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情满潇湘-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只是又不方便打听。

过不多久,世瑛便说:“儿臣已经写好了。”于是将自己的稿子恭恭敬敬的呈至皇帝面前。

皇帝看了一回,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又将稿子送至太后的手里,连声夸赞道:“母后请看,老七这几句诗写得不错。”

太后见皇帝高兴,也跟着说:“皇帝说好那就好。哀家于诗词上没什么功夫。”

紧接着世珩和水溶相继交稿了,只永嘉还在沉思。世珩到永嘉跟前一看,只见才有了两句话,笑道:“五妹妹怎么还没完成呢?”

永嘉面有愧色:“我向来不喜吟咏,到底让六哥看笑话了。”后面两句实在做不出来。黛玉静静的看着一切,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却见水溶一道目光正向这边望来,黛玉心下一慌,忙移过了目光,看向别处了。

水溶见她如此慌乱的样子,唇角微微的噙着一丝笑意。

皇帝一一评来:“瑶筝也难为她了。剩下老六和老七的两人,依朕之见还是老七的句子好一些,立意也好。水溶的也不错。你们三个评下来,到底是老六的要次一些。”

世珩也很谦虚:“父皇评得公道,儿臣于诗词上到底是疏懒了。”

皇帝哈哈一笑:“这也没什么。我们皇家儿郎,也不要什么诗人词人。只要会做就好。如今老七得了头名,该有奖赏才是,老七尽管开口,朕一定满足你。”

世瑛听说连忙跪了下来,启禀道:“既然父皇开口,儿臣少不得要冒犯无礼。还请父皇开恩让大哥和三哥他们回来吧。”

皇帝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渐渐的冷却了:“怎么你也为他们求情来着,难道朕错怪了他们不成?”

世瑛不依不饶的说:“儿臣没别的要求,只这一件,还请父皇答应。”

“好啊,老七,如今你也学着来要挟朕了。”

世瑛忙磕头道:“儿臣不敢。”

太后忙来解围:“皇帝,老大和老三两个在那边一件反思好些日子了,让他们一道跟来也没什么不好。身边多几个孙子,哀家看着也喜欢。皇帝罚也罚了,他们也应该长记性了。老七这么孝顺,皇帝就答应他吧。”

皇帝见太后也开口了,只好说道:“好,朕让他们过来。要是再出个什么事,朕谁的话也不听。”

皇帝又将三人的所做的诗评了一回,各自有赏,就连永嘉没有写完也有赏。水溶此刻看了看黛玉突然和皇帝说:“陛下,臣听闻这位林姑娘才思敏捷,陛下何不让林姑娘也做一首来。臣等也好开开眼界。”

黛玉听说忙跪下祈求道:“陛下,民女本不会作诗,还请陛下饶了民女这一次。”

永嘉也说:“是呀,在凤仪宫我还从没见林姑娘写过什么诗呢,水溶哥哥是如何知道林姑娘会写诗呢?”

黛玉觉得手心里全是汗,在御前露才,这样的事黛玉情知做不得。她一直小心翼翼的过得日子,可不想日后的波澜,所以尽量藏着掖着。突然听见水溶让她写,黛玉心里有些恼意。

皇帝开口道:“你是林探花家的明珠,算是家学渊源。想当年这位林探花才气逼人,做得几年的巡盐御史,官风也还不错。朕也很是欣赏,只可惜寿命不长。好了,也不为难林姑娘,朕也还有其他事,下午还有赛马,母后去不去看呢?”

太后道:“哀家就不去了。可要让孩子们好生保重,千万不能让马给踢了。皇帝上了年纪,也不要再去骑。可不敢再出什么事。”

皇帝一一答应了。

跪送皇帝出去,黛玉方才松了一口气。营帐里只剩下太后和公主了。

太后招手让黛玉坐在跟前,又拉着黛玉的手细看:“可怜你长得这么好,瑶筝她还时常在哀家身边夸你好来着。哀家瞅着也喜欢,既然跟着出来了,也不要怕麻烦人,想吃什么,哪里不舒服大大方方说就是。只是别弄坏了身子。”

黛玉低了头,回了个是。

太后又笑说:“你伴瑶筝这些日子,哀家是看在眼里的。以后你的婚事哀家替你做主了便是。”说着又去看公主,笑道:“依林姑娘这样的才貌,瑶筝说应该配个怎样的儿郎,才配得上林姑娘。”

永嘉笑道:“儿臣哪里答得上来呢。不过儿臣倒觉得一般的须眉浊物只怕林姑娘也瞧不上。皇祖母可给自己找了个苦活。”

