又像是在为阿耶和阿祖的事情烦恼,但面上的阴郁之色却久久不散。忽然之间,一角薄纸从他的袖中掉了出来,又慢慢地飘落到了雪地上,沾了不少冰雪。那上头密密麻麻地写了许多小字,大致都是田产庄子铺面之类。
    崔湜俯身拾起那张薄纸,在太平眼前扬了扬:“您看,这些都是族人之间的纠纷,本该送到我阿祖案头的。但我阿祖年岁已高,阿耶这几日又……事情便只能由我来做。”
    崔湜一面说着,一面拂去纸上的冰雪,然后慢慢地将它折叠好,放回到衣袖里。太平静静地望他片刻,忽然问道:“你出身博陵崔氏安平房?”
    崔湜一愣,不明白太平为什么会问他这番话,却也下意识地答道:“是。”
    太平又问道:“眼下你这一支的地位岌岌可危,但你却又必须要替你阿祖撑着,对么?”
    崔湜愣愣地说了声是。
    太平上前半步,俯下_身与他平视,轻声说道:“我听闻博陵崔氏是千年传承的诗礼大家,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而平常人所在意的那些东西,崔家不一定会在意;普通人不大在意的那些东西,崔家却未必不会在意……崔郎,我想赠你一样东西。”
    她从袖中取出半卷书册来,递到崔湜跟前。那半卷书册明显是由女子亲手誊抄出来的,淡蓝色的封皮上写着四个大字:天工开物。而下方的攥者,姓宋,名应星。
    崔湜有些愣怔地接过那半卷《天工开物》,往后翻了翻,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太平轻声说道:“里头有几篇东西,你可以留作自己用,也可以掐成两半,让那些试图找你麻烦的人……只要是家中有田产铺面庄稼的,就不得不听从你使唤。崔郎,这其中的关窍,你需要自己小心把握。”
    她指尖摩挲着淡蓝色封皮上的天工开物四字,又慢慢地说道:“我唤你一声崔郎,便是真心实意将你当作同辈人来看待的。这些权谋之术,想必不用我教,你也能够用得得心应手。但这半卷书,实打实地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便能训得人服服帖帖;若是用得不好,那便会伤着自己。这其中的利害,你可晓得么?”
    崔湜闭上眼睛,紧紧攥着那半卷《天工开物》,面色隐隐有些泛白。
    太平略松了口气:“看来你已经晓得了。”
    她收回手,又直起身子,低头望着崔湜,轻声说道:“我赠你这半卷书,一是为了你,二则是为了天下人。书中所记载的那些技艺,若是推广出去,于天下人有百利而无一害。博陵崔氏是天下郡望之首,有崔家起头,不怕其他人不跟着学。”
    “崔湜,你记着,《天工开物》的上半卷在崔家,而下半卷,则是在皇家。”

  ☆、第62章 凤求凰

太平一字字说得很是郑重,让崔湜不知不觉地低下头,脸色愈发变得苍白。方才那一瞥之下,他就已经知道,这半卷书究竟有多重要。那里头所记载的农耕、桑蚕、风轮,还有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方法和技艺,只要漏出去一星半点,那就……
    农桑为国本,而任何能够提升农桑产量、或是新的水利灌溉之法,都应该在全天下推而广之。
    博陵崔氏是天下郡望之首,又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只要博陵崔氏推行了这些法子,那么用不了三五十年,家中有族田的读书人都会纷纷效仿;再过三五十年,这些做了官的读书人便会将它们推行到全天下。
    崔湜微抬起头,睁眼望着太平,涩然言道:“这里头写的,都是真的么?”
    太平轻轻嗯了一声:“从去年年末开始,我便已经命人在封邑当中试验过;这些不但是真的,而且成效卓著。崔郎,在博陵崔氏当中,有族田祖田的族人不少,不是么?”
    能让田地增产、家中财富增加的东西,无论在哪一方看来,都是一件值得争抢的好东西。
    崔湜低低说了声“我明白了”,又展开手中的书册细细翻看。他看得很慢,似乎是要将里头所记载的每一个字句都烙刻在脑海之中。但是越看,他就越觉得惊讶:仅仅是半卷《天工开物》,就已经将世人所需的农耕桑蚕灌溉水利纺织之法全部都囊括在其中,那剩下的半卷,又写着什么呢?
    他抬头望了太平一眼,却聪明地选择了没有问。
    公主说得不错,这半卷天工开物,只要用得好了,便足以动摇人心向背,也能让安平房甚至整个博陵崔氏的地位更加牢固。至于后半卷天工开物,要么是记载了更重要的东西,要么就是一些连崔家也不能看的东西。
    他又将书册翻回到封皮上,看着上头的宋应星三字,暗自琢磨着应该找个时间去族学里问一问,此人究竟是谁,族中又是否还有此人纂写的书册。若是有,那无论如何都要将它借出来。
    崔湜心中想着事情,又翻来覆去地将那半卷书看了许多遍,不知不觉便过了许多时间。太平见他看得入迷,也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候着。等到崔湜终于将那半卷书塞进怀里,又长长向她一揖到地,她才含笑说道:“看来你果然已经懂得了。崔郎,你果然不容小觑。”
    崔湜直起身子,面上的阴郁已经散去了不少,又正色道:“公主言重了。湜再不容小觑,也断然翻不出公主您的手心。那句‘下半卷在皇家’,就已经掐死了湜的命门。”
    太平哑然失笑:“那下半卷的《天工开物》,寻常人家,是不能看的。”
    因为那上头不但写着如何晒盐,还写着如何冶铁、锻造兵器、加工硫磺。这些东西一旦落入有心人的手里,便会无端造成许多大_麻烦。故而那下半卷的书册,不但要牢牢控制在皇家手里,还要牢牢控制在下一任储君的手里,非持兵符者不能动用。
    但这些话她是不能对崔湜说的,甚至不能漏出半点口风。崔湜微垂下目光,将那句“寻常人家是不能看得”反复琢磨了许多遍,心中渐渐有些明悟,愈发坚定了找出宋应星此人的决心。
    但宋应星是千年后才会在世上出现的人,他又哪里寻找得到?
    太平自然不知道崔湜心中的那些想法,但就算是知道了也无妨,毕竟崔家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极高,而读书人又是未来的官吏,只要崔家起了头,就不怕天下人不跟着做。她今天和崔湜做的这桩交易,可以说是极为划算,也是一件两厢得益的事情。
    她笑着安抚了崔湜几句,然后和他一起回转到崔府。崔湜大约是解开了心结,不但面上的郁结之色淡褪不少,连语气也松快了许多,总算有些少年人的样子了。太平望着眼前的一树梅花,忽然轻声问道:“其实我一直都不大明白,既然你和你阿祖事事受人掣肘,为何不直接惩戒了那些人?”
    崔湜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神色微微有些沮丧:“不成的。博陵崔氏传承千年,早已经成为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闭了一下眼睛,又摇摇头:“不行的。”
    太平转头望他,又轻声说道:“那为何不修枝剪叶?”
    她抬手轻抚着一截梅枝,低声说道:“就如同这株梅树一般,若是枝叶过于繁茂了,反倒很容易让梅花开败。而这时候,就应该需要……”她喀擦一声,折断一截病枝下来,“这样做。”
    崔湜愣愣地看着她的动作,有些呆滞地重复道:“修枝剪叶?”
    太平微一点头,将那截病枝递到崔湜面前,轻声同他说道:“博陵崔氏是千年传承的诗礼大家,若是过于盘根错节,反倒会有些尾大不掉。崔郎,你以为呢?”
    崔湜愣愣地接过那截梅枝,微微低下头,长久不语。
    一个繁茂的世族就像一株大树,需得时常修剪病枝枯叶,才能长盛不衰。如今博陵崔氏各宗各支各房互相倾轧,争斗内耗极其严重,早已经尾大不掉了……他低垂着头,慢慢揉着病枝上开败的梅花,低声说道:“我知道了。但真要着手去做,怕是有些艰难。”
    “公主大概不知道,对于族人而言,博陵二字本身就是一件极大的荣耀。就算没有族田、不能进族学,也没有人会愿意放弃这件荣耀。就算我有心替阿祖修剪那些病枝……”他喀擦一声折断手中的梅枝,声音变得低微,“……恐怕也没有人愿意起这个头。”
    太平静静地望着他,心中权衡再三,终于还是开口说道:“我知道有一个人,他会这样做。”
    崔湜抬起头,有些惊讶地望着太平:“是谁?”