黛玉觉得脸上的热意又浮了上来,心中忐忑,忙与太后道:“民女卑微,哪里敢当太后如此厚爱。能到公主身边伴读已是民女几世修来的福分了,还请太后……”后面的有些话黛玉觉得自己有些说不出口。

太后见黛玉有些窘困,便又笑道:“好了,林姑娘去吧。这事哀家记下了,日后自然留意着。”

黛玉便盈盈一拜,慢慢的退出了营帐。

仰望蓝天时依旧那么湛蓝清澈,甚至蓝得有些耀眼。太后的话也印证了以前和姑姑和她说的那些,为何她终究是躲不过了。

在她以为总会有几年清静的日子可以过时,哪知突变的情形却让她有些猝不及防。关于命运,如今这个地位,黛玉心想自己原是没有力气和勇气去握住的。

黛玉退下后,太后与永嘉说:“刚哀家说那几句话时,倒让林姑娘脸上不大好看了。哀家是想着她可怜,想替她做回主。其实哀家这里倒有个人选,看上去还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

永嘉忙问:“不知皇祖母看上谁呢?”

太后道:“觉得老七还不错,年龄也还相仿。瑶筝你说呢?”

“七哥?”永嘉一怔。

“是呀,刚才你父皇还夸奖他。哀家见他也还不错,人又孝顺。虽然生母地位不高,只是个才人,死后才追封的丽嫔。可我们皇家的儿郎比外面的那些算是很不错了。这事哀家先留意着,等回宫后再慢慢的筹划。也不急,你还没出宫呢,得到你出嫁了,才说到她那里去。”

永嘉心里却犯着嘀咕,心想林姑娘性子里自然带着几分清高孤傲,和七哥不一定就是合适的一对。这事到底让人为难。


第38章:试马上

永嘉听见皇祖母的这个决定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道别了太后,永嘉便回黛玉这边的营帐,却见她坐在那里发呆。雪雁在旁边正劝解着,黛玉微微的的埋着头,也不知在想什么。

黛玉和雪雁见公主进来了,雪雁忙住了口。黛玉也起身来含笑道:“公主殿下来了。”

永嘉扶她坐回原位,又对雪雁说:“我与你们姑娘说说话。”

雪雁会心一笑便退出来了。

永嘉见她弱不胜衣,更有几分娇态。永嘉想起皇祖母说的话,心想莫非她是为这个烦恼不成。想了想便微笑着问道:“林姑娘身子好些了没有?”

黛玉含笑着回说:“有劳公主惦记,已经好些了。”

永嘉接着说:“我听人说起这边一早一晚天气变化大,夜里风又刮得厉害。林姑娘身子弱一些更应该好好的保重。”

黛玉见公主如此关心体贴,不免心存感激忙起身回礼道:“民女谢公主厚爱。”

永嘉拉着她的手笑道:“林姑娘和我客气做什么。说不定机缘巧合,你就成了我的嫂子。”

公主这话虽然是句玩笑话,但黛玉联系到太后的话,心里自是惴惴不安,忙和永嘉道:“民女卑微,绝无攀附……”话还未说完,永嘉却笑了:“林姑娘这是什么话,依我看依林姑娘的才貌绝不会辱没了我哪位哥哥。你要真成了我的嫂子,我自然也是高兴的。”

黛玉又忙着替自己分辨:“能伴得公主驾前,已是民女几世修来的福分了,民女所想的不过是一心陪在公主身边,绝无其他的想法。”

永嘉叹了一声:“按着年纪来,我该称呼你一声姐姐的。你们贾家将你送到这里来,自然也有他们的打算。若真能得皇祖母做主,那也是姑娘的福气呀。别人求也求不来。难不成是姑娘看不上我的那些哥哥们么?”

黛玉忙道:“民女更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永嘉见她惊惶失措的样子不免觉得有些好笑,转而又觉得她可怜可叹,随即又温言安慰着她:“与林姑娘相伴自然也是上世修来的福气,若心里有什么话林姑娘不方便告诉别人的,可以尽可能和我说,他们想不到的地方我替林姑娘周全去。”

林黛玉点头应道:“好,难得公主如此尽心。”

永嘉显得很大方:“相互照顾也是应该的。”

这里正说着话,锦心过来回到:“公主那边正赛马呢,公主去不去瞧?”