    太平将崔湜引到了崔智辩那里。
    在去往卫府的路上,太平反复权衡再三,又仔细问了崔湜许多话,确认无碍之后,才将崔智辩的名字说了出来。崔智辩的事情,她原本是打算通过崔玄暐去做的,毕竟崔玄暐正当壮年,又是明经科的头筹,做起事情来会方便许多。但后来……
    也不知道崔湜小小年纪便这般老成,究竟是福还是祸。
    崔智辩同崔湜见过面后,立刻就向卫府告假,说是要和崔湜详谈。
    崔湜在面对崔智辩时完全不像个孩子,言谈措辞都有着与同龄人不符的城府深沉。而且他替崔仁师处置过一些族务,在面对崔智辩的时候,完全不会感到怯场。两人细细地谈了半个多时辰,都感觉到很是满意,又各各来到太平跟前,神情舒畅地对她说,多谢公主引荐斡旋。
    太平有些目瞪口呆地望着崔湜,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又觉得有些理所当然。毕竟崔湜此人二十来岁中进士,三十来岁当宰相,四十来岁……大约,确实是比同龄人要老成一些的。
    她分别和崔湜和崔智辩说了一些话,又询问了一些事情,确认此事无虞之后,才安心地命人备下车马进宫。在前往大明宫的途中,太平一度都处在目瞪口呆的状态里,许久回不过神来。
    直到来到大明宫前,才有一位青衣婢女轻轻一牵她的衣袖,唤道:“公主,回神了。”
    太平回过神来,又将思绪收起,略加整理容妆之后,便缓步走下车辇,被宫人们一路抬着前往宣政殿。今天武后心情颇好,便在宣政殿中设了一处小案,专门预留给太平之用。
    太平熟门熟路地被宫人引到宣政殿,然后同武后问过安,才一眼看见了案上连篇的累牍。如今接近年关岁末,事情本来就多,就算宰相们处置完了大半的事情,也有一小半是无法处置的,需要留给皇帝过目。比如诸王进京的日子,又比如外国使臣朝见的日子,还比如……
    武后指着那一处专门为太平预设的小案说道:“坐。”
    太平恭恭谨谨地称谢,又问过自己的权限职责,才坐到那一处小案跟前,替武后处置一些零碎且又杂乱的事情。她并非头一回处置政务,做起来很是得心应手,倒是让武后刮目相看了好几回。
    等到日落西山之后,武后才对她说道:“你这些日子就不要回去了,留在宫中陪阿娘一些时日罢。你幼时的寝宫,阿娘已经命人收拾好了,今夜便可以入住。若是嫌寂寞,就让薛绍进宫来陪你。”
    太平一怔:“薛绍……进宫陪我?”他是驸马,如何能够宿在大明宫中?
    武后瞥她一眼,道:“阿耶阿娘已经允了。至于礼部和御史台是否会多话,阿月,若是你能弹压得住,便让薛绍进宫罢。”后一句话是,若是你弹压不住,那此事就算了。
    太平起身离案,朝武后深深一福:“多谢阿耶阿娘。”
    若她连这些人、这些话都弹压不住,那就平白活了这几十年。
    太平又在宣政殿中陪武后处理了一些政务,等到回寝宫时,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辰。
    宫人们毕恭毕敬地将她引到幼时的寝宫,然后悄无声息地退开。太平掀开帘子,一瘸一拐地慢慢走到里间,果然瞧见了她的驸马。
    薛绍大约是走到半路便被截过来的,一身的戎装未褪,神色间也有些茫然。
    他见到太平进来,便起身上前两步,稳稳扶住她的身子,又扶她到榻上坐好。直到确认太平脚伤无虞,他才有些不解地问道:“方才宫人同我说,公主伤势加重了,让我快些赶过来,怎么……”
    太平偏头望他,有些讶异地问道:“宫人是这样对你说的?”