永嘉一听赛马喜得立马起身,又拉着黛玉的手笑道:“林姑娘一道去看看吧,坐在这里也是发愣,还不如出去走走,透透风。”不由分说便与黛玉一道出了营帐。

锦心在前面引领着,两人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后来总算看见了赛马场。四处已经围了出来,但见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皇帝坐在最尊贵的位置上,旁边侍立的太监宫女正打着金黄的大伞。

下首相陪的正是部落首领察真。参与赛马的人个个已经全部武装好,挎上了马,一手握着马鞭,一手紧紧的抓住缰绳,就等着皇帝的一声令下,便就是他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黛玉一看就看见了水溶的身影,他身下正骑着一匹枣红的汗血宝马,看上去似乎也正要雄姿勃发呢。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隆隆的锣鼓声敲得更加欢快了。场上的马儿便欢快的奔跑起来。

永嘉与黛玉寻了位置坐下,一面拍手叫好,大声的唤着:“六哥好样的,六哥好样的!”

黛玉觉得一双眼睛已经看不过来,不知该把目光锁定在那个人身上。如此热烈欢快的场面让黛玉心里的那些不快瞬间一扫而空,觉得血脉贲张,情绪随着那些奔腾的马儿波涛汹涌。此刻她突然明白公主为何这样的欢欣鼓舞了。

黛玉紧紧的抓紧了手中的帕子,虽然面色平静,但内心已经抑制不住的激动。

听得察真和皇帝说:“陛下,这草原上出的马匹如何?”

皇帝大笑:“不错,不错。还是你们会驯养,个个看去都膘肥体壮,毛发油亮,实在不一般。”

察真又赶紧进言:“这次臣正欲向陛下进贡一千匹宝马,还请陛下笑纳。佑我部落族人安定祥和。”

皇帝举起了跟前的青铜酒盏,欢喜道:“愿世代友好安定。”

察真也连忙举盏回应。

此次西巡皇帝表示很满意,又听得察真的这一席话,还有上贡的马匹,心里的那块隐疾总算去除了。

两人畅饮了一回,相谈甚欢,说些朝政之事。只有永嘉和黛玉全心观看着赛马场上的情景。

永嘉欢喜的说道:“林姑娘,快看跑在最前面的是不是我六哥?”

黛玉瞪圆了眼睛看了好一会子,才缓缓说道:“好像第二才是六殿下,最前面的似乎是忠顺王爷。”

永嘉再一细看似乎是那样。

原来今天场上的这几十匹用于比赛的马匹正是察真进贡的一部分,一来可以试试马,二来也是皇帝考察宗室子弟,王公大臣们骑射功夫的一个手段。察真是个善于见缝插针的人物,打听到皇帝有这样的想法时,忙让人从中挑选了几十匹上等的好马,果然正中皇帝下怀。

这里皇帝又忙人看赏,一连赐出好些御用之物。察真连忙叩谢圣恩。


第39章:试马下

场上的锣鼓声越来越密集了,观马之人的欢呼声也越来越高。

皇帝自是看得喜笑颜开,再加上察真在旁边的奉承心里更是乐意。

永嘉公主全然没了公主的架势,已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黛玉自然也不好再继续坐着,也跟着站了起来。

永嘉为六哥世珩摇旗呐喊,远远的已经分不清马背上的人谁是谁呢。

皇帝突然问起永嘉来:“听母后说你跟着老六学骑马,学得怎样呢?”

永嘉不好意思起来:“回父皇,儿臣才开始学呢。还不怎么会,自然是不敢和哥哥们相比的。”

皇帝笑道:“瑶筝到有几分男儿性子,也好。既然是公主到底要有几分气派,学得那些寒门小户的倒让人家笑话。既然你想学骑马,朕就成全你。”接着将御前侍卫戚华叫了来:“从今往后你教公主骑马。”

戚华领了旨意。

永嘉知道六哥每天事多也不好处处缠着他,如今见父皇亲自开口又让人特意教她,连忙谢礼。

皇帝又对戚华说:“每天下午教两个时辰,出了什么事为你是问。”

戚华赶紧道:“臣遵旨,定会保护好公主。”

其实弄得这样郑重其事让永嘉反而觉得束手束脚的。

那些赛马人也跟着渐渐回来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去。第一个进场的就是忠顺王永泽,只见他志高意满的从马上下来,然后屈了一膝跪于天子案前。

皇帝甚是喜欢:“都说忠王骑术了得,今日一看果然如此。这马可好?”

忠顺笑答:“实在是好马,很是难得。”

皇帝又道:“爱卿得了头名,那么朕就做主将此马赏于忠王。”

忠顺王自然又叩谢一回。其他的人也陆续回来了,黛玉在人群里找水溶的身影。因为装束一样,已经不怎么分辨得出来了。

世珩是第三,这个成绩很不错了,第六的世瑛。没想到水溶竟然是最后一个入场的,他不像别人一样骑在马背上,而是牵着缰绳一步步的走了进来。

皇帝见状忙问:“北王这是怎么呢?”

水溶目光冷清,皇帝相问也不敢不回答:“回陛下,臣没能耐,驯服不了这匹烈马。”说话间水溶跟前的那匹马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似的,长嘶一声。众人忙将皇帝层层护住生怕马儿冲撞了皇帝。

接着又有专门训练过的马夫将那匹受了惊吓的马给牵下去了。

皇帝说道:“这北王运气不佳,排到了一匹烈马,没有受什么伤吧?”

水溶道:“谢陛下关心,臣无碍。”

黛玉却突然看见他背在身后的手正汩汩的冒着殷红的鲜血,又见他面色不改,丝毫没有半点痛苦的表情,心下暗惊。

又见水溶与人说话谈笑如常,丝毫看不出什么。黛玉只觉得鲜血刺眼,心想男人果真是什么疼痛都不怕么,要是自己有这样的伤口怕早已昏过去了。

赛马结束,名次前列的自然都有赏赐,落第的也没什么处罚。察真又恭请皇帝去别处,这里的台子便就有来撤。永嘉公主正和世珩说着道喜的话呢,众人都走了,黛玉在后面缓缓的跟从着。

水溶就走在她的前面,黛玉一眼就能看见他手上涌出的鲜血,她想起昨日病下他给自己送药的事来,忙叫住了他:“北王爷请留步。”

水溶回头去看,却见黛玉正站在距离自己不远的地方。他眉毛微微一挑,脸上依旧平静如水,正等着黛玉走上来与自己说话。

黛玉前来对水溶说:“请王爷将手伸出来。”

水溶先伸了左手出去,黛玉忙道:“另一只。”

水溶的右手背有一道长口子呢,他迟疑了一下却并没有神出去而是问着黛玉:“林姑娘看我的手做什么?”

黛玉道:“王爷手上有伤,自然不想让别人看见。只是就这样裸露在外面,任其流血难道就不怕留下什么病症么?”

水溶方知她叫住自己的意思,只是表情淡淡的并不怎么在意:“这点伤不算什么,倒让林姑娘担心了。”

黛玉道:“请王爷伸出手来让民女看看。”

水溶被纠缠不过,只得将右手伸了出来,长长的口子还在向外涌着血。黛玉将身上的绢子解了下来替他包好。

水溶微微低头看着这一幕,见她十指翻飞就像是在撩动琴弦一般,灵巧的打着结。

黛玉又问了一句:“王爷怎么就弄伤了自己?”

水溶依旧还是那句话:“这点伤不算什么。”

黛玉替他绑好以后,便与他擦肩而过了,并没有再多看他几眼。

水溶望着她离去的身影,抚摸着刚才她包扎的地方。唇角微微的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来,关于这伤口的来历水溶无法与人道明。他知道骑的那匹马有问题,事先有人动过手脚的。所以才一出了场,身下的马就变得更加焦躁不安。

水溶微微的蹙起了眉头,觉得这里的事有些蹊跷,除了手上这一道口子,他还从马背上正正的摔下来过。肋骨现在都还在隐隐的发疼,不过对于水溶来说已不是什么大碍了。

他也不多留,连忙跟上前去了。

下午时,世瑾和世琅两人从陵地一路赶了来。

皇帝的怒气还没消,对着两人又是一顿训。

世珩与水溶退了出来,世珩拉着水溶问:“我见你从马上翻下来了,没什么事吧?”

水溶道:“劳六殿下关心,没什么大碍。”

“王爷的骑术不至于如此,怎么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呢?莫非真是王爷运气不佳,分到了一匹十分难驯的烈马?”