    她支颐想了片刻,然后含笑点点头,又道:“若不是这样,确实很难将你叫进宫来,更别说在宫中住一段时日——薛绍,你莫急着推辞,阿耶阿娘已经允了这件事情,你只当是陪着我,好么?”
    太平偏过头,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薛绍,隐隐带着些许期盼。薛绍握着她的足踝,慢慢地替她揉着,拒绝的话在喉咙里转了几转,却始终说不出口来。理智告诉他这样做不大妥当,但公主她……
    他缓缓问道:“公主这些时日,非要留在宫中不可么?”
    太平偏头想了片刻,才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大约是罢,阿娘已发过话了,近日宫中事务又多,阿娘想让我多替她分担一些。薛绍,你留在这里陪我,好么?”
    薛绍低低地说道:“这不合礼仪。”
    他替她慢慢地揉着足踝,最后低低叹息一声,露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笑容来:“……好罢,大不了被御史台参上一本。”这些日子他纵容公主太多,竟然连他自己都变得胡作非为起来。
    虽然此事有些不合规矩,但他行事小心谨慎一些,应当能够避过一些是非。
    太平心中欢喜,将手覆在薛绍的手背上,又低声同他说道:“你且放宽心,我既然要这样做,就已经想好了合适的对策。这些日子,你就安心留宿在大明宫中罢,我会给你一块进出宫门的腰牌——唔,想来宫门内外也没有谁这样大胆,敢拦着驸马的路。”
    薛绍抬头望她,正色道:“莫要胡言。”
    太平低咳一声:“……好罢,我不胡言就是。”
    她又支颐想了片刻,直到确认事情无碍,才真正安下心来。薛绍放下她的足踝,预备起身更衣,忽然被她攥住衣袖,又听见她低低唤了一声薛绍。
    她反复摩挲着薛绍的指腹,指尖逐一抚过那些参差不齐的伤痕,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我想到这是什么了。薛绍,这是练琴时的伤痕,对么?”
    那时她想听凤求凰,薛绍便说自己去学过之后,再来弹给她听。
    练琴颇苦,那首曲子又颇为艰难,他既然要练得顺畅,理当是吃过一些苦头的。这双拿惯了刀剑的手,那里能够这样轻易地弹出琴曲。这些伤痕,大约便是被琴弦划伤的痕迹。
    她低低唤了一声薛绍,然后慢慢地,一根一根地吻过他的手指头。
    薛绍一动不动地僵在那里,即便不去看她,也能感觉到她是何等的轻柔和……温暖。他一点点艰难地收回自己的手,然后低声问道:“你想不想听?”
    “若是你想听,我现在就弹给你听。那曲《凤求凰》。”

  ☆、第63章 拨清商

太平静静地望着他,许久之后,才低声说道:“好。”
    宫中是常备弦乐的,薛绍不多时便从外间取来一尾琴,然后回到太平跟前坐好。他褪去一身戎装之后,便换了件淡赭色的长袍,玉带束腰,宽大的袖袍偶尔拂过琴角,很有一番从容优雅之态。太平支颐卧在榻上看他,眼中透着一抹极淡的笑意,低低吟道:“宫阙九重深几许,鲜衣怒马,弦弄清谣,问谁家郎君年少?”
    薛绍动作一顿,又慢慢地擦拭着那一尾琴,有些不自然地说道:“莫要胡说八道。”
    太平轻轻咦了一声,有些讶异地望着他,又似乎是明白了什么。她凑到薛绍近旁,吃吃地笑道:“我从前还未发觉,你遭人调……之后,竟然会这般窘迫?薛绍,薛郎,你在长安城中、蓝田县里,难道从来不曾感受过满楼□□招?”
    薛绍似乎是被她那句“调……”给问住了,神色愈发地不自然起来。他低低说了声“莫要胡闹”,又在琴弦上试了几个音,然后将话题远远岔开:“公主想要听什么起音?”
    太平揪着他的衣袖,不依不饶地嘟哝道:“你还未曾回答过我的问题。”
    她将下巴搁在他的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