水溶目光沉着,想了想才苦笑道:“看来应该如此。殿下不必多虑。”他依稀记得当时的场面有些混乱,无意中他感受到有人抽了他的马。那人到底是谁,水溶已无从知晓了。心想既然没闹出什么事来,就让它过去吧。


第40章:关山月

察真陪同皇帝又视察了下面的几个部落。皇帝对于这两年的治理还算满意,一天下来,身子有些不适。

世珩一直陪在皇帝驾前,见此,忙让人传了太医来给皇帝诊治。

太医诊治了一回,便道:“陛下只是染了风寒,吃两剂药发散一下就好。”

皇帝摆摆手,也不怎么在意。太医便下去拟方子斟酌用药。皇帝一脸的疲惫,半卧在榻上,世珩赶紧亲自抱了一床绣被过来给盖上,又支好了两个大明黄软缎的金线绣蟒的大引枕。

世瑾、世琅、世瑛走了进来,世瑾忙道:“悉闻父皇染恙了,儿臣们过来请父皇的安。”

皇帝没有说话。

世琅接着又说:“皇祖母还问候父皇来着。”

皇帝道:“你们告诉母后,不要为朕操心。没什么事都退下吧。”

世瑾和世琅相互看了一眼便退下了。世珩依旧守在跟前,皇帝摆摆手说:“老六也去吧,你去替朕留意一下,不要让他们两个又生事,朕可不愿再管这些了。”

世珩也退下了。皇帝方觉得身子很是不适。不多时,柳贵人端着熬好的药进来了。

“陛下,该用药了。”柳贵人屈了一膝半跪在榻前。身边的的贴身太监接过了柳贵人手中的药碗,试了试药。

“皇上该喝药了。”总管太监贴在皇帝耳边说了一句。

柳贵人扶了皇帝起身进了药,皇帝让其他人也退下了,只让柳贵人在跟前服侍照料。

且说世瑾、世琅、世瑛三兄弟出来以后。世瑾对世瑛作揖致谢:“我听人说起我们兄弟能回来,多亏了七弟在父皇跟前求情,在这里还给七弟行礼了。”

慌得世瑛忙道:“大哥、三哥不必如此。”正说着世珩也出来了。世瑛又赶紧说道:“六哥在旁边也说了不少的话。”

世琅脸上看去有些许的不屑,几人中他出身不错,母亲是孙贵妃,父皇没有嫡子,自然就是世琅排前面了,因此也不怎么把这些兄弟们放在眼里。作为皇长子的世瑾却母妃身份低微,在生世瑾以前只是一个才人,有了世瑾以后才封的齐嫔,娘家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自然无法和有权势的皇子相提并论,再有齐嫔年老色衰皇帝早已经不喜欢了。

世琅无心与这些兄弟们斡旋,背着手转身离开了。很快的又有忠顺王永泽、景阳侯之孙,二等男戚建华两人来邀世瑾去喝酒。

世珩本想劝说几句,又怕大哥不高兴,世瑛笑着和世珩说:“六哥,我先去向皇祖母道晚安。”

世珩拉住了他,突然问了句:“我昨儿听人说起,说皇祖母想给你说门亲事,可是不是呢?”

世瑛微微一惊:“哪里有这样的事,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呢。”

世珩一笑:“七弟真不知道么,我倒见了林姑娘三个字,说不定皇祖母是瞧上你和林姑娘了,打算给你们做媒也未知。”

世瑛眉头微锁又问:“六哥这话当真?”

世珩笑道:“真不真我也是听皇祖母身边服侍的人说的,或许皇祖母有这样的意思也说不定。七弟还真是好福气呀,我们这里的谁不背后都说林姑娘才貌俱佳呢。七弟又是一才子,自然是相得益彰。”

世瑛心下却不能平息,又道:“六哥就别取笑我了吧,我哪里敢指望这事。这事只怕不妥。”说着便抽身走了。

世珩望了望幽暗的夜空,渐渐的发出一声短叹,心想怎么就让七弟抢了去。要是太后再一下旨意,此事再也没有挽回的可能呢。晚风阵阵,世珩倒把这几日的事来回想了好些遍,觉得目前的困境有些被动,父皇那里看不出什么动态来,两位兄长又回来了,京里还有一位五哥正在协助朝政呢。

世珩走了一圈,怅望着茫茫的夜色,他从腰间取下了一只铁簧呜呜的吹奏了起来。

且说水溶闲来无聊闲逛,听见音乐声顺着步子走了来,见是世珩正在吹一曲(关山月)忍不住也随着铁簧声随口附和了两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世珩收住了吹奏,回头看了水溶一眼,笑意深沉的说了句:“北王难得有如此闲情。”

水溶自是谦道:“听见六殿下吹的这支(关山月)便就想到了太白的句子。”

世珩微微叹息了一声又问水溶:“当下还真是局势迷离呀,北王为何不爽快一点答应助我呢?”

水溶脸色已深沉了下去,借着夜色,他也看不清世珩是个什么样的情态,关于皇室